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后的今天,寺庙和神职人员真的将宗教改变成了一种最赚钱的生意,少林寺都想上市了,方丈改名叫CEO了,一根香都要收几千块了。
修行人从释迦时代的化口斋饭,到后来的出家人以弘法为名求赞助修大寺庙彰显自己的功德(求名),再到现在的僧人将寺庙变成敛财的工具(求利),巧立名目向信徒索要各种香火钱。
人们到寺庙没有得到这些神职人员的正面影响,不是求得对佛法真谛的更多领悟,而是向一位放弃一切名利情欲的佛祖,求升官、发财、生儿子,捐几个钱,就妄图与神做交易,这是对神多么大的不敬。
今天相当多的所谓神职人员正如此片所展现的一样,他们正从这个信仰体系的内部来破坏迷惑人们求得正信的方式和途径,而这来得最直接也最有效。
他之所以不信神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神的《圣经》等书。
他的不信,是来源于他的不了解、不关心、不在乎,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反感是从何而生,只是一味的不信神从来都没有承认过宗教,宗教是人弄出来的。
见到神迹的坎吉也终于至此明白,神是真实存在的,而自己一直以来所讨厌和反感的,并不是神本身,反倒是这些曲解神意和盲目信从的信徒,以及那些由神职人员把控并伺机借此敛财的宗教体系,才是让他始终不愿意信神的真正原因。
他砸了自己的神像,解散了自己的信徒,并驱赶了利用他的神职人员,还世界一个清静,还自己一个清白。
同时他也明白神无处不在,真心有信仰,不用执著于任何物相(神像和神用过的物品),向内心找就行了 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发祥地的印度,现今只有0.8%的信徒,其他人都信了印度教、伊斯兰、基督教、锡克教等,导演想借此片说明的是在派别林立的印度,宗教问题已经变得腐朽败落,信教的人不知如何正确信教,不信教的人也不知为何不信,更何况还有一些贪欲极大的人占据了神职人员这样的重要位置,将整个国家的信仰推向无底深渊,影片看起来象个喜剧片,其实是个悲剧。
如果不用这种平衡和喜剧的手法去表现这个尖锐而庞大的宗教问题,导演及创作团队估计早就被宗教极端主义者砍死在街头了吧,呵呵。。。
刚开始看演员表的时候,发现主角阿克谢的头像就很帅哈哈哈哈,看影片我刻意留神,等了好久才看到他出场。
差点把手瘫的大骗子认成胖胖版的阿克谢哈哈哈哈,还好第一个庭审后就出来了。
帅炸了!
很有神明的那种“尽在掌握”的悠然
这句话印象很深刻,翻译得很棒形单影亦只。
从这里开始,影片对于宗教的思考开始外放表达 本来以为是一个人的无可奈何的冒险,结果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共同诉苦。
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木有。
我想,坎杰看到这些苦难的人们之后,心中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利益而战斗了。
当你流离失所,祭司会收留你吗?
所以,不用害怕祭司,去状告“神明”吧!
宗教是为人而生,但人不是宗教创造的。
是神创造的。
(按照电影的思想)那是法庭,不是摔两下凳子就能解决问题的国会。
很惊讶也很惊喜,影片中的法庭,尤其是法官,是非常公正的。
并且这些宵小之徒也并不敢在法庭上与法官造次。
后半部分的“证明神毁了你的财产那里”处理得也很好。
辩论也许可以说服一般人,但是法庭之上需要证据。
这里笑死了,哈哈哈坎杰学大骗子的手势和一开始威胁他的话在这个国家,人们去寺庙比去学校的次数还多。
他们的智商比这个房间的温度还低。
┭┮﹏┭┮神明好伤心
唉……无神论者说出来这样的话可以理解,但是神明真的好伤心o(╥﹏╥)o
呜呜呜我帮你,你居然还说我不存在,生气了并且走了没有真正的神明,信徒是不完整的。
同样,没有真正的信徒,神明也是不完整的。
神不是我的慈父,而是我的朋友。
哈哈哈这个真的好好笑居然穿成这样为了让坎杰相信哈哈哈——我是个无神论者。
为甚在我眼前出现?
——你知道什么是无神论者吗?
他们检验、思考、理解,声称一切都是错的。
神不存在,说他 是无神论者。
这就是我在你面前出现的原因,你的所做所为是一个无神论者。
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信徒。
人们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有求于我。
他们是来做利益交换的。
“真主,如果我通过考试,我会连续五周周二徒步去沙帝纳克去拜神”“如果多米尼克答应嫁给我,我会去蒙特玛丽点十一根蜡烛”“如果我老婆怀孕的话,我会到神殿贡献一张地毯”……筹码五花八门。
事情若没如愿以偿,他们就怪罪到我身上。
他们说,神明没有给启示,就不去拜神了。
神明没给启示?
难道要我给你发请帖吗?
我闲的吗?
哇,这个思考真的震惊到我了!
虽然我也是无神论者,但是这样的许愿确实也许过。
很多人也会这么许愿。
但确实一场利益交换。
wow,这个角度我从没有想过。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当过神的缘故吧(doge)。
既然你不住在寺庙里,那你为什么创造宗教?
——不,我不创造宗教。
我只创造人类。
是人类又创造宗教和种族,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因为人们需要它。
这句“我只创造人类”,酷毙了!
但人们应该摒弃诸如此类的宗教。
——(啊哈摇头)千万不要剥夺别人的信仰。
因为你一旦将其剥夺,他们转而把你当做宗教供奉。
你断他们的生意,他们就拿你做生意。
这个生意,大家把坎杰重新当做一个神明,也是我没想到的。
居然可以这样反转!
影片最后二十分钟真的每一处都是精华!
“我就静静地欣赏你们的表演”1.0
“我就静静地欣赏你们的表演”2.0
“我就静静地欣赏你们的表演”3.0
这里我还以为是大骗子要反转了
后来发现这个是为了引出影片主题!
不要被手有问题的大骗子蛊惑!!
信念和信仰,是会上瘾的。
一旦上瘾,就不会轻易割舍。
你看到的这些人,他们不是爱神,而是惧怕神。
神祠里早晚还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结尾处的处理,点睛之笔!
即使是坎杰,也会做这样的事!
(我也会!
像个标题党(狗头)
哇近景看起来还挺好看的。
不要走开,又是一个大华点!
你在找谁,坎杰?
我不是说过我无处不在吗?
我随雨飘泼而落,同鸟一起筑巢,同蚂蚁共享午餐。
不要带!
不要带!
不要带!
你干什么,坎杰?
不要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你刚才不是说服众人,这是不对的。
扔了它。
扔得远远的。
无畏万岁无畏万岁。
信仰神明而无畏。
获奖感言(划掉bushi): 之前看了《外星醉汉PK地球神》,阿米尔汗主演的一部电影,也是讲述印度的宗教问题的。
我记得还有《萝莉与猴神大叔》也是宗教题材的。
这三部都很棒,各有千秋。
总体而言,本片是以神存在为前提的,还是在信仰神明的大前提下进行的。
其实其他几部也是。
印度人是有信仰的。
PK是将神分为“真的神”和“有心之人塑造出来盈利的虚假的神”,坎杰也是这样。
但是,本片对于神明的解读,似乎从爱与畏惧的角度给了一个新的角度(虽然PK也提到了人是敬畏神而非简单的爱神)——我们信仰神,相信神的存在,但无畏。
即,神不是慈父,而是朋友,我们毋须畏惧神明。
最后一句,阿克谢真的太帅啦!
个人魅力好强哦!
ヾ(•ω•`)o 还有一句,全片的歌曲都超级赞!
1:50处的歌曲我还没有找到!
片子,好片子,少歌舞的好印度片子。
一个描述整天藐视神却借其发财做梦,然后因为某种不可抗力几乎失去一切,无路可退之下在圣河边将神告上法庭求赔偿,一路因缘际会,认识了开着超炫小摩托的magic男子,莫名共处一室- -;各种造化弄人,一战成为风云人物,转眼成为万千人的代理律师,最终拿着铁杆,在众粉面前,敲下自己的”神头“。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不无聊。
片前片后,尽管坎杰身上始终没有“神物”,但意义已然不同。
跳蚤店里卖佛像的桥段真心像赵本山曾几何时春晚的戏码,也让我一度以为这是搞笑剧。
想着坎杰这种如此细心观察,随机应变且口才了得的人,生活中大抵也就是个本分中有些小聪明的人吧。
如果不是事关儿子的前程安危,坎杰也绝不会在那种公众场合公然嚣张“闹事”;如果不是生活最后一丝保障,保险索赔也一无所得;想来他会安安静静实现他太多的梦想,不会找“官司”上身。
狗急跳墙,何况为了生存,全家的生存,必须为权益而战。
那一刻开始,坎杰就光明正大气焰嚣张的做他的无神论者,比如拿着枪吐槽保险公司的职员,爬上11楼正事只字未提吹灭蜡烛掉头就走,比如向四方神职人员寄出控诉……法庭上的戏很好看,目不转睛看字幕,偶尔扫一下男主的脸- - !
然后神就来了,完全的精神抖擞装备拉轰拉开其他人十九条街!
然后他们同居了,开始你关灯来我叫早,偶尔交换下食物心情神马的 = =等到男主坐上万千人的代理律师的时候,我才回过头来思索信仰的问题。
我高一时的一个同学,是基督教徒,在那个还是食堂大锅饭,先到先得的时代,每天中午她都坚持祷告;周末强制命令的学校补习,她可以以做礼拜为由,坚持不来,当年真的是羡煞众人。
她曾经说,在中考前一天,她和神失联了,她感到很不安,恩,然后中考没有考好。
当年我真的觉得这是个傻缺了的借口,洒落在我们学校我们班的人,三分之二开口就是淡淡的一句发挥失常。
同时又莫名忧心,如果我们的正常生活,要以与一个人的快乐联系为基础,那我们同时要担心多少事情啊,整件事看上去又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
大学去新加坡的时候,遇上了“城市丰收”的聚会,一个宗教活动。
职业病,一进场子先看场地再看人数再看气氛,然后拉着带我进去的朋友问这问那,无关教会,无关活动的主题。
场子真是热,几千位子座无虚席,大电子屏无处不在,唱歌跳舞,传道授业解惑也。
歌很好听,一起去的WQ也被场子感染了,问带我们来的人下次能不能再来。
我当场傻眼。
回来的路上,WQ问我和ZZ,会不会再去,问我们她要不要考虑入个教。
我没回答,ZZ帮我回答了。
“F啊,她肯定不需要,她内心足够强大了,不需要其他信仰。
”这话乍一听挺感动,再然后就是无尽的淡淡忧伤。
很多次想起ZZ的这句话,也试着用那前半句撑过去很多事情。
但其实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只靠自己真的真的撑不过去的时候,或者,仍凭你在用力都抓不住的无可奈何。
其实片子的结尾给了我很大惊喜,坎杰躺病床的那刻我觉得这片子大概也就这样了,可是完全不是。
就向克利须那说,我们送去各式各样交换的物品,实物、精神、甚至寿命,无非还是想着从他那获取个人的利益。
求神拜佛的句式大概就是“如果……我就……”,和坎杰不同的是,当这些交换没有成功的时候,我没有申诉,没有愤怒,我知道那些很难或者无法预见,特别是,在我根本没有为之努力的前提下。
我继续做的事只是,在下一处神像前,点香闭眼,重复下我的“愿望”。
我身上根本没有信仰,我却还是希望他能帮我达成。
片子最后关于“新信仰”的情节真是好吐槽好亮点,我记得白娘娘说的那句话,无愧是神职人里的“最高学问”“信仰与信念会让人上瘾,一旦你上瘾,你就不会轻易放手。
”真是让人隐隐作痛。
就好像点头的克利须那如风潇洒的离开,扬起一阵尘埃一般,战争并没有结束,这战场就是生活。
“你会在人类里找到他,在你的身边找到他”,在鸡毛蒜皮组成的世界里,去怀疑去检验,深思熟虑,理解,最后相信。
不要随意弯腰,这姿态,这心境,才适合迎接拉轰的克利须那。
【如果你是穆斯林,我就是安拉。
如果你是基督徒,我就是上帝。
如果你信印度教,我就是奎师那。
】印度人果然在这方面很开放,就像少年派,我想他同时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并不是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当作好几个神来崇拜,而是认为这些神原为一体,只是不同的地区、民族、宗教对其的称谓不同,角色设定因不同人的文化喜好而有差异而已。
【-神都是光着身子的,像这样,他们不会像这样穿戴整齐。
】【-那是你的结婚照是吗?
穿着传统服饰。
结婚以后你就只穿传统服饰吗?
不是吧。
那是我们的老照片了......其实我们的近照还没上传到Facebook上,人们还是用原来的照片,我们也不介意,让他们用。
】是啊,神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那个样子的,不一定是宗教绘画里画的那个样子。
上帝有他自己的样子。
在世上住上600年的吸血鬼还会依据时代的不同而更改自己的服饰,上帝怎么会永远光着身子或者披着那件裹尸布?
原来上帝的形象只是我们刻在脑子里的根深蒂固的杜撰。
【-在你小时候,很小的时候,你怎么跟爸爸要巧克力的?
你会颂赞他的名字“父亲大人,给我巧克力?
”还是阿谀奉承,抛起花朵,以示尊敬?
】【-都没有,我直接跟他要。
】【-没错,我也在这么做。
】尊敬和奉承是不同的。
对神最大的尊敬并不是给他奉献多少鲜花,摆上多少根蜡烛,而是真真正正地按照他的话去做,去【爱】、【爱人如己】、【爱你的邻居】、【爱你的仇敌】。
如法奉行就是最大的供奉。
【你们穿戴整齐,在早上出发去工作,当你打开门时,看见一堆头发,黑的、白的、还有头皮屑,还有虱子,什么样的头发都有,告诉我你的感觉。
】【-我感觉一点都不喜欢。
】【-对吧,那就想想神会怎么觉得。
他一打开门到处都是头发渣子。
】想来也真是可笑,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提出与神做交易,头发换工作,神要你的头发做什么用呢?
【之前我一直觉得人们敬畏神,崇拜神,祈求神,今天我才听说神明也有版权。
】看到影片中那些宗教领袖拿神明捞金的情节,让人想起了耶稣。
马太福音21章12到13节记载,【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了贼窝了。
】当时那些祭司和文士把鸽子和羔羊卖给人们用作祭祀赎罪,说你犯了罪,只要花上些钱买上鸽子和羔羊献给上帝就能赎清罪孽。
而且说一般的老百姓不能直接与上帝对话,只能通过祭司与上帝交流。
这不就是把上帝做成了一门垄断的买卖了吗?
怪不得耶稣会那样生气,把他们都赶出神的殿。
一个纯粹的信仰都是被这样的行为所败坏的。
【-我是众人的朋友,但众人不了解我。
】【-人们崇拜你,你却在摇摆。
】【-没错,但我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我也有常识。
我对人们的供奉并不感兴趣,我更希望他们把这些东西分给穷人。
我关心的是他们的信念、爱、信仰。
】在耶稣的一生中,最痛苦的恐怕就是不被人所理解吧,甚至他最亲近的门徒有时都只贪看神迹而忽略了爱的根本。
怪不得他常说【小信的人啊】。
他说的那么多的比喻,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那些离经叛道的话,到底怎样解释才对呢?
耶稣在世只有短短三十几年,可能来不及把很多道理细细说来。
不像释迦摩尼在世80几年,有的时间一遍遍地仔细讲给人听。
我想大概是这样吧,要理解他,前面的道路还长呢。
【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有求于我,他们是来做利益交换。
真主,如果我通过考试,我会连续五周周二徒步去沙帝纳克拜神。
如果多米尼克答应嫁给我,我会去蒙特马利点十一根蜡烛。
如果我老婆怀孕的话,我会到神殿贡献一张地毯.....筹码五花八门,事情若没如愿以偿他们就怪罪到我身上。
他们说,神明没给我们启示,就不去拜神了。
神明没给他们启示?
你需要我给你发请帖吗?
我闲的吗?
】有时我们把神当成哆啦A梦了。
许愿、还愿,他要咱们的蜡烛、咱们的地毯有什么用呢?
咱们是不是有点贪心了?
跟神做生意?
谈条件?
【-那你为什么创立宗教?
】【-我只创造人类,是人类又创立宗教和种族,年复一年的流传下来,是因为人们需要它。
】【-但人们应该摒弃诸如此类的宗教。
】【-千万不要剥夺别人的信仰,你一旦将其剥夺,他们就会转而把你当成宗教来信奉。
】额......这段话好容易让人联想起文革呀,推翻以前所有的信仰、文化、传统,人们就转头来信这个推翻一切的人,把他供成了神。
早请示、晚汇报,连不小心坐在印着他相片的报纸上都会被说成【大不敬】。
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人信奉他,在家供着他的瓷像,给他戴上红领巾。
甚至连反日游行,还翻出了他的大幅彩照,好像举着他就可以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真是讽刺荒诞。
【你在找谁坎杰?
你不是说过我无处不在吗?
我随雨瓢泼而落,同鸟一起筑巢,同蚂蚁共享午餐。
】一直觉得生命是很神秘的。
我们并不是仅有物质构成的,我们还有思想有灵魂,我们是有生命的东西。
这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叫生命能量的东西,在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之间流转,我想它应该来自那个创造我们的上帝。
它就在这流转的生命能量中,所以他无色无相、万色万相、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电影《Oh My God》观后感,拙字劣句,仅供参考!
电影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主角堪吉先生起初是一个无神论者,依靠倒卖神像为生,在黑天神的祭祀大会上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远离宗教信仰而恶作剧,但巧合的是他的商店恰巧在随后的地震中垮塌,而堪吉的保险公司却说诡辩这是“神的旨意”而拒绝理赔,所以堪吉只能将神告上法庭,而与政客勾结敛财的祭司们则在法庭内外对堪吉先生进行攻击,这时黑天神的化身应需而来,帮助堪吉渡过难关。
当然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在于结局,昏迷中的堪吉被政客和祭司们设计陷害,并想以此来挽回损失,不过他们并没有如愿,黑天神的化身则以神力帮助他恢复健康,堪吉在看到自己昏迷的一个月内被推上神坛,这时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把荒唐的塑像毁掉,完成了迷信的救赎!
看过豆瓣第一篇影评,文章很有道理,本文只叙述自己的一点感触,作为补充。
首先从形式上,这部电影跳出了印度电影以歌舞场面为主的牢笼,而以故事的深度折服观影之人,实属不易。
看似诙谐的剧情,实则蕴含极其深刻的道理,至于黑天神化身而来的剧情,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信则有不信则无。
本电影确实是批判了当代的一些冒牌宗教,但绝不是否定神的存在,祈愿望各位影迷谨慎!
印度与中国,是现代仅存的文明古国与大国,虽然印度至今仍有许多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印度历史文化的丰富与哲学成就之高,其成果绝不输于任何国家。
印度本土的宗教历史久远,而佛教同样起源于印度,至于今日,全世界宗教都走向没落,印度教,佛教等等皆是如此,岂不哀哉,甚至连传统文化也未能很好地传承,可悲可叹。
话说回来,电影中展现的敛财祭司们确实只是冰山一角,现今之社会又有多少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欺骗善男信女。
以佛教为例子,诚如一位法师所讲,现在有旅游的佛教,有企业的佛教,有邪教的佛教,也有教育的佛教,关键在于我们选择的是正信还是迷信,智者当相信佛教是教育。
诚如电影中所讲,而这也是现实之状况,一方面不良之徒利用人们智慧不明的现状,大肆敛财,另一方面人们不肯研读经典,盲目地信与盲目地不信都是迷信,而更多的人则是烧香拜佛,为求发财求升官等等。
你情我愿造就了今天的情形,实在令人痛惜!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迷信,不用自己的智慧去学习就盲目地决定信与不信,不肯通过自己的踏实工作就想不劳而获,这不是相信宗教,而是贿赂,智者绝不可取!
纵然社会的主流现象凭我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我们仍然可以从自己做起,从我个人内心的态度做起,而这也是影片想表达的内容。
影片中堪吉说我不相信神但是我尊敬神,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不熟悉的人要保持最基本的尊敬,不论贫穷富贵,“敬人者人恒敬之”是不变的真理。
当堪吉为提供书面证据而苦恼时,黑天神对他说答案都在经典里,为了堪吉着想,恳请他读一遍,如果他依然觉得没用就可以扔掉。
而堪吉用在经典中学到的知识在法庭上取得了胜利,然而却在说完“真的没有神明”后瘫痪,黑天神在医院中终于示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堪吉真的见到了神,也相信了神的存在。
黑天神对他说自己并不在意信徒的种种供奉,将食物等分给需要的人更好,但重要的是对神的信心,也就是说供奉并不在于物品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内心是否虔诚,用什么样的心去供养!
堪吉说自己是无神论者,黑天神告诉他无神论者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者,而宗教是人们因自己的需要创造的,但是不要剥夺别人对宗教的信奉,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名修行。
在堪吉昏迷的时间内,祭司们将堪吉变成了神,而堪吉决定要摧毁这一切的迷信。
堪吉在大众面前说,我对神有信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受神就会找到神,在人性中寻找神,就会在人间找到神!
而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至诚感通!!!
最后,堪吉说服大众放祭司们一条生路,祭祀头目说信仰与信念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沉迷于其中将很难脱身,你所看到的人,他们不是爱神而是怕神,你早晚又会看见他们走向神坛的,要无所畏惧。
然而这段话并不是批判神的,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这是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沉迷,或者内心中存在恐惧,而要选择正信!
最后的最后,黑天神在堪吉将要给妻子儿女介绍他时消失,堪吉捡起了黑天神留下的物件而想要保留,黑天神却告诉他自己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神就不需要护身符!
至此所有的道理都已经叙述完,影片结束,剩下的就看我们自己是否能依真心而相信了!
Be free from fear. Be fearless and have faith in the divine!无有恐怖,无有畏惧,深信自性!
PS:下面是影片中值得回味的几个细节:1、黑天神的化身救了被追杀的堪吉,却在离家仅有一段距离时将其放下,并令其自己回家。
堪吉问既然已经帮助了自己,为何不直接送到家,黑天神则回答我的工作只是指引方向,而需要你自己走向目的地。
2、黑天神来到了堪吉的家,堪吉问你谁。
黑天神则回答,如果你是穆斯林,我就是真主安拉,如果你是基督徒,我就是耶稣,如果你是印度教徒,我就是黑天神。
3、堪吉在黑天神示现自己的真身后问黑天神,为何不在最开始就示现自己的真身?
黑天神回答,这就是问题所在,我就是黑天神,这也是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展现奇迹,如果展现奇迹就不是黑天神了,所以以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是真的黑天神。
4、昏迷后被就醒的堪吉问黑天神为何不去结束这一切,黑天神说这不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仅仅是说明对与错,而堪吉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
5、堪吉的商店在其恶作剧后被毁,堪吉也在法庭上说完真的没有神明后而中风瘫痪,但是却因为这一切见到了黑天神,是否可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话说印度也是有电影审查的,但《芭萨提的颜色》这样反政府题材的片子和《偶滴神啊》这样反宗教题材的片子居然能审查通过,让人着实佩服得五体投地;二,无神论者,似乎才能成为更真实的信仰者,因为首先他得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自行判断为何要信,为何不信,而不是盲从,人云亦云;三,信仰本身,其实是好事,有信仰的人才不至于穷凶恶极,才会心存善念,至少不会造假泛滥成灾;四,神明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中国喜欢扭曲神明的原意,以致于减少人们聚集的可能性。
但我非常喜欢笛卡尔的一句原话:“上帝就是一切不可知力量的总和。
”五,话说不论中国的佛教信仰还是印度的印度教信仰抑或其他,信众都是有所求的,变成一种交易行为,也就无所谓真实的信仰了吧,所以才会被敛财者所骗,才会被吹嘘者所捉弄,被不怀好意之徒所利用。
可惜这样的人实在多。
虽然他们本身过得挺幸福的。
六,影片中说到,谁毁灭了人们心中的信仰,谁就会成为新一轮的被信仰者,于是似乎有点理解为何希特勒毛泽东会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神明了。
很好的片子,印证了那句话——“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仰与信念会让人上瘾,一旦上瘾,就不会轻易放手。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很随意的就想起来之前曾在内陆上映的《三大傻宝大闹好莱坞》。
不对,似乎是《三宝大闹傻莱坞》,还不对,好像是《三哥开大默秒好莱坞》。
不管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一部电影名字能翻译的这么绕口我也真是醉了。
《三傻》一部神片配了个傻名字,这部《OMG》同样是一部好片,谁又脑洞大开翻译的这么不伦不类,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有道是:一三五三哥,二四六棒子。
介于棒国电影良品率较高的原因,距离看上一部三哥电影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这不《鸣梁》还没来,三哥又喋喋不休的念起了夹杂新德里英文的印度语。
影片讲的是一位头脑灵活,思路清晰的奸商,先是遭了天谴,而后超神,最后成神的故事。
整部影片看下来有搞乐、有震惊,最重要的是有颠覆。
过去有一段时间连续看了几部有关于“信仰”的西方电影,这部《OMG》一出场,又以批判的态度解构了大众所谓的信仰。
影片主旨说复杂也不复杂,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却不偏不倚的刚好说中了一大部分人。
若是刨去什么主旨主题中心思想,看三哥就为图一乐,但看无妨。
饰演奸商的第一男主角因长的没男二号帅,暂且不表。
片中的男二号是号称“印度成龙”的阿克谢库马尔。
1967年生人的阿克出演超过125部电影,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
最重要的是年近五十的阿克依旧保持着健美的身材与姣好的面容,看起来完全是三十岁的样貌。
阿克谢库马尔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只要拿起武器就能一下阻止摩诃婆罗多战争”的神,开着一辆大摩托,手中钥匙链绕的飞起,大部分时间保持着招牌式的笑容与酷炫的POSE。
那个号称“韩国周润发”的老大爷,“印度成龙”都成神了,我就问你怕不怕。
除了这位“默秒全”的神,片中还有一位矫揉造作的反派非常特别。
这位反派三哥整部影片都保持着一个扭捏的姿势,虽然看起来十分欠揍,但作为片中的大反派,三哥中的三哥,他却能把事情看的非常透彻。
在奸商三哥拿着“物理学圣剑”正在开大超神之时,反派三哥说了一句非常到位的话,“信仰与信念会让人上瘾,一旦上瘾,就不会轻易放手。
”反派三哥这么一说,片中所谓的信仰看起来就非常像是时下的一种现象。
从“我也真是醉了”到“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从“我就问你怕不怕”到“默秒全”。
有人标新立异,就有人盲目跟风。
片中的信仰就像时下的流行词语,一旦出现,随处可见。
随着宝莱坞电影开挂一般的发展壮大,三哥也逐渐成了世界的三哥。
还好印度的数亿观众口味独特且喜好专一,试想三哥电影若是去除特立独行的歌舞,再把片长稍微控制一下下,其独特的思考角度与不断进取的创作精神必将成为在韩国电影崛起之后的亚洲又一电影巨头。
那么问题来了,国产电影哪项强?
首先我得承认,导演很大胆 ,印度广电总局(不知道有这单位没)竟然放行这种敏感题材的电影,她不会不知道一部美国电影就把世界穆斯林惹恼这档子事。
其次说电影,印度是哪里,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啊,开玩笑,印度几千年的文明史全仰仗的是佛教,所以大家现在依然会说,印度是有宗教的国家,有人说中国没有正统的宗教,中国人没有信仰就是根据这个出发讲的,在我看来,有没有宗教和有没有信仰完全是两码事嘛,有宗教的人如果就像片中大部分教徒一样,只不过是给信仰这个词加了一层华丽的伪装而已,信仰存乎心,而不是存在于那些繁琐二无用的礼节里。
古时有王朝统治者通过宗教信仰来约束子民,而今时有这些欺世盗名之辈打着宗教的名义混吃混喝,糊弄的一直都是老百姓,我们不妨叫它心灵敲诈好了。
片中神的角色很有意思,既要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非存在性,还要告知大家信仰不是冠冕堂皇的供奉,而是发自内心的希望。
如果把该片拍的再稍微严肃一点,这个神的角色就完全可以去掉了,当然这样也太不尊重印度人民的感情了,所以导演依然是很有分寸滴。
回过头来,让宗教自己扇自己巴掌这件事还是看的大快人心,但是这除了让你肾上腺素上升,基本,没什么用。
因为如果这十几亿人不觉醒,依然再即使是真神在世也不会认同的方式来达到心灵的救赎与释放,那么只会继续延续某些人作威作福的悲剧,但是话依然不能过分,尊重宗教,但不要迷信宗教,宗教对于人而言,不过是通达你信仰的一个渠道罢了,单就这点而言,宗教真的和有没有信仰没什么直接关系,反倒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影片还不错,有好几场台词非常精彩,男主角表现也很棒,电影要反映的点也非常独特,很到位,对于很多影迷,看完整部片子,肯定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一些问题。。。
电影中的几段歌舞弱了一点,比较普通,再就是关于生活,印度电影总爱刻画得太过于梦幻美好,这一点依旧是觉得难以接受。。。
影片是挺有特点的,但是否经典就不好说了。。。
本片高明的地方是在于它并没有将有神论和无神论至于极端对立的两面。
影片通过一个无神论者向宗教和神职索要赔偿而发起斗争,需要注意的是他针对的更多的被商业化的宗教和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这种立场显然是折中和明智的,在印度这样的宗教大国,不止有佛教,更大的宗教形式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如果将无神论直接冰冷的放在信仰者的面前,显然会遭致祸端和不满,在影片中,一个真正的神帮助了主人公战胜了腐败的神职人员,而不是战胜了真正的神,不仅将宗教信仰和无神论者的矛盾化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商业化和经济化的宗教,祠庙的不满和对信仰伊始纯净的初衷的向往。
神有没有不是需要给个明明白白答案的,重要的是在这个日益信仰贫乏的时代,我们内心需要一种力量和信念。
本片绝对是2012印度的电影的里程碑作品,在这样的宗教国家能出现这样探讨宗教信仰的作品,值得我们尊敬和深思
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
居然真TM有神!!!
且不说狗血情节,通篇直白的灌输编导自己的个人观点,手法幼稚的头皮发麻
4星半
绝对是年度一大神作!看似荒诞又奇幻的故事里,却是惊艳的深刻饱满!一场宗教神信仰的辩证讨论,一人挑战权威沦为众人指骂的对象再到揭示真谛万人敬仰的大英雄,影片给人与神双方的立场没有绝对的好坏更使得本片熠熠生辉!宗教不需磨灭但也不能当生意做,男主角也说得好“你有信念,便不需要宗教!”
一星给色调一星给勇敢
这个题材比较创新 对于宗教国家这种电影拍起来阻力应该比较大 对利用宗教来赚钱带来的反思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命题,神不是剥夺大家的财富 不是以惩罚未目的 这才是仁慈的神 值得信仰的神 这样的神创造的世界才真正和谐。其实政府对待人民 又何尝不是应该要这样呢
对印度神教狠狠的披露。少一颗星是因为才!跳!了!两!次!舞!!!
把宗教商业化,抱着实用主义去信奉宗教,甚至与神讨价还价——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印度,只要到雍和宫一带或者天朝的的大多数名寺大庙走一走,这样的故事一样比比皆是 ,但是哪个宗教的神都不是哆啦A梦啊亲
越往后看越跑偏,开头看起来好兴奋,结果还是慢慢走向了可预测的高潮结尾。。。
印度片对我来说都是滑稽剧..被问到种姓问题时,坎杰只是说他们只需做自己,不管在什么阶层,听起来像是逃避问题。影片的观点是,人有自己的信仰就够了,宗教是不起作用的工具。不敢苟同。
这部电影可以征服很多“无神论者”
快进了,实在很无聊
剧情过于理想化。。。对宗教信仰无感。。。愚昧的人。。。
一部相当粗劣的作品,最后破四旧真喜感
土的掉渣,虽然有蛮多发人深思的地方
每一个冷艳高贵的印度人心里都有个美国梦。
我非常同意"Be fearless"的观点,信仰者应有的态度...“真正的无神论者才会是真正虔诚的信徒”
印度的宗教宣传片,那个天神的角色还真是囧。
往往关于宗教与信仰,人们无不把它称作是严肃、敏感而且神圣不可亵渎。OMG就偏偏把这个话题拿上台来,还让人看得心服口服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