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得撇寒窗之后,人无非两种:有钱的和没钱的。
《火锅英雄》中,刘波和他的兄弟伙就是属于没钱的这一拨。
刘波住的地方是重庆地道的老楼,估计就是你们在网上看到的那种出门就是12楼的电梯房。
他骑着摩托车在南坪、渝中、江北穿梭,游荡在长江与嘉陵江之间,带着大金链子,抽着玉溪,吊儿郎当,打麻将只输不赢,随时都被债主殴得鼻青脸肿,和兄弟伙合起搞个火锅店也开垮。
对,刘波混得撇,非常撇,嘿撇。
许东说会赚钱的人哪会开火锅店,都他妈开的按摩店,几年下来房子买几套都不成问题。
结果火锅店没有开到商圈,硬是去整了个卡卡角角的防空洞里头,哪有啥子生意。
最后想转让门市,担心价钱提不上去还专门去请了“群演”在买家来看场地的时候坐到吃饭,显得热闹点。
简直比磁器口的陈麻花还撇,陈麻花虽然点都不好吃,但是别个的梅子(重庆话:托儿)天天都是请起的,工资日结。
你一个洞子火锅要转卖的时候才请一回,前面干嘛去了?
不做点竞价排名、微信推广、大众点评美团刷好评,迟早是要搞垮的,毕竟重庆火锅比重庆出租车的数量都多。
最老实的就要数眼镜,巴心巴肠、勤勤恳恳地在店里切菜、端菜、熬锅底,经常还得充当刘波和许东的出气筒,活生生的一个受气包。
可是眼镜和我一样,即使脑子不好使、情商低,却为人老实真诚,兄弟间偶尔吵个架无所谓,一旦遇到七哥带着流氓来砸场子,他也会笨脚笨手的拿着竹梯去为刘波顶受群殴的皮肉之苦。
说实话看到火锅店门外打斗的时候我差点落泪,兄弟情义或许只有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身上才能显得更加纯正。
一起喝啤酒,一起烫毛肚。
有年少时“沙坪坝草蜢”的共同回忆,也有对理想渴望的现实动机。
也就是这样的三个人,被大家认为一事无成,锤子都不晓得。
最痛苦的是,他们想把门面扩宽点可以多卖点钱,结果施工的时候整个爆破,爆烂了银行的金库。
二、打得惨打架这种事,目前在重庆来说已经不常见了。
可是君子动手不动口,一直是重庆人的最爱。
看不惯就骂,骂两句就开打。
打赢了还不得跑,等到对方再去喊人,比大院子弟牛逼多了,完全不给讲和任何的机会,惹毛了沾到就是“妈卖批,给老子把他们全部弄残废!
”刘波在片中也算是个半残废状态,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被打。
打麻将欠了二十几万,七爷天天跑到屋头来要钱,要不到钱就打,截止影片结束,刘波被牛奶瓶打过脑壳,被摩托车头盔打过脑壳,被七爷的二流子(流氓)用脚踢过脑壳,活生生一帅逼完完全全被打成了洪金宝那副模样。
不知多少厂花粉丝为此心酸落泪。
可刘波呢,面对如此大的生活压力,一是炸开了银行金库却出于道德,面对被眼镜叫爸爸妈妈的现金,没有做出违法之事;二是炸开了金库还不能报警,因为一旦报警会使火锅店的转让费用降低,更甚至就卖不出去了,一想到这该还给七爷的二十来万,心里就犯怵。
怎么办,他只能找到同学于小惠来帮忙填补上被他们炸开的金库的洞。
是的,他没有设法转移走金库的现金,也没执行用金库的钱来还自己的债,他只想让火锅店早点卖出去,或许凑点钱能还给七爷。
似乎这个对外公有孝心,对兄弟有义气的人并不坏,除了没得钱,至少有一颗坦荡的心。
可现实并不是刘波仨设想的完美,也不是于小惠计划的毫无漏洞。
刘波房子被烧了,外公的烟烧光了整个家,包括那封刘波还未找到的信,是于小惠写给他的。
于是他深更半夜跑到金库“借了”二十多万,想去豪赌一把翻个身。
岂料祸不单行,赌博被别人算计,这二十多万硬生生地被七爷带人抢走了。
于是一场打戏立马开始,许东被扇着耳光无力反抗,眼看着一包钱被卷走,此时的三人,失魂落魄,没有了一丁点希望。
正如刘波面对眼镜和许东的争吵,可能那时候他也会再次在心里默默地马上一句:”狗日的!
狗日的!
“三、爱得深感情戏在片中其实算是一条主线,年少时的爱情不管经历多少年都无法忘怀。
那三个跳着《失恋阵线联盟》的年轻人似乎都喜欢过于小惠,眼镜不敢说,刘波不敢接受,许东更像是一个看清世事沧桑的大叔,吃得咸看得淡。
在四人被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三人都先后对于小惠说我喜欢你,可唯独刘波的话,让人觉得错过是一种遗憾。
劫匪的汽油开始疯狂地浇到他们身上,四个人都哭了,于小惠的哭,就在刘波表白的瞬间。
两行滚烫的眼泪夺眶而出,仿佛是自己一辈子难以启齿的后悔和遗憾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圆满的答复,即使他们马上就要葬身火海,在这个空旷的洞子火锅里,烧成谁也不认识的一坨灰。
然而导演哪能让这对鸳鸯死于战场。
于是这时候,又一次打戏开始了。
砍刀的鲜血和火辣辣的火锅油融为一体,捅进去的是油,拔出来的是愤怒。
刘波拿着一把小刀,追着劫匪爬了好几条街。
七爷对站起来的刘波说:“去弄死他,钱不用还了”,而刘波要弄死的,不是劫匪,是想抢回劫匪手里的包。
因为眼镜告诉他,包里有于小惠的信。
三人看着刘波的背景,泪如雨下。
于小惠已经吼不出声音,她只是对刘波摇摇头,想表达的是一种绝望,也可以说是一种希望,他知道刘波的性格,这一次,她只是盼望着他一定要活着回来,不要遭弄死。
大雨、冷漠的路人,陈群的黑色雨伞,刘波数都数不清自己追了劫匪几条街,也不知道遇到劫匪后被他捅了多少刀。
他看着劫匪最后从眼前溜走,转眼死于车祸。
他又站了起来,爬上了老重庆的梯坎,爬到了马路上。
路边全是散落的人民币,曾经他认为最重要的钱,如今已经如粪土。
他爬到那个包的面前,强忍着全身的伤痛平躺在地上,翻出包里已经被雨打湿的信。
为数不多的几行字,最终让他满是伤痕的面容露出了最平静、最感动的微笑。
“胆大骑龙骑虎。
”“莫得胆,骑龙骑虎太难咯。
”故事发生在火锅比出租车多的地方,重庆。
几位老同学合资开火锅店却因为资金运转不当而负债累累,为了赚钱而私自扩张,最后挖到了银行金库下面。
最后为了解决追债危机,填补非法挖出的洞而制定了一套计划,最后计划却因突发状况而未如期实施.....一条主线贯穿剧情,中间穿插几份青春故事和兄弟之情。
辛辣直接,简单粗暴,甚至有些夸张,就像那重庆的火锅。
本片顾名思义,英雄嘛,还是一部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影片。
血气方刚的白衣少年少年不顾眼角的血泪而挥刀子拳打脚踢。
表面痞气吊儿郎当,骨子里却坚守着心中那份“不妥协”的善良。
就算这部片子的逻辑并不严密,但跟着剧情走下来九十多分钟,还是会感动,酣畅淋漓。
很多人说火锅英雄是黑色幽默,其实也没那么好笑,从头到尾还有点压抑故事发生的地方很小,就一个火锅店和一家银行。
男主角全程憋屈中白百合的表演没那么多惊喜。
陈坤还是老样子。
反而秦昊不错,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秦昊的片子。
之前他的自傲让我很不喜欢,所以他的片子我绕道,这次看,确实担得起这份自傲。
喻恩泰到了片尾演员表才看出来。
方言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准不准。
反正我不是重庆人,觉得他们的方言说的挺浓的重庆味的。
但是片子反应出来的重庆人我确实不喜欢。
在我的印象,川渝的人民是热情火辣的。
但是此片的展现的重庆人大多冷漠和自私。
例如最后一个情节,于波追抢劫者的时候,2个人满身是血的在人群中追逐,而路人只是打着伞冷漠的穿梭。
打斗的场景有点点血腥,也很真实。
>>那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好像陈坤好久都没演过脸蛋干净的角色了。
想了想还真是,五年三部电影,从钟馗到胡八一再到《火锅英雄》中的刘波,一向看中颜值的陈坤,在作品题材的选择上越来越随心随性,越来越让人出其不意。
在大家开始觉得他要奔着魔幻商业大片第一把交椅去的时候,他从停了电的防空洞里走来,成了市井平凡的火锅店老板刘波。
上一次被陈坤迷得七荤八素五迷三道,是几个月前大热的《鬼吹灯之寻龙诀》,“行走的荷尔蒙”胡八一还在魂牵梦绕赏味期,而今刘波的撩妹之路已然启程——路演时有姑娘因为电影里坤儿的表演哭了,某人回应:是不是看到这么帅的人被打那么惨所以难过?
<图片2>>>两年多前,杨庆导演找到陈坤,认定只有他才能演刘波这个角色——这个重庆小伙,有一个性格特别好玩儿的外公,有两个十几年铁杆交情的兄弟,有一段放在心里好些年的感情,热衷赌博却从不躲债,坦荡开阔,因而也常常被打手追赶跑跳拳脚相待。
彼时的陈坤在给自己放假,推掉了很多剧本,离演员这个身份有一些些远。
后来当他说起刘波时表示,对于太过真实的角色,他从来没有感兴趣过。
除了这两个原因,还因着这是一部有着浓郁重庆地方特色的片子——要回到这座离开已有20年的故乡城市,他是带着些许抗拒的。
但有些话,说多了就显得矫情。
如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由内而外散发着浓郁重庆气息的刘波,他说着一口在我看来狂霸酷炫拽的重庆话,眼神里的坚韧和情义闪闪发光。
四十而不惑的状态,既是影片中频繁被追赌债却活得极有尊严的火锅店老板,也是如今的陈坤。
与其说是一场长达20年的“不痛快”一朝得以“和解”,我更愿意把陈坤对于刘波由拒绝转变为接纳甚至热爱的态度,解读成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陈坤曾经说过,外婆过世之后,对这座城市就几无留恋,没有了回去的念头。
他的执拗和拧巴,你是知道的。
《火锅英雄》让他找到了一个理由,再次踏上这片陌生熟悉的土地,也让我在镜头内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温情的、热血在故乡烈烈燃烧的陈坤。
讲真,我打从心底里感谢杨庆导演三年的坚持和可爱的固执,这又一面的陈坤我看到了,非常迷人。
<图片3>>>这是陈坤第一次在诠释角色之前,没有撰写人物小传。
而是切身在重庆生活了两个月,让那种来自故乡的能量,源源不绝地灌输进他的身体,从说重庆话的口音的变化,到打麻将、涮火锅的姿态,到打架时挥拳的动作、眼里的凶悍,到他短暂而深切地,活成了刘波的模样——陈坤的傲骨,岂会允许刘波身上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呈现,不像个地道的重庆人。
影片中刘波灰头土脸且时不时就满脸血一身伤的形象,极为写实。
尤其是那几场打架的戏,刀刀到肉场面逼真,那种张力真的非常抓人,吊着你生生看着一幕又一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印象最深,要数接近片尾的那段雨中追逃。
青石砖瓦铺就的巷子里,在连绵的冷漠的黑伞中连滚带爬着逆行,很狼狈可是很好看。
刘波淌着血一路追,只为拿回属于于小惠的那封信,很荒诞可是很感人。
别人的英雄力拔山兮拯救众生,而这里只有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坚持、有原则的火锅店老板。
生活给他以痛,逼他绝路梁山,他便豁出一条性命,纵死也要拼回那股子深入骨血的尊严,因为“借”了银行一笔钱而投案自首是,因为欠了女孩一个回应而搏命追信也是。
天台那顿火锅之后,也许生活还是会回到本来的面目,“火锅英雄”就像藏在病床里的那个人偶,黑色幽默昭然。
以前看陈坤的作品,更多时候的注意力,是在他那张好看得分分钟想嫁的脸上。
看完《火锅英雄》,略有些百感交集。
这种感触来自于,他打破了又一个框架,呈现出了一个在表演上更多元、更富层次感的演员陈坤。
影片里刘波的热血耿直,即是如今陈坤的温柔包容。
他说着一口母语乡音所带来的感动,他以最饱满最好的状态所呈现出的平民英雄刘波,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珍贵。
走出放映厅时,身旁有人说道,这部片子其实是70、80后的集体怀旧吧。
是吧,穿着黑色犯罪类型片的外衣,骨子里却是某种浓郁的追怀。
要不我当初怎么会在看完预告片之后,莫名地想起“青春荒唐我不负你”这样违和的歌词。
顽固养一身伤,仍觉岁月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腔有调,有血有肉。
《失恋阵线联盟》的歌词忘了又有什么关系,那些人都还在啊。
刘波唱着歌摇头晃脑的样子,煞是可爱。
<图片4>>>这一次,陈坤回到了自小成长的故乡,拍了一部从前的他并不会选择的题材的电影,演了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角色,这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我能解读到的不过分毫。
忽然想起之前在杂志上看到过一句话:“陈坤把《火锅英雄》当做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戏,因为它的存在随时提醒自己,看,你本来可能会活成这个样子的。
”想了想,觉得疼。
看完这部片子,我是真的想去一趟重庆这座魔幻现实主义的城市了。
去感受一番那街头巷尾飘荡着的麻辣火锅的鲜香,去寻一寻那隐藏在各处窑洞里的洞子火锅店,有没有一家叫做“新老同学”的,店里有没有一位名叫刘波的帅气老板。
他行走在你没有生活过的城市,吃着火锅打着麻将,市井却血性,好赌却善良,骨子里带着满是麻辣口味的坦荡开阔,举手投足皆是你羡慕不来的疏朗洒脱。
他贫穷却不困惑,他狼狈却不狭隘,他让我觉得,趁着还算年轻,不妨放肆。
<图片5>
导演说,这是他筹备多年的心血之作,就像重庆火锅一样,片里将各种元素一锅烫煮,加点特色的麻辣蘸料,劲爽地奉到观众面前。
“失败者联盟”便是典型的青春情怀梗,这在近年来国产青春片中已是屡试不爽甚至已经被用到泛滥成灾。
目标受众正是在港台流行文化浸染下长大的八零后一代,沙坪坝草蜢高中时期蹦蹦跳跳唱着《失恋阵线联盟》,暗恋、失恋、情书,若干年后的重聚,回首往事仍是意难平。
也正是因为这份青春的情缘,才促成了多年后内外勾结的行为动因,将角色一切的行动予以合理性的解释。
然后便是浓重的重庆地域特色梗。
一个又一个大坡度的道路,紧密栉比的高楼,嘉陵江岸的潮湿气息。
在防空洞里开火锅店,面积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随便拓宽,挖着挖着能挖到银行金库里,除了重庆真不知道哪里还能有这样的场景。
全剧刻意用重庆方言来展开,更是突出了浓浓的地域感。
合伙开店的三兄弟,都是生活中的可怜人,苦苦支撑的火锅店无以为继,面对金钱的诱惑,贪欲和正直的念头不断交战,抉择中突出着人性的光辉。
于是就不得不提到男主角陈坤。
事实上我并没有完全能进入这个角色,很大原因是来自人物的设定。
我并不相信一个会因为麻将赌钱欠下高利贷二十万的社会底层人士,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会显得那么理智、正直和诚实。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欠债这一层背景,陈坤所演绎的人物在道德上完全无可指责。
从无意中进入钱库开始,他的每一个反应都是,不属于自己的横财不能贪,虽然金钱的诱惑一直萦绕,但他去了警局报警,被追债的高利贷各种暴打威胁,找白百合里应外合掩盖住大坑,他始终恪守着道德的底线,直到最后对抗劫匪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更是完美地突出了“英雄”的主题。
所以这边是作为观众,我的一种疏离和不信任感的来源。
当满坑满谷的金钱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你刚好在银行内部找到能一起合作的旧友的时候,当你的生活正面临困境的时候,却能坚定不移地继续自己的人生轨迹,这跟习惯打麻将赌钱的,确实能是同一个人吗?
所以对于一部希望通过剧情推进中的重重巧合、机遇来构筑整个故事的讲述的电影来说,不能建立起观众的信任感,的确是很要命的事情吧。
同样对剧情和理性的质疑存在于另外两处。
一处是白百合在银行中究竟能做什么。
一开始交待她工作中的不如意,被同事刁难排挤,被上司暗示不会变动时,她应该是一个项目的审批部门的业务人员。
然而当她提出可以帮助陈坤进入金库的时候,她又有了请外部人员进入金库的权限,有了全行所有人薪酬情况的文件——她到底是干什么的?
是做行政的还是做人事的,还是做具体投融资业务的?
另一处是陈坤在控制住绑匪的头领,其他绑匪都被迫缴械的那一瞬间,我完全无法理解这时银行所有的办公人员为啥不趁机一同把所有的绑匪都击倒制服——这么好的机会,却就这么白白错过,也的确让人难以信服。
也许正是因为这几处推进情节的关键点让我心存质疑,我始终无法真正被剧情打动。
当屏幕上各种打斗血肉模糊,绑匪、高利贷、火锅英雄们一通混战,我却始终静静旁观,看这一出戏剧如何收场。
然后他们就终于制服了绑匪,然后就终于成为了英雄,然后他们就决定,在这个火锅店遍地的城市,在他们经营不善的老行当里,再开一家火锅店。。。
很多影评说电影拍得很港味韩式,但是这正正的说明了重庆的日夜繁华被导演表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抄袭,只有感动。
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方言,让观众感觉舌头都要发麻,重庆味很重,胜似在吃火锅。
其实火锅就是重庆,故事想说的是英雄也有两面,出手帮助你的在你心中就是英雄。
英雄没有所谓的标准,只是你有了心目中英雄的标准。
老同学这么多年,真的很值得珍惜。
对女主角的说法自从碰到刘波他们三个之后,终于感觉这个世界有所改变。
非常有意思,当你无助盲目的时候,会许只是一个现身。
你都会觉得那是黑暗中的万丈光芒。
然而对方却不知道他已成为你心中的英雄。
最后大赞那四个打劫的人配上西游的面具,淋漓尽致啊。
刚好在最后为主角们戴上面具,让观众对于人物的性格作出更明确的认知。
虽然结局略微荒谬,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上周末的《快乐大本营》,让我们欣赏到了新一代“游戏黑洞”陈坤,他在节目中数次哭笑不得地说:“我为了宣传个电影,我至于吗?
”他这么卖力宣传的电影就是4月1日上映的《火锅英雄》。
陈坤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上过春晚,演过钟馗,分饰过两角,走到过西藏……怎么就对一部自己出演的电影这么上心呢?
因为他知道这部电影不错,希望更多人能去影院看,但是也有可能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事与愿违……因为《火锅英雄》虽然是按照商业片配置来的——主演除了陈坤,还有“票房女王”白百何,但这到底不是一部传统的商业大片。
《火锅英雄》的编剧和导演都是杨庆。
杨庆上一部电影是《夜·店》,那部电影完全不是按照传统电影模式走的,首先时间就发生在一晚,地点也只有一个——街头小超市。
故事很“三无”:无厘头,又很无奈,还无巧不成书——何三水在超市里买了一张彩票,中了9500元奖金,可超市老板娘在打彩票时打错了一个数字,导致何三水与大奖擦肩而过。
几次申诉无效,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这一晚,他决定带着傻表弟来超市把货物都卖掉,卖到9500元,拿了钱就走……当然他对超市的业务又不熟悉,又遇上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客人,产生不少或搞笑、有惊无险的事件。
好不容易眼看金额够了,一个劫匪进到超市。
此前他抢劫了附近商场的钻石,将之藏在超市冰柜里,现在回来拿……《火锅英雄》的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怪:刘波、许东、王平川三个人从初中就厮混在一起,人称“沙坪坝”草蜢,他们合伙开了个洞子口火锅,生意不好,想盘给别人。
为了盘多点钱,他们把店往里挖,结果挖到了银行金库……好不容易在“拿钱还是报案”中挣扎出一个结果,他们为了填洞,发现银行职员于小惠是他们的初中同学,当年还给刘波写过情书。
而就在他们原本商量好悄没声息填洞的当天,真的有一股劫匪(对的,又是劫匪)进入了银行……在现在一大片国产电影不知所云就敢进院线的今天,肯费尽心思把故事讲得这么曲里拐弯,就值得推荐一下。
导演杨庆是重庆人,这部电影也充满了重庆特色。
火锅就不说了,这样随随便便在自家打洞就打进别人家地下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山城重庆。
记得以前在天涯看过一个重庆问路的帖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笑的真实段子,比如:坐一段电梯上到几十楼,推开门出去发现是一条马路……别的地方指路说的是左、右,重庆人民指路是让你朝上走、朝下走。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在这里全没用。
记得有次朋友在重庆开车用导航,开着开着导航就显示他在江里面开……但偏偏重庆人民开车还特别的野,我觉得是被这特殊地形给练出来了——没有金刚钻,怎敢揽瓷器活啊。
曾经在重庆坐公交,那公交车开出了跑车的感觉,只见前面有一个重庆嬢嬢,推开窗户,吐了起来。
吐完,另一个嬢嬢过去接班,继续吐……但就算这样,她们也没有让司机减速的意思,实在是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火锅英雄》中把重庆的这种路况算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得很到位。
然后,几位演员也很拼。
全片是重庆话对白。
陈坤自己是重庆人,这对他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
而据说白百何学得最快,陈坤笑称,白百何一个下午说重庆话的标准能达到秦昊打着飞的也追不上的级别。
秦昊是一如既往来贡献演技的。
不过我却觉得喻恩泰演得最好,别说方言,整个人形象都变了,你就算仔细认也不一定能认出来这就是“秀才”。
而陈坤最惨。
这应该是他被打得最惨的电影吧,什么风里刀、什么霍心、什么钟馗、什么胡八一……让这些英雄统统见鬼去吧。
陈坤演的刘波就是一个没钱就借高利贷,有钱就打小麻将的普通人,先是被追债人打,又被劫匪打……真的是从头打到尾,打到面目全非。
所以我特别呼吁电影分级制度,因为又愿意安利大家去看这部电影,但是暴力血腥,未成年人千万不要去看。
———————————————这里是安利完电影,来安利导演的分隔线—————————————首先要说中国并没有所谓“第八代”导演……连“第七代”都不被承认。
“第六代”的代表王小帅曾公然在戛纳说:“中国电影不可能有第七代导演。
”,因为他认为,“没有拍过严肃电影的导演,就不能称之为‘代’”。
而另一个导演陆川也曾主动跳出来说:“我就是第七代的代表。
”(冷漠脸)目前被认为的“第七代”导演是宁浩、杨树鹏等人。
于是我就“做主”将杨庆、忻钰坤划分进了“第八代”导演阵营。
这两个人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都是80后。
杨庆1980年出生于重庆,忻钰坤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
然后都是“野路子”。
1998年,杨庆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影视艺术系学表演,毕业后在成都电视台做编导的工作。
是杨庆自己选择了“北漂”,结果先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早已结束,然后中戏方面又说今年他们电视艺术系不办了,问愿不愿意上成人教育学院的戏剧导演班。
“后来我还是决定上了那个成教本科班,来北京上学,不是为了获取所谓的知识,而是为了学校能给你一个平台,干你想干的事,说白一点,就是要认识志同道合的人。
”而忻钰坤高二就退学了,自费报考了西影集团下属的西安电影培训学院,但不久又退学。
后来,他考了一次北电,失利;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旁听生,落选……开始为电视台拍起了栏目剧。
是的,这两个人还都干过电视台,或者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特别喜欢拍小人物的命运。
2008年,“正好赶上北电摄影系招生,这一次我竟然奇迹般的通过了”,不过他上的也是进修班。
但或者正是这样,使得杨庆和忻钰坤的导演手法更加自由,不拘泥于艺术啊、商业啊、现实题材啊……更多的是强调电影的故事性。
两个人还都受到宁浩的影响。
杨庆和忻钰坤都是多线叙事的爱好者,忻钰坤曾明确表示自己是科恩兄弟的脑残粉,他们的电影中都充满了科恩兄弟那种莫名其妙但又情理之中的命运巧合感,那种夸张变形又合理的情节,独特魅力的小人物,和带点魔幻色彩的黑色幽默。
而杨庆在2006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出来时,非常开心,因为他意识到机会来了:“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的处女作《夜·店》先被宁浩的“御用”演员徐峥看上,徐峥把这个剧本推荐给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后来还在电影中出演了何三水这个角色。
忻钰坤的《心迷宫》去年上映。
我认真翻了下豆瓣,他在我去年看的上映的国产电影中,不能排第一,也能排第二了。
故事围绕着一个小山村里一具烧焦的尸体展开,因为已经烧焦了,这具尸体一会儿被认为是村子里的妙龄少女黄欢,一会儿被认为是村花丽琴外出务工的丈夫,一会儿又被认为是欠了赌债的村痞白虎……反正阴差阳错,也闹出了不少事情。
充满了巧合和搞笑。
这是忻钰坤的处女作,就获得了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伯爵年度优秀剧本奖,和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单元“影评人最佳新锐导演奖”。
他的新片叫《山野追踪》,说是会在今年上映,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因为特殊国情使然,《火锅英雄》几乎从概念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某种困境,它以犯罪为主线,满满的黑色元素,主角们要深入其中,在尺度的边缘游走,不断挑起冲突,却又必须要在风暴之中体面地全身而退,合理,还得合法。
所以当三个落魄的好友第一次看到金库里的钱时,理智还是战胜了贪念,他们想要做的只是去补起那个洞,让一切看上去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可这还不够,必然会有意外到来,否则戏就无法演下去。
赌债只是个引子,而高潮的银行劫案在开篇便已上演,所有的悬念并不是谁导演了犯罪,而是这帮倒霉的家伙最终究竟结局如何。
陈坤与白百合构建了电影的另一条叙事线,一段在黑色犯罪电影中本应轻描淡写的青春爱情。
比较起预告片中心机深沉的模样,白百合的角色在电影中圣母得有点过于死板。
好在回到家乡的厂花突然开了窍,落魄狼狈被打成猪头都只是表象,一口地道爽脆的重庆话,耿直,火爆,血性,又不乏善良。
所以再穷困潦倒,也还是有曾经的女神喜欢他。
刘波这个角色就像是重庆洞口火锅,未必上得了厅堂,什么都有一点,但味道和成色十足。
杨庆和陈坤都是重庆娃儿,而电影中的重庆似乎也是久违了,这个或许是中国最具江湖气质的城市,曾经也是电影的宠儿,它本身就带着独有的黑色基调,嘉陵江、过江索道、城市中穿行而过的城铁、掩盖在鳞次栉比高楼下的老旧棚户、湿热天气、市井人烟,每个空镜都充满了戏剧的可能。
而杨庆用了极其仪式感的镜头来表现重庆,比如黑暗中豁然开朗的高架城轨,密如蚁穴的老旧高楼,暴雨中的黑伞如群花绽放,刘波与劫匪的生死追逐流淌其中,角色融入了城市,或者,城市也成为了角色。
“火锅”的故事未必谈得上新意,好些桥段都可以看出盖里奇的师承。
但好在整部电影讲得完整,逻辑虽不够顺畅但也没有过多硬伤。
边角角色稍嫌突兀,过于符号化(没错,说的就是那个银行富二代女),但主角们的性格与情感都还算可信感人。
或许杨庆还从杜琪峰与罗宏镇那里汲取了灵感,毕竟秦昊的破车上就印着“PTU机动部队”,而两帮恶人突然遭遇并驳火,成为主角们摆脱困境的终极方案,也已是此类电影相当标准的套路了。
不过,尽管俗是俗了些,但看过这么多次,依然还是会觉得有趣。
电影在打斗上的表现同样堪称大尺度,最后银行劫匪与江湖混混的乱战让人想起《黄海》里的朝族恶棍大战首尔黑帮,劈砍猛刺,刀刀见血,血腥程度在国内电影中也算少见,最后留意演职人员,果然是有韩国的动作团队在幕后操持。
电影中,角色因为压力,因为一念之差,或许犯下了错误,但电影用足够的篇幅去描绘他们的困境与窘迫,以及自我救赎。
厂花的脸肿胀不堪,依然锲而不舍地追逐劫匪,这事儿倒与正义无关,所以最后被表彰的英雄被替换成了充气娃娃(这不是鬼冢英吉才会干的事么?
)。
而那个不成器的男人豁出性命,只是要找回错过的爱情而已。
至此,那条在电影中显得并不算合贴的爱情线终于也完美地融入到了主线之中,红汤已滚,黑色幽默、犯罪、悬疑、动作、浪漫,一一入锅,汆烫数秒,敬请品尝。
在这乍暖还寒的四月,吃这样一顿重庆火锅,酣畅淋漓,通体舒畅,观众们的感觉应该是巴适的。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几年前那部小成本的《夜店》,《火锅英雄》也只是杨庆的第二部长片,剧作更完整,制作更精良,个人风格也已经非常突出。
我甚至会想,如果抛开审查的限制,让80后的杨庆甩开膀子干,比较74年的罗宏镇,他究竟会差上几分?
PS:1、电影的主题曲,又是赵英俊写的,连里面抢戏的口哨,也出自他。
我还记得很多年前,他在《夜店》中欠揍的贱样,谁会想到,一个卖座吉祥物,会就此诞生呢?
2、厂花是会用微表情演戏的男人,可以特别留意他第首次看到巨款时的嘴角。
3、除了陈坤,秦昊与喻恩泰的角色也非常立体有趣,可惜让秦昊学重庆话实在有点为难他了。
重庆火锅红彤彤的底料,把各种滋味的食材从锅里涮出来,都染成火辣辣香喷喷麻溜溜,既然取带火锅的片名,何不拍成更有其名字特色的痛快劲儿?
没必要变成致敬草蜢的青春犯罪片。
真正的抢劫犯一色的偶像小鲜肉,武力值要不要辣么牛?
干翻了二票老混混。
又影射了什么现实?
看到他们,总不由自主想起频发的未成年的戾气事件。
不知道这样电影是不是又有些什么好的或不好的示范作用。
四个老同学,已经被浇上汽油,火锅翻了,烟头来了,火还没得起。。。。
白悬了我一颗心。
好吧,导演怜惜,不火烧,可是一个人挣脱了绳索,另外三个是不是也可以站起来了也救援救援?
还有,我很不喜欢三个人都说“我喜欢你”。
第一个说喜欢感觉好吧每个屌丝都有喜欢的女神,第二个说喜欢咦是不是啊开玩笑的吧凑热闹的吧,第三个说喜欢简直尴尬症犯了苦死了的笑再不说喜欢对不起主题必须说出来。。。。
其实很想知道,曾经纯净热情的白色青春是怎么蜕变成一事无成赌债缠身的黑色颓然?
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得心里拔凉拔凉的,那如果还正直单纯热情的学生们看了和对比,会不会想着前程晦暗呢?
说回主题,面对那些无人监控堆积的钱山,红果果的诱惑,不用困顿,即使小康中产也会强烈地挑战底线,也会挑起占有的欲望。
假设我的隔壁是个误打误撞可以抵达的钱库,老式陈旧,没有监控(这是影片的最大bug,怎么可能等到政府发文才会想到安保,什么安保都不如金钱来得迅速和不拖沓),怎么都逃脱不了挣扎和伸手。
想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犯罪成本,不敢明着取,那能不能钱堆中间放些砖抵一抵呢?
唉。。。。。。
最后变成英雄,是不是要过审啊?
可能冷幽默我不太能接收到那个点,但是我觉得结局让我很匪夷所思,他把银行都挖了那么大个洞了,难道不用坐牢吗。
还有他那个兄弟应该杀人了吧,难道也不用坐牢。
而且白百何和那个女的争冰箱的那罐药,到底谁喝的啊。
难到就是为了说明她们两个有矛盾,这也有点太大材小用了吧。
最起码说下他为什么吃药吧,还有他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懦弱,总觉得白百何的角色没有立体感,没有很鲜明的人物形象,感觉看完电影只记得他们三个卖火锅店,明明白百何也是计划当中的一个部分。
而且他们两个上学时的感情戏也有点唐突。
抢银行的劫匪好帅啊!!!!!!!!!!!!!
非常奇怪的一部电影。
前半段铺垫太多,后半段火力欠缺。但是陈坤,秦昊,秀才的演技还是放心。故事框架有宁浩的影子,但是又没有太多曲折和,黑色幽默玩的还是尚需历练。重启宣传片做的不错,劫匪的风格帅爆了。
看得出来想走盖里奇的路子,但一点都不像好吗,剧情太生硬,真的一点都没有说服力。至少疯狂的石头和赛车能让我觉得真的挺好,像电影。除了重庆火锅,其他的一点都不吸引我。
确信这是愚人节最好的礼物?逗你玩儿.......
开头很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重庆话的么么哒
光影、节奏、重庆的气味儿都好,那几个面具的特写尤其好。看得好爽。
同样是黑色幽默,看出《疯狂的石头》好在哪儿了吧。导演有创意,有情怀,把重庆和重庆的“洞子火锅”拍得很让人向往,之前我黑导演的《夜·店》黑的太狠了,这部有长进,但也不是那么惊喜,也不像外界说的那么牛逼,只希望之后百尺竿头还能更进一步。
4.4@昆山西园。标准三星半:技术与腔调有惊喜,故事和表演差口气。把湿城重庆与奔三卢瑟拍出了神奇的粗粝银河滤镜下盖里奇混搭朴赞郁味。陈国富+秦昊是买点,虽不乏逻辑漏洞与情感线鸡肋遗憾,总体值得一看。不适合小朋友666。
「♫我們再也沒見過, 可我一直都記得.♫」
看了不到一半,已经有三次镜头似曾相识了。导演你这样的连构图光线镜头拍摄都一模一样的致敬,真的好吗?
一分给重庆罢
前部分不错,中间漏洞百出,差点看不下去,结尾开挂狗血让我一度以为是在看丧尸片。
题材和创意不新鲜,导演执行上也没什么亮点,演员表演也一般
不懂这个剧作的意义收尾收的跟傻逼似的
这年头能在院线看到一部好好讲故事的华语电影,也是不容易啊
现在想起重庆真的很适合拍犯罪片,很有江湖气息的感觉,空间感很强。
一对比,还是觉得宁浩好。为了最后制造黑帮大战高利贷,恁是让秦昊的人物神转变,当然不光是秦昊,所有人物的动机都经不起推敲,情节发展不是顺应人物性格,而是硬让人物行动符合导演的情节设计。然而这样刻意做作的情节设计到了最后,也不过是盖里奇,毫无惊喜。
元素好多,节奏逻辑欠火候,秦昊略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