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Terror – Ihr Urteil,恐怖-您的决断,The Verdict
导演:拉斯·克劳梅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拉斯·艾丁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赖纳·博克,耶迪斯·特里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逼迫机长将目的地设往一座坐满了观众的运动场。在紧要关头,一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不顾上级指令,在民航机撞向体育场前先行将其击落。他拯救了数万名无辜的观众,却牺牲了飞机上所有的乘客,因此出庭受审。《审判》是一部新颖的互动式电影,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走向的抉择。在听完飞行员为自己的辩解后,观众们要..详细 >
有罪。但是他算什麼呢,在這場事件中?發展到那個節骨點,擊落也許就是必然,誰擊落誰倒楣,但仔細想想,誰把事情逼到這個樣子?安檢部門怎麼放進去的?體育場的緊急疏散的命令下達,這些都有問題。這部電影讓我想起哈佛的公開課,它拍成話劇也許更棒。
电车难题的实际应用,很棒的互动尝试
一般人当然看不懂。公诉人的台词就是三德时期高级军官们进行的哲学讨论。科赫少校则影射了另一个科赫少校。表面上是架空历史,其实说的是七二零事件。
经典困境,影片的创新处在于让观众选择审判结局。虽然不算新颖,但是中途停映征求意见的间断 ,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在影院的体验,大家都积极带入影片,陷入思考,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或许是电影最可贵的地方--用观点和故事给人以启示,或者将困惑置于人眼前,并且提供一个可以辩论的公共环境。
弃权。他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命运,我也没有。
虽然很理解男主 甚至如果我在当时的情况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但是仍然投了guilty 因为个人的道德 甚至可以说多数人的道德 是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我们需要法律作为判断的根基 如果为了greater good就能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的话 会发展到纳粹那样可怕的境地吧
换成浸入式戏剧会不会更有张力呢?
电影很一般,辩论水准停留在电视剧的高度。导演要求院方只给观众看一个结局,现场有两个观众非要和院方吵架要看两个,本人很汗颜,应该没看过电影,不懂导演意图。现场更多的人选了无罪,肯定“小恶”这个概念,或者是选择把人当成一个集合概念看,不论是哪一种,都让人害怕。原来原则如此轻薄。
感觉每个国家大概都能找到形同的一部作品吧……不过从开始我就赞成无罪的,提出的所有假设双赢的局面都不是被告可以左右的,审判一把枪是否是有意义的,如果意义是做表率或改变更高裁决者,那么可能也失去了你所依赖的dignity principle。
形式大于内容……而且根据剧情披露的信息,个人倾向于有罪但是赦免。
两星给放映途中好玩的辩论,比电影本身有意思也更合理
学德语的好电影,但题材太圣母,典型的西方意识形态宣传片。一群吃肉串的白莲花讨论杀家禽是不是太过残酷?你说呢?这部电影充分说明了美国为什么打不赢朝鲜战争,为什么中国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能创造不止一个的以少胜多战例,为什么同样受到三股势力的威胁中国新疆就能维持和平(顺便说一句,肥🐷蓬鲨臂)而欧美却不断被恐怖分子袭击。
片子是分两次看完的:第一次看到对上级的提问结束,此时我仍然偏向被告无罪;但在看完全片后,我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有罪。在我看来,被告那种对自己行为的道德性确定无疑的态度,恰是太多悲剧发生的根源。
这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真实难题。没有谁该被牺牲,但是面对需要有人要牺牲的困境,你是选择164人还是7万人?演员两度直面镜头,把这个难题也丢给了观众。当然,电影给出了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直以来,现实生活里大众普遍所践行的一种选择。
延伸阅读:《审判》原著、《蝙蝠侠黑暗骑士》、奇葩说炸不炸贾玲那一集。
没有现实意义的辩论
兩個結局,一樣的法律引述,不一樣的解釋和延伸。其實都是人的說法呀,終究我們是人,無論是原則的理想,或是瞬間的選擇,終歸回到人的本身。沒有全對也沒有全錯,我不會做出一樣的決定,但我也沒有能力宣判他有罪。
对洞穴奇案有参考,但发现仍是陈词滥调
只想说翻译垃圾!翻译垃圾!翻译垃圾!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