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的是,这部电影跟重力、小丑有什么关系。
直到电影后半段,当回忆再次与现实交错,小春和一家人去看小丑的表演。
大家看的都很开心,小春却一直在担心小丑会摔下来。
”只要你享受生活,就能摆脱地球重力“。
这是爸爸看着小丑脸上的表情,对小春说的一句话。
当电影接近尾声,小春再次从二楼跃下,我才明白开始的对小春一跃而下的镜头的寓意。
享受生活,而不是担心生活随时会崩塌所以步步小心,不敢前行。
这是我觉得电影最赞的地方。
别的情节上的设置,倒没什么特别的。
终于看了书改编的电影。
之前由于各种心理障碍一直不去做的事终于开始做了。
实话说,制作很粗糙平淡,镜头画面音效等等一切都非常非常普通,普通到不像电影。
只给制作水平打分的话,最多最多及格。
有些失望。
大概是小成本的缘故吧。
但还是看的泪流满面。
后半段看的时候泪流不止。
感动的要命。
影视表现力和打动力果还是很棒。
“我们是最棒的一家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
“春从二楼落下。
”是春天,也是春。
“越是深刻沉重的东西,就越要活力地去传达。
就像小丑,只要快乐地生存,就能摆脱地球上的重力。
”重力 小丑——亲情。
活下去。
杀人犯。
父亲,母亲,哥哥。
快乐的活下去啊。
*收录于《重力小丑》电影DVD随盒小册子中 《重力小丑》对我来说,是至今最中意的一部作品。
这与作品的完成度和评价、获得的成就感等无关,大概与完成作品,出道才三年的那个时候的自己的状况和充满干劲的心情是有关系的。
因此,这之后我也会一直喜欢这部作品。
只提取出故事概要的话,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实际上,也曾听过“真是个不过如此的故事啊”这样的感想,我对此无法反驳。
但是,用比较抽象的说法,在写这个故事时,我想写的是“既不积极也不悲观”、“没有明确的结局但使人感到爽快”的故事。
责编始终说:“我想读到一个即使不会落泪也会很感动的故事。
”真的是非常恰当的说法。
我想写出一个有“冷摇滚”感觉的作品。
正因为如此喜欢这部作品,我对于电影化实在没什么兴趣。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答应了电影化呢?
当然是有所原因的。
一点是因为在作品发表后,剧本家相泽友子老师立刻联系了我,说很钟意这部作品。
另一点是,我单纯地想着:“实际上能实现电影化作品的可不多不是吗。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最初见面时,相泽老师说道:“这部电影只应当由能感受到对《重力小丑》这部作品怀抱爱意的人来制作,我认为能够将这样的人聚集起来。
” 那之后又过了几年,当电影化这件事越来越接近现实的时候,“还是不要拍成电影比较好吧”,我开始有了这样复杂的心情(真是非常抱歉),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相泽老师所说的那句话。
电影制作完成的时候,说实话,我对于观看这部电影感到不安。
倒没有具体担心的问题。
只是对于《重力小丑》的故事拍成电影可能会变成普通的“亲情故事”这样的事情感到害怕。
我十分担忧,在观看了电影的试映会后,大家要摆出什么表情好呢?
但是,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那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有和原作有出入的地方,也有省略的台词,还有一些人物没有出场。
对于和原作的差异感到介意的观众可能还是会觉得有些不满足吧。
但是原作与电影核心的部分是共有的,最为重要的是,《重力小丑》成为了非常细腻的、充满电影感的电影。
一定是像相泽老师所说的(所期望的),热爱这部作品的人聚集了起来吧。
无论是哪位演员都有着“自然的存在感”。
另外,荧幕中的兄弟二人,确实演绎出了我所写的“冷摇滚”。
我有着这样的感觉。
伊坂幸太郎
深夜补完了一直放着的《重力小丑》。
一向的缓慢节奏,两个小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在结尾的时候不知不觉泪目,这好像是我看日影的一贯流程。
看过三部改编庆太郎的作品,father,魔王,最喜欢今天看这部。
我想说“”《重力》的标签是悬疑,推理。
但是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远远超过推理之上的,还是探讨那个核心的问题“人性”。
从整个叙事节奏到画面都是淡化了推理,对于观众来说,真相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而重点是这对美好的兄弟。。
很简单的平行蒙太奇,一条线是纵火事件的发展,一条是兄弟成长的回忆。
事情一步一步发展,真相一步一步揭示,像是一切都是注定,一种无力的宿命感吧。
日本人心中灰色的那一面,一直是我们不能理解的,《重力》也是灰色的。
一个原本完满的家庭背后的秘密。
导演曾说《重力》是一部有光和影的作品。
坏人犯下的罪以及最后的态度恶到极致。
而温柔的爸爸隐忍的妈妈朴实的哥哥则是善的代表。
春则是光和影的结合,惊叹天然呆masaki在18岁的时候能将一个内心装下整个宇宙的创伤少年演绎的这么完美(颜值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加藤亮的泉水,像爸爸一样老实善良责任感,有些沉闷的形象。
不如弟弟的长相,才华却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的目光一步步吸引到他那去。
泉水计划复仇后对小春说,不能一直保护他了。
哥哥和父亲一样用小春说的非暴力,温柔的方式在保护春保护这个家。
而春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这个家,从哥哥被坏小孩欺负和妈妈被嘲讽春的捍卫,到后来的报仇,都不只是春自我救赎,更是春保护这个家的方式。
从爸爸决定小春生下来那一刻起,兄弟的命运就交织在一起。
小春拉哥哥一起查纵火犯,涂鸦上留下基因的线索,或许他知道泉水一定能发现,或许他希望有人能阻止自己(?
),最后对泉水说因为他在会更好,看起来老套的日式兄弟情却又在这个不平凡的故事里格外感人。
坏人被惩戒,春做的事没有被发现,这是庆太郎给读者最好的礼物,就像小春涂鸦里的“Unforgiven Gets Attacked”不可饶恕之人必然受到惩罚。
影片最后,春从二楼跳下,是他完成了自我救赎,他成了不受地球重力束缚可以自由快乐的小丑。
经过这一切后,他们才真正理解童年爸爸说过:“只要无忧无虑的活著,地球的重力就会消失无踪。
”听到哥哥说:“春は二階から落ちてきた”的时候心跟着春一起落下。
只看了一遍,记得多少写多少***弟弟的时间线小学的时候(?)春的画得了第一名,被同学家长冷嘲热讽。
为什么我可以画的这么好,明明爸爸妈妈哥哥都没有画很好,从此埋了颗种子在心里。
但是爸爸的话很治愈呢,因为春啊,是在毕加索死的那天出生的,是毕加索的投胎转世呢。
妈妈死的那天,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爸爸很平静的说出了家里最大的秘密,而兄弟俩也平静的接受了(然而内心千万草泥马奔过……吧)从此sex在春的心里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
后来有一天,春知道了当年的QJ犯被放了出来。
他去找他,让他道歉认错,但是QJ犯是从里到外的渣渣,坚决不认为自己有错。
然后春,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哥哥和有乔丹签名的棒球杆,缺一不可。
有哥哥在,才有勇气。
怎么让哥哥参与进来呢。
哥哥的专业是基因学,春开始画暗藏基因密码的涂鸦画,然后假装自己是清洁工再去擦掉,接着放火引起哥哥的注意,让哥哥去发现自己埋在画里和纵火地的线索。
基因和涂鸦画又有什么关系呢。
春在哥哥破解密码后假装问到。
就是哥哥和弟弟的关系。
春邀哥哥去抓纵火犯,但是被哥哥拒绝了。
伤心。
留下了最后一个线索,希望哥哥可以发现然后赶来,春拿着棒球杆来到了自己出生前的家。
他相信哥哥一定会过来的。
然后就真的来了啊。
在最后一刻。
终于可以让一切在火中被净化了。
***哥哥的时间线妈妈死的那天泉水得知了弟弟不是爸爸亲生而是QJ犯的孩子的秘密。
然而这并不影响自己对弟弟的感情。
因为纵火案而和弟弟一起开始调查,然后发现了隐藏在涂鸦画和纵火地中的基因密码。
后来偶然间得知当年的一个QJ犯被释放了,通过基因验证确实就是“那个人”。
泉水内心忿恨,去找那个QJ犯希望他能有所悔过。
然而并没有。
那就是个渣渣。
太不公平了,毁了这么多人的QJ犯居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还恬不知耻,泉水打算自己去杀了他。
会被逮捕也没关系,坐牢也没关系。
这件事一定要做。
后来发现自己一直碰到的陌生女子竟然是当年弟弟身边的跟踪狂小夏。
现在的小夏虽然整容变漂亮了,但还是做着跟之前一样的事——跟踪弟弟。
然后泉水知道了关于弟弟的所有的事。
(卧槽我弟弟智商碾压我。
by泉水)狂奔到最后那个地方。
弟弟没事真是太好了。
用石头砸碎玻璃,我来了。
春。
***小夏的时间线我的男神在干什么,自己画画然后又自己擦掉,接着又乱放火,好可怕,别是精神病了啊。
谁来救救他。
QAQ --- 以上电影没有交待出来的都是我的脑补。
( ̄▽ ̄)
《重力小丑》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伊坂幸太郎的同名推理小说。
虽说是推理小说可其实原作并不是着重推理解谜的本格派,倒更接近推理小说中的社会派,这类作品推理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犯罪的社会根源、社会矛盾和恶习、人们潜在矛盾和苦恼的过程。
另外这类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是比较着重凶手的犯案动机,同类作品如推理小说社会派开创者松本清张的《点与线》,还有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东野大神的《白夜行》,都可归入社会派。
由于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点,作品的格调一般都较为阴暗、压抑,不过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风格十分的清新,讲诉的内容虽然十分的残酷,但总会让你在这黑暗中感受到一股暖意。
电影版的《重力小丑》把原作小说的这个特点很好的还原了。
《重力小丑》实际上讲诉了——泉水一家身为性侵受害者家庭,如何重新面对生活,面对自身的故事。
影片前半部分中有一个场景,大概是在影片的16分钟左右。
泉水兄弟追查出现神秘涂鸦的地点发生的纵火案,两人来到一处纵火点,靠近天桥,地下放着裸露的成年杂志。
看到那些杂志,泉水问他是否讨厌女人,不同腼腆相貌平平的泉水,弟弟春,相貌帅气,颇受校内女孩欢迎,可春从没结交过女朋友。
春回到:“我只是讨厌叽叽歪歪的讨论性。
”泉水听后微微一笑,表示认同。
紧接是春用力踢飞地下裸露的男性成年杂志,再次表明他的想法。
随着影片的发展,角色背景的揭晓,这个场景中春讨厌性的真实原因开始浮现。
主角泉水的母亲在他还年幼的时遭到了强 奸,犯人当时还是高中生,却已犯下三十起同类案件。
犯人被逮捕让泉水一家的感到安慰。
可不曾想到的是这个犯人却留下了另一个受害者,泉水母亲已经怀上了犯人的孩子。
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泉水父亲,他让妻子把孩子生下,从此泉水有了一个弟弟——春(泉水和春的英语都是spring,妻子在取名的时候这么解释到)。
而那个场景中泉水的认同也是因为他也是这一切的亲历者,知道父母、弟弟的痛苦。
从小敏感聪慧的春,早已从旁人的指指点点中得知了自己的父亲是谁——一个强奸犯,他是一个强 奸 犯犯案后的产物,可社会还没进步到认可他的程度,人们的偏见让泉水一家早已被街坊邻里视为笑话。
幸运的是命运给了春一个家,这个家中的哥哥、父母亲,从不排挤他,绝口不提“r a p e”,母亲会为辱骂春的人发火动粗,这些亲人一直知道春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
时过境迁,父亲得了癌症,乐观的父亲让泉水兄弟感动。
这时泉水无意中得知那个曾经得强奸犯出狱了,但还是干着侮辱女性的生意。
泉水无法不在意这回事,他开始了调查。
“甘地相信人是有良心的,遗憾的是,这不过是个幻想。
”春思考圣雄甘地非暴力宣言说出的这句话,在这个强奸犯的身上印证了。
调查结束后,夜空下独自一人的泉水为自己家庭的悲剧流泪,而那个造成这一切的犯人如今毫无愧疚的生活,非暴力宣言失效了,解决这一切的方法指向了暴力——谋杀。
而当泉水从痴迷春的女孩夏口中得知,街头涂鸦纵火是春所为,将所有的一切联系起来,街头涂鸦所指明的信息,让他知道了自己的弟弟春早已准备诉诸暴力。
这也意味着他要谋杀自己的生身之父。
本片正是讲诉了这样一个悲剧,舆论、没有良心的犯人让这个家庭饱受折磨,“如果你享受生活,就能摆脱地球的重力”,在一家人看马戏团中的小丑在空中飞舞着时,泉水的父亲说道。
他们这一家正是生活当中的小丑,饱受折磨,却乐观面对,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爱与关怀,让他们能再一次享受生活,摆脱过往伤痛的重力。
这也是他们这个家庭能够再次面对生活的原因。
影片着重表达家庭一层面,而不去着重强调舆论、社会对这个家庭伤害,让这部影片没有太过明显的批判。
从被伤害一方的角度诉说这个故事,进而展现他们的挣扎与思考。
整部影片充满关怀,也就是很暖。
不过由于影片想重点表达原作中的这些关怀,本来原作是推理元素并不强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推理元素几乎没有,豆瓣电影类型也是将这部影片归类为剧情电影,而不是推理悬疑电影。
更多影评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二三的书影音生活 (ersanMovies),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想看這部電影滿長一段時間的,直到最近好像終於進入屬於我自己的「日影週期」特別想看日本電影,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想盡辦法去看了。
本片改編自同名小說〈重力小丑〉,屬於一部親情、犯罪電影,對我來說甚至有一點點像加入犯罪因子的《如父如子》,也讓我意識到原來身份認同的問題同時也與犯罪問題息息相關,雖然小說只是小說,不必太過認真,但其實小說也可以說是社會的影子,或多或少包含了一些隱喻。
故事圍繞在春與泉這一對兄弟身上,然而這個家庭卻與往常所知有些不同—春是母親與強暴犯生下的兒子,通常這樣悲慘的角色背景會帶來有些矯情的故事,但這部電影卻選擇聚焦在自身的身份認同,再加上直接且純粹的情緒表達讓這部電影不僅不矯情,也與常見的日式小清新電影有些不同,簡單來說是一部能讓人記憶猶新的電影。
如我前述所說,本片其實與《如父如子》所探討的主題有些相似,究竟「基因」是不是就決定了一切?
而無論是《重力小丑》或是《如父如子》都試著去證明:「愛,才是一切。
」
愛,才是一切。
就這部電影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馬戲團裡的小丑,而我們每一天都在高空中試著抵抗地心引力的限制,不斷挑戰高空單槓的拋接雜耍,這項表演正包含了這部電影的主旨:你對自己及他人的信任與質疑,而「愛」這把雙面刃既是這個主旨的成因也是結果。
我們這一生或許都會如此圍繞著某件事打轉,也許你會經歷許多事情與問題,但問題的本質卻幾乎大同小異,對春來說,他一直否定自己的出生也因此或許他這一生都會困在這樣的束縛之中,面對這樣巨大且難以承受的離心力,緊抓著春讓他不至於被拋甩出去的是家人的愛。
本片塑造出一種飄忽不定的氛圍,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難處,在這塵世間浮浮沈沈,而也許是因為本片改編自小說,所以許多設定都特別緊抓主旨,包括主角的家業是生產蜂蜜,採收時期需要靠“離心力”從蜂巢中提取蜂蜜、還有哥哥做的基因實驗,時常也需要使用到”離心機”、另外也包括許多春從高處一躍而下的敘述,似是說明這家人都飄浮在塵世之中,他們努力地抓緊彼此靠近中心,避免被巨大的離心力拋甩出去。
雖然全片都在述說這家人的難,但卻並不代表他們過得不愉快,就像片尾馬戲團中小丑的隱喻一樣,即使高空雜耍是有危險性的,但他們還是享受在高空表演的過程,因為享受,所以就算掉下來也不會覺得痛;雖然春總是有些害怕他人的眼光,但這並不代表他無法享受生活,因為家人給了他滿滿的愛,所以就算這個社會對他充滿了偏見,春依然能繼續在塵世之中闖蕩。
整體來說,算是一部四平八穩的電影,讓我比較意外又佩服的是,雖然本片加入了犯罪因子但卻格外溫柔;雖說本片與熟悉的日本電影的風格有些不同,但總是能在其中找到特別舒服的溫度,流動在人物與人物之間。
楽しそうに生きてれば地球の重力なんてなくなる。
(重力ピエロ) 人間、楽しそうに生きれば重力をなくすことができるらしいのです。
ふわふわり* ふわふわる* だからあたしも楽しそうに生き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好きなことを 好きなだけ 好きな人たちと できたら とっても素敵だとおもうんです◎
非常不错的剧情片!
整部电影情节之连贯就像是积木层层搭起来的宫殿,去掉一个积木虽然宫殿仍在,但是美感缺失。
不足的地方,比如配乐,象征意义的透露。
因为是剧情片,整个配乐应该再厉害点才能对情节,人物的心理作出完美的影射。
影片的象征意义十足,比如天主教与火(弟弟房里的圣家堂海报,火在天主教中的意思,妈妈确诊怀孕出来的十字架,父亲说的神的对话),但是也有很多意思直接地告诉了读者(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猜甘地等很多人画像到底啥意思,毕竟镜头给了这么多,结尾说了才明白)。
父亲与蜂蜜的象征,意味着幸福。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希望有人分享这种发现情节妙处的惊喜。
这就是这部片的乐趣之一,情节安排的恰到好处,既不坦白地一览无余,又不深奥地云里雾里。
有一则豆瓣重力小丑的短评说,一定要找作者粉丝作为男票。
足以见这种情节的魅力之大。
虽然配乐不讨喜,但是电影的镜头语言超级棒。
哥哥与强奸犯在屋里,用镜头中的镜头来表现两人实在太棒了!
是我最喜欢的镜头。
比一般用镜子多了一倍的心意和表现力。
本来故事到回忆起小时候看重力小丑之前可以结束了。
但是这样故事就单纯是故事,缺少了普世意义。
最后,电影用重力小丑来脱离开这个故事表达了普世意义的主题,就是幸福呀,一下子深化了电影主题。
(可能是小说写的足够好呀)最后的最后,弟弟对着小夏笑了。
其实解开了心结都好说,弟弟也变正常人了。
从剧情来看是剧情片,从意义来看是治愈片。
蜂蜜,春的名字,重力小丑,神的对话,还有甘地著名话语,都是告诉你人要幸福呀。
星期天的下午,独自一人在家,看了一部日本电影《重力小子》 一切看起来漫不经心,惊讶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直到后半部,我几次暂停播放,平复心境,才能继续往下看。
震撼慢慢的淹没了我吃惊的大嘴。
开始弟弟仗义救人,拒绝女生,从二楼一跃而下,有一点点奇怪; 到父亲寻找行李袋,轻淡地说是患了胃癌;奇怪加重,常规不是要悲天悯人、痛哭嚎啕吗?
到回忆父母的雪地相遇,一次相遇成就了一次姻缘; 到弟弟告诉哥哥,每一次纵火都在涂鸦附近; 到母亲被强暴;每一件事都是大事,但都没有激烈的情感冲突。
到父亲肯定的告诉母亲,生下这个孩子,这是我的孩子。
街上是热闹的集会,时间是黄昏,是特别平常又温暖的时刻,一个巨大的决定就这样出现了。
看到这里,我几乎落泪。
故事仍然是漫不经心的向后述说,孩子在成长,父母搬家去了乡下,哥哥和弟弟感情很好。
直到弟弟画画得了金奖,全家一起去参加画展。
嫉妒的同学对弟弟说,是家人帮助完成作品,家人解释说,我们都没有画画的爱好;嫉妒的同学母亲意味深长的说,那是像谁?
弟弟冲上去用画板打人,母亲赶上去,本来应该是要拉开的,常规操作都是应该要拉开打架,但母亲看到了父亲的眼神,那眼神在说,不要怕,我们要爱自己的孩子,母亲顿时选择了加入打人。
真好,父母的爱是这样无所畏惧。
母亲在车祸中丧生,警察疑惑是不是自杀,父亲坚定的说,不会。
我想这就是举重若轻,可能母亲真的是多年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是在孩子面前,在社会的舆论压力面前,她选择的是微笑和坦然, 这一点,父亲是同盟,是支撑,有点“我不言败,谁能败我”的坚强。
还有,父亲最后因胃癌去世,精神压力巨大的人,是容易罹患胃癌的。
惊讶的还有,到了孩子18岁成人,父亲并没有对孩子们隐瞒实情,按常规是要隐瞒的吧,但是父亲平淡述说了事情经过,然后肯定的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我们是最棒的一家人。
影片中也流露出来,弟弟比哥哥更了解、更关心父亲。
强暴犯在哥哥面前肆无忌惮的说,怎么会有人把强暴后的怀孕公开生下孩子,一点都没有隐瞒呢?
好像要感谢我强暴她一样。
这句话,就是小丑脱离了地球的重力,高高飞起来的快乐吧?
我为这部电影所震撼,是在命运的无常面前,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和怨天尤人。
该承担的,勇敢微笑又坦然的承担;该痛击的,毫不留情的去解决它。
这才是酣畅淋漓的人生,这才是高高飞跃而起的,小丑的快乐啊!
看完后和队友聊天,队友说,日本自古传统上重视家名,胜过重视血缘;可能这也是他们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的缘有。
加濑君你好迷人,PS:黑久米有看推理了
神也很忙,要自己活。
总是喜欢将不正义的事交于自己去裁决!这就是日本人的思维吧!那天听了一个日本教授的讲座,他说日本是希望中国可以重新强大重新统领东亚的,那是从古至今的思维惯式。突然开始有点理解日方发动战争的缘由了
和书一样淡淡温馨却又斑斓的感觉。。。就好像兄弟俩站在涂鸦墙前得感觉。。。很神奇地我看过两遍书一遍电影,但是永远想不起来故事里面侦探部分到底是什么,只记得“春,从二楼跳下”那一句。。。
日本推理作家多数特立独行,东野的是社会性推理,那么伊坂这部就是青春系。恰到好处的的原作改编,两位主演也挺切合角色。我真心喜欢加瀬亮!
春从二楼一跃而下,它不是武侠,也不是推理,也不像复仇,他只是想摆脱重力,快乐的生活。若是变成减少四分之一的长度更加好。
演得。。不喜人啊。
所以能不能拍出来让我看看泉水怎么接住春的。日本人也该团购点反思券了,少年犯屡犯不止,再过两年我看就该拍少年a了😅社会派滚出大银幕。。。忍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破功,很后悔最后半小时才开1.5倍速。完全认不出没有寸头的save me
漂浮在空中一样
中二
在日小清新文艺片的整体素质下我得说真的太清新太雷了,如果是央视数字片就打四星,鉴于是日本人拍的就三星批评一下。
别的改了就算了。怎么把作案地点也改了呢。你当日本警察白痴啊。房子里死了个人不会去调查房子原主人啊。
虽然情节有点曲折,但给人的感觉很阴郁,颇有点日本人变态的那种味道在里面,让人不舒服。所谓的家庭温情过于矫情和做作了。
完全不知所云,是不是我的欣赏水平不够~~最后一句话倒是很欣赏如果你享受着生活,就能够摆脱地球上的重力
死氣沉沉… 改成溫馨家庭劇已經抹煞原著銳度了,還拍這麼無聊…
家族之爱,兄弟之情。
普普通通
“如果我们一直微笑着生活,说不一定可以摆脱地球的重力,漂浮在空中哦~”那结果呢?你选择微笑生活还是带着仇恨隐藏自己的愤怒和悲伤?如果说第一跳是打算正式开始自己的复仇之路,那么第二跳就是卸下沉重心防,重新开始新生活。
其实改编得一般,泉水加入的重要性和处心积虑复仇的缜密感被削弱了。不过20岁的冈田确实美貌……家庭戏也很温暖!
加濑亮同学我的菜~~~而且我爱他的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