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时候听不知道谁给我讲了个故事梗概,说一个韩国人因为二战混战的原因,充了不同国家的军队跑遍了欧亚大陆,那时候眼前浮现的是法国风格的喜剧版 My Way,觉得这个题材太巧妙了,既荒诞又真实,完全可以拍成一个个人传奇,以时代背景为烘托,讲述一个类似于阿甘正传的故事,在表现一个小民微不足道的同时,更展开一段宏大神奇的历史图卷。
于是乎,很期待。
看到一半就确信这又是一个意识形态片。
想来亚洲导演拍战争片,能拿到这么大一笔资金,也肯定拍不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作品,必然是响应社会需求满足民族情绪的中规中矩的主旋律。
怪就怪在,看完片子,还是没明白这个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韩日友好?
还是反思军国主义?
抑或反法西斯主义纪念?
要不然就纯粹是为了弘扬雪国人能跑能吃苦能善待他人的高大全形象?
没明白。
总之就是感叹,他妈的这么好的一个故事灵感就这样被糟蹋了。
范冰冰这个占了海报中心位置的人物其实是在电影中间插播的打酱油东北妞。
不过,她说了一句最能代表中国人仇日情绪的话:日本人太坏了,我恨不得把他们全杀光,一个也不留。
哈哈哈…… 多么极端而写实的民族仇恨啊!
在今天这种紧张的钓鱼岛形势下非常应景。
历史原型人物在诺曼底登陆时被美军发现,他后来又参加了朝韩战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但这次他没有加入志愿军。
最后他去了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因为他觉得和美国挺有缘。
这样的人,九死一生,几经辗转,像个雇佣军一样服务过不同的意识形态,可能早就看破了,我是哪国人已经不重要了,活下去,找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地儿善终就够了。
前一个半小时无趣。
果然鬼子还得是日本人演最合适。
其实电影中把人在意识形态催化下疯魔的状态展现的挺好,战场前线的人内心已经多多少少扭曲了。
在被祖国抛弃之后,做了多次俘虏之后,信念已经彻底崩塌了。
电影描绘出了一帮热爱祖国,但当过无数次俘虏叛徒,在祖国概念垮塌之后内心世界通过反思通过观察慢慢重塑后的年轻人们,终于回归到以个人为主题,努力活下去的概念。
祖国不要我了,可“我”,这个天地蜉蝣,一个渺小的个体,想回家,回到故土,回到一个也许不需要“我”,但是“我”爱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空气,田径赛道,有家人,有爸爸妈妈,“我”没有民族大义,没有意识形态,只有感情,只有人性,只是血肉之躯,只是想回家。
1.两个多小时,可以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不竭”来归纳,酷似马拉松跑步全程(巧的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两个多小时)。
第一幕交代缘起紧凑的像美剧,尤其是突如其来过渡到首场战役,叫人惊喜无比,节奏像装了火箭推进器一样嗖嗖的,半秒也不嫌多。
但从进了苏联战俘营就开始洒狗血,几场肉搏没完没了,审美疲劳,应该跟《战地军魂》和《监狱风云》学学。
好在诺曼底登陆没有叫人失望,有罕见的德军视角,也有一笔人性升华,相当于马拉松冲刺的后劲勃发。
2.范冰冰戏份虽少,重要性不可低估。
她在地牢中一段咒骂日本人的独白,看似和影片的主旨格格不入,却是炸开中国大陆市场的重磅火药。
“甭管你韩日友好做了兄弟,咱们中国战士是至死也不放过鬼子的!
”只此一点就足够让大陆观众心潮澎湃,对影片其他反感之处闭一只眼。
3.你可以对技巧和形式诸多微词,但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反战片。
《高地战》为了战友而战,《大兵瑞恩》为了拯救生命而战,本片的主人公连这些信念也没有,只为求得生存。
小田切让最终领悟到誓死维护的“大日本帝国”是个虚幻的影子,求生继续长跑就成了他唯一的追求。
“N姓家奴”的屈辱,折射出的是小人物的无奈,战争不神圣,很荒谬。
4.但小田切的转变落入了某种编剧窠臼,在与张东健的数次正面对抗中落了下风(逃跑、搏斗),又遇对方“网开一面”,这才激发出人性因子。
不但俗套,也太一厢情愿,万一张东健逃跑没成功,搏斗中没抢到刀,早就当了冤魂了。
5.战争场面无可挑剔,即使与好莱坞制作相比,但冗长了些。
相较于片长,战争段落少些更精练。
契合反战主题,片中的战斗只有恐怖,没有一丝暴力美学的美感,那血肉模糊的人体被子弹穿射,是血腥恐怖,那漫山遍野袭来的苏联坦克群,是机械恐怖,那铺天盖地投下炸弹的盟军轰炸机,是密集恐怖,都有一种叫人窒息、无处可逃的压迫感和毁灭感。
但镜头给的太多,效果就会打折,好比恐怖片里杀人狂突然出刀将人剁成肉酱,很震撼,如果拍上十几二十分钟他分尸的过程,那就成了黑色幽默,丝毫不恐怖了,顶多有些反胃。
6.中日韩合拍,打的仍是种族牌。
一开始中日韩互相厮杀,你死我活,但一遇到亚洲以外的势力,黄种人间立刻消弭仇恨,共同对敌,曾经互相踢脑袋招呼子弹,转眼就能搀扶着在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
可以想象不久就会有热爱本片的观众对反对派高呼:“人家白人都打过来了,咱们黄种人还互相攻击,还不团结,你就等死吧。
”7.本片投资1.6亿人民币,战场四处,卡车几十辆,坦克无数,飞机无数,爆炸无数,多国士兵目测过千,战舰若干。
以前有传言《金陵十三钗》的六亿成本是公关虚报,我将信将疑,现在彻底信了。
8.马拉松真是一项神奇的运动,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你可以做到枪击不死,炮炸不死,西伯利亚的寒风冻不死,棍棒枪托拳头砸不死,带着一身创伤还能勇夺奥运冠军。
唯一对你有杀伤力的,就是好基友那温暖的怀抱。
短评不能回复,有点想法只能在这说几句了。
现在短评排名第一的说给分低了,说看电影的时候很多日本人都哭了,我特么不知道啥时候日本人哭都成了给分标准了?
说实话,看诺门坎那段老毛子屠杀小日本的剧情时我都笑出声了,就差鼓掌叫好了。
你能哭出来也确实算是情感丰富了。
另外,电影一开始,朝鲜男跑马拉松被黑了,本来是个共鸣点,但是我写影评的时间是2018年4月,平昌冬奥会刚结束,要论没体育精神,谁能比得过韩民族?
这部电影简直是个反讽加黑色幽默的杰作,给一星不能更少了。
三年前,无意看到此片,顿觉题材巧妙,视野宏大,在世界大战之中演绎相互仇恨的殖民国家间跑者的精神,彰显人性的弱点与善良!
或许是因为自己喜欢马拉松比赛,或许是因为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充满兴趣,竟常常将这部电影温故,每次去观看,总能发现更新的意义或不一样的价值观,为自己汲取灵感与力量!
虽然是战争片,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如此。
当我们奔跑在漫长的赛道上,除了相互扶持,还有什么能支撑我们冲向终点,开启新的篇章呢?
战争是残酷的,看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倒在枪口之上,整整一代人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没能享受美好生活便已离去。
凡有良知的人类总能勇于反抗,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不灭。
这是一部在战争中相互仇杀、愤恨,用跑者精神彰显人性之美、之善的电影。
此类题材,My Way是最好看的,没有之一!
小田切让 既是长谷川辰雄也是金俊殖。
“当你搬来那日,我很高兴有一个能一起跑步的朋友。
”🏃🏻🏃🏻张东健的金俊殖从头到尾都像一个温柔的英雄 标准的男主角 善良坚韧永不言败 但是小田切的长谷川辰雄在前1/2都像反派 尖酸刻薄的让人心悸 会向自己人的逃兵开枪 但是自从二度被俘后从一个执着战争而非生命的狂人将军变成了会温柔站在诺曼底海岸线看向回家方向的悲情异乡人 最后他找回了他一生的朋友 两个人朝着家的方向不断奔跑。
听说这部很能滤火影里的中年组旗木卡卡西宇智波带土 恰好卡卡西的原型似乎也一直被猜测是岸本齐史照着小田切让画的 这部电影中的两位男主的确是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带与卡之间才有的爱恨纠葛 不过更像是反写火影 卡的冷酷执念与殖民者的傲气促使他在对战争胜负民族傲骨的幻梦下一错再错 土反倒成了拯救者按照幼时的良善坚韧没有长歪 两个人背道而驰二十余年 终于在德国的雪山尖诺曼底的海岸线金俊殖生命的尽头达成和解。
背负我的名字奔跑 戴着我的眼睛前行 原来是这样的浪漫和悲壮。
实在得吐槽一下韩国人的YY功力了如果说起点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算是YY的话那这部电影的编剧简直就是YY之王恨不得说整个二战就是这俩基情无限的主角打的了从韩国到诺曼底不仅参与了重大历史战役我就不明白这片主题是弘扬和平赞美体育精神么?
那这片真应该放奥运会上面因为这特么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啊这俩主角也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啊我要吐槽的几点:韩国男主角 这是脑残了么我怎么完全感觉他这是逆来顺受型的啊日本男主角算是悔过洗白了不过我觉得这个有点替日本人谢罪的意思吧男主角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断的被打到头破血流不断的复活 还要救这个救那个还害了咱的范冰冰这简直就是韩国蝙蝠侠 亚洲阿凡达啊整个故事其实还是对自己角色的怀疑和矛盾施暴者最后成了受害者受害者成了另外一种施暴者被无辜卷进混乱的战火中杀戮真的是极其无聊的杀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战场上想活下来只能装死到处乱跑的必然被流弹打死唯一肯定的是特效团队值得学习
个人觉得《登陆之日》是目前亚洲范围内以“二战”为背景拍摄的最好的战争片且没有之一,同时也感慨韩国电影发展的突飞猛进;该片从质量到内涵可以和《拯救大兵瑞恩》媲美,虽然两者主旨不同。
很佩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在军国主义绑架下产生畸变的“武士道”精神是有多么的邪恶与可悲,战争的残酷将堕落的人性暴露得一览无遗,求生的欲望,颠倒的信仰,战争的贪婪使无数人变成魔鬼,同时也洗净无数人的灵魂,使其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战争的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他们都有一双不知疲惫的腿脚,最终朝着自由的方向奋力奔跑。
范冰冰的那句台词:中国和朝鲜真的太窝囊了。。。
棒子们穿上日本军装为日本军队拼死血战,拿着武器都不敢豁出命来反水,活着就特么那么好?
国内那么多的日伪军,哈巴狗一样的摇尾乞怜。
没有血性的奴才太多了,是特么够窝囊的。
也许是我不够热爱生命吧,一个总想找把枪结果自己的人实在理解不了这些人的懦弱。
比朝鲜还窝囊的就是印度了,根本不知家国为何物,几十万军队被几千英国人指挥着征战欧非,从来不敢造反。。。
——————越往下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群人当着别人的炮灰,那傻逼男主还自以为是的讲着道义良善,你为谁而战?
你又在保护谁?
真特么讽刺。
不过他还是比中国的日伪好多了,至少人家不害自己国家的同胞。
——————看到最后我反而释然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家国情怀,他只是想活着而已,哪怕卑微至极。
——————很明显,导演是个投降主义者。
一句话总结:韩国演员演朝鲜人被日本人征兵打苏联,后被打败苏联人的德国人派去守诺曼底的美国人的进攻。
编剧很辛苦,让冰冰打飞机……导演很辛苦,没有翻译跟各国演员咋个交流……观众更辛苦,片子143分钟,是不是长了点……我们的日常躲子弹弱爆了,人家日常躲导弹。
为啥俩男主都撑到了德国,为啥众泰没撑过去?
因为德国好车太多……男主牺牲时把名牌给了日本男二,让他装成朝鲜人躲过美军击杀,但是男主忽略了一点……现学朝鲜语已经来不及了……最后男主死了,如果没死的话应该被美国人俘虏,坚持几年被派去打朝鲜战争,最后被中国解放军俘虏。
片名应该改为《被全世界俘虏的韩国人俘虏过全世界》男主跟黄晓明一样,总选不对阵营。
挺曲折的
也好意思拍140分钟。。。把老毛子狠狠的涮了一把
战争面前,生命渺小得如尘埃一般,甚至分不清正义与邪恶。
金将军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两个一生注定相伴的男人,从相识,相怨,到相处,相恋……看得老刘泪流满面……这简直就是一部二战简史啊!今年到现在看到的最好看的电影了!
两个二战战场上的扫把星,永远被站在战败的阵营。两个战争中的不死鸟,枪林弹雨怎么也打不中的肉身。韩语日语中文俄语德语各国语言混搭,连范冰冰也要来掺和一把。卡司是挺强大,编剧有点硬煽的味道了,重复的情节又有些拖沓,忍不住想快进啊!另,张东健从无极开始就一直在不停的跑步,韩国阿甘么?!
没剧情,没立场,没特色。整个让人失望还不如去看爆米花片
1.原来日本人也会输在武器上?2.关于交战的双方我不愿多做评价,或许众泰已经变态,但是我也只能说如果有机会我会做的更狠
看着充满韩国特色的装逼海报就恶心!零星伺候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如果煽情过度用力过猛,就变好基友电影了。
场面很大,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使命召唤和战地的死忠。。。开场来了一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看完了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特别矬 小田切让接这种戏
天啊,原来爱是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性别、超越轴心国和协约国这所有的一切界线而存在的!!!还有就是棒子真的没有底线没有节操啊!!!范爷好端端地接这个戏干嘛啊!!!
二战有我,虽然全输
范爷的出场的确是惊艳了一下,看的过程中我和严一直在猜这片子是韩国拍的还是日本拍的-。-
小田切让真心太瘦了……军服都撑不起来好么!各种战争场面背后隐藏着一对儿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基友情~
嗬,这电影问题不少,几个战场的转换不是很自然,但是战争场面绝对很足,最近几年韩国的战争电影都很牛逼,让人很郁闷,我觉得有必要去重温一下地道战了。
韩国视角的反战电影,感觉韩国人不如中国人有骨气呀,韩国到处都是伪军吗?而且吧这征服对手而非打败对手的观念难道不是抄袭中国的吗?
意淫!
伦敦语,日语,韩语,中文,俄语,法语,德语,美语。。。结局我看到的其实是Jack对着Rose说,“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很多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