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
女兒的女兒,女儿们的女儿,Daughter's Daughter,My Daughters’ Daughter
导演:黄熙
主演:张艾嘉,林嘉欣,刘奕儿,洪林小湛,赵文瑄,周采诗,艾琳·阿黛尔·克拉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4
简介:耳顺之年活得悠然自得的金艾霞(张艾嘉 饰),突被通知在纽约做人工生殖的小女儿(刘奕儿 饰)车祸身亡。在处理后事、对成功胚胎的去留做出抉择的同时,她将面对当年出生即被送养的大女儿Emma(林嘉欣 饰)。做决定的时刻;她,抑或她们,会如何选择?详细 >
我赞同母亲的自我觉醒 大家都是孤立的个体 没有与生俱来的义务 人为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总该发人深省 但 也要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16岁的生下孩子也应得到批评
5.5/10 想探讨的东西完全不能从表演中体现出来。
“为什么又是个女儿?”太心酸了
#TIFF24 说是要扔掉客厅里的企鹅,却在最无力时只能拥抱它;一直念叨饿,吃的第一口东西却是女儿生前做的饼干;唐人街playground旁演奏哀乐,寶福殡仪馆门前搬运尸体的女人面不改色,生死如常;密密麻麻的留言里还是能找到女儿的那条;如果你赌一把,你会赢,最后你真的赢了。人在海外,看到传送带那一幕还是落了泪。六年前侯导就看上的故事,只能说不愧是侯导。三代母女的演绎都很精彩,期待未来能拜读张艾嘉为人物写的小记,她说书名就叫《女儿》。
复杂、鲜活又纠结的母亲。她可以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放弃养育自己的大女儿,也可以处处为小女儿着想而瞻前顾后地害怕女儿受伤。结果当然也是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大女儿跟自己没有太多交集,小女儿因收到过多关注也有些叛逆。面对大女儿的疑问,她只能回答“我以为以后不会见你的”;而面对小女儿的死亡,她也不得不去选择接受赡养女儿的女儿的决定。不过,外孙女的养育也许不会再像养育小女儿般,成为束缚自己的负担,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蹩脚又难共情
张艾嘉和林嘉欣都非常好! 祖儿那位演员也好,又可爱又美,天啦华语世界真的有很多好女演员。 这个故事的设定蛮好的,和林嘉欣吃饭那段,再回想起前面和林嘉欣关于胚胎处理的对话,向内求果然是一代代女性永恒的主题。
电影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切入,让张艾嘉饰演的母亲在特殊家庭结构里的两个女儿之间游走,并重新认识并接纳自己和子辈。全片一派温婉抒情的气质,让人看的挺舒服。尽管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就从故事游走在东西方文化和性少数群体之间这一点来看,多少有点李安早期“家庭三部曲”的味儿,导演未来可期。
角色之间完全是僵硬的,很不协调的呈现。片尾的你怎么想与录音室版有些许区别,这版更好听点
一部电影,五种母亲
3.5。不知是否是侯导监制的最后一部了……作为金马的亲儿子黄导拿到的配置一路以来都是华语圈的顶配,选的题材也不错(领先大陆讨论的女性议题三十年),但成片始终差了点什么。可能还是不够深入,对三位女儿的内心剖析甚少,中餐馆后厨里smoking time的两分钟闲谈中的温柔质问与模棱回答已是最深。但对于现实中的她们远远不够。张姐这次应该也是最接近本身的一次表演,依旧魅力十足。
有点侯孝贤的感觉,不愧是他的弟子,用这种感觉拍很新潮的点子。张艾嘉的表演还是从不让人失望,相比之下林嘉欣和刘奕儿也就变得一般了,可惜的是里面的一些内容,可能此片和大陆无缘了。见到了主创拿到了签名,简直太满足
张艾嘉比较擅长拍这种家庭伦理片,小艾这个角色其实是很自我的,从年轻时的叛逆到老年的固执都体现出来了,但是她从来不正视自己,一辈子都在找理由给自己开脱,祖儿的去世让她终于向自己的固执让步了,艾玛虽然有养父母的疼爱,但心底对生母究竟有没有爱过她还是有一点执着,最后似乎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全片拍得比较克制,李雪琴的“声演”挺有意思。
女儿的“我想你”,妈妈的“对不起”。艰难的一程,慢慢走,慢慢走。
好题材拍砸了系列
速览,文艺片,凑合看。
#TIFF 2024# 啊怎么就代孕生下来了?
拷问母女关系浅显无比,一度变成拷问pro life;你不能够在一个讨论母女关系,尤其是包含一段生母/弃子且强调血缘关系的影片里用代孕当作一个理所当然的出口;导演说把三个女性角色设定为十分叛逆的形象,在我看来变成了一种形式,当有人想对于母职进行逃离的时候这种叛逆又被完全地批判与压制,我看这才是本片最大的satire。没有人能够逃过母职的诅咒。且非线性叙事已经交叉叙事并没有对剧本有任何加分
今年东影最后一部,所有人的表演都很尴尬。映后惊觉黄熙是女的。
这他妈是电影吗 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费戏 比张艾嘉自己的相爱相亲还水还像电视剧 好像是想接着《人在纽约》三十多年后拍的 其实80分钟都够用了 emma这个角色实在太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