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爸妈想看喜剧来看的,想着适合家庭一起看。
但是电影元素太多,喜剧,亲情,爱情,事业,还带了点科幻(穿越),每个都不够那么好,什么都不精。
因为女儿改变赚钱,因为家庭改变梦想这些剧情太生硬了,整个节奏还很慢,看的人犯困(我前面一兄弟最后开始点外卖)。
最后吴彦姝的那段视频又有点穿越到《妈妈》这部电影去了。
整体剧情也不够紧凑,看的人不舒服。
rmb退钱,这他妈叫喜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春节档选择了《交换人生》作为朋友聚会时去看的电影,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演员阵容有一种“轻喜剧”的感觉,演员也都不错。
整体看下来很轻松,可圈可点之处聚焦于演员的表演,全部影片一半欢乐,一半温情。
全明星阵容,正餐与作料好好味我想肯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是冲着演员阵容去看的,结果也没失望,雷佳音和张小斐作为阵容上的男女一号,恰到好处的幽默让前半部的电影非常流畅,雷佳音在“变身之后”不会有做作的感觉。
现在的张小斐在一部电影里,几乎能完全撑起一个女一号的位置,情绪都是点到为止,非常恰当,俩人也有一种莫名的CP感。
张宥浩这边,少年感十足,人物一出现,故事就来了,以及他背后温暖的小家庭,沙溢+刘敏涛+吴彦姝+杨恩又的组合,轻松中带着信服感,这个家庭的形象在演员出现时便水到渠成。
可以说,《交换人生》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开局。
从张宥浩和雷佳音交换开始,不断出现的“佐料”演员,同样把幽默氛围感拿捏到位,小岳岳的贱嘴司机、卖气球的徐志胜、冷幽默的服务员杨迪,包括“谢飞机”、“莫小贝”,也几乎是刷脸性的存在,这些观众缘很好的演员构建起了完整的都市喜剧世界,完全具备了好喜剧在演员上的配置。
讨喜的主题与立意,春节档不可缺少的一餐故事立意做好了,故事就成功了一半。
显然,《交换人生》的故事是想表达亲情的可贵,世间的一切皆可在稳固的亲情下,更积极地发生变化。
作为定档春节期间的影片,一家子去看这部电影再适合不过。
其中包括的亲情部分也足够浓厚:张宥浩的大家庭——一家三代,矛盾围绕着变身的孙子展开,张小斐的家庭——围绕闺女和妈妈的价值观念展开,雷佳音的家庭——更多地展现内心过往的不愉快,三个家庭的展现有互文的效果。
罗伯特·麦基有一句很著名的“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同时他也宣扬:故事是要抽象于生活的,但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以致失却实际生活的原味。
故事要像生活,但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抄,那样又会别无生趣和深度。
就这一点来说,《交换人生》拿捏得也很稳,多角度上海市井人家的展现、交换人生的设定、自卑少年+自私律师+都市女郎的主角人物,都让故事与生活千丝万缕的交织在一起。
我想这也是导演前期策划这个电影的意图,通过亲情的主题来充实电影,通过成熟的故事结构来表达这个立意,同时能在春节档占据一个好身位。
瑕不掩瑜,人物魅力带来的愉快观感电影故事核心魅力在于人物,交换了身体后,原来的仲达找到了陆小谷的好朋友,从这里开始,人物走向更回归主题立意,即亲情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
这里更聚焦在陆小谷这个角色上,年轻却不那么勇敢,换了身份后又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情节通过人物的特性和改变不断生长,逐渐把立意凸显、拔高。
张宥浩和雷佳音的表演也算得上精彩,二者对人物的表达没有突兀感。
这部电影里爱情线还是非常舒服的。
倒计时的设定给了观众紧迫感,在交换身体的前几天,重点提出了男女主之间的错综关系,把故事的幽默程度提档,观众也乐于在这样的小情趣中找到笑点,在整部电影中是最值得肯定的部分之一。
总得来说,《交换人生》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看,都市故事、轻松明快的特征看起来是导演一贯的风格,还是很期待后面的作品。
这能作为喜剧,那也太尬太平庸了吧一个小时多没啥笑点,剧情情节也太俗套了东抄西凑感受到导演那份没新意没诚意的新年大礼包了不好笑真的是原罪,还有喜剧别总搞那套煽情泪目不好笑还要逼你哭,没笑点还要强行刻意拉你笑,太无语了当时看预告片就完全笑不出来,以为是在藏东西,事实是剧本就不行个人心里对雷佳音和张小斐两位演员的印象还蛮好的,所以有加分结果一进影院看了一半才发现,唉我还真上当了,真是陷阱!
看了本部电影的导演以前导过的电影,低分差评居多,我瞬间就明白了...帮大家避雷了!!!
说是喜剧,但笑点完全不够,让人笑不出来。
说是亲情片,但强行催泪、煽情,让人哭不出来。
更别提中间还夹杂了一些无聊的可能算是科幻的元素,很没意思。
名不符题,叫《交换人生》不如叫《交换身体》,根本和人生没啥太大的关系,对小谷来说尤是如此。
同时,全片逻辑无法自洽,存在逻辑漏洞,难以自圆其说。
想把主人公小谷演成一个伟光正的好人,但是在他和仲达交换后的行为,平心而论真的是个好人吗?
是,他没有昧着良心去打官司,而是说了实话,那如果站在仲达的角度来看呢?
就好比是你和一个人交换了身体,结果ta对你的身体毫不爱惜,致使你的身体收了很严重的伤,然后ta现在要求换回来,这合理吗?
很奇怪的电影,白瞎那么多宣传了。
腼腆内向的少年意外交换了身体,然后在磕磕绊绊中逐渐领会到了爱情、友情和亲情,并顺便将坏人绳之以法的故事。
以上或许就是开拍时候主创心中的构思,因为显然在想怎么讲故事之前,他们先想到了如何主题升华。
就像我们听晚会相声里常有的段子,观众说个字,你用成语接龙绕到十分美好。
最后结尾肯定是这个,至于过程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都不一定了。
一笔赃款,本来就是要背人洗白,结果你找了个就见过一次的相亲对象,不确定因素太大。
再说既然她妈是个能欠六十万的人,那你又怎么确定这卡是干净的,能帮你洗钱呢。
小谷第一次使用许愿机说的是呃,结果变成了鹅。
先忽略这机器是个急性子这件事,至少说明它对于你说的话是听音而不是听意,所以已经变成鹅的小谷是怎么让它听明白鹅语的,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另外金好男朋友为什么是仲达?
金好这么认为么?
仲达这么认为么?
他们俩似乎都不这么认为,只有许愿机这么认为。
所以我有理由认为许愿机不是来帮助小谷的,而就是来整仲达的。
不信你让小谷说我的愿望是成为律师,他也会变成仲达。
但你变就变吧,为什么仲达也会变。
你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怎么运用是他的事,但这个愿望实现的本身不能以牺牲另一个人为代价啊。
而且地面液化进入里世界,这里是你童年的记忆,那显然是你心里的内化,因此这应该是你的成长限定吧。
也就是即便产生奇幻影响,也不应该影响别人,而更不应该的是,你成长完了,可以毫不遵守规则的强行复原,可别人就一辈子变不回来了。
不说是不是罪有应得,这本身似乎也并不公平啊。
金好,大龄未婚,一事无成,天天被妈妈絮叨,没事就被领导批评。
这样的人不会被一顿烤串和一场夜猫俘虏。
即便再愉快,她最多会把你当成知心好友,但爱情?
这种小清新招式对千金小姐更有效一些。
而金好,没有小姐的命还得了小姐的病,她最后威逼妈妈去揭发的坚决程度实在是觉悟很高。
妈妈欠了六十万,你自己又这种状况,你知不知道要想还掉这或许要有利滚利的欠债,后半辈子需要怎么生活么。
当然如果需要你作奸犯科,你会拒绝我可以理解。
但你要做的只是不管,或者管得不那么坚决。
当然以你的觉悟自然不会让这个事情发生。
小谷的行为同样并不合理,你日思夜想的人已经成功上手,箭在弦上,然后伸手推开。
你会因为这个身体不是你而如此理智么?
你可是十八岁,十八岁啊。
然后就是一夜之间从拼命接近,变成了让她讨厌。
还真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啊,看出来想拉时长却场地不够,所以长跑变折返跑。
和金好正直的性格一样,导演也在仲达的性格上妄图洗白,特地上演了一段妈不疼爹不爱的童年,以博取同情。
这样面对已经变鹅的他,你会觉得差不多得了,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但这样就让结尾变得不疼不痒。
张宥浩瘦得都有点脱像了,头发留长了乍一看有点像尹昉。
张小斐穿收身的衣服真是好看,个高还是有优势。
而雷佳音,小胖子回头那句大胖脸,他还真的不好反驳。
“小时候的世界那么容易,长大了为什么一切都变得这么难?
我已经30多岁了,却一事无成,一文不名,我甚至连个冰箱门都开不好。
”(大意如此)听到女主金好(张晓斐饰)在母亲面前这段呐喊的台词,很难不喜欢《交换人生》——每次悄悄拭去泪水,每次长夜难眠,每次踟躇在十字路口……这段话都会在心中响起,所有每个在城市中浮沉而孤单的自我,都明白那是什么滋味。
只是倾诉之后,一切依旧,谁也没有解药。
《交换人生》则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亲情。
这里的“身体互换”不只是玩笑《交换人生》的故事不复杂:自卑男孩陆小谷(张宥浩饰)暗恋上大姐姐出金好,他没勇气追求,只能默默关注,意外发现“自私律师”仲达(雷佳音饰)正在追求金好。
一番阴差阳错,陆小谷与仲达竟然互换身体,这让陆小谷陷入两难:按自己的意愿追求金好,亲近金好的却是仲达的身体;拆散仲达与金好,又会让自己丧失接近金好的机会。
出乎陆小谷意外的是,金好也在两难中:在母亲的逼婚下,金好“理应”爱上有钱有地位的仲达;可金好又没法欺骗自己的感觉,她实在难以爱上仲达,可除此之外她该爱谁呢?
有过各种感情经历、欠了一屁股债的母亲吐露了生活的真相:作为一个单身女性,想活下来,太难了。
这种“身体互换”的梗不罕见,但大多数作品止于玩笑,《交换人生》却以它为棱镜,呈现出小人物困境。
在片中,人与身份的分离比比皆是。
金好在课堂上正畅谈人生,立刻被领导叫出门,训斥道,你是推销商品的业务员,冒充什么老师?
不卖产品,你在乱扯什么?
金好的母亲(丁嘉丽饰)得知将发大财时,接到债主的电话,立刻从容淡定,说:请叫我李总……黑心商人为冒充有身份,故意把话说得极其古奥绕弯,其实就是歇后语,担心别人听不懂,专门雇了两个马仔,他说出前半段,一分钟后,两个马仔大声喊出谜底。
每个人都被困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交换人生》中呈现的“人与身份的分离”并不是“想装蒜”“充大帽钉”之类的人性恶,而是现代社会结构性的困境——不仅小人物成了戏剧角色,富翁们也困在其中。
陆小谷全家5口人挤在老上海的“老破小”中,靠卖面条维生,父母的最大梦想是将隔壁水果摊“兼并”过来,扩大一点生活空间。
如此逼仄,尊严何能完整?
激荡在陆小谷心中的是当大佬、受重视、自由自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实现。
“自私律师”仲达之所以“自私”,因为他生在破裂的家庭中,父母离异,母亲终日沉迷于麻将,踏雪去找父亲,已建立新家的父亲甚至躲起来……当一个孩子终于明白,甚至连亲生父母都不爱他,则他的生命历程会变成一连串的自责——他不断寻找自身的“问题”,来证明被遗弃、被掀起是“对的”。
于是,仲达只相信丛林规则,他甚至嫉妒陆小谷有一个完整的家。
至于金好,本是单身母亲生命中的唯一安慰,有一个温暖的童年,可来自妈妈的过度呵护,让金好看不到竞争的残酷,一入职场便再也找不到自己。
陆小谷、仲达、金好等并不是个案。
互联网时代,生活的场景正变得异常丰富,人们只能通过有钱、大房子、豪车、工作轻松等来衡量彼此价值,所谓“活得好”已成传说,每个人都遭遇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遗憾的是,在真正进入人生之前,这种挫折被互联网遮蔽起来了,通过互联网,人人都能看到最富的那批人的生活,都能充分想象自己身在其中,可真正进入职场,才知道那种生活是多么遥远。
并不是年轻人“好高骛远”,也不是他们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想象的生活”与“真实的生活”之间落差太大,已超越人类的解决方案能力——陆小谷想不出如何当“自私律师”仲达,美女、大房子、豪车永远属于后者,前者连路径都看不太清。
更何况,资本收入增值是如此之快,远远超越了劳动收入,靠努力加班、个人创业攒下的钱,远远跑不赢房价,不是陆小谷、金好们不努力,而是努力也追不上。
金好的母亲希望女儿走捷径,有虚荣的成分,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的成分。
这才是有良心的喜剧喜剧从来有两种。
一种是出弱势群体的丑,给看客们取乐;一种则是在泪水中欢笑,执着地寻找出路。
《交换人生》的良知在于,片中的弱势人群固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秉持了起码的良知:陆小谷被迫扮演“自私律师”,在法庭上故意败诉给黑心商家,但他在落锤的刹那,还是勇敢地站出来说出真话;黑心商家许诺金好的母亲,只要她拒绝提供关键证据,就可以得到一百万元,在反复犹豫下,金好的母亲的母亲最终选择了正义;面对“黑律师”仲达给出的两难选择——要么换回身份,要么抢救奶奶——之间,陆小谷还是选择了奶奶……普通人的生活充满遗憾,但他们并没失去自己,倒是仲达,宁愿继续扮演陆小谷,享受逼仄空间中的亲情,也不愿再回到“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富裕生活中……从《交换人生》中化解现代焦虑当一个人拥有一种身份时,他很难意识到其中价值,而《交换人生》的妙处在于,通过身体互换,人可以从其他身份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份的价值。
如果每个老师也去当两天学生,每个爸爸也去当两天儿子,每个富人也去当两天穷人……他们立刻会意识到,学生有这么多迷茫,儿子有这么多痛苦,穷人有这么多艰难……从一种身份视角看问题,觉得应该如何去做事,那是容易的,但身份遮蔽下,难免会忽略“做了,却不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价值何在”——那些刚刚进入生活的年轻人,便常常忽略了新获得的身份的价值,因而产生出失落感。
这就可以理解,冒充仲达的陆小谷,为什么能轻松赢得金好的芳心,大口吃烤串、在KTV中大唱、拍爆街机……本身没有魔力,它的魔力在于让人重新找到自己——我并没在茫茫人海中走时,仍有一份狂热与爱在心中燃烧,就算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沉寂,它们也没消失,它们总会迸发出来……激情是永存的,沉醉是永存的,爱是永存的。
它们一旦爆发,爱就会喷涌而出。
与这份潜藏而真实的生命之流相比,赚钱、让人羡慕、住大房子、开豪车又能算什么呢?
只是太多人未曾遭遇销魂这一刻,未曾被爱的甜蜜感所打动。
大地会陆沉,生命的光彩却不会陆沉。
当然,它最终会不会以小家庭的方式呈现,则又当别论,我愿相信,“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而《交换人生》讲的是世间法,是在一个身份焦虑时代,如何获得身份的门径。
年岁渐长,越来越看不得这样的片子。
今天看了《交换人生》,平心而论,是一部平庸的电影,没太多出彩的地方,差不多及格分。
电影用交换人生的奇幻方式讲述失去了才会珍惜的老套路,最后主人公醒悟——家最珍贵,眼前亲情的温暖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幸福。
然而,看这种电影最怕自我带入,特别是作为半个过来人的我,回头再看电影中的剧情,还是会忍不住动容,这心一动就没忍住在豆瓣打了四颗星。
第一幕让我动容的场景,是主人公回忆小时候在养乐多瓶里养蜗牛,当时的小主人公天真的问妈妈,“小蜗牛背着壳不重吗?
”妈妈的回答让人心尖一颤,“那是它的家呀。
”是呀,家很沉重,但再沉重也是家,既是负重前行,也是前行动力。
第二幕让我动容的场景只是一个镜头,女主金好和母亲一同拿着劣质暖心鞋去做质检,两人并排等公交时,身后站台的广告板写着6个小字:这么近,那么远。
搭配着这对一直骂骂咧咧、却又互相改变的母女,一下子就想到我与父母这些年的相处,眼泪刷一下就流了出来:从一开始只会冲突和沉默,到慢慢长大感到内疚又无奈,终于今年这么近、再不远。
电影中第三幕让我动容的场景,是男主在夜里仰望城市繁华的夜景,找寻家的位置时,女主感慨说,“城市的灯那么多、那么亮,怎么能看到呢?
”突然想起本科毕业的前几天,龙哥租了辆车,带着我和宪哥漫无目的去兜风,三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望着同样繁华的广州夜景,高楼耸立、万家灯火,感慨道,“房子这么多、这么亮,会有一间属于我们吗?
”电影散场,突然传来熟悉的旋律,片尾曲竟然是孙燕姿的《绿光》:“期待着一个幸运和一个冲击,多么奇妙的际遇;翻越过前面山顶和层层白云,绿光在哪里……”又是心头一颤,想起过往青春,绿光在每个经受成长坎坷的人心里。
每个人似乎都会经历过一个阶段——小小的身体撑不住大大的野心。
曾经还未走出家门的我,也想有钱,也想变得厉害,也想得到心爱的女生,当我抛弃原有的“包袱”强行背负起这些欲望,回过头才发现,“包袱”里还装着朴素的幸福。
我评电影一般就看两个方面。
一是逻辑。
先列几个情节上的bug:1. 交换之后律师手机去哪了?
总不可能是男主去医院拿了吧毕竟他连哪个医院都不知道?
没有手机怎么可能联系女主和女主妈怎么可能有钱消费?
2. 一个产品的口碑真就全被一个律师决定吗?
消费者没长眼睛吗?
测评自媒体都亖了吗?
就算黑心商家靠贿赂赢了官司,他们家也臭了不是吗?
想凭一个律师洗白?
3. 外婆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装傻为什么生死关头不帮孙子?
真傻为什么会有结尾「意味深长」的wink?
难不成看了视频就好了?
这种耍小聪明只能说不尊重观众智商。
其他像是普通家庭的妹妹为什么会想要阿玛尼,小胖为什么如此有钱帮男主约会却会想用律师身份敛财,小胖怎么会轻易相信律师的鬼话被拿走机器,之类的就不提了。
虽然国产喜剧片里的角色多少有点精神不正常,但这部剧的角色属于不正常到有些低能的那种了。
二是主题。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杂很乱,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有正义,可以说是一个都没表达好。
爱情这块,可以说纯为喜剧效果牺牲了,中间那段夜店狂欢真的让人很迷。
友情的话,我只看见了两个惺惺相惜的小学生,撑死三年级。
正义也挺搞笑的,无论是男主、女主还是女主妈的匡扶正义的行为都实际上大可不必。
最后是本片核心的亲情。
想走《你好李焕英》那样家人之间一路打打闹闹最后催泪的路线,然而男主和家人、女主和母亲之间的交流都并没有让观众看出什么真情,更像是硬演硬转折硬煽情。
此外,拿律师的童年惨痛回忆做反衬,以及那个莫名其妙的游乐园,一切都让人满头问号。
没逻辑没内核的片,再怎么好笑也称不上是好电影,何况它还不好笑。
给个两星可能是觉得还没到四海那么烂吧。
看在张小斐的面子上,给她加一星这种。
那时候林林还分不清敌我,小满也不会吃掉鲶鱼。
我交换到大叔的30岁的身体,带着满是少年感的18岁,仅仅一天就能得到金好的心。
直到有一天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我把那首比原唱还好听的逆光还给她,潇洒地祝她幸福。
……最近《中国奇谭》也在讲一些童年的故事,小时候那些美好的幻想才是“奇谭”。
15岁的我会给她买一大包零食,18岁的我会翘掉考试在大雪里等她,19岁的我会站在山顶朝着远方呐喊。
而22岁的我只能默默看着她登上远去的地铁,然后一个人离开。
我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现实中的可怕障壁,我也不会再有幼稚的执着。
确实是今年春节档最差的电影,感觉导演其实没想好到底要在这个故事中表达什么,又或者想表达的太多导致故事太过混乱,爱情、亲情、友情都处理得非常生硬,生拼硬凑出来一部电影!
龙虾那段到岳云鹏出现,笑得头都掉了。就是末了有点虎头蛇尾
短视频网红已经成为向影视界输出演员的蓄水池了。虽然大都演技粗糙,但好歹不至于太尴尬。剧本打磨的再仔细些就好了。
跟我想象中不一样,本以为只是常见的互换身体,结果在互换身体之外,导演还加了一层深意。通过互换身体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唤醒心底那些已经遗忘的记忆。奶奶得失去了记忆,全家人一直在帮奶奶唤醒记忆。这个失忆梗的细节埋得很深,看到最后,才能领悟到失忆和唤醒记忆更深层的用意。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少年的内心就像马路上的那滩死水,陷进去之后,才可以重新找回那些早已忘记的美好。片子用这个童话设定,让人从自己的身体里跳出来,跳进别人的人生。拨开喜剧的外壳,会发现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故事,是进入少年脑海中被遗忘的角落,同时也进入了大叔的记忆。奶奶因为疾病失忆了,一直在唤醒记忆,试图寻找曾经的美好。老年人会失忆,少年和大叔也一样失忆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失忆吧,可能失忆问题比奶奶更严重。
作为春节档,至少是及格的。全家都能看,题材也简单。也有很多缺点了,节奏过快,小演员演技极差,各种可以深挖的内容浅尝辄止。但放春节档,这些都可以接受了。男女主演还是演技很不错的。
其实交换身体这类片都看得有点腻了,不过毕竟是春节合家欢,整个就还是挺欢乐的。PS:两次谐音变鹅有点过分了啊,许愿机肯定是故意的。。。╮(╯▽╰)╭
关于找回自我的寓言一则,几位主演都通过不同方式找回了自己,很适合春节档,那些亲情,友情,爱情,正义,抉择的种种,都能在这个冬日为我们带来温暖。
亲情线挺感人的,适合一家人一起看,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喜剧大咖,包袱也挺多的,整个影厅笑声不断。
张小斐的脸也太适合大荧幕了吧!真的好美啊,灯光摇晃那段真的太美了。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金妈了,一个超好的妈妈,刀子腿豆腐心,对女儿也超好。
奇幻交换下的温情喜剧,雷佳音和张小斐之间非常有化学反应,雷佳音在春节档有霸屏的演技与实力啊!
给了两分,因为至少前半段我笑了。但是后面真的俗套加无聊。还好没去电影院看
中期剧情就开始崩了。抛开中二气息不提,完全不知道电影想讲什么。
挺适合春节看的,开开心心,还温暖,又有童话色彩!适合有老人孩子的全家人一起看!能把和老人有关的部分巧妙的融合在春节档电影里,非常走心!雷大叔又刷新我认知了!!不但能呈现自私现实的中年律师,还能带着大叔的双下巴表现出自卑少年的天真与青涩!这演技太赞了!
如果做成动画应该起码能上6.3分的,败在真人画面的现实感上了。大头哥一脸懵逼的走下楼梯跟亲妈相认,然后扭胸抖头晃后丘的表达崩溃的那一幕真的尬爆我了。大头哥这次真有点拉了,张宥浩的演技居然硬能压他一手谁能信?满公交车的乘客帮着金好跟她妈说:"她不在乎你有没有钱"那幕真的是个会心一击的灵魂融点。虽然有点小品感,但沙溢按着太阳穴说一切都会过去的时候真是个逗笑我的笑点,可故事整体的笑点却有点不够多。珍惜拥有的一切这个立意蛮好,但片子之所以最后搞成这个分数跟很多角色的设定太不接地气有很大关系
雷佳音戏路可宽可窄
非常男性(孩)视角的青春期白日梦,笑点比较老,主题升华略硬。
跟春晚小品一样好看
真的非常不错,有欢笑有泪水,可以感受到导演的真情实感。苏伦调度演员的能力非常棒,尤其是把王小斐发挥的太好了。减一星是不喜欢收尾,说教。
张小斐的演技不用担心,虽然是喜剧片,导演也很懂得捕捉她的美,场景妆造打光布景都很和谐,一整个超级大美女!不管是在家庭里被糟心事儿蹂躏的委屈女儿,还是和雷佳音相亲时的女神,都发挥得非常稳,又温馨又好笑,春节这种氛围下看这种片子特别解压!
尽管在春节档里制作体量不占优势,但凭良心讲绝对不差,是个很温馨治愈、合家欢向的电影,看着轻松不累,开心两小时。雷佳音和张宥浩换身的演技很传神,雷佳音追车、让张小斐保证再也不想见到“自己”那场戏还挺戳我的,单亲家庭的小斐和妈妈的关系、小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都很真实。笑点虽然不是挠咯吱窝让你无脑爆笑那种,但会让人一直嘴角上扬,比如糊涂的奶奶铺桌布会把人盖在里面,泡假牙的水被孙子喝掉,赶时髦拍短视频但又记不起密码,还蛮好玩的。制作也比较用心,异世界童话风。我单方面宣布雷佳音是2023春节档影帝!张宥浩形象很有辨识度(有点日系?),希望今后能接到更多好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