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过座头市,就来看导演万岁,事实证明是不可以的。
看得我一头雾水。
如果不是有学日语这个动力支持,我是无法看下去的。
这老家伙拿刀的样子真的是帅得可以啊。
这片得留着。
我做好了笑的打算。
开始我确实也笑了,尽管笑得有些不痛快。
可是渐渐的,越来越怀疑北野武到底想干什么。
自嘲精神很宝贵,但应该有比花120分钟时间反复自嘲更有意思的事情吧?
最后也是最长的那个桥段故事里,充斥了神经质的表演和廉价的特效。
这一点直接让该片从打发时间的三星滑落至浪费地球资源的两星。
许多笑料因为象直白的漫画表演一般所以让人笑不出来,比如那个家伙在演讲台上的表演,或者那个敲鼓的等等搭配上全体晕倒的姿势,给人感觉相当无聊,而那些看似特别无聊荒诞的搞笑和大串联或许正是北野武对自己和当下潮流电影最大的嘲讽吧?
一直看到最后Cast结束之后突然很华丽的出现了一段北野武站在一个小破旧电影院里给一个农民播放《坏孩子的天空》并且总是因为一些意外事故导致电影无法正常播放时突然很有感觉,几乎掩盖了之前正片的所有光芒,并且让我准备把之前忽略的几部作品也重新补看一下,比如《大佬》,《座头市》,《血与骨》,《双面北野武》等。
这个电影有点象金镛在晚年的收笔之作《鹿鼎记》一般,将之前自己的传统风格完全颠覆,于是就有许多一路跟着作品走来的忠实读者会很不满意,因为完全不象了。
但我觉得《鹿鼎记》才是他的鼎盛之作也是最好的作品,正如同他自己说的“长的比短的好,晚期的比早期的好”。
所以,北野武的新作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过去梳理和创作瓶颈的反思,以及对当下潮流电影的看法,全部融入在这个大杂烩一般的电影里了。
另外,有个2002年的《北野武神出鬼没》记录片,不知道有人是否有看过,网上也没找到。
这是一部没有令我失望的最新作品,并至今被我津津乐道于朋友之间。
2007年秋冬之交,北野武的幽默风格除了让我爱不释手外,自己的个人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催化。
记得某篇评论中说,北野武在执导影片中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幽默”,也就是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搞笑元素。
中国人幽默喜欢抖包袱,铺陈一大段之后抖出一个笑料,与之前的铺陈一起构成喜剧元素。
而北野武讨我喜欢的地方就在于猛一下搞你一笑,让你在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同时笑出声来。
比如“我是——外星人——”这一段,猛然地让人笑过之后,又让人猛然回想起十年前的《菊次郎的夏天》,顿时温馨与怀旧涌上心头。
北野武和那个光头的确是老了十岁呀……我把这种风格称为:怪异。
话说,这部片子算是自我剖析之作,或者在创作力溃乏时期的反醒和体悟,亦可以算是向自我的致敬。
黑泽明是他的指路明灯,小津是他的同路人。
凡在电影里提到的名字,必然有点儿份量,至少,导演以为是和他有相同水平的同行。
大师牛逼哄哄地说,我不寂寞。
在现代语境下,大师多少有点讥讽之意,北野武老师一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之黑色幽默,时时浮现,自嘲和搞笑的桥段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也可以算是东方哲学的阐释,所谓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试图通过对过往心路的总结,开辟全新的北野武风格。
上一部《双面北野武》有些找不着北,这次更加过火,不过这部《导演万岁》的后半段似乎看到了北野武的新希望,也许也是他拍着拍着找到了新希望。
全片似乎被割裂了,割裂的有些残忍,为什么前面那么废话,一上来就开始Cult不行么?
我就是受不了这种残忍的割裂!
很容易让人想起那部《性爱狂想曲》,但显然没有那么简单,漫才的身影不见了,节奏也就相应的变成了进行曲,最后还出现了南方公园式的剪贴画,可以说这是一次没有信心的涅槃。
全片最经典之处要数北野武在桶里洗澡的段落,确切的说是他的玩偶被烧着后,全身只剩下了铁丝,通红的在路上裸奔,哈哈哈!
于是,我们和母女俩一起惊呼:“哇,北野武变形了!
”下面是对他的期待:后面做得很CULT,估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这么说,但还不够彻底,节奏的控制还需要增加训练,像桂正和的画风那样巨变,在大病一场过后,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更亮的玩偶。
这可真的是个古里古怪的电影,前面颠覆自己以前的部分很好理解,可后面那些情节实在让人困惑!
可虽然看不明白,可还是忍不住想知道最后怎么了??
于是忍不住一口气看到结尾,最后还是不明白。
《导演万岁》:一个导演的呓语如同一场盛开的吐嘈大会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用各种方法突破自己的瓶颈是许多人都在尝试的事情,成功也就罢了,但失败后你会发现你依然回到了原点,但这个原点与以前的原点也许恰好隔着一层玻璃!
―――韩兮无疑,影片是荒诞的,当第一个镜头是木偶被缓缓送进医疗仪器中的时候,观众已不难理解这种荒诞性的风格了。
在这部影片中共出现了四个北野武,一个是现实中的北野武,另一个是片中那个发誓不再拍黑帮片的导演北野武,第三个则是影片中在各种题材片断中做演员的北野武,而最后一个便是木偶北野武。
站在银幕之外的北野武创意了这个荒诞的故事,可以说是在《双面北野武》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了,但笔者极其怀疑这种动机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双面北野武》是北野武与“北野武”导演的一次良好合作的话,那么本片这种设定上的重复是否暗示着北野武的真正没落。
其实这重复的本身恰恰符合了影片中的故事,这个叫“北野武”的导演似乎要超越自己。
俄罗斯套娃便这样不经意间从现实走向了电影之中,于是北野武将不再拍摄黑帮片,从而转向其它的领域。
对于导演来说,这种冲动无疑是值得嘉许的,这是向自我的挑战,但尝试是否符合每一个人呢?
于是七种类型的影片相继上演,小津式的生活剧,日本大发展时的怀旧剧,经典的日本恐怖片,纯爱片,武打片,科幻片以及搞笑剧。
很显然,这些片种是现代日本电影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北野武似乎在做着一个全面性的总结。
但如果只是例举这些影片,那似乎只有搞笑的成份了,在《我的野蛮女友》中,这种搞笑的手法已经被观众们所熟识了。
而片中“北野武”的每一次尝试都没有成功,那么,其表现手法以及失败的原因便是北野武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
每一种影片都上演了几分钟的戏份,导演北野武便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而且指出其问题的所在。
很显然,对于导演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题材,没有新意便是可怕的,北野武在自省,恐怕也为了整个日本电影界在自省,这样的勇气是可敬的。
而此时,片外与片里的北野武其实达成了统一,这是一个导演的问题。
第三个北野武是演员北野武。
客观的说,本人一直不太看好这个面瘫的演员,没有表情将其戏份过于局限了,除了暴力的角色以外,剩下的似乎只是冷笑话那种木偶感觉。
导演用木偶替代自己是极其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似乎也提出一个疑问,即导演的问题是不是演员也会遇到呢?
不仅仅是北野武,还有许多影视工作者,即而扩大,整个电影业的窘地可见一斑了。
演员北野武是一种悲哀,当在纯爱剧中倚身在车边的时候,怎么看上去都是一位黑帮老大,定位,这是演员最大的可悲,也预示了日本电影界的可悲。
第四个北野武最有意思,其实它的戏份是最多的。
在电影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木偶无疑是《迷墙》中那些生产线上的木偶。
可能说人偶更确切一些,但到底是人还是偶呢?
影片中那位骗子母亲说了一句话很值得思索,“当他感觉不妙的时候便成了木偶”,与其说这是一种逃避,莫如说这才是真正的面对。
感觉不妙最起码是一种最真实的心理体验,而北野武却幻化成了木偶,于是便代表了一种无能为力。
木偶的出现将影片外的真实导演,影片内的北野武导演以及演员北野武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它是他们的化身,也是他们的替代品,它的无能为力,它的忍耐,甚至是它的胜利都是无意识的,所以当木偶失踪的时候,北野武处于一种挨打的境况。
毫无疑问,北野武用自己的身份来暗喻着当今的日本电影产业,于是,北野武的反思即日本电影业的反思,北野武的批判也是对日本现有影业的评判,这包括许多类型片。
影片中多数类型片都是几分钟的戏份,反倒是一部杂糅的搞笑片显得最长久,讲述的是骗子母女如何看上一名可能的金龟婿。
这部片子集合了几乎所有的类型片元素,武打,纯爱,怀旧等等,这似乎是导演“北野武”的理想之作,但一部科幻片的力量却远远超越了北野武的努力,那场大爆炸来势凶猛,以至于将日本所有的类型片都摧毁了!
那么这部科幻片又代表着什么呢?
影片中一句“慧星撞地球”的台词已经将所有答案都揭晓了!
影片的最后,医生面对北野武只说了一句话“脑子坏掉了”。
而坐在医生面前的是北野武真人,而不是那个木偶,自以为找到出路的北野武可以感觉良好地面对观众,但观众们显然并不买帐,导演的所有努力终于失败了,北野武的悲观也显得不是那么有力了。
韩兮2007-12-14于通州
平淡无奇的镜头语言缓慢的节奏,只是将菊与刀换成了无厘头杂耍混合解构意识流的一堆排泄物故事的前半部分大概是导演对自我及日本电影的部分否定及重新评价,后半段依我的理解应该是向周星驰王家卫成龙等人鞠躬致敬。
整部影片没有任何有趣元素,沉闷乏味荒诞恶俗。
导演毫无诚意对观众来说简直是场90分钟的灾难,犹如将渔村的几驼屎装进他自己那将要坏掉的大脑中,经受了90分钟的煎熬后我请问北野老师:如果真的岛国无电影那么渔村的屎就一定比岛国的香否?
杂乱的说一下影片中部分段落。
黑帮段落中人物夸张的假胡子怎么也难让观众相信这是个严肃的角色,退休的段落中影片变成黑白色,小津类电影中的角色变成了只会喝茶喝酒发呆的机器,真不知道北野老师是什么意图。
爱情段落和感人段落等等都是将以前导过的片子一带而过没什么可说的。
力道山这段有些王家卫的影子并且掺杂了血与骨的表现方式,猛的看来这个父亲的角色很有北野饰血与骨中父亲的七分神似之处,但扭打之后的那场戏变成了王家卫式的硬皮囊加二皮脸彻底颠覆了我对血与骨由衷的喜爱。
忍者这段更是夸张到调个钢丝满天飞,一堆人瞎砍而见不到血堪比渔村的垃圾片。
接下来的承诺日看似有着好莱坞式的大主题但内容却是周星驰成龙等等便便大串烧,两名女主角完全是就是复制周星驰和吴孟达从动作语言甚至眼神都完全复制,到后面那个弱智博士的笑声也是完全忠于周星驰的原作。
空手道这场戏更是恶心,敲鼓的那个弱智的每个动作完全照搬自成龙,吉祥老师打木头的这段更是不加修改的重现了成龙的杂耍套路。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变态社长的那个太监管家的发型和穿着竟然与小泽征尔是如此相似,这个影像直到看完影片很久我都不能释怀甚至是愤怒,导演大人这么玩真有点过分了。
作为北野老师的忠实影迷我想透过这部电影对你说,这是你导过演过的所有片子中最恶心的一部,希望你不要走上歧路远离虚幻潮流回归到真实的自我。
日本的东西,总总共共就喜欢那么几个,却是非常喜欢:索尼,宫崎骏,久石让,北野武。
向来觉得日本电影沉闷,阴郁,变态。
少有的温情片也是看得想打瞌睡。
北野武是个异类,在他的电影里,看不到传统日本电影的技巧和形式,也没有以往的“罗罗嗦嗦。
”有人说他崇尚暴力美学,其实只要和吴宇森和昆丁的电影比较一下,就知道用“暴力美学”来形容北野武的电影是不贴切的,他电影里体现更多的是“瞬间暴力,永恒宁静。
”手法简洁,宁静中突然爆发出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在黑帮片里是暴力,在喜剧片里则是黑色幽默。
北野武决定不再拍黑帮片,60岁的时候遇到了创作瓶颈期,于是有了这部《导演万岁》——自嘲和对现实的调侃。
影片讲述的是他自己决定不再拍暴力片,却又不知道拍什么电影好,试了很多类型:尝试,推翻,反思,再尝试,再推翻,再反思。
到最后一共拍了13部。
其间恶搞了费里尼,张艺谋,沃卓斯基等,借这13部不同类型的电影,调侃了日本乃至全世界流行的类型片,也是对自己“江郎才尽”的一种调侃和自嘲。
影片中,北野武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做成自己样子的木偶,每部电影失败,木偶就“自杀”一次,或是每次被打,就变成木偶挨打。
看起来有些无厘头。
但瓶颈期拍这样一部无厘头的电影,只怕北野武要有木偶那样经得起摔打的身躯才行。
这部电影,是拍给北野迷们看的,更多的是拍给北野武自己看的。
后半部分,《菊次郎的夏天》里的一个角色再次出现,对着北野武说:“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过去已经8年了。
”北野武低着头,脸上似乎带着无奈的笑,此时突然觉得鼻子有些酸,《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比较成功的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电影。
也许此刻的北野武只是需要一点理解。
影片最后,北野武去医院检查脑部,问医生:“我的脑子怎么了?
”医生回答:“坏掉了!
”前面的所有情节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年纪大了,才思枯竭,脑子坏掉了。
你无法去评价这部电影是好还是坏,就像无法叙述它的具体情节一样。
也无法去评价北野武,因为人家北老已经不惜放下脸面主动出来反省,自嘲,你还能对他说些什么。
不过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形式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知道在北老这一翻赤裸裸的反省之后,是沉默下去,还是爆发出另一股惊人的力量。
我笑了,但是我还是不喜欢
自我拷问 随便玩
为了拍最后的荒诞脱力系喜剧,北野武又多拍了五六部其他类型的电影,一部看七部,多值啊!(bushi 有些地方扯到没边儿,有些地方又真的挺好笑的,你还不能吐槽北野武,他自己都先说了,“脑子坏了”~
北野武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丫的想法,你根本是借机把自己被投资人咔掉的神经病想法集中爆发拍成一部吧。还说反省唻,分明是在炫耀自己才华横溢影思泉涌。
三部曲之一,我都不喜欢。
小时候那种看完做恶梦的动画片
這分明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性愛狂想曲啊。不知是我成熟了還是北野武成熟了,這部電影的黑色幽默和自嘲比性愛狂想曲好多了。
北野又自己玩儿一把,静等大作出炉
一个导演的反思
太cult了!北野武想拍属于他的《八部半》,却整出了一部日本类型片拼贴大合集,充满着自嘲和恶搞,但这些笑料大多也都是冷冷的,就像武桑那张不苟言笑的面瘫脸。前四十分钟的“创作”还算是正经,到了后面一个小时直接在各种风格的叙事中解构出恐怖、像素、性启蒙的元素对一切创作上的焦虑来了个纵情宣泄,每次那个蓝色的人偶替身出现都是作者的破防时刻,但再怎么颠覆也都脱离不了他骨子里的黑帮情结啊。
思路阻塞灵感缺乏下产生的游戏之作,充满自嘲、颠覆、雷点和回忆,有点hold不住自我了,恶趣味,却很对味
好玩 with cw
北野武式自嘲与调侃,电影大杂烩。“谁愿意花半个小时看一部从头到尾都在喝酒和饮茶的无聊影片?现在,“普通人”或者“感情”这样的字眼已经无法打动人们,剩下的只能谈贫论富。总之,这个老家伙不像是努力工作即将退休的人,感觉更像是文盲。情况不妙时,他就变成玩偶。”
大师,不要再乱搞了好不好。你岁数都不小啦啊·········
态度值得肯定,但不能称之为电影
一个特别的北野武,拍了一部特别的电影!恶搞、致敬、自嘲、黑色讽刺无所不有,就算搞起无厘头,北野武也是专业的😏既玩风格又玩套路,顺便再吐槽(安利)一下自己(观众),北野武的童心其实一直都在!不拍黑帮片的北野武也从来不会江郎才尽,温情、武侠、年代、搞笑都来搞一下,只是配了如影评人的话外音,听上去好笑之余又充满了北野武式的自嘲😏恶搞一下齐达内的世纪一顶,无厘头一番黑客帝国,最后再致敬一下自己的性爱狂想曲,乱炖也能炖出一部佳片!北野武运用了能剧、戏剧还有漫画式等等各种表演手法,甚至还来了两段自己的老本行,漫才和短剧,可终究还是被低估了的《导演万岁》,但这就是北野武的狂想曲!
简介这么吸引人,成片居然真的烂。全都是北野武式意象的堆砌。各种诡异的操作乱来。几乎看不出有精心安排的痕迹。幽默的节奏没有踩准故事的节奏,喜剧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我是看电影啊,看你北野武自嘲干啥??
前半部分真的很神 如此大的启发性都差点让我解剖来抄了 而且这个假人绝对神来一笔 自我否定的杀死可惜一点造型都没换 这不会也是在吐槽拍来拍去本质上还是一样吧 怎么科幻这个桥段拍成这样 吐槽的梗不是他的掌控风格 彻底失控了 就算这样做是服务主题 但是本末倒置了吧 完全可以这样拍成自传的 何必呢
能够把各个断片融合得再有机一点就好了。
重温。五年后二刷,就还挺好笑的哈哈。前半段是北野武的无差别开黑:小津安二郎的老年电影(谁要看喝茶聊天半小时的电影),各式爱情电影,乡村电影,民间传说恐怖片,忍者片,《座头市2》,科幻片,《黑客帝国》……连齐达内也不放过。后半段开始讲一个稍微连续的故事,外加北野武式无厘头冷笑话,漫才表演和各类恶搞元素,但显然不如之前的《性爱狂想曲》,以木偶指代自我倒是挺有趣的,基本零台词的北野武存在感都快被木偶超过去了。比起反思,其实更多还是北野武的一种自嘲和破罐子破摔式的狂欢了,也是一种「既然拍什么都不行,那就让小行星毁灭电影世界吧,毕竟导演万岁!」的傲娇了(拉面店一段七八个NJPW摔角手客串给我笑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