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声音
Golden Voices,Kolot Reka
导演:叶夫根尼·鲁曼
主演:玛丽亚·贝尔金,弗拉基米尔·弗里德曼,伊夫林·哈格尔,乌里·克劳兹纳,伊丽莎白·孔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语言:俄语,希伯来语年份:2019
简介:数十年来,维克多和莱雅·弗仑克尔都是苏联电影配音的黄金搭档。所有进入苏联银幕的西方电影都是由他们配音的。1990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就像成千上万的苏联犹太人一样,弗伦克尔一家决定移居以色列。然而以色列不需要会说俄语的配音艺术家。在以色列的头几个月里,维克多和莱雅试图找到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但没想到引发了一些意想不..详细 >
各种时代、地域、语言、身份、年龄、审查与色情、声与画、盗版与正版、出轨与入轨的大碰撞,点还蛮多的,但整体还是淡淡的忧愁怀旧氛围,两个老演员很有魅力。最后主题还是「要爱老婆,不爱老婆的人会被天打雷劈(萨达姆空袭)」
从苏联移民以色列后,对维克托和拉娜而言,「新环境」既是需要重新寻找的新工作环境,也是婚姻关系的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新移民身份这一变化。三重新环境的交织,新与旧的落差,各自的对未来构想的差异,构成了维克托与拉娜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工作中或婚姻中,拉娜似乎是更快意识到新变化,也更能适应新环境的那个人。相较之下,维克托无视妻子拉娜的情感和性需求,转头却想拨打色情电话以求慰藉,不得不说相当讽刺。而拉娜与色情电话客户的精神出轨经历,一方面是对二人中年婚姻危机的展现,另一方面也是移民身份认同的类比。我不那么认同结尾,一场空袭将危如累卵的婚姻勉强弥合,就像《倾城之恋》永远地在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留下一个问号。正如那个自始至终都没有修好的开关。(我也爱费里尼!
这波说俄语、吃不洁食物、很可能是无神论者又普遍拥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移民,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以色列的社会面貌和构成。这部作品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格局里,但它又靠幽默、细腻和对于电影的热爱补偿了视野的不足。
挺有趣的,小温馨的冷门电影,走的后时代变迁后人的命运转变。以配音演员为契入点,中间加了些小迷影,迷的还是我最爱的导演之一:费里尼。夫妻两人因生活所迫而干起了自己从来都想都不敢想的工作,艺术与现实,与生存的矛盾与纠结,以此产生的荒诞感和苦涩感有些味道的,有着自己的细腻。可惜没有深入下去,转成了女性觉醒找寻自己,和夫妻床头架床尾和的温馨局码。虽然也很温情,但情感的深度和表现的精巧就下来了,那段电话两头的人以各自的方式相见的情节,其实不用挑明掉,点到为止留有余味,双方各自留有念想结束,喜就是悲的感觉就出来了,可惜一挑明一吻虽然应了独立觉醒的景,但层次就下降了,其次丈夫的孤光还是显得度数不够,与妻子的和解还是简单模式了。片子对当时以色列局势的表现,并没有非左则右,而是用调侃的方式,挺有冷冷的笑点的。
很爱这种欧式幽默,一张一合特别会讲故事
没有抢到费里尼票的朋友可以买这部看看
3.5分。 #北京剧院 影院体验以及观众素质让我不舒服
温馨可爱迷影又有趣的浪漫小品,在苏联解体、以色列移民、海湾战争的时代洪流下,一对儿老年配音演员的转业和婚姻、人生的“转场”,审查制度和盗版片,色情与暴力、战争和灾变等主题举重若轻地融入到鎏金一般的光泽和声线中,同时触及了婚姻中的独立和妥协、艺术创作中的模仿等主题,前半生学着成为别人,“解体”后学习成为自己。
以色列影展。
当爱情与浪漫发生,历史也变得温暖轻盈,巧的是和最近的《爱情神话》一样都用费里尼作为对美好的向往,一部在费里尼爱情神话放映中主角们困惑又带点凝滞的目光中结束,一部在费里尼月吟被防空警报叫停后观众席里主角的拥吻中结束,前者是都市中对爱情的迷茫和试探,后者是历经鎏金岁月对爱情的笃定。
雖然我不知道1990年以色列與俄語猶太人之間的歷史事件,但它不重要。一個設計得很巧妙的愛情故事。我不太喜歡其中一些帶有喜劇色彩的音樂。
一曲时代情歌 结合了特殊历史背景,语言文化隔阂, 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和看似完美的伉俪式伴侣关系中的磕碰遗憾与浪漫 短小却又散发着隽永的留香
看到后面才发现自己看过,外遇真的是每个主妇的梦想呢,只是结局太过团圆,出轨还是要趁早。以及,电影并没有女人重要,更别提幕后工作了。
#3.5 感觉自己就像和女主打电话的小老头,抱着预期的战战兢兢,整个过程享受着得到的欢愉和有趣,但在最后的时候,又被拉出,然后愣在被强吻后无法说明的情绪里。
惊喜有趣又可爱 内容贯通 致敬费里尼的同时也是给影迷的礼物呀 全场数次爆笑鼓掌
有人如同死了,只在情色热线里活着。有人浮生若梦,只在费里尼电影里醒过。永远都是别人声音的影子,为何不会想要完整的人生。呻吟可以治好口吃,爱情可以抵御毒气,低俗电话交换真实的自我,高雅电影圆满男人的人生。搬家工人让他在沙发上多睡一会,在这不会被吵醒的世界,竟然会怀念苏联的审查制度。
中年危机到回归初心,艺术果然是最优解@UA梅龙镇
穿越铁幕来到以色列的俄裔配音演员夫妇,跨越文化、语言和行当,展开一段苦乐交加的新生活。新的挑战,新的诱惑,“俄国可不会容许这种电影上映!”“《八部半》……的导演是谁?”令人忍俊不禁。男女主角的演绎让人信服。
BJIFF. 献给全体影迷的一封情书。意识形态高压造就了老夫妻面对生活截然不同的态度,丈夫沉溺于昔日光辉岁月,妻子着眼于当下和未来,本质上没有谁对谁错,爱情的脑波毕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对上,但只要能对上,就还是一辈子。虽然个别情节的处理还是过于油滑了,但关于电影的电影总是十分美好,片子里费里尼的,还有影院、碟店的那些私货,都太美好了,致敬,感谢。
苏联犹太夫妇移民以色列的故事,寻找新工作、开始新生活。在萨达姆投放化学武器威胁的大环境中,夫妇俩为了生活而苦寻新工作、共同走过了几十年严酷的生活环境,如何在新世界携手前行。电影缓缓道来,还有各种有趣的细节:当年苏联电影的色情审查和现在的色情电话,还有大家都爱的费里尼。#北影节# #BJ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