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了我妈妈

J'ai tué ma mère,杀死我阿妈(港),听妈妈的话(台),弑母,我杀了我母亲,I Killed My Mother

主演:泽维尔·多兰,安娜·多尔瓦尔,弗朗索瓦·阿诺德,苏珊娜·克莱蒙,帕翠西卡·图拉斯内,尼尔斯·施内德,Monique Spaziani,皮埃尔·查侬,Benoît Gouin,雨果林·什维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拉丁语年份:2009

《我杀了我妈妈》剧照

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2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3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4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5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6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3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4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5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6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7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8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19我杀了我妈妈 剧照 NO.20

《我杀了我妈妈》剧情介绍

我杀了我妈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十六岁的少年于贝尔(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早早过上了同母亲(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 饰)相依为命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叛逆期的到来,于贝尔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之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两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 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于贝尔开始了艰难的尝试,企图重塑他和母亲之间破裂的亲情与信任,可是,就在于贝尔的努力逐渐产生成效之时,他和同性男友安东尼(弗朗柯斯·阿诺德 François Arnaud 饰)之间的关系曝光了,这让他同母亲之间的关系再次回归了冰点之下。在安东尼的帮助下,于贝尔从寄宿学校出逃,偌大的天地之间,他能够寻找到一片得以藏身其中的小小天地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折射陌生人的爱深度催眠洗漱睡觉吧,宝贝!花予野兽第二季卧室赤松威龙命运列车1920:邪灵重现宅男爱上她拉米第三季灵书妙探第四季极限飘移女儿的女儿大正少女御伽话奇妙萌可大电影盲探奇迹缔造者第一季史酷比狗七大罪怨嗟的爱丁堡前篇魔法少女奈叶ViVidStrike!OVA奥斯威辛的刺青师艰难险阻同学,你什么时候从我家搬走?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四季我是哪吒没有原则护理师武工队传奇亚人第二季

《我杀了我妈妈》长篇影评

 1 ) mm

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有时候也恨你,但是妈妈你不要怨恨我,妈妈。

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妈妈你没有教会过我啊!

就像你也控制不了你自己。

妈妈你一直知道我有时候真的好想杀了你啊对吗妈妈,我的身体不是你送给我的吗,你为什么要一拳一拳虐待她。

她挨揍会哭,哭是因为身体很痛很痛,这个道理有人跟你说过吗?

妈妈没关系妈妈,现在我只在乎揍她的时候你开心吗?

妈妈。

妈妈你没有逻辑,但你知道爱吗?

妈妈,现在我好想告诉你,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我就要回到你冷酷地把乳头从我嘴里拔走的那个瞬间。

现在我已经很聪明了,我聪明得完全像你一样狠毒,我要在那一瞬间咬掉你的乳头,让你鲜血淋漓。

我真开心,我真开心,但是我忘了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牙齿,我碰到我的肉我疼痛地哭了出来,我同时大声喊出来的生理性词语怎么是“妈妈!

”我没长出来的那颗牙齿,后来我找到了,它出现在你用一张锋利鲜红的百元大钞割破我十根手指又将之焚毁后一闪一闪的灰烬里。

 2 ) 不止是爱,却又胜过了爱。

不可否认,这是我最近好几个月以来,看过印象最深刻的电影。

原本只是因为上班无聊叫同事推荐一部电影给我回家看,结果让我邂逅了这部不管从故事画面背景音乐人物都觉得无比赏心悦目的电影。

我很少看电影,很少看懂电影里所应该传达出来的内髓。

其实这一部也不例外。

只是我会喜欢上,并且觉得精彩。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感情和故事。

而,每个人的故事情感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层次。

电影里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画面。

其一,Hubert被妈妈送去寄宿学校,争吵里歇斯底里,最后甩下一句“我今晚死了,你会怎么做”走了,而妈妈站在原地说的那句“那我明天就去死”是多么不经意间就触动心底最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其二,Hubert和Antonin在一间装满五颜六色的油漆罐的房间里,肆意往墙上喷甩颜料,画面层次闪现震动,躺在旧报纸上面欢愉做爱。

画面的美感接壤了两个相爱的人内心的情感。

其三,Hubert在树林里追逐身穿婚纱的妈妈,跌倒然后继续追逐,无法紧握的双手,苦涩的面容和复杂的心情,究竟是想要靠近想要脱离还是连自己都无法确定的距离和爱。

还有,还有Hubert和他老师之间,很喜欢能够遇见这样一个老师,彼此能够懂得。

或许,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找到一个明白自己的人,是多么让人觉得渺茫又满怀期许。

我喜欢画面表现出来的质感。

我喜欢音乐隐晦躁动的叠加。

我喜欢Hubert的自然卷头发。

我没有看明白。

我又觉得通透。

不止是爱,却又胜过了爱。

而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够牵扯无尽的爱并延伸痛楚。

我们应该善待自己。

并且一直深爱妈妈。

 3 ) 我舍不得杀掉我的妈妈

说真的这无疑是标题党,然而我仍然选择力荐并且想说上几句,当然有我自己的理由。

我很佩服这个89年的导演编剧演员,自编自导自演还那么出色。

最重要的是还长得这么帅。

我实在是非常的喜欢他的发型还有他的鼻子。

还有这样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

我曾经叛逆,也是十六岁,那时候我撕心裂肺歇斯底里都是与那个叫做我母亲的女人争吵。

我同样曾经恨之入骨,这么说不为过。

当我作为一个抽烟喝酒吸毒纹身的同性恋来看这样的一部电影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种爱之深恨之切的母爱的绝望。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一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太近了会扎人太远了又很伤人。

特别是对于爱人。

当然,这里的爱是泛指。

谁不曾自私,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所有的明白都叫做索取,从来不懂得别人的付出。

然而我相信成长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就像是血液里与生俱来流淌着的那种对母亲的爱。

这不仅是子宫壁所孕育的细胞,这是任凭世事变迁时间流逝也无法磨灭的一种信仰。

当他说出我如果今天死掉你会怎么办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她会告诉他,我也会死掉。

镜头定格了几秒,然后我看着她像是含着泪默默的说出那一句那么我明天也会死掉的时候我突然有点心酸。

我想起曾经我同样的嘶吼着对着我的母亲说那句话的时候她并没有回答我,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当我看着她眼眶里异样的时候我选择转身摔门而出。

当时我的心里千万遍的责备她,我抱怨着自己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有这样不爱我的一个母亲。

然而过了两年我才突然知道她比我爱她爱我得多,看到我皱眉她都欲以身代。

或许在乱石上坐着,即使相依,日后他们仍然很可能继续争吵,甚至有一天他会砸掉之前没有砸掉的那个大的圆盘子,甚至再离家出走等等等等。

也有可能从此宝贝甜心地叫着,他在她的怀抱里永远幸福快乐直到死去。

然而无论怎样,至少这样的开放式结局会有美好的一种。

纵使最恶劣的语言最伤人的眼神却也永远磨灭不了内心的那一种与生俱来。

当他用力扣掉安东尼做的妈妈的那滴眼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一种释然,无论未来怎样,只是我愿意将它想成是美好的。

就像是当我妈妈对我微笑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偌大的世界我所最想要并且一直追寻的是什么。

嗯,这样就好,无论你多恨她,记住她都始终爱你,并且你所给予的永远也比不了她给过你的。

你给的伤害她也能读成真爱,这就是妈妈。

老周,还好我20岁以前懂事了。

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陪着你。

只要能看着你对我笑。

你对我的抱怨也好唠叨也罢,纵使你曾经字字如割地刺伤过我我还是舍不得杀掉你,因为我知道我再也不会拥有一个这么爱我的人了。

"亲爱的母亲,我只信任你,这个迷惑人的世界上到处都是陷阱,把我脆弱的小舟倾覆,我多想一直躲在你温柔的怀抱里永远都幸福快乐。

"好吧,我也算是个标题党,还套用别人的了。

 4 ) 《我杀了我妈妈》恨你,是转嫁迷茫的借口

靠小聪明,及无畏的年轻的心,为不断完善的小宇宙搏杀出一条康庄大道,即便这是故意设计的一种发泄私欲的笔致,是巧夺了贩卖青春所得的利路,如果这是一本小说,我依然会愿意阅读它。

回悟这样的感受,可以得出结论,《我杀了我妈妈》剧本很优秀。

再客观看待哈维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的才华,十六岁编写此故事,17岁开始自费拍摄,后因经费问题遭遇小挫折,最终得到加拿大魁北克政府代理机构SODEC的协助,经历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小成长,把商业的制作概念转换成独立电影的拍摄模式,19岁完成整部电影。

并在戛纳电影节收获艺术电影、SACD以及青年视野三项大奖,代表加拿大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等,以如此与众不同、年轻有为的幕后背景考量它,就更有值得赞赏的深度浮现眼前了。

会讲故事的多兰为电影开了个好头,这位小朋友显然很有主见,对事物也有独到的见解,有艺术涵养的他,还拥有易感的心、敏锐的眼光及哲学家思考问题的习惯,知道如何把观众引入到他的独白与生活中,在别人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电影开始,莫泊桑的话,像注入进故事血液里的文艺细胞,用理想化,救赎后的心智先肯定了母与子间深入骨髓的爱。

接着,十六岁的男孩子于贝尔在黑白的镜头里,开始质疑他所受教育教化的真理。

在于贝尔的眼里,他的母亲似乎是个特例,母亲毫无品味的喜好,世俗虚荣的脾性,冥顽不灵的无知与固执,将从一帧帧充满火药味的画面里生长出栩栩如生的样貌来。

当然,母亲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却可怜地只剩下背影,并埋在了于贝尔四岁之前的记忆里。

有时,生活并不爱每个人人,它若抛弃了成年人,成年人就会用不自觉的冷酷抛弃他们的孩子。

蛋糕上的奶油胡乱地抹在母亲的嘴角处,不停舔食手指上残留的奶油、蛋糕屑,母亲不雅的吃相在主人公于贝尔的面前,像刺眼的光,激怒着他,使他无法克制地表露出鄙夷的眼神,厌恶的翻白眼,还有微妙的心理、举止。

母亲一边开车一边涂口红,并撒谎否认自己闯红灯,而对于贝尔的主张总是心不在焉地敷衍过去,这种秀才遇见兵无道理可讲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在高八度的嘶吼中,平息,拱起,再平息。

可是,母亲始终不懂,她离前进的时代越来越遥远,她滞后于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那是需要用大脑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掩耳盗铃,以家长的淫威暂时囚住弱者的精神所能保住的太平。

母亲很爱于贝尔,只是独自抚育的艰辛与生活的磨难,无形中改变着她,她自保地钝化着敏锐的情感细胞,只用无谓与固我麻木自己。

所以她爱得没章法,爱得笨手笨脚,爱得一无所知。

她不知道于贝尔是个同性恋,她不知道于贝尔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家的温暖,她不知道她一旦试图改变自己,那不仅不是迎合孩子或向孩子服软,那会获得尊重生命后回报给她的敬仰,她还不知道她的榜样作用是如何摧毁了一个少年对美好、甚至也可能是女性形象的全部幻想(绝大多数是天性,但也不能否认有些性取向抑或对待婚姻等两性关系的的颠覆源自后天的成长教育,不幸的遭遇,极端的仇恨)。

可是,她又有坚定的意志,试图去摆脱一切她所不愿承受的压力,那就像是人的本能。

所以,她的伟大在不可爱的所作所为中,荡然无存了。

面对这样一位母亲,必须依附于她,无法独立生活的于贝尔,他表现极佳,半自传体的说法得到验证,他并非在演,是在呈现自己。

于贝尔的生活如此,爱恨交织,不得不说,不得不忍受并无奈试着去纠正眼前令他厌烦透顶的一切,因为障碍是一座大山,让叛逆期的少年如此疯癫的女人是他的母亲。

或许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些与之前相悖的观点,那是在多兰冷静而又客观的镜头里传递出的,在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是悲剧的牺牲品,同时母亲也是最令人同情的可怜人,为了孩子她们抛弃了自我,绝大多数是身不由己的。

所以,换位思考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像那位女教师所言:你无法忍受你的妈妈,也许你妈妈也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难过。

说到这一点,于贝尔是不成熟、自私自利的,接近尾声的片段中,安东尼指出于贝尔只考虑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是用可怜伪装着的可恨之处,这种个性在我们成长中真实存在,我们并不都是正确的。

于贝尔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经历了歇斯底里的对抗后,在疲惫的绝望中,一面臆想着母亲离世后的葬礼,一面向不可预见但终将到来的未来走去了。

这部电影的名字起得非常妙,不仅与剧情相关,还有引人思考的寓意。

电影中那位替于贝尔发表散文及小说,投稿应征新人奖的女教师,在她揭穿于贝尔的谎言时,那句笑话,你杀了你妈妈,不仅存在于戏中于贝尔文学作品的主题里,又是这部电影的题目,这看来是很成熟缜密的逻辑结构。

类似这种情节上的巧妙编排,在多兰的处女作作品中可不是偶然的灵感迸发,似乎已形成了一套很熟练的叙事结构。

其中支撑全重的承重墙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面儿上,于贝尔与母亲是一组,女教师与父亲的故事是另一组,再一组是于贝尔男朋友安东尼与母亲的关系。

可是这又不是单一的并联,参与进来的配角,寄宿学校的同学甲,于贝尔的父亲,安东尼母亲的男朋友,即使是一个镜头,他们也同故事主人公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亲情、情色、矛盾、冲突、友谊、假象、歧视,包罗万象,却不显做作,节奏流畅,极具戏剧张力,一路不停地展现病入膏肓的母子生活,透露出的是不健全的家庭背景这一现实。

说到于贝尔与安东尼的同志爱,电影的噱头或许是男色、男同,但主题应该是破茧而出时大方袒露的成人仪式。

介于小说与随笔之间,声嘶力竭的咆哮与没有气口的焦躁,母亲保护下的纯净、平和与寄宿学校内毒品、斗殴、放纵与荒唐,动静中勾勒了终将结束的青春期。

而在有关成长的困扰与迷茫中,用极其特殊却又能引起共鸣的个案,通过DV日记中留存的我的样子,把社会、学校、家庭推到讨论成长教育的讲台,在无法撼动的环境与我之间,引出了一系列值得从新界定、决断的社会问题。

总之,电影《我杀了我妈妈》是一部很讲究的影片。

无论是画面还是电影配乐,都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小导演多兰的不俗品位。

有古典的凝重与艺术底蕴,又有现代的浮躁与生活气息。

而对于贝尔这种人物角色,从娘胎里带着吃饭的天赋来到世间的天才,或许也是在影射自己,的确多半是性格乖戾,才华横溢的怪人。

最重要的是在使自己的性取向合理化时,虽然没有露骨的呐喊,也不解释它的根源是否在天性,但多少能嗅到他的抱怨,性情转变与家庭有关系,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地活着,伤害别人,且拒绝被伤害,可是对内心深处的我却无能为力。

同时故事带出的各种感觉,又让观者怀疑,于贝尔欲拉来众多名人同志前辈为己助阵,并与之为伍的自豪与宿命论表现强烈,这也能理解,人都喜欢天下大同。

或许,残酷本身就是成长的主旋律。

结尾多兰要表达什么?

跳跃的画面剪辑,金灿灿的田园风光,穿着婚纱的母亲与他隔空相遇,他奋力追逐,难道他本不该来到这人世?

他又像回到母亲腹中的婴儿一样蜷缩在浴缸中,他剥落掉了一直代表母亲的泥娃娃脸上的泪痣,他与母亲十指相合,四岁前幸福的画面复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会化解所有的憎恨,多兰可能完全明白了他与母亲间永远割不断的情。

还有自省之意,只有成长了,才会读懂母亲,她们如此美丽可爱。

 5 ) 诞生与谋杀

看片时,我没注意到导演的年龄。

各位豆友提醒了我,这娃只有19岁啊。

19岁的男孩能拍出如此优秀的片子,想来导演的经历与主角于贝尔是有所不同的吧——估计至少不会处处受制于母亲的决定。

优秀在个性中产生,而个性是需要放逐的。

我想,片子的话题对于许多叛逆的或者不叛逆的人来说都是能产生共鸣的,除非这是个完全泯灭个性的时代。

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就是生命与个性的此消彼长。

高中的时候,我就曾试探性地问我的父母,我以后如果不结婚不生小孩,你们会反对吗?

双亲的回答无非是强调了“结婚生子是人生规律”这样的观点。

50后的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并不令我感到意外。

其实,繁衍后代已经不是一种人类的“必需品”,相夫教子也不注定成为女人最后的归宿。

我们可以追求更加丰富特别的东西。

我们的母亲大多平凡,生活单一,会为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而劳心。

这正是我令我恐惧的状态。

结婚前,女孩们聚在一起,可以谈论艺术文学电影帅哥;结婚后,女人们聚在一起,话题范围迅速缩小,整天老公孩子老公孩子。

如果一件事,让你在此后几十年里失去对生活丰富性的探索,那讲这件事毁了你的人生都不为过。

其实,有许多女人是被婚姻与孩子榨干了她们的理想、创造力、以及生活的激情,成为碌碌大众中的一员。

你问她生活过得好吗?

她说好。

她连“其实我生活得不好,很无趣很累”的意识都没有。

当孩子逐渐发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个性时,我们的母亲正在日益变得没有个性。

她们不屑于打扮自己,整天忙于琐事,甚至变得有些神经质。

一个生命的诞生,应该是件令人欣喜的事。

不过彼长必定此消。

有一天你猛然回头,我们的父母已经正处在要问“尚能饭否”的年纪了。

我们杀死了父母的青春,追求,活力与个性。

而这些,正是构成生命之有意义的元素。

于贝尔抱怨他的母亲吃相难看、不懈打扮、啰嗦多管、不可理喻,抱怨她乐趣极少,只会工作,生活无意义。

而他没有意识到,母亲生活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他,她可爱的儿子。

“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那我明天也会死。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五十几岁的父亲喜欢收集钱币和邮票。

我不知应该感到可惜还是欣喜,可惜于他年过半百才开始自己的爱好,也欣喜于他总算能够干他喜欢干的事情了。

去年,我们父女俩与妻子(母亲)谈了希望她开始阅读的建议。

我很开心,五十多年过去了,她总算开始阅读一些探讨生活联系生命的文字,甚至有的时候,她会催促我多读读报纸,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

如果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就尽早放他们走吧。

让他们能重拾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不因为我们而被局限在琐碎的事情和庸常的生活中。

更重要的是,也别让自己陷入这个看似是人生规律的恶性循环中。

 6 ) 我有多愛你就有多恨你

你恨你媽媽嗎?

我當然也恨。

誰人生裡沒有個和媽媽吵得天翻地覆的回憶,都是在這樣殘缺不全的感情裏面痛哭流涕愛著那一個把你生養的女人。

我有過不下百次“為什麼我的媽媽是她”,“為什麼我不是一個孤兒”的想法。

Xavier Dolan在二十歲的時候就把這樣的想法用影像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他是我見過最帥的天才。

『他鏡頭下的男性比女性要立體十倍。

』影片自始自終都不是為了表現真正的殺人,在Hubert的念想中他無數次用意念殺了這個他摯愛的女人。

他鏡頭下的母親很不美麗,除了母親,你也難以喜歡上他鏡頭下的每一個女性角色,大概在Xavier Dolan的眼裏,女人遠沒有男人豐富和立體。

但他利害之處就在於這裡,當天平了偏向一邊,就會看見他電影中的男性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

而他拍的東西又都是帶有微微病態的,無論是母親的歇斯底里還是兒子的歇斯底里,甚至連影片中甚少鏡頭的父親都是歇斯底里的。

哪怕是他幾次奔潰以後所逃向的老師,她雖然給了他精神的暫緩和延續,但她本身也是帶著和父親的裂痕來過著人生的。

這些病態我想並不是Dolan有意呈現出來的,因為那些憤怒和偏執,不滿和厭惡,都是出自于初次接觸詭譎人生的自然反應。

『是的 我恨過我媽媽』我相信Hubert是80%的Xavier Dolan,他是藝術家,也是天生的詩人。

故事裡的色調,構圖,絲毫不隨意而全都到位,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拍出這樣細緻的電影,所以一上映就驚豔了法國。

電影的銜接稍帶瑕疵,但我們當然可以原諒年輕而帥氣的天才。

太多人都看出了王家衛的影子,因為有些細節的處理太相似了,但Dolan也拍出自己的美感和風格。

Dolan自導自演也是再合適不過,微微上翹的眉頭和挺拔的鼻梁,立體的面孔和捲曲的髮型,他長的精緻又完美。

太難有人可以拒絕他這樣的相貌,討喜得令人挪不開眼睛。

偏偏他的心靈還帶著女性那種細膩和脆弱。

他拍這電影的時候二十歲,電影也是完完全全的二十歲視角,並不有多深刻和震撼,但就是真實到可以讓人看見自己:還學不會恨就拼命說恨,鎧甲還沒有長全又想要保護自己,於是刻意用惡毒的言語中傷父母,明知道他們會因此心碎但也分不清輕重,發洩的出口其實幼稚的有些可笑,無非對著樹洞胡言亂語或者清晰寫成日記,簡直人畜無害但硬要擺出一副“我已經長大了,誰不承認都要殺光哪怕是我最愛的人”的面孔。

這些,偏執到在多年以後回頭看看都會覺得可笑的行為,偏偏就是看著電影的每一個人。

所以我非常喜歡影片裡Hubert對著鏡頭錄下來的獨白:“我知道在別人看來 我恨媽媽是一種罪惡 但他們只是偽善 他們也會恨自己的媽媽 也許只恨一秒鐘 也許是一年 不管他們記不記得 這我不管 但是 他們一定也恨”如果有人要指責Hubert的人格有缺陷,當看見他把這些話念念叨叨出來,一定會被硬生生堵回去。

因為你無法承認自己從來沒有恨過自己的媽媽,而且我相信那種恨是不可能被忘記的。

對於最愛的人,起了敵意,起了恨意,那種敏感會錐心刺骨。

好似你從來認為自己對於母親的愛是一塵不染,但當你快要長成大人,內心每天都會升起波濤洶湧的變化,她卻橫手過來斥責你誤會你不在乎你的微小變化,只因她早已忘記自己青春時期的敏感,所以你就會希望這個不能懂你青春變化的人,趕快在那一瞬間消失就好。

這不是人性的陰暗面更不是誰的錯誤。

而是故事本該就有的樣子。

『含蓄而不造作的愛』Xavier Dolan對於感情的表達總恰到好處,連對於母愛這樣千人頌萬人唱的偉大感情,他雖然也是輕描淡寫,帶著二十歲那種刻意的不屑卻又愛面子的珍惜。

但只兩句話,表達的母愛,都勝過太多影片。

“如果我今天死了 你會怎麼辦”“那我明天也會去死”在Hubert轉身離開的時候,媽媽看著那個叛逆而張狂的背影,輕輕吐出了這句話。

絲毫不加渲染,前一分鐘還是傷透心的痛楚,後一秒就是深無底的無奈和包容。

再一畫面就是Hubert在紅色瓦牆前將老師說的那一頁書唸出來,他由內而外都透出一股不可一世卻又極具魅力的氣質,那就是任性裡藏著的憂鬱,那憂鬱已經從靈魂裏面跳出來,跳到軀殼之外,跳到電影螢幕裡,最後跳到看電影的人眼裏。

他日記裡描寫母親為“險惡的女人”,說她那喋喋不休的嘮叨,成為時常縈繞在他耳邊的可怕聲音,“於是我逃到了一片綠油油的恐怖草地上”。

但他念完書後的沈默,恰恰也是對於那些話的認同。

母親無論再令他感到恐懼和無助,但他也承認:“媽媽 我在這個虛偽的世界裡這個險惡世界到處都是駭人巨浪 傾覆我脆弱的小舟我只有在你哪裡尋求母性的溫暖和快樂”Dolan演繹的同性戀,只能說本色出演讓人覺得真實到可愛,很多人依然無法理解這種群體。

而同性戀在電影中也不是首要表達要素,所以Dolan只是給了簡單的畫面,沒有激烈的衝突,淡然處理到只有曖昧和只能意會的浪漫。

讓人真想擁抱同性之戀的他。

所以我說,《J'ai tué ma mère》歸根結底是關於溫馨和愛,大概源於Xavier Dolan本身的善。

他不想要恨,因為他心裏有很多的愛,哪怕他對於母親的做法簡直看起來恨之入骨,但總在戰火停熄以後,他還是帶著稚嫩的臉走到媽媽激動的面前說媽媽我愛你,雖然我有時不聽你的話...Dalan表達的不是恨,是不夠理解和不夠寬容。

孩子的肉身是在母親孱弱的身軀裡掉下來的,她們沒有問過我們是不是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上,她們本身掌握著控制我們的欲望,而在我們青春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卻自己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欲望,所以欲望不同,力量不想當,矛盾和裂痕就噴湧而出。

在少年時代中,我们有大概五分之二的痛苦來源於自身,另外五分之三都來源於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代溝。

 7 ) 迷茫的亲情,执着的青春

在寝室看完了这部电影,不得不说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思绪奔涌的电影了。

首先介绍电影的导演哈维尔多兰 1989年生于加拿大,2009年他才20岁,自编自导自演了这部电影,拿下了当年戛纳电影节三个大奖,随后又拍出许多令人深思的电影,因为他自身是gay,所以剧情多和同性有关。

2015年受Adele亲自邀请掌镜拍摄了《Hello》的mv,不得不说才华横溢,20岁便能拍出如此惊叹之作。

天才二字或许便是形容他!

再说电影本身,初见电影名时我认为这是一部充满血腥暴力的少年犯罪电影(这种想法和我长期看恐怖片有关……)可当我看完整部电影时,全剧没有出现真实杀人的桥段。

电影男主Hubert出生在单亲家庭,在电影开头便和母亲发生了琐碎的争吵,同样不停的,激烈的争吵几乎伴随了整部电影,这些争吵看来毫无意义,可却是情理之中,生活中各种琐屑的事都会成为导火索,后来又有Hubert因为厌恶母亲住到老师家,被母亲要求转校,和朋友磕药以及片尾回到最初的地方和母亲坐在一起。

不得不说整部片子一气呵成很难让人想象出自一位20岁的导演之手。

在我看来,片中所有的矛盾几乎都能与我引起共鸣,开车路上因为新闻的争吵,回到家后因为承诺的争吵……这些都是在我生活中出现过的。

可以说这部片子没有谁好谁坏,可能看完以后你会觉得母亲恶毒,亦或是觉得男主任性,但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出发,男主出身于单亲家庭,从小缺少父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母亲身上他无法获得他需要的爱,我想这是导致他也是导致众多同性恋的一个原因。

他玩世不恭可以对母亲说话口无遮拦,因为他觉得母亲没有依从他的意愿的,对他不讲信用,认为自己没有被认真对待,没有被理解。

这些其实从电影中许多细节中就可以看出就不剧透了。

但反观母亲,她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子,她认为自己是足够爱的,她没有因为儿子的说话语气和词语而对他怀恨在心或者一番严斥苦打。

作为一名母亲她可能有苦衷,但违背自己的承诺是让人不喜的。

男主在大多数的争吵时都说恨母亲,也正如剧中台词所说“我们都有可能恨自己的父母,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可是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处是并不恨的,在他第一次磕药后第一时间便是回家和母亲说话,并且说的全是掏心窝的话,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后最后总是能与母亲重归于好…这些都证明了男主心里是爱自己的母亲的,只不过是母亲爱他的方式让他觉得受折磨。

令我惊讶的是当母亲从男主的男友的妈妈口中听闻男主是gay时,她所表现的震惊让我以为后来会上演强逼套路(大部分同性片都会有…)可是当母亲在厨房里再一次和儿子吵架说出了这个事时,我能感受到母亲对儿子只有满满的关切与疼爱,而且在母亲将儿子送往寄宿学校那段也是让我感慨不已,我认为母亲将男主送走一方面是成全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男主的发展,这一段是矛盾比较激烈的一段,可以说后半段矛盾几乎都与这个有关,在母亲将男主送过去的第一个晚上,分别时,男主对着母亲一阵抱怨与大骂,却在真正离别时问到:“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在几十秒的寂静后,妈妈说:那我明天也会死。

”就这两句一问一答却让我对母亲和儿子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伟大的爱,它不会因为儿子的傲慢而退缩,而儿子从内心深处隐藏了自己的母亲的爱,他认为自己是厌恶母亲的,但事实他仍对自己的母亲抱有希望,实际上彼此间的对立反应出来的便是一个家庭,孩子是悲剧的牺牲品,这是任何时代下部分单亲家庭所具有的悲剧。

慢镜头夹杂着电子摇滚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多兰美学”。

电影中黑白摄像机中的画面便是男主内心的话语,几乎是所有的黑白镜头都诉说自己其实是很爱自己的母亲,有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奇怪的是,当别人伤害她的时候,我会有杀了那个人的冲动。

”确实,母亲在我们心里,至少内心深处应该是排在第一的位置(或者父亲),我们嘴上说着讨厌,可内心一次又一次的对所说之话,所做之事进行忏悔。

在当今社会两辈沟通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恨父母管我们的太多,却又必须依靠父母过活,过于的自私,过于的忽视身边那些为自己所付出的人,有时人们总是抱怨或者怀念已经错过了的东西,可恨多东西都一去不返。

值得一说的是片尾男主变成新郎追逐着变成新娘的母亲,可是最终却没能抓住她,这便反应了他对母亲的爱可能已经超越了母子关系,或者可以解释为他渴望与母亲真正的沟通,可母亲却始终逃避,一次又一次将他推开,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期望与爱意,结尾母亲讲自己的怒气全部发泄在了寄宿学校的校长身上,接受了自己儿子的男朋友,坐在乱石堆上在童年的录像带中重归于好。

最后我想说不论现在境况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生活,找寻真我,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同性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认可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爱是无形的,父母的爱更是如此,学会体谅父母,毕竟就如剧中母亲所说:“我不是你的仆人”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父母应该为自己做事,但父母并不是天生就要来伺候我们,他们是人他们也曾是现在的我们,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或者借着自己有礼就对父母出言不逊,多学着换位思考,要记住所有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感恩和爱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

最后一句!

我可能还是只看出了很多表层的东西……有看过了的或者要看的可以和我讨论惹!!

还有!

多兰真的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我觉得非常有才华的人…重点是颜值也很高!!!

 8 ) 母亲的恶行

一个人在凌晨吹着空调看了Xavier Dolan的《j'ai tue ma mere》,89年出生的少年16岁时写下的剧本,喜欢电影里慢摇的镜头和非常非常王家卫的配乐,看完电影最直观的感受是,魁北克的法语真TM难听,以及,如果一个人成了诗人,那他一定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母亲。

好吧,我承认,我无法理智地观影。

我总是在Hubert忧郁的眼睛中瞥见自己的少年时光。

“若有人伤害她,我会恨不得将那个人杀掉,可是如果让我想,我会想出一百个让我爱他更甚于爱我的母亲的人”在他对着摄像机说到这句话时我感叹,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青春如此相似。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的父母没有离婚,他们为我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两只取暖的刺猬,既彼此需要,又无法彼此和解。

每个男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都是极其痛苦的。

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生活便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惊心动魄。

我想起了我和母亲的争吵,无数次的争吵,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从未为自己的言行向母亲道歉。

而母亲总有办法让我闭嘴,她会在众人面前毫不顾忌地给我一个耳光,就像她把我生下并抚养长大一样天经地义。

我是一个迟钝的人,几乎从不掉泪,唯一能让我哭的,只有我的母亲,那不是感动之泪,而是恨的泪水。

我几乎可以将母亲的恶行倒背如流,不管母亲在外界的形象多么优雅多么精致,她在我眼里都是一个自私,虚荣,狭隘,脾气暴躁,肤浅毫无内涵的女人,她在我的少年时代做出的种种事情,让我一度认为,我和她将是一生的敌人。

她偷看我的日记,跟踪我,给我喜欢的女生家里打电话,摔坏我父亲给我买的随身听,控制我的自由,用别人孩子的所谓优秀嘲讽挖苦我,屡次未经允许收拾我的屋子随意扔掉她认为不重要其实对我很重要的东西,不准我自己布置房间,把我的书全部堆放在书柜里但我读书时她会因为我弄乱了书柜而生气暴跳如雷。

我曾以为我对母亲的爱,是道义之爱,不是精神之爱,也就是说,因为她未经我允许而将我带到这个世界,并自作多情地抚养我长大,所以在道义上,我应该用我的爱作为她辛苦的回报。

母亲的恶行罄竹难书,但我的少年时代终究还是匆匆过去,我离开了出生的小城市,去北京上大学,后来我终于要决定离开我出生的国家,去到另一个国家,而更可悲的是,我发现我爱着那个女人,我的母亲,那个我一直认为我对她的爱仅仅是出于道义而不是出于情感的女人。

当我一个人在北京发高烧时我想到了她,想到那个整晚不睡只为了起床给我喂药喂水换额头上冷敷的毛巾的女人,那个在我高考前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我做早饭的女人,我的母亲。

我突然理解了她,男人无法理解女人对自己孩子的爱,就像任何男人也无法替代孩子在女人心中的地位一样,因为孩子来自于女人的身体内部,一个任何其他男人都没有居住过的地方。

所以女人把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个永远永远不会长大的部分,甚而她对自己身体这部分的爱,超越了爱自己本身。

于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第一次给我的父母发短信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第一次因为自己和母亲的争吵而向她道歉,第一次拥抱了哭着的母亲,第一次静下心聆听了她讲述我小时候的事,她的母亲,以及小时候她是如何整晚整晚不睡觉照顾生病的我,我从未想到那些在我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竟会带给我那么多感动。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使我恨不得杀了她,使我甚至希望自己是个孤儿,使我怀疑婚姻乃至决定一生都不要结婚,使我疯狂使我哀伤,使我写下那么多文字都是为了表述我对于爱和生活的幻想与恐惧,使我迟钝和麻木,使我想要逃离想要去远方永远不回来。

然而,我还是爱着她,我的母亲,就像她爱着我一样。

 9 ) 终于和我妈一起看了这个电影

疫情期间封在宿舍楼,闲得无聊,突发奇想开了个腾讯会议室,和我妈一起看这部电影。

(之前我分别在16岁和17岁的时候看过两遍。

是曾经很喜欢的电影😂)(以前看得很感动,但是现在20岁和我妈一起看,气氛莫名欢乐...)以下是断断续续的我和我妈的交流。

太长不看版:我妈:①男主其实是老实人,就是有的时候太急躁了(我妈:“其实这男孩除了脾气急了点,还挺老实的。

”)②男主他妈育儿方法不太行③男主的那个中学老师是个好人④男主的男朋友是个好人而且学习好(我妈:“之前那个好歹只带他抽烟,好歹还一起画画”。

)(看到后面说安托万学习好之后,我妈:“其实那安东尼也还不错,学习又好。

”)我:“你竟然认可了男主的官配。

”我妈:“如果只有这2人选择,那不是一目了然。

”(嗯。

只有。

于连:勿cue

我妈:①寄宿学校只会让他堕落;②Antoine是个好人。

(其实我也觉得Antoine是个好人哈哈哈)

跨 服 聊 天

 10 ) 不如

先看的妈咪再来看的这一部,但是从母子的问题关系到问题母子的关系这样的拍摄走向,亲情关系反倒是更容易理解了,也明白了为什么说前者是导演关于后者对妈妈的忏悔书——在杀了妈妈里恨与厌恶大过爱,但是在妈咪里爱大过污言秽语与暴力不同的父母与子女总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安东尼的母亲自由自在没有管束所以可能某种程度上赢得了儿子更多的信任也给与了儿子更多的独立性与空间;于贝尔的母亲多少是手足无措的,生存挣扎的压力本身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了而儿子却总在逃避冲突与叛逆,然而此时此刻多兰能说的、我能说的也只是站在子女角度有立场说的话而已我和我妈关系其实也算不上多好,时时刻刻我们好像总能触到对方最了不得暴怒的点,我觉得和她有理说不清因为要说清楚不光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我根本无法撼动她的人生经历赋予她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甚至是交际方法,而她觉得我总是不服管教甚至过于独立的,就像于贝尔和他母亲说的“不用你问,有必要说的话我早就和你说了”,她觉得我不向她吐露任何女孩子作为贴心小棉袄应该对于母亲所有的小秘密与小感受,在我看来她一直在寻找或者在追求一个女儿对于母亲单向的亲密与依赖而她也向往母亲对女儿的谆谆教导,然而我从来没有给过她那样的场景和机会,所以大多数时候她的愤怒与生气在我眼里都有些气急败坏的程度,一种即使没有人在看她也觉得丢掉了作为一个母亲的面子在我看来她是很看重面子这个事情的,特别是做子女的为她长脸我小时候学过书法毛笔字,那时候公园里很流行用塑料杆儿海绵头做的毛笔蘸水在地上写字,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经过公园时候,正巧一个小男生拿着一位老头儿的笔在写,周围围了好多人都在看,等小男生写完就在那里夸奖,我爸叫我也去写写,我说不想,我妈也在旁边怂恿我去,我还是说不想,她就一边用手指拧我大腿一边说“你去不去,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就去写一个”,所以我现在都记得我妈是多喜欢众人夸奖艳羡的人,我并无恶意只不过那一刻让我真真切切地记得到现在,所以某种程度上我忤逆她任何想出风头的建议都带着暗暗的爽意,毕竟在所有别的人眼里我从来就不是以我自己的名字单独存在的而是以XX的女儿,如果彼此之间距离超过了五米,或者迎面走过来与她打招呼的人都不会看我一眼,那么她又何须我再来锦上添花呢我觉得我妈一直都是在不太理解我的基础上企图纠正我然后引导我的,我讨厌的事情她还真的就能一件件地做出来放假呆在家,“这么大的人了呆在家里还不懂得帮衬一下像个什么样子,那个XXX…………”是就挂在嘴边的话,这真的是我最讨厌的说话方式了,单纯的批评我倒还可以安心接受然后起身该做什么做什么,但一定要带一个别人家孩子再来压我我就只想回嘴“那你让他来帮你做呗”,可能也是因为周围可比的人太多,说起谁家孩子的本科学校、研究生学校、工作单位、海外实习机会时候看我的眼神、那种期盼中带着些许的不如意的眼神,我都只想回过头去了;我不太懂说这些事情的意图,鼓励就好好鼓励,期盼就好好表达,总用别人来比较是想干嘛,你行你上啊她对于自己的经验积累有着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固执,而我与她的讨论一旦在十五分钟内干涸她就开始“社会眼光论”,女孩子还是要结婚的要生孩子,你不生婆婆怎么想,我是不能接受同性恋的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世俗价值观这个东西的存在就是单一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才称之为世俗,但也并不能因为少数人不这么做就要求他们改变使这个世俗变成进度条100%,所以说到底这件事还是归结到了面子——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可能被议论的掉面子,或者说我妈真的是一个社交群体性的人吧,和我爸不太一样,她需要陪伴她需要朋友她也需要热闹,我一直坚信如果她去做居委会可能会给我们小区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然而她现在在党群工作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蛮适得其所的因为人生经验的不同,我永远不可能和我妈有一样的看法、观念和价值,我们也不会有一样的交际模式、说话方式和人生展望,16岁的于贝尔在和母亲抗衡中只有少许的时刻能处和母亲达到短暂的祥和,和我现在已经疲倦重复性的冲突了,做被要求的事情然后适时的保持沉默就能给我更多平静独处的时刻了,这不是说为了远离或者为了自私而是在我看来为了我们亲情的发展不被稀释的最佳维护束缚一个人独立行走的因素太多了,最大的就是亲情的补给,可以说初涉世事最怀念的就是家了,因为它曾经给予了太多现在我们需要自己一点点拼凑的东西,而在我们最后拼凑成功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家或者说自己的世界了,那一刻也是和生我助我成长的家正式告别的时候了太多委屈的时候,想着不如离开算了;太多愤怒的时候,想着不如死掉算了;太多无力的时候,想着为什么不如别人家,可是啊,陌上花开的不如后面接着的总是归去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和我妈妈感情很好,我很爱她,很喜欢在她的身边看着她,跟她聊天但是现在我没办法再这样做,我可以对别的任何人这样做,唯独她不行当我说起她或者想到她的时候,其实我还是爱她的,但不是那么由衷的爱奇怪的是,当别人伤害她的时候,我一定会想杀了那个人但同时,我也能想出百八十个比起我妈妈来,我更爱的人

《我杀了我妈妈》短评

这小孩儿有前途哇,最打动我的是儿子一直很努力,努力改进关系!

6分钟前
  • 还行

我就是没看懂啊,也不想探究

10分钟前
  • 乔帮主
  • 还行

一鸣惊人,我说的是吵死人了...

1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丫真自恋

1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看不见的杀人狂魔。

20分钟前
  • 约翰格利特
  • 力荐

开头极具王家卫风格。Xavier Dolan简直性感呆了,顶级有范!男主和我极有共鸣,相比我妈他妈其实算好脾气了。银幕上瞻仰溅泼颜料作画,做爱,在摇滚乐的强劲作用下,震撼非常,看得我快要撸了!金句频出,精彩纷呈的想象画面唯美斑斓,男主的房间里还挂着River Phoenix的海报XD。片尾曲居然又来自Trent Renzor。

21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有前途的导演

23分钟前
  • 泥泥
  • 推荐

泽维尔·多兰 帅爆 帅爆 美翻 美翻,不过孩子的心里世界很难懂

25分钟前
  • 杯麵
  • 较差

手法稚嫩,但有新意

29分钟前
  • SSSSSSS
  • 还行

绝对不能因为这是导演的自导自演作就宽容他,他只是颜好了点儿而已,而且自从看了"男主角是马景涛继承人的咆哮帝"之后,每次令人心碎的争吵场面我看着都要笑到肚子疼啊^ ^ 虽然被误导了,但是不笑的话,只会觉得这电影更加难看吧.

33分钟前
  • Kahve
  • 还行

充满情绪化的电影,故事普通,景色宜人;电影配乐蛮好,有部分让我想起王家卫……

38分钟前
  • 娓娓
  • 还行

剧情跌宕起伏,导演自导自演也是很厉害了。

4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母子冲突关系比较真实。其他整体上一般,突然插入画面的剪辑有北野武《花火》内味儿。意涵肤浅,导演的视角还是太年轻了。

44分钟前
  • 德勒兹的倒影
  • 较差

什么都没拍出来……

45分钟前
  • Nightwing
  • 还行

剧情好棒

47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销魂~一切都太销魂了~男主角你就是神!!!!!!

52分钟前
  • Miss桃樂絲
  • 推荐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 最后没看懂 一定是我的问题

53分钟前
  • iris
  • 较差

【我在自己的王国里。】喜欢这样的故事,他们深爱着彼此,他用他的叛逆去获得她的关注和宠溺。他长而卷的刘海,阴郁得就像他青春期骚动的眼。

55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想杀了一个人的念头迟早会有吧。

56分钟前
  • RR
  • 还行

生猛的九零后

1小时前
  • Moonfac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