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Music,巴洛克音乐恋母迷思(港),声声长流(台),Musik
导演:安格拉·夏娜莱克
主演:阿廖沙·施耐德,阿珈特·波尼茨,玛丽萨·特里安德菲里都,Argyris Xafis,Frida Tarana,Ninel Skrzypczyk,Miriam Jakob,沃尔夫冈·迈克尔,Finn-Henry Reyels,Stamatis Baknis,Eleni Chal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希腊,塞尔维亚语言:希腊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音乐》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现代复述,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希腊与他的继父母一起长大,并在 20 岁时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在因犯罪入狱服刑期间,他坠入爱河并与一个女人生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女人原来是他的母亲。 故事发生在 20 年后的伦敦,这个男人现在和他的女儿住在一起,并 且开始失明。详细 >
7
非常艺术了,但是真的对观众很不友好。90多分钟,台词加在一起不到20句吧……每个镜头都是固定,很长很长。TIFF中途退场的观众,打呼的观众,不要太少哟。这种艺术至上的片子,就是完全把观众拒之门外呀。久违的电影院,就看了这样一部文艺片,还是银熊?!
实在是很讨厌这种明摆着“我要挑战观众耐心”的片子,音乐好听也只能两颗星。
前三分之二真的牛逼,电影的平面性质和立体幻觉互相拉锯,平面上把空间往外撕扯,同时遮蔽和压制纵深,然而纵深方向的运动就像透过一面橡胶刺向观众的利刃,这种从天罗地网中渗出来的无可抗拒的力量,完全无愧于影片重现俄狄浦斯王故事的宣称。此外,儿童和布列松式表演的冲突,音乐和静止,时间流转和跳跃的节奏和速度……也都营造出莫大的张力和悲哀。这才是电影啊……
@朵云轩对不起,只看了一半,但也足够厌恶了。演员彻底沦为工具,成了装置的一部分。长镜头无聊沉闷到令人昏昏欲睡。这是给我们看的电影,还是导演的自恋?听了半小时的苍蝇嗡嗡叫,半小时海浪声,音乐也不好听。出字幕之后的音乐倒是想着叫醒我们了,还打了个响指?那我也打一个响指。
真啃不动
@Bunkamura
我没看懂,能说吗?这tm是啥啊?为什么一个镜头要两分钟,啥也不发生?
画面节奏都是我的菜,但俄狄浦斯的故事的宿命感和极简主义恐怕不是完美相容的。
不可以这样毫无意义,不可以这样沉醉在自己世界里
「Berlinale」开篇的第一秒钟就几乎可以让人睡着,在分析欣赏美之前,大脑已经死亡。继续神话吧。
用最精简的情节重写戏剧文本,用最似戏剧观感的方式呈现场景,但却极力删减戏剧最典型的借助发展情节的方式——台词。2023SIFF-01
自作聪明的镜头
属于我看不懂的文艺片,好困
个人金熊,
关于活死人的神话,时间被亵渎,时间纯净得过度洁癖。性只关乎于诞下罪孽之子,性冷淡到难以容忍。令活人扮演死人本身是对生命的不洁,于是不得不吟起圣洁的音乐来洗净自己的疚负。
7/10。改编自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的《俄狄浦斯王》,拿了银熊最佳剧本奖好妙啊~~我最喜欢的是绝望的母亲并未走向大海而是坠落悬崖,无声变为更宏大的无声,大音希声。对导演前作《我离家了,但……》没什么感觉,这次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沉迷在雷乃式省略空间的跳切中。整体不如赛尔日·波宗的《唐璜》,音乐的魔力在我这很弱,有些僵硬。
太好睡了,以至于完全没看懂,但是感觉如果看进去了会是我喜欢的
凝滞、单调、枯燥、乏味,这首音乐不太“好听”,目前还是找不到进入夏娜莱克的入口
2023 SIFF 第五部 脑补太多其实也是一种文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