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已经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最深层次的思想,至于大家的不能理解,一方面有碍于专业限制,另一方面有碍于智商了;杀牛的故事不是荒诞,是寓意很丰富的,故事告诉人类和牛将面临着同样的处境,人类被四面的谎言遮挡后,向着坏的方向发展,最终只回没有一点能力来面对外界环境而做出改变,最终的结果,也将是人类杀掉人类。
对于广告业,最高的境界也是用广告扼杀广告,用广告结束广告,让人类回归自己最原始的状态。
这部电影的贡献将超过以往所有广告和营销的书籍。
看到《莫斯科2017》的影片名字和影片介绍“曾经的广告界精英Misha经历十年沉寂再度回来,却发现世界已经改变,他看到(也只有他能看到)奇形怪状的生物寄居在人体,改变人们的欲望与思维……”再加上精彩的海报,男主角手持巨斧力战群魔。
几乎都可以想象影片内容了。
看了片头20分钟,我是完全不知所云,再看到后来,才明白此片不是想像中的什么科幻动作大片,而更像是一部科幻伦理片。
电影在一开始,还是少年时期的男主角Misha受到雷击大难不死,就如同拍醒他的妇女说道的:你将会有不平凡的一生。
男主角渐渐长大,他发现了自己的天赋,超凡的营销理念。
也注定了他非同寻常的一生。
在报亭工作时,Misha用他的营销手段,一步一步地使得报亭老板发了财,但是当他向报亭老板提出加薪时,报亭老板毫不犹豫的当场把他炒了。
年轻又雄心勃勃的Misha不甘心如此,借了高利贷,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公司前期经营很困难,债主一再逼债,并限期一个星期还款,不然就卖掉他的房子,真在这危难关头,美俄广告公司的老板Bob找到了他,Bob愿意替Misha还款,但是要求米沙进入他的公司,进行市场间谍工作。
无奈之下,Misha只能答应。
十五年后,Misha已经成为顶级的广告设计大师了,并且和Bob的侄女Abby坠入爱河,就当一切看上去很完美的时候,一个阴谋正悄悄靠近。
Misha做了一个关于减肥手术的广告,正当一切顺利进行时,广告的女主角却在减肥手术后昏迷了,这引起了恐慌,Misha和他的老板Bob以及他的合作伙伴兼女友Abby都被捕入狱。
但幸运的是他们在被关了几天之后就被释放了。
Misha出狱之后发现女友Abby回国了,愤怒的Misha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的老板Bob反对他和Abby在一起而设下的阴谋,怒不可竭的Misha找到了Bob,并向他摊牌,告诉Bob自己是如何使用手段杀死报亭老板的,并暗示自己能进入Bob的公司都是他一手安排好的。
Bob得知了事情真相后,当场就突发心脏病死亡。
Misha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开始懊悔,心灰意冷的离开了莫斯科。
6年以后,女主角Abby来到乡村,找到了过着牧民生活的Misha,Abby看到心灰意冷的Misha,最终决定离他而去,就在准备离开的前一晚,Misha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声音告诉Misha应该怎么做。
Misha醒了以后就按照梦中的指示做了,在做了一个仪式之后Misha就昏倒了。
Misha醒来后,发现自己回到了莫斯科,原来是Abby不忍心一个人离开,就带着昏迷的Misha回到了莫斯科。
Misha发现一切都变了,他看到人们的头上有很多怪物,并且知道自己和Abby有了一个孩子。
Misha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看到的怪物其实就是人的欲望。
也弄清楚了6年前的阴谋:快餐公司为了使自己的汉堡畅销,收买了当年的医生,医生有意使得Misha广告的女主角昏迷不醒。
由于恐惧人们渐渐放弃了减肥,开始改变人们的观念,使肥胖成为美。
Misha变得有点神经质,Abby接受不了Misha所做的一切,决定带着孩子离他而去。
Misha再次发挥他的非凡才能,利用素食公司以相同的方法,打败了快餐公司,然后他继续为其他公司提供这种营销手段,品牌大乱斗开始了,最终所有品牌都夸下。
一切开始混乱,人们终于醒悟,要求政府禁播广告,并要严惩这一切都主导者Misha。
原来禁播广告正是Misha要的结果,他发现使得世界变混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告,他要毁掉广告。
但是在要求总统下令禁播广告失败后,他开始失望,他想要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却适得其反,绝望的他最后给Abby打电话,告诉了Abby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原因。
愤怒的抗议人群冲进了Misha的办公室,Misha也在混乱中,中棍倒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总统终于宣布了禁播广告的消息。
其实本片所有的故事情节可以在最后Misha和女友Abby的电话里总结了:“20年前,我想发财,结果却害死一个无辜的人(报亭老板)。
10年前,我想发大财,却使得VeroniKa(减肥广告女主角)陷入昏迷。
如今我想让世界变得美好,却使世界变得更糟……”而导演的思想和对现在这个社会的疑问,在剧中也通过Misha之口问出:品牌营销已经渗透世界每个角落。
以前是品牌随着人们购买欲的改变而改变,如今是品牌以自己的欲望来改变人们。
倒底谁被谁驯化了?
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品牌,不得不承认他的营销手段之成功,只要是它的东西就会被认为是好的,而苹果之流也在我国人心中留下高档次这一烙印,这不正是品牌改变了我们的欲望吗?
第一次写影评 豆瓣小透明 多多担待 理解万岁 首先片子的开头,说实话进展确实有点缓慢,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很难让人看下去。
但是一旦认真看到结尾,你会发现这是一部神作。
首先主角被金牛座闪电袭击了,并获得了说不出的神奇的能力,这能力其实就是看穿人的欲望,在后面红牛献祭之后获得觉醒。
然后是主角失败的经历,在绝境被人帮助 ,但被迫成为商业间谍,同时!
快餐行业的大佬们正准备下一盘让快餐业兴盛的大旗。
男主就成了棋子。
快餐业大佬为了让快餐业兴盛,用了一系列手段让人们的审美发生改变由以瘦为美变成了以胖为美。
这样在人们的思想中吃快餐就变成了最时尚最帅的行为。
其中男主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替人背了锅锒铛入狱,还好过几天又被放出来了。
这时候男主突然明白自己好像被利用了就像个傻逼一样。
男主很生气找领导BOB谈话,气死了领导。
之后男主跌入人生低谷,去农村放牛,按找梦中的指示完成了红牛献祭仪式获得超能力 洞察人的欲望 准确的说是每当人被品牌控制的时候男主都能在人的脖子后面看到具象化的品牌怪物。
男主智商上线获得觉醒发现世界背后的真像”产品应该是根据人的需求而出现的,但是现在产品成就了人。
” 换句话说产品应该是为人服务的,现在却控制了人 (老师前两天讲过这叫异化) 男主决定让品牌之间互相争斗,摧毁这些品牌怪兽。
于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快餐大佬那一幕在素食饭店这里重新上演。
男主成功的孵化了这条长翅膀的龙 撕毁了汉堡王,然后就是个个品牌的斗争,里面每个怪物大家都要仔细看 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品牌 麦当劳 可口可乐 微软 苹果等等等等 最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都发现自己被广告忽悠的团团转,自己一直被人当成了傻子,于是都奋起反抗,要废除广告,最后总统妥协。
世界变成了纯净的世界 只有型号 没有品牌 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下面这几件事尤其深刻 1电影的开始大家排队买东西没有品牌 之后品牌肆虐 最后品牌被销毁又变成纯净的世界 。
2男主用手段让自己最开始的老板被暴民害死,最终自己险些被暴民打死。
3男主没有被假象蒙蔽竭尽全力想让世界变好却落得一个被全民唾弃的下场。
4男主原话”为了让电脑行业再次兴起我们首先要让人们远离手机,要让人们认为手机是有害的……” 5品牌怪兽互相厮杀的时候 四色大怪兽和白色小怪兽打架 两败俱伤 小怪兽被咬掉了一口😂 6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改变世界 7我们现在的思想是否也是被驯化过后的思想, 我们原本可以不这样活着。
8Это крик никто не слышит 不会写影评 写的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粗浅的看法。
理解万岁
好吧也说两句:题材不错,剧情(此处省略一万字....)和黑镜子相比,像童话世界,不是那么让人绝望。
希望总是有的嘛...现在搞营销的良心就在那天边的那一线间。
现在炒的闹哄哄的大数据,就是本片剧情的发展根本。
像开头那样,随便走到一条街上,就会有手机给你一条广告,哪儿哪儿有好吃的、好玩的。
其实活着吧,都希望是自由的。
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为了一日三餐去公司做苦逼。
但是呢,人类总要发展的,理想状态下发展目前三百年是不可能的。
现实很残酷嘛!!
各种自私、贪婪什么的。。。
大自然的进化总是在那一线间飘摇不定中前进的。
(失控)这本书里联想到的。
一切为了人类进化,早日去火星,都别他妈大白痴了....
分明是商业和政治,却偏偏打着奇幻科幻的幌子。
仔细看完觉得还行,idea不错,对广告和品牌的理解很充分,片中的商业手段也和高明,演员很给力,长得不错演技还行,只是叙事方式和表现方式不好,画面特效和对怪物形象的创造能力很差(果然俄罗斯人没什么想象力),让人觉得枯燥很催眠。
开始以为是科幻片,但看着看着它的叙事方式让我觉得像奇幻动画,导演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让多种表现手法和元素融合在一起后,它的悬疑和奇幻效果已经不怎么存在了,完全是四不像了,适得其反了。
而且前面的叙述实在是太过了,不仅多了还太慢了,没什么节奏感,完全跟不上后面的节奏。
但是仔细看完它后,还是觉得很有些寓意的,值得让人思考。
如果只是一般的观赏者,只追求大片的那种特效画面和震撼感,那么绝对是失望,没必要看了。
听到男主持人的俄语就被吓尿了。。。
莉莉·索伯斯基长得蛮漂亮。。
我是真看不惯这种不俄不美的尿片。
说得好听点,说是角度新奇,说的不好听就是胡闹。
各种莫名其妙。
这部片子单从表演上看也就7分,也许还得低点,从主题表达看估计只能给5分,剧本逻辑,叙事等等就更没法说了,但是,我认为单纯制作者们的这一点点甚至还很模糊的思想,就该给9分。
为什么它的评分现在这么低?
恰恰就因为片中揭示的现实,在这里打分的豆粉们,乃至所有观众们,迷恋那些控制住他们欲望甚至价值观的东西。
这片子也不是什么大制作,也没什么大腕,炒作的也不够,在国内听说过的人都没几个,人们忽略它根本都不需要做出选择,原因很简单,它不属于潮流。
这部片子的立意强烈的引起了我的共鸣,正是我经常强调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家,太缺乏独立思考了!
没错,人终归是动物,欲求是根本,但是我们就可以因此满足于这种浅薄么?
就像时下流行的事情,你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的随便打一句“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你可以点两下鼠标就把头像换成“南方周末”,好像很潮,好像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戴上“民主斗士”的标签了,可是你真的懂这些东西么,你真的思考过其中的意义么?
你的不满,你的欲望真的就这么强烈么?
还是仅仅因为,有人这么一喊就出尽了风头,赚足了面子,如果我不喊一下,就“out”了。
因为无知而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还不算可怕,但是因为无知导致独立思考的终结才是致命的,当我们嘲笑过去,嘲笑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做更多的思考呢?
人类社会不是简单的“是”和“否”,只是擦干净鼻涕可不代表你的感冒就好了!
最后,真的扯的有些远了,但是希望所有看了本片的朋友能够有些思考,既然要做,何不多做一点?
如果冲着Russian科幻片而观看此片的观众,估计要扫兴而会。
略显幼稚的特效,突兀的剧情,都让观众索然无味。
可能唯一让观众感觉眼前一亮,是那充满高加索美女特点的女主角。
圆润脸庞,高挺鼻梁,丰腴的身体。
电影讲述了Fast Food行 业巨头,为了实现自已行业的持续发展,在一个市场营销专家的操控下,通过各种合法和违法的手段,操控社会舆论,对消费者进行一种洗脑式的营销。
通过重塑社 会的审美观(以胖为美),最终实现其商业目的。
男主角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不知情的营销专家,在整个局内,丧失了事业和爱情。
当然为了体现这是一部科幻 片,于是主角通过一次“红牛祭祀”,获得超级力,并最终识破了整个事件背后的真相。
男主角开展利用自己的营销专长,在素食行业的支持下,以已之长,还施彼 身,最导致整个Fast Food行业在Russian的全面溃败。
当然抛开电影艺术本身来说,这部电影对于现今被各种商业利益集团操作的拜物质社会还是很具有批判性。
电影中一句“以前的社会是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品牌,现在 的社会是品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道出了现在整个资本主义商业营销的真谛。
为了实现消费者的持续消费,各种商业组织,一方面在挖掘客户的传统做法,还通过洗 脑式营销,不断创造消费需求(也许消费者本身并不需要的)。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中看到的各类营销手段:各种商业品牌的植入、宗教式品牌营 销、病毒营销、事件营销、利用媒体、专家权威甚至是政府来操控舆论。
这些手段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灰色甚至是违法的。
电影结局,随着街道上一块块电子广告牌的消失,主角与妻儿重享天伦,在Fast Food营销中被昏迷的女性重新复苏,这些画面预示着导演理想中的去商业化的一个全新的社会。
电影 前面感觉一般化从主角获得 超能力开始 才是高潮导演用 自己独特的手法和想象 表现了 广告营销对 消费者购买欲的操控。。
导演的意思 是一旦某个商品成为品牌 名牌,那么 它就会对消费者 造成 操控。。。
比如说 现在的苹果手机 已经是品牌 那么它随便出个手机 就算再贵 做工再差 世界范围内还会有很多去买 因为他原先有品牌效应 消费者短期内 不会失去 被苹果的操控或者 说 微软 。。。
他随便出个系统 假设是 微软“金太阳” 。。。
估计都会有很多人去尝试。。。。
类似的有很多。。。
这就是品牌的可怕。。。
而导演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商品成为品牌后,就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购买欲加成。。。
而类似的 同样 质量 功能的 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
相对的选择的人就会变少,本来 是我们去买这些东西,而到头来 我们却被动了 变成了被品牌吸引去买。
这就是这部片子 导演所表达的东西。。。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导演对自己思想的艺术化夸张表示,其实现实中的商业竞争更加复杂,而且商品之所以成为品牌也是有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要明白这部电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品牌。
百度的解释,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而如果商品没有品牌,没有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那可行吗?
显然不可行。
如果没有品牌我们则无法选择性的购买自己信任的产品。
但是,品牌的价值和口碑本应该是通过人们日积月累而自然形成的。
比如我们都说凤凰牌自行车质量好,那是长久的实践证明的(抗两个煤气罐都木有问题)。
但是,随着营销术的发展,这种原始的口口相传、缓慢成长的品牌价值被彻底颠覆了。
取而代之是商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广告而灌输了品牌价值。
也即是说,即使你的商品并不怎么样,只要营销得当也能获得成功。
这正是现代营销术的价值观——你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卖!
只要营销得当,即使粪便也能卖出去!
打个比喻,麦当劳怎么营销?麦当劳打的是亲子关系的营销。
这本来和快餐垃圾食品一毛钱关系都木有!
可是通过长期的广告效应,灌输给了小朋友们和父母吃麦当毛就是一种温馨的体验这种概念。
于是麦当毛在中国就成功了!
又比如某牌子的手机,其实功能不咋地,但灌输了是只要拥有了,即为时尚潮人这种概念。
它营销成功了,于是人们争相购买。
于是我明白了这个电影的想说什么。
这个电影分明就是在讽刺这种社会现象。
营销术的发展,信息的爆炸,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迷失了选择的方向。
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大家都在不遗余力的标榜自己,混淆了我们的视听,我们甚至不知道那样商品是最好的选择。
大概电影所想讲述的就是一种让商品和品牌重新回归自然的理念吧。
不错的片子,很有深度。
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关于营销的电影,里面的总总都是现实存在的。那些商品的制造者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具有营销天分的人利用一切机会玩弄人们的观念。其实,最可怜的还是消费者,像傻子一样被媒体,被广告,被营销领导着。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个男人对广告业的战争。里面最有趣的莫过于那副列宁的广告
一般
烂片。1星。千万别看。
有点意思&啊等等突然想起来查了一下这个妹子果然是大开眼界中惊艳的俄罗斯妹子!
后半段男主开启虫师技能 说到底只讲了个现代市场营销学的核心原理而已
搞笑,荒诞,女主角好看
什么几把玩意
我才疏学浅,愣是没怎么看懂……
虽然这片子神叨叨的,但内容还是不错的。虽然主题是反对商业市场营销,但感觉也在反对政治市场营销,从男主坚持“列宁发明了市场营销,苏共的宣传就是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市场营销”,到禁广告令颁布后,连警察等国家机器的标牌都被回炉,再到片尾一溜儿的苏共宣传画……
营销改变世界
十分难懂。。
一个被胖子逼疯的人的故事?
有点意思,但是很乱。
真TM也能叫科幻片 =_=
一部奇葩的混搭电影,不知所云。
说实话,这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将“品牌”洗脑过程视觉化的一部片子,由于类型不清晰,受众也不明朗,但使它引用的一些背景资料,还是适合于“营销”“品牌”“广告”业人事用来消遣一下的。许久之前看过,今天看到有影评推介,就记录一下。
挺好的点子,拍砸了,导演既理不清轻重先后,还犹犹豫豫的,冗得厉害。仿佛一个迂腐的学究想出一个好点子,但依然无法拍得凌厉,而这种进攻性质的思想一旦无法凌厉,拥有的结局将很悲惨多说一句,培养欲望,移植恐惧,对人性来说都是多米诺骨牌般坚硬又脆弱的手段
调侃消费文化体制下的病态社会以及早已被洗脑的人类,可惜叙事把控与节奏调度还是弱鸡一些,刻意为之的cg特效实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