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尔的春节

巴依尔的春节,Bayier's Spring Festival

主演:张子贤,李嘉宇,李世成,孙麒鹏,王晶晶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年份:2020

《巴依尔的春节》剧照

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2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3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4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5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6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3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4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5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6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7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8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9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20

《巴依尔的春节》长篇影评

 1 ) 巴依尔的春节

是一部由宁浩执导的宝马贺岁微电影,巧妙地将宝马品牌与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相结合,通过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传递了家庭、亲情和成长的主题12。

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影片以80年代的山西太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司机开着宝马5系回家过年的故事。

父亲开着车成为了他与儿子李辉沟通情感的桥梁,李辉将车视为超能力角色,引发了孩子们的欢笑与质疑。

故事中,李辉与小伙伴们的互动充满了童趣,同时也揭示了角色内心的情感冲突12。

角色和表演主要角色包括父亲和儿子李辉。

父亲通过炫耀车辆的高科技配置与儿子互动,而李辉则将车视为超能力角色,赋予它各种夸张的性能。

影片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变化和成长12。

影片的评价和观众反馈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它不仅是一部幽默、亲情与汽车文化融合的佳作,还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力量。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幽默的情节设计,成功地将家庭、亲情和成长的主题传递给观众12。

影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巴依尔的春节》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通过汽车这个载体,传递了家庭、亲情和成长的主题。

 2 ) 巴依尔的春节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春节的主题本应是阖家团圆。

团圆这件事是那么地自然,让人习以为常,以至于当我们真的失去了团圆,失去了年味,才能体悟到它的重要。

今年春节前,宝马品牌和宁浩导演合作,拍摄了一部非常用心的微电影,名叫《巴依尔的春节》。

虽然是一部和品牌合作的短片,但有宁浩导演的创意和功力加持,让这个商业短片充满了温情、年味。

同时,片中怀旧的画面、景致以及那辆来自上世纪90年代、名叫“巴依尔”的名贵轿车,彻底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熟悉而遥远的年代。

 3 ) 巴依尔的春节

从“巴依尔”到“家”:旧时光里的温情与成长在电影创作的多元光谱中,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特质,以小见大地承载深刻情感与时代印记。

宁浩执导的《巴依尔的春节》便是这样一部佳作,将观众拉回上世纪90年代初的山西,借一辆名为“巴依尔”(彼时宝马的音译)的车,串联起一个离异家庭男孩李辉的春节故事,在欢笑与泪水中,勾勒出亲情的轮廓,展现了品牌与情感的深度交融。

叙事:童真视角下的家庭拼图影片以童真视角展开叙事,巧妙地将孩子的天真与家庭的复杂现实交织。

李辉因父母离异,在春节期间被父亲接走。

父亲驾驶老板的“巴依尔”,这本是孩子炫耀的资本,却因“巴依尔”与“巴依老爷”谐音,引发小伙伴嘲笑,成为李辉改名之旅的导火索。

从“巴斯坦”“巴飞机”到“弼马温”,这些充满童趣的名字,不仅是孩子想象力的体现,更反映出李辉内心对独特身份的追求。

在这趟啼笑皆非的改名旅程中,影片自然地展现出李辉对家庭完整的渴望。

看到小伙伴阖家欢乐,李辉意识到强大如孙悟空也摆脱不了孤独,他内心的失落与悲伤瞬间被放大。

此时,“巴依尔”不再只是一辆车,而是成为他对家庭温暖渴望的寄托。

结尾处,李辉将“BMW”改成“爸妈我”,这一神来之笔,既是孩子内心的直白呼喊,也是影片情感的高潮。

父亲看到后的心领神会,最终促成一家人的团聚,让这个春节有了温暖的归宿。

这种叙事方式,从细微处着眼,以小见大,将家庭关系的复杂与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刻画得入木三分。

视听:时代与情感的双重奏鸣从视听语言上看,影片堪称一部时代风情画。

开头58秒的长镜头,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民俗画卷,贴春联、屯白菜、擦玻璃等春节场景,搭配浓郁山西口音的对白,瞬间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烟火气的90年代。

街道上拥挤的年货摊、修车摊、爆米花,以及孩子们拿着自制头盔玩耍的场景,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质感,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在画面色调上,影片以暖色调为主,金黄色的阳光、红色的春联与灯笼,营造出春节的喜庆氛围。

但在这热闹背后,李辉身着的冷色调衣物,又暗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格格不入。

尤其是他独自在雪地中的画面,冷色的环境与周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他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影片配乐同样出彩,欢快的旋律烘托出孩子玩耍时的欢乐,抒情的曲调则在情感转折处,如李辉看到小伙伴家庭团聚时,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他内心的悲伤与失落。

声画的完美配合,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李辉的情感起伏。

主题:品牌、家庭与文化的交融影片在主题表达上,巧妙地将宝马品牌的发展融入家庭故事中。

从最初略显陌生的“巴依尔”,到充满调侃意味的“别摸我”,再到最后饱含温情的“爸妈我”,这不仅是一个名字的演变,更象征着宝马品牌在中国从高端陌生到融入家庭生活的过程。

更深层次地,影片探讨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家庭变迁中的成长。

李辉在寻找“巴依尔”新名字的过程中,逐渐认清自己对家庭的渴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成长。

同时,影片也展现出中国式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含蓄而深沉的爱,即使经历分离与误解,最终也能在亲情的感召下重归团圆。

《巴依尔的春节》以其独特的叙事、精美的视听语言和深刻的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家庭、成长与品牌文化的情感盛宴。

它让我们在怀旧中感受亲情的力量,在品牌故事中看到文化融合的魅力,是一部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优秀微电影。

 4 ) 巴依尔的春节

后面一溜春节赶集的场面,街边拥挤的年货摊、修车摊、挂对联、爆米花,等等。

小时候的怀旧元素,都用各种细节填得满满的。

当然,宁浩最独到的还是对小人物朴素情感的推动。

他塑造的角色,都有着不如意,也有着一股拧巴,爱跟别人较劲,爱跟自己过不去。

这个微电影,就是叫李辉的小娃跟车的名字过不去。

巴依尔跟巴依老爷的相似,本是一个笑话,在他手里却变成了推动情节的转折点。

其实,名字只是一个幌子,内里却是孩子跟自己离异的家庭过不去。

在看似无忧无虑、撒野捣蛋的时光里,却又因为一个名字的说法,让童年添上了一层阴霾。

有喜有忧的情感,又与欢闹相聚的过年气氛杂糅在一起。

在一个短片里,塞满了这么多元素,而且还显得井然有序,恰如其分,宁浩的老到正在于此。

 5 ) 《巴依尔的春节》

影片通过小男孩的视角,展现了80、90年代的春节氛围和家庭情感,唤起了观众的怀旧情感和童年记忆。

影片中的旧款宝马车、老旧街道、春节前繁忙的小镇众生相,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亲切和温暖。

2. 剧情与创意:影片从小孩子的视角出发,将故事定位在80、90年代,聚焦于宝马这个品牌,将"BMW"的定义从“别摸我”变成“爸妈我”,巧妙地融入了孩子的渴望中,成为维系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纽带。

3. 导演风格:宁浩导演以其一贯的“宁式”喜剧表现手法,聚焦小人物,简单真实,这次更是通过小孩子的视角,将故事定位在80、90年代,展现了一段关于“年”和“家”的心灵旅程。

4. 文化意蕴与集体记忆:影片不仅是一个商业短片,它还建构了民族文化认同,唤醒了集体记忆。

影片通过平民化的视角、接地气的叙事,讲述了属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5. 社会评价:影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为7.6分,好评率为77%,被认为是相当成功的广告微电影。

有评论指出,影片的张力和深度已经不再局限于卖车的低端手法,而是更高段位的情感植入。

6. 家庭与春节文化:影片的核心主题是家庭的团圆与亲情的回归,通过唤醒观众对于家人、对于家庭观念和亲情感受的过程,展现了春节文化和家庭观念的重要性。

7. 时代背景下的叙事:影片的时代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一系列的时代符号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时代记忆,如老式单车、糖葫芦等充满年代感的元素。

 6 ) 好温暖接地气的巴依尔

虽然只有二十几分钟的剧场,但是温馨流畅一点都不做作生硬,我想说是谁想出“爸妈我”这个点子的~~真的是有点意思和想法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整体的画面质感、色调以及配乐,都给人很温馨的感觉,最生动的还是人物的语言、奶奶的几句话,就是平日生活里亲近的模样~,还有想到想时候我们在院子玩耍的情景,爸爸总是去那个凶角色,但是言语和表情里充满了愧疚和爱~

 7 ) 巴依尔的春节

影片通过汽车这个载体,传递了家庭、亲情和成长的主题,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感受到节日的温馨。

李辉与小伙伴们的互动充满了童趣,同时也揭示了角色内心的情感冲突。

影片的高潮部分,李辉在车头画上“弼马温”,象征着他的愿望和失落,这一幕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影评人对这部微电影的评价普遍较高。

他们认为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小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家庭的珍贵和情感的复杂性。

尽管有些场景显得注水过多,但整体上影片的美术、音乐和台词都表现出色,尤其是宁浩讲故事的能力依然优秀。

影片不仅在广告片中脱颖而出,还通过细节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圆的重要性。

 8 ) 从巴依尔号出来的,是巴依尔

昨天,花25分钟看完宁浩导演的微电影《巴依尔的春节》。

其实,全片算上结尾字幕也不过只有22分2秒。

多出来的2分58秒,在平复情绪。

看过预告片的我以为,这不过又是一部车企一掷千金招徕知名导演,硬邦邦地在每一帧里塞满各色车型,赶着春节风口上映的自我陶醉“广告片”。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巴依尔,即现在的宝马,和电影中出现的铜锅,蛋饺,爆米花机,成语词典,熊猫盼盼钥匙扣,以及那被扯掉的半截羽绒服袖子一样,担任着沉默的道具角色。

即便是结尾泪点突袭时,也依然保持着沉默的本样。

论记忆点,巴依尔不如那两根被当成宝剑不停进攻的大葱,不如小朋友戴着由硬纸盒做成头盔上歪歪扭扭写着的那句“第一名是我”,甚至不如张子贤那条塞进白色袜子里的红秋裤。

没有烧胎起步,没有漂移侧滑,没有静谧如商务舱的第二排,没有可以塞进整个世界的后备箱,没有宇宙第一的加速表现,没有一帆风顺、处处开挂的男女主角。

那些一提起汽车就会如肌肉记忆般浮现的滥觞宣传桥段,纷纷缺席。

在《巴依尔的春节》里,宁浩没有被商业野心绑架,变成广告的奴仆,把片子排成一帖换上任何车企LOGO都不突兀的万能膏药。

宁浩,只用巴裤衩,巴天虎,巴菜刀和巴糖葫芦,为那个时代,炮制出一个时间的剪影。

正如小男孩所说,“巴依尔不受时空影响”。

《巴依尔的春节》将30多年前一天进行了延长,在我们这辈人习以为惯的日常里,隐藏了许多值得回思的细节。

看《巴依尔的春节》,不需要像看《Ford v Ferrari 》那样,不时按下暂停键去翻阅那段散落故纸堆中的尘封历史;看《巴依尔的春节》,也无需像看《Fast & Furious》那般,不停地幻想着坐在驾驶舱中、方向盘前的英雄是自己,直到达成颅内高潮。

看《巴依尔的春节》,不知道宝马全称并不打紧,无法熟背宝马历史也没大碍,一眼认出片中车型也绝非头等要事。

你要享受的,是宁浩对时间切口的凝视;是隐藏在厚厚角质层下的人性之美;是跃进的时代远景前,混杂着属于当下的红绣花被面,一副徐徐展开关于汽车记忆与认知的画面;是张子贤紧张系上红围巾时的仪式感,更是上楼梯时混杂着骄傲与跃跃欲试的一小跳;是苍茫寂寥的《飘雪的工厂》旋律中,那独一份的精神按摩。

是小男孩口中的那句“从巴依尔号出来的,是巴依尔”。

谢谢“别摸我”,你们没有让《巴依尔的春节》染上塑料积木的味道,没有惯性地为粗俗低劣创意刷上温情金粉,也没有让那些角度与态度重叠、呛人口眼的无病呻吟成为春节主基调。

《巴依尔的春节》不是整齐划一的时代大合唱,是写给每个人本我的时间小夜曲。

时间足够抽象,足够公平,却也足够油滑,足够不动声色,宁浩用22分钟2秒呈现出了那段时间的具体形状。

在缤纷到色调滥俗且出现在祖国各地的“张灯结彩”里,我看到了从不停歇但伟大的时间。

最后,哪怕无法从《巴依尔的春节》中看清时间的真面目,你也可以单纯地像那位与贾玲神似的小胖男孩渴望的那样:我就想当巴依老爷。

 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剧作结构与亮点赏析

启:0-7:30 /35%1.介绍时间背景人物关系:父亲去接在母亲家里的儿子回家过年。

对白细节了解关系,儿子在母亲家把爸爸的物件藏住,以此第一次展现儿子对家庭和睦相爱的渴望。

2.剧情线索载体:巴依儿汽车出场3.第二次展现儿子对家庭关系复合对渴望:儿子在父亲与婆婆争论与母亲的言论中关门4.起阶段高潮:儿子在与小伙伴们玩耍中,因为父亲被嘲笑没老婆而引发孩子大战。

(人有时候需要他人点醒,自悟需要更多动力)同时队友小胖子引出承:剧情明线,给车改名字。

承(以明线为主,无暗线用力):-16:44 /48%1.小胖子带儿子做任务:找舅爷取名字失败2.两人第二次受阻:在车库被人追中思考名字3.突发灵感,找到答案4.承阶段高潮1:两人想要去找欺负他们的小孩讨个说法,儿子被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气氛冲击。

(明线结束,转回情感暗线)5.承阶段高潮2:父亲下楼去找儿子回来吃饭,看见儿子在车标上涂抹,直接开骂。

儿子大哭。

转:-17:38 /5%1.创意点:爸妈我。

父亲发现车标涂抹的是爸妈我。

(全片高潮)2.父亲情感转变合:-20:00 /12%父亲带儿子去母亲家吃年夜饭。

剧作亮点短评:作为新年商业广告片,如何把广告性质与电影创作相结合,答案就是创意。

剧中的最顶高潮,也是反转点便是颇具创意的:BMW(爸妈我与弼马温)。

弼马温很好的使外来品牌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爸妈我又使影片主题回归,奔向温情。

在剧作上,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反转结构的四幕剧。

甚至让我感觉有点像老师上课讲的超级英雄的叙事手法,找到队友搭伴打怪。

它的起承转合,每一个阶段都完成了应有的使命。

在启阶段通过几幕便让我们看清楚人物关系和生活背景。

承阶段便开始轻松愉快,带有年味的起名任务。

最让我留意的是“任务的开始”不是主人公自己提出,也不是导演安排的意外,而是主人公的同伴“提醒”。

这让我悟出来,作为短片,人物要开展一项重要坚决的任务,需要极大的动力。

而短片因篇幅有限,采用这种方式(由旁人提醒主人公)既能节省篇幅,又能收获真实感。

(毕竟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自悟)。

再从人物设定入手,片中伴随主人公一起完成任务的有另一名同伴。

是否主人公一人也能完成任务呢?

可以,但会乏味许多。

因为有同伴的加入,使童趣的对白增加,人物对比更强烈,也能通过同伴去接触更多人,还能多一个脑子带来更多的信息参与等等,不仅在承阶段增加趣味度,也能辅佐故事合理进行。

整个片子恰当的节奏让我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去观看影片。

 10 ) 宝马:我的名字,你的故事。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春节的主题本应是阖家团圆。

团圆这件事是那么地自然,让人习以为常,以至于当我们真的失去了团圆,失去了年味,才能体悟到它的重要。

今年春节前,宝马品牌和宁浩导演合作,拍摄了一部非常用心的微电影,名叫《巴依尔的春节》。

虽然是一部和品牌合作的短片,但有宁浩导演的创意和功力加持,让这个商业短片充满了温情、年味。

同时,片中怀旧的画面、景致以及那辆来自上世纪90年代、名叫“巴依尔”的名贵轿车,彻底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熟悉而遥远的年代。

看着电影中一帧一帧的儿时回忆,甚至让人动了穿越回过去的念想。

如果我们穿越回那个年代,重新来过,是否能躲过2003和2020年的这两场瘟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宝马汽车第一时间便官方宣布,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将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

这也是第一批向疫区捐款的汽车品牌之一。

再来看这部微电影,因为时间如流水,永不停歇,这样的作品才如此感人,让我们还能依托于这个片子,通过回忆,获得短暂的安宁与快乐。

而透过这部电影,宝马,这个来自多瑙河畔尊贵的德国洋品牌,也真正地走入了中国千家万户,成为中国家庭的成员之一。

01 寻名之旅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玩具,男孩子的汽车、各类塑料枪支、棍棒,女孩子的各类布娃娃,我们都会给他们取好听的名字。

对于80后独生子女一代来说,他们就像伙伴,像兄弟姐妹,像朋友,陪伴着我们的童年直到长大。

对于《巴依尔的春节》中的小小男主角李辉来说同样如此。

坐进爸爸开着的这台豪华轿车的后座,尽管并不是爸爸的车,尽管妈妈不能坐进这台车中,他依然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小孩子天生稚嫩的炫耀性格,让他在小伙伴面前多次炫耀这辆名叫“巴依尔”的汽车是多么的厉害,他拥有“百公里提速3.2秒”、“浑身都是电脑”等让人难以想象的科技感和智能感。

唯一的问题是,这辆车的名字“巴依尔”和动画片《阿凡提》中吝啬的巴依老爷名字相像,这让李辉很苦恼,于是和小伙伴小胖一起踏上了一次啼笑皆非的“寻名之旅”。

从巴斯坦、巴飞机、巴火车、巴天虎、巴金到巴花生、巴玉米、巴糖葫芦、巴粉条、巴大蒜;从八拜之交、八百罗汉、八仙过海到别拉我、别骂我、别摸我,BMW几个字母几乎被“谐音梗玩坏了”。

就在两个小伙伴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中无法自拔时,李辉灵机一动想到了孙悟空。

“孙悟空以前叫什么名字来着?

”“弼马温!

”一拍即合。

在小小的李辉眼中,无所不能的巴依尔可不就是和“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是同一级别的吗?

“百米提速1秒2,全宇宙就一个。

”但看到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弟弟开心地在门口打雪仗,一家其乐融融时,李辉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难过地感叹:“孙悟空不管有多么强大,还不是他一个人吗?

”回到家门口,他用粉笔在巴依尔的汽车标识“BMW”上方注上了“Ba Ma Wo”的拼音。

02 “爸妈我”,最动人的名字。

“故乡的冬天飘着雪,飞舞在久违的工厂,点缀了黑色的衣裳,覆盖了我们的希望,心就像这白色的雪,围绕在你身边流浪,不知道风儿把我吹向哪里,心上人又在何方……”伴随着这首《飘雪的工厂》,李辉在除夕之夜却流下了渴望父母团聚的泪水。

万家灯火的时刻,他不要孙悟空的盖世神功,也不要巴依尔的大显神通,只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嬉戏打闹,吃团圆的年夜饭。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地方,冰激凌随便吃巧克力铺满地,带鱼烧得那叫一个香,排骨炖得那叫一个嫩,我保证是你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次年夜饭。

”平日里忙着应酬领导,孩子和妻子面前死要面子的爸爸终于领悟,在孩子的成长中,再尊贵的宝马也比不上一家人的团圆。

而他自己,也无比想念妻子烧的美味年夜饭。

从“巴依尔”到“别摸我”、从“弼马温”再到“爸妈我”,宝马汽车的BMW三个字母仿佛经历了一场时光之旅,从略显别扭的音译怪名“巴依尔”,到调侃有钱有权阶层的“别摸我”;从欣赏其科技功能的“弼马温”再到走入千家万户的暖心“爸妈我”。

这一系列的变迁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是一个外国品牌植入中国市场,并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动人过程。

2006年,青年导演宁浩处女座《疯狂的石头》成为当年的影坛黑马,其中著名的调侃宝马汽车的“别摸我”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时隔13年,BMW正式牵手宁浩,从当年的调侃到今天的暖心电影。

时光荏苒,宝马品牌在中国用户的心中却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影片最后,出现一行文字:那个浑身是电脑的“巴依尔”,如今以“宝马”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曾经,因为豪华、高端,宝马品牌可能显得不接地气;但时至今日,宝马除了自己野性的一面,更多散发自己温馨、关怀的一面。

因为,汽车终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家人情感连接、传承的纽带。

03 植根中国25年 宝马的中国故事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进入一个地域文化完全陌生的国度,它会不会水土不服?

能不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切都是未知的。

宝马品牌用了很长时间来讲述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这一讲,就是25年。

回顾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业绩,2019年,其共在中国市场交付723,680辆BMW和MINI汽车,实现13.1%的销量增幅,成为中国销量第一高档汽车制造商。

”“该成绩也创下了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销售纪录。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难掩喜悦。

仅仅在15年前的,2004年,宝马在中国大陆仅仅卖出了15000辆车。

这是属于宝马的高光时刻。

这样漂亮的销量数字也正好印证了电影中的巴依尔早已不再是那个让人感到陌生的巴依尔,而是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的“宝马”。

高乐,这位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无比熟悉的外籍高管强调,2020年,宝马将继续贯彻“2+4”中国战略从心出发、用心服务,量身打造适合中国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针。

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中国,为全球”,再到今年的“在中国、携手中国、为中国、为世界”。

影片中表现的成长故事也正是宝马品牌在中国的成长故事。

2020年,一场未曾预料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宝马品牌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最好的友情,是能在困难时刻共患难。

宝马与它的中国车主就是这样。

我们希望这场灾病早日结束,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早日能重回正轨。

今年是宝马在中国开启的“新能源车之年”和 “品牌之年”,以新能源、M系车型为主,宝马共计将推出17款产品。

2020年,继续用宝马的名字,讲述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点题外话:近几年,微电影营销成为大品牌青睐的品牌营销方式。

前几年苹果运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摄的电影《三分钟》、《一个桶》以及今年的《女儿》都获得了极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2019年初为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造势的短片《啥是佩奇》更是刷爆网络。

这部由宁浩导演执导的《巴依尔的春节》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为7.7分,比许多国产电影的评分高出许多。

通过“我的名字,你的故事”让宝马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但遗憾的是片子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片子并未能成为爆款,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部极具情怀的品牌微电影,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向来可圈可点,这一次也不例外。

伴随着越来越多像宝马这样的品牌出品更多这样具有品质的微电影,在汽车营销界,一个微电影营销的黄金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巴依尔的春节》短评

还挺好的,宁浩对宝马是真爱,从别摸我,到爸妈我,需要什么来什么。

6分钟前
  • 小有
  • 还行

反感

11分钟前
  • 太阳没落
  • 很差

大众笑而不语地点了个赞👍

14分钟前
  • lennon
  • 推荐

还以为是普通的过年宣传片,却没想到是在聚焦原生家庭对一个小男孩儿成长的影响,那个年纪心中隐隐作痛的柔软部分,很容易被亲情所填补,也很容易因为丢失亲情,而形成一辈子的创伤。故事从「巴依尔」到「弼马温」到「别摸我」,再到「爸妈我」,讲述的是男孩之哭,小小年纪却说出「孙悟空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太让人心疼了。另外,恭喜我酷有了能看的作品。

18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推荐

这个BMW(爸妈我)的广告拍的真好!感动,温馨,很完美的还原了那个年代

20分钟前
  • Amy
  • 力荐

匠气偏重,温情广告短片里陈可辛拍的那种就很自然,科长的也不错

22分钟前
  • 长颈鹿脖子长
  • 较差

自己的情感太重,比较私人化。

24分钟前
  • 纯Jun
  • 较差

宁浩你认真的吗?堆了些梗,卖点怀旧,然后拼命向自己致敬,顺便把广告钱收了,这倒是好买卖。

26分钟前
  • 懵懂
  • 很差

BMW真是辆好车…

27分钟前
  • 阿默沫
  • 推荐

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這名兒!有點意思 挺喜歡扮演老爸的演員 戲好!

28分钟前
  • Chapelle L.
  • 还行

不赞同名导在一个科技相关的广告上打安全牌,我更想看到的“宝马广告”是人类对于未来科技与亲情情感之间的想象和思考,科技是面向未来的。

31分钟前
  • 麻仁小饼干
  • 较差

制作走心,把一个俗套的内核拍出新意,最后还能点题。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命题作文。

32分钟前
  • 盗火线
  • 还行

宝马原来叫巴依尔?80年代童年记忆,既有年代感,又好真实啊!小男孩儿大年三十的一天。

34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推荐

里面儿用的是太原话,就这。

35分钟前
  • MAG
  • 还行

为了切题又能看,配合过节,也只能往亲情上靠了。

39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三星半,16分钟开始才是熟悉的宁浩,之前拍的太行气。除了男孩爸爸的太原话不正宗外其它演员都是正宗太原人讲太原话。作为宝马公司的品牌广告宣传片,可以看出从《疯狂的石头》BMW被调侃成为别摸我后,宝马想对这三个字母换个更有温度有意义的名字,很巧妙的从离异家庭孩子的角度重新演绎成“爸妈我”。整个影片取景在太原尖草坪区迎新街新华老宿舍,对,这个景是真实的,可想而知迎新片区发展的多缓慢

41分钟前
  • 藏情兜兜
  • 还行

这个短片拍的好,从别摸我,到爸妈我,这才是最有年味的寓意。

44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推荐

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家庭——一个分裂的、处于危机状态的结构单元。而这种家庭危机的解决,却没有落脚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改善或外部干预,而是被寄托在一种非物质性的价值连接上。片中,一个孩子成为家庭情感重组的核心,这种“儿童视角”的现实主义电影,之所以令人动容,正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从内部缝合关系的叙事路径。这类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如何通过一种“物质性的脱敏”处理来呈现价值判断的差异。比如,影片中的孩子不理解大人对于一辆车的执念,或者说他将车视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他的这种态度不仅展现出不同年龄之间的价值体系错位,也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社会对“物”的依附逻辑与现代消费观之间的冲突。

46分钟前
  • Tertius
  • 推荐

太原后生给师哥点赞!巴依尔-别摸我-爸妈我,三个名字就把品牌文化体现出来了。太原街头的台球桌、金刚里的早市、猴子偷桃以及还算地道的太原话,在春节的气息中不仅涵盖了孩子的童真也表达了家庭的美满。

50分钟前
  •  
  • 推荐

最后那首歌不错

51分钟前
  • 一岚写故事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