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欧洲的起因开始,这丫头就一错再错,并且拉上小绵这个垫背的。。。
虽然最后在圣马可广场上的录影里她说自己很孤单,但还是没有意识到或者承认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这种局面不是么。。
本来以为她会因为搭模型失败还嘴硬,而被赏识她的那个建筑事务所老板打击一下,结果居然还拿到offer了,神马the beauty risk it。。。
开什么玩笑,再美的建筑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危楼哪来什么beauty。。。
想了半天,导演可能是想讲青春需要肆意与遵守社会规则这两个道理,但到后面hold不住两条其实有矛盾的线而完全侧重了前一面。
小樱犯了错,让好朋友付出代价,她自己有觉醒吗?
至少从怕受牵连而小绵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和三个月都没有联系小绵的懦弱,小樱还是处于不敢直面错误和承担后果的阶段。。。
屈指可数的第二部泰国电影。
尽管女主角拥有小清新的亮丽气质,尽管整部剧的线路明朗充满阳光。
青春美少女的公路电影还是让人内心很痒。
挫折和不顺时让人出逃的最佳理由,即便很多时候当事人情绪头上不觉得那是逃避。
但是一路下来,总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
随之的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的手纳入出行前的初衷。
对于两位清丽可人的女主角。
一位在旅途中得到了事业上的认同,一位感情有了新的寄托。
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说两位都从这一圈还算屡屡不顺的旅途中获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们是幸运的。
所以旅行总归是一件好事。
不管当初的动力是不是因为对于现实的逃避。
但是好歹,它给了旅行者足够的勇气去认识自己和认识未来。
出行前女主角A说,如果我们能面对各自害怕的事情,那么我们便什么也不用害怕了。
伦敦,巴黎,威尼斯,大笨钟,埃菲尔铁塔,巨石阵,冈多拉船,比萨斜塔。
那些让你充满期待的目的地,最终扮演的角色却变成了旅行当中的一个过程而已。
剧中巴黎青年旅舍中间那个蓝三角标志的出现直接触动观影者G点,不管是翻天覆地的YHA形象还是半夜出现在女浴室里那个被翻译成娘炮的GAY。
国际青年旅舍是福利组织。
而两个小清新的女主角在YHA丢了所有的现金。
在意大利餐厅里她说她们是背包客,旅行打工,一日一餐。
言语中并不是充满自豪的甚至有些许卑微。
单从这两点来说,国内的价值观是多么让人费解。
我至今还是很佩服两个姑娘的出行勇气,虽然旅行签证办理国外工作资格等等等等知识在我脑中仍然是一席白纸,但显然两位姑娘在外语蹩脚的条件下边打工边艳遇还要边逃亡的旅行打动了我。
我至今经历的紧张,可能也就只有逃逃短途火车票而已了。
看片的时候和白聊道,这个叫棉的女主角长得真好看,泰语原来这么好听,泰国人说英语听起来比日式英语让人舒畅多了。
现在我即将踏上旅途,而每年的夏天都会经历一个宅在家里无比焦虑的时期。
而公路片的适时出现消解了无谓的担忧。
也许只有经历了,才能回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傻逼。
这部电影不仅主角塑造的不错,配角在这里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看电影单单记住的就是主角,配角很难被记住。
我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配角。
喜欢小樱在打工餐厅里的汤姆哥。
善良的汤姆哥会照顾小樱,会帮她解围。
在异国他乡遇见一个老乡并且关心她们,无疑,她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单纯的汤姆哥每天在本子上划下竖线记录自己在欧洲的日子。
当他在为小樱她们炒辣椒送别时,被移民局的人抓走了,那时的他是微笑的。
他想回家了。
最后,他学会了用电脑,发了邮件给小樱,回到自己家乡的汤姆哥是幸福的。
喜欢古怪的猫咪太太。
她总是用她们听不懂的法语在发泄自己的不满。
她是可怜的,猫咪一直陪着她。
虽然她给人的感觉很不友好,但其实她是善良的。
小樱和小棉闹矛盾,小棉彻夜未归时,她和猫咪陪着小樱在外面等,直到小樱自己回房间等。
当小樱因为小棉生病敲开她的门,虽然她的表情是不在乎,但是她敲开了她们的房间送来了药片。
这让小樱为她的误解和她生气感到愧疚。
小樱在离开法国时给猫咪太太那个大大的拥抱让我感动。
那个拥抱在向我们说:爱是没有国界的。
喜欢文艺青年皮西。
他住在大大的破旧的厂房似的房子里,和朋友们在一起,他们画画,玩音乐,做艺术品,办展览,完全是一个乌托邦似的生活。
但是,它却是现实中的乌托邦。
他认为生活是需要我们享受的,没有水电供应,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他能很自然的发现生活带来的乐趣,会很快乐的享受生活。
这与那些天天为钱奔波的人完全不同。
我欣赏他对生活的态度。
享受生活不正是我们现在要追求的目标吗?
没有经济能力也可以简简单单地享受生活!
喜欢法比西奥的老板。
他给了她们一次机会,用和善的态度、简单的方法教会她们做事。
但是,当他发现她们在骗人时,他是气愤的,是有原则的,他一定要把小棉给抓到警察局。
这也为小棉一个人回国做了铺垫。
最后,当小樱来到这跟他道歉时,他还是扭头离开了。
我想,他应该早原谅她了,只是想给她一个教训,让她记住自己的错误。
以两位泰国姑娘的修学旅行为展开,从伊始她们在他乡异国的新奇到面对种种困境的艰辛,即为人所见生活的斑斓,也让人所见对家的思念,于此中这两位女孩的互相扶持,不仅诠释着何为梦想与成长,那所一展的闺蜜之情,亦是如此纯真而美好。
这应该算是一部友情片,一个失恋,一个学业失意。
两个女孩子说走就走的欧洲行。
外面的世界很大,谁都想出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我没有她们的决心,甚至打从影片一开始就抱着不理解的态度。
整部片子缓缓发展,有辛酸有眼泪。
还好棉遇到了丹,还好伽利略的答案让小樱不再内疚了。
片子结尾的回忆很温暖,让人羡慕啊,两个女孩子的友情。
越来越深刻。
泰国两个女生,小绵与小樱,好朋友,这三个字就奠定了本片的主题。
小绵甜美可爱,有点小固执,对感情很看重,把男生逼得太紧,曾经再怎么美好也避免不了分手;小樱自信潇洒,极具设计天赋,但是假冒老师签名拒不认错,成绩F掉,毕不了业。
一个爱情失意,一个学业不成。
小樱提出去国外打工旅游一段时间,小绵为了彻底忘掉男友丹,同时被出国旅游冒险的愿景所吸引,也一并同行。
她们俩,各自将自己不愿触及的过往埋葬起来。
一个将设计的画稿、获奖奖杯封藏起来,一个将与男友一起照的相片、纪念物全部扔进箱子,整装出发。
这是故事的开端。
对于泰国,片中并没有多少景色或风土人情的描述,只是稀疏平常的家庭生活,爸爸在阳台上手洗衣服,小樱过来帮忙,爸爸把洗完的衣服晾在架子上,放在烘干机前面。
也许泰国,根本不需要特意强调漂亮的风景,或是迷人的风情,它是家,好或不好,都是那唯一而独特的存在,就像爸爸嘱咐小樱的话,平淡却满含真情。
“注意身体,别生病了。
出门的话,记得多穿点衣服。
睡觉的时候,记得盖好被子。
好好照顾自己。
还有,别想太多。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永远都是重复这些话,每次打电话都要我注意身体,每次天转冷,都会发短信提醒我添衣。
我们抱怨父母唠叨,说来说去,就这几句老话,无聊得很。
但是,除了父母,还有谁这么记挂着你,只要身体好,子女快乐,父母就满足了。
伦敦初生牛犊不怕虎般地一直往前冲,下飞机发现报错时间,师姐还没有过来接机,自己看地图找过去,却遇到师姐哭得要回泰国。
房子是地下室,陈旧发霉,难闻的气味,每次用微波炉前还要把电灯关掉。
一下子从天堂掉到地狱,开始去泰国餐厅打工,遇到警察检查要狂奔逃亡,擦杯子点菜,笑面迎人,顾客就是上帝,老板永远是对客人好,对员工苛刻,明明错不在己也只能扛着不发脾气。
每个人出到社会,都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打磨掉锐气,小时候父母朋友全以自己为中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生活里还是有美好的事情。
比如两个人一起到处旅游,偶遇美丽的小镇,还有汤姆哥,一个年纪不小的泰国叔叔,已经偷渡来这里十多年了,善良亲切,他说“在这里的确可以赚到很多钱,但还是和家里不一样。
等我存到足够的钱,我就自己走到警察面前让他们捉我回去”。
客居他乡,想家之人,深知离家之苦,所以才在小樱出发去巴黎之前,专门炒了泰国特有的干辣椒给她,但是呛人的气味引起邻居的不安,招来了警察,汤姆哥被捕派遣回国。
虽然有点悲伤,但是汤姆哥被捉时,那笑容令人动容,像快回家的孩子般安心的微笑。
终于可以回家了。
巴黎在餐厅辛苦工作,只有微薄的薪水+共同生活产生的矛盾,小樱乱扔东西,不打扫卫生+瞒着小绵把自己的飞机票换成了单程票,一开始就不打算回去+试图让小绵与前男友恢复朋友关系,却踩到小绵的痛处,两个人就这样吵起架来,相互冷战。
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孤独。
在陌生的国度,人们说着难懂的语言,匆匆而过,无从依靠。
这时,一句母语,一声乡音,“唰”地就吊起你的神经,不由地回头寻找,快步跟上。
皮西,泰国人,他住在一幢废弃的房子,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暖气,却生活得十分自在。
小绵很喜欢皮西一帮人,自愿留下来帮忙弄舞会的事务。
一夜未归。
小樱一直很担心,大冬天的晚上在屋外等着她回来。
谁知道,小绵早上才回来,进屋后一言不发,自顾自爬上床睡觉,一点也没有解释自己昨晚一夜未归的原因。
免不了又吵一架。
直至小绵发烧病掉,两人才有了合好的契机。
小樱着急地冲去药店,用文曲星帮忙描述病情,fever,加上自己做动作模拟,you know?cough,咳咳,you know?药剂师要求得要医生处方,才能卖药。
小樱只能不断地按“please”,最后变成不甘愤怒的“fk you”。
最后还是邻居老奶奶给了她一瓶药,才使小绵平安度过。
还有逃地铁票险些被捉,小绵与皮西在街道上,用泰文写的大字报“觉得这里的人不爱微笑的,请举手”“谁想家,请拍手”,过往的路人中竟然有同胞,这一刻,过往的陌生人因着故乡的纽带而有了共通的心意。
“这么冷的天,需要人拥抱,同意的请举手”,小绵举起了手,环顾四周才发现,只有自己一人举手,与皮西相视而笑,爱情,开始萌芽。
小樱也因为舞会上的作品被一间建筑公司的老板赏识而有机会入职工作,至此,旅行的意义似乎已经实现,失恋的人找到了新的爱情,放弃学业与梦想的人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
意大利意大利,威尼斯,神秘迷人的水上之城,独具特色的冈多拉船,华丽的歌剧面具,每每看她们游览观光时的片段,即使是用DV随便拍下的画面,也很漂亮,有一种暖暖的色调,笑容绽放其中,尤为动人。
但是,梦想还是跌入现实的,这是她们每天只吃一顿省钱进行的旅游。
机缘巧合之下,她们在一家餐厅打工,但是为了坐上昂贵的冈多拉船,小樱想出一个主意,偷偷赚餐厅的钱,投机取巧,小绵在实施中被餐厅老板逮住,送到了警察局,后被遣送回国,回巴黎与皮西见面的愿望被打碎了。
小樱觉得很对不起她,她一个人在广场上,用DV机录下了自己的道歉,对不起,我对你说过的那些伤人的话,对不起……米兰日子一晃过了大半时间,小樱进入了建筑公司上班,工作顺利,同事友好,乖乖买地铁票,公寓宽敞漂亮,但是,还有什么缺了。
日历上“4月29日”画上了蛋糕,那天是伽利略的生日,她与小绵曾经玩过“伽利略”游戏,大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高同时扔下,如果是同时落到地面,则愿望可以实现。
4月29日在比萨见面的约定,不能实现了吗?
比萨小樱一个人来到了比萨斜塔,发了一条短信给小绵“比萨塔真得不会倒”,你已经不生我的气了吗?
她拿出两个球从塔上扔了下去,看不到结果,嘀嘀嘀,有短信,打开一看,一张照片,小绵与皮西两人拿着大字报“谁想家,请拍手”。
泰国小樱在飞机上看着以前旅游时拍的录像,可爱搞怪的两人旅游日志,这些画面真得很美,有种任时光穿梭友情常在的幸福。
小绵举着一张“谁想念朋友,请举手”等着小樱出来,朋友,真好,回来了,你也在。
个人观点如果只是随便看看,这部片还能打个三星,为了漂亮的风景与角色。
但是,深究起来,无太大意思。
如果说被两个女生之间的友情感动,倒不如说是由她们想到自己与朋友,被自己过往的美好记忆所感动。
故事本身并无多出彩,甚至有很多牵强之处,如一定要出国打工旅游吗;等小绵回家一定要下雪天的却在屋外等吗;买药时明明可以自己说的话,为什么一定要用文曲星念呢;为了呼应伽利略的题目而从比萨斜塔上往下面扔球,不怕砸到人吗。
这部片其实是一个挺老套的故事,要出彩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但很遗憾,导演没有用心,他试图探讨许多的问题,却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捣弄出足够启发人的point。
小樱被设定为极具天赋,但是她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假冒老师签名,可以逃票,可以偷赚店里的钱,一副错不在我,拒不认错的态度。
直到最后,小绵因为她的缘故而被遣送回国也罢,导演始终没有刻画出小樱的转变,是的,她感到抱歉,她向小绵道歉,但是,“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我虽然不喜欢这句话,却不可否认它有一定道理。
伤害了再道歉,就像钉子钉下去了,即使再拔掉,还是留下窋窿。
小樱后来有做过什么吗?
影片中没有,我们也不知道,即使她后来是乖乖买票那又怎么样,她有钱,她可以住在干净漂亮的公寓,她不差地铁票这几个钱,那如果她手头紧呢,也不会逃票了吗。
难道人穷就可以犯罪吗?
这一点上,我很欣赏皮西,如果没钱就走路,边走边欣赏风景,很棒。
一个没有转变的人,为什么小绵要原谅她?
(我不否认小绵也有错)因而,结局更像是为了结局而结局,导演希望大团圆结局,但明明就是一出悲剧,以逃避开始的旅程,没有自我反省式转变,摆脱失恋只是爱上另外一个人,而他也喜欢自己,这在哪都可能遇到,出国旅游散心,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华丽借口。
小樱,更无从说起,终究只有正视自己才能真正成长。
家,也是影片另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却也着力不足。
虽然通过汤姆哥表达了出“East and west, home is the best”的理念,也从小樱受家里影响而一直在烘干机上晾衣服的细节上,传达出异乡人对家的心心念念,但是,还差了一步,就像搔痒没搔到点,离心中感动的点还差了一步。
本身可以在小樱与爸爸之间多加笔墨的,可惜了。
想念的朋友的请举手!
这句是看完泰国电影《亲爱的伽利略》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
因为我也想举手!
泰国片真的有很多经典呢,《暹罗之恋》、《小情人》、《你好陌生人》、《初恋这件小事》、《爱久弥新》…这些电影都很有可看性,唯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就是电影长度吧,和印度电影有一拼,泰国电影真的都蛮长的,动辄就是两个小时以上的。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和友谊的电影,两个女孩子一起出逃到欧洲。
一个是为了解脱失恋之苦,另一个是为了在学校惹了麻烦不得不中断学业。
压力重压之下,她们选择了逃离现实生活。
最终在旅行过程中认识自我,感悟到很多人生的真理。
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第一站】英国伦敦。
学业受阻、恋爱受挫,这是青葱岁月最大的打击,小樱和小棉一起来到了伦敦,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两个在一起就彼此给了安全感和信心。
她们在泰国餐厅找到工作,遇到了很多仗义的老乡。
她们利用短暂的休息日畅游伦敦:幻想在维尼熊的百亩森林玩扔树枝比赛,一起丢下石头互相问对方问题(正是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来测试对方说的话,在地铁逃票,在火车上用自己手绘的T恤与球员交换球衣(那是小樱弟弟一直想要的)…最后因为偷偷溜出去玩而被老板开除,一起在餐厅打工的老乡汤姆哥在小樱走之前炒干辣椒给她,后来被警察抓走遣返回国,他出来整整3165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最后他学会了写email,给小樱发来他家乡割橡胶树的照片。
善待他人,这是他交给这些小女生的人生哲理。
【第二站】法国巴黎。
语言不通是最麻烦的事情。
不能顺利的找到地方打工,两个笨蛋的钱又被偷了,可是她们还在一起,不离不弃。
小樱虽然是学室内设计的,但是却常常臭袜子乱扔,吃完饭的碗和碟也不洗。
而小棉心里其实一直都没有忘记EX,虽然找到了一份餐厅里切菜的工作(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在后堂做一些简单的杂活儿),但是微薄的收入和有些怪异的邻居老太太都让她们过的那么压抑。
在法国小棉遇到了同乡,是一个叫做皮西的男孩,他也渐渐的让小棉重新找到了失去的爱情。
小棉的一夜未归而后发现小樱把回程的机票给退订了居然没有告诉自己是两个朋友友谊第一次出现裂痕。
这时候,小棉病倒了,发烧,很严重。
小樱到处去买药的这段也让人很感动,因为语言不通,她拿着快译通给药店老板拼单词,不停滴恳请老板卖给她退烧药,可是老板拿起快译通拼了一个单词“医生处方”(这一点在国内就真的不同了,医药店巴不得你买药呢,还管你什么处方…法国这一点真的还是很规范的),她们没有办法拿到医生处方,不能去看医生,要不然她们会被遣返回国。
小樱哭了,不停的说着“please”…最后,忍无可忍,她大喊了一句“F**k you!”(怕有敏感词汇,就打了星号,你们懂得!
)回到住处,她去敲邻居老太的门,本来没有希望可以从她这里拿到药,可是老太最后居然拿着一瓶阿司匹林出现在了她们家门口。
之前她这个有点古怪的老太太总是抱怨这两个年轻女孩子打扰到她。
独居的老太,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猫,但是她的内心是善良的,临走前小樱给老太的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樱也明白了,人总有其善良的一面另一面,皮西的出现让小棉和小樱学到了另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皮西和几个同样有艺术理想的各国青年住在一个废旧的类似仓库的地方,没水没电,渴了第一桶河水来烧开了喝,饿了就去钓鱼吃,警察来收罚款就按规定交,不会逃避,没有钱了就办艺术展览…十足的文艺小青年的自如生活。
小棉问皮西,你在地铁逃过票么?
皮西说:“没有。
”“那你没有钱坐车怎么办?
”“没有钱坐地铁,走路就好!
”皮西的处世之道和生活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不以物质的丰厚为前提的价值观,遵从内心,接受由此而带来的一切遭遇。
接受自己的人生,并学会承受人生中的一切事情,允许差异的存在。
皮西和小棉,站在巴黎人潮涌动的街头,举起手中的纸牌,上面写着:想家的请拍手!
皮西羞涩的笑起来轻轻击掌,接下来人群中很多人拍起了手。
这一幕让人很窝心,很多在异乡的同胞们都心照不宣。
而看到皮西举着:天冷需要拥抱的请举手。
小棉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真是很甜蜜的搭讪方式。
与皮西聊天的过程让小樱也终于意识了自己是真的错了。
冒签了老师的名字是错,与老师顶撞是错。
不管是不是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她用的方式和方法都错了,自己负气逃避现实本就是不应该的。
也因为皮西的推荐,小樱找了一份在意大利一个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
于是她们二人又踏上去意大利的旅程。
临别时候,小棉最后留下了E-mail给皮西。
这将是一个美好爱情的开始。
【第三站】意大利威尼斯。
对泰国情有独钟的街边餐馆老板好心收留小棉和小樱打工,在小樱的怂恿下,小棉欺骗老板来赚取外快,这点小聪明始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小棉被警察遣送出意大利。
她们被迫分开了,虽然小樱去求了自己未来的老板,可没有用,小棉还是回了泰国。
小樱留下来做起设计师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也让她收获不少。
只是她心中始终有着对朋友的愧疚之情。
很快,她们约定一起去比萨斜塔的日子到了…【约定的地方】最后是比萨斜塔。
公元1850年,伽利略发现,在同样的高度,把重量不同的同一物质一起抛下,它们会同时着地。
小樱一个人来到斜塔,她丢下了两个黄色的小球,两个小球同时落地。
而后,她发了短消息给小棉,不久收到了一张照片,是小棉举着“想家的,请举手!
”的牌子。
小樱微笑着流出了幸福的泪…【终点】回家。
在机场,小樱看到了小棉熟悉的笑容。
她举着写着 “想念朋友的请举手!
”的牌子。
这一路上,她们学会了很多,也一起成长、进步。
虽然中间有误会,有猜疑,但是友情还是很坚固的存留着。
有一个问题是问“你认为友谊可以有多久?
”,我当时写下的答案是“千秋万岁。
”如果是真诚的,那么真的可以做到千秋万岁吧,虽然在有生之年也遇到很多随波逐流的友谊,很多段走到末路然后分岔,各自走各自的,可我还是坚信,真正的友谊是可以千秋万岁的!
还记得在课间陪我一起笑一起疯的你;还记得我们一起支持某国球队和另一个男生打嘴仗; 还记得上课的时候太无聊我们一起传纸条;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一块巧克力;还记得大学时候打来电话彼此鼓励;还记得拆开你的信的时候的幸福感;还记得一起聊八卦、我们可以无话不谈;还记得每天打开QQ都会看看你在不在,总觉得看到你会很安心;还记得好久不见之后那种默契和喜悦;还记得有开心的事情第一个就想通知你;还记得难过的时候找你倾诉,你总会宽慰我;…开心的事情可以一起分享,不开心的事情也一起承担,彼此给对方打气。
所以。
感谢你可以陪我一起2;感谢你肯听我絮絮叨叨的讲那么多闹心的事情;感谢你感谢你经常鼓励我,我知道我很有惰性;感谢你不经意的一些短信、一句问候;感谢你在我发神经,大晚上吵醒你的时候还陪我聊天;感谢你在我最需要安慰最脆弱的时候出现;感谢你一直都陪在我左右,不离不弃;感谢我们在60亿人中我们可以相遇相知。
只因我们是朋友。
在人潮中,你站在我对面我举着牌,上面写字“想家的请举手。
”“想念朋友的请举手。
”“天冷需要拥抱的请举手。
”“觉得这里有人不爱微笑的请举手。
”我和你一起经历过逃票,撒谎,打工,一起吃一碗粥。。。
这些都是我们共有的回忆因为你是那个陪我一起旅行的人确实很喜欢这部电影我也一直在寻那个人奈何旧知己最后变不成老友
不喜欢的理由主要有2个:一是太冗长,耐着性子看到1个小时后,就忍不住用拖的了;二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是超级讨厌小樱这种投机取巧的人了,“错了就是错了”,认个错有那么难吗?
何况真的是她错了!
故事的开始是一次普通的分手。
男生说,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你不是这样的。
你记得那个圆圈吗?
我想你现在越界了。
如果觉得没有自由,那我们就分手。
很多时候,恋爱中的女孩子会把对方仿作自己的私有物,他去哪里,你也会跟去哪里,反之亦然。
殊不知,爱情的美妙在于保持那么点距离的朦胧的美感,你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线,越容易输的一败涂地。
于是,一个感情里受了伤的女孩子,一个落榜的女孩子,她们一起决定开始一场浪漫的逃亡。
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最好的年纪,最美的风景,最大胆的决定,身边有最好的朋友,这是一部小清新的泰国公路电影,关于女孩子的成长,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故事,电影的结尾,主人公也得到了成长。
就算世界千疮百孔,也要和你一起到最浪漫的尽头。
没想到看泰国电影都会感到得眼睛湿润,没想到泰语唱的歌会这样的动听不过听说这部投了一千二百万的片子赔了,有点诧异,一是这样的片子居然投了一千二百万,二是居然赔了,这样的片子天朝是拍不出来的,天朝这么多烂片都不赔,这片子居然赔了片子就两条线索,永恒的爱情和理想,伽利略只是个摆设,因为虽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再出现,但是推动着故事发展的显然是她们各自的寻找结果,小绵是得到了爱情,而小樱也实现了理想。
故事是很好,但是只是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这些平淡的独闯异国他乡的故事已经无法打动观众,另外在思想方面的水平不高,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些对自己生活绝望的人对旅行的YY,以为走出去了就能遇到爱,找到理想。
因为只要看一下两人的路线就知道Lon-Par-Vinece,基本都是些旅游热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去这些城市其实跟在Bkk走走都差不多,焉用跑到欧洲影片基本上唯一的亮点就是游记的镜头,尤其是到伦敦的那段,那种兴奋真好的用镜头表现了出来,另外还有小樱的巴黎爱情故事看着片子就好像看到了海外的华人。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下对于除了日本之外的那些背包客未免有点心酸,很难想象一个相同年纪的美国人、英国人来到中国或者泰国背包的时候会躲在厨房里,会因为警察而担惊受怕,英语是他们的passport,说几句英语就能舒服的过段日子了。
大学时候认识一个美国的留学生,偶尔帮wallstreet的上上口语罢了,就已经月入一万,中国的学生们寒窗苦读多少年月薪不过三千。
外国的餐馆里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中国人、泰国人……很喜欢小樱巴黎的那段爱情故事,等我拿到A国passport的那天我就去欧洲,我要写个比这个更好的故事,只是可惜没人陪我去欧洲,想去欧洲的请举手
想旅行的请举手
无共感,镜头里的伦敦无美感
只是我看过最温暖的女孩子电影,关于友情,关于长大
还行 关于友情 只是女主太...
太长了…有点无聊
电影终究是电影,我不去推敲它的情节质疑它的可行性,因为我向往这样的生活和期待这样一场逃亡
一般一般,虽然不是一个类型,但比《季节变幻》差,而且她们好有钱,学生就可以申请欧洲自由行签……
泰國靚女多,,電影也拍得很美!大愛 小綿....想家的人,,想朋友的人,想爱人的人,,想实现梦想的人,,请举手
想旅行的 请举手
很多槽点,小樱连medication,fever,fuck you都不会怎么后来可以跟那些人说展览怎么摆放时英语流利的啪啪声呢,后来她把球从斜塔上扔下去就没砸到人么?再,片子和伽利略有毛关系?悟出以下几点:1知识就是力量,没知识都哪儿干的都是端盘子的活。2不会英语就别出国了拜托。3牛脾气只会伤害自己。
泰国 青春片
或许是期望太高。
。。。太慢了好像
还可以,故事还蛮不错的,讲述的水平可就比较一般了
两星半~~
闲着无聊 终于把这电影看完了 向往她们的旅行 喜欢小棉和丹在大街上举牌子那一段 小樱很令人讨厌
太不靠谱了吧~
想到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休学辞职去旅行。看到汤姆歌,看到皮西,就仿佛是看见了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在意大利,餐馆的老板说TAILAND PEOPLE IS VERY NICE。我想若是两个中国女生,还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么? 或许是因为同样身处异国他乡的原因,这部电影看起来尤为喜欢。
和朋友有这样的约定
好喜欢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