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龙虎门》没有《杀破狼》好看。
主要的意思,说龙虎门情节太烂,甚至有点狗屁不通的意思。
意思倒也没错,只是稍显得苛刻。
毕竟《龙虎门》跟《风云》一样,都改编自武侠漫画,也遗传了这类漫画的特点,情节弱于画面,简简单单痛快几分钟,书一扔该干啥干啥。
所以不能太把《龙虎门》情节的当回事,看看招数打得痛快,坏人死得很惨,快意恩仇,扬善惩恶的大主题不跑调就行。
但也正因如此,《龙虎门》情节的的败笔,不是什么人物形象苍白,穿牛仔紧身裤打架不合理之类,而是里面混乱的江湖恩怨原则。
一般说来,武侠世界的道德系统比较讲究“恩怨分明”。
比如马坤不是好东西,但王小龙依然对他忠诚,因为马坤对汪小龙有恩,王小龙也懂如何报恩。
所以,火云邪神拿妙丹救了王小龙,还提升了其几层功力,形同再造了王小龙的命和功,王小龙怎么还有脸去打?
打赢了也不好意思啊,竟然还打死了,这种大恩不报的行当,简直跟弑父差不多。
合理的安排,应该是王小龙大不了把邪神的功力给废了,留邪神留一条生路才对。
『龙虎门』是一个锄强扶弱的正义门派。
影片讲的是它的第二代传人王小龙和王小虎以及后加入的石黑龙,与邪恶势力罗刹门抗争,最终战胜火云邪神的故事。
提到火云邪神,很难不想到周星驰的《功夫》,然后自然而然地拿两部影片做起比较。
就先拿火云邪神来说。
《功夫》很完整地塑造了一个武痴的形象,出手狠辣但不失纯真。
相比之下,本片里的大反派火云邪神未免过于单薄,他坏,他很能打,就没了。
就像戴在他脸上的面具一样,撕掉这两个标签,这个人物就消失了。
其他人物也可以拿来比较。
《功夫》的主人公阿星从怀揣梦想的小混混到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中间有非常清晰的成长路径。
反观本片,王小龙为虎作伥又振振有词,王小虎做事鲁莽,石黑龙不知道是来干嘛的——这些人物一个个面目模糊,关系不清,都无法担纲统领全片的主人公。
再说女性角色。
《功夫》成功地塑造了包租婆这个经典形象,哑女戏份不多,但对阿星的人物建立至关重要。
本片中的两个主要女性角色都只是花瓶,罗刹女与王小龙似有青梅竹马之谊但交代不清,两个人成年后的关系又极为拧巴,扮演罗刹女的李小冉只能尽力表现自己并不擅长的风尘味道。
马小灵对王小龙和王小虎的感情都莫名其妙,她在白云山的英勇献身毫无来由,也就无法感人。
王小龙的母亲更只是一个符号,片中对她为何离开龙虎门语焉不详,但是她用几句教诲就能让王小龙在黑道混了多年仍是一朵白莲花。
本片的影像风格颇为诡异,满屏黄绿配色可能是为了表现漫画的质感吧。
《功夫》也有漫画元素,但民国时期的质感非常扎实。
而本片中,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快意恩仇的江湖气质,龙虎门三少的杀马特发型,彼此格格不入。
本片拍摄晚于《功夫》,可水准却是全面落后的。
《龙虎门》:新魔幻武侠电影世界的暴力生成作者:川江耗子作者博客:http://chuanjiangrat.tianya.cn暴力血腥的东西,永远都会有观众。
这是我解开《龙虎门》票房飘红症结的剪刀。
明星一旦被他的粉丝喜欢,他耍cool、摆pose乃至随地大小便的动作都会被看着潇洒赢得掌声和尖叫。
这是我解开甄子丹谢霆锋余文乐拍了部烂片依然被人捧到天上之结症的又一把剪刀。
如果我们去看一部电影,听到这样的台词:——你说我爸爸能不能上天堂?
——你爸爸那么爱你,一定会上天堂的。
你不会恶心得起鸡皮疙瘩吗?
如果你认识了一个美女,她用你的手机拨了她的号码,她接了然后把你的手机还你还说“你接啊”,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女孩很弱智?
但影片中的男人还对她一见钟情,你不觉得他们和编剧一样低能吗?
如果你看一部电影,尽管在电脑特技的帮助下打斗镜头还不错,但是它的故事情节好像是小学生的作文,你难道还说功夫片的看点仅仅就在打斗场面?
那我还不如回家看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或者甄子丹的打斗影片集锦。
客观地评价,《龙虎门》与《杀破狼》相比,水平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除了导演用电脑设计拳法的想象力,《杀破狼》的打斗并不逊于《龙虎门》,故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和内在逻辑都非一般功夫片所能比拟,其中的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彰显出来的人性人情,以及影片的寓意,都是《龙虎门》望尘莫及的。
我也很喜欢甄子丹的表演,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部电影他除了为理发师和追星族们奉献了一个漫画头型,其他方面乏善可陈。
冷水泼完了,我现在来开始说电影。
武侠/功夫片发源于中国香港,也是香港向世界影坛贡献的一个独特电影类型。
但武侠/功夫片发展到今天,香港人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古装的神怪武侠片早已让编剧导演们江郎才尽,着眼于近现代中国民族大义、男性情义的功夫片在李连杰《霍元甲》那里已宣告终结。
犯罪片(黑帮片)、警匪片延伸的动作+功夫模式(现代惊险动作片)也让武指们煞费心思(《杀破狼》可以看着是集大成者)。
从欧美传来的新魔幻电影,借助电脑特技的制作的山崩海啸、城市毁灭、神怪出没的奇异空间,给香港电影提供了新的想象元素,但怎么也玩不过好莱坞。
幸运的是,香港人已经探索出现代动作片的新样式。
在冤冤相报的暴虐世界之中,或者是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或者是飞檐走壁的潇洒飘逸,同时夹杂秋风扫落叶后的人仰马翻,将正邪两立的武林施展的南拳北腿、现代特技、追逐及爆破熔为一炉,他们把武林世界纳入现代社会的背景中,与原来的黑帮片相嫁接,构成一种新魔幻武侠电影(让大家见笑了,这是耗子的命名)。
在新魔幻武侠影片中,依然有一般武侠/功夫电影的南拳北腿和神怪武侠电影中的神怪招数,依然会出现刀光剑影飞沙走石血肉横飞,同时,它还借鉴了黑帮片的元素,但基本不用枪炮,令人厌倦的飞车、爆炸、机枪扫射的镜头也基本没有,主要比试的是内力和拳脚功夫。
但人物身份和生活背景变了。
邪方的身份已由原来武侠/功夫片的纯粹武林人士,演变为现代巨商富贾、黑社会大佬、走私犯头目等等黑恶势力;正方也生活在现代社会,或警察,或神秘高手,或者是我们身边的白领蓝领。
我们可以拿去年王晶导演的《野蛮秘笈》来做分析。
武林世界已经移植到现代社会,用其中元秋的说法:古代武林、神奇武功、九大门派,依然活在现在世界。
这其实暗含了新魔幻武侠影片暴力世界的建构技巧——把现实世界演变成武林世界。
影片中的正派武林高手多是生活在2006年的小人物,上官灵凤的父亲(元华饰)是动物园里看厕所的,母亲(元秋饰)是炒楼炒股的,她本人(张柏芝饰)也就是一个写字楼的白领,红霞母女俩靠着个公司老总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都是现代社会的人物。
他们拥有玉女心经、金钟罩、真心必杀技、少林十八铜人阵等绝招。
而大反派头目就是华山少林空空大师的师弟白眉,他是香港最大的富商,不段利用强力逼迫别人出卖房地产,想成就亚洲第一首富。
他参透了300年无人能懂的九阴真经,练就了一身无人能敌的九阴神功,他的手下也是武功高强,拥有分筋错骨爪等“野蛮秘笈”。
也就是说,在新魔幻武侠影片中,武林正邪人物已经“活”在了21世纪,“活”在现代社会,就在你我身边。
邪恶势力争斗的目标不再是武林盟主,而是房产、金钱、富商的地位。
正义一方不只是过去武侠电影简单的疾恶如仇,惩奸除恶,铲除武林败类,还要控制邪恶人物永无止境的贪欲。
这其中必然隐含着影片作者对现代社会为富不仁者丑恶行径的夸大、扭曲和鞭笞。
再回头来说《龙虎门》。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龙虎三皇”携众站在龙虎门前,镜头上升越过龙虎门高墙,展现出香港的背景,将上世纪70年代的迁徙区和新世纪的摩天大厦共置一处,将横跨三十多年的社区重新组合成迷离朦胧的现代国际都市。
这是《龙虎门》的故事背景。
以上文的分析为据,再结合影片的故事情节,我们依然可以将其定位为新魔幻武侠影片。
片中的主要角色依然是不落俗套的正邪对立,黑白分明,正邪双方两个功夫很好的人走到一起依然是见面就打,如影随形的是沉迷于男性情义、社会正义的题旨,双方较量的最终结局也是邪不压正。
这个套路完全沿袭的是传统武侠/功夫片的,没有任何新意。
但是,它和《野蛮秘笈》一样,同样探讨了武侠电影世界里暴力的生成可能。
由于《野蛮秘笈》是一部搞笑的贺岁片,因此分析相对严肃的《龙虎门》更具有代表意义。
按照香港编剧何故的说法,“在王小龙取得个人成就后,堂堂正正地重返‘龙虎门’,跟亲弟弟拥抱相认,当中的感情,倒可成为香港与内地关系的隐喻”(《并非为漫画读者而拍的〈龙虎门〉》)。
这为我们探讨影片的现代隐喻提供了一种借鉴。
香港人拍电影喜欢跟政治挂钩,我们已经从《黑社会》中领教到他们的高明。
虽然《龙虎门》中火云邪神的国籍和他的真面目都是一个谜,但根据王降龙等人的交代,罗刹门是一个势力无比强大的犯罪组织(在黄玉郎漫画中是日本人控制的亚洲贩毒组织),谁如果拿到他赐予的罗刹令,就可以负责全世界的走私生意。
马坤是香港势力最强的老大,龙虎门的弟子都说惹不起他们,就像所有香港黑帮片中的黑势力大佬,人人望而生畏避之不及。
再加上罗刹门这个靠山,更是势不可挡。
尽管白狮帮实力与他差不多,但因为马坤做事一向都无过失,所以长期得到罗刹门的青睐,即便马坤把罗刹令推到白狮帮老大面前,他也不敢去拿。
可见火云邪神的威慑力之大。
罗刹门大佬火云邪神的下属包括老妖、棍妖和罗刹女,当然还可以收罗像马坤手下的叛徒翻江蛟之流。
影片中没有交代老妖、棍妖的来历,但其武功也不赖,可以凑合对付王小龙,王小龙差点因老妖而丧命。
罗刹女属于收养的流浪儿童,在影片中没有被火云邪神一脚踹死表明她也非我等草民,但她露了光背露了乳沟就是没有显露武功,基本上算是一个交际花,这也是所有黑帮需要的花瓶角色。
与黑帮片相比,新魔幻武侠影片邪恶势力的强大不在于喽啰众多,枪炮先进,而在于反派的经济实力异常强大,反派老大的武功异常高强。
《野蛮秘笈》的白眉九阴神功无人能敌,财力上富可敌国;火云邪神已经成为香港武侠/功夫片的反派代表人物。
《龙虎门》中的火云邪神强大到根本不用考虑财富问题,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像马坤这样的合作伙伴,财源滚滚,他要维护的是罗刹门和自己的名誉和面子问题。
他说罗刹令就代表罗刹门,马坤想归还罗刹令就是侮辱罗刹门,就不得好死。
除此之外,他要做的是把与自己作对的高手尽数消灭。
他甚至有点像《功夫》里面的火云邪神,把人生的意义定为打败天下所有高手。
当他和王小虎、石黑龙打得尽兴的时候,他说“我们今天来打个痛快”;他让罗刹女给王小龙疗伤的药丸,说“这样高强武功的人应该死在我手里”。
也许,与他而言,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会死的问题,与高手决斗只是他生活兴趣的一部分。
因为他拥有的暴力足够强大。
后来,火云邪神遭遇白云山高人奇侠传授给王小虎和石黑龙的独龙电光钻和金钟罩的折损,最终被王小龙打败。
抛开商业电影的故事最后扶正祛邪的套路,我们可以把白云山和奇侠看着是导演的梦想,现实中的邪恶势力太过强大,没有人可以抗衡,只好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杀死他,今天思过崖,明天白云山;今天风清扬,明天大奇侠。
着实让善良的观众满足了愿望实现了理想。
马坤即将退出江湖之前,罗刹女对王小龙说,我可以安排你加入罗刹门,让你代替马坤的位置。
黑恶势力不断笼络武林高手,先对手,再香港,然后全中国、全世界,暴力生成像滚雪球一样,加上无人能敌的大佬,地区黑恶势力最后便衍生为地球霸主、宇宙霸主。
这是我们对现实黑恶势力的担忧,也是香港新魔幻武侠电影中暴力生成的途径。
但电影观众无须担忧,最后总有“奇侠”的徒弟把他们打败。
我们只管在电影院享受正邪双方无一例外的以暴制暴的影像官能刺激,只需要尖叫时控制一下自己的肾上腺,不要让它上升得太快太高。
首先,豆瓣这部片子的内容简介确实有错误,难道就不能改改?
被同学拉去看的周二早场。
与自己一个人同样的时间去看《ICE AGE 2》不足十人的寥落观众相比。
人算不少了。
最佳的位置基本都坐了人。
看来帅哥果然是有号召力的。
至少对花痴小女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客观来说。
帅哥云集。
养眼。
还有。
那个罗刹女的身材是真的很好。
小演员长的还真的有点像谢霆锋。
打斗场面非常好看。
从开场打到结束。
实在让人过足了瘾。
但这也是我认为它少儿不宜的原因。
虽然片子也许算不上血腥。
但还是可能吓着孩子。
更重要的是对没有判别力和理解能力的孩子来说,也许会给他崇尚暴力的错误导向。
所以,带孩子上电影院的爸爸妈妈们请慎重选择这部片子。
片长90分钟。
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不少。
对一部商业片而言,这实在是太重要的道德了。
看到报纸上面说有70%的观众愿意再次观看这部片子。
对于我这样挑剔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很奇怪的统计数据。
仅仅为了好看的武戏,就再忍受一次那些别扭的台词,毫无常识的BUG,和奇怪的情感流露?
整个观影过程,都跟旁边一个同样挑剔的家伙一起挑刺。
1虽然这是漫画风格强烈的电影。
可也犯不着让三个男的都长那么像吧?
2一个黑帮老大的女儿能够这里晃那里晃,认识这个人,那个人,并且随便留电话给陌生人?
3一个黑帮老大,可以连贴身保镖都不在身旁?
4每个人都像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根基。
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
任务苍白。
于是那些煽情的台词都变得特别搞笑。
5情节非常简单单薄。
但是还是让人看不知道他想讲啥故事。
总结陈词:这是一部不需要带脑子观看的商业片。
还是很适合几个朋友一起看的。
如果你热爱感官刺激,对三位主角中的任何一位印象不错,那么去买票吧;如果你像我一样身边有好朋友想要去看,那么去吧,只是记得不要带脑子,如果你忍不住要带脑子的话,那就再带一个跟你一样挑剔的家伙,一起挑刺,一起发牢骚。
漫画改编的动作电影,从开头的旁白,到古朴的建筑风格,再加上所有主要角色几乎如出一辙与脸形极不相称的长发,让人不知不觉的把时间设定到了民国时期。
然而看着看着他们一个个拿出手机,才发现原来他们至少高科技过我。
这样做广告也有些过分了,实在与影片整体风格相去甚远,那部Nokia3250好像是今年才出的吧,可看看龙虎门里孩子练功的场景让人感觉更像清末的宝芝林,而罗刹门阴森的气质似乎也更适合出现在《魔戒》中,受了重伤,不是送医,而是上白云山找世外高人,而整部片子几乎没什么现代气息,除了不知所谓的诺基亚。
再看看剧情,“和罗刹门合作就代表全世界的走私生意都你的了。
”罗刹门的这么厉害呀,可是从头看到尾,似乎除了几个打手之外就什么人都没有了,尤其是最后三人闯进罗刹门总部,居然就是光杆司令。
天呀,梁山108个人,而且文武人才兼备都被招安了,你罗刹门就4、5个人,还全是打手,连个智囊都没有,居然能“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简直是侮辱黑社会的智商。
要赞的只有动作了,有了甄子丹的指导,连小谢和小余看上去似乎都有些真功夫了,招招到肉的场面让人暂时可以忘掉剧情上的缺失,甚至也想去学一身武艺。
只是千万记得如果被打伤了,要去名山大川找世外高人时,记得带够钱,因为想上到顶,光门票似乎就不是个小数目。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649364/《龙虎门》:翘臀男模甄子丹暴走秀有时候人要红起来,是挡也挡不住。
成龙逐渐老去,李连杰迷失自我、赵文卓沦为三流电视剧之王——在这个让所有的功夫迷失去精神寄托、甚至绝望的时代,当年那个被功夫小子、功夫皇帝们狠揍、跟赵文卓一样演三流电视剧的甄子丹,似乎成为所有功夫迷们的希望寄托。
这样一个科班出身、功夫功底扎实、容貌英俊、身材健美、脑瓜还不错的猛男,有什么理由不成为众望所归呢?
胡京?
身手无可挑剔,但形象过于单薄。
安志杰?
根本不会功夫的肌肉男。
Tony Jaa?
外国人。
看来甄子丹不但是最佳选择,其实更是唯一的选择。
(疯狂钻石@mtime原创)于是,去年甄子丹担任武指和主演的《杀破狼》,虽然全片只有一段像样的功夫场面,却受到所有功夫迷的热烈追捧。
说实在的,这片子功夫场面看得不过瘾,情节也乏善可陈。
本来编导大概想编一个三猛男相互PK的故事,可惜的是任达华那个“猛男”及其手下被塑造得过于弱小,造成三强鼎立的情节完全失衡。
以至于整部片子变成任达华及其手下胡闹以及被蹂躏了大半部片子,最后甄子丹出手搞定一切(以及被搞定)。
在这样一片狂热推崇的气氛下,甄子丹不但被奉为新的功夫皇帝,也俨然被奉为最有实力和潜力的武指。
不过我想,在《龙虎门》之后,不管是作为功夫演员的领军人物,还是作为武指的领军人物,甄子丹的实力都应该受到一点质疑。
一、甄子丹的表演从甄子丹在《龙虎门》中的表演来看,他最近的自我感觉一定十分之好,不然也不会整部片子都在摆pose,看背影都觉得在他得意地笑啊,得意地笑。
动作场面时摆pose也罢了,文戏时也是两手插裤带——80年代小流氓扮酷扮骚的招牌动作。
而且不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不忘翘臀,将身体扭曲成S型。
连推罗刹女落水后的那个慢镜,都不像是在表现他的愤怒,而是有点秀身材的嫌疑。
于是,甄子丹在《龙虎门》中沦为一个翘臀男模。
其实,整部《龙虎门》都有点秀男色的意思,不然也不会让三个男主角在影片最后一字排开,踩着模特猫步步入龙虎门。
《龙虎门》就是中国男性版《霹雳娇娃》。
(疯狂钻石@mtime原创)二、《龙虎门》的功夫场面不得不说,《龙虎门》的功夫场面是失败的。
至少败在以下几点:1. 动作单调:《龙虎门》的功夫场面其实暴露了甄子丹设计的动作的最大缺点。
那就是,缺乏体位(身体方位之简称,^_^)之变化。
小时候(汗,甄子丹年纪也不小了)看电视剧版《精武门》时,就觉得甄子丹的武打基本上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拼拳,最后力强者胜,力薄者败;而鲜有其他武指设计的动作场面那样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身体方位变化。
中国武功之所以赏心悦目,除了单纯的手、腿动作细节之外,还在于打斗双方身体方位的各种变化,因此变化无穷。
而甄子丹设计的动作最缺乏这样的变化。
所以在《龙虎门》中,看到最多的又是那种面对面的拼拳或拼脚。
其实几年前,甄子丹在《千机变1》中设计的武打是有所突破的,加强了变化,只是被twins的花拳绣腿浪费了。
可惜,《龙虎门》中的武打场面又回到十几年前的老路上,只剩下“快”和“狠”,很少看到功夫之“巧”。
因此,《龙虎门》的武打也就成了翘臀男模甄子丹的“暴走”,威猛有余而变化不足。
其实比较一下去年的《七剑》,就会发现熊欣欣等人设计的动作,在创意上远远超过甄子丹。
同样是狭小空间中的对打,《七剑》的窄巷一战就比《龙虎门》中的料理店一战有看头得多。
我也因此觉得,在新一代的功夫片演员中,甄子丹的确是不二之选;但是在新一代的武指中,熊欣欣更让人期待。
2. 导演不爱动作?
《龙虎门》动作场面的镜头安排和剪接让人觉得,导演叶伟信大概不喜欢动作场面。
大量的动作场面都是用近景镜头(几乎是特写镜头)来表现的,导致观众根本看不清动作的全貌。
例如影片开场时,甄子丹和谢霆锋的“手脚对打”,本来颇有看头,可惜给的是一组零碎的特写镜头,以至于弄不清是欣赏剪接手段还是欣赏武打动作。
《龙虎门》中的大部分动作镜头还被加速过,其实很多老港片都有加速动作场面以加强观赏性的传统。
可是加速也得有个限度,《龙虎门》中的动作场面就加快得过了头,以至于观众连动作都来不及看不清楚。
难怪我朋友说,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怎么打,就发现已经打完在摆pose了。
3. 关键场面靠特技敷衍虽然《龙虎门》中大部分武打还算是靠真功夫,不过关键时刻开始炫特技就让人觉得很不爽了。
大决战中的金钟罩、电光独龙钻,还有最后泰山压顶的“降龙十八掌”(汗),都是靠特技场面来敷衍。
尤其是对boss的最后一击,和《功夫》中的最后一掌简直如出一辙(连boss都同样叫“火云邪神”)。
一部真功夫的电影以这样的特技场面搞定boss真是很倒胃口。
(疯狂钻石@mtime原创)三、情节和台词如果说《龙虎门》的动作场面至少还很威猛,那么其情节和台词则是全面的低智化。
也许功夫片的情节不需要特别突出,但也不能让观众看着难受。
其实那些经典的功夫片,在情节和台词上往往也是非常不错的,例如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其中的文戏甚至比武戏更让人津津乐道。
而《龙虎门》的情节和台词,配合着电影院中强劲的空调,让人看得一身一身的鸡皮疙瘩。
情节上,《龙虎门》是极其潦草的。
例如余文乐和谢霆锋的修炼情节。
虽然大多数武侠片和功夫片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主角坠落山崖或是到了什么深山老林之后遇到高人指点或捡到秘籍,然后练成出山,找仇家报仇。
但即使是这样最恶俗的桥段,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例如《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在山崖下找到《九阳真经》,是他的前辈们种下种种因缘的结果。
《刀》中,只有一只手的定安在农舍中找到半本刀谱,然后用半把断刀悟出一套自己的刀法,颇有点造化弄人的意味。
而《龙虎门》中那个世外高人——奇侠,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之侠。
两人的修炼过程也用几十秒的蒙太奇敷衍。
更过分的是,他们的修炼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最后的决战中,两个人还是被打败,对战胜boss没有任何贡献。
最后boss被甄子丹一个人单挑掉。
我一直以为情节会是他们三人都无法单独打败boss,最后依靠联手的力量干掉boss。
(疯狂钻石@mtime原创)可惜编剧连这样的转折都不愿意安排。
余文乐和谢霆锋两个角色也因此完全沦为男花瓶。
事实上,《龙虎门》的情节比甄子丹早先委婉批评过的《霍元甲》更不济,《霍元甲》至少能表达清楚它想表达的东西,只是它要表达的东西不太被观众接受,而《龙虎门》连自己想要表达和应该要表达的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
台词上,简直让人怀疑《龙虎门》是向《英雄》和《十面埋伏》致敬的作品。
文戏中充斥着或是不着边际、或是假大空的恶俗台词。
自从张艺谋开创“低智派”武侠电影之后,似乎其他武侠/功夫电影都有以它为榜样的意思。
《龙虎门》也可归为这一派。
(看样子,接下来的《夜宴》、《黄金甲》也是同样货色。
《黄金甲》里那身金甲的造型简直就像是沾了一身新鲜的大粪。
)四、漫画和电影《龙虎门》是漫画电影,不过改编香港漫画是相当困难的事。
不客气地说,香港漫画的特点就是低智、市井、不伦不类。
说它低智,是因为绝大多数香港漫画的就是随便安排一个情节让角色打架,漫画好不好看就看打得多不多,绝招够不够酷。
漫画情节本身的潦草可能也是《龙虎门》电影的情节如此潦草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要将香港漫画改编成好电影,情节基本上应该考虑重编。
说它市井,是因为香港漫画在审美上是极度世俗而缺乏唯美的品味的。
例如人物造型上,香港漫画都极度夸张,甚至用衣着而不是长相来区分人物。
而这些夸张的造型并不是追求好看,而是要“拉风”。
以至于香港漫画中的人物看起来不是小流氓就是暴发户。
《龙虎门》的人物造型就是,充满了夸张的市井气。
在电影中,造型设计是大名鼎鼎的张叔平,我觉得他的风格正好是相反的高贵、雅致。
可是纵使张叔平也很难消除漫画中的市井气。
所以在造型上,《龙虎门》也不成功,可能它较好地保留了原著的感觉,但单独作为电影来看,只会觉得别扭。
市井还表现在漫画里的武功名称上,香港漫画里的人物名字(奇侠、火云邪神)和功夫名称往往也追求“拉风”。
例如《龙虎门》里的“电光独龙钻”,多拽啊。
可是这种功夫听起来怎么都不像男主角应该炼的一流武功。
所以《龙虎门》里奇侠说让谢霆锋练“电光独龙钻”时,引发笑场。
说它不伦不类,一是因为香港漫画中有很多固执的因素,这些因素根本不会与其它因素调和。
例如不管题材是什么,主要情节总归是打架,所以你翻开一本古装的《包青天》,里面在用“电光独龙钻”打架,翻开一本科幻的《超霸世纪》,里面还是在用“电光独龙钻”打架。
(疯狂钻石@mtime原创)又如,人物的造型总是极度夸张的。
所以很可能你看到一本漫画中,背景是未来的,人物造型是古代的。
这在《龙虎门》电影中就造成了布景、道具和造型等的极度不协调。
看他们的打扮总觉得是民国时期的,但说着说着就忽然拿出来一个最新款的诺基亚手机,然后镜头一转,又变成了一个极其后现代的罗刹城。
不伦不类另一个原因,是香港漫画对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或武侠小说的体系的胡乱借用。
例如,《龙虎门》电影里最无厘头的是,在没有任何背景交待的情况下,boss忽然告诉观众:甄子丹最后悟出的章法居然是降龙十八掌。
当boss惊呼“降龙十八掌!
”时,也是全场观众笑得最欢的时候。
借用当然可以,但是你也得稍微交待一下能和所借用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背景。
另外,宇文乐练的金钟罩就真的是把自己罩在一口钟里耍双节棍,也够让人喷饭的。
不客气的说,《龙虎门》是一部在情节上全面失控,唯动作的威猛之势稍有看头的失败作品。
一场翘臀男模的暴走秀。
(瞧我帅的)疯狂钻石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649364/
同标题吧。
今天去看的是5点多,进场时已经是谢霆锋在打架鸟。。。
日本餐厅里用了大量的特写——应该是这样说吧,穿插过每个房间。
剧情是非常老套的,啊,xxxx杀了xxx,然后xxx和xxx,还有xxx去学了些什么还是怎样提升了武艺,回来复仇成功。
可能最搞笑的是他们的名字吧,火云邪神。
吖,《功夫》。
不过这两个同名同姓的看起来却大不一样。
有点失望的是这里的火云邪神最终到死也没有揭开那张丑陋的面具。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想NOKIA应该给了《龙虎门》很多的赞助费,片中的人物几乎都人手一台NOKIA的新机。
=-=|||——另类卖广告。
嗯,最后要说,余文乐真的被搞丑了。
那三个男猪脚的发型,甚至是他们小时候的发型,请允许我——无休止地汗下去。
OTLTHX FOR READING.
1.龙虎门有三个男主,王小龙真子弹,王小虎蟹挺疯,石黑龙雨问了,最后王小龙对石黑龙,你也叫阿龙,要不改叫阿豹吧。
我不由大乐,龙虎豹阿。
同去的小妖mm也乐,我真想问她为啥乐,是否和我乐的一样。
2.看完后,waits遗憾的说,这片子小孩子看很喜欢。
我遥想当年少林寺让很多人跑去了河南,龙虎门会不会使一些小孩偷渡到香港。
转念一下,时代变了,谁还那样傻。
3.讲到王小龙离开了龙虎门,后来两兄弟在酒楼里交了一下手,我想,不错,兄弟相残才是战争。
最后发现,不仅没有相残,还没有合作。
不过两人有出前后对应的戏,王小龙面对王小虎冷酷地说,是不是应该我激动地抱着你喊弟弟,你激动地抱着我喊哥哥。
后来他激动地做了。
4.出现三次诺基亚广告,非常明显,且不必要。
可惜没有拖鞋产家做这广告,里面可有好几处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啊。。
5.董洁在里面充当花瓶的角色,可惜怎么看,她离花瓶都还有好大的距离。
僵硬阿僵硬。
不过有一点,她冲向她爸的尸体的动作,很有上垒的味道,比较符合片中她垒球高手的身份。
6.关底Boss本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角色,面具下如果出现一个大腕就挺好玩的,可是到死都没个露脸的机会。
应该向星战学习一下,最后关头火云邪神拿下面具说,王小龙,I'm Your Father。
这个角色唯一乐到我的地方是,他一运功,周围便震动,形成粒子波纹状,这时小妖插了句,阿,他好脏。。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资讯传媒在无意中主宰了我们判断、审视甚至是静心思考的能力。
还在几天前的农历七夕,鄙人也受了媒体的煽情狂轰,于是一个劲地和家里那口子叫上了劲,非要对方有点小表示来以示纪念这个浪漫的节日:“你就请我看场电影好吧,什么片子都无所谓。
”无奈他软硬不吃,只当我的提议是耳边风,气得我两个鼻孔直冒粗气。
没料到昨天晚上他竟然毫无征兆地提出要请我看电影:“周二半价多值啊,哪天不能看电影呢,以后咱要看就看半价场。
”又气又好笑的理由,不过后来细想一下,话糙理不糙,咱们过日子图的就是一个实际,何必跟风商家的把戏还为那些华而不实的挑唆与鼓动而窝里斗呢。
于是挑了一部时间合适而价格也比较合适的《龙虎门》。
在看这部电影以前恰好在某个网站上看到有关这部电影的种种针锋相对的批评与褒奖,说实话,我还是很烦这些影评的,所以我写的多半不能叫影评充其量只能算是观后感。
这些别人的经验之谈往往会先入为主占据你脑子里的某个一席之地,电影尚且没看,已经有很多信息等待着在即将播映的大屏幕上得到一一验证,这样的过程与其说毫无欣赏可言,更夸张点说就好比是在给死人验尸。
对不起《龙虎门》,我也是抱着来给你验尸的心态来看你的。
幸好电影一开场就是一通激烈的打打杀杀,画面很有漫画气质,近了看好似一副副独格的漫画篇章,而联起来就是一本酣畅淋漓的黄氏武林群侠传。
有一幕发生在日本料理店内的打斗,镜头从空中俯拍,三个房间上演着三幕不同的画面,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不同的隔断里表现得相得益彰。
而镜头切换的律动感也很有动静,让人不禁在每一个停顿的间隙深深吸如一口气。
这算是为《龙虎门》说好话吗?
不是。
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因为对于这样一部纯粹由漫画改编的电影来说,情节与意义能达到多少的高度实在是有些难为它,但是转换一种思路,如果单纯从动作片的角度去考量这样一部电影,它的打斗确实精彩,而画面也处理的很干净利落,功夫当道,就让斯文哪凉快哪去吧。
最后像奇侠的掺和者“黄玉郎”先生致敬,因为我压根没看到有你的正面特写,但你还是如此敬业地完成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掺和之作,因为有你的漫画在先,所以龙虎门才得以打得如此痛快!
谢谢了。
看這種電影時總是太清醒 以緻于一直笑它誇張 夸大的電腦特技 讓我一直側坐著看完的沒有過多明晰的愛情關係 讓整部電影很純粹動作設計很巧妙 看了很過癮只是情節沒有太多的張力 至少我以爲 俞文樂有點多餘 造型也够挫他不適閤這種角色 (还是最喜欢无间道里的他)拋開精彩的真實的打鬥 電影某幾段就像NOKIA的長篇廣告+洗发水(髮型)廣告 sponsor太刻意了吧最搞笑的是最後最大的那段打鬥 黑面人對著甄子丹吃驚地說 啊 降龙十八掌 笑趴在地:em210::em210:很懷念 甄子丹的手势 依稀有很多很多年前陈真的影子那時還在外婆家吧 呆呆地盯著電視機里的他 特崇拜
最高潮的打斗场面时我睡着了
打斗场面还行啊
看在子丹哥跑得如此卖力的份上……
动作场面挺好的啊,怎么就看不惯啦?黄玉郎的出场太失败!
音乐气势很好,人物很ACG,动作很香港,剧情很糟糕
我就喜欢动作戏怎么了!
出身武术世家的王降龙、王伏虎兄弟为使草根阶层不受欺压,开创龙虎门传授武术、匡扶正义。王小龙、王小虎为王伏虎膝下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小龙幼年时被母亲带离龙虎门,身边留有一块龙形玉佩和小虎的虎形玉佩成双。 小龙命运多舛,母亲身死后他为帮派人物马坤收养。小龙搭救了后来成为火云邪神手下的罗刹女,成为她一生所爱。 时光荏苒,青年王小虎与众师弟盲打误撞卷入马坤与白狮帮的纷争,并得到火云邪神交予马坤的罗刹令。王小龙为马坤取回罗刹令,却因不容马坤手下的卑鄙行径而和对方动手,混战中,王小虎得到嗜武青年石黑龙援手。 王小虎与马坤之女马小灵相遇相识,石黑龙亦如愿拜入王降龙门下,另一边,马坤欲退出江湖却惹火云邪神,王小龙浴血苦战,只救得小灵。火云邪神听信罗刹女拖延之计独身横扫龙虎门,王小虎石黑龙身受重创,小灵带二人
场面可以,故事很弱智
全让这帮拿样儿的演员给毁了
说到大部头港漫改编的电影就还有这部了。比起《风云》和《中华英雄》来时代感更加不明,完全抛弃了武侠形态,就是一部能力极度夸张版的古惑仔。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无敌风火轮”……
虽然电影剧情很简单,但是电影的效果不错,动作也精彩。一部普通的武戏,没必要要求太高。
甄子丹保证了打戏,然后呢。。。
现在看来实在实在是二缺了点,无论哪个角度都是。拍得过于漫画化了。这四星纯给童年回忆了。
冲着甄子丹我多给了一分。剧情垃圾。武打也一般
港漫的漫改电影,跟港漫一样有着极其刁钻的固定受众,这种画风和极端的气场,让喜爱的人爱不释手,让看不惯的人觉得假。
够滥的新作。不分晨昏,不分新旧,不分远近,不分古今,一顿胡砍滥杀,乌烟瘴气。表现什么?两个美女掺在其中,点缀什么?不伦不类,让人直懵灯。简直滥透啦!!!
简评:龙虎三皇决战火云邪神。剧情:影片以王小虎、王小龙和石黑龙三人位主线,讲述了他们和火云邪神之间的斗争故事。类型:动作奇幻片,叶伟信执导,黄玉郎编剧,甄子丹担任动作指导,根据黄玉郎同名漫画改编。表演:甄子丹将古装武侠的华丽和时装武打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发扬他以“实”著称的动作风格,强调了那种拳拳见肉的感觉。其他:武戏抢镜,文戏薄弱,特技炫酷,不过作为知名漫画改编的影片,漫画感倒是韵味十足,情感戏份确实有些僵硬。观感:文戏的差强人意不能改变这是一部优秀的漫画风格的功夫电影。
很漂亮的动作,而且有漫画的神韵。可是编剧还是差了些。SO,扣掉一颗星。
正所谓,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不过甄同学谢同学还是一如既往地帅.
时空错乱,造型古怪,情节平淡,台词羸弱,唯一可看的是甄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