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
Краљ Петар Први,Kralj Petar Prvi,Kralj Petar I
导演:彼得·里斯多夫斯基
主演: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拉多凡·乌约维奇,米兰·科拉克,达妮察·里斯托夫斯基,约万·里斯托夫斯基,Ivan Vujic,斯韦托扎尔·茨韦特科维奇,Tanasije Uzunovic,Aleksa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希腊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18
简介:1915年,面对奥匈帝国的军事优势,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率军民穿过阿尔巴尼亚山区撤退,途中损失惨重详细 >
老迈的国王带着国民爬过雪山奔赴遥远的海岸线,自由的代价如此沉重—三分之一人口牺牲,自由的价值如此轻飘—鸿篇巨著化为烟雾
彼得国王和他的塞尔维亚士兵、民众一起作战,深入一线,翻越山林,战火年代母亲和独子的失联,让老国王心系牵挂。
3 还可以,央六打卡。
一战 塞尔维亚长征
《彼得微服私访》
一战塞尔维亚视角电影+1。聚焦在彼得一世与士兵马林卡的双线上(剧本根据维特泽维奇的小说改编),作为线索的袜子大概在中程才引入,而影片后半段很像国王版的“寻找瑞恩”的故事。以一部18年的电影来说,场面表现相对粗糙,且不短的篇幅内,人物塑造也比较单薄,尤其在刻画国王的沉重抉择,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责任和救赎性上,依靠反复展现国王的登基誓言和内心独白,手法上并不有效。这方面挪威人在16年的电影Kongens Nei中对哈康七世的描绘显然更为成功。后半段突出前往阿尔巴尼亚的牺牲和艰辛方面是出色的,能让人身临其境而感到一种彻骨的凛冽。
这部塞尔维亚电影,带给我长津湖般的震撼!!
真实的战争,惨烈的战场,无奈的撤退,从国王到孤儿,从母亲到士兵,无论是为了祖国还是为了活下去,每个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较有趣
沉稳持重的老国王,在国难中与普通士兵的故事。
前半部分塞尔维亚奥匈战争,后半军民翻越阿尔巴尼亚雪山。国王年轻士兵小孩三条线。唯一不足国王没干大事太纠结寻人。3.5★
强权面前战争不可避免战争从来都没有远离地球我们面对如此悲惨的暴政我们有些人可能连死都不知道为谁而战某些人动不动就把你送去打一场你全然不知目的的战争把你缴纳的税金随意挥霍用在毫无目的的用途上某些政客一点也不在意你的生命那些政客有谁自愿第一个上前线没有
比起矫情的《敦刻尔克》来说质朴多了。塞尔维亚自古以来也是块硬骨头。加一星。
制作精良,难掩平庸。央视翻译过的听着还是别扭。
内容与片名严重不符,央视的配音听起来感觉有些怪,三星!
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被誉为南斯拉夫的功勋人物,计划将塞尔维亚、波黑、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中的南斯拉夫人团结到一起。正是他的这份野心,让南斯拉夫民族陷入到民族主义的狂热之中。可萨拉热窝事件让塞尔维亚卷入了一战,一开始塞尔维亚在战争中还处于上风,奈何实力悬殊,只能带领军民穿过阿尔巴尼亚山区以躲避奥匈帝国的兵锋,他们所走的路线如同我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因此造成的伤亡不亚于战争。影片从战争及人性的角度刻画这位塞尔维亚国王,而塞尔维亚的这段遭遇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是警醒。历史上的塞尔维亚有着大国梦想,而他们不断抗争的历史也昭示了塞尔维亚人的血性,如此有理想与战斗力的民族不该一蹶不振。
3.5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塞尔维亚”,战后根据巴黎和会统计数据,塞尔维亚人口丧失1/3达1300万人。
6套的别有用心
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战争,彼得国王决定从战争中撤回,第1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人口丧失了1/3,达1,300万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为本国的自由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