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Season 1,一级方程式:极速求生(港),一级方程式:飆速求生(台),Formula 1:疾速争胜(新)

主演:费尔南多·阿隆索,基米·莱科宁,罗曼·格罗斯让,夏尔·勒克莱尔,Daniel Ricciardo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剧照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2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3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4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5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6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3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4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5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6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7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8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19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 剧照 NO.20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剧情介绍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每一个竞争激烈的赛季,不论赛道内外,一级方程式赛车选手、领队主管还有车队老板都过着赛车般分秒必争的快节奏生活。 剧集不光展现瞬息万变的赛道竞速,记录可能发生的车祸和意外——「比赛就像是一次次心脏病发作」——也将跟随车手了解他们在大赛前后的艰苦训练,讲述他们与家人和车队之间的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那时的我们BNK48东北之旅猎谎者蹴鞠剩女斗士北之樱守嗨翻时空近道抄出命凤姐西游降魔篇午夜骑士北方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功夫之城塞尔玛幸福陷阱举杯畅饮的姐姐们博斯第一季替身离婚律师名字之歌璀璨的婚礼阿波罗18号囧女珍娜第四季巨大的惊喜候补男友橄榄树之恋Q弟侦探因幡我的女友是个过度认真的处女碧池心灵家园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我敢说这是史上最有钱的剧组

提到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你会想到什么?

在条姐我这个外行人眼中,F1意味着速度。

引擎的轰鸣声、快到起飞的车速、车辆相撞造成零件乱飞,这三点构成了条姐对F1最直观的印象。

可是,看了Netflix最近推出的纪录片《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F1对条姐来说不再是遥远且陌生的极限挑战,而是一项充满无限魅力的热血竞技!

F1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等级最高的赛车比赛,它当然是以速度论输赢,但速度显然不是F1的全部。

纪录片《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便向我们揭示了速度背后的故事。

F1是一项极其烧钱的比赛。

平均时速可达300多米/秒,启动后2.3秒便可实现0到200米/秒的加速,每跑几圈必须更换轮胎…强大的引擎、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车身、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主要有前鼻翼和尾翼)…

这些需要什么,需要尖端的技术,需要雄厚的资金。

法拉利车队和梅赛德斯AMG车队是当今财力雄厚、实力强劲的两大车队。

举个例子,2016年,法拉利车队的全年支出达到了3.3亿英镑,约人民币29.7亿。

像法拉利与梅赛德斯这样财大气粗的车队有着大量的资本去研发新技术,签约顶级的赛车手。

随之而来的当然会是十分亮眼的战绩。

而那些不那么有钱的车队,则显得捉襟见肘了许多。

哈斯车队总经理冈特·斯泰纳被问到车队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只有212人。

”这个数字受到了调侃,“你们车队的人比梅赛德斯休假的人还要少啊。

资本的操控能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它强大且复杂,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

但有一条无疑很明确: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你很难掌握核心技术,你会因为成本牺牲掉某些东西,这些都会成为夺冠路上的阻力。

平常看比赛时,我们都会把目光聚焦在强者身上,就像那句俗话:世界第一高峰你知道,那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吗?

《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这部纪录片,更多把镜头对准了法拉利、梅赛德斯等顶级车队之外的中小型车队。

它们有的在比赛直播中可能就是陪跑,就是衬托,甚至属于镜头一扫而过的那种。

不同于比赛直播,纪录片令我们更细致地了解了比赛成败背后的故事。

威廉姆斯车队曾经辉煌无比,曾九次拿下年度总冠军,更是让七个车手拿到车手总冠军。

可如今的威廉姆斯,不仅战绩一落千丈,还面临着资金问题。

幸而一位加拿大富豪出面,为车队注入了大量资金。

可投资总是有条件的,为什么要投资一支英雄迟暮的老牌车队呢?

加拿大富豪投资威廉姆斯,是想锻炼自己的儿子,让自己儿子做队中的主力车手。

威廉姆斯牺牲尊严换来了这笔投资,但这并没有改变车队的窘境。

他们成为了2018年赛季的倒数第一。

红牛车队,近年F1赛场上强势崛起的热门车队。

因为老东家主营功能饮料,当初建立车队完全是出于推广宣传,所以引擎等赛车核心技术是红牛车队的短板。

红牛车队与同样拥有F1车队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达成合作,由雷诺公司为其提供引擎支持。

红牛车队屡创佳绩,雷诺车队却接连失利。

雷诺一直不肯为红牛升级引擎,红牛便放弃合作,转而选择了本田。

双方开新闻发布会时,红牛的车队经理满脸自信,雷诺的车队经理满脸无奈。

然而,反转来了,雷诺挖走了红牛的首席车手。

双方再次见面时,又是大型名利场。

雷诺车队经理:“你现在需要新引擎,又需要新车手了”(吼吼吼地笑)红牛车队经理:“是的”(面无表情)“你还有钱花在引擎上吗,你把钱都砸在车手身上了”(冷面反击)雷诺车队经理:“我们的钱足够的”(笑不出来)雷诺与红牛算是杠上了,这很让人期待F12019年赛季啊。

除了红牛车队与雷诺车队的“相爱相杀”,来自东方的“骚粉车队”印度力量也是十分具有戏剧性。

印度力量车队由印度富商维杰·马尔雅创办,维杰·马尔雅是被印度警方通缉、欠有10亿美元的境外逃犯。

2018年赛季,维杰公开表示自己是无辜的,并且不会出售车队。

然而当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已经被警察逮捕了。

维杰被捕,印度力量车队因此陷入危机,加拿大富商又出现了…他买下印度力量,还和之前一样,他的儿子将是车队的首席车手…

多好的爸爸啊《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虽然少了法拉利与梅赛德斯两大巨头,但它同样能让你结结实实地感受到F1的巨大魅力。

赛场上的速度争锋、同队车手间的摩擦、中游车队间的竞争、车队背后的资本角逐…能带你深入感受F1这项烧钱、刺激、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热血竞技。

 2 )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谁有资源😭

 3 ) 2021.6.6阿塞拜疆站后

先是维斯塔潘因为左后爆胎痛失冠军,后有汉密尔顿红旗后静态发车前因为轮胎保温过了头(发车前已经看到刹车在冒烟了)起步后轮胎锁死冲出赛道丢掉了到手的第二名,作为team LH气得要呕血的时候只能默默复述第一季的经典台词:

对车队来说或许最后两圈要求稳但是对于wdc来说一丝拿到第一的机会都绝对不会放过。

分站冠军绝地反击的和跌至最末的戏剧荒诞也只在一瞬之间。

虽然好惋惜但是真的更能理解顶尖车手在绝境之中愈发追求极限的心态了,是输得难看,但绝对不是被打败。

在🏆前毫无保留全力冲刺,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

 4 ) 最励志的纪录片

打开netflix,本想在假期的傍晚随便看点什么打发时间,结果一口气看完了这部F1传奇纪录片。

非常非常非常的感动,无数次激动到流泪,血液沸腾,全身起鸡皮疙瘩。

上一次看F1的记忆还是初中三年。

30年的人生里,在家和父母一起住只有这三年,那时候每天的午饭晚饭电视一直都是中央5的体坛快讯。

那时候成绩好学习压力不大,我从来没上过补习班,周六学习,周日就是休息,睡懒觉到中午可以看到个NBA的结尾,下午就看F1直播。

全程2个小时的比赛,不眨眼的看完。

我妈就说就是不停绕圈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当然好看呀!

F1不仅是车手的单打独斗,车好不好,当天有没有下雨,车队的进站策略怎么用,进站换胎够不够利索,会不会有超车,有没有三连发卡弯,爆胎,退赛是常有的事;车不稳定真的很糟心,再好的车手也无力施展;最烧钱的运动,充满变数和刺激;技术好很重要,法拉利曾经因为车好而稳坐第一,舒米常常夺冠,每次都是标准的跳跃pose,巴里切罗像是千年老二;还有那些不能轻松躺赢却有股冲劲的人,特别不服输的蒙托亚,一次次的挑战法拉利;后来出现了英国帅哥巴顿,卖相好看但是也就那样,那时候我们喜欢阿隆索啊,又是一个很敢挑战的人;还有汉密尔顿,kimi,马萨,小舒马赫也在,那会维特尔还在开第二梯队的车?

还曾经对空气动力学充满向往,直到高中物理总是不及格,唉...;然后十几年过去了,看了这部纪录片发现F1依然是我心里最最好看的比赛。

没有大车队的躺赢,镜头对准了年轻的赛车手,成绩垫底的车队,没有钱可以烧的车队,引擎技术跟不上的车队,没有了工作的工程师,没有了工作的赛车手,车队成绩不好的负责人... 透过屏幕能感受到他们承受的巨大压力(比我等普通人要大很多倍);面对难题和质疑下的落寞,眼泪,无言,承受,探索解决方案。

没见过纪录片能这么励志的!

我觉得他们真的太棒了!

同时感觉我们是活在同样的世界里的,因为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工作失误,团队里有个关系剑拔弩张的队友,老板没钱了,硬件技术不靠谱,富二代来抢饭碗,竞争对手在媒体上黑我,留在老东家还是跳槽...在种种情况下,他们这么做的;车手们保持严格的自我训练,在赛场上拼命争夺;经理们开会开会开会,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保证工作能顺利继续下去。

虽然广义上来说这还是一个有钱才有可能躺赢的游戏,但netflix真的关注点找的太好了,抛弃了大车队的华丽成绩,让我们看到游戏的背面,这么多人在努力坚持,看的人心酸。

一口气看完,我流了好多的泪,获得了好多好多的力量和勇气。

真的拍的太好了。

 5 ) 随想(tbc)

因为奈飞的F1纪录片要出第二季了,所以补完了第一季。

drama又激动人心,差不多十年没有看比赛了,但看完极其期待新一季纪录片和2020新赛季。

我jio着官方每年和奈飞合作拍一季纪录片比啥宣传都强。

梅法没有授权,专注于中下游尤其是第二集团纠葛缠斗反而更有料。

从这个角度说港版的极速求生更合适,比起梅法这种不计成本又有厂牌做技术后盾的大车队,其他车队面临更多的生存压力。

红牛、雷诺和哈斯,对照起来看就很有意思。

红牛不缺钱,但不是厂商车队,前几年有过巅峰,但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没有厂商的技术支持,引擎问题上最终还是宣布和雷诺分手。

雷诺,老牌厂商车队,背后是“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雷诺,但现在只能艰难得保持第四,来自厂商和辉煌历史的压力很大。

哈斯,北美新贵,第三年就已经开始冲击雷诺,试图争取中间集团的领头,但经验不足,一场比赛连续两次换胎失误直接结束比赛,是很低级的错误。

显然三者竞争红牛目前最有优势,但本田的引擎靠得住吗?

无厂商支持会不会成为一个不定时炸弹?

雷诺有钱有技术,但没有成绩,准确说是没有足够好成绩,之后能够挤入第一集团吗?

哈斯,个人很喜欢的车队,我喜欢新鲜血液,但整体明显不稳定,维持车手阵容选择会让他们后悔吗?

迈凯拉伦,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这只曾经辉煌的车队沦落到这个地步。

印度力量,艰难中挣扎成长起来的个人车队,即使是最开始的吊车尾我也很羡慕,因为没有中国力量。

同样是个人车队的索伯,几经易主之后也没有起色,之前的老板挖掘了很多世界冠军。

威廉姆斯,老牌车队之一,也是唯一女性领队的车队,但是这个积分数,我也不知道该作何评论。

失去带资进组的stroll,下个赛季会不会更艰难。

 6 ) Born to drive

E01对F1的解读,节奏的把握,画面的调色,紧张氛围的烘托都超棒。

算是重新回顾2018赛季,只是里卡多和哈斯就已经满是唏嘘。

2019年的哈斯还是那个上不紧轮胎的哈斯,将前身莲花车队上错不同轮胎的传统继承。

梅奔和法拉利拒绝拍摄有些可惜,但能更多的看到中小车队的故事也很好。

E02重新回顾巴库和西班牙站,依旧很精彩。

原先只是将目光聚焦在冠军争夺上,银红的拒绝拍摄,才让我知道原来中游缠斗也很惊心动魄。

2018迈凯轮和雷诺互相视作对手,今年换上雷诺引擎的迈凯轮再无遮羞布。

迈凯轮对大旗的嘲讽一语中的,完赛对于有些车队也是奢望(说的就是你迈凯轮……)E03

弹幕说“不参与拍摄的车队就会被做成片头”,哈哈哈哈哈哈,超爱这个片头呀。

又回顾了巴库站,每年的巴库站都少不了故事。

E04第三集和第四集都是雷诺和红牛的爱恨情史。

就像霍纳说的红牛和雷诺就像是不相爱,但为了孩子强行在一起的夫妻。

很佩服Netflix的导演,生生把围场故事拍成了宫斗剧。

阿比特布尔和霍纳的暗暗较劲真是尴尬又好笑。

F1可能就是一个尴尬之地,你的现东家是你曾经的对手,你的前东家是你现在的对手。

最近十年,瓦片和汉密尔顿一起拿了九个WDC,而现在乐扣,小维这样的年轻一辈又开始涌现,对于里卡多而言,有一点点生不逢时。

里卡多和维斯塔潘,我是支持里卡多的。

红牛的态度一向很明显,捧谁爱谁一眼就能看出。

其实不管红牛雷诺这赛季的成绩怎么样,我觉得跳槽对里卡多都是一件好事。

E05 & 06一直都很喜欢奥康,年轻、努力、阳光。

记得奥康曾调侃过不开F1的话自己大概只能去KFC工作。

可惜F1的世界永远是金钱至上,才华可以让你拿到超级驾照,但也只能帮你到这里,剩下的由金钱和权利决定。

维斯塔潘和塞恩斯是车二代,斯托尔是富二代,所以同龄人里离开的只能是奥康和范多恩。

而在10年之前,F1的资本入侵还没有那么的严重。

Ham、头哥、Kimi和Vet的家庭都不是富豪,但凭着赞助和青训体系还是顺利地在F1站稳了脚跟。

可惜的是,不仅是F1,整个体育圈都越来越多的与金钱联系在了一起,即使是奥运会的很多项目,也难逃资本侵蚀,越来越远地背离初衷。

E07心态在赛场上很重要,虽然我是瓦迷,但我也承认Ham的心态在围场数一数二,看他开车就觉得很稳。

我不知道Vet有没有像Gro一样请一个心理咨询师,还是很有必要的。

去年法拉利内部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多多少少影响到了Vet的情绪。

E08一度以为F1已经很安全了,直到14年的日本站。

比安奇的离去让人惋惜,而因为比安奇事故而产生的Halo在18年救了他的教子——勒克莱尔。

19年乐扣正式成为了法拉利的车手,替自己的教父实现了梦想,未来可期。

E09整个纪录片看下来,最喜欢哈斯的领队。

Toto很狡猾,霍纳有些虚伪,雷诺的领队不够决绝,鹰叔就不说了。

我不知道真实情况如何,但就纪录片来看,哈斯领导更多的是把积极一面带给车队和车手,很大气。

E10谈谈我对18赛季的想法吧,与纪录片无关。

18赛季就像是17赛季的翻版,开头给你希望,季中是转折,后半赛季给你当头一棒。

我承认瓦片去年的表现算不上优秀,但也真的犯不上被全网黑,有些人甚至恨不得取消他的四个WDC。

我希望瓦片赢单纯只是因为在法拉利拿WDC是瓦片的梦想,作为粉丝我只能支持。

其实他去一个中小车队,远离纷争,我也可以接受,但我知道瓦片会选择勇敢地竞争到最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年少成名,顺风顺水,也许让Vet少了些面对困难的经验。

Ham也是在被黑中成熟的,而现在Vet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道坎。

2019,加油!

 7 ) 就喜欢这样的运动

12 看到 survive to drive Hass老大说的 we are under box,we are new here but for sure we are here not to make numbers, we are here to compete看着车手的眼睛,我能看到他承担的风险这个剧可真是,目前没有一点是关于法拉利车队的,开头就一直是法拉利。

是啊,你是个车迷就肯定得是法拉利粉,真该死啊,一想到恩佐那个点头,法拉利你活该有这么多粉丝,又一想到这么多年的拖拉机,我就接连sebastian是哎和摇头,哎,你可真是凭着大众和车手对你的热爱,挖着最优秀的车手,前赴后继去开拖拉机。

big boy sport高级选手的赛事。

那些想吸引大量粉丝的运动或者行业,和那些不想吸引的比如underground音乐,到底区别在哪?

你不想让这个被更多人看见,因为更多人意味着更多可能性,他们会作为更具竞争性的对手假如你,甚至做粉丝也有人比你更具有竞争性。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不是傻子,尤其是见过大钱,大人物的人,少爷也是知道自己进Williams 是为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啥。

车队老板也可以大方的在镜头面前讲出来,没什么好隐瞒的。

03 公牛的这个经理可真是,阴阳怪气,不喜欢。

04 红牛和雷诺的经理见面的那几秒真的是,原来大佬也会尴尬。

红牛的经理可真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聪明,认清现实,目标清晰,只要不违法认清什么的在比赛成绩和老子的破纪录任务之前,其他一切靠边站。

05 或许这些记者们,他们关注着所有车队所有人,可能更宏观一些。

哇塞这记者问的也太直白了,直戳人心啊。

06 这些人的生活确实也不稳定,每次合同可能就一两年,担惊受怕的,但是人家赚的也多啊,哪怕是个非常小的车队的车手,三十多退休以后肯定生活无忧了,真的那些真不是像我这种挣一千多的人该考虑的。

有一天这也会轮到我的。

09 hass的这个经纪人可真的是,晚宴上说的很到位。

敢接roman是那种孤注一掷要获得些什么,一旦获得就会傲视一切,但你这不是只有你自己啊,这是一整个车队啊。

竞技比赛就是这样,有成绩才能说话,就像我,人家一句,学术成果不够,你什么也说不了。

roman比赛中真是充满了对别人的抱怨,一切错都是别人的。

Life general is like this, if you always let other people get on, you will stay behind.眼睁睁看着charles从罗密欧到法拉利,激!

动!

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竞技体育,更接近human being本能。

 8 ) "We like you too"

F1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复杂,车手、赛车、环境、预算帽政策和维修站里以及研发车间的所有工作人员,最后还有政治和资本。

Grosjean在他的法国受到欢迎时与Haas的工作人员的那段对话是这样的-They like you.-They do.-We like you too.在你频频失误撞车之后,身边的每一个人背着你互相说Let's be positive。

当你因为六年前的那次碰撞去接受心理治疗时,他们安慰自己说Things will be better when there is nothing to lose。

当然在Grosjean看不到的地方,别的车队工作人员也还在调侃,他们赌Grosjean过不了一号弯;在又一次资格赛撞车之后整个车队也会失望埋怨甚至愤恨。

竞技体育永远残忍,优胜劣汰,一个车手身上肩负了成百上千人的努力,但在规则之外,我们还是努力为自己和对方留住一些体面和谅解,以及对未来的支持和期待,这才是人性复杂但最迷人的一面。

Grosjean说这有时候很孤独,因为他明白能拯救他的从来不是他人的几句安慰,而是也只能是他自己,他原谅自己的瞬间是下一次冲到了第四,拿到了分数,被自己的团队拥抱欢呼,在这条路上,他不敢停下,即使极度疲惫整夜噩梦,他也只能不停的开,祈祷速度足够快就能把那些bad luck和horrible memories甩在身后,就能用下一次的成绩洗刷自己那些致命的失误,这个赛季的,上个赛季的,甚至六年前的,drive to survive.Ocon坐进了他的通勤车里,抬头看着Checo的直升机在空中划过,那时的他已经知道了,他没有下个赛季了。

33岁的Hamilton说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得到更多机会,31岁的Vettel在旁边点头。

然后Ocon,2020欢迎回来啊!

10只车队,20席车手,最危险的运动。

或许明天就会有某支车队的金主破产清算,或许这周末的发布会上就会宣布不与这位车手续约,如果幸运的话 或许明年昔日并肩的队友还能坐在杆位前与你遥望对视,如果不幸的话 或许今天上场前在车队车间的最后一次握手就是永别。

2020年当Grosjean被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噬之时,维修站里每个人紧蹙的额头都在提醒着:在还来得及的时候,要反复告诉你这一句,"we like you too"默默承受亲友逝去痛苦的二十岁孩子,和队友争一号车手的热血青年,赛场上少有的分属对家车队的一双好友,被资本支持却也被耀眼的资本掩盖了自身能力的墨西哥人,意气风发把竞争两个字放大在合作之上把队友推出弯道的明日之星,年近四十在记者会上只被问及何时退休的老将,缠绵多年都想把对方甩在身后的一对宿敌,不甘心成为备选而宁愿远走第二阵营车队的前三大选手,拥有更有名的冠军父亲的儿子,选择不再挣扎黯淡退场的前世界冠军,失误后懊恼的只想藏在头盔里的昔日英雄,效力于国有车队背着整个国家的期望的两位车手,Safe drive all. 有人在等你们回家。

 9 ) We get the power

精彩的纪录片。

制作团队由于缺乏梅奔和法拉利两支火星车队的授权而着力于记述F1常规收视规则之外中下游车队的沉浮。

视角的局限意外地带来了本片最大的亮点:纪录围场中心聚光灯外被忽略的故事,讲述地球车队生存的艰辛,挖掘常年踱步在非积分区内的地球组末位车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本片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展示了F1作为一项商业化运动赛事无与伦比的魅力:光荣与梦想,金钱与名誉,赢家通吃,而落后者空手而归。

豪门恩怨,新贵情仇,人与人之间永恒的斗争与博弈为本片赚足了眼球。

弱化赛车运动本身的技术与规则,专注刻画车队车手之间的暗流涌动,网飞的选择无疑是聪明的。

尽管被诟病过度戏剧化以致失真,从结果来看,这部纪录片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有赖于本片的播出,F1官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狠赚流量,收获了朝思暮想的关注度,改变关于F1僵硬无趣陈旧古板的固有印象,吸引大量新观众关注这项赛事。

值此梅奔红牛争冠之际回看本片,其间曲径幽深更耐人寻味。

姑且不计阿尔本,牺牲了里卡多和加斯利两位已经被证明有夺冠实力的车手,堆积大量资源,红牛下了血本打造Super Max的神话。

维斯塔潘赛季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位不错的车手,但对红牛而言,不错还远远不够。

自纽维和维特尔缔造的自吸引擎红牛王朝终结,混动时代便是梅奔和汉密尔顿的天下。

解决发动机问题,等待争冠车手的成长,红牛蛰伏多年,为的就是重新站上世界之巅。

而面临本田的退出和2022规则的巨变,这或许是他们离夺冠最近的时刻。

总冠军,这是红牛的野心与焦虑。

 10 ) 《F1方程式:急速求生》拉片

一、情节点还原第一集All to Play For 摩拳擦掌一、梗概:澳大利亚大奖赛开赛在即,红牛车队车手丹尼尔·里卡多摩拳擦掌希望拿下开门红,而车队也在为新赛季揭幕站做着最后的准备。

二、情节点:1. 丹尼尔·里卡多,澳洲人,效力于红牛队,2018赛季第一场比赛在墨尔本开赛。

2. 介绍丹尼尔小时候的梦想,以及小时候赛车录像带。

3. 红牛队经理与FI记者介绍本赛季比赛情况。

4. 周五练习赛。

5. 周六排位赛,丹尼尔排位赛排名第八位发车,此次正赛面临巨大挑战。

6. 主要对手美国哈斯车队车手凯文·马格努斯,哈斯车队两名车手拿到第五、第六的发车位置,是历史最好成绩。

7. 周日,正赛。

伴随丹尼尔母亲的声音,画面配合丹尼尔赛前准备、比赛、修车。

8. 哈斯车队因为轮胎技师没有熟悉流程而两次没有上紧轮胎导致车手(罗曼·格罗斯让、凯文·马格努斯)在拿到最好成绩时双双退赛。

9. 比赛结束,丹尼尔获得第四名。

第二集The King of Spain西班牙之王一、梗概:在巴塞罗那举行的西班牙大奖赛上,本土作战的费尔南多·阿隆索将要面对来自雷诺车队车手小卡洛斯·塞恩斯的挑战,而他所在的迈凯伦车队更是希望能借此扭转颓势。

二、情节点:1. 西班牙车手卡洛斯·塞恩斯效力于法国雷诺队,从小的梦想是“成为费尔南多·阿隆索”。

2. 在澳洲大奖赛上,卡洛斯·赛恩斯要与自己从小的偶像迈凯伦车队的阿隆索同场竞技。

3. 雷诺车队与迈凯伦车队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赛季开始前6个月,英国迈凯伦车队曾统治车坛多年,如今遭遇颓势,想要重回车队第一集团;雷诺车队想要跻身第一集团必须在本赛季表现出众。

4. 赛季前一个月,冬季测试,阿隆索撞车。

5. 三个月后,第四场大奖赛,阿塞拜疆巴库城市赛,迈凯伦车队车手阿隆索第一圈撞车,失去反击可能,进站后重新出发。

6. 红牛车队内部两位车手,相互击杀,双双失去比赛资格。

7. 卡洛斯·赛恩斯幸运前进两名,经纪人(其表哥)表示F1就是这么神奇。

8. 巴库大奖赛后,卡洛斯·塞恩斯回到西班牙的家庭生活,介绍其父亲老卡洛斯·塞恩斯为两届世界拉力锦标赛冠军得主的传奇人物。

9. 第五场大奖赛,西班牙大奖赛,14年后,两位西班牙车手回到故乡竞争最佳车手,最终卡洛斯·塞恩斯排位第七,阿隆索排位第八。

第三集Redemption救赎一、梗慨:在久负盛名的摩纳哥大奖赛上,一位新人让丹尼尔·里卡多备感压力,而威廉姆斯车队则是拼尽全力避免赛季过早结束。

二、情节点1. 回顾阿塞拜疆大奖赛两位红牛车手(丹尼尔·里卡多与马克斯·维斯塔潘)相撞事件,车队经理的失望,丹尼尔·里卡多认为车队偏向马克斯·维斯塔潘,思考下一年留在红牛队的意义。

2. 红牛车队经理认为马克斯·维斯塔潘21岁是升起的新星,丹尼尔·里卡多28岁是经验丰富的车手,两位处在不同职业阶段,虽然希望续约但不会强求丹尼尔留在红牛队。

3. 丹尼尔·里卡多与顾问商量与其他车队接洽事宜。

4. 英国,克莱尔·威廉姆斯为威廉姆斯车队副经理,该车队由其父亲创立,是一只私人车队,克莱尔2013年接管后,一直走下坡路,在赛场排位最末。

5. 第六场大奖赛,摩纳哥大奖赛,红牛车队两位车手争夺队内头号车手位置。

6. 私人车队威廉姆斯车队需要资金支持,加拿大富豪劳伦斯·斯特罗尔两年间投入重金,条件是儿子兰斯成为队内两名车手之一。

7. 周六排位赛,马克斯·维斯塔潘对于赢得比赛过分渴望,导致车撞到护栏,需要在两小时内修好车才能参加排位赛。

8. 因为马克斯·维斯塔潘的退出,丹尼尔·里卡多在排位赛拿到杆位(第一名),并且表示红牛队是否将太多资源投给了马克斯·维斯塔潘。

9. 周日正赛,马克斯·维斯塔潘因昨日错误最后发车。

丹尼尔·里卡多少了一名劲敌,最终夺得大奖赛冠军。

第四集The Art of War赛车的艺术一、梗概:红牛车队宣布下赛季不再使用雷诺引擎,而当家车手丹尼尔·里卡多则决定转投雷诺,两队场外关系本就不佳,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二、情节点:1. 2018年6月,本赛季大奖赛已结束8站,还剩13站。

介绍雷诺车队为法国国有公司,做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引擎生产商,一直为对手红牛队提供了12个赛季的引擎。

2. 第九场大奖赛,奥地利大奖赛,红牛赛道:丹尼尔·里卡多需要在本赛季连拿3场胜利,才有资格争夺冠军。

3. 丹尼尔·里卡多2018年与红牛签订合同,今年合同到期。

奥地利大奖赛当日,是丹尼尔·里卡多的生日,比赛时丹尼尔·里卡多却因引擎问题退出比赛,红牛队因此决定不与雷诺公司合作,停止使用雷诺公司的引擎,转而与本田公司合作。

4. 奥地利大奖赛,雷诺车队落后红牛车队100积分,丹尼尔因红牛队偏袒马克斯·维斯塔潘转而与雷诺车队签订合同。

5. 第13场大奖赛,比利时大奖赛发布会上,雷诺车队宣布新赛季已于丹尼尔签订合同。

6. 与此同时,丹尼尔的加入也威胁着雷诺车队车手赛恩斯的地位。

7. 与雷诺车队相爱相杀的红牛队表示自己的目标不只击败雷诺,而是世界冠军。

第五集Trouble at the Top高层的问题一、梗概:钱多不见得胜算大,迈凯伦车队就是个典型。

与此同时,印度力量车队领队和共同所有人不得不面对法律纠纷。

二、情节点:1. 印度力量车队经理维杰·马尔雅因2016年在印度破产流亡英国,组建了印度力量车队,旗下有两名车手塞尔希奥·佩雷斯与埃斯特班·奥康。

2. 奥康小时候家中贫寒,父亲为修车工人,加入F1后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3. 第10场大奖赛,英国大奖赛前夕,维杰·马尔雅面临严重危机,被引渡回印度。

4. 周六排位赛,迈凯伦车队与印度力量车队较上劲,年轻的印度力量取得好成绩,在赛场庆祝;另一边老牌车队迈凯伦雄风不在,开会复盘战术战略。

5. 周日正赛,雷诺队车手卡洛斯·塞恩斯在赛场出意外,印度力量小将埃斯特班·奥康抓住机会甩开老将阿隆索出线,获得积分。

6. 三周后,维杰·马尔雅在伦敦一审,将接受法律制裁,车队进入托管状态,管理权落入员工手中,众人开会讨论下一步计划,管理层承诺本月薪资照发。

7. 面对印度力量的严重危机,奥康表示自己和老板维杰·马尔雅关系亲近,相信他能处理好车队,但之前有过两只出过财务问题的车队都消失了。

第六集All or Nothing孤注一掷一、梗概:劳伦斯·斯特罗尔买下印度力量车队时,队里的两位车手担心自己的位置也许会被他儿子兰斯抢走。

二、情节点:1. 面临财务危机的印度力量车队由加拿大富豪劳伦斯·斯特罗尔买下。

一方面,斯特罗尔的进入让原来印度力量的两位车手焦虑不已,担心自己会被他的儿子兰斯取代;另一方面,私人车队威廉姆斯失去重要资金来源。

2. 第13场,比利时大奖赛,回顾印度力量车手埃斯特班·奥康从小在贫寒家境中成为F1赛车手的经历,业内人士评论“才华只能让你走这么远,金钱才是主要角色。

”3. 而印度力量另一位车手塞尔希奥·佩雷斯则幸运很多,他小时候参加比赛后就得到了墨西哥当地的大佬赞助因此得以去欧洲比赛,佩雷斯带着墨西哥背景资金加入印度力量车队,成为队内最老资格车手。

4. 回顾两位车手奥康与佩雷斯的多场比赛,二人大战,互相伤害。

5. 周六排位赛,雨天。

奥康在排位赛上奋力一搏,取得第三的好成绩,拿到车队历史最好成绩。

6. 第15场大奖赛,新加坡大奖赛。

第一圈,奥康就被佩雷斯挤上墙,随后佩雷斯也与别人撞车,二人均失去比赛资格。

7. 第19场大奖赛,墨西哥大奖赛。

本场回到了佩雷斯的家乡,印度力量宣布下一赛季将由佩雷斯与兰斯担任车手,奥康未获得2019车手席位,奥康对此结果无比失望也表示无法理解。

第七集Keeping Your Head保持镇静一、梗概:哈斯车队的罗曼·格罗斯让也许是太过于求胜心切,结果在法国大奖赛上把自己弄得精神紧张、信心不足。

二、情节点:1. 32岁的罗曼·格罗斯让是美国哈斯车队车手,他的特点是车速快,但是稳定性差。

2. 回顾2018年4月与5月大奖赛,罗曼·格罗斯让均因车速超过临界点撞车。

3. 罗曼·格罗斯让非常清楚“全世界只有20名车手能参加F1比赛”。

4. 第八场大奖赛,法国大奖赛,表现罗曼·格罗斯让与队友凯文·马格努森亦敌亦友的关系。

5. 周日正赛,罗曼·格罗斯让依旧状态很差,排名11位,未拿到积分;而队友凯文·马格努森则取得排名第六的成绩。

第八集The Next Generation下一代一、梗概:索伯车队的夏尔·勒克莱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为法拉利车队效力,完成已故教父朱尔·比安奇的未竟之志。

二、情节点:1. 索伯车队的总部坐落在瑞士,两年前经营不善陷入危机,在新任老板弗雷德到来后情况好转。

索伯车队曾培养出世界级车手舒马赫、维特尔与转会法拉利的莱科宁。

2. 车队20岁的车手夏尔·勒克莱尔的梦想是进入法拉利,夏尔曾在父亲去世48小时后参加大奖赛,并且拿到大奖赛冠军,被评为“最有潜力新人”。

夏尔的教父朱尔·比安奇曾有望进入法拉利车队,却在2914年日本大奖赛上不幸身亡。

3. 第13场大奖赛,比利时大奖赛,22岁的车手皮埃尔·加斯利将替代红牛车队丹尼尔·里卡多比赛。

4. 第14场大奖赛,意大利大奖赛,索伯车队车手马库斯·埃里克森因车本身的问题在赛场上侧翻,对其造成心理阴影。

5. 第15场大奖赛,新加坡大奖赛,不同于其他比赛,新加坡的比赛是夜赛,且天气潮湿闷热,给身体带来极大挑战。

在这期间,法拉利车队车手莱科宁决定离开法拉利转而加入索伯车队,这意味着,索伯车队新赛季仅留有一个车手位置。

6. 周日正赛,夏尔·勒克莱尔排名第九;马库斯·埃里克森排名11未积分;皮埃尔·加斯利也未拿到积分。

7. 两周后,索伯车队宣布新赛季将不与马库斯·埃里克森签约;另一边,夏尔完成自己的梦想也替教父圆梦,顺利加入法拉利车队。

第九集Stars and Stripes星条旗一、梗概:雷诺与哈斯两队竞争白热化,在接下来的美国大奖赛里,中游车队必须全力以赴才有可能看到自家车手站上领奖台。

二、情节点:1. 处于中游的法国雷诺车队与美国哈斯车队全力争夺车队积分榜第四名,哈斯车队本赛季是进入F1赛事的第三年,而雷诺车队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积分榜上,雷诺车队仅领先他们的对手8分,新老车队的竞争白热化。

2. 雷诺车队的尼克·霍肯伯格被认为是冠军候选人已有十年之久,青少年生涯非同一般的成功但是却从未在F1拿到被期待的名次,尼克被认为是运气太差并且欠缺一台好车。

3. 第18场大奖赛,美国大奖赛,周日正赛。

哈斯车队凯文·马格努森与雷诺车队尼克·霍肯伯格展开激烈角逐。

4. 哈斯车队的罗曼·格罗斯让依然在第一圈就撞车,主场退赛。

哈斯车队任务艰巨。

5. 雷诺队车手赛恩斯因为抄近道被罚5秒,这给了哈斯队凯文·马格努森机会,他超过了赛恩斯。

6. 此时,雷诺队另一名车手尼克·霍肯伯格也进站维修,马格努森前进至第六位,哈斯车队迎来大逆转。

7. 第二集团首席位置的争夺就在两个全力证明自己的男人身上展开了,最终,尼克·霍肯伯格在后轮动力丧失的情况下坚持了下去,提前冲线,保住了雷诺车队第四的位置。

第十集Crossing the Line冲过终点线 一、梗概:每支车队都在为赛季最后一站阿布扎比大奖赛做着准备,而所有车手——不论资历深浅——也都希望自己能以一场优异的收官赛为今年画上圆满句号。

二、情节点:1. 2018赛季从3月到11月已经有20场比赛结束,还剩最后一场大奖赛,阿布扎比大奖赛。

2. 本赛季的十只车队仅有两支在2019赛季保持相同阵容。

3. 第21场大奖赛,阿布扎比大奖赛,这是丹尼尔·里卡多最后一次为红牛出战,也是阿隆索的告别赛。

4. 老对头哈斯队与雷诺队面对最后一场比赛更是是出浑身解数,雷诺队尼克·霍肯伯格被哈斯队老将罗曼·格罗斯让撞飞,最终的名次依然是雷诺5. 红牛车队丹尼尔·里卡多与队友维斯塔潘也在激烈争夺,面对即将转会的丹尼尔,红牛将更多的资源偏向了维斯塔潘,最终维斯塔潘取得第三名,可以登上领奖台。

6. 阿隆索离开迈凯伦车队后,18岁的小将兰多加入,成为史上最年轻的F1车手。

7. 2018赛季结束110天后,新赛季又将在墨尔本如期举行,2019赛季将会是F1赛程上最年轻的一季,有一半的车手都是25岁以下。

8. 结尾,众人采访混剪。

二、关于分集逻辑该剧集时间上紧密围绕着2018年一整个赛季来铺陈故事,空间上覆盖了在全世界各地展开的21场大奖赛,除了排在前两位的法拉利车队和梅赛德斯车队未允许摄制组拍摄外,其余车队均有覆盖。

该片主要聚焦排在中游的几支车队间的激烈角逐,也照顾到了处于末端车队的尴尬处境,整部剧通过剖析红牛队、雷诺队、哈斯队、印度力量、威廉姆斯车队几只重点车队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F1方程式的规则、车手、车队之间的利益,将复杂的人性与金钱融入到该项比赛中,让观众在观看激烈赛事时,更惊呼其幕后的种种潜规则之复杂。

第一、二集围绕车手展开故事;第三、四集视角转换为车队;第五、六集从车队高层入手;第七集与第八集分别从老将和新人角度切入;第九集则重点展示了两支车队为了争夺积分榜第四各自所做的努力;第十集则为总结篇,回顾本赛季,展望新赛季。

三、参考点该剧用十集将一场世界级的F1比赛铺陈开来,对于粉丝来说,他们将更加了解所热爱的车队和车手;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样一部充满荷尔蒙并且戏剧冲突强烈的纪录片并不会让人觉得无趣或者难以理解。

随着每一场大奖赛的到来,伴随着画面解说,普通观众完全能融入其中并且了解比赛规则和每个车队以及每个车手的性格、特长等等,因此可见,并不需要刻意介绍规则,随着人物关系的发展,以叙事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将规则普及,反而会让观众更加简单地理解整个赛事。

该剧基本上每一集都会围绕一到两个主要人物来展开故事,在这十集中,这些人物会有交集,但并不会在别人的故事中“抢戏”。

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物展开,比如第一集介绍红牛车队车手丹尼尔,由他展开了人物关系延伸到车队经理、家人、对手,立体的展示了这位车手在车队中和整个赛事中的生存状态。

拍摄手法上,比赛画面、人物跟拍、人物采访交织。

尤其人物采访均采用同种形式:同样的背景、光、机位,观众更加聚焦的是人物本身及其所表达的内容,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增加了完整性和可看性。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一季》短评

18赛季地球组总结回顾。银红两家神仙打架随它去,中下游的豪门恩怨和明争暗斗反倒是更见血性

9分钟前
  • 沈精病
  • 力荐

真是十年风水轮流转,当时看F1比赛的时候,红牛还是常年垫底,现在雷诺回来了,还冒出HASS,印度力量,本田也回来了,哇哦

13分钟前
  • 记不住密码
  • 还行

角度特别好,拍得也好,但是实在是喜欢不起来现在这批,就连领队们都比车手萌。

17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一到三季,充斥着队内同伴相互竞争,甚至仇视的氛围,觉得这些顶尖车手,除了竞争意识比较强以外,为了职业的生存,格局和眼界也很狭隘,人性的丑陋面被扭曲放大,感受非常不好。原来看比赛直播的时候,赛场上的戏剧变化扣人心弦,很享受,看了这些幕后事情,反而像宫斗剧一样,换了风格,不那么...

22分钟前
  • ypiggy
  • 还行

印度人口味够重的啊,选了粉色的喷漆...

23分钟前
  • prate#酋长
  • 力荐

一口气看完我得说看到最后我很confused……每一集选的视角实在太小了,人物和车队很多,切入讲的东西只有那么一点点,说F1是high real high low real low的运动,但是我看到了很多low的时刻,那些难以控制的frustration。大家毫不掩饰的野心,场上场下的无所避忌的矛盾冲撞,让我知道这是个很真实的赛场,但是太琐碎太走马观花,我只感觉到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侧面,而且totally lost in the big picture。这个赛季的走向是什么样的,看完我真是完全不知道。

24分钟前
  • 捕捉一只香蕉鱼
  • 还行

刺激!作为一个完全没接触过F1的人,我看这部纪录片毫无障碍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看出叙事手法的清晰和高明。聚焦在中游车队这点或许体现在标题上“Drive to survive”)。以车手开篇,引入其背后的车队,最后二者作为整体表现在赛道上。同队车手间的摩擦、车队背后的资本角逐、中游车队间的竞争,这些都讲得很棒。

25分钟前
  • 废物点心渣
  • 力荐

F1, MotoGP, IOMTT, WRC, Dakar Rally, X-Games, 24 H Le-Mans, TDF... Be bold and courageous, as mighty forces will come to your aid. - Formula.1.Drive.to.Survive.S01.1080p.NF.WEBRip.DDP5.1.Atmos.x264-AMRAP

26分钟前
  • Zcc911
  • 力荐

新手友好,轻松入坑。唯一就是强迫症患者习惯性试图把人—脸—队对应记牢,在一季时长内实在太有难度,就差掏出小本本边看边做笔记了。原来网飞并非故意不拍梅奔和法拉利,只是没拿到许可。但聚焦于二三梯队也别有一些意味。年年陪跑但还能坚持烧钱的小车队,大抵真的是情怀使然吧。喜欢丹尼尔里卡多~

29分钟前
  • Mintnotsmall
  • 推荐

好看死了。真喜欢里卡多,但雷诺车实在是太丑了。一直以来把hass的格大旗/马画龙当笑料,原来他们也会心碎

30分钟前
  • 拧发条鸟
  • 力荐

2018赛季是我看 F1 的第一个赛季,本来看得云里雾里,但这部片子清晰得解释和科普了围场内外各种细节,并让我更爱上这项运动 @Netflix

32分钟前
  • Rex
  • 力荐

虽然网飞多多少少给每个车手安了人设,但不妨碍弃坑回归的我看得津津有味。然后从21年再回头看哈斯三宝、乐扣、卡呆、奥康,多少有点唏嘘

37分钟前
  • 寒 汐
  • 力荐

大學在上海第一次看F1,320碼撕破空氣的引擎聲引起的雞皮疙瘩至今忘不了。(Netflix牛逼*3

40分钟前
  • 靓女不需要理由
  • 还行

#迄今最好的赛车纪录片 想要在愈发无聊的围场里讲出点新鲜事,you gotta dig it deeply,这些故事源于赛道,又回归于赛道,十集的长度节奏十分紧凑,银红双雄沦为背景,人物也不再是只通过媒体传递给观众的刻板形象,都有明确的行为动机,那就是更快更快更快!随便还满足了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八卦心理哈哈,简直比比赛本身好看十万倍!f1官方别在媒体上加大投入了,直接把钱打给网飞,每年出一季这个,保证比赛收视率蹭蹭往上涨!

43分钟前
  • 吐车上200
  • 力荐

好看!(开始熟悉这代车手了

45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力荐

除了最后两集有点注水以外,整体水准相当可以,聚焦2018赛季中下游车队的方方面面,网飞如果以后体育纪录片都能保持这种水准,依次复制出诸如【奇迹教练索尔斯克亚】那就很可怕了。

47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推荐

jeff推荐 评分一季不如一季 我看了没什么感觉 它也没科普关于车或者商业模式的知识 感觉是一届比赛的幕后加精彩集锦 只记得赛车手每个都讲了为什么要做车手和不怕死 我干不了这个

5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拍的真好啊,又羡慕又嫉妒的哈哈

51分钟前
  • 维林诺的金菇
  • 力荐

F1小白一天看完一季 爽

53分钟前
  • W
  • 力荐

到摩纳哥那一集 我突然才明白f1让我隐隐不适的是什么:名流、女性的身体、豪车、财富像ppt一样一帧一帧 赛车文化只是酒池肉林的一层底裤罢了

57分钟前
  • Rustin.X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