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25 李可乐—喻恩泰 康红---谭卓在优酷首页看到,评论还不错,加之比较喜欢吕秀才,一看就感觉像以前看的那个《一座城池》,根据韩寒小说改编的,没怎么看懂,跟这个感觉风格很像,不像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有点神经质,无厘头。
开头就是李可乐向家有儿女中的老爸夏东海饰演的房东借奔驰车,那个方言没听懂,感觉像是四川话,到了后边才知道是在昆明,应该是昆明当地的方言。
我叫李可乐,长相成不了偶像派,能力成不了实力派,最终修成个体力派,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小时候缺钙长大了缺爱,可是我每天都在寻人,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我发现这个世界一个秘密,表面上每个人每天都在干不同的事情,可归根结底,干的都是一件那就是寻人。
李可乐是灯火寻人公司的CEO,自己自封的,手下有三员大将,一个是个小地炮,一个是叼着烟斗,说着英语的眼睛男,一个是大壮汉。
他们的公司经营不善,在泰国的一个富翁来大陆寻找妻子和儿子,李可乐以找不到人赔付双倍的赔偿金的条件接到了这个活,先从找手镯信物开始,终于发现了线索,但是买到手镯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常常停留在以前的记忆中,李可乐给他来了个回到过去,找寻记忆,雇了一大帮群众演员演绎抗战时期,笑死人了,感觉这是全剧中最好笑的地方,无巧不成书,作为李可乐找孙子的协助警察的康红正在抓捕倒卖文物的薛战,在一片混战中,因为李可乐一群人的无意搅和下,康红没能抓到薛战犯罪的证据,薛战认为是李可乐救了他,要报答他并得知了庄老爷子找孙子的事情,就利用暴力手段威胁护士在DNA测试中做了手脚,让他的手下人庄富贵成了庄老爷子的孙子,李可乐被迫接受了,他的女朋友青青抛弃了他跟了庄富贵,之后令人没想到的是庄富贵被李可乐的狗给咬了,因而DNA做手脚的事就暴露了,李可乐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被抵债了,而且还处于警察的监控下,之前答应给建小学的事情又找了上来,李可乐利用剩下的钱给捐了小学,没处住,康红收留了他,俩人渐渐互有好感,小学建成后,李可乐去给小学参加建成仪式,康红同去。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升国旗,小的时候我连红领巾都没有戴过,现在想不到我这种人居然也有机会升国旗很有成就感,为什么呢,因为我终于认真地做成一件事情,为别人做事情就是为自己做事情,我一直在找人,是这所学校让我发现,我找了那么多的人,就是为了让我找到我自己,今天,我找到了我自己。
在回来的路上,康红急性肠炎还是阑尾炎,留在了小镇治病,李可乐照顾她,俩人的感情升温,忽然,康红的同事发来短信,说薛战已经交代,可以对李可乐实施抓捕,李可乐逃跑时,掉进了大坑中,康红为了救他也掉进了大坑中,康红的身体状况很差,李可乐对康红表达心意,康红相信了他,让他先爬上去找人。
之后李可乐就被抓到监狱里在被审问时,以为康红死了,很内疚,我把一辈子最重要的女人给丢掉了,如果你没丢掉,我会带你去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看最好见的风景,我会抓住你的手,对全世界大声地说。
我爱你,很爱你。
之后发生的事更峰回路转,庄老爷子看到了从李可乐公司弄来作为抵债的小提琴,是他的妻子的东西,原来李可乐就是庄老爷子的孙子,李可乐接手了庄老爷子的养鸡业,我的人生没有中心思想,只有段落大意我能清楚地记住每一件事情,他们合理存在,只是加到一起就互相矛盾,就这样,开头的时候我在找孙子,中间开始装孙子,到了结尾才发现,我是真孙子。
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到最后,其实一直在找自己。
丢什么都不能丢掉自己。
最后还去参加招生考试,那个激情洋溢地拉小提琴,又给康红告白,没想到,李可乐弄虚作假,小提琴曲是从光盘中放出来的,露馅了,被康红追着打,电影就完了。
前头看着很欢乐,后来改走了琼瑶风,那叫一个煽情,两点没弄明白,为什么康红要抓李可乐,就因为和薛战同流合污,那也不至于抓起来,感觉像是犯了什么大罪。
还有就是现在医疗科技这么发达,不至于淋个雨就一命呜呼了吧,李可乐在监狱里告白这番,李可乐的眼泪还莫名的让人感动,但是,用脚趾头想一想也不可能就死了吧,还有就是影片的开头的雌雄手镯怎么到下面就没下文了呢,那个患老年痴呆的老军人,在混战之后就消失了,不见了,应该交代一下吧,感觉前边与后边的联系也太不紧密了吧,是不是小说就这样写的,小说一般都是这样写的,让人读不懂,拍成电影后,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应该是我认真了,认真你就输了,这种类型的小说都是这样吧,不能用太实际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不然也就没意思了。
情节的过渡很快,作为反应比较慢的人,薛战在DNA检测的时候做手脚的时候,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以为是李可乐的自己的想象来着,没想到就是真的发生了,太快了,让人反应不过来。
我感觉李可乐的经历还是蛮有启迪的,就像他自己说的,丢什么都不能丢了自己,他虽然爱骗人,但他本质不坏,他建小学,做好事,在一系列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那些特别有道理精辟的李可乐的话,应该就是小说的作者想要借李可乐的口告诉我们的,不是吗?
优酷上说,喻恩泰逆袭女警花,就是啊,屌丝逆袭获女神芳心。
但是,他为什么获得康红的心呢,当然不是靠他的甜言蜜语,胡说八道,是他的真诚,他的善良,打动了心热面冷的女警。
前半段,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后来走上了,自我发现和感悟阶段。
不过就是后面有点太煽情了,有点过了,不过这种影片不能和那种普通生活剧来比较,里面多了些夸张,这才把主人公的经历及心理变化更好的表现出来。
影片利用搞笑有趣的故事,向我们传达的理念和道理,全在李可乐的话中,还有,最后真的被李可乐给骗了,看他拉小提琴的架势,还以为他真是个音乐达人来,骗子,让我想起了冯小刚的电影不见不散里葛大爷的最后在飞机上吐出假牙的那一幕,异曲同工之妙。
看完还是有收获的,并不像一些影片,看完了什么也没留下,动手写写也挺好的。
2015年1月26日22:19:23对了昨天还是前天,在新闻上看到了喻恩泰结婚了,恭喜恭喜。
黑字加粗的电影台词再看一遍觉得棒棒哒!
应该把原著小说看看的。
先看完小说,再看电影才是正确的观影步骤。
么么哒。
文/满囤儿现在的内地电影市场,是一个类型片的市场。
许多商人特质的电影人,都在追求电影作品的类型纯粹。
当某类型走俏的时候,就会投机该类型。
定下类型,随后的各种配备,均以该类型为唯一标准。
可是那些智商、经验、能力高于一般水准的创作者,总会不满于这种套路化的创作方式。
他们绞尽脑汁,就为了让自己的类型片能够与众不同,脱颖而出。
《李可乐寻人记》是一部嬉闹喜剧,走的是《疯狂的石头》和《泰囧》那个路数。
可是主创们偏偏利用女主角谭卓那可以变幻的气质,在喜剧类型中引导出了一定程度的类型转换。
嬉笑怒骂的喜剧之外,爱情令影片增出几分亮色。
《李可乐寻人记》改编自李承鹏的同名小说,并由其亲自编剧。
改编自己的小说,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舍不得删减,从而无法真的做到类型上的纯粹;一个是对主人公的固有印象太深,难以选到称心的演员。
能选对谭卓来做影片的女一号,多少是其编剧处女作的一大幸事。
李承鹏的追求,八成是要让《李可乐寻人记》具备嬉闹喜剧的娱乐性、黑色幽默的讽刺力和欢喜冤家的浪漫感。
这就要求主演能够在这三重类型之间游刃有余、不留痕迹地转换。
如果转换不够自然,观众便会出戏,整部电影也就成为了散乱的拼盘。
好在谭卓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的演员。
一来她的容貌之美足以惊艳众人,而且还是天然的。
二来她出道后便主演了《春风沉醉的夜晚》、《Hello,树先生!
》等文艺影片,在与娄烨、贾樟柯、张猛这样的名导的合作中迅速积累起同龄女星难以企及的表演经验。
外形条件如此优越,却总是饰演哑女、绝望失控的瑜伽教练等内心戏较重的角色。
这都让谭卓给观众留下了一丝神秘色彩。
观众熟悉她的名字,却不会拿得准她下一次出现在银幕上,会是怎样的姿态,又担起了怎样的挑战。
这种带有神秘感并兼备过硬演技的演员,最适合引导影片实现类型的融合。
因为只要从外部改变她的造型,她就能随之展现角色变化的内心,从而让影片的氛围得以转变。
《李可乐寻人记》中的喜剧和爱情的转换,就是通过谭卓头发的束起和披散为分界的。
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适度的契机,女警康红一直束起成马尾辫的头发披散开来。
当柔顺的头发自然垂下后,观众会发现谭卓之前凌厉的眼神,不知何时变得温柔了。
整个人的气质便跟着过渡而来。
女警那层冰冷强硬的外壳,融化了。
康红回归成了一个女人,一个我爱犹怜的女人。
如此一来,《李可乐寻人记》前半段的嬉闹喜剧和黑色幽默,很自然地被引导向了欢喜冤家间擦出的爱情暖流。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李承鹏这个人。
《李可乐寻人记》是李承鹏写的,看过他的《李可乐抗拆记》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两本书特别好看,所以我知道了李承鹏这个人。
我并没有看过《李可乐寻人记》这本书,所以不知道原书写得怎么样,不过作为李可乐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作者又是李鹏,我想其质量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我是在看过李承鹏书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的,因为你是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其他作品来判断的。
电影一开始,就是典型的李承鹏式幽默,典型的李承鹏式语言,黑色幽默,发人深省,让人沉思。
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看过韩寒的书的人应该知道,韩寒的文字也很犀利,这瞬间让我想到了《一座城池》,也是同样的黑色幽默。
我想这是真正的喜剧,不只是让人发笑,还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然就成了为了娱乐而娱乐,最终会导致娱乐至死。
李承鹏的书看似很夸张,但并不做作,不矫情。
他的书很反应现实,直指生活中阴暗的一面,别人不敢说的,他敢;别人不敢做的,他敢。
他或许被说为愤青,但 我们国家缺少的不正是这种愤青吗?
正是有了韩寒、刀尔登、李承鹏、刘瑜等这样的作家,我们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上的问题才会更加认真地对待。
与《李可乐抗拆记》很相似,《李可乐寻人记》同样有着荒诞的故事,也有着感人的情节。
两条线索并行,在寻人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另一半。
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热泪盈眶。
这不是一般的喜剧作品,《泰囧》虽然很搞笑,但却没让我感动,而这部电影不一样,它让我看完后静不下来,所以才会动手码下这篇文字。
当然我猜书籍可能要比电影精彩一些,电影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地方可能拍不出原著的精髓。
但总得来看,还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一个轻喜剧吧,强硬的穿插了一些悲剧和感动的东西,在那个不应该的地方!
不过还好最后的时候还是以喜剧形式结尾的,那就说明还是个喜剧而已。
只是喜剧的是他把自己的身份也变的那么不可思议,那么耐人寻味,所以喽喜剧本身也变成了喜剧,于是乎他这个评分也就成了这个样子,勉强及格的一个作品!
总得来说,我是不相信这个故事的,他的电影美化的程度太大了,太脱离现实了,可能这个东西就是我不怎么奢求的运气,也可能是我最近喜欢看一些悲剧的原因,谁让我自己活的就像是一场悲剧呢?
当然电影从现实实际出发了,让后他又讲了一个让我很难相信的故事,所以我感觉我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了,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标准,但是人怎么可能对于这种东西有一定的标准呢?
而这个人还是我。。。
我又是可以用标准衡量的么??
我现在都不知道我自己衡量一部电影是什么了,之前凭借着喜好去评分,之前凭借着所谓的标准去评分,例如摄影,特效,美工,包括故事情节,色彩,起伏等等的综合评价!
但是现在呢??
现在,可能是这部电影,我会参考别人的评价么??
应该不会的,我还是我的,但是我又一定是受到别人影响的,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想着4星的,但是我又要追寻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他最后的落脚点又回到了喜这个元素上,所以有种,让我纠结的感受。
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不能冷静的,而我现在在这个打字的过程中,逐渐冷静下来了,这种感觉,好像是刚才的我不是我一样!
这奇怪!
给一个四星吧,本来个人认为是三星左右的平庸的,但是感觉还是比平庸强上那么一点的,个人感觉,所以,给个四星,鼓励一下?
好吧,鼓励一下!
这次观影必将是我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本来迫不及待的在21号上映就去看的,但由于白天上班没时间,只好晚上去。
在这里我就要吐槽了,不得不说电影院对这部电影很是不给力啊,全天就几个时间段,并且还是那种不是黄金时刻的时间段。
那天去电影院,找了一会才找到,那里是武汉 江城壹号 文化创意产业园,配套设施还没完善。
要不是离我工作的地方近,我也不会去。
好不容易找到了,尼玛售票员竟然对我说,今天这部电影不放映,擦喔,不放映你在网上干嘛显示放映。
没办法那天只好打道回府。
昨天下了班,上网看了哈影讯,依旧各个影院把李可乐排片排的少得可怜啊,没办法,只好看晚上十点半。
由于本人早就看过小说,对作者也很喜欢,对他的几本书都很感兴趣,上次武汉汉街签售会我也去过,今天在电影里面看大眼好像长胖了咦,O(∩_∩)O但不管电影院怎么排片,我还是非看不可的。
即使我是第一个人买这场电影票的人,即使售票员非常不相信还反复问我是不是确定看这部电影,即使售票机里面没小票打印,我依然非常确定的对她说,没错,就是这部电影!
来到4号厅,只看见一个男的,自己买票看这部电影还问我待会放什么电影,擦喔!
于是我也很开心简单的介绍了这部电影和作者,然后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吃着爆米花,喝着饮料等电影开始,快吃完的时候终于开始放了,我也放下一切,准备好好看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刚开始就有很多笑点啊,很开心的,虽然这几天有几件不开心的事,就当做是心情调解吧。
李可乐开始对青青的爱真是没话说,不过很屌丝,但很爷们,直接给青青他校长老爸20万建学校,即使他没钱了,这笔钱还是帮庄找孙子的经费。
这感情没话说啊,爱青也爱他老爸。
大眼演村里那人也好搞笑的。
由于帮庄找孙子的缘故,可乐也认识了康红女警官。
在他们找孙子的过程中也是笑料不断啊。
接着可乐在康红抓薛战的时候巧合地认识了黑老大薛战,还演了一场限制级的打斗战。
然后薛战恶心的找了一个人冒充了庄的孙子,并且成功的骗了庄,而DNA造假这件事是瞒着李可乐做的,他事后才知道。
于是那个假孙子很嘚瑟,此时李可乐心爱的女人青却和假孙子乱搞被李可乐不小心发现了。
李可乐推开了一扇他不该推开的门。
但李可乐依然爱着青,给她送她喜欢的东西,恰巧被假孙子看见,于是羞辱李可乐,还叫他保镖打他。
这一打,李可乐的狗便去咬那个假孙子,在医院,庄的秘书因为假孙子被狗咬意外发现血型不对,接着做了DNA鉴定,确定假孙子是冒充的。
这事也牵累了李可乐,被薛战的手下打,恰巧被康红发现并制止了,五家可归的李可乐得到了康红的大力相助,让他住姥姥家,两人感情逐渐加深。
由李可乐捐建的小学建好了,大眼叫他去参加开幕式,于是康红和李可乐一起前往村里,因为李可乐依然要受警方监视。
李可乐在村里第一次升国旗,并且说了一番内心的话,康红也很感动的哭着给他鼓掌。
在离开村的路上,康红突然胃穿孔,不得不在村里住下了养伤。
此时李可乐细心照顾她,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一天早上正在给睡梦中的康红削苹果的李可乐,看见了康红手机的信息,大意是薛战已经被抓,也供出了李可乐,可以抓他回去。
此时李可乐便跑了,康红一直追,李可乐不小心掉进狩猎的大坑里面,康红拉他上来却拉不动于是用手铐把李可乐和他铐在一起,哪怕膀子拉出血来,左后两人一起掉进了大坑里面,康红也大腿受伤。
在坑里面,李可乐借山顶洞人的故事深情的向怀里的康红告白,很有爱的场景啊!
打开手铐的康红让李可乐一个人爬出去,李可乐爬出来后在林间小路一直拦车子,最终他们获救了,在审讯室的李可乐以为康红死了,一直痛哭,沉重的回忆康红对他的好,而他之后也朦胧的感觉康红就在镜子对面。
最后庄在处理李可乐的抵账物品时发现了那把小提琴,终于事实大白于天下,原来李可乐就是庄一直在找的孙子。
本片主要线索就是找孙子,装孙子,真孙子。
点片主题应该是找自己!
人这一生,其实一直在寻找吧!
对于李可乐来说,他真正寻找的,是真实的自己和自己最想要的爱情。
我们不停的生活与忙碌,总是在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又在徘徊不定,其实我们就是在找真是的自己呀!
真正的爱情,不是李可乐对青青那样,不顾着自己的能力而满足对方的要求,不会像青青一样不细心发现可乐的能力而只顾着自己的需求。
我们在寻找真实的自己,因为这样才适合自己吧!
这是一生的功课。
准备去看书了~
只能说看不懂承鹏的电影,不能说电影不好,不明白局剧中真实的寓意在哪里,如何寻找真实的自我,这确实有些富有人生哲学意味的东西,只是通过电影我只是看到了李可乐屌丝大逆袭的过程,和最后抱得美人归的完美结局,这的确是找到了最终的自我了。
承鹏自从离开足球评论之后,成了作家,现在又开始当编剧,的确是很有才的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他做人很真,不过这部电影似乎不是那么好看,希望以后他会有更好的作品。
武林外传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国内电视剧,它是情景剧里面做的最成功的一部,配合吸引人的武侠江湖元素,深深的吸引一大批观众,也造就了李可乐的主人公喻恩泰的成名。
在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凑着喻恩泰的大名,想去电影院欣赏一把,但发现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很少,时间也很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去看,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欣赏。
直到今天在网络上找到可以下载版(这就是国内现状,虽然监管不力导致艺术创作动力下降,但还是对有些不想花电影票钱的我们是个很大的福音),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看得有点莫名奇妙,听着四川口音的故事怎么发生在云南,而且主要人物性格有很多矛盾,没有把故事讲清楚,剧情就发生了关键性的改变,女警官怎么就喜欢上了李可乐,李可乐怎么最后屌丝逆袭成为了富孙子,看的我有点一头雾水。
所以整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快进在50分钟左右就看完了,生病在家疗养就写篇小文吐槽一下下。
宁浩导演的疯狂系列电影前几年着时火了一把,运用大量黑色的幽默和有趣的讲故事方法,把一个个人物构造的很有特点,捧红了黄渤让他蹿至一线影星水平,加上最近的无人区这部电影更是精彩之极,西部片的意味,犯罪暴力情节环环相扣,虽然经过电影审查时波折很多,也修剪多次情节,丝豪不影响它的精彩。
李可乐寻人记很多情节都有向宁浩作品的借鉴,比如中间穿插搞笑黑帮的交易情节,完全是向疯狂电影的致敬啊,只是李可乐这部电影的剧本太差没有把很多故事转折的情节没有交待清楚,让很多人看了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是导演的功力不行,还是投资不够?
总体来说电影比较失败,票房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出版界没能帮忙找到“孙子”,李可乐终于把寻人启示贴到了电影院。
《李可乐寻人记》登上银幕,故事变动不大,喜剧风格进行了影像夸张。
总的来说,李可乐的故事,跟可乐一样,看起来“黑”、“涩”,但内里满是气泡和糖浆,辛辣刺激——原小说就是一个欢乐的屌丝故事,电影出来,强化了这一点。
屌丝老大必定要个屌丝跟班儿。
与电影中的李可乐(喻恩泰饰)并肩作战的,是赵雷棋饰演的杜邱。
就像《疯狂的石头》一样,每一部黑色喜剧都要成就一些精彩的配角,这一次,我们注意到了赵雷棋。
赵雷棋在片中塑造的角色杜邱戏份很多,仗义真诚又愚顽搞笑,和李可乐联袂东奔西跑,遭遇不少困境窘境,可谓一对相互呼应的难兄难弟。
赵雷棋在片中的装扮本来就憨态可掬,再配合自身形象,更不避卖萌之嫌,极尽所能地逗趣耍贱。
这种大胆的发挥,让电影中的角色离小说中里杜邱的形象相距甚远,形成反差。
在这样一部定位清晰地喜剧中,赵雷棋凭借自身优势,不仅直截了当地给观众带去欢乐,还很好地协调于片中的人物格局。
小人物有大作用,这样刚刚好,谁让这是一部屌丝电影呢。
镜头前的赵雷棋,实在最会耍宝。
在《全球热恋》、《决战刹马镇》、《河东狮吼2》等几部影视剧,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喜剧天分。
赵雷棋的给出的喜剧能够被人赏识,关键在于他的表演方式:打得开,放得下,抛得高,接得住。
就《李可乐寻人记》中卖萌耍贱的种种戏份,赵雷棋敢演,也能演。
很多人演夸张的喜剧,总难免一丝做作和尴尬,要么太紧张、不放松,充满课堂表演的痕迹;要么太随意、不精致,没有笑点、缺乏余味。
平时表现并不抢眼的赵雷棋,却很好地规避了这两点。
这或许是天分,更或许和他的不太为人所知的背景有关。
科班出身的赵雷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早前活跃于剧场舞台,参与过《开心麻花》、《说客》等多台大型舞台剧。
原本,剧场舞台就是一个经典的练习场,能在剧场吊得起观众的口味,压得住空旷的空间,就需要满满的功底。
而且,他正好赶上了中国剧场轻喜剧化的时代,舞台演出越来越少有传统的严肃气氛,而越来越多笑声掌声。
这正好符合赵雷棋的喜剧道路。
所以,虽然从舞台转到影视,赵雷棋的表演训练和喜剧熏陶并没有中断,不存在太多刻意的转换,也就自然地承续了过来。
若说喻恩泰演得像“可乐”,赵雷棋则演得像“娃哈哈”,纯净、干脆、不着颜色、不露痕迹,但就是让你觉得解渴。
喜剧嘛,就得图一个“哇,哈哈”欢乐欢乐。
虽然流畅自然的喜剧表演背后,满是演员的技巧和辛苦,赵雷棋很会惹人笑。
观众的笑声就是最大的支持。
他很会搞,还很有料。
在罗湖上班的时候,每次下班坐地铁都会看到这部片子的广告宣传,一开始还以为是部话剧呢。
去电影院本想看《霍比特人2》的,去得太晚,这部片子长达三小时,遂放弃,选择了《李可乐》。
贯穿整部的四川话,标准倒是标准,可作为一个非四川人,开始总是有些难以适应,甚至看不明白到底在演什么,并且一度以为女警只是个小小配角。
好吧,其实我就是把它当成下班后释放压力,调剂生活的喜剧片来看的。
有两个小触动:一是李可乐在风风光光得到五百万的重酬之后,被发现原来只是作假,再一次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无家可归,于是只能睡在车上,这时前女友老家的小学校长打来电话,他犹豫过,最后还是咬咬牙把钱捐了。
二是李可乐在被邀请回小学升国旗的时候发表的那段话,我只记得这一句:我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找了那么多的人,其实都是在找自己。
人生际遇这个东西,常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艺人名媛。
但也许有些品质,不管你变成何种身份,它依然存留在你心底的深处。
其实何止找人是在找自己,我常以为我们工作、读书、旅行甚至于谈恋爱都是在不断地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并且完善自己。
PS:其实谭卓还是挺漂亮的,感觉她像是郝蕾、徐静蕾还有陈妍希这几个人的结合。
给一星都是勉强……
什么都不少倒是
导演叙事很流畅,剪辑干净理论利落,比较难得。整个故事想说些生活哲理,但力道不够,还有些屌丝的意淫。
当时想去电影院顺便一起看了,结果没排片,现在看了之后,知道为什么没有排片了。
抗拆记也没必要看了
前半段四星,后半段两星,典型的虎头蛇尾片。巩新亮穿太多。
平淡乏味的俗套,无甚亮点
7分 还可以
本片碎片化严重,是一种不成熟的影像表达。但是其中零星的演员才情和情怀是加分项。顶格只能给三星。
结尾就是个渣
大陆喜剧再次深深的伤害了我,唉!
我已经知道我的微薄里面应该把哪些影评人拉黑了,不点名了!拿了钱当然是要帮人说话的。
What the fuck...#CHC#
其实还好。但喻恩泰在喜剧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真的好吗?拜柯南好逗!
秀才男神啊啊啊啊啊我是脑残粉 片子其实一般啦 节奏不太好 不太连贯
称不上黑色幽默,中规中矩的爱情喜剧片
虽然个人挺喜欢喻恩泰的,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很烂,一部让人不想看下去的电影,还能打几颗星?豆瓣居然有6分,看来李承鹏的水军很多啊。
还可以吧,感觉还是能表达出一些东西的。ps:这是在黑西南交大么?
烂到家的片子,浪费老子时间,虚假分数6
我忍着看了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