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叙事细腻,没有很直白的开头高潮结尾,可是看完以后发觉里面每一个镜头都很有存在的必要。
我的2019年开篇电影献给了它,我觉得挺值得的。
有好几次的点是真的戳到我,鼻子一酸。
虽然前半段一直是秀贤在主动,通过一些回忆片段,也看到秀贤把喜欢表现得很明显。
反观勇俊呢,他的爱反倒是在每个细节里面。
像妈妈说的那样,他什么都不说,在秀贤昏迷那段时间,他过得不好,窘迫到为了赚钱找秀贤的转院地址和医药费做了MB,不接受他的性向而不管他的家庭,他什么都没说。
一场事故,被毁掉的不仅是秀贤那段躺在病床上的时间,还有勇俊那段时光,那段暗无天地的时光,没有秀贤的那段时光。
对于电影里的雨和窗的意象,十分满意。
雨夜不愿坐巴士离去的勇俊看了评论才知道这是一部16年就已经完成的电影,在此之前一直以为是李源根小哥哥的新作。
如果我问你人有没转世?
你会怎么回答。
看完这个片子我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某种程度上我相信在光影里是可以的。
小哥哥拍的独幕剧《馨荣堂日记》,结尾弟弟在哥哥的墓前忏悔,这里的勇俊是江的转世吗?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转回正题。
看到评论很多都偏向两人的恋情会走向BE,甚至有的认为已经走向了BE,对此我是反对的。
如果说一切都可以过去,那么他们之间的问题为什么过不去?
梳理整部电影,我们可以理出这样两条故事线:第一条,勇俊作为二儿子出生,但是这个家庭并不幸福,根据勇俊爸爸去世之后哥俩的对话,他说:“可以看出哥哥很幸福,真好,至少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幸福的。
”除此之外他又对哥哥说不要做爸爸那样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勇俊作为一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并不幸福,妈妈早早离世,不能接受自己性向的家庭,或许有一个足够暴躁的父亲,这一切的一切加上他的性向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所以才会患上抑郁症吧。
这样的的他会和秀贤在一起,得到像亲生妈妈一样的关爱,我相信,后来他舍弃不下秀贤,不只是因为爱和愧疚,也有那温存的母爱。
第二条,秀贤有一个爱他的母亲,一个常年不在家的爸爸,面对妈妈的关心,即使知道妈妈爱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妈妈,比如他穿衣服是有顺序的这件事情。
秀贤妈妈则是善良的,我们可以看出母子二人的关系是很不错的,虽然妈妈不知道很多事情,但是秀贤还是会因为妈妈的探视而开心,会因为妈妈和勇俊干杯却不和他干杯而吃醋闹小脾气。
说到秀贤妈妈,她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在她的生活里,除了妈妈的身份,她同时也是丈夫的妻子,至于她可以察觉到丈夫的出轨并且毅然选择离婚,可是却接受不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情。
我觉得这也是极为正常和现实的事情,影片结尾她说的:“我的两个儿子。
”个人认为这就是一种和解。
既然我认为是和解,那么我所支持的观点必然要有所支撑。
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接受的呢?
我认为是在秀贤决定留在疗养院且开始工作开始,那日妈妈去参加了朋友女儿的婚礼,回来后发现秀贤的床铺是有褶皱的,而输尿管也没有更换,所以斥责了在一旁的勇俊。
当然这一切是护工在做,这和勇俊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排除这个是为了体现妈妈的伟大的细节,或许想的更深入一些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作为母亲的她在以这种方式传达给勇俊照顾秀贤,他还远远不够资格,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再深入地想一下,是不是这个时候妈妈已经妥协了,她已经开始接受勇俊是秀贤男友的身份?
试想若秀贤妈妈还没有接受这一切,她会去朋友的婚礼,会随意斥责一个无辜的人吗?
那个时候,妈妈已经彻底接受了不是朋友而是男友身份的勇俊,他们共同爱着一个人,那就是秀贤。
也正因为二人所爱是一样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斥责。
在论述过秀贤妈妈接受勇俊后,我们再谈论一下后续妈妈的态度吧。
似乎这部剧二人都没有正面出柜,二人之间涌动的情愫是被秀贤妈妈通过一个记录了二人旅游的摄像机发现的,我们可以很明显最初妈妈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情的。
试想一个一直以为是儿子好朋友的男孩子,突然你看到了他和自己儿子亲密的录像,这一切是在暗示什么?
自己被蒙在鼓里真是一件让人难以不感到生气的事情。
但是在妈妈接受之后呢?
电影后半段勇俊在给为他介绍工作的理疗师剃头的时候,秀贤妈妈找了过来,问是否可以载她一程,然后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摇头微笑的表情,秀贤妈妈在想什么呢?
无外乎是“我想多了真是的”,那为什么会有想多了的否定,这个自然不难猜,儿子的男友在为一个男性剃头发,而这个又发生在当事人刚为自己的儿子也是当事人的男友剃头之后,那么如果是你这位妈妈,你会想什么?
想多了这之后呢?
想多了的秀贤妈妈和勇俊一起去了趟市区,二人回来的路上,妈妈问起二人是怎么开始的,这种试探性的对话如果不是释然和接受那么又是什么呢?
既然说到这里我们不如来谈谈我一开始就说到的我不认为这是悲剧的原因。
自然看过电影的朋友可以看到,电影前半段的时间段并不是连续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不多的感情线中窥得似乎勇俊爱秀贤爱得更深,但是到电影后半段我们也可以从导演的镜头里窥得,似乎并不一定是这样。
第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我提到的秀贤妈妈问起二人之间的感情,勇俊回答:“或许您不相信,是秀贤先喜欢我的。
”
第二个原因要比对话发生的更早,那是秀贤转到疗养院,勇俊怎么也找不到秀贤,失去了工作,只好通过肉体交换的方式赚一点钱来找秀贤,最终他找到了疗养院,还记得吗,秀贤妈妈让勇俊不要再来,勇俊打断她的话说这是最后一次,之后一个人坐在公交站牌那里发呆,在这里镜头切到了发生车祸那一天,做了噩梦担心开车秀贤的勇俊被秀贤握着手安抚;以及发生车祸后躺在担架上的勇俊,还有最后一丝意识看着勇俊的秀贤,如果这不算是爱,那么这算什么呢?
第三个原因就要更早了,那是一个曾经的镜头,独自睡在单人床上的秀贤跟打地铺的勇俊说:“如果你要是不舒服就睡在床上吧,我去睡地下。
”这个时候勇俊只是翻了个身,那我们的秀贤做了什么呢?
秀贤小心翼翼地下床躺在勇俊旁边,再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难受地发抖的勇俊身上,如果这还不算是爱,那我就不知道他们怎么能成为恋人了。
我的我的我的分析大概就是这些,看到很多评论倾向BE,认为即使深爱,但是经过这样的消磨最终还是不可能在一起了,这我十分不赞同。
为什么不可以在一起?
少年时相识,互相爱着,即使在秀贤没有苏醒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能说这一切都向坏的方向发展了吗?
妈妈考到了驾照,找到了工作,勇俊也开始重新工作准备继续读书,相比于解读为千帆过尽各自散去,我更愿意将这一切视作“归来”。
这是一场名为“归来”的旅行:母亲更加了解儿子,知道自己的儿子会帅帅地弹吉他会唱好听的情歌,知道儿子原来穿衣服还有自己的顺序;母亲获得了新的身份,成为社会女性,从之前的不会开车,出门需要妹妹开车捎带,将来打算就让儿子开车带自己的很少出门的孤独中年妇女到找到工作的新生女性;勇俊获得了成长,收获了亲情,这个时候的他可以不是母子叙想念之情的局外人,这个时候的他有了可以为自己做奶油意面的妈妈。
我更愿意相信一切的一切才刚刚开始,正如结尾秀贤妈妈说的:“你知道,秀贤什么都不说。
”秀贤还爱着勇俊吗?
爱的。
为什么不爱?
只是所有人都需要长大和成熟,他们的爱也要成长,只要两人继续呵护,那一点爱情的火星怎么会轻易熄灭。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不怎么联系了”就代表错过,不是所有“戒了”就代表告别过去。
这一切也象征着过去的延续和光明的未来。
因此,我相信,换季一过,雨季不再来。
三刷换季期了,依然觉得结局是he之前一直看不太懂勇俊最后那段话到底是啥意思捋请了之后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妈妈和勇俊的戏份最多,就先捋一捋他俩,最开始妈妈是从相机里面发现勇俊秀贤的关系的
把相机还给勇俊
这里勇俊也知道妈妈已经知道他和秀贤的关系了,这也是之后秀贤好起来后他为什么不联系秀贤的原因之后妈妈转院,勇俊为了找秀贤只能当mb
mb
去告别之后出于愧疚和自责想要自杀
最终还是为了秀贤活下来这里妈妈已经有一点点动容了。
那么妈妈是在哪里开始在心底和勇俊和解的呢我个人认为是勇俊说出“我没有地方可去”这句话
其实妈妈也很可怜之后!
让秀贤帮忙洗之前那个相机里的照片!!
这是明面上开始和解!
后面秀贤醒过来之后拿的那张就是这里洗下来的,只不过勇俊被切掉了(照片是勇俊洗的,应该是他出于愧疚自己切掉的)
照片不太一样也是因为这张照片,秀贤才知道妈妈已经知道他俩的事情了,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康复后才没联系勇俊(但是其实妈妈已经接受了)而勇俊也因为愧疚没联系秀贤。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误会。
有没有发现秀贤没醒的时候勇俊和妈妈后面相处得还算融洽?
会让勇俊帮忙理发
会去找勇俊
会开始问一些勇俊和秀贤之间的事了(这已经接受得很明显了吧)
秀贤醒了之后最终还是打电话给勇俊了虽然妈妈对勇俊改观这么多,但在勇俊心里不等于接受他和秀贤的关系。
而秀贤又搞误会……六个月的时间,秀贤可能需要康复,妈妈要学车,勇俊要打工or上学吧。
反正最后应该是妈妈来找勇俊,三个人好好说清楚这事喝酒的时候妈妈说要给勇俊做意大利面,应该是想给他两独处空间。
然后,趁着酒劲夸勇俊
说得这么清楚了。
秀贤哪里还不明白妈妈已经接受了。
所以才开始试探地问:你还好吧而勇俊应该是出于委屈(做这么多还没回报能不委屈吗)回答不好(而且总感觉还有点撒娇是怎么回事……)
对于一个人两个人这两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不管是妈妈和秀贤相处还是勇俊和秀贤相处都自然(车祸以前,因为车祸后现在是妈妈和勇俊一起和秀贤相处。
仔细看会发现妈妈和勇俊去军队找秀贤那里,妈妈和秀贤谈话然后勇俊会默默走开,之后他俩才找个时间单独相处去酒吧啊这样)但是现在因为秀贤误会而站妈妈那边就显得三人气氛很尴尬,妈妈对勇俊很好但是秀贤心没站在勇俊,让勇俊感觉很累吧(我表达不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清楚我的意思哈哈哈)最后,秀贤先躺向妈妈那边,应该是谢谢妈妈的理解之类,然后望向勇俊(眼神还是有爱的)。
最后平躺(一边是妈妈,一边是爱人,秀贤就这样幸福地睡去…???
)咳咳…在那种情况下妈妈在旁边睡秀贤也不好大动作去拥抱勇俊啥的吧也不好侧躺勇俊那边。
平躺了,我就姑且算he啦。
反正刷好几次了我找不到可以be的理由
在众多表达方式迥异的LGBT电影中,《换季期》无疑属于最平淡如水的那一挂,从头至尾的生活派表现方式,让人觉得就像发生在周围,就像自己身边的更年期阿姨,和身边打过交道的两个男孩。
没有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没有欲望弥漫的情爱故事,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悲戚结局,铺满这部电影的,是生活中的普通细节,比如疗养院里相爱相亲至人生尽头的老夫妻,比如和心爱的人一起驾车出游去看海的旅途,比如去了超市忘了买油回到家后才发现家里有存货的小插曲,这些普通庸常的生活片段,组成了这部没有大开大合、却依然能凭借细处打动人心的电影。
爱人和亲人,是一对臂膀,缺了一支都不完整。
爱人的爱,和,亲人的爱,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触,是幸福的源泉。
对一位普通的母亲而言,要一下就接受儿子的同性恋情,还是有点难度。
然而,事件和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催化出理解与爱。
对母亲而言,只要他是快乐的,一个儿子变成两个儿子,转变一下思路,拨开云雾见光明。
本片对母亲心路历程的变化刻画得真实细腻。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有乱七八糟的剪辑、惨到没边的人物背景、让人捉摸不透的结局,但是这都不影响,借助着b站强大的字幕,真的是看的让人揪心、久久不能忘怀,演员的演技真的超级棒,还有两大帅哥的颜,真的是强烈推荐,真是是甩国产加泰剧几条街。
细节的刻画真的特别打动人,妈妈听到儿子秀贤车祸时的打击,知道秀贤和同学勇俊相爱的真像后的无助,日日悉心照顾昏迷的秀贤时的坚毅,面对旁人悲欢离合的隐忍,对勇俊从排斥抗拒到一点点接受容纳,以及勇俊思念母亲时偷偷哭泣,对秀贤拥有母爱的羡慕与向往,哥哥不接受他时的无助,对秀贤默默深沉的爱,对他车祸昏迷的内疚,不惜出卖身体也要找到他的决绝,以及义无反顾照顾他不惜忍受妈妈责难的坚定,在我看来,这都是爱,包括妈妈最后接受勇俊,甚至在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分开慢慢失去联系后,妈妈又把他们撮合在一起,不仅是男主之间的爱情,还有妈妈对他们俩深深的爱护,这些爱虽然让他们曾经痛苦迷茫无助,但是也是支撑他们一路勇敢的走下来的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最最打动人,让我们心底为之一颤的共鸣。
或许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吧,同志都为这份爱背负了太多,隐忍了太多,痛苦了太多,真心希望每份爱都值得~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打心里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感情新关系的冲击的。
换句话说,是需要时间。
而,时间却又是最考验人的。
考验的恰恰是活着的人,有意识的人,以及恢复意识的人。
换季,换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态度。
希望“日久见真情”能够好好的存在。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蛮有意思。
父母离婚的时候,母亲请求打父亲一巴掌。
个人觉得这一巴掌可能暗含了母亲对父亲的“选择”与儿子“同样的选择”的一种不甘。
没打下去,难道是,一种接触之后的不愤怒?
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真的很凸显母亲这个角色的付出与承受。
另外,哥哥一角呈现的正是大多数的选择。
影片里面,婚礼与葬礼的安排挺好的,能够更好的反映生命本身的沉重,以及对死亡的尊重。
影片,苏醒后的两人第一次见面,给的镜头足够框住两人隔阂的内心戏份了。
另外,电影很有夏威夷的借鉴哦。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秀贤(池允浩饰)和勇俊(李源根饰)是一对互相倾心的恋人。
秀贤本性善良,天真开朗,和妈妈居住在一起。
勇俊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患抑郁症自杀,导致自己也变得沉默寡言,性情阴郁。
秀贤的积极与温暖打动了勇俊,遂将勇俊带回家中。
在家中,秀贤的妈妈(裴宗玉饰)知道勇俊的可怜身世后,对勇俊倍加关怀,给予母亲般的温暖。
数年后,秀贤从军队退役后,与俊勇一起旅游。
旅游中发生交通意外,秀贤陷入重度昏迷。
妈妈责备勇俊不应该带秀贤去旅游,将秀贤的意外归结于勇俊。
偶然得知自己的儿子和勇俊是同性恋人后,对其更加排斥,拒绝勇俊前来医院探望儿子。
自责愧疚的勇俊被妈妈数次拒绝后,依然固执地陪伴在植物人秀贤身边,主动照料。
在经历离婚风波后的妈妈,终于被勇俊打动,并且认可两人的恋人关系。
日复一日的照顾,秀贤恢复健康。
但他和勇俊之间却出现了隔膜。
秀贤、勇俊和妈妈,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经历生死的秀贤和勇俊,两人的感情是否要继续,也成了疑问?
《换季期》是一部由李东恩执导,裴宗玉、李源根、池允浩等主演的电影。
2016年拍摄完成,于2018年2月在韩国上映。
影片获得第21届釜山电影节KNN观众奖。
1【日韩的同志电影,更对我们的胃口】《换季期》的电影,继承了日韩电影的共同特点,那便是温柔且细腻。
就像是娓娓道来的故事,配乐、构图和色彩都力图舒适温和。
情绪方面也是点到为止,水过留痕。
整部戏看下来,主要角色几乎没有什么情感高峰,即使在生气与痛苦之间,没有嘶吼,没有吵闹,导演让演员表现地很克制。
但是这种克制之下,你又会感到人物饱满丰富的内心。
总之,感情很充盈,表达很矜持。
日韩的电影和欧美的电影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
前者像家长里短的故事,后者则是热血激昂的运动。
前者的故事里充满了窗帘、帆布沙发、汤勺、茶杯,醋瓶这些生活琐物;后者的运动里尽是口号、条幅、喇叭、队伍、街道这些有目标意义的物件。
日韩的同志电影,善于聚焦个体,由个体放大影射社会,让人思考家庭伦理;欧美的同志电影,惯于描绘群像,以群像包容个体,使人感知时代背景。
「李澈学长」公号里之间推的两部日韩同志电影,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其中《夜间飞行》韩志雄,你能再直一点嘛?
中写道:不如多数欧美同志片那么浓烈,演员表达感情最激烈的时候,也不过是流着眼泪;表达矛盾冲突的台词也很生活化,没有将爱恨情仇的字眼挂在嘴边。
《人生密密缝》这108个针织筒状物,是为了祭奠我失去的男根。
中又道:整部片子拍的安静而温柔,无论是调色、语调还是人物形象,都具有日本典型的家庭剧色彩。
电影中的矛盾和冲突,都被伦子的娴静温柔所化解。
这部片子没有LGBT群体式的呐喊,没有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也没有生死离别的情节,但就是这涓涓细流的叙述中,还是让我们感受到LGBT群体的不易。
之于《转换季》,除了细腻温吞之外,导演在剪辑上,前半段一直在变换时间线,小伙伴们观影时不要走神就好。
2【我的两个儿子】《换季期》里的同性内容,只是影片要表达的部分之一。
这部片子的主线,其实在于讲述母亲这个角色的心里变化。
韩国演员裴宗玉饰演的母亲,演技全程在线。
秀贤的妈妈本性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
在儿子没出事之前对勇俊即是关怀倍至。
勇俊来家里没多久,就将自家的钥匙给了勇俊。
看到了勇俊卧在角落里哭泣也不说破。
在秀贤出事,且意外知道两人是同性恋人后,即使将秀贤出意外的责任归结于勇俊,且无法接受两人恋情,痛恨之时,依旧私下为勇俊出了医疗费。
好在勇俊的坚持和温暖,最终消融了妈妈心中的坚冰。
有一个情节澈澈觉得很有意思。
勇俊在帮秀贤剃头发后,又为医院的一位男同事剃头。
妈妈看到之后,当时的表情明显有些不爽。
电影画面也停留了数秒。
也许她心里在想:“我儿子的男友怎么能和其他男生这么亲密?
我儿子的男友只能给我儿子剃头发啊!
”妈妈的潜意识里在无形之中接纳了勇俊和儿子的感情。
最后妈妈转身,思索了片刻,自嘲般地笑了笑。
妈妈后来问勇俊:“你们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你喜欢他什么?
”呆呆的勇俊如实回答道:“是秀贤先喜欢上我的。
”哈哈,可爱。
见男友妈妈有些质疑,勇俊特意又加了一句:“真的。
”秀贤苏醒后,勇俊主动远离。
其实妈妈也在犹豫,是否让两人的关系继续。
她拿着勇俊之前给她的手帕,纠结着要不要告诉他,却还是选择让他知道,这里就已经说明妈妈已经接纳。
结尾处,妈妈笑着搂着勇俊说:“我的两个儿子”,更是温馨地让人湿眼眶。
“我的两个儿子”让澈澈想到男同志向对象老妈摊牌的那句经典语录:“阿姨,您是想一次性就有两个儿子呢?
还是想晚年一个儿子都没有!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说是如何能让原本敌对的双方化解矛盾。
得出的结论是让人化敌为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他们树立共同的第三方敌人。
《换季期》里,澈澈看到,不是共同的敌人,而是共同的所爱之人,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源于对秀贤的爱,让妈妈和勇俊最终成为亲密伙伴。
电影之所以取名换季期,又映射三人各自人生的转换之意。
通过一系列的事,母亲获得了新的身份,成为社会女性。
从之前的不会开车,出门需要妹妹开车捎带,将来打算就让儿子开车带自己的孤独中年妇女,转换成找到工作的新女性。
3【有争议的结局:感情能否继续?
】《换季期》的结局,一直是影迷们有争议的问题。
秀贤问勇俊,“你过的好吗?
”勇俊回答:“不好,我过的一点都不好······为什么感觉只有你一点事也没有呢?
”秀贤不知道,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勇俊承受了多大压力,甚至因为经济的原因出去做MB。
而这些心理的包袱,也可能是两人感情无法继续的原因。
也有观众说,是秀贤主动放弃感情的。
因为经历生死后的他,看到了妈妈的不易,不忍心再让妈妈伤心,于是和勇俊分开。
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倾向两人最后还是在一起了,毕竟妈妈都接受了。
电影结尾处的两句台词,交代三个人的关系走向确实非常模糊。
特别是最后三人的定格画面,也让人疑惑。
至于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
欢迎小伙伴们看完来留言。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首先强烈地想说一句:“心疼俊勇”,但我知道,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表面忧郁,内心脆弱的俊勇遇到天真开朗、善良细腻的秀贤,这是命中注定的爱恋,一定是秀贤先喜欢上俊勇的,但俊勇一定是爱得更深的。
秀贤在喜欢上俊勇后小心翼翼而又十分坚定地抱住俊勇,他明白俊勇心中的脆弱,是秀贤先温暖了俊勇。
之后随着俊勇在秀贤家住得越来越久,秀贤妈妈给予他母爱般的温暖,他周五下班前藏不住的笑意是他内心裂痕得到修补的表征。
撒娇亲吻、拍照摄像、唱歌玩耍,他们小小的喜乐都珍藏在小小的相机里但好景不长,风雨来临秀贤遇祸长眠,相机里的秘密被发现,俊勇在对自己的责备、悔恨和对秀贤强烈的爱意中历尽辛酸,但也是这爱意让他不惜一切也要找到转院了的秀贤,也是这爱意让他不忍离秀贤而去,从自杀边缘返回去细心周到地照顾秀贤,这一切让秀贤妈妈内心坚冰融化,接纳了俊勇。
故雨季过去,彩虹出现秀贤醒过来了,两人却并没选择继续这段感情。
半年后相聚,秀贤妈妈有了第二个儿子。
开放式结局带来无尽的可能,但绝对的悲剧结尾不会存在,换季期,意味着雨季过去,新的人生来临,我相信,在经过了如此的悲欢离合后,两人都会意识到美好感情的珍贵,除了死亡,其他事情都不能阻碍美好感情的燃起与成长。
只有死亡才能作为缘散的借口,甚至死亡也无法成为缘散的借口。
在死亡降临之前,这些风雨变换、爱恨亲疏、悲欢离合都是应举杯相庆的胜利,庆幸于你我的相遇相知,相爱相守,一旦死亡降临,就连那些晦暗的风雨都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
剧真实不用多说,或许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看懂。
我不喜欢关注一部剧的效果,(不过这部剧影视效果很棒,画面清新唯美,剧情并没有跌宕起伏,舒缓中引人思考,很感动)只想明了这部剧带给自己的意义,然而太多太多。
为什么所有年轻同性剧的悲剧 都是来自亲情?
同性的你,是否没有安全感?
还是缺乏安全感而成了同性。
剧里的他,在浴缸里哭?
哭的是什么?
一个细节,究竟想表达什么?
太多的细节,太深太深,如果一本书,字里行间含深情,那么一部剧,一秒细节引魂灵。
没有一部剧会让所有人看不懂而出现,换季期也是,总有人说看不懂,就像语文阅读理解,看不懂就不做吗?
答案也没有标准,只有参考。
人生是一部剧,你自己就是编剧。
你可以编你能编剧的一切。
悲,非心,非心所愿。
我爱你,可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剧里的缘由,高中的纯情。
你初中高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纯情,什么都不会想,虽然藏着但很幸福。
如果现实生活的你,你们依旧在一起,祝福你们,如果已经分开,尝试放下,不要太累。
不过鸡汤都是假的,除非再遇到,十年二十年都会死在回忆里。
快乐吧,因为我们都是有人在乎的孩子,真正不会离开我们的是亲人,虽然让我们痛苦的也是他们。
太多太多 意会不可言,愿你有自己见解,用心去看这一剧,但是剧只给他懂的人。
感觉LGBT题材的电影总是喜欢营造更沉静缓慢的氛围,但是这一部的画面和叙事有点性冷淡过头,痛是很痛,虐也很虐,抱歉也是抱歉,可看下来总有些不明所以的无聊感,这就像出门见人,所谓素颜,总归还是一种妆容,而且有时比浓妆更难化。叹口气给三星,演员都还不错……
狗尾续貂,或者说稀里糊涂结尾,前面很好,最后垮了。影片的名字起的也怪。总体这个故事就不好讲,讲出新意更难。
我的季节已经经历了雨季,你却还在阳光明媚的从前,三个人的关系,两个人的和解
我也有个很棒的妈妈
好慢
结尾有点为了结尾而结尾的意思。
最后说了什么
舒服的海边,有你有母亲,就够了
妈妈的心理刻画太细腻了,尤其是儿子醒来后,刚刚决定向前走的两个人瞬间被打回原形;想要自杀的勇俊哭着说抱歉那个人应该是我的时候,就在想这个人除了秀贤真的一无所有了。可是结尾都不能圆满的he,还是现实得有点残酷。
结尾确实只靠两句台词来交代三个人的关系走向有些不清 但整个电影的基调是收敛和冷静的 失去挚爱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都是痛苦的 而植物人给予的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更是让人煎熬 同志这个因子更打乱了一切本该按部就班涌现的情感… 男主的痛苦、自责、羞愧妈妈的转变,最终是爱让三人都改变了各自选择
驚喜的新浪潮作品,導演長片處女作。比起《網》顯然更適合李源根,gv時他也說覺得角色和自己相似之處很多。前面絲毫沒有取向和身份的明確論述,這種悄無聲息自然且動人,也好難得。從交叉講述,到轉折點後合而為一。母親和男孩的關係變化刻畫得很好。at CGV 센텀시티 부산 1012
前半部分不带任何过度的切换时间真的让我头很疼……
这叙事结构看的人心累
故事是一个好故事,就是剪辑有问题,搞得我一头雾水,不过两位主角的颜值真不错。
同情恋男孩和母亲的生活。
深厚而细腻,沉闷而压抑。这种感觉是真实的现实。结局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是无奈的妥协,还是已尽力最好?然而,这是基于所有情感冲突下现实而真实的选择。继续着,就这样现实而真实的存在。
音乐6 画面6 导演5 故事5 表演6 印象5 平均5.3/10 如此平庸的故事开头,利用平行剪辑增加可看性。故事过程中终于渐入佳境,结尾却来得莫名其妙。可以战胜生死的感情,却抵不过现实的种种。
努力的活下去,但不想许愿,也许害怕破碎的那一刻,也许害怕幸福的短暂,也许靠近幸福便会受伤。让生活自己流淌吧,尽量怀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
我只是一个喜欢看帅气小哥谈恋爱的老阿姨罢了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