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的同族同宗爱恨情仇,是取之不尽的创作富矿。
本片选取了二世祖驾崩,胖太子登基初期的这个节骨眼,海外流亡亲王未除,前朝众臣心思难测,秘密账户便特别兹事体大,围绕这个麦格芬构建剧情,有时代的真实和天然的刺激。
有时候想想,我们作为看客固然看热闹不嫌事大,但站在各个主要角色的立场,的确生死攸关,甚至能否苟活都要依赖运气。
比如柏林大使,驻外多年,胖王不熟,前朝余孽,手握巨资,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多么尴尬:勤王投诚么王不会信任自己,告老还乡么你知道的太多了,想破脑壳也想不到可以不S的理由。
而男主身手矫健,赤胆忠心,为了自证清白不惜调查自己妻子是否zz忠诚。
女主高颜高才,也赤胆忠心,为了祖国利益不惜委身德国高官。
但那又怎样,一顿操作猛如虎,君要臣S下周五,出身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肃清的对象,加之胖王器重的新势力磨刀霍霍,结局已然注定。
电影再逼真也是虚构,但现实中的王兄和姑父足以定义腥风血雨,不禁心有戚戚,希望草芥人命的环境越少越好,无论对高官还是对百姓
全智賢小姐是看這戲的原因, 美麗依然, 全程干濕褛長風衣, 襯托她修長身材, 飄飄長髪, 柔弱面孔, 喪子特工被害嬌妻形象, 特別讓人想保護她. 擦完美女鞋了, 返到部戲, 軟硬傷一堆. 硬傷就係(開始劇透)結尾殺手追殺, 河生死拉全姐, 何不推美人去生路, 自向另一邊引走殺手, 周圍都人高嘅蘆葦, 智小姐很快就安全. 類似不合邏輯比比皆是. 既然男主係反派師兄, 反派估到佢去酒店, 佢卻想不到, 當然這部唔係福爾摩斯. 殺手明知佢係一級特工卻前後只來了3人及4人. 硬傷其實係商業片或動作片不重要, 維持一味緊張刺激, 無人要你係積遜龐. 軟傷先大件事, 高不成低不就, 用真實人物似認真劇情片, 出來卻係武俠式愛情格局, 全部唔到岸. 臨尾根本就係李尋歡去找上官金虹決斗, 為了一個林詩音…..(影評都話武俠片)有實際處境就應加入警方角色, 將德警當不存在, 就算係低B美式動作片, 都安排警方做佐料, 加鹽加醋, 現只得一幕. 日本歐洲片<<女神的報酬>>呢方面似樣好多.反觀全智賢小姐一身茄醬攤尸在男人懷里太三俗了!!
在柏林墙轰然倒塌后的德国首都,南北朝鲜的特工围绕着一个金二胖留下的秘密账户追逐、交火,而终于携手,这便是韩国版的《谍影重重》——《柏林》将一部电影称为XX版的《XXXX》其实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比如前段时间某华人大导演新作上映前宣传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后来,后来大家决定还是不要继续侮辱卡梅隆老爷子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柏林》确实可以在亚洲范围内作为商业电影的一个表率:节奏紧凑、动作凌厉,有地摊文学式的政治内幕,有好莱坞式的英雄救美,宅男可以看全智贤姐姐的大长腿,腐女可以YY一下男主间的惺惺相惜,就算不幸带着小孩子,成年人也能安慰自己:至少也让他们欣赏了欧陆风光。
然而浓厚的商业氛围下,《柏林》的内核是沉重的,拨开纷纭庞杂的剧情,影片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
表宗盛(河正宇)、莲贞熙(全智贤)夫妇根正苗红,丈夫是战斗英雄,妻子是使馆翻译,在朝鲜即便不是明星家庭,也该让大多数人艳羡不已。
的确,在大使提醒表宗盛身陷宫斗将遭暗算,和要求莲贞熙用身体充当谈判筹码时,两人仍各自隐忍未发;甚至在平壤的引导下,表宗盛也未尝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妻子。
然而最终让两人决定「叛国」的,也仍然是亲情:莲贞熙不能忍受丈夫信任国家大于信任自己,而表宗盛则用投韩交换了一次救回妻子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国人不仅嫁接了好莱坞的形式,也嫁接了好莱坞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
至于这个价值观是否真的适合高压统治下的朝鲜,其实要打一个问号:至少,在我朝精神狂热的年代里,夫妻间相互告发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事实上,威权统治下人性的异化是一个严肃,甚至相当残忍的命题。
作为大卡司的商业片,在此蜻蜓点水,一碰即回也能够被人理解。
况且,《柏林》至少没有像大多数好莱坞动作片一样,给我们一个枪林弹雨后救出美人,激情拥吻中拉远景响音乐的虚幻结局。
现实是残酷的,比现实更残酷的是政治——在决策者的视角中,个人的命运如蝼蚁样微不足道,所以即便表宗盛克服了内心障碍叛国投敌,也只是被对方视作一个外交的砝码。
在有着统战宣传意义的朝韩题材中如此讽刺己方,已经向我们显示出制作者的某种诚意。
即便是从前天天讥讽「棒子」的青年们近来也不得不开始承认韩国电影的崛起。
是的,他们拍出了《熔炉》、《辩护人》这样掀起社会大讨论,乃至推动司法改革的电影。
但真正令人感到敬佩的,恐怕更在于韩国电影工业的全面成熟。
我们并不缺乏一两部现象级的电影,缺乏的是对犯罪片到爱情片,现实主义题材到家庭轻喜剧,各种类型片的手到擒来;缺乏的是从编剧导演到道具灯光的专业品质和认真态度。
而推动这些进步的巨大动力,其实是众多如《柏林》一样,虚心学习西方套路,同时重视本土观众需求的普通商业电影。
它们没有多么完美,也不见得有多深刻的,但他们不会让本国观众一次又一次愤怒地走出影院,不会一次又一次消耗在国际化浪潮中观众对本国电影残留的一点点同情和信心,这便已经足够了。
《柏林》,2013年的韩国间谍电影。
很久没有看韩国片了,看了这部2013年上映的电影。
应该说,韩国人拍非喜剧类的电影水准还是比国内高很多。
既然是韩国的间谍电影,那么自然是围绕着韩国和朝鲜的间谍们,而故事发生在同样曾经分裂的德国柏林,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应该说,影片开始15分钟军火交易的故事最为出彩,朝鲜特工和阿拉伯恐怖分子交易,俄罗斯人当中间人,朝鲜特工背后的朝鲜使馆、想要抓住朝鲜人把柄的韩国特工,以及想破坏交易的摩萨德,那么多方参与,各种间谍手段。
虽然错综复杂,但只要观众精神集中些,还是能够理清各种关系,果然有间谍片风范。
而之后朝鲜特工慢慢陷入被布置好的陷阱,而又利用自己的判断不断理清线索,也有不少看点。
不过影片后半部还是沦为剧情不够,枪战来凑的无奈,小木屋那么多人的打斗略显混乱,使得本片由间谍片转变为了枪战片。
《柏林》。
8分。
柳昇完导演作品。
河正宇、全智贤、柳昇范主演。
大陆怕是永远也不会有这类现代DZ影片吧,TG、JD……故事倒是没有反转,但剧情的架构非常合理。
一起军火交易,机密被泄露,C、H关系瞬间紧张,多方介入调查,发现秘密账户,特工被陷阱,逃亡,追杀,复仇。
故事完满。
非常成熟的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
演员表现水平在线。
全智贤真是清瘦啊,像朝鲜的特工的样子。
可惜没有床戏。
韩语电影真赞啊。
首先,在我看来,《柏林》是近几年最好的间谍动作电影之一。
堪称《谍影重重》系列的东亚版全新演绎,吴宇森暴力美学的韩国加强版。
我对这类题材阅片无数,第一遍看《柏林》被惊艳,难以置信韩国的水平可以到如此高度。
看了第二遍后仍然毫不犹豫给88.5分。
7.2的评分虽然不算低,但仍然可能是很多吃爆米花看大片的观众被烧脑,没怎么看懂剧情的深意以及上佳的动作枪战设计。
首先,作为一部动作片,片中的打斗和枪战都是上乘,帅气精彩而又不乏实战。
男主第一次在家里在2秒内用4枪干掉两个特工,凌厉惊人。
接着和补上来的另一个特工的激战,又把一对一战斗上升到一个新高。
就连之后的跌落,男主被电线缠绕、摔打都那么惊艳,一气呵成。
动作场面不像现在的港片,镜头晃来晃去,很假。
凌厉迅猛,又不脱离现实,堪称吴宇森暴力美学的韩国加强版。
其次,作为间谍片,把北朝鲜军事将领贩卖军火作为事件背景,是切合实际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良好铺垫。
金正恩改朝换代引发利益重新划分,柏林分支成为被陷害的牺牲品。
剧情十分紧凑,逐步展开,引人入胜。
在国家与个人,忠诚与背叛之间,彰显人性。
作为爱情片,男主够帅够强,女主美丽而冷静。
夫妻在被陷害被追杀过程中,消除误解患难与共,老公强悍,救妻子的决心坚定;妻子表面柔弱,却在关键时刻多次敢于出手救自己的老公。
几个配角也都很出彩。
男主苦大仇深,冷峻干练;大反派同样冷峻干练但又带有很强的痞气邪气,演技十分自然不做作。
两位演对手戏,简直了。
其它几个配角也都很赞。
《柏林》相比于007、谍影重重以及其它同类型片毫不逊色,而且在动作打斗上和爱情刻画上技高一筹。
平时不写影评,这点评分,实在忍不下去。
学波恩,还是有几分像的。
也有自己的东西。
开场很乱,完全搞不清什么会是,不过动作戏么,剧情从来不是较真的地方。
反派抓bra的动作,人物性格表露的很有意思,更有意思是这个动作还是栽赃私藏优盘用的,巧妙而有效率。
反派开枪烫伤全智贤,没有给脖子一个特写,最后只是吹了一下枪口,算是分寸感得当。
德国好间谍从塑造到死亡,也是好莱坞范儿十足。
两人从楼上掉下来那场戏拍的真是惊心动魄。
看的时候不停想怎么拍的。
结尾的麦田拍的没有伯恩有张力,也算是很吸引人。
人群中把人放到,利用穿衣服作掩护,这些动作创新都很好。
我觉得,这些都是这步电影的宝贝,也是韩影的宝贝。
结尾,塑造了一个被祖国背叛(祖国的奸臣),失去妻儿,无处容身的复仇者的角色,也算蛮酷的。
就是全智贤死的有点可惜。
真想跟着看看人家的枪战,动作戏怎么拍的。
没办法,最近一直再看全智贤的片子,野蛮女友、星星的你,蓝色大海的传说,雏菊,非常非常嫉妒娶了全智贤的那小子(有钱又帅还是青梅竹马,嫉妒也无懈可击,疯了)。
电影的剧情没猜错的话,脱胎于勒卡雷《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小说中的一段,剥头皮组的瑞奇·塔尔被苏联工业代表团中的男间谍的妻子爱上,钓上了大鱼,不巧刚好撞破了总部鼹鼠的计划,大boss卡拉下令把那个女的杀了。
导演营造了这么一个国际化的环境,却讲了一个毫不新颖的故事,还故意把打斗放在老旧的居民楼里,怕是不敢跳脱出勒卡雷的氛围半步。
勒卡雷的小说对铁幕那边这种假扮夫妻的桥段描述的比较细腻,青年男女早早的就训练好凑成对子,以夫妻身份为掩护给外人以稳定的外事人员形象。
他们之间早就训练成毫无感情的工作机器了吧,但电影中的河正宇对妻子是有感情的,莲贞熙跟着大使出接头任务,丈夫恰好了时间等着妻子归来,明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暗暗祈求不要有额外的麻烦发生在妻子身上。
韩国导演黑那边也真是够够的,一个国家战斗英雄,为祖国完成了那么多不可能的任务,屡立功勋,现实中却保护不了妻子,保护不了子女,高尚和低贱,真的只是隔着一张纸的厚度,再多没有了。
’ 作为演员的全智贤当然不会过这种日子,但我想世界上隐秘的角落里必定有众多的男男女女正在干这样一种立着牌坊做婊子的工作,他们时常困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这么愿意了,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结束,日常成了炼狱,无数的哲人同览古今想出一个个绝世的蓝图,无数的实干家抛头颅洒热血相信并实践这些计划,到头来,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恐怕和四万年前一模一样吧,我猜和恐龙同时代的小型哺乳动物祖先也一模一样,如果它们当时有心理活动的话。
体型小,溜墙根、担惊受怕,吃腐肉,吃垃圾,不能像恐龙一样一身正气的行走在地球表面。
小型哺乳动物群体中的各种种属其实都在比谁更能适应环境,谁更下贱,优胜者才能一代代的被自然选择保留到了现在。
像全智贤这样的个体,算是人类之光?
返祖现象?
遗传和变异之类的算法偶尔产生的几个最优秀的特例,值得全人类欣赏、膜拜、赞叹、爱,值得用最哀恸深沉的情感渲染她点点滴滴只言片语。
人类的生活重点,可能就是这个,人类进化的终点就是人类最终把大自然的胁迫一样一样的克服掉,打造一个全是人类技术全是人类情感建筑而成的世界,再也不用因为资源匮乏力量弱小而结成不同的团体你搞死我我搞死你。
出生于一个善于“封锁消息”的国度,如果想避免过大的信息鸿沟差距,就需要一颗对信息敏感的心,同时需要一定的兴趣和分析能力,当然翻墙并不是必须的,而且很多消息知道与否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谈到“虚构故事”的时候,往往需要一定的真实事件作为证据,来证明这个世界并不是“被过滤后的信息”所显示的那样傻白甜。
在1987年11月28日,朝鲜女特工金贤姬在大韩航空公司的一架民航飞机上安装了定时炸弹,飞机在印度洋上空爆炸,机上115人全部罹难,这是朝鲜送给韩国1988年奥运会“最好的礼物”。
随后金贤姬在巴林被抓捕,引渡到韩国,被判处死刑,1991年韩国总统卢泰愚宣布特赦金贤姬,这样一段“刽子手”和“饶恕者”的故事真真实实的发生了,后来金贤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写了许多忏悔和回忆的书。
2017年2月13日,金家长子金正男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被两名女特工当场杀害,外媒普遍猜测是金胖子在政权交替后对隐藏危险的清除。
《柏林》的故事就是讲述一段在外朝鲜间谍的故事。
这里需要提前了解一下背景,就是境外朝鲜工作人员会出现申请政治避难的情况,然后逃到韩国或是“第三”国家,而世界上冲突比较激烈的间谍行动就包括了朝韩间谍冲突、以色列摩萨德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美国CIA、英国军情六处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冲突。
电影对以色列摩萨德和阿拉伯反犹联盟都有所涉及。
其实电影的故事不算复杂,但需要一点背景知识,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确实不算太清晰。
按韩国的姜部长所言,事情的缘由是金正日在澳门留下的40亿美金账户由柏林公馆的人所打理,但金三胖并不信任他们,所以进行了清洗。
按男主宗盛所言,乃是40亿美金掌握在一群老干部手里(包括朝鲜驻柏林大使李学秀),而董将军则想通过栽赃的手段来清洗柏林公馆,由自己的儿子来掌握。
按事实逻辑而言,姜部长的调查更符合事实,电影则更偏向于宗盛的调查,但不管那个原因,柏林公馆正在被清洗,然后故事展开。
栽赃的事件是在朝鲜和阿拉伯人做军火生意的时候,被朝鲜内部人员(董明秀)故意出卖,放给了以色列特工摩萨德,摩萨德的加入使得军火生意没做成,那意味着柏林公馆的一个失败(有罪)。
摩萨德对朝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抓阿拉伯人,所以宗盛顺利脱身。
柏林大使李学秀意识到他们正在被清洗,所以决定申请政治避难,但被董明秀所杀,剩下的宗盛和妻子就成了被清洗对象。
宗盛和妻子作为极权统治下的国民,他们除了夫妻关系之外还有一层互相监督和举报的关系,当然极权主义的国家向来渲染“大义灭亲”的行为,通过家人间的互相举报,来更好的实施愚民统治。
妻子中枪的瞬间
临死前的妻子原谅了监督和怀疑自己的老公韩国近几年的电影很出色,对朝韩之间的描绘已经超越了三八线的范围,着实有些国际范,并且电影的格局也越来也大,涉及的国家和机构比较广泛,在一些政治和军事知识上也算是做足了许多的功夫。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例如《柏林》前期格局这么大,后来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救妻子的故事,不得不说有点可惜,而且对于金家账户最后也没有继续交代,甚至在政治上有点妥协,把罪魁祸首指向了一个将军而不是朝鲜的体制,有点偏离事实。
眼神犀利的反派角色电影的节奏紧凑、反派角色的演技爆棚、国际化的视野,尤其是联系到真实生活的残酷性,电影本身是值得去思考和观看的。
看过一些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韩国电影,黑朝鲜是这些电影不由自主的线索,《北逃》、《台风》、《朋友》、《柏林》等电影都有着相似的线索,这些电影中所用的手法十分相似——被意识形态毒化的朝鲜“同志”最终被压抑在内心的人性所唤醒,而扮演唤醒者角色的正是韩国人,因此,这似乎预示着,韩朝的统一不是韩国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而是人性的胜利。
《猎杀红色十月》也有类似的情节设计,苏联高级将领因为妻子惨死于肃反,而对祖国彻底失望,趋势舰艇向美国投诚,而美国人则扮演了仁厚而智慧的接纳者的角色。
看来,艺术在反应现实中的矛盾时最终会诉诸于“人性”,不过这恰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所批判的一种“泛人性论”的倾向。
文学、艺术、教化可以解决问题么?
可以让韩朝兄弟重归和睦么?
突然想起日本天皇在二战前夕的一句诗,“我相信,世界各国皆为兄弟,那为何,波涛依然汹涌?
”
线索太多,像是把三部电影捏到了一起:两个男主互相用枪指来指去再一起救女主,这是吴宇森的双雄片;朝鲜内部互相猜忌,逼功勋间谍造反,这是《谍影重重》;土耳其KEBAB摊贩原来是下得厨房上得战场的地下军队,这是……《南方公园》。
金正恩同志的领导下,朝鲜英雄投韩喽
贵圈真乱!
精彩,韩国的硬汉片已经拍到一定层次了。
这个句式可以用于今后任何韩国商业片的评论:韩国人也有了自己的XXX,虽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其间的进步值得我们学习。这次是谍影重重,剧情讲啰嗦了,可以更简练点,河正宇专注逃难三十年,动作戏赞,女神脸蛋略崩。
希望南北早日统一,北韩人民早日加入创作阵营,这种富矿题材还能再出一百部有趣的电影。
套上政治题材小背心,董明秀写得太弱了,唉~
架势不错,热闹不足。
谍影重重似的写实风格,甚至配乐,近身搏斗都很像,可惜韩语底气不足,一发声就破功。看来还有续集,也要整个三部曲?
为什么我提前知道是全智贤也不敢相认。复制成功,高潮冗弱。
没啥意思
厉害厉害
动作戏真不错 四星中有半星是期待
这电影真心没法静心看下去啊。
不管从剧情还是动作场面上都不好看,既不简单粗暴也不需要人家动脑子思考剧情,还敢说是韩国版的谍影重重……
精彩!!!韩石圭陪着河正宇一起疯,全智贤打酱油!柳承范真特么邪!
还成 算得上大片 就南北之战能不提了么
整体游走在失控的边缘,故事设定的太过于复杂,做谍战片来说没有那种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紧张,做政治片来说又差一些勾心斗角,阴谋显得太低级。
给点进步啊。
相比好多年前韩石圭的《鱼》可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