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毒拉拉》之前是因为要画画,所以翻本电影看,又想着眼睛基本不会盯着屏幕,所以看本中文的比较知道在说什么所以就看了这大烂片静蕾大妈,细数下你的广告,当看到莫文蔚从马自达上款款而下,我就开始汗了然后是款款的体贴的立顿红茶各种各样的lenovo智联招聘……虽然吧,现在商业大片经常出现广告,钢铁侠也能在多拿滋上惆怅啊,变形金刚要靠google啊但是起码保证有看头嘛这个烂片也好意思放广告你这不是逼着人去想“香飘飘,蚕丝精华”的流星草原嘛打了2星,给莫文蔚和黄立行一人一颗静蕾大妈你的演技实在太差了,真的很差,说台词到表情根本就是杯具谁给她惯上才女的称号的?
应该直接拉出去TJJTDS让人受不了的烂片啊烂片烂片!!
烂到匪夷所思另外说一句,大妈,你的粉底好厚啊,但是请把脖子一起涂涂白,请!!
下了班刚好经过杭州庆春广场附近银泰上面的卢米埃电影院,想看电影就进去了。
徐静蕾、莫文蔚的戏我还是很想看的。
这部戏里美女真是多,因为拉拉是行政人员的缘故,周围都是美女秘书行政。
男主角是一个我不知道是谁但是越看越舒服很会演的男人。
徐静蕾还真会找人。
杜拉拉升职记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了,但是书我是没有看过的,是怕书太过于教导的感觉。
电影比较轻松,就算有教的意思,那也是寓教于乐,我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美女多是本电影的特色,画面很有大都市的繁华也是特色,有很多植入广告也是的,还植入的比较明显的,怕人看不出来在放广告吧,不过植入的还是比较让人勉强接受的。
立顿,海马,还有些很明显但是我不熟悉的没记住的牌子。
你们太狠了。
杜拉拉是个要事业的女人,玫瑰(莫文蔚)是个感觉很重情意的女人。
伊娃很漂亮也不算坏女人的感觉,还有个啥啊啥名字忘了也很不错。
这个片子本来直接讲升职就好,怎么感觉最后主要是讲办公室恋情了呢。
怎么主要教导大家一个只有事业没有爱情的女人是不幸福的呢?!
这点我觉得很不满。
在听说我要去看《杜拉拉升职记》之后,所有同学都在质疑,我都以“我去看黄立行不行啊”回应,而此时贡献了票房的我却觉得看个他的MV足矣。
和铺天盖地的成功学、理财书籍在一起的畅销书榜单里,我一直觉得《杜拉拉升职记》是值得的,因为她用严肃的态度讲职场,比那些黑暗到底的官场小说清新,比那些几岁前该做的几件事言之有物,又比那些只会故作姿态的青春小说有智商。
于是哪怕是老徐同学要演杜拉拉,我还是对它有期待的。
可是,它硬是活生生的变成了一场滥俗的办公室恋情电影,而且那些桥段还可以老到徐导还在《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时代。
翻拍畅销书是很冒险的事情,不是大家都能成为《指环王》,于是我只记住了《达芬奇密码》里汤姆汉克斯的头发,以及《杜拉拉升职记》里做新人时没有稚气,做主管时没有霸气的所谓杜拉拉。
整个片子生硬的广告堆砌应该为片子增加了不少的预算,但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就拍出了个刚刚起步的私营小公司的气势,而本该风起云涌的公司年会也显得相当局促。
我们除了看出白领及其以上阶层都爱喝立顿红茶,吃益达的口香糖,秘书用12580订机票,金领热爱马自达以及兴业银行卡可以按揭支付外,真的不知道他们那些在职场里的时光是要告诉我什么。
而那些身在其中的白骨精们,居然出现高级秘书直接忘记工作任务,交出的报表在一审时就可以出现多次错误的事故,如果世界五百强是那样,它根本不可能成为很多精英的职业理想。
而那令人艳羡芭提雅带薪休假福利让我们知道了,只要跑,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碎别人的东西,然后离开。
世界五百强的白领们简直是在侮辱我等的中国智商,不要说动不动就政变的暹罗国,哪怕水清沙白的海南岛,随时有还价时候措辞不小心就被嚼着槟榔的当地人围住的危险,对于两位同学逃脱的路数,我只能说真的很老套,又不意外,更不好笑。
对于徐静蕾及黄立行的暧昧,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本来就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硬要被拉来演情侣。
相信一个有职业规划,有理想,有行动的五百强员工,不至于EQ低到讲着干涩的冷笑话却浑然不知吧,而我们还要无奈的忍受着型男黄同学对本身就是个笑话的桥段的点评。
而两人在喷泉中的打闹简直还不如任何一部煽情的琼瑶剧集来得痛快,看着两个没有任何气场的人在这些古老的桥段里纠结,我宁愿看到黄同学气沉丹田地对徐同学说:你听我说。
徐同学说:我不听。
如此反复,一个就是不说,一个就是不听。
那样琼瑶式的暧昧,应该还在我的忍受范围内。
而两人在海边看萤火虫以及最后在许愿树下相遇的桥段让我觉得,老徐还是回去做那个《梦想照进现实》里碎碎念的文艺女青年吧,她和商业片是有时差的。
有人说《杜拉拉升职记》是中国版的《穿prada的恶魔》,虽然后者从来不能被算作杰出的电影,但这样比较起来,后者之于前者,犹如《多拉A梦》之于《蓝猫三千问》,虽然它们讲的也许看起来都是一只蓝色的猫,但它们真的不在一个世界。
《穿prada的恶魔》里顶着乖张的烟熏妆一口英伦腔的Emily Blunt成为最抢眼的配角,而《杜拉拉升职记》里幸亏还有那些救命的花花草草。
莫文蔚的出现,在这个佯装精致的电影里,拯救了整部片子的时尚感,也许会有点刻薄,但我还是要说,徐同学版的杜拉拉让整部片子充斥着草根味和小家子气,虽然她一直在试图营造一个以为大家会向往的小世界。
而吴佩慈饰演的美丽的秘书甲,虽然私人邮件被群发的乌龙桥段也是老套到上个世纪,但看着这个美丽的秘书,你还是相信她就是那种安心的拿着还算好的福利没有职业理想的混日子的人。
而我甚至觉得本片唯一的亮点就是美丽的秘书甲与秘书乙撞衫的场景。
这才是真真实实的职场,有些小较量,有些互相看不惯,虽然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那些小心思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职场中也丝毫不缺玫瑰那样有能力又漂亮的精英分子。
只是徐导给我们看的职场,简直太简单,太善良。
对我来说,这个片子最好看的是花絮,因为它够真,够有趣。
也许我是没有幽默感的人吧,但是对不起,我还是要说这部《杜拉拉升职记》真可谓:做作之极致,烂片之奇葩。
我进了电影院,优点小提:1:背景音乐和镜头切换感觉还可以,能反映职业世界的节奏。
还有学那谁-盖·里奇的。
2:玫瑰演的很到位,初期的经理(女)人有不少这样的,超级亮点。
半夜四点还看邮件很有意思,这是许多外企老板的事实情况。
3:小吴误发[email protected],这情节设计有趣也很现实,许多白领都乱cc bcc email ,也搞不清其实有些人级别很高或者根本不应该看这封信。
缺点如下: 1:职场的内容还是表面化了,变成了影片的墙纸背景,没有深入到业务和操作内部,使得升职变得说服力不足(貌似总裁的一句话误打误撞),也没有达到类似《华尔街》那种职场和爱情穿插但没有影响职场的深度主题,而本片的确被拍成了肤浅的爱情片,这是杯具。
这不是情人节电影啊,怎么去跟《非常完美》凑热闹。
徐才女你失去了一个创造经典的机会。
2:时尚的过头了点,主要表现在女人们的穿着,上班不可能穿成这样肉感,裙子的高度是有规定的,聚会也不可能是晚礼服那种。
(Bidding的场面很熟悉,但是方案和报价展示不足。
到底是做什么产品?
产品部门呢?
销售工程师呢?
售后呢?
MD你家公司到底是卖啥的) 3:影片没有介绍清楚玫瑰的职位,似乎级别是B或者C-level,那为什么说话和办公室的情况貌似都E-Level了。
拉拉除了顶头上司,为什么还要报告给她?
按理说销售部的秘书属于销售部的,人力资源和拉拉没有关系。
报告关系没有介绍清楚。
全球CEO来的太随意了,场面不够大,应该安排去见副总理。
装修的风格太现代,感觉还不如东方广场的公司们。
餐厅过份了。
行政秘书起薪3000元太少,也没有什么试用期,一般都6000、上万了。
私下认为公司的原型不是GE就是过去的朗讯科技(500强里叫什么Technology的好像只有它,而且它也是先搞什么名字就是叫orientation的)。
请作者李可确认下。
4:女主角稍微国企了点,达不到外企职场的效果,时装不是穿上的,象是套上的,用力太重让人看得好累。
男主角有些太省钱了,长相很难让人信服,太随心所欲,看到让人有些郁闷,这长相真的不如现实中的外企员工啊。
总之,男主和女主演员都选择失败,结尾明显是东京爱情故事的山寨,但是两人的长相让人笑场(男主猥琐笑容令人作呕),浪漫效果大打折扣,可以想象换成gary grant 和赫本的效果。
金城武和章子怡也行啊。
(假设无泼墨门)5:没有任何一家外企是这样订酒店和机票的,都有协议酒店和旅行社的,这样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广告植入就很不好了,20来个广告植入有自然的,但是不少是不自然的,比如跑车、银行、移动、红茶等等。
支持广告植入,但是镜头要自然。
6:台词夹杂英文这是对的,符合外企情况,但是不是这样夹杂的,一般都是夹杂中文没有很好的对应单词或者本来外语单词更优势的词汇,或者专业相关的,没有把什么move夹杂的,包括许多玫瑰的整句夹杂情况。
这样就恶心了。
7:最主要的。
呵呵。
综合最近浙江的几起QJ案件的审判、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并参考文强案,只要是酒后,无论女方(女同事)是否主动,是否配合,是否自己开房,是否什么体位,王伟都犯了大错,牵涉刑事犯罪,最近在浙江发生的多起刑事案件都是判了10年以上。
这一点,我觉得制片方应该加行小字(请勿模仿,进入前需测试女方酒精浓度并录制叫床声和注意备份原始数据),以免误导观众,害了许多企业男青年。
(一般女方都咬死自己酒醉,类似杜拉拉这种“喝多了,全当没发生”,全是被男方摆弄什么都记不清了,所以只要对方喝酒了就要理智啊理智,万一万一对方变卦邪恶了呢。。。。
)片子还算流畅热闹好看吧,作为职场类型片的开拓者,本人表示支持,也预测影片会有好的票房。
(不是影评敬请忽略)这份工作即将结束。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她们永远奉行这样的逻辑,总要用欺瞒和试探来解决问题,幻想这样自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最终,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砸了之后还总不长记性,呢?
挥手告别,让老板们继续为块儿八毛撕咬吧,我走了。
在一个合伙制的企业里,“合伙”成这个样子,还合他干嘛呀。
呵。
在一个地方工作过,那大堂、地板、电梯和装饰的一草一木,都在不知不觉间融进你的情感里了。
昨晚看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影片中的银泰中心正是这些天我努力工作的地方。
在宽大的银幕上看平日的生活饶是有趣,会笑一群人正儿八经的走进写字楼,会笑电梯里不合逻辑的那个小标牌:“上轿箱”,会笑自己也是到公司偷偷换鞋子的。
但有趣的终是少数,更多是心酸,心酸于如此的一个土了吧唧傻纯真的傻丫头,在岁月间变身为高级白领,并日渐谙熟于职场争斗的过程。
应该说《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写得就浅,在外企做过就知道,现实远比这复杂;而徐静蕾又把外企生活拍得“很电影”,70%以情感为主线,更是稀释了职场的龌龊——这是这部电影遭恶评的原因之一(之二是过多的植入性广告,这个就不多说了)。
但这部电影超越小说且值得赞扬的是,徐静蕾引申了思考:在70后office lady们得到我们最初想要的薪水想要的职位想要实现的“成就感”之后,茫然四顾,才开始追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书中的杜拉拉是金牛座,而电影中的杜拉拉无疑是最傻的白羊了。
傻到工作和感情摆不清轻重,这样,观众们是不买账的。
笑自己就曾是这最傻的白羊,为工作和微不足道的成就感而拼命。
于是徐静蕾打动了我,于是众人眼中这么差劲的一部烂片子,竟让我哭了。
电影,终还要给你一个美好的结局,终还要让你走出电影院时对生活怀抱希望的。
纵使这希望只是梦。
而现实中的拉拉们还在冷漠的面孔间喘息着,为自己努力去争取工资单上的几个零。
这正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为“零”而活着。
昨晚看了徐静蕾版的《杜拉拉升职记》,看完就觉得,还好我没去电影院看,为这种片子花100块钱我肠子都会悔青的。
我就不明白,徐静蕾拍出这种水平的片子还敢以才女自居,请问你才气在哪里?
片名虽然是杜拉拉升职记,但在徐静蕾的改编和演绎下,杜拉拉就成了一个任性、自私、只为自己考虑的讨厌鬼。
完全跟书里那个踏踏实实、像老牛一样勤奋苦干的杜拉拉相背离。
当然人家说了,剧情是根据改编过的,但是别忘了,这部戏有3个编剧,徐静蕾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却还是改的乱七八糟,整部戏的重点都放在party party party上,试想一个全球500强的美国公司,又是以效率著称的,怎么可能让员工只是每天穿的光鲜亮丽办轰趴。
来说说跟书里背道而驰的情节吧:1、书中海伦本是杜拉拉在广州办的前台,后来因为其聪明伶俐升职为拉拉的秘书。
片中吴佩慈饰演的海伦成了王伟的秘书,这不算什么,但是是一个常常做错事被王伟臭骂最后还调职的秘书。
2、书中玫瑰和王伟几乎没有关系,任职于两个部门,一个是销售总监,一个是想升级一直被李斯特压着不让升的助理人事经理。
片中两人却成了前任男女朋友的关系,还让杜拉拉撞见后尴尬不已。
3、书中杜拉拉进入DB是作为行政秘书,因玫瑰故意请假而由杜拉拉主办了公司内部的大装修,片中杜拉拉却对身为销售总监的王伟大呼小叫,几乎可以说是以毫不尊重上级的方式大声勒令他们搬,一个小秘书对总监这么放肆,我看是不想干了吧。
完全没有把杜拉拉应对难题该有的沉重冷静拿出来,只是凭着私下和王伟有点小关系肆无忌惮。
4、书中杜拉拉一直是任职于行政部门的,片中却一跃成为销售总监的秘书,在2年后还竟然内部竞聘HR主管,不要忘了,这是完全2个部门的事情,这只能说明老徐没有常识。
杜拉拉升职不是那么简单的通过一次装修工程就晋升的,她在DB任职期间进行过多次内部培训,都是在人事和行政这块的,片中却直接跳过杜拉拉该表现的勤奋努力。
5、书中杜拉拉是归李斯特管的,因为李斯特一心只想安全退休,所以在工作上对杜拉拉几乎是不参与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让拉拉深感工作的被动,才让杜拉拉无路可走跳级去求助何好德,因何好德对拉拉能力的赞赏和允许才使拉拉办起事来稍显顺利。
影片中可好,直接把杜拉拉升为王伟秘书一职,等于顶头上司就是王伟,完全把拉拉和李斯特之间的拉锯战忽略掉,大大削弱了拉拉在工作表现上的可看性。
6、年会后公司会和王伟解聘,玫瑰为了旧爱辞职,拉拉却还小心眼乱吃醋叫分手,作为一个彼时已经晋升为HR主管的30+的职业女性,这似乎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吧,而且徐静蕾你以为自己还是25岁的小姑娘啊,动不动就喊分手,边喊边摇头晃脑,你晃个什么劲儿。
情节几乎没有可看性,从国外重金礼聘的造型大师也并没有给我很强烈的时尚感或视觉上的享受,大概一个普通的杂志时尚版的主编也能有这样的效果吧,如果能借到这么多衣服的话。
另外老徐,你真的老了,作为一个女明星肉松成这样,皮肤黑成这样,胸部这么扁平就是你的不对了,看看同剧的其他女演员,哪个不比老徐漂亮身材好,吴佩慈又白又高又漂亮,莫文蔚整个气场就压过了徐静蕾。
标题只能用表情来表达了。
言语已经无法表达。。。
首先要说,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烂了。
这是真篇评论的基调。
第一,主演&导演 徐静蕾。
拉拉这个女主人公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净挑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衣服给自己穿。。。
结果就是穿上PRADA人家能看出衣服的材质看不出牌子的效果。
当然了,配饰就不说了。。
老徐喜欢的款一看就知道了。。
可惜她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适合扮嫩。
化了妆以后的老徐我都认不出是谁。。
噢,说到化妆,老徐白天的妆容一般都很清秀,到了晚上不知道怎么的必须有蓝色眼影。。。
还是我没看清楚是灯光效果?
反正就是。。
哎,真的。。。
各方面的品位都有待加强。。。
第二,玫瑰。
我觉得是不是为了特别突出女主啊,所以玫瑰好低调的说=0= 年会上的口红真的很吓人……衣服普遍来说也是比较一般。。。
莫文蔚拍起来也是要看角度的吧。。。
那手是稍微干了点儿。
脸正面看真的不是最佳镜头。。。
第三,海伦。
这部片里我是真真正正觉得吴佩慈美丽了。。
李艾怎么好意思穿着一样的衣服和人家撞衫。。。
人家能穿出feel……李艾只能把衣服撑开来。。。
花瓶还是很能赏心悦目的!
还有泰国的那个吊带连身长裙。
也很美的说=0=其他角色就不说了吧。。
李艾。。
哎这不知道她傲气从哪里来orz,放低姿态会怎么样呢。
记忆犹新在泰国party的那身装扮。。。
那头发。。。
那花。。。
哎!
还有女主也是。。。
蓝色的裙子蓝色的花+金色的耳坠。。。。
哎!
整个片子的节奏。。。
我很疑惑啊,现在的片子怎么都是一个半小时了?
好吧,抛开长度不说,剪辑的那是相当烂。
进公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直接一年后了。。。
一年后也没什么那啥。
就马上湿身了。。。
居然也不会感冒。
就直接泰国了。。
没有喝醉的感觉,就直接上床了。。。
显然两个人很期盼对方啊!
更没有什么升职记的感觉!
看过书的人勉强知道在说什么,没看过书的人基本上就只能看两个人恋爱过程了。。。
噢,还有广告什么的。。
我总觉得以前看棒子电影电视剧什么的人家还把车子牌子遮掉。。。
(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然后国内就整个一反着。
然后电影电视剧的质量也就整个一反着。。。
拍的最棒的广告当然是那个车子!
堪比广告了。
出现最多的广告应该是智联招聘和立顿(不知道我统计失误否。。。
完。
1,徐静蕾在《杜拉拉升职记》里讲述了这么个故事:有一家五百强的公司,员工手册里规定,同事之间不能谈恋爱,否则要有一个离开,于是,主人公们开始了角逐……2,第一个镜头,视角一下子转过来,出现植入广告五个……3,公司里,从总经理,到部门经理,到实习生,每个人不论在公司还是在家里,电脑全是联想,用的都是立顿的杯子,喝的是立顿的红茶,开的都是马自达的汽车,汽车上放的都是益达口香糖,并且徐静蕾还当众吃下了N盒德芙巧克力……4,徐静蕾真的是老了,眼角纹比植入广告还多,而且老徐好黑啊,身材也真是糟糕5,莫文蔚还是蛮漂亮的6,《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徐静蕾津津乐道,片子上映之前就收回了成本。
《杜拉拉》则恐怕是上映前就开始盈利了,不然就冲着影院里那么几个人的票钱,恐怕……
看过《杜拉拉升职记》,除了那些明晃晃的LOGO和广告,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杜小姐的工资了,从月薪3000到月薪25000,电影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字幕提示观众:姐有钱啦,姐这回真有钱啦。
一般喜欢这样炫耀的,都是以前穷怕了,这回一朝暴富了,不喊出来不舒服。
你别说,这一喊搞的我这等穷人还挺受用,顺道对HR的工作心红眼热起来。
你想啊,杜小姐一共干了两件事——剪贴公司简报和完成公司装修——就升到HR的总监,这个难不住我啊。
剪贴画册不说了,幼儿园里就经常干的;完成公司装修杜小姐自己最后总结道要学会团队协作,很明显杜小姐靠着发脾气楞干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这个难度系数也够不上起评分吧?
后来忙不迭的和国际5000强的公司HR一打听,这朋友一句话浇灭了我的热情,他说,HR这个叫人事的部门其实从来不干人事儿的,你不可能指着连自己权益都维护不了的人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其量不过是选择当个凶恶的帮凶或者和善的打手。
我又赶紧回忆了下杜小姐在电影中的作为,想想确实印证了朋友的话。
杜小姐当上总监(我一直不太明白Directer在公司为什么会翻译成总监,仿佛回到了敬事房)之后做了两件大事,解雇自己的好友,以及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解雇自己的男朋友。
看来领导确实不是人当得,尤其是HR总监。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姐的成功不可复制,您非要拿着电影当职场圣经,那不是自取灭亡嘛。
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拍给我等穷人看着意淫的电影而已,而且还是专为穷人拍的电影。
不信你拿《穿prada的恶魔》对比一下就知道了,里面的主人公Andrea Sachs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朋友圈子和爱情,好歹还算站在了世界时尚之巅,而我们的杜大小姐,仅仅拿着每月一百个二百五的工资,连个爱情都主动自我阉割了,还不是穷怕了?
这年月,感情不如钞票来的可靠啊。
《穿prada的恶魔》里面起码有个恶魔化身的女老板Miranda,Andrea Sach最终抽身而退显然对这种生活还是有些反思的,《杜拉拉升职记》里则充满了对进到这种公司的自豪和对这种生活的崇拜,都不用其他人灌输和改造观念的,全部主动投降,杜大小姐以及她周围的好友最怕的就是被挤出这种生活。
还有就是我们这种哈喇子流一尺多长想过而过不上的,我靠!
太对我们穷人胃口了,谁不让我过我和急!
我再也不想一锅鸡汤喝一个星期了,再喝都变鸡了。
所以说,《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不靠谱的职场影片,也是一部不靠谱的爱情影片,不过的确是一部靠谱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专门真实反映当下我们穷人心态的电影。
这就是当代题材的好处,不用费力描摹,当下的特定思维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跳出来,有时是正,也有时会反,但无论如何难以跳脱时代的影响。
末了,说两句影片中的爱情的发生地:芭堤雅。
这地方深受文艺女青年喜爱不是因为浪漫,纯属因为浪。
此地除了人妖和拉拉著名外,最著名的是全身SPA,真正的全身哦,包括把私处用药水洗成粉红色和那个……按摩,享受过的文艺女青年说因为没射所以就不叫那个啥?
你信吗?
跑到电影院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影院的《月满轩尼诗》已经下了,还刚好没看见《岁月神偷》那几个小字,于是带着已有的有色眼镜看了这部老徐翻拍的《杜拉拉升职记》。
因为原著已经看过了,所以对某些情节是抱有某些期望的,老徐刚好帮我一一敲破了……好吧,我来罗列一下几宗罪:1:目前的老徐太老太胖,实在不符合传说中的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
除了和拉拉一样有点黑以外,别的都不符合……2:王伟这个名字给我的印象应该是有张比较方正的脸(这是我自己的臆想咩),可是黄立行同学最近是不是瘦了……脸部越来越长,而且虽然David在书里写的也是有些工作狂和小心眼的,但是这里边给改的,还真是,嗯,我该怎么形容呢?
绝对不符合我理想………………3:个人还是很喜欢莫文蔚这名演员滴,不过,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演员群体严重老龄化,曾经紧致精致的小脸有些松懈了,美腿还在,但始终不是我心中的玫瑰,我脑海里的玫瑰是一个精明的有些心狠手辣的女人,很清楚她要的是什么,也坚决不拖泥带水,莫文蔚实在是演的太有人情味,嗯。
4:海伦是谁?
海伦是八卦的美丽的不思进取的有亲和力的,吴佩慈是谁?
不过相对于伊娃,海伦这个角色,我还算蛮喜欢了…………5:化妆师是哪一个??
你还记得最后拉拉和王伟见面时候的样子么?
拉拉的脸好白,身子好黑,颜色对比真鲜明,可不可以让拉拉变白的柔和一点而且,老徐从近DB一直到和王伟再次相遇,除了一点点的时装上的变化,其他的气质表情等等等等,真的没什么变化,我想,考验老徐演技的时候,真的到了……6:后期剪辑的问题还是这个小破影院的问题?
很多关键的话都“嘎”的一下过去了,我好多时候都在想,到底是胶带抽筋了还是我的脑袋抽筋了……怎么一瞬间就过去了…………7:我不太清楚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什么,是商业片么?
还是才女老徐的得意之作?
这部片子商业气息太浓,铺天盖地的广告,马自达的,某某银行的,高姿化妆品的,立顿各种茶的,nokia的,让我想想还有啥哈,嗯,想不起来了……广告太多啦实在是,我难道是进影院看广告的么姐姐…………8:老徐,你这部片子,是单纯为了拍一部片子还是怎样?
原著的精髓,应该是拉拉很努力,最后赢得了自己该拥有的一切吧,为什么最后变成了爱情是主题,甚至连这个主题都不明显呢……果真像某些人说的,还是花絮最好看,还是花絮有思想。。。
说了一大堆,都是个人看法,支持的就哼一声,不同意算了……总之,看了这部电影,很愤慨………………
浪费时间的烂片
老徐不大关心职场,只会扮小女生谈情说爱,而且看上去老是无精打采强颜欢笑,是不是做导演太累了。不过确实是个称职的产品代言人,几时都不忘展示下产品。
怨女靠年龄增长而升职
几场关于豆瓣的办公室恋情。如果有可能,我也想进豆瓣,。徐静蕾真的老了。广告敢再多点么。烦死那些嗖嗖嗖的快剪了。
老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借着她的影视圈潜规则经验讲述职场潜规则,杜拉拉和黄立行画牡丹的情景挺有创意。
这是杜拉拉版的《败犬女王》!老徐真的有点老,当中一段露肉的雷到我了,演得也没那么自然。比起来那些女配们,虽然讲话不知道为啥有点京味儿,可真的自然,特别是佩慈,也太可爱了吧。整部戏比起升职记,恋爱记更合适,应该是偏离原来的本意了。黄立行灰常性感,连说话都性感,个么亲吻就更加性感了。
其实也还行~感受了一把正常白领的生活~
其实你们都说错了 主角哪里是杜拉拉 明明是王伟 这怎么能叫杜拉拉升职记 应该是王伟辞职记才对
谁他妈有空等你两年啊
这也只是老徐的一次自我YY吧。
喜欢徐静蕾的海边装扮~嗯嗯,去海边吧!!
黄立行太帅了!不过剧情不咋地
临走前,和他一起走入电影院,其实一般啦
其实算挺不错的电影,而华语片需要更多这样的都市商业爱情喜剧。我唯一觉得不是很喜欢的是黄立行和徐静蕾的爱情来得太突然了,有点不能让人信服。不过总体在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
我看这片的目的依旧不纯= =
如果女主角换一个可能。。。会更好
一个老女人的装纯的商业狗血巨作~~~~!
比连续剧版本的好点.
徐静蕾挺有才的~
你们丫太不厚道了...中国那么长时间有那么一部青春时装喜剧爱情片....我给四星..不挺好么..你们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就知道看妈妈咪呀看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