影片的最后,幸顺终于见到了丈夫,她走到他的面前给了他一巴掌再一巴掌再一巴掌。
而他的丈夫跪在她的面前失声痛哭。
画面就一直持续在这一个远景上,只是画面的颜色慢慢变为黑白。
很多人将这个电影解读为一个为爱千里寻夫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对夫妻之间的关系用爱情、亲情来界定都不合适。
其实诱发幸顺寻夫的契机本身就很荒唐。
如果解读为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也不全面。
我倒觉得,这是一个视角独特,对战争意义探讨的片子如果说幸顺的一个个巴掌是对战争意义的荒唐进行的控诉,那么丈夫的痛哭,则是对战争结果的哀叹。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岳母在得知儿子已经奔赴朝鲜战场的消息之后,将这一切的责任归咎在了幸顺的身上。
而我们也许可以简单的将丈夫参军的理由,归结为逃避与妻子之间的包办婚姻。
为了心中的所谓的爱情,为了在汉城的情人。
所以才有了酒后的那一句问话“你懂得什么叫做爱吗?
”然而,在二人经历了越南的种种之后,在亲眼见证了战争之后,两人再次相遇。
那一个个巴掌,就好像在说,“你为了爱,结果却参与到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战事之中来,这就是你心中所谓的懂得爱吗?
”
正是越战时期,男人参了军。
女人每隔几周都去军营探望,但两人总是相对无言。
男人娶了女人,心里却装着别人。
男人的情人写信到军营说:“你和妻子好好过吧。
”男人伤了心,问女人:“你爱我吗?
”女人不语。
男人背过身,喃喃地说:“你懂什么是爱吗?
”然后,男人随军去了越南。
女人决定去找男人。
为了进入越南,女人加入了一个慰问演出团。
女人穿上热裤短裙,学会了卖弄风情,只为了能一步步接近战区找到男人。
无论遇到韩国军或是越南军,女人都毫不吝惜地唱着、舞着、笑着。
在美国人的军营里,女人任由疯狂的大兵们把钞票粗鲁地塞进自己的内衣。
女人对美军司令说:“请你一定帮我找到丈夫。
”关上房门,女人当晚留了下来。
当女人终于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见到男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狠狠甩了他几个耳光,眼泪不停地流。
男人望着千辛万苦奔他而来的女人,也惊讶得说不出话,号啕着哭倒在地。
究竟什么是爱呢?
经历过的人自然会明白。
一直觉得东方女性身上有种韧性。
漫长的历史里她们被当成生殖机器、赚钱机器,就是不被当成人。
她们在家族里没有地位,在社会没有地位,甚至同性之间都充满了斗争。
但是她们就是有着承受着这些苦难的力量。
在家庭遭遇变故,在社会遭遇变故的时候,都能默默流着泪,一声不吭地支撑着整个基底。
那支撑着她们这强大韧性的是什么?
对家庭的责任感,对自身价值的探寻,还有对那微弱的不知是否存在的爱的坚持?
幸顺从尚吉这里得到过什么?
一个名分,一个落脚之地,一个在那个年代必须有的身份。
但就为这,她就要坚持跑到遥远的越南,去过那不知死活的生活。
拼了命都要见到他。
东方女性的韧性在这里就展露无遗。
但是那几巴掌,我相信象征着她自我意识的觉醒。
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依附品,不再是个机器,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她是有价值的。
她不需要再在丈夫面前低声下气的卑微,她和他是平等的。
反倒是跪下去的大哭的丈夫,在这样拥有强大韧性的她面前感到自己的弱小和可笑了吗?
经历过生死的他们,应该可以重新开始吧,重新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感受爱情的滋长将彼此羁绊在一起,而不是出于生殖的目的。
希望吧。
看《流感》的时候,觉得女主角很耐看,搜了一下,才知道她叫秀爱,后来又找到了两部片子,一部是《深夜的FM》以及这部《郎在远方》。
女主角幸顺的丈夫喝着闷酒,突然问了一句“你爱我么?
”幸顺低下了头,好像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并没有回答。
也许她也在想,是不是真正爱自己丈夫,也许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爱。
在婆婆担心儿子在远方战死,执意要去越南看儿子时,幸顺也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并不是打仗就一定会死人”。
幸顺也许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她也许真的不爱自己的丈夫,面对远走他乡奔赴战场的丈夫,她没有人们印象中的痛苦流涕,也没有离愁别绪,好像一切都跟平常一样:总之他是不在自己身边的,而我的任务我的使命只是给他生个孩子,那他在哪他是死是活他有没有情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分别。
幸顺是那种很典型的乡下女孩儿,会干活,会做饭,很保守。
对婆婆百依百顺,逆来顺受,没有怨言。
其实幸顺根本就没有自我,她都是在为别人而活着,只有在唱歌的时候她或许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影片的开始她一直在唱“快来我的怀抱,如果太晚了我的心就会死去” 她是在呼唤什么呢?
是在呼唤一个想象中的自己吧,在那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没有烦恼,不用为了传宗接代躺在自己没什么感觉的男人身下,只有歌声,只有歌声,希望这种生活快些来到,希望现在的日子马上过去吧。
在被婆婆和自己的父亲排斥后,幸顺决定替婆婆踏上旅程,去寻找自己的丈夫。
在这里,幸顺的婆婆是有执念的,因为自己的丈夫在战争中战死,儿子又是家中的独子,所以婆婆一直执念于为朴家延续香火,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外有情人的时候,也觉得无所谓,只要能有个孩子,自己的半辈子的执念也就会放下了。
幸顺也是有执念的,她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儿,不忍婆婆经受旅途的困苦,独自启程横渡千山万水,去完成自己的执念:只是单纯的找到自己的丈夫。
但是她为什么要找到她的丈夫,他们之间可以说没有爱,而且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
继续传宗接代的使命?
找到之后又如何,恐怕此时的幸顺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电影里有一句话,说的是:你在任何时候学的任何一种技能都会在某一时刻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的女主角就是因为会唱歌,终于坐上了前往越南的渡轮。
她所在乐队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想法,然而目的只有两个,赚钱和找人。
当幸顺第一次衣衫暴露的展现在美军面前时,她的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一个曾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农村女孩儿,转眼间衣着性感地站在那么多外国人面前,如果不是心中尚存一丝执念,恐怕她早已经崩溃。
但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丈夫,她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来到了韩军的基地,她的表演也越来越放得开。
站在舞台上,她的执念应该是放下的吧,一开始她只敢闭着眼睛给农田里的大妈唱歌,而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她的歌声,她会是很享受那一刻吧,什么寻夫什么传宗接代,统统放下,我只想要舞台上的感觉,这一刻幸顺或许真的找到了自己。
然而执念仍在。
下了舞台,她仍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丈夫,她唱歌,跳舞,最后甚至牺牲自己的肉体来换取美军军官搜索丈夫的命令。
直到最后一刻,她与丈夫相逢在战场,她毫不犹豫的给了自己苦苦追寻的丈夫几个巴掌。
我想这几个巴掌里面饱含着很多层意思,责怪她有情人,责怪他不辞而别,责怪他没能让自己怀上孩子,责怪他让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经历了这么多…那么这一刻,她确定自己爱着自己的丈夫吗?
在幸顺坐上前往惠安的飞机时,她唱了一首歌“我在爱着你,如果不是你,我肯定会死去,我早该告诉你,你就是我的白天和夜晚…”马上要抵达惠安,马上要见到自己的丈夫,她唱起了这首歌,是不是就在回答当时丈夫问她的一句“你爱我吗?
”幸顺这个角色全片话不多,秀爱的表演十分到位,演员气质也和角色十分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秀爱对表情的拿捏非常准,那些心里细微的变化,那些眼泪,都在无声地跟观众传达出她的情感,无声胜有声,秀爱也凭借此片,获得了韩国大钟奖的最佳女主角,一年后又凭借《深夜的FM》获得了青龙奖的最佳女主角,离韩国影后大满贯,之差百花大赏一个奖项。
在面对情感的时候,男人逃避,女人面对,男人冲动,女人冷静,男人幼稚,女人成熟。
幸顺的丈夫在对情人和妻子的爱与歉疚当中选择了逃避,这无疑是一种冲动而又幼稚的行为,而幸顺,冷静的选择面对,体现了她内心当中成熟的一面。
男人本质上是个孩子,尤其是面对情感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所措,而这种幼稚似乎不太容易成长。
而女人,成熟的非常快,改变的也快,乐队的经历让幸顺从一个逆来顺受的农家女孩成长到最后敢扇丈夫巴掌的女人,从一个保守至极的女孩儿成长到一个可以贴身性感热舞的女人,这种蜕变都是彻底性的。
女人见了世面就会改变,而男人见了世面就更加念旧,这大概是很多故事的原因或者结局吧!
原本真的没想看这个片子。
因为看了剧情介绍:一个千里寻夫的故事。
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故事。
实在是那天没得下了。
开着电脑,迅雷却没活干,对于我来讲是说不过去的。
于是下了这个“最新”的大片结果,从影片开头金色的田野,秀爱动听的歌声起,我一直被她深深吸引,一个劲儿庆幸没有漏掉这部影片。
整个故事说是寻夫,可还跟孟姜女寻夫不一样。
因为sunny的丈夫有喜欢的女人了,对于家里逼给她的妻子,他连碰都不愿意碰就去参军了。
婆婆逼sunny一个月去一次军营探亲,他们几乎也不说话,只是沉默中度过一夜了事。
后来那个丈夫去越南打仗了,婆婆还逼她去探望。
在自家人也不收留她的情况下,她只好踏上去越南的路。
可是真的真的好难啊,那个年月,那个战争的情况下,一个女人只身从韩国去越南找一个人。
为了找到他,她去求长官,她拿出所有的钱加入乐团,她从一个村妇变成得在大兵前跳舞唱歌的酒吧女,被越南共军俘虏,甚至陪韩国军官喝酒睡觉。
她一路卑微着,坚韧着,绽放着。
所有所有的困难都没有丝毫使她动摇。
那是那么多千千万万的恩爱的夫妻,兄弟,父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一个在丈夫眼里形同陌路的女人做了。
她为的什么呢?
他们之间甚至没有亲情、爱情、友情。
这或许就是影片震撼和感人的地方所在吧。
当困难到了不可逾越的地步,原本的目标已经不算什么了,翻过困难本身就变成了唯一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坚韧。
生存的危机就在眼前,原本困扰生活的一切,都变得渺小可笑。
当全军覆没,只剩下原本敌对的两个人时,对活下去的渴望立刻使仇恨变为友情。
当丈夫看着他最讨厌的队友死去时,他以往的人生也跟着远去了。
当乐队成员经过了生死的洗礼,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后,原本只对钱和赚钱感兴趣的他们,也渐渐体会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当sunny和丈夫再一次见面时,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设想了几种情况,但都承载不了她们那样的经历。
最后,几个耳光,响亮的耳光,结束了这一切。
继金知云之后,李俊益这个韩影新晋中年也在今年落马了。
脸蛋光滑明眸可人的秀爱,随着剧情的发展,分明现出《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的砂红来。
和所有比较重感情的导演一样,李导显然对“一根筋”性格十分欣赏,但过去总是欠缺合理而且能被主流接受的理由。
《王的男人》比较惊世,《愉快人生》比较骇俗,《广播明星》到最后也没说清楚安圣基如此抛妻别子鞍前马后地伺候朴重勋是为了什么。
这次总算有了一个"正当"的题材:妻子寻夫。
秀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上路了。
然而,外面的世界变得很诡异:好像当年魏敏芝面对的那个没有城管、收容遣送制度和怪蜀黍的世界。
可以把上一个女人玩到大肚、骗到精光而且还踹上一脚的郑镇荣,在良家妇女面前表现得中规中矩,五讲四美;韩国军队的兵哥哥们文明得不得了,面对着衣着性感的劳军女郎,只满足于跳跳集体舞,连上下其手也没有;高级军官连和美女共舞都扭扭捏捏,只有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才会邪恶地贼眉鼠眼,向东方女人索要性贿赂。
而连借酒浇愁都浇得那么风尘味十足的秀爱,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半路拿钱回家,然后对婆婆巧言敷衍。
最后,我唯一的希望变成了看到她的丈夫战死沙场,因为战地恩怨的段子太老了,患难解恩仇的段子也太老了。
我根本没有想到李俊益这个拍过《黄山伐》的人会把这种段子讲到底。
果然,然后他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扑街!
说到“一根筋”,李俊益应当参考的显然不该是张艺谋,而是去年他的同胞张镇拍的那部《率性而活》。
那部非常搞的电影,展现了一个“一根筋”的警察下决心要扮演好一个劫匪的角色时可能投入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可能被激发的全部潜能,以及可能给并不像他那么“死心眼”的上司、同行和社会各界带来的麻烦。
很奇怪,这部本来很刻意的“戏”现在看来很真实,而本来想要真实的《君在远方》却比“戏”更假。
原因无它,张镇只是很平常地让我们看到:一个警察倘若在他上司的车上贴了一张罚单,必然的后果是一个咬牙切齿的电话和拍桌大怒,随即降职或调离。
而怎么也不会是:车门一开,出来一位笑容可掬的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赞许地道:“小同志你做得很好嘛!
我们执法人员办事就是要坚持原则嘛!
”那样的话,就连看戏也不是了,而纯粹是见鬼。
看李俊益的片子却看见了张艺谋,当然是见了鬼。
“我早该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你...”淳朴简单的乡村美女幸顺(秀爱饰)婚后长期备受丈夫冷落,在婆婆的训斥下,为续香火每月从村里长途奔涉到丈夫的军营团聚造人,丈夫尚吉心里却爱着首尔的情人,一再冷对妻子,丈夫因打架突然被派遣到越南战场,从未出过远门的幸顺在婆婆的压力下,不得不千方百计去越南找丈夫。
走投无路的 无业游民郑满(郑振英饰)为了躲避债主追杀,拉拢人组织一支前线慰问乐队远赴越南战场表演掘金,幸顺不顾一切报名充当团里的歌手,争到去前线寻夫机会。
一伙人心怀各种目的凑合成一个临时乐队坐船来到战火纷飞的越南战场开始了一段惊险之旅...唯利自私,金钱为上的郑满一心只想把幸顺当赚钱的“摇钱树”,幸顺为去惠安找丈夫历经沧桑。
在硝烟弥漫,枪声不绝于耳的越南战场上,幸顺以一位女性纯真的心…用真挚执着的爱慢慢感化着身边的人... 片中选用了英文歌"Danny Boy”是一大亮点,经典旋律婉转动听,歌词也朴素隽永,在曲折跌宕的电影情节映衬下显得分外优美。
丈夫是从阳刚满满到贪生怕死,珊妮是被动如水到向死而生。
丈夫从力量满满到无能为力,心如灰死,丢货落魄。
结局上,珊妮人格独立了,而丈夫者只是醒悟了一点。
阴阳互转,以后两人的强势方变成了珊妮。
就和之前珊妮每月去探望丈夫时,丈夫酒后问她的那句问话一样。
珊妮现在可以问他丈夫:你知道什么叫做爱吗?
《郞在远方》,以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为故事背景,从女性视角入手,讲述在战乱中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女性的人生故事,影片中有战火,有声乐,也有情谊,从女性视角展现战争,可谓另辟蹊径,这类题材,在战争类型的影片中并不多见。
女性视角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在战争中寻找丈夫的妻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的一面,战争中的亲情和友情,以及战争的残酷。
顺伊本是个纯朴的女子,迫于无奈踏上寻夫的道路,为找到丈夫,成为了郑满赚钱的工具,而到了战场上,为救丈夫,只能牺牲自己的身体,这一路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顺伊被战争摆布的命运,以及内心的痛苦。
影片中用很多主观镜头去展现顺伊眼中的战争世界,通过顺伊遇到的种种情节带给她的感受从而产生的行为来传达顺伊眼中的战争,这样的人物塑造更真实合理,也传达出对于女性,战争的伤害同样巨大。
歌舞元素歌舞元素的融入,震撼人心。
影片中舞台上的欢声笑语和战场上的炮火轰鸣,形成鲜明对比,欢乐和死亡,交替出现,引发观众的思考。
一个是歌舞,一个是战争,两者极端的对比,表现了对战争的批判,例如,影片中的有一幕,顺伊穿着火红的短裙在大雨中欢快地放歌,顺伊的裙子颜色和战火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红色象征着希望和热情,喻示着顺伊的歌声给战场上的士兵带去欢乐和希望。
影片主题是沉重的,但歌舞的融入,弱化了悲伤的气氛,也带动了影片的节奏。
最后来说说影片最后的一个画面。
故事最后定格在了这样一个画面:远景,一处战场的山坡上,远处依稀可见士兵还在作战,硝烟四处弥漫。
丈夫尚吉跪在妻子顺伊的面前,夫妻俩失声痛哭。
一个为寻找丈夫来到战场,为了丈夫的性命出卖了自己的身体的妻子,面对丈夫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痛苦怨恨都发泄在了丈夫的几个耳光上了,但她内心的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
而丈夫尚吉,经过了战争的残酷后,才体会到情感的珍贵,他跪在妻子面前痛哭,其实也是内心的忏悔。
影片最后的画面从暖色调变为冷色调,正是说明,战争的残酷,给人带来的伤痛是永远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避开故事的真实性,从电影艺术角度看,影片以女性的视角,来探讨战争对人的伤害。
歌舞与战火交替出现,对比之下让人体会到战争带给人们、家庭的无尽伤痛。
是喜欢这张电影海报才看这部片子的。
不过二个小时看完觉得之后,幸好我没有因为片名而弃。
所以我决定写一大段字来纪念。
你是如此遥远,我的爱人。
幸顺,一个朴素的农村妇女?
长直发简单的箍着。
一脸逆来顺受的小媳妇样。
在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对着劳作一天的妇女唱歌。
而婆婆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幸顺早日怀孕生子,继香火。
于是幸顺每个月都会按照婆婆的吩咐去兵营找当兵的丈夫。
只是她的丈夫朴尚吉似乎对她非常的厌倦,当自己的情人来信要和他断绝关系时,和私拆他信件的士兵大大出手。
在长官让他在关禁闭和去越南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你爱我吗?
”丈夫最后一次见幸顺的时候问。
幸顺低着头没有回答。
“你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了”于是幸顺在下一个月探访时,才得知了丈夫去越南的消息。
“我的丈夫就是死在越南”婆婆知道这个消息执意要去找儿子,幸顺制止了她。
“我会去找他”这次的回答似乎不只是顺从,而是坚定。
去越南并不是想去就去,原本想自己会唱歌,也许可以跟着去越南的慰问表演团。
在面试受挫时,她遇到了痞子一样的团长。
欠债,出卖团员,在团长的眼中似乎只有钱。
幸顺拿出了她的钱买到了许可证,于是团长带着她和另外二个成员一起去越南。
在船上,他让团员教幸顺唱歌——Susie-Q。
只会唱乡土民谣的幸顺变扭的学着英文歌。
团长也改了幸顺的名字。
幸顺变成了“桑妮”到了越南西贡并不顺利,反而是靠着被团长曾经出卖的团员找到了表演的机会,到美军军营。
第一次的表演不出意外的被搞砸了。
想了半天他们决定去为韩国的军队表演,当然桑妮付出的就是露出她的大腿。
表演在韩国军队里大获成功,甚至在不同的军营里,桑妮已经是坐着长官的直升机。
在不同的军营往来,桑妮却一直坚持要去惠安,因为在去越南的船上,她打听到丈夫所在的29队就是在惠安前线。
在和团长约定的最后一次表演时却出了意外,军营遭袭。
团长趁乱偷拿了武器想要运到西贡买个好价钱。
桑妮看穿了团长只是要挣钱,她执意一人要往北去惠安。
可惜他们都被越南人抓住了。
因为有武器,在危机关头。
桑妮对着越南军队的长官说,我是来找我的丈夫,她唱起家乡的歌。
也许是被伤感的旋律打动。
他们奇迹般的幸存下来。
可是不久,越南军队的人被美军抓到枪决了。
他们也被俘虏了,团长可能是受桑妮上次的影响,他唱起了美国的国歌。
看来音乐无国界是有道理的,他们再次获救。
“朴尚吉在一次任务中失踪了,惠安已经是美军的基地,韩国军队已经投降”美军的长官冷冷的说着“把他们送回西贡。
”这一路团长或许是被桑妮坚定的信念感动,他拦住了美军的长官,请求他给一次表演的机会。
这次桑妮还是唱Susie Q,只是不在忸怩,她要抓住这个机会。
面对塞进胸衣里的美金,她拿出来抛在地上,她对着美军的长官摇摆着身体。
一脸微笑,满眼泪水。
那些士兵叫嚣着。
身后的团员和团长都无声了。
为了去找到自己的丈夫,桑妮把团员关在门外,而那些桑妮屏住眼泪挣来的钱最后被团员烧掉了。
美军的长官终于答应让人护送她去惠安前线。
而她的丈夫在战场上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去。
好不容易和身边最后一个受了伤的战友获救,很快又被派到战壕里。
那个受伤的战友还是死在身边,他感到精神恍惚,只是还是不断射击着。
被寻找他的士兵架出战壕,他看见了妻子,他似乎终于回过神来。
而幸顺走到他的面前给了他一巴掌再一巴掌再一巴掌。
最后他跪在幸顺的面前哭了。
你爱我吗?
曾经的问话,妻子以行动来回答。
是的,我爱你。
所以我那么远那么远的来找你。
内核还是太陈腐了
"我没有告诉你我爱你,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来找你"
为了一个不爱的人值得这样自我牺牲吗?
整个越战期间,韩国出兵规模约4.8万人,前后总共32万余人次,进行了1170余次营级规模以上的作战行动,其余小行动多达55.6万次。整个越战期间,韩军战死4687名士兵,伤8000余人。
有趣又难受,主角乐队似指代慰安妇。6.5
秀爱选电影的眼光比选电视剧高出太多。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产生平凡的感情。
“你只是我的爱的一部分。”战争硝烟中的纯真音符。
什么动机会让一个老公都不爱的女人,为了找他上战场,甚至牺牲身体。节奏慢不算,没有高潮部分。唱歌难听的不行,还7分?浪费我两个小时😭
秀爱有种特别的气质
有点理解不了:男人去打仗了,自己去凑什么热闹,难道婆婆的命令就这么重要么?第二点前线打仗热火朝天,竟然会让表演唱歌,这是巴不得敌人知道自己有多松懈哦,第三怎么可能为了找一个人,各种命令。非常无语😓
完全靠性来驱动故事应该更好看。一群处在生死边缘的士兵,饥渴地回到兽性本能,等待最后的晚餐。
一开始我以为是女主要变成super star的路数后来发现真是一直在找老公 这样看女主的单线发展又不太够 群戏的其他演员又有点多余
虽说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已经足以反映战争带来的痛苦。
浮躁,女主表演实在烂得可以,毫无灵性。节奏慢,太多情节也假得毫无可信度,太儿戏。心痛被《思悼》忽悠进来浪费掉的时间,不爽。7.4/2.3K 【IMDb6.4/396 全球票房1109.36万美元】
越南河粉不错,回到最初的问题,答案一直在。
终于get到了秀爱的美
当时看过,又看了一遍。分数∶72
越战……
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感受付出,不得回报飞蛾扑火 向死而生
那一曲小曲很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