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了一年半,觉得自己越来越来懒,每天起床以后往电脑面前一坐,屁股就好像生了根。
能做的事除了对着电脑一集一集地撸着电视电影,好像也没有别的了。
原来那些雄心壮志与理想虽然还没有完全被磨灭,却已经被自己遗忘在心里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很难被想起。
但是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大家都这样做,应该也没有什么错。
但昨天撸电影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撸到了一部片,就觉得世界好像都不一样了,这部片就是《朝我心脏开枪》。
最开始只看到电影宣传海报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一碗韩式小情小爱的心灵鸡汤,但我却在主演名单中看到了吕珍九的名字——从吕珍九童星出道时期的《一枝梅》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孩子,到后面他所出演的作品果真也没有辜负那一身才气,尤其是13年的《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16岁的少年绝世惊艳的才华与演技。
出于对吕珍九的欣赏,我就看了这部片,看完之后便久久地不能平静了。
这部片一月份才在韩国结束公映,在国内却已经很有一些舆论基础了。
可是对于这部片,网友的们褒贬不一,评论两极分化。
觉得好认为这部片青春热血,充满力量与希望,当然最不可忽视就是两位男主之间闪亮的晃得腐女们鼻血横流的基情;觉得不好就认为这部片肤浅狗血,剧情单薄,对于《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经典之作的模仿的的痕迹太过深重。
虽然大家对于这部片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但我还是再完这部片之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我并不觉得这部片对于《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有什么模仿,《朝我心脏开枪》本身是一部独立的作品,之所以会让大家产生有模仿的感觉,只是因为故事背景也是发生在精神病院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之中,而故事的主线与线索也是出逃,但是这三部作品在立意上的差别就可以让人很明显的把它们分别出来。
《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要阐述的都是人们对于世界所谓的规则的挑战以及希望,而《朝我心脏开枪》则是以挑战和牺牲为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生命的意义。
谈及到意义,或许大家会觉得有一些虚无飘渺,因为那一切总是在最后归于虚无,就像柳承敏最后的消失一样。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有所追寻的,而《朝我心脏开枪》所讲述就是这样的一个追寻的故事。
其实从故事一开始,作者的心机和立意就可以看得见端倪了。
金勇带着柳承敏和李秀明游览病院介绍病友的那场戏,很值得玩味。
虽然病友们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们却也都有着精神病院里那些正常人所没有的亲切感,最关键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与执念。
不管那些愿望和执念是可笑还是卑微,可它们就是那么坚定地存在在那里,就算他们是疯子,就算他们是精神病,可他们心底的愿望不会因此而变得廉价,更加不会消失。
而与之相对比的就是医院里的医生与护士们,他们虽然是世界所认同的正常人,但他们却那么不知所措、没有目的的与那些病人们一起生活在那逼仄而又闭塞的精神病院里。
于是相比之下,似乎那些正常人的生命更加没有意义一些。
而再往后就是就算大家褒贬不一,但是却一致欣赏的戏份——就是精神病院仅有的一次放风和艺术分析疗法了。
就在那次放风,柳承敏带着大家脱离了队伍,一起去看了滑翔,一起吃了西瓜,留在每个人心中一次真正快乐的回忆;而艺术分析疗法,柳承敏一针见血地指出贤顺妈妈那么久苦苦追寻死去女儿的意义,为她治疗了心中的伤痛,同时也带动病院所有的病友乃至医生护士一起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狂欢。
这两段在片中也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导演运用了非常鲜活并且跳跃的镜头语言,在原本冰冷的场景里铺满暖暖的光与亮丽的色彩,让原本心酸的故事在那两场戏里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的高潮。
而且从这两段也可以看出,柳承敏其实从来就不想挑战什么,因为其他的别的什么对他来说其实都毫无意义。
他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所以他才会在遭遇了那么多不公,那么多苦痛之后不啰嗦、不抱怨,依旧保持着一种无所谓到玩世不恭的态度,因为其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无足轻重啊!
钱财、地位、规则,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算,那一切都不是他所要的,既然如此,那么失去就失去了,就像手中的流沙一样,没有意义。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不得不继续说下去。
柳承敏从被哥哥派人强制抓进病院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或者说他从被抓进病院之前,就一直在抗争。
但是他的抗争并不针对任何人、任何事,比如抢黑痦子的手机,在深夜袭击崔医生,甚至包括之前让出父亲留给自己的百分之二的股份,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刻意挑战什么,也不是为了颠覆什么,柳承敏唯一的目的,就是重新飞起来,去到那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美得让人甘愿在下一秒死去的瞬间,因为那才是他想要的,他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而李秀明,就是作者所安排的柳承敏的镜像双生。
他在一片黑暗中向观众走来,保持一种对一切茫然无知的状态,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在最初,他是很抗拒柳承敏的,他觉得柳承敏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疯子,而他自己只是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可怜人。
他在那里苦苦的守候,他觉得只要自己听话,总有一天,他还能回去自己原来的地方。
但或许也正是他这一点的特质,才决定了他与柳承敏的互相吸引与靠近。
因为他们两个都过于极致与纯粹。
他们就像蛇头与蛇尾,原本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个极点,但是大概也像那副著名的印度神画一样,蛇头将蛇尾吞进口中——昭示着开始就是终结,终结就是开始,所以原本南辕北辙的他们两个才会阴差阳错的相遇,然后最终以彼此的牺牲成就对方。
而转变大概是从柳承敏装瞎的时候他们俩在白桦林的那一段对话开始,柳承敏问李秀明“与你的人生面对面的,究竟是什么?
”,李秀明无言以对,只能回答没有默默走开。
但是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再加上柳承敏之前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秀明终于也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才会有了后续那么振奋人心的二人开着快艇出逃的一幕。
而最让难以忘怀的就是一向逆来顺受的李秀明为了给柳承敏争取更多逃跑的时间,开着快艇绕回去,与前来追捕他们俩的医院工作人员正面冲突。
虽然最后那次的逃跑还是落空,但是故事的走向趋势却从那时候开始注定了结局。
但是一语道破了李秀明生命意义的人却不是柳承敏,而是那个看上去最迷糊的的酒精中毒护工。
护工在李秀明的帮助下得到了自己生命新的意义,也看到了李秀明为柳承敏操心的样子,便询问李秀明难道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过什么吗?
李秀明依旧无语以对,护工就说出了李秀明的症结所在——李秀明患上了逃跑病,逃避世界,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李秀明应该也明确了自己的生命不应该是逆来顺受的苦苦等待;所以李秀明即使上一秒面对了父亲离世的噩耗并且获悉了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可怕遗言,但是下一秒也会为了柳承敏的安全出逃而毅然决定去代替他接受电疗。
到了这里,镜像双生的柳承敏与李秀明终于能够互相体谅,并肩作战,于是所有的障碍规则在他们面前终于都化为了虚无。
他们打碎了面前阻碍他们的所有一切,完成了出逃,甚至于一向软弱的李秀明也克服了一直折磨自己的剪刀恐惧症,亲手减去了自母亲自杀后就再也没有剪过的长发。
到这里,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已经完整了,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完整的尾声,不过为了不剧透,我也就再不往下说了。
大家对于这部片之所以会有那么两极分化的评论,我想应该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部片有很多本不该不赋予它的理解。
只有以平常心来看待,才能看到这部片原本该有的价值。
这其实就是一部青春片啊!
它并没有如《肖申克的救赎》或是《飞跃疯人院》那样的对于自由的理解,它所讲述就只是青春里的一场疯狂事!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那么一次,无视一切障碍与桎梏,不顾一切嘲笑与不解,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顾一切的向着那目标努力狂奔。
这样的时刻与年龄与所有的一切都无关,唯有当你奋不顾身的那一刻,才能称之为青春。
也不知道怎么,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突然想起一句话——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与别人不一样,可等到长大了,我们却又努力追求着与别人一样。
我好像就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可是现在我突然醒悟过来,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我生而不同,我一直都是不一样,我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目光而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我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继续不一样,记住自己想要什么,向着自己想去的那个地方一路狂奔。
无视一切,就像柳承敏脱掉上衣站在快艇上那样呐喊的一样,来啊!
朝我心脏开枪!
我也绝不害怕,绝不退缩,我只要我独一无二的人生,我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那样的生命,即使只拥有过一瞬,也足够了。
前半段李承敏撩秀明,后半段秀明忠犬护承敏。
尤记得秀明为了承敏而故意袭击护士来代替他做点击,以帮他逃脱争取机会~当他承受完痛苦之后,看到的却是承敏在外面等着他,说:你真的愿意一个人留在这,没有我的陪伴?
秀明说:给我400亿我也不愿意,看,这就撩起了腐女的心~所以,我成全你,但我想带你一起走,离开地狱,追寻你自己的人生。
前半段很搞笑,因为虽然充斥着护工的暴虐,欺凌病人,但是有承敏这样一个反叛人物撑场,偶尔来个反击,帮你报口恶气,虽然之后会被打得很惨,可是心没有那么紧张~从他哥哥来精神病院找他,但是全院的医生护士否认这样一个人存在时,黑暗才真正像你打开,你开始紧张揪心,一定是有阴谋,对,猜的没错,他的秘密展开了,另一个哥哥为了继承公司,为了拿到他百分之二的股权,就准备这样把一个年轻人的一生给断送掉,不,是慢慢折磨他,让他,失去自我。
很佩服承敏为了他的梦想而所作出的努力、挣扎和反抗,原谅浅显的我最终也没有读懂他追求的滑翔伞,也许那就是自由?
秀明最后担心他的健康而做问他一定要坐滑翔伞吗?
他的答案肯定的,他说我不害怕只有一瞬间的人生,我的人生能在我手中紧紧握紧,而且还将他一直珍惜的手表给了秀明,就是让他也要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整部片子到中后段对于像我这么白莲花的人来说是紧张且虐心的,怕他们逃不出去,一辈子毁在那,韩国不就很擅长将美好的东西虐杀在你眼前,怎么都不能忘怀吗~所以默默去搜了微博,知道最后逃出去了,才能心安的看完。
秀明与黑痞子在车上挣扎的那一段也释放了自己,欣慰~有的时候这类片子,你会发现正常的人不正常,不正常的人反而很正常~像剧中的院长、护士、护工,冷血,残暴~而精神病人却给你很多正能量,很感谢剧中那位很正常的护工,虽身不由己但最后看到男主们逃出去的时候还是欣慰的笑了~对,还有因为承敏高烧黑痞子他们不管而恼怒的打了黑痞子那一刻也很爽~感谢最后的好结局,虽然历经磨难,可是还是让最近困惑苦恼的我得到一丝释怀~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那么一次,无视一切障碍与桎梏,不顾一切嘲笑与不解,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地方是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顾一切的向着那目标努力狂奔。
这样的时刻与年龄与所有的一切都无关,唯有当你奋不顾身的那一刻,才能称之为青春。
也不知道怎么,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突然想起一句话——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与别人不一样,可等到长大了,我们却又努力追求着与别人一样。
最近能够看完又把进度条调回的影片中《朝我心脏开枪》算一个。
这个夏日一个不算炎热不用空调只吹着电扇的上午,B站上主动给我推送的这个电影。
初见,习惯性打开弹幕,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韩版《飞越疯人院》,看完才感觉朝我心脏开枪几个字对于主人公生命的万钧之力。
如果说《飞越疯人院》是导演对于五六十年代美国精神病院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于病态社会现实的辛辣反讽,那么本篇则侧重于主人公对于梦想、自由以及从内心的桎梏中解脱的歌颂。
《飞越疯人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精神病院内表面上秩序井然安静祥和,实际上却是令正常人无法呼吸的压抑和对人无处不在的束缚,但在本篇电影中,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圣民对于精神病院整体气氛的带动和秀明对尖锐物体惊惧逃避背后的精神枷锁。
虽然在本片中黑痦子这样的人也存在,但和那道貌岸然,端庄威严的拉查德护士长相比,黑痦子这样的人更多地表现出是一种看不惯“死疯子”的心态,是一种将心中的诅咒和埋怨发泄到病人身上的行为,虐待病人时,他们的内心中都会存在过多少的不忍和怜悯;而拉查德护士长作为那种体制的卫道士,面对这群病人,心中是从不会有一丝波澜的,甚至对于比利这个从小受到恶魔母亲压迫的可怜孩子时,即使比利能够走出心中的阴影,也再次跌入深渊,对于比利的死,她感受到的也只是因为比利不听话的愤怒而非怜悯。
所以,相比于《飞越疯人院》里面的至死方休的抗争和反叛,这部电影少了一丝残酷,多了一点温情。
两个主人公相互扶助,随着彼此秘密的揭开,我们开始理解了秀明的胆小怯懦和承敏阳光背后心中的孤独,关注的焦点也从精神病院的高压转移到主人公的改变上来。
秀明最终成功走出了心中的阴影,承敏在彻底失明之前,翱翔去了天空,承敏还会回来吗?
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奔向了自由,奔向了最后的梦想,秀明也走出了过去的阴影,一改怯懦,直面自己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承敏这样的一个人吧,带我们呐喊出:Come on!
Shoot me! 朝我的心脏开枪吧!
小兔崽子们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是一部很温情的片子,电影里的精神病院在独特的滤镜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脏乱差,那些短暂的殴打辱骂精神病患者的片段,在安静欢快的背景音乐下也变得不再那么触目惊心。
而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承敏乐观开朗,坚强勇敢的态度。
在电影中,承敏的反抗方式是有几次转变的。
从一开始的否认、殴打医护人员,想以极端快速的方式逃离疗养院;到后来想办法让病友悄悄带消息出去,结果还是被被抓住,被迫注射“傻瓜药水”;以及眼疾复发后装失明隐忍的等待逃跑时机,也是在这一次,在快艇上说出了那句令人震撼的“朝我心脏开枪”。
他的逃跑方式在改变,但一直没变的是逃跑的决心。
你或许可以折磨我、打击我,但是你不能摧毁我。
承敏就那么开朗的笑着,即使逃跑未果、即使被抓回来殴打、即使因为家产纠纷被困在这疗养院被当做精神病人看待,他就那么笑着。
每次遭受打击看他失魂落魄的时候,我都以为他要放弃了,但一段时间过去,继续折腾,继续为逃跑准备。
他就像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疗养院的每一个人。
电影结尾承敏在秀民的帮助下终于飞上了天空,飘向了他心中自由的国度。
承敏啊,秀民在你的影响下从自己的自责中走出来了,你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自由了吧。
本片讲述两名青年男子企图飞越疯人院的“奋斗历程”。
男主角李秀明(吕珍九 Jin-gu Yeo 饰)因对母亲的自杀怀有内疚心理而患上精神分裂症,后被亲生父亲送入精神病院,多次转院,屡次申请出院,均被以各种原因拒绝。
面对从不探望的父亲,面对医院冰冷的管理,面临同院好友圣民( 李民基 Min-gi Lee 饰)“自由”的诱惑,秀明最终能否走出病院?
本片根据郑柚井(音译)同名原作改编,原作曾获得2009年第5届韩国世界文学奖。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到最后看到说致我们奋斗的青春之类的字幕惊呆了…我全程心理压抑难过得不行呢😩😩
东北爷们 双雪涛的成名作《翅鬼》讲了个故事: 默和萧朗是两个长着翅膀的雪国奴隶,被雪国人称作翅鬼,一年有9个月在洞里关着,另外3个月做苦力,每天吃点烂雪梨。
默活的很单纯(无知),恪守作为奴隶的本分,而直到有一天,萧朗把地洞挖通到他那里。
作为已经25岁高龄的翅鬼(25岁后翅鬼的身体会迅速衰老死亡),萧朗还有最后一年的时间,如果能把地洞挖通,他就能靠翅膀飞下峡谷,扑向夜夜响起的嘹亮歌声,漫长的自我救赎,使得自由和死亡,已经没有分别,最重要的部分,早就完成了。
韩影《朝我心脏开枪》(내 심장을 쏴라!!!
)也讲个故事: 因各自问题被关进精神病院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浑浑噩噩,一个却充满生之活力,无时无刻不企图逃脱藩篱,最后的结局是一窝子的老弱病残帮助他们冲向自由。
这部电影没有肖申克的救赎那般苦大仇深,充满沉重宿命,它延续韩影一贯和温情,套路布于无形。
是我心里的李民基的巅峰,他银幕上胶原蛋白的巅峰,通过此角色传递的信念即,哪怕只有一瞬间的人生,我跋山涉水不惜命,即使一瞬间,也由我掌控。
此类艺术作品,虽然穿着不同的外套,核心都是创作者想表达一种信念或价值观,造就意淫者的集体意淫。
一开始完全是冲着阳光年上攻x腼腆年下受去的 海报上满满的基情啊 后来看完了 韩国版飞越疯人院即视感啊《飞越》里的一对基友——男主和酋长 即《朝》里的基友——圣民和李秀明 一个代表叛逆 一个代表温顺 而统治他们的就是冰冷的疯人院 《飞越》里的护士长 《朝》里的一干工作人员 方形的围墙栅栏禁锢着他们 疯人院里毫无自由可言 后来自由之神派来的承敏和麦克墨菲打破了疯人院原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章秩序 经过两对基友的不懈努力 他们获得了自由 承敏最终从山顶滑翔在山间 秀民冲破了对母亲死亡的愧疚和痛苦 麦克墨菲在被切除侧叶的无意识状态下被酋长杀死 酋长带着“麦克墨菲精神”即自由精神飞越了疯人院这一牢笼 四个人都获得了不同的解放 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
秀民的自由摆脱了恐惧,承敏的自由摆脱了被家族争斗而奴役伤害,麦克墨菲的自由实现了争取自由精神的传递,酋长的自由是麦克墨菲自由精神的体现。
时隔四十年 变的是阶级基础和时代背景 不变的是所要表达的思想精神。
华盛顿说过:“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
”有了这四个人的模范作用 相信追求自由对疯人院里的其他人并没有那么苦难了吧!
“候鸟会因为季节迁徙,它们不知道要飞多远,要去哪,这些都要当事者经历了才知道。
我们爬山涉水,飞越到尽头的时候,也许前面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梦想”!!!!!!
神马!!!
原来主题是梦想!!!
以上纯属扯淡!!
谢谢观看!!
我不得不佩服韩国所拍的伦理剧,心理鸡汤,真的看完这部片子,感触与飞跃疯人院相当,剧情虽然有所相似,成长,蜕变,韩国人更加拍出了人性,对于两个主人公情感策划更加细腻,然而结局的深刻程度,疯人院在结局,杂碎窗户逃出医院戛然而止,这部剧给了观影者美好结局的遐想,飞跃疯人院意在表达疯人院人性缺失,逃离这个毫无人情味,充斥着歧视残忍可怕的地方,这部剧在两个主人公的成长蜕变上提供了重彩。
又长又没劲
居然看过,对民基哥也是真爱了
本片本来主题不错 可是后来为什么归到奋斗 青年 这个点上了?其实 社会如果是疯人院 那么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疯子 另一种是正要被逼疯的人 这个主线不好么? 逃离疯人院 不是为了抗争有意义么 可是 抗争的结果 一个消失的无影无踪 脱离社会了 连地球都脱离了 另一个 等着精神评审 就是说屈服了 那抗争呢
吕珍九长发真的很好看又美少男那种,即使感觉头发像假发,大家都好爱逗他,戴帽子好好看。这,接近彩虹的地方原来是精神病院啊,一开始在大雨中相遇就是缘分。原名原来是击中我心…媒婆痣男好奸诈,李民基真的帅也撩,我还以为介绍的人是医生,这个体操是认真的吗。口哨,Wink,撩发,异类,李女士,邀约,相拥,帽子,吸烟,头吻,直视,出逃,夜盲,担心,逼疯,哭泣,得到,气球伞,自由,西瓜,女儿,跳舞,治愈,盖头,普通人,山峰,鸽子,求救,流泪,失明,遗产,随风,星海,凶手,掰手,演戏,逃离,游艇,坠河,老师,电击,没你不行,小爪威胁,兔崽子,短发,手表,告别,协助自杀,候鸟。
在自家电视机上偶然发现这部电影,被片名吸引着,凌晨两点钟看完了,发现还是小说改编的,决定买书回来看看。没有想到定义是青春片,哈哈哈。
无聊
看不懂的片
跳舞那段不错
最后一人举着烟火,一人飞向天空,这才是自由吧,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这是韩国的青春片吧,没有校园,没有爱情,没有堕胎,满满的都是自由,这才是给奋斗中的人看的电影,【如果我们跋山涉水,飞越到尽头的时候,也许前面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梦想】
如果不能自由,就朝我的心脏开枪吧
这什么鬼啊
最后这和献给青春有关系?好吧 可能就是青春才得疯一回。开放式结局,还有遐想
精神病院的病人们,塑造的有点作,整体不好看。
卖腐 励志 社会问题 全涉及了 乱糟糟的
在那么近的地方, 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星星。 星辰大海,真的非常美。 美到令人窒息的程度, 美到让人想就这么死去。 所以我想回去,回到天空。 趁现在心脏还在跳动。 朝我心脏开枪啊,你们这帮狗娘养的
不仅仅是浮于表面,同类型题材和表意优秀的作品太多了,背景的交代显得套路而拼凑,疯人院内外,疯人医生的对比都太过刻意。
真正活过的人怎么挨捶都不认命
《飞越疯人院》低配,万分之一都达不到,莫名其妙的革命情义 真是为了装b 跑出去选择用滑翔伞结束生命 在下实为敬佩
又可爱又心酸又美好
吕珍九确实是个,好漂亮的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