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被女朋友甩了后创建了Facebook;阿黛尔被男朋友甩了后创作了新专辑,在格兰美获得六项提名并全部获奖;大丽花的男朋友劈腿后在豆瓣帖子上创作出了《失恋33天》的原稿;九把刀在暗恋高中女友多年后创作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是啊,爱情是一切存在的可能。
即便失去了爱情,或许是学会和懂得后的另一种灵感启示吧!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经典。
而这些只不过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都带着面纱。
那么,这部《LOVE》是不是也有故事呢。
导演钮承泽最让人熟知的是那部经典的《艋舺》,在这部《LOVE》里导演更有本色出演,而出演的桥段多少有着真实的原型。
在刚刚同步上市的同名书中有一段时如此描写的——“钮承泽:2008年,一个我深爱的女子,我们经历分分合合,最终决定要在一起了。
我们决定生一个小孩,开始调养身体,结果她告诉我她爱上别人了。
那一刻,我听她讲。
我说,没关系,你就去,我说我要先走,然后一出去就吐。
我仍然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比方愤怒、耍流氓、恳求她留下。
有一天,我遇到她跟那个男的,但我发现我不恨那个男的,因为她喜欢他,我甚至有点喜欢那个男的,因为那个男的可以让我爱的人快乐。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这才是爱啊。
”这个看过电影的童鞋是不是看到了重影呢!
虽然电影里男女主角都是台湾一线的明星,但其实真正的主角是导演演的那个角才对。
这个九把刀童鞋应该有深刻体会吧。
但是,毕竟九把刀童鞋不是演员出身,所以最后也只能在拍合照的时候露个脸儿。
而钮承泽导演可是演员出身的。
所以,自然要亲自上阵了。
其实,我真心羡慕这些人,他们可以把回忆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来分享,来得到共鸣,哪怕最后是一种痛苦,哪怕是少了一颗牙的囧样子也无所谓。
他们要的不是肯定,而是完成这件事。
关于电影中的爱,爱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无奈的事。
有的人可以轻易得到爱,但一辈子都不会明白这样的爱是不是真爱;有的人整天吵着离婚却是最最幸福的人儿。
有的人很混蛋,有的人很真实,有的人陷入透骨的错爱,有的人陷入爱情漩涡,有的人一夜后决定给自己第二人生。
其实,当每个人真正的面对爱情后,都会变得无知而勇敢起来,可以付出一切。
所有所有的后果,都可以不顾。
那样的感觉可能是一瞬间,也可能会是一辈子。
关于电影类型,此类按照故事分割而成的都市爱情类电影有很多。
从韩国的《悲伤电影》到《我爱你,巴黎》和《我爱你,纽约》,再到小清新的《恋人絮语》,黑马的《全城热恋》,不理想的《全球热恋》,到最后完全海报都山寨韩国的《倾城之泪》。
都是这样的模式!
一个城市(环境)里,几块爱情拼凑成的一个整体都市爱情拼图。
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却在告诉人们这样的城市里到处潜伏着和流浪着的爱情,有的悲伤,有的隐痛,也有的是幸福和美满。
PS:天空阴霾,落着片片微小雨滴,带着冷风。
又是这样的天气在下班后一路冲去影院。
回忆上次这样的天气里没约到的女孩,不知道她现在是否真的快乐。
今天是2012年2月13日(就是2B节)。
所以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情人节最开始的几个小时。
So,Hello,末日情人节 & Happy valentine day …
钮承泽的电影看多了你会发现一个特点:在他的故事里相爱的人都是没有关系的,他们或许是快餐店送外卖的,或许是公司里的小职员,或许是大财团的英俊小开,蛋糕店女孩,作家,冲浪选手,摄影师,婚介经济,黑帮老大,名媛。。。
这些原本是平行线的人突然某一天在街头遇见,然后就开始了。
据说,一个人和另一人相遇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是两亿分之一,一个人要爱上另一个人的概率是五亿分之一。
所以相遇,相知,相爱都是需要运气的。
试想一下如果失去了运气那么这一切会不会就变了样子。
柔伊是富商陆平的女朋友,在一次偶然遇见了做着洗车工人的小宽,然后相爱了。
试想一下,如果那天MARK没有放柔伊的鸽子,两人顺利上床,而小宽又真的是个势利的人将他在酒店下拍到的柔伊交给了狗仔,陆平答应了柔伊的求婚,没有在酒会上勾三搭四,两人没有在回家的路上争吵,小宽没有去便利店买东西,没有遇见被陆平拉扯的柔伊,没有误会拉起柔伊的手一阵奔跑,两人不是年幼时的朋友,而陆平如果是个狠毒的男人,他没有放手让他们去爱,而是像《杀之恋》一样,那么一切是不是就变了样子。
而MARK和小叶的故事也是充满可能性,一个单亲妈妈,一个年轻富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湾;一个冷漠还有洁癖,一个个性火爆大大咧咧,如此多的不一样,就如MARK自己讲的那样,我是“这种人”,你是“那种人”,这个世界上总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世界,这些不一样的世界里住着不一样的人,他们长着不一样的脸,有着不一样的表情,说着不一样的语言,做着不一样的事。
至于阿凯,小霓,宜珈的故事更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当小霓在得知自己的男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一个小生命时她是发了飙,一边骂着“贱货”一边动手打宜珈,可是她终究还是个善良的人,不是国产家庭剧中的庸俗妇女,她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伤害自己朋友的事时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是一个好女孩,像所有的好女孩一样为自己想要杀死出轨的男友而感到内疚,站在镜子面前拼命说着“我很好”;宜珈作为一个不完全的第三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在我们年幼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故事,和自己好友同时遇见一个高高帅帅的男生,然后看着他们在一起,然后当着他们爱情的见证者,一边喜欢,一边内心祝福,一边想要嫉妒占有,可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开,有时候真的友情比爱情要来的更加要珍惜;阿凯呢?
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但是他也是个好男孩,现实里在那样的年纪有多少男生敢如此但当下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未来,敢勇于向自己的女友承认错误,敢见女孩的父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阿凯小霓宜珈的故事不光是爱,还有勇气,遇见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还有勇气。
万芳有一首歌唱的很好-《相爱的运气》:我们都是很好的人 也难免要受打击 只是相爱啊 还需要运气。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音乐,不光是田喜碧小姐的《LOVE》,魏如萱的《飞鸟》《我们》,更喜欢林宥嘉的《傻子》:等爱的人很多 不预设你会在乎我 难道一生的时间 都用来换 和你一个误会 谁能真的让谁 幸福到故事的结尾 何必那么的慌张 有时清醒 才是错误的开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个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到老 谁能真的让谁 幸福到故事的结尾 何必那么的慌张 有时清醒 才是错误的开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个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就很好 没什么紧要 只需要你轻轻一个拥抱 就算不留下什么也无所谓 就算留下了什么也都珍贵 珍贵 珍贵 做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到老 这样到老谁都会有那么一点相爱的运气,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与其机关算尽,倒不如安静的做一个“傻子”静静等待,总会有那么一天,一个好人,一个好的爱情。
不能不说开篇的长镜很诗意,虽然类似桥段在某广告中见过;也不能不说结尾的导演告白情炙意浓,虽然这告白凭空搭建在激恋的悬崖;同样不能不说赵薇的无厘头色诱很有写意不理情的癫狂;虽然这股子的癫狂劲又欲言又止,欲说还休。
作为一部情人节上映的电影,我想制片方更多的是在考虑怎样抓住青年情侣们的荷尔蒙分泌点,在黑暗的影院中做着伴随印证式的陪伴,而导演钮承泽的创作才华可不希望这只是一部小情小爱的电影,两方人马一定经过了非常激烈的争吵并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的缩手缩脚,点到即止。
当然,以上都是我猜的,或者是给这部冗长拖沓烦乱矫情鸡逼无厘头幼稚调情一瞬激情的放潮了饼干式的电影找的一个比较好的理由。
那就逐条吧。
冗长拖沓,这自不必说,我想但凡看过几部影片的观众都能比较明确的感觉到什么事节奏舒缓,什么是”别他妈逼歪了“,整个观影过程就感觉像在读一场电影,听一场评书,摄影师无可奈何的静中找动力图挽回这种画面元素的缺失,并力图希望呈现出散文诗般的节奏,无奈被略显坑爹的分镜设计和臃肿的剧本结构拉入了深沟,刻意的搞笑桥段安排,”事无巨细“却转折突兀的剧情交代,大量大量大量的对白戏份,啧啧,你丫真当自己是偷情的背景音乐呢?
当然,李大师的摄影是无可挑剔的,太多漂亮的长镜头运动和调度让人赏心悦目,可是无奈,摄影机上压了太多太多的勾捺标点,载不动 许多愁啊!
其实,冗长拖沓,在有的时候也不是一件坏事,稍稍拖沓一点,细节丰富一点,能够更加拉住观众的代入,如果能设置一个异常精彩让观众们能够有一个释放情绪的结尾,可能前2小时的拖沓在大家的愉悦爽快反思自省中都会变成密密缝的铺陈,只是”黑云压城城欲摧”(领会精神)的大提琴前奏而已。
很多韩剧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在这个影片中,NONONO,演员的出戏表演,无厘头而矫情的台词设计,不管不顾的桥段安排,让观众在被代入的路上遭遇了无数的红灯,当你在看一个电影的时候,听到里面的某一句话,频繁的有种想替表演的人笑出声来,或者和邻座的哥们说“擦这句xx上有!!
”的时候,我想“体会剧中人物的心情”对你来说基本已经成了难以完成或者难以全部完成的任务。
显然,在维护交通规则这点上,这个影片做的还不错。
这便引出了烦乱,鸡逼,无厘头。
整个故事,前20分钟,列出线索,中间90分钟,将所有的线索揉缠在一起,后十分钟,“见证奇迹的时刻”理顺线索。
能看出来,编剧正在努力的将各个线索揉成在一起,力图形成一张环环纠结的关系 故事网,且不说这种电视剧形式的做法.....对故事的提升有多大帮助,单说能够产生这种想法就有种内容不够,关系来凑的感觉。
虽然没有太过直白的列出所有的关系,基本正确的评估了观影人的智商,可是这种欲盖弥彰形式的设计我想并没有给剧本增色多少,你是让崎岖的路变得好走还是让好走的路变得崎岖还是让机场大跑道变成山山?
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情不自禁的哼唱出来: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tm的都是爱么???
(以下内容应人而异)当然这话从我嘴里说出来,真的是有点班门弄斧找抽的感觉。
可是,作为一个恋爱观不那么重口味,同时谈过恋爱,同时同时正在谈恋爱的这部电影的目标受众来说,我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的印证感很少很少,切不说人物的生活背景有多少的漏洞(当然不说逻辑漏洞,要找逻辑漏洞就没劲了,情理漏洞)单说这几个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我觉得就不太符合”爱“这个字眼。
这些经过了艺术加工,集生活中各种人物于一身的感情,更多的是体现出了一种类似 广岛之恋式的狂欢式的激情。
我想再坐的各位都有过不可自拔的“爱”上某个人,一见钟情,狂追不止,生活陷入了疯狂的小甜蜜中,感觉,他(她)就是我要找的人了,或者,一次浪漫,一次温存,一夜激情,一阵独处就让你感觉到有一股强烈的推手将你推向对方的怀中。
经常去酒吧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经验,有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爱 的火花。
别迷失在火花的炙暖中啦,“你早就该拒绝我,不该放任我的追求,给我渴望的故事,留下丢不掉的名字,”“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整整看着爱从指缝中溜走,难说再见”......这是爱么?
不如自问,激情罢了。
导演想不羁的展示形形色色的爱情,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彰显“爱”的宽容,却用了“配爱”“怎么爱”“烂货不能爱”等字眼(当然也不是烂货,也爱了)展示爱的高门槛,我不能说这两者是矛盾的,因为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矛盾着,毕竟,形容词只是一个定语而已。
当然大家最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完美属于情人节情人的大团圆。
可是无奈,表现的更像是一群发春的人的满月骚动(忽略我的刻薄吧),互相找到的,更像是炮友对吧。
当然,对于台湾的生活状态我也并不了解,也许他们表现的就是真实的情况,或者就是他们眼中的爱。
可是爱作为地球的永恒通货,这个电影的爱的表达,和表达方式上,同同类的电影相比较,我都觉得,此为假钞。
最后附诗一句,是我觉得对这种奇妙的情愫最妥帖的描述但当柳树低下头,便是风儿经过的时候。
以上行文均是个人观点,属于吐槽范围,对导演组最诚挚的致敬,都在票里了
>>>>>有剧透 慎入从这部电影开始筹拍在101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了(所以也第一次来写长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很喜欢郭采洁彭于晏和陈意涵这几个人,而且舒淇和赵薇阮经天也都是有爱的人。
很多人之前疑惑为什么在台湾这样一个造星工业如此发达的地方却很长时间的出不了好的电影。
在钮承泽魏德圣林书宇一批导演推出了既有好票房又有好口碑的电影之后,现在的台湾新电影崛起了。
明星还是那些明星,但是导演更会拍故事了,也有更好的环境给他们创作。
而且我觉得钮承泽《爱》的选角相当的恰当,之前看一些花絮记得他说过这些演员都是他自己很有感觉的人,所以我想他是很了解这些人的,所以选择了适合他们的角色,然后就等着他们的发挥。
这部电影得感谢导演选了那么适合的演员,也要感谢这些演员将角色塑造得丰满,就算是在众星闪耀中没有那么出彩,也还是演的符合角色,像那个角色的,也让人信服。
起初看没那么带剧情的预告片时还挺担心那么多明星会不会最后协调不好最后让人失望,因为短短的预告片实在给每个人的时间太短了,会觉得杂乱。
的确那么多演员是不那么容易给每个角色都交代地清清楚楚的,大家的戏份都或多或少的被删掉了,尽管如此,电影也长达2个多小时了。
可能会有人觉得故事美满的过分,但是作为商业电影能够有笑点有泪点又让人感动,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即使里面人物的相遇相爱会太戏剧化,但是情感却会让人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毕竟电影里很多的故事也都或多或少的源自豆导自己的经历嘛+++++下面还是三个故事分开来说吧再根据官方提供的每个人的色彩来分析一下1.彭于晏X郭采洁X陈意涵>>彭于晏演的阿凯,给的颜色是介于鹅黄和鲜黄之间的颜色,再夹杂一些些庞克感觉的黑。
虽然我很喜欢彭于晏,看到他就觉得怎么那么帅啊><但是我觉得阿凯就是个烂人!
他最后的负责我也觉得没什么成熟的,并不是他主动去做的选择,而是等着宜珈做决定然后他来接受而已,但是他很单纯地明白自己爱的是谁,也还好他还记得这一点。
不过就像豆导发布会上讲的一样,阿凯是一个执着于拍电影的梦想却用下半身思考的大学生,他根本不爱宜珈,却在宜珈吻上他的那一刻接受了。
我觉得负责任不应该只是冲动之后的承担,还是赶在做错事之前就醒悟。
如果宜珈没有那么善良,如果小霓没那么爱他,结局就不一样了。
>>郭采洁演的小霓,是七彩,是光,是彩虹。
表面看上去难搞绝对固执却是包容性最大的。
她最后选择了包容原谅,太伟大了,我不太能理解这样的情感。
郭采洁自己在微博说,“對小霓來說,什麼都失去,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所以她想要原諒,一個人心裡有恨,是很辛苦的”,我觉得这个解析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她太爱阿凯了,连做梦杀死的都是自己,也太在乎宜珈这个朋友了。
因为父母的离婚,她变得很怕失去。
我觉得郭采洁演的很好很好,眼神很有戏,情感的爆发很准确到位。
我自己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泪点就是小霓和宜珈激烈争执之后小霓呐喊的那段话:“ 我很挑剔,我很难搞,我讲话难听,我常常脸臭,可是那就是我啊,我就是没有办法像你一样听话顺从又牺牲奉献,就因为我没有这么伟大,我就不配爱人,我就不值得被爱吗?
”我们身上总是有一些缺点没办法改掉,比不上别人,但为什么就一定要拿这些来衡量呢?
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失去爱,那太残酷了。
>>陈意涵演的宜珈是绿色,像空气和草地那样的舒服。
可能会被人忽略,但是她都默默地在那里做好自己,宜珈是没办法让人讨厌的吧。
有小霓这样一个家庭殷实充满个性的好友在身边,她变得不那么的显眼。
但是却最后勇敢地选择生下小宝宝,属于自己的个性一点点的被放大,绿色也慢慢加强变成漂亮的苹果绿。
三个娃娃脸,三个超龄大学生,我最喜欢的组合。
其实表面上看郭采洁像宜珈,陈意涵像小霓,但豆导却看到了她们性格中真实存在的东西,其实反过来才是她们自己,眼光准啊!
彭于晏说他本来也是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事,但豆导跟他说这样是他生活中朋友发生的事,但是我想就算如此这种情况也一定是很少的。
但这是电影嘛,因为LOVE,因为爱是解决一切的开始。
2钮承泽X舒淇X阮经天>>钮承泽演的陆平是红色的。
我也不晓得为什么= =的确这个角色算不上自肥啦,落魄的中年男人,一个人在黑夜里孤单的哭泣,背后是豪宅又怎样。
一开始我觉得豆导真的如他所说是所有参与演员里演的最烂的一个,不过后来还是被感动了。
这个角色还是挺可爱的,我挺喜欢,因为他对女儿充满爱,因为他对柔伊最后的尊重和成全。
我相信是会真的存在那种只要她幸福,不管是不是和我在一起的感情的。
另一个泪点就是《爱的箴言》响起的那段,传说中自肥的导演是所有演员里仅此一人的露了那么一嗓子>>舒淇演的柔伊是紫色的。
刚开始和陆平在一起,所以紫偏红,后来和小凯在一起就在紫色里慢慢地加入了蓝。
一个充满暧昧气息的角色这个角色会让人想起《不再让你孤单》,舒淇的演绎方式也很像。
小宽拉起柔伊手奔跑的那一刻,我想柔伊就爱上了小宽吧,小宽的生活和柔伊的截然不同,所以她就被吸引住了,她向往的就是这一份简单和安定吧 >>阮经天演的小凯是天空一样的蓝色。
我觉得他是《爱》里所有男演员中演的最好的了,他的长相其实很适合演呆呆的角色,一脸诚恳的。
在柔伊和他说自己的身世时,小凯说他都要哭了,这段我觉得他演的相当好。
小凯和宜珈的兄妹情也很感人,那句“你的未来我包了”多帅气!
这个角色很讨喜单纯勇敢善良可爱名媛和青涩大男孩的爱情就是童话啦 这段故事最感动的,我觉得还是陆平的心情和选择吧。
3.赵薇X赵又廷>>赵薇演的小叶是橘色的,在北京略带灰色的天空下这个橘色没有暗沉,反而像果酱一样。
小叶这个角色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赵薇太适合这个角色了!
比起画皮里苦兮兮的样子,这样的喜剧才让赵薇大放异彩嘛 在小叶翻墙头的时候,真是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还珠格格的记忆。
赵薇和郭采洁是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演的最好的两个人。
最喜欢在跳完艳舞后和马克对话那一段,涂着红色口红的她将一个单身妈妈的辛苦和渴望爱的情感表现地很动人。
>>赵又廷演的马克是铁灰色的,又带一点质感的金。
不知道是不是我对赵又廷偏见的关系,我觉得他这个角色是最不适合的,我也很纳闷为什么钮承泽把他当爱将。
这个角色对他来说太成熟,而马克这个角色本身也有点莫名其妙,对小叶情感的过渡太快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就喜欢了小叶。
对豆豆这么小的一个小孩还说这种难懂的话,所以当豆豆说“我懂了”的时候,电影院里爆发出大笑 不多谈这个角色了,不喜欢反正。
这段富商和单身妈妈的爱情还有着地域上的不同。
有人说其实可以完全把北京这段去掉,我觉得也是,但这段不得不说还是多了很多的笑料的,人民警察豆豆什么的。
+++++或许电影还是会给人一些些杂乱的印象,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将三段故事有头有尾地讲完了,而且不让人犯困,人物之间也还算不牵强地串联了起来,片头的长镜头就很精彩地展现了这点。
够可以了,我觉得不用多做挑剔了,作为一部情人节的爱情商业电影它是好看的,在我心里它都算是近几年最好看的国语都市爱情片了。
而且加上有我喜欢的演员,我就给它更加分了XDDD这部电影本身就没有很大的野心要成为一个多么经典的电影,钮承泽也说他要拍的是中间的电影,也就是有内容的商业片,那些从生活出发的,可以给人一点启迪的,又有很好制作态度的电影,“有丰富的剧情,精良的制作,也有真实的情感,生命的真相,观众可以跟着笑跟着哭,离开电影院的时候还能带走些什么。
”因为爱,这群演员和导演相遇了,拍了一部《爱》,剧中的他们因为爱不寻常地相遇了,相爱了,原谅了,成全了,放下了。
不去探究真不真实了。
LOVE,它是一切存在的理由。
好像写的有点多了。。
都是废话啊最后以《爱的箴言》结尾吧,电影里我最爱这首歌!
豆导唱得好 哈哈“我将真心付给了你将悲伤留给我自己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爱曾经是我也是你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却将自己给了你”
这本是给情人节的献礼片,却在二逼节上映了。
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来说,倒是很应景。
片子是红豆跟华谊的首度合作,很熟悉的班底,陈国富、钮承泽、陈建骐、杜笃之、李屏宾。
传说片子是八千万的投资,算起来也要将近两个亿的票房才能回本。
虽说距离期望值还是很有一段差距,豆瓣评分也不算高,但是情人节档期的两个竞争对手《高海拔之恋》跟《我愿意》貌似都很不给力,而且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养眼的帅哥美女已经足够了。
况且有人说这部片子,单身的看了想恋爱,热恋的看了想劈腿,想来不用替豆导跟王中军担心票房了。
如果这部片子叫好叫座,那豆导跟华谊的进一步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好苗头,一方面为台湾导演打开内地市场开路,另一方面,对于去巨星化的华谊,冯小刚撒个娇就能连续三个交易日跑输大盘一下子少赚3个多亿,也是时候需要一些新鲜血液的刺激了。
赵薇跟阮经天无疑是《LOVE》最大的惊喜。
先赞一下赵薇真的瘦了好多好多,现在变得好漂亮!
不过作为国内绝对的一线女星,赵薇这次为《LOVE》可谓是不计形象豁出去了。
当然,也有人说她是本色出演。
不管如何,她跟Mark的那段,影院里笑声连绵从未断过,这便是对她演技的最大肯定了。
看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飘过之前画皮剧组为了宣传上《鲁豫有约》的片段,记得那一期陈坤说,赵薇不演喜剧真是太可惜了。
我想看完《LOVE》之后会有更多的观众对这句话产生共鸣。
一直觉着阮经天是台湾演艺圈的一个另类,出道十年,除了跟女友许玮宁仍然坚守着多年的爱情长跑之外,连长相到气质都是一如最初Penny《爱过》MV里面的青涩腼腆。
而在这部戏里,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气质。
跟之前偶像剧里的小开,锰钾里的和尚相比,我会认为或许这种宅男才是他真正的样子。
当小宽知道妹妹李宜佳要去流产的时候在窗户外大声喊“你们的未来我包了”的时候,几近触到泪点。
听说他今年年初入伍了,娱乐圈又暂时少了个养眼又养心的男演员,我想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期待他一年之后的蜕变。
其实很久之前就摩拳擦掌叫嚣着要去看这部片子,除了是因为强大的演员阵容之外,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钮承泽。
一直都知道豆导心里有着很重的满族情节,看着电影里爱新觉罗跟叶赫那拉的那段故事,不管这是豆导亲身经历的或是单纯臆想的,这种心向往之都让我觉得很温暖。
最初知道豆导是《风柜来的人》,对他开始特别注意是《我在垦丁天气晴》,真正喜欢上这个导演是《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那部电影对我来说有很不一样的意义,我现在最喜欢的几个台湾演员,张钧甯,修杰楷,屈中恒,都是结缘于那部电影。
还记得之前看康熙来了跟国光帮帮忙,总有人说豆导身上有股莫名的痞子气。
即使在《LOVE》里演着富商,这股气息还是挥之不去。
在豪宅里跟朋友斗喝盲酒的那一段,一举一动,这种气息就很轻易地流露出来了。
据说豆导小时候因为弟弟体弱,母亲便对弟弟多了几分照顾而一直以为母亲把爱都给了弟弟,这种极度依赖却又无法占有的难解情结,最后蔓延爆发了忧郁症,陷入人生混乱时期。
虽说后来他找到发泄出口,也和母亲重修于好,但是仍然不难看出他身上依旧极度缺乏安全感,但也是这样他才会不断说服自己相信爱。
片子里轻轻浅浅的床戏倒是有几段,但是真正拍得赏心悦目能够让人燃起欲望的,是豆导跟舒淇的那段,即使豆导片中的角色有点性无能。
至于其他演员,因为不喜欢赵树海所以一直对Mark无感,尤其是在金钟奖的风波之后。
但是这部片子里他的表现确实也是可圈可点。
不管怎样,你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种人,他们习惯活得一板一眼,或许大家都会认为他们龟毛难搞,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舒淇的表演受角色所限无惊无喜,但倒也没什么差错,毕竟对她来说,美美地出现在屏幕上就已经足够了。
陈意涵、郭采洁和彭于晏的小清新三人组一点时光的印迹都没显现出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精致,还是《听说》跟《一页台北》里的样子。
彭于晏要跳化粪池那段,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最后的最后,赞一下李屏宾跟陈建骐。
李屏宾最开始的几个长镜头很美很拽,陈建骐的配乐也很美很赞,电影原声带里,熟悉的林宥嘉杨乃文魏如萱,还有因为豆瓣黑了太多次而无感的田馥甄。
总觉得片子有些戛然而止的感觉,不知道会不会有后续,我也有些想知道宅男小宽跟物质女方柔伊的爱情会不会无疾而终,小开Mark和北京辣妈小叶的生活又会生出那些化学反应,有朝一日Mark会不会知道小叶跟他好友陆平曾经的那些过往。
有人说电影太狗血,我总认为,比电影更狗血的,是人生。
事到如今,就连瞎子都能看出来,内地院线片里头的台湾电影已经是越来越多。
早几年引进上映的《海角七号》,许多人还不以为然。
去年的《鸡排英雄》和《翻滚吧!
阿信》,那也只是小打小闹。
结果2012年一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拿下了7500万票房,这会热映的《爱》,没打什么全城或者全球的字眼,但是过亿已经是起码的保底线。
再往后,等到魏德圣用大片完成华丽转身,很多人又会大开眼界。
可以想见,将来讨论起院线电影,台片和台湾导演的出现频率会越来越高。
对影迷而言,比起侯孝贤或李安,钮承泽当真不算什么大牌导演。
他就一后辈导演,有干劲,有脑子。
经历过台湾新电影,也厮混过香港电影,一度沉浮后来拍起了偶像剧,慢慢走上了道。
但事实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东西,他比别人多出了一腔情怀。
哪怕是再俗再显摆,他都会把自己包装得体面一些。
仅凭这部《爱》,它跟钮承泽之前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和《艋舺》都大有关联。
《爱》里头,不管是跑树上的小孩还是台湾的有梦小青年,钮承泽都会戏仿下电影拍摄,打光啊、当导演什么。
就连阮经天的结巴设置,影片都帮忙提示,即将服兵役的他在搞“国王的演讲”——或者说是爱的演讲。
《艋舺》里的庙口帮,赵又廷和阮经天是绝对的男主角。
剩余诸位,他们跟陈汉典一起出现在了洗车房,算是一出彩蛋。
更多的彩蛋还包括:大学讲台上的老师是小野,台湾新电影的重要推手;赵又廷的老妈是杨贵媚,相当知名的台湾女影星;此外于美人、龙劭华、陈玉勋等综艺圈人物和电影导演也加盟客串,甚至还参加投资。
惊喜还来自饰演赵又廷助手的那个龙套,他在《那些年》里饰演沈佳宜的老公,真名邱彦翔,又叫全联先生。
这人要一红,果然是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东西可能说明不了太多东西,但足可以说明,钮承泽做起事情还挺上心。
对普通观众来说,以上只是八卦闲聊。
那么,《爱》开场十多分钟的长镜头,带出了彭于晏、郭采洁、陈意涵、赵又廷、舒淇、赵薇、阮经天、钮承泽八位主角,堪称是“一镜台北”。
这个长镜头虽有中间转接,但流畅程度还是令人惊讶。
此等镜头语言想法,人物走位和场景设计,足可见《艋舺》对钮承泽的能力提升有多大。
结巴还带脑抽筋的阮经天,他吐完一句脚臭,回头就是拿了蚊香,放在舒淇脚边,那一个场景实在温馨体贴,这就是细节动人。
再到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的闲扯,那就是钮承泽的自我诉说,他本就出自满族,原姓钮祜禄氏。
类似设置还包括红豆与华谊的合作、小男孩名叫豆豆等等。
按故事来区分,彭于晏、郭采洁、陈意涵的三角恋故事就像《听说》加《一页台北》,台湾味道最浓。
舒淇和阮经天的爱情太过童话,有如少男少女的想象。
赵又廷和赵薇的组合主打搞笑,强调地域差异。
某些时刻,赵薇还是会让人想起《夜上海》。
舒淇也会给人造成错觉,她还在演《不再让你孤单》。
就连那个新职业和最后结局,不知道多少人会穿越到《失恋33天》或者《幸福额度》。
总的来说,《爱》已经提供了多个爱情样本,去满足观众。
又不出所料,钮承泽再次包办最肥角色,他继续中年男人的长吁短叹,就差再一次宣布“我是你爸”(参见《艋舺》)一般的恐怖事实。
可能说到最后,中年人的爱才是这部电影的诉求核心。
与女儿还有情人的关系,他好像都抓不住。
钮承泽俨然就是历经沧桑,赵又廷、阮经天、彭于晏他们拥有的,他早已有过,现在就是纠缠于中年的困惑: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也不行。
不过,纵然有着再多的比较对象,《爱》还是做到了特色不减,它也比内地的爱情时装片要强出太多(同时看得出故事重心放在了台湾那边)。
一部包容这么多明星的爱情片,每个人占去应有戏份,俗套归俗套,片子看起来并不会拖沓。
也许有人会说,钮承泽始终放不下他的那套东西,高高在上的,就像他喜欢给观众讲各种道理。
电影里男男女女的故事,如果这就是爱,那天底下的好事未免也太多了。
当然,对一个通俗爱情片,不必奢求能有人生激励。
不看奥斯卡热门的《艺术家》,它包装的还不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
什么叫俗套?
多数人喜欢的东西就是俗套。
多数人梦想会有救星出现,像赵薇;多数人梦想会撞上女明星,像阮经天;多数人梦想能享受完生活再自力更生,像舒淇。
多数人梦想家底殷实,能有时间发发中年的牢骚太盛,就像钮承泽他自己。
单就这点来说,我还真不喜欢影片的爱情,在我看来,它们就是鸡肋。
因为看完电影,每个人还是要做回自己。
【北京青年报】
最好的朋友怀上我男友的孩子,包养虽然也产生真爱却又抵不过对青梅竹马的向往,被海那边男人欺骗过的单亲妈妈又卷入一场来自“敌方”的新恋情。
当8个主角裹搅在一起时,产生的4段恋情,竟有3段是三角恋!
惊讶吗?
狗血吗?
导演钮承泽也深知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当他把所有这些或美或丑或无奈的极端局面笼到一块时,你就得相信它是真的,“有些情节连舒淇都不信,但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爱真的可以化解一切仇恨。
”想想自己身边,在新婚姻法来临后,多少家庭被猖狂小三搞得支离破碎吧;想想央求你一道去唱歌喝酒的原配,如何抱着你失声痛哭、砸瓶作呕;想想你的哥们如何在电话里冷静的跟你解释自己的无奈。
你或许也能明白,所有看似荒唐的狗血剧情,其实也在你身边甚至就在自己身上酝酿着、发生着。
爱情里,总能产生那么几个敌人,然后在紧张危险的敌我斗争后,眼睁睁恶狠狠的看着你把我的女人带走,并诅咒你也不会快活很久后的很久很久后,或许有一天,你会突然祝福做出选择的她,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往更多自由的地方飞去。
所有引火焚身、家破人亡,很多时候都是自找的,对自己过往充满情怀的钮承泽,这次在中年危机来临前,选择了残酷故事中还算温情的那些时刻,带给观众在伤痕累累后最终通情达理的一众爱情奴隶。
颇为有意思的是,这个抱怨自己再也买不起北京四合院的导演,似乎为了发泄自己对那些炒高房价超富阶层的仇恨,在电影中将被背叛受伤害的角色几乎都留给他们,尤其是导演自己扮演的富商父女。
陆平(钮承泽饰)保养了美女柔伊(舒淇饰),“你就开瓶品酒打赌吧,反正输赢都是我买单”,没想爱人却移情别恋上结巴的汽车修理工——柔伊的中学同学小宽(阮经天饰),斑驳树影下那些不真实的小清新校园时光涌上心头;陆平的女儿小霓(郭采洁饰),开着跑车带男友阿凯(彭于晏饰)兜风,爆发的脾气从来都是千金的个性,没想这个帅小伙却失足搞大了自己闺蜜宜珈(陈意涵饰)的肚子。
富裕阶层在与平民家庭(小宽与宜珈还是亲兄妹)的对局中,遭致彻底悲剧。
另一头的北京,导演却给予两个阶层一则颇不真实的融解童话,与柔伊也存在暧昧的年轻商二代马克(赵又廷饰),在一次清朝遗老的满族宗亲会上,与冤家小叶(赵薇饰)相遇,并因被其非婚生儿子纠缠而真的陷入热恋中。
如若知悉钮承泽的家世背景,那么北京的仇爱转换段落,反倒成了难得的有意思部分。
导演本人就来自满族钮祜禄氏,父亲那脉曾出了六位皇后,为清宫中之冠,于是一场宗亲会,也就让马克来自叶赫那拉氏,而小叶来自爱新觉罗氏。
除此之外,角色们充斥片中那些背书式的关于爱的定义,就有些乏味了。
在年轻人的部分,倒是因阿凯一段重口味的跳粪坑戏而产生观影情绪上的某种爆点。
别指望再有期待中的小清新,因为,小清新都是不怀孕的吧。
按理说,看一遍电影,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短期记忆力相当差劲的人是不应该写观后感的。
今儿中午跑去电影院,很庆幸没去凑情人节的热闹。
整个放映厅里不多不少的十几个人,一致的笑点和始终没有任何手机铃声的氛围让我很享受这个补上的二逼节。
看到海报,观众应该大致都能猜到这种俊男靓女扎堆上镜的电影会用什么样的格式讲述一个主题似乎是爱的故事。
钮承泽一直是个很有商业气息的导演,看过之前他拍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艋舺》和《我在垦丁天气晴》,除了《情非得已》之外,其他两部都是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和偶像剧,但商业的包装下,豆导浓浓的小清新之梦随处可见,这点从选角就可见一斑。
彭于晏、张钧甯、阮经天的反复使用,让我现在连看到豆导自己总带着股狠劲儿的脸都倍感亲切。
《爱》也同理。
这么多花花草草,如果不上演几个多角恋故事怎么对的住观众们渴求八卦的内心呢。
开场十多分钟的长镜头配上闪回的白色字幕,一下子带出来八个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并用田馥甄的《Love!
》穿插在不同场景里(没听过可以自行去百度歌词),这一手利落大方得让我在电影院觉得特洋气特过瘾。
但人物关系并非之前想的那种多角恋模式,能称得上多角恋的也只有彭于晏郭采洁和陈大发那个圈儿,老套的闺蜜成了第三者的爱情故事。
虽然陈大发的怀孕是个意外——她只是彭于晏一时兽性战胜人性的牺牲品,但豆导不是在拍《失恋33天》,他只是想讲一个纯爱故事——我和闺蜜都喜欢他,但是他只喜欢我闺蜜一个人,最后我的牺牲让我收获了成长让他们收获了爱情。
所以那些在总结闺蜜心海底针、有钱的闺蜜不要乱交更不要和有钱的闺蜜的男友乱搞的人,你要是把这种社会游戏规则带入电影,如果你不是在玩儿你也输了。
钮承泽应该是个内心有过伤痕的人,他的电影经常随处可见自嘲和一些细节的闪光。
拍的最细腻的应该是舒淇的故事。
不得不赞一下阮经天,气质干净,演一个口吃患者也是活灵活现——一反口吃患者给人们留下的刻板呆滞的印象,当他着急起来说不上连贯的句子的时候,整张脸的表情都是随着每一个字的吐露不断变化,看得让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演员。
片中为数不多触到泪点的就是阮经天和大发隔着妇产科窗户的那段对话。
这个段子的设置好就好在,阮经天是大发的哥哥,如果换成是couple关系,则又显得俗气了。
特别是那句“我会对你们负责的”,让阮经天这个角色彻底把赵又廷彭于晏俩人闪瞎到黑暗里。
这个故事相对来说也是最完整的,饰演富商的钮承泽花而不狠,靠被包养上位的舒淇浪而不骚,口吃的阮经天诚而不傻。
写着写着就会想到几个场景:钮承泽在舒淇面前掏出那张修修改改了很久的说话稿子,对她说,其实我挺喜欢那小子的,因为你喜欢他。
这句台词一下子就表达出来钮承泽一颗比谁都柔软的内心;舒淇光着脚在阮经天的阳台躺椅上睡着了,高跟鞋被搁在一边,脚上是红红的勒痕。
至于阮经天后来拿来为舒淇悄悄抹上的究竟是可以呼应上文的除臭剂还是听起来温馨一点儿的膏药,就变成一件无必要追究的事情,光是阮经天在舒淇脚边放上一盒蚊香,低下头为她涂药的样子,就足以让很多少女在情人节的电影院里暂时忘了身边还坐了个男人了。
舒淇和阮经天的两次接吻也是相当到位,舒淇反客为主的样子估计也能讨得不少女权主义倾向的观众的欢心。
有人说这个故事太童话太狗血。
是很童话,但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哪部除了纪录片之外的电影不是导演编剧的梦幻世界呢,关键在于一个信字。
而两个小时的《爱》,能让我在电影院一次表没看一个网页都没刷——能让观众坐得住,就是豆导和整个影片制作人员组最好的诚意表达。
赵薇和赵又廷的故事和其他两个发生在台北的爱情故事离得比较远,故事以北京为背景,三十五岁的赵薇的搞笑功力绝不输给当年二十岁的小燕子,翻墙跳舞石膏脚卖萌样样拿得出手。
在我眼里,童话般的倒是这个故事——这故事里人民警察的形象完美地诠释了有困难找民警这句口号。
你要是问,赵又廷和赵薇俩是怎么看上眼的呢?
之前赵薇又骂又吵的样子,赵又廷又凶又臭屁的样子,就这么让俩人一吻定情了么?
别问为什么。
电影和生活一样,你要懂得在其中取悦自己。
不是每个傍导演的女明星都是想上位,不是每个嫁给老男人的小女孩儿都是想出名,每个人审美观不一样,如此而已。
谁也别骂谁狗血,对于这种纯爱电影,狗血的是生活不是电影。
突然想起《岁月神偷》里面吴君如大妈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做人呢,就要信”。
如果社会规则见多了反而连真心真情和真诚的表达都不愿相信,那么,狗血的人其实是你自己,被社会规则潜了是你活该。
好的电影需要能让人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不一定是种代入感,毕竟生活有限想象无穷。
好,在于可以感人。
无论是情、景、台词、故事、养眼的演员都可以成为感人的要素,再配以适当的元素结合和互补。
演员甚至都不需要养眼,只需要浑身上下都会有股劲儿,把角色的话说出来,把角色的生活表现好,也就够了。
《爱》做到的就是这一点,它的基础不在于故事的叙述,而在于几个角色之间的互动所迸发的真情,这些情,有的莫名其妙有的幼稚发笑有的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总会有一款适合你的。
千万别纠结后续如何,那不是导演不是演员甚至不是《爱2》《爱3》《爱4》的事儿。
《爱》其实可以改个名字叫《就是喜欢你》。
里面每一段感情渗透出的是纯粹的情感因素,真正的爱肯定不限于此。
但你要忙着为它考虑后续而心烦意乱,那就不是其他人能够安慰你的了。
很多好的商业电影拆开包装,无非也就是个特别普通俗套的故事,但那包装至少也能让我们在电影院里面欢喜上两个小时,也就够了。
剩下来的不是这个级别的电影所包办的事儿。
谁都别瞎操心。
对于普通人而言,各取所需,生活就会变成你的。
生活是块豪华多层大蛋糕,我不相信其中没有你的那一块儿。
1. 首先声明片子从导演到演员都赏心悦目,配乐无一不是我心水,并且我想再看一遍。
2. 段落式的电影里面,这是属于足够抓人的一部,让我保持对下一秒的好奇直到最后一刻。
3. 故事单拆开都老旧甚至狗血,穿插在一起讲却很有诚意,至少笑点每个都新鲜。
4. 配角出彩,警察叔叔和小萌孩儿,台湾市民父母俩,每次出现都抢戏。
5. 这片子是要聚多少咬字不清的姑娘们啊,赵薇舒淇郭采洁魏如萱,导演是怎么把姑娘们凑得这么齐的啊。
6. 舒淇这角色跟《非2》里的笑笑有任何差别么?
从个人经历到性格特点,一如既往地莫名其妙,又仙女得不知从何辩驳。
另外你真的不要再想想么,豆导深情一片迷途知返,收拾收拾嫁了吧。
5. 如果真以爱的逻辑细细推敲,每个故事都不堪一击。
但谁说情人节一定需要纯爱电影,充满小三、包养和性的故事,经过对本质的诗意柔化,一样热热闹闹并获得表面和平的happy ending,说了半天,情人们想看的不就是大团圆么,给就是了。
其实如果说这电影本身情节演员场景,实在可以打到70分以上,如果我几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或许会努力打到90。
但很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是个内心阴暗猥琐女屌丝,依照我变态的口味,必须给它及格以下啊。
如果赵薇没疯,那就是导演是赵薇的高级黑,穿的像个橙子我可以原谅,但是我擦这是什么鬼角色啊,穿着土掉渣的红裙,擦着溢出嘴角的口红,跳一段杀马特艳舞,赵又廷那个角色真是太有素质了,他只是默默的走了,甚至还打了招呼。
这难道不是小清新电影么?
赵薇那段真心让我理解不能。
按说赵薇到这个年纪也该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风骚啊越想越觉得导演必定是赵薇的高级黑,开始那些完全是无理取闹,泼妇发飙好么?
导演该不会以为那些是所谓“刁蛮”吧?
还有那个警察,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叫俩陌生人为了小孩当场接吻的招都使出来,总之在二赵这段上导演智商down到最低点,如此恶俗的桥段都能拍出来,实在是太残忍了!!!!!
还有陈意涵那段,闺蜜和男友搞出了小孩,最后居然三个人在一起,说我还跟我男友和好,另外我还跟你做姐妹,我做你孩子的干妈,我们三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开,我已无力吐槽。
我只能说导演智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如果我今年只有12岁我恐怕都不会相信这么狗血的情节。
导演,我已经想不到什么好词来形容他,每次他拍的片都被小清新们捧上了天,但看了又很失望。
这个长相略低于相貌平均水平线的中年男人,每次都爱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和美貌女猪脚来一手,我很难觉得他心智正常,少年时期想必是被女神伤害过的吧?
但就这样一个人偏偏有颗梦幻少女心,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所有的组成部分,就是:1.王子爱上灰姑娘(二赵)2.女神追求呆萌男,富商有真爱(舒淇vs阮经天vs导演)3.少年狗血青春乱爱事件(陈意涵郭采洁彭于晏)当然也是有新发现,第一次发现郭采洁美过陈意涵啊,还有就是于美人,真的很可爱。
我仅剩的分数全给郭采洁于美人和众多配角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大概是今天开会太累了吧我恨我竟然看过这部电影
三颗星给这么多演员。。。。
很期待的一部电影,也不过如此。无亮点。
钮导的十二分钟揭秘,看得出很真诚,好看的爱情片,讨论了多种情况。
无非是找了一堆大家知道的面孔或者好看的面孔凑在了一起~
还挺好~
有Love Actually的形而未得其神,所有人的演技缺陷无不被放大。对白依然犯多数华语电影的通病——前言不搭后语,各背台词,无病呻吟。这些不食人间烟火、不说真人语言的老清新们,我要拿什么拯救你...
各种圆满,观赏性还是蛮强的~
so beautiful.
最文艺莫过于那个12分钟的长镜头。
太尼玛好看了!!!!!阮经天萌死爹了!!!各种露肉!!!舒淇正翻了!!!!还想再看一遍啊!!!
有笑点的爱情电影总是让人印象不错。看片的时候,突然想到爱情其实本来就应该是甜蜜的,让人能真心发笑的。恋爱的过程中也许有时会有泪水,也许有时会感到痛,但当你细细品味时,应该能会心的笑才对。喜欢陈意涵的清新,喜欢赵又廷的成熟,钮承泽的老道。
很常见的爱情套路,但是还是会有感动人的地方··········
卖房的金小姐那么极品!!
各种三观不正,剧情混搭牵强。PS:第一次对阮经天有点好感,绝对不是因为他扮演的角色和我很像的缘故,又逊又面,患有口吃,水系专精魔法师什么的,嗯。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可以互相体谅、宽容,那么世界就会少了很多纷争。其实生活是可以很温暖的!
靠,导演,拍点儿会吃饭会拉屎的真人可以么?让角色们,干点儿真人会干的事儿,说点儿真人会说的话可以么?
本季烂片主打女屌丝的逆袭
还行,无感
会有一点感动
赵薇破烂的黑丝…阮经天的口吃…台湾的父母总是这么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