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世界》:细腻孤独诱发的悲情 □文/火神纪 我们用所有的气力在某个领域里艰难生存。
悲凉。
因为除了我们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我们的生存之外。
自我分离,而非我却盘踞不去。
我们所渴望的那个所谓优雅的世界;我们永远只能望洋兴叹。
——火神纪。
题记。
不管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生而为人,我们有着同样的一个共性,就算我们因为职业而被划分为各色人等,然而我们依旧都是极度脆弱的情感动物。
职业带给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而我们最终的目的,依旧还是生活。
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爱的那些人们的生活;一个优雅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前去,我们最大的渴望在于,带着我们所深爱的那些人们一同前往。
职业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可是在本质上,我们带着同样美好的憧憬对生活抱以莫大的希望。
这绝对是一部黑帮电影,一部优秀而且出色的黑帮电影。
虽说在香港电影里几乎从所有的角度和纵深度拍尽了所有的黑帮电影,可是这部电影依旧让我眼前一亮。
因为,我还不曾见过用这样一种平视的角度来拍黑帮电影的;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种种有关黑帮电影的仇杀、追逐、利益和兄弟义气;更多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平缓而凌乱的生活,一种带着悲情味道的孤独极尽煽情,以及一种来自对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无限的向往和渴望。
用一句广告词来说:男人不会只有一面,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在任何一部黑帮电影里都耳闻能详的电影符号,它把镜头对准的是一个黑帮分子在职业身份之外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样的转变是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最大惊喜,因为它不像任何一部黑帮电影一样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就先下了一个黑帮分子的定义,而是把黑帮分子的身份给完整保留的同时,把宋康昊首先定义成一个自然人,有着我们普通人所有的情感之后再去定义其职业身份;这种人性化的诠释给了这部电影在林林总总的黑帮电影中以一个非常有利的突破口,在黑帮电影中来说并不多见。
体现了一种非常浓烈的人道味道,我们的职业身份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大的比例,而这部电影所做的,就是从职业身份来剖析职业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彭浩翔那部让我印象深刻的《大丈夫》,那是一部用尽了几乎所有黑帮电影的符号来演绎的生活片;而这部电影与《大丈夫》几乎完会相反,用生活片的方式讲述一个黑帮分子的生活。
影片所选取的角度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用一种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带着悲情味道的故事。
电影从工作、家庭、爱情、亲情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后描绘了一个男人落寞的中年生活。
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头,一样的黑帮争斗;一个细水流长安静而波澜不惊的中间部分,细腻得让人腻味的生活;以及一个孤独得让人感觉悲伤的悲情结局,构建了这整部电影。
可以说,开始并不曾有多少惊喜,只是一个惯例一样的黑帮电影的开头,然而看完了这个开头,电影带来的那种安静和寂寥以及孤独的感觉开始弥散出来,我才开始明白,所谓的开头只是为了后面的惊喜所做的一层铺垫罢了。
最精华的也许就在于这部电影的结局部分。
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急流勇退,没有隐居山林,没有争名夺利;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男人因为孤独的悲凉,作为一个父亲思念的悲伤,以及作为一个丈夫无奈的悲情。
可以说,从这部电影的开始就一直弥漫着一种孤独的味道。
印象最深刻的是姜仁九深夜回家,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啃着方便面;花上半个小时等待着小食店做女儿爱吃的牛肉丸却不受女儿待见,饿扁了肚子却不肯动牛肉丸继续啃方便面;或者最后看着远在外国的妻儿幸福的生活一边哭泣一边吃方便面。
一个男人的眼泪可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方便面在这部电影里成了一个最凄凉悲壮的符号,通过这个符号,三次方便面以及女儿带着诅咒味道的日记,我所看到的是这个男人为人父的无奈。
幸福的那端,孤独的这端。
彼岸很近,却永远也无法跨越过中间横桓着的鸿沟。
因为反差,因为没有所预想的那种圆满的结局,这部电影所透出来的悲情力量就强烈得多。
什么样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孤独,那是我坐在这里,远远地看着你脸上的欢颜和知足的表情,而我永远也无法再抹去你笑靥边上的那轻轻摆动的发梢。
同样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切。
同样拿着生命拼杀在无奈的帮派之间。
姜仁九对妻子说了二十年的金盆洗手自始自终没有洗成,因为他渴望带着妻子儿女去住大房子,摆脱那狭小的房间以及时不时就会停水的水龙头。
他只能凭着自己拼杀了多年的勇气和强烈的愿望来实现这一切;可是自始至终,当他终于实现了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却都已经远离。
孤独,在于拼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艰辛。
孤独,在于自己流尽了血泪提心吊胆地生活了多年之后,自己所挚爱的那些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自己。
孤独,在于当他终于买下了那所房子之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大房间看着一个硕大的落地电视而无奈地一边落泪一边欢笑。
这部电影用了许多的笔墨去描绘一个看似风光的黑帮分子无奈而孤苦的中年生活,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情。
他的欢笑以及他的悲凉,带着某种宿命的味道显得如此无奈而悲切。
宋康昊主演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了,而这一次他所演绎的姜仁九,无疑又一次给了我感动。
至于韩在林,他所执导的《恋爱法则》以其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大胆的尺度,对世俗爱情的强烈冲击曾给过我震憾。
这部电影是宋康昊与韩在林这两位我所喜欢的韩国影人的首次合作,带给我太多的期望,也带给我太多的惊喜。
悲情是一种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而从这种力量里我所汲取到的,是悲伤后的故作坚强。
在结局里的那个黄昏,一个男人在他空荡而宽敞的房子里自己洗完了衣服看了妻儿给他寄来的录像带后不可自抑地痛哭时,将手中的那碗方便面扔了出去,而他又只能自己拿着抹布收拾掉自己所抛出去的那些面条和汤水。
纵然他身患重病,纵然也许最后他将孤独终老;可是明天,他依旧必须带着满脸上无所谓的表情去继续拼杀。
悲情的力量在于,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去接受眼前的这一切都好,最终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不快。
充斥着悲剧味道的结局,带着暗黄色调最后的那个镜头,所有的这一切让人悲不能抑。
而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任何事情。
世界永远也不会停止转动,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们还活着一天,我们都必须去承担以及面对。
宿命的味道以及无奈的挣扎形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悲情力量,而这种力量所形成的冲击是如此不可估量。
电影所摄取的角度也值得称道,选一个没有人关注过的角度也是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细腻的镜头成了所有这一切构建的基础,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伤,因为悲伤而悲情,因为悲情而宿命。
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是宿命感带给我们无奈的无能为力的悲伤,成就了这部电影独有的味道。
2007-10-13;丁亥年庚戌月庚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Show Must Go on》 ■译名:《优雅的世界》 ■编导:韩在林(Jae-rim Han)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吴达庶(Dal-su Oh)|崔日和(Il-hwa Choi) ■音乐:菅野洋子(Yôko Kanno)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111min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发行:Lotte Entertainment ■上映:2007年4月5日|韩国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去年《看电影》评选过一套“百佳韩国电影”,前十部我看过七部,对于韩国的顶级电影也算有大致的了解,窃以为一年后的今天如果重排这个榜单,《优雅的世界》应该能进前十。
《优雅的世界》可能不及《杀人回忆》和《老男孩》,但基本上能与《朋友》并驾齐驱,宋康昊和吴达洙两个人的友谊虽然着墨不多,但显然胜过《朋友》中张东健和刘五性的洋洋洒洒。
而且《优雅的世界》绝对比《八月照相馆》和《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出色。
当然,至少在我的观影经验中是这样的。
我判断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有没有吸引力让我一气呵成地看完,《八月照相馆》和《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显然不行。
《优雅的世界》讲的无非还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题材陈旧,故事缓慢,但张力十足,这其中宋康昊要占一半功劳。
整张海报就是宋康昊的一张大脸,整部电影也像是他的独角戏。
实在纳闷,这个肥头大耳的老大叔怎么总是让人充满惊喜?
优雅的世界 (2007)7.52007 / 韩国 / 喜剧 动作 犯罪 / 韩在林 / 宋康昊 吴达洙第二遍看了。
几年前,冲着宋大叔,刷了一遍,最后就学会了“特么的”,“你小子”两句韩语。
见人就说“洗吧啦”,哈哈,就一个中二晚期的傻缺。
正经点,刚认真地看了第二遍,唉,真的是心酸,倒不是为他这个电影人设正名,他就是个地头流氓,打架,拘禁,逼签合同,被人捅,也莫名其妙把大哥(正当防卫),大哥的亲弟弟(车祸)都送去西天了。
他就是个地道的黑社会。
黑社会该干的事,他都干了。
黑社会没干的,他也干了。
他给老师送礼,一张夜总会(脱衣舞)2000美元的代金券。
够社会的。
抱歉,扯多了,言归正传,前面所说的都是他所处的“肮脏”的世界,但他却给了家人一个优雅的美好世界。
他是一个传统的好丈夫,不让妻子出去工作,住在老社区,供水系统破旧,妻子洗个头,都会停水,他洗脸也是停水...所以在看新房时,他还特意打开水龙头,不停问中介平时会不会停水,哈哈... 他瞒着妻子去买这所大房子,也是想给妻子一个惊喜。
他更是一个好爸爸,他送儿子去加拿大读书,寄生活费,我们都知道出国留学那高昂的费用...回家还不忘给女儿带她最爱吃的牛肉丸子。
买的新房子,最漂亮,两个向阳窗户的房间,他还特意说,要给女儿。
没错,这一大批家庭生活的支出,都要靠他这份黑社会工作。
他那么在意抢来的那个工程,也就是想给家人换一套漂亮的大房子而已。
去便利店被人追杀,去揍老大的弟弟,都因为这个工程。
但是,他不说,他什么都不说。
所以,女儿不懂他,恨他。
在日记里,写他丢人,写他为什么不去死...他因此喝多了,逼急了,拿刀给女儿,让女儿杀他,女儿吓坏了,报警了,两个人去了警局。
妻子,也不懂他,结婚二十年,感情也淡了,更多的是为了孩子,为了家。
最后,女儿也去加拿大留学了,妻子也去了。
他仍然在黑社会,换了个帮派,还是拘禁,逼迫他人签合同,去夜总会,仍然在“肮脏”的世界里。
他满怀欣喜地签收快递,激动地放着录像,儿子,女儿,妻子,在国外愉快地生活,兄妹俩个嬉笑打闹,妻子也烫头了,家庭很幸福,唯独没有他。
好像没有他这个父亲,妻子和孩子三个人才是最快乐的,国外的他们也没说一句,老爸,我想你了。
失落,落寞,看着看着就哭了。
明明得了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吃着泡面,谁来关心我?大房子,我买了,家人却都走了。
空空如也,好吧,把碗摔了,还是要自己用毛巾一点点擦地板...给你们的优雅世界,唯独没有我。
不扯父爱,不扯责任,只是觉得有点心酸,现实生活里,又何尝不是这样?送外卖的送快递的小哥,会所陪酒的小姐,路边卖煎饼果子的阿姨,谁不是一把辛酸泪,只为守护家里的一片净土。
愿大家都有一个优雅的世界。
有个男人在家吃方便面,门铃响了,快递员送来邮包,邮包是在加拿大的妻子儿女寄来的录像带。
他边吃面,边看录像里的妻子儿女,干净漂亮的姐弟俩在阳光下草坪上洒水,打闹嬉戏,阳光和水柱形成了一弯彩虹,非常美。
这个男人先是笑,后来就哭了。
这是一个韩国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叫做《优雅的世界》,按照类型来说是属于黑道片。
这个男人叫仁九,是个黑道混混,40岁了,在帮派里做到中层,和很多其他行业的男人一样的。
没看完电影是不会明白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内容实在太不优雅了。
黑道片可以优雅吗?
当然可以。
而且大部分的黑道片都是优雅的。
虽然有血流成河万骨枯的一面,但主人公总是一将功成的那一个,他凭着智慧和勇敢,在尸横遍野的大地上站起来,无论是作为一位代表正义的英雄,或是一名邪气的帝王。
从此他能够整理那个世界,有恩报恩,有冤雪冤。
血使他的面目更具有英雄主义的美感,伤痕是他比一般人更有男子气概的证据。
他与对手之间的算计总是高端的,是精妙绝伦的,是优雅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些刀光剑影的过程,也是优雅的,时而点到为止,时而气势如虹。
也有时运不济最终败北的主人公,但总是那种乌江边上不过江东的失败,如血的云霞会适时染红天际,天地悲情而歌,没有比这样的失败更优雅的事情了。
但是,这个黑道片拍的全然不是这回事儿。
我们在少年时代想象的那个由冷峻神秘的男人们组成的世界被这个电影彻底瓦解了。
既没有高层之间貌似优雅实则暗藏杀机的高智商争斗,也没有一个悲情的卧薪尝胆胸怀万壑的主人公。
它把几乎70%的镜头给了那些打打杀杀,而这些打打杀杀既不是会武功的男人之间的决斗,也不是枪林弹雨。
仁九作为中层人士,身后并没有站什么马仔,他要亲自下基层,上一线,揣着一把小水果刀,有时嘶叫追赶,叫得比杀猪还响,有时落荒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
就连他的上位也充满阴差阳错。
他的对头是大哥的亲弟弟,他把他锁进后备箱——因为他不怎么敢杀人,也不忍杀。
结果他没想到后备箱中的人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
当大哥来寻仇时,他为自保又杀了大哥,却因此上位,最终当上大哥。
他的上位非他所想,整个过程也是赶鸭子上架,浑浑噩噩,哆哆嗦嗦的。
如果光拍仁九的倒霉悲催样儿,那还可以解释为他的个性使然。
但后来你就会发现此片的使命就是要撕下所有人的优雅面具。
在前80%的片长中,无论把黑道拍得多么不优雅,但总有一个人是优雅的,那就是帮派最高头领——大哥。
大哥是一个清矍冷酷的大叔,穿着得体,说话少而意味深长,眼神幽深而淡定。
在他发现他弟弟死在仁九的后备箱时,他闲庭信步般地缓缓拿出猎枪,也不瞄准,轻轻松松地给了仁九一枪。
一直到这里,大哥仍然是此片中最优雅的那个人。
但紧接着,垂死挣扎的仁九向大哥扑过去,两人就开始用菜市场风格厮打了起来,大哥在发型全然不保,鼻子下巴都歪歪斜斜的情况下,被情绪失控惊慌失措的仁九用猎枪射杀了。
大哥临死前瞪仁九的表情不是英雄的落寞也不是常人的恐惧,而竟然是:气愤、尴尬和羞愧。
为仁九把他的发型打乱,把他的脸打肿,把他的风度打散,为仁九害他失去一个至死做优雅的人的机会。
电影不仅拍了仁九事业上的中年危机,也拍了和其他中年危机的男人一样的烦恼:家庭矛盾。
妻子虽然嫁给他有20年了,但“突然之间圣洁了”,受不了他猪狗一样的黑道生涯,要和他离婚。
他非常疼爱女儿,却和女儿越走越远。
他把夜总会脱衣舞的代金券塞给女儿的班主任,令女儿憎恶他。
在青春期的女儿眼里,他的世界太不上台面了,太不优雅了——我们都年轻过,都知道少年人最是要面子,最是不能容忍不优雅——为此,她甚至希望父亲早点横尸街头,让她的世界只剩下优雅。
非常具有反讽意味的事,也在仁九当上大哥之后发生了,因他有了钱,于是妻子和女儿终于实现梦想,得以去加拿大定居了——而儿子是早就在加拿大念书了的。
回到本文开头。
他们靠录像带维系感情。
那天他吃着方便面,看着妻儿的生活场景,他突然开始痛哭流涕。
那一刻他寂寞委屈愤懑悲哀,一气之下把面碗砸到地板上。
然后他就出了镜头。
我暗自说:不会结束。
果然,他又再次回到镜头里来——他是去拿抹布了。
他蹲在那里一边拾掇面汤和碎碗,一边侧过脸去看录像画面。
他仍然无奈而低落,但已经平静了,一如往常。
如果仅用砸碗的举动作为结尾,则太优雅了。
任性而潇洒地把情绪砸在地上,是生活中优雅的那一面。
只有当那个砸碗的男人拿着抹布走回来收拾残局的时候,电影才又回到它的使命上来,优雅才又一次被瓦解: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你永远无法真正地优雅,哪怕是小小的,哪怕是一次。
电影最终定格在这个画面:男人在收拾面汤,落魄而无奈,妻子和儿女在优雅地笑着闹着。
是反讽,也是悲悯;是写实,也是隐喻。
加拿大的阳光下每一朵优雅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多少的不优雅——从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人,最怕的就是回忆往事。
一个混迹在黑社会里的小老大一方面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又要做一个好老公好老爸这位大叔在这两个角色中滑稽地换来换去可爱的大叔猜想一下结局或许他真的会被家人从加拿大寄来的温馨录影带打动卸下老大的角色去做个全职的老爸老公
套用某个美眉的观后注释就是:(海报上)丑丑的,还有点韩国式的猥琐。
不需说,描述的对象正是下头要讲的人物:宋康昊(事实上,觉得“吾大叔”吴达洙更贴近该形容用语)。
宋康昊在2007年也可谓繁忙得可以镜像分身,这其中包含着本人几部期待大作:李沧东复出的密阳、金知云的东北“西部片”、朴赞郁的吸血鬼题材,无一例外,全有这张肉饼脸的出现。
一段时间内,预想中国影迷依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深刻印象。
在大作之间,宋康昊大叔不忘接点其他作品,比如这部《优雅的世界》。
5月戛纳后,没有关注过韩国片,《一番街奇迹》什么也兴趣无多。
纵观上半年韩国本土市场也只有《密阳》借人气以小打大,艰难维持着整体落魄局面,衬托着当下好莱坞片子的全线飘红。
《优雅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中年黑社会分子努力求生,不忘持家的琐碎故事。
面对大叔那张脸,一般人也无法想象出他能风衣墨镜手持双枪之类飘逸的传统形象,而小混混紧握砍刀陷于街头斗殴又有损影帝形象。
故影片讲述的只是充满紧张气息的家庭生活以及黑帮里头的火药味弥漫,恰好对半平分,将大叔的主人公形象一剖为二,饱受煎熬。
通片尽不优雅,大叔要人合同是用最老土的“逼签”,又落得不可收拾;帮派里有人死盯着看他不爽,这人还是老大弟弟。
但卖命打拼也导致他无法抽身回头兼顾家庭,老婆和孩子统一阵线,与他持续冷战。
大叔不是暴戾到底、连命都不要的黑帮分子,也不被理解为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父亲。
即便在事实上,他维持着家计,他似乎和周围都格格不入,最后落得一个黑色到底,甚至有些哑然失笑的结局。
意外的是见到菅野洋子的配乐,不过没啥特别超然于影像之外的印象,仅有几处彰显黑色幽默,似乎也带有那么点讽刺。
此类日本作曲者的加盟,更像久石让放在《欢迎来到东莫村》,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影片质量。
正因如此,《优雅的世界》还是有些稍嫌温吞水。
即便它的主题合理,远离颓靡,大叔在看着加拿大发来的家庭生活自拍,影像跳动未停,独身一人的他却已是老泪流。
但在观赏性上,本片绝不是一部正宗的黑帮片,而更像普通黑社会分子的家庭生活,《黑社会》里头自己进市场看菜买肉的阿乐好歹还是个大哥,大叔却得上下受气,隐于某个角落的便利店。
试问,这怎么叫优雅,想到这该是个语气强烈的反讽才对。
所以,影片该叫《狗日的世界》。
http://www.mtime.com/my/moviel/
韩国的好电影确实很多,这跟创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熔炉》揭露基督教某人士令人震惊的可耻罪恶,《杀人回忆》披露警察的普遍的无能为力和急躁,《共同警戒区》能直扑两岸关系真相问题告诉人们他们双方不需要真相只想把真相掩饰。
中国的创作环境里想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导演是不拍这些东西的。
但《优雅的世界》跟创作环境无关,主要跟编剧的素质有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
本雅明说,文明的记录其实就是野蛮的记录。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文明社会的主体是野蛮人,进化得不够好,还有可耻的欲望譬如嗜血的欲望。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文明社会的实质就是文明人不断地创造野蛮人。
说得简单一点,当我们拿着高档手机,通过多少科学脑袋创造出来的发达的通信体系进行着人才能够进行的交流和通话时,我们当然是文明人。
可这手机是一群野蛮人生产出来的,他们象奴隶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象猪一样住在现代化的工棚里,又似乎比乞丐更体面地拿着可怜的薪水。
我们这些文明人,我们的这个文明社会,不断地在创造着野蛮人!
文明人是光,野蛮人就是阴影。
这是人类社会的残酷真相,任何一种有号召力的理想都不能放弃要改变这真相的初衷——请注意,真相并不就是永恒的,有的真相是要被改变的!
姜仁九的孩子,姜仁九的妻子,他们是文明人。
儿子要留学,女儿要留学,女儿还要面子,妻子要和谐、要稳定、要爱情、要尊严、要一切美好的东西。
他们想生活在文明的世界、优雅的世界里,最终他们也全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而姜仁九,这个男人,则生活在阴影里,成了野蛮人。
他哭泣,他喊叫,无济于事。
不能够简单地说,这一切都是姜仁九一厢情愿,他可以用其它方法让他们生活得优雅一些文明一些。
可问题是,原本就是黑社会的他,真的用其它方法吗?
妻子要跟他离婚的时候,他嘟囔着“这对我不公平”,难道是他的错觉?
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野蛮人。
黑帮片能够拍出这样的题材,编剧真的很有素养。
只要我们不再像《夏夏夏》里的李舜臣或者他面前的金相庆那样看事物从来只看好的方面看人只看优点,或者说,只要我们看现实不再只看光明的地方看积极的方面,而是把光明和阴影把文明和野蛮把积极和消极一齐捉到眼前,现实就不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个现实,不是我们曾被千万遍地告诉的那个现实。
现实好像不再是纯粹的现实。
现实成了魔幻的!
是的,现实就是魔幻的。
因为现实成了人看不懂的,至少姜仁九看不懂他的现实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加拿大优游他要陷在黑暗的井里他们连对他的问候都没有竟然都不屑于问候他,他不明白。
《优雅的世界》的艺术特点就是魔幻现实。
这部作品在情节上也着意表现魔幻现实的成分,主要体现为黑色幽默。
姜仁九和哥们的古怪关系,姜仁九和老大兄弟关系的急转直下以至令人瞠目结舌,都明显有黑色幽默的特点。
但总体说来,要想真正地表现魔幻现实,必须要借助象征之类的东西,这部作品没有这类东西,所以跟陈果的《香港制造》、韩杰的《树先生》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也许,还是中国的导演最有能力拍好魔幻现实题材。
宋康昊的表演当然很好,但有过度发力的嫌疑,在诠释其凶残的时候诠释得过于凶残,在诠释充满疑问而软弱的时候又诠释得过于软弱,缺乏过渡和统一。
其它配戏的,大多不够水平。
把一部作品制作得好,谈何容易。
看了一眼英文片名,show must go on. 嗯,kinda got u. 1.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圆其说,但世界与世界相交处便尽是煎熬。
我们都无法深刻的理解别人,却渴望被人深刻的理解。
其实承认最终的最终我们还是孤身一人的时候,还是有一种惨烈的淡然。
就像某个瞬间你发觉自己未曾爱过任何人,不过是把你生活最肤浅的一面拿来与人共享一阵。
2. 我爸现在也会翻我小时候的照片自言自语,会讲我小时候的趣事然后一个人傻笑,每次从北京回来都会给我做一锅红烧肉。
我很少提我爸,除了说他在摩根上班= =大概是因为太过平常,所以才如此无人可替。
3. 该狠心的时候就要狠心,操了全世界人,就清净了。
生活是个陷阱,它勾引你与它纠缠不清,你心软了,放弃了,觉得万一一切都有意义呢,你就等着被操死吧。
我太喜欢结尾的设定了。
无情才最是安慰人。
韩国电影比较写实,总是不经意的道尽一个男人的心酸。
如本片里的男主角,无论他多么努力想做一个正常的,完美的男人,但还是陷入孤立的境地。
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中年人的优雅就是孤立且坚强的生活在纷扰的世界中。
男主角很普通但也很特别。
他和其他中年男性一样坎坷:事业局面难以打开,甚至被同事暗算,家里人不理解他,和妻子、儿女产生无法逆转的隔阂。
尽管他力争上游,却还是到处碰壁,稍微有点成绩和远景,糟糕的生活又把他往下拉扯,使得他不见天日。
甚至在他服输时,老天爷还不放过他,欲将他置于死地。
那他特别在哪里呢:首先他是老资历的黑道分子,干的是黑吃黑的勾当,有自己的处世原则,莽撞而坚韧,对家人充满柔情,对帮助过他的人非常忠义。
最后这份忠义几乎要了他的命。
影片结尾,男主角孤身一人,等带他的依然是空洞的黑暗。
全名:做一个拖妻带小的有责任心的中年黑道男人真命苦想要买个大一些的房子让家人住的舒服,想要满足儿女出国留学的愿望,想要多赚点钱好好的照顾这个家,这些都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常有的想法或者责任。
在影片的主人公仁久这里也是这样,在家里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而在外面他还是别人兄弟、小弟或者老大,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他是个混黑社会的中年男人。
黑社会和普通人的做事方式肯定有些不同。
比如到学校见女儿的老师时,仁久把老师叫到厕所说话,然后送上脱衣舞俱乐部的代金券。
在比如做“生意”签合同的时候,简单的就是拳打脚踢强行按手印。
不过黑社会也是人,生儿育女,赚钱吃饭。
时代不同了,在这个“优雅的世界”里黑社会也越来越生活化、社会化。
不能再象“教父”、“黑手党”或者“小马哥”、“古惑仔”那样的嚣张和随性了。
和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没多少区别,给别人打工,一样的累死累活。
仁久最大的嗜好大概就是睡觉了,不仅回到家就想倒头就睡,有时开着车也能在马路上就睡着了。
更麻烦的是,干黑社会无疑有着更高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有打人的痛快,更有随时被人打或捅的危险。
于是,生活便不再是平静的优雅了。
妻女都为他危险生活的担心而感到厌倦。
而要从黑社会脱身又哪是那么容易,钱是个大问题,一把年纪又没什么技能还能干些什么呢,于是房子、读书那些又都要泡汤。
更糟糕的是社团内部的争斗,让仁久失去了干完一票大的后就退出的念头。
而且一步步变的更糟,就算退让、妥协、接受事实,等他还是只有一条路,为了生存只有干掉所有威胁。
这大概就是命中注定的,发生在他身上的,其实也就是他整个生活的缩影。
他能自己选择吗?
不能。
常说因为爱才有恨,而在这里是因为在乎这个家才没得选择、才有辜负的感觉。
终于买了大房子,终于可以送女儿也出国读书了,终于仁久想要的都实现了。
他为之努力甚至拼命的幸福就在眼前,只是他好象并不在其中。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悖论,当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它早已不被自己拥有,留下尴尬和失落在光鲜的外表下蹉跎。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得到和失去的不同和相似,是挣扎,更是无奈。
最后仁久收到远在加拿大的家人寄来的录象带那一幕,是整个影片的点睛之笔。
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也满足的笑了,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悲从心起哭了,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不甘又留恋的怒了。
从高兴到失落在到无奈的更深的悲哀,所有的情绪到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宣泄,总结了影片的内容和主题,而本身也作为内容的一部分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场。
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了这最后的一幕,影片的质量可以说上了一个层次。
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宋康昊了,他的表演是这一切的基础。
他真是太精彩了,所以的情绪、影片的灵魂,因为他,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温柔的黑社会,大叔控下的萝莉心!
就是喜欢宋大叔
比一般般还要差啊,感觉
永远的黑社会爸爸
节奏太慢
这是一部让你想笑又想哭的电影,韩国电影可爱的大叔们。音乐配的也很好。他辛勤的努力着只是想让老婆能住上大房子,送孩子出国上学。只是,他是黑社会。最后对着远渡重洋的老婆孩子寄来的录象带流着鼻涕口水哭的像个孩子。多好的电影啊!
无聊的黑帮片,又当又立
黑社会混混的中年危机
拍江湖片韩国的就比香港的差远了,外形不像打斗又少。建议参考刘德华演的《龙在江湖》!
是我跟不上时代了?怎么完全get不到这部电影的点?就完全是宋康昊和吴达洙两个人撑着。和喜剧、动作、犯罪感觉也完全不搭噶啊,更像一部剧情片,剧情也不丰富啊。。。。
4.7分。剧本很平庸,配乐和风格没那么搭。
因为宋康昊看的这部,不清楚为啥分成上下两集,剧情很简单没有啥高能,普通的黑帮小头目没话语权没经济实力,视为救世主一般的头目老大因为亲弟弟的意外想枪杀了自己,印证了血浓于水。
不优雅的世界,一般般的电影。
不要进黑社会的教育片 就算你是陈浩南 有天你也会老
又见大叔
一部有关男人的思考!
结尾二了一些,宋康昊的演技真的是好。
我宁愿不结婚也不会让你把儿子闺女带到加拿大
跟宋康昊比, 中国有演员吗?
这样的人生优雅么?为了家人,迷失了自己,豪华的别墅内一个人在吃泡面!值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