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末日

Equilibrium,重装任务,平衡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泰雅·迪格斯,艾米丽·沃森,安古斯·麦克菲登,多米尼克·珀塞尔,肖恩·宾,克里斯蒂安·卡赫曼,约翰·基奥,西恩·帕特维,威廉·菲克纳,大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撕裂的末日》剧照

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2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3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4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5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6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3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4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5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6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7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8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19撕裂的末日 剧照 NO.20

《撕裂的末日》剧情介绍

撕裂的末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世界核战争后,政府给每个人注射一种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封闭感情,变成行尸走肉。 约翰·普雷斯顿(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是政府军事部门高级官员。他摧毁一切艺术品、工艺品,并将一切抗令不抛弃自己感情的人杀死,同事艾洛·帕特杰(肖恩·宾 Sean Bean 饰)因藏有一本违禁书籍也未曾幸免。一次行动中,约翰遇到玛丽·欧布莱恩(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她使得约翰开始断绝药物,试图体会有感情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他被那些第一次出现在他生命里的奇妙动人景象所陶醉了,也深深的为每天履行的破坏艺术的行为感到愧疚和内疚。 他的反常行为,被一直窥探其位置的新同事布兰特(泰雅·迪格斯 Taye Diggs 饰)看在眼里,于是想尽办法,试探约翰的虚实。在工作与道义之间,在危险与安逸之间,在情感与沦丧之间,约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关于琼真·恋姬无双~乙女大乱~OVA我叫李广安终极证据白鹿原诺尔救世主回来了蜂鸟乡村爱情协奏曲从前有座灵剑山对你着迷少男少女吞下宇宙的男孩漂亮的李慧珍西镇警魂第六季阿波罗18号失魂记忆瓦利斯岛的歌谣浴火书魂纳米比亚的沙漠隔壁惊魂对不起一声惊雷被爱的人大年三十爱丽丝与藏六飘忽男女飘雪六月天我要太阳她来找我

《撕裂的末日》长篇影评

 1 ) 关于正义的悖谬

当观众们嚼着爆米花喜滋滋地看着大帅哥贝尔杀死那么多的“坏人”,导演的观点已经不言自明——他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

于是,男主角用连环枪杀死那么多的人也就可以用最漂亮的姿态去表现,甚至残忍地削去“坏人”的脸,都显得很酷。

观众们对此很喜欢,因为男主角分明是在维护人类情感的尊严,人类拥有情感的权利是不容剥夺的。

在这个价值判断的拥护下,残酷的杀戮都变得如此具有美感。

在我看来,片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镜头,来自男主角面对那群被围剿的革命军人,选择了杀死官方派来的士兵,挽救革命军。

面对那群有情感的革命军人,他连下手执刑都不忍心,甚至杀死一只小狗都那么艰难——你看,人类的情感,是多么的美丽啊,多么的仁慈啊,这时的情感完全是爱。

可是这种情感,到了当权者的士兵面前,又完全失效了,男主角杀,杀,杀……这时,男主角的情感恐怕就变成了愤怒和仇恨。

这就是情感的力量,情感本身就是价值观的标准,如果说情感作为价值观的标准本质上是依赖于理性的判断,那么这时候男主角的判断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情感是人类不可失去的部分,任何剥夺它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所以,他有义务杀人,拯救更多人类。

当初,统治者之所以选择消除人们的情感,是为了防止战争。

说真的,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

除了那极少数的革命军人,地球真的是太平了许多。

为了防止战争,人类可以失去自由——这是统治者的看法。

防止战争,这个目标看起来是完全正义的。

但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又违背了人类的本性,因而是不正义的。

而革命者们为了维护情感的存在,对统治者发动了战争,看起来也是正义的。

但发动战争本身已是不正义——别告诉我在这里为消除集权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因为情感本身就会带来更多的战争,维护情感的存在,还能是正义的吗?

如果说情感是人类自由的象征,这种说法无疑是空洞无望的。

为了正义的目的而去杀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

然而现在看来,正义只是一种悖谬,因为人类无法对自己的情感本身做出一个终极的价值判断,只会为了维护情感本身而去做一些疯狂的统治或者复仇的事情。

所以电影的结尾,男主角嘴角泛起一丝邪恶的笑——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对于这一切,我只想带着一丝自嘲和悲凉轻蔑地说,此片中的人类,只要小小一瓶药物就可以失去情感——如此脆弱不堪的一种化学功能,就是人类引以为荣的情感。

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发明出来很多刺激情感的药物:红色片产生爱,白色片产生悲伤,蓝色片产生忧郁,绿色片产生高兴……到那时,人类又将如何面对自己引以为荣的情感呢?

到那时,什么又是正义的?

 2 ) 我希望活在那样的世界里。

《撕裂的末日》,高中同桌坤一直叫着让我去看。。

似乎对她影响蛮大的一部电影。

总体感觉是好莱坞制作不算很精良的片子。

However,自己仍旧最后被他们所谓的个人主义所骗了。

男主Christian Bale初看长得好怪。。

不过。

越看越帅。。

而且自己很爱这型。

女主Emily Watson是自己钟爱的《Hilary and Jackie》里的妹妹,不算很漂亮但觉得舒服的脸。。

“故事发生的时间锁定在一场虚构的世界核战争后。

在这场人类的大浩劫之后,为了寻求人类不至于被自己毁灭,政府开始推行一种奇异的设想。

给每个人注射一种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不再拥有感情,变成一堆行尸走肉。。。

”。。。

世界真的变这样,则么活呢。。

照现在的情况看,我和疯子们都会立马被焚烧的吧。。

但是。

自己仍旧觉得。

其实没有感情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虽然失去了人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但。。

慢慢在长大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不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把自己弄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冷漠嘛。。

大家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Bible里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我们都只是越发不单纯,越发罪恶的人吧。。

 3 ) 反乌托邦的商业剧

都市剧场频道播放了全剧,虽然不喜欢贝尔但有一位喜欢的演员冒泡,于是从头到尾认真看了第二遍。

同样是反乌托邦电影,末日没有V字仇杀队知名,究其原因和它只是披着反乌托邦外衣的商业动作片有关系。

场景设计和打斗模式,抄袭黑客帝国的地方太多,连贝尔举手投足,气质表情,甚至着装都俨然NEO翻版,缺乏原创。

电影肤浅之处在于它只是纯粹的反乌托邦,好像推翻“神父”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马上代之一个生气勃勃、信仰多元、彼此信任、平等博爱的社会,编剧忽略了社会学和人类学常识,真正的人类社会远没这么简单,旧时代的生活方式,既得利益集团,人的思维惰性、人的懒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等与新社会的矛盾似乎都不在编剧考虑之中。

所以这个电影顶多算成人童话,如同灰姑娘和王子结婚之后,是不是价值观有差异会不会七年之痒ETC不是作者关心的内容。

而V字的高度在于它表现反乌托邦的过程细节,深刻反思这个过程是否可以采用暴力,是否可以不择手段,推翻上一个乌托邦是否建立的是下一个换汤不换药的乌托邦。。。。

这是V字远比末日有深度的地方。

电影也没有脱离弥赛亚到来的套路,尤根仿佛黑客里的莫菲斯(施洗约翰),MARY的结局也有非走出中世纪不可的震撼力。

其实V字和黑客帝国也都有强烈的救世主精神,当然这点深入西方人血液,人家视作无可厚非,可作为爆米花电影看多了就会审美疲劳。

全片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男主用古老的留声机播放贝九,这里不便说编剧借鉴了什么真实事件,只是单纯说作为贝九控,也差点泪流满面。

彻底翻转男主人性的是救助汪星人那个桥段,美国人普遍爱护小动物,这个情节大概最挑战情感底线。

作为商业片,或许并不指望观众作进一步思考,酣畅淋漓,刺激过瘾就成功了,不要太深究。

ps.主创看过张彻的《报仇》?

最后一个冷兵器对决和贝尔的一身改良白色中山装简直关小楼独闯大帅府的假包换。

 4 ) 没有情感的活着,如同摆动的时钟

某个破旧的废弃建筑里,衣着凌乱神情慌张的恐怖分子,面对窗外闪烁的警灯和持枪特警,紧张滴收拾起东西妄图逃窜,在经过激烈地枪战后,最后的12名恐怖分子躲在角落的房间顽抗,政府的精英捍卫者教士出现,破门而入后熄灭了电灯,电光火石的射击后的沉寂,再次枪声响起后,只剩下没有知觉的尸体。

如果单纯看这样的开场戏,我们很可能误以为是特种部队或者FBI在清剿恐怖分子或者罪犯,那么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走私枪支毒品?

偷窃珍贵宝物?

破坏政府谋杀他人?

不,他们的罪名是拥有情感,他们隐藏在地板下的赃物是各个时期的艺术品。

自从21世纪初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研究发现情感是引起战争的根源,只有消除情感和感受,没有痛苦没有嫉妒没有欲望没有愤怒没有憎恨,人类才有最大的机会生存下去,于是人类拥有情感被视为犯罪,私藏和保留各类能够引发情感的物品都是犯罪,依靠注射抑制感情的药剂,依靠每天如同洗脑般宣传广播,依靠没有色彩和美感的灰暗的城市,这个被叫做Libria的社会才能和谐的存在和延续。

约翰是教会中的高级教士,他遵照最高精神领袖神父的指示,带领警察部队消灭情感犯罪和反抗统治的人们。

在某次执行任务中,他对情感灵敏的感觉让他怀疑自己的搭档,在看似毫不留情地消除掉搭档后,他在梦中回想着搭档死前念叨的警句,他梦到了自己的妻子在四年前,因为私自停止使用镇静剂而被逮捕和处死,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波动和不安,才导致他在刷牙前拿出了抑制情感的镇静剂,然后失手打破了它,或者正是这个小小的波动改变了他对世界的感受。

在跟情感罪犯玛丽的那段对话,我想正是促使他加速改变的推进剂,他无法回答自己为什么活着,这让他对自己的存在和使命产生的深刻的怀疑。

他开始尝试摆弄桌子上的物件,让它们呈现出更美好的感觉,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些所谓“罪犯”的鲜血和生命,他撕开浴室里的遮挡,看着阳光照耀在城市上空的美好,他听着贝多芬的交响乐潸然泪下,他无法抗拒那只可爱的小狗的情感,杀掉了巡逻到此的警卫队,并且跟地下反抗组织取得联系。

在他身上发生的变换,被他的希望往上爬的新搭档察觉,并且暗中跟踪和考验他,他越来越无法掩盖自己的情感,终于在女犯人玛丽被焚化的时候崩溃在广场的石板上。

改变,必须发生,希望,寄托于他!

我觉得这是部优秀的电影,首先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影片明确提出了动作武术的概念,尽管这些动作场面跟《黑客帝国》有非常相近的地方,甚至很多桥段都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它给予枪械武术明确的概念。

并非给予改变时间穿越时空的超能力,而是经过从小到大的精确训练,计算敌人分布位置的概率,射向自己的子弹的弹道概率,以及自己射杀敌人的最佳概率,从而提升击杀敌人的效率。

武术是将人体潜能提升到极限,枪械是西方现代科技的力量展现,将这两种能力融合起来,带给我们非常纯粹美好的视觉爽快感。

开场精彩的射杀戏、救小狗对决巡逻队、追捕地下组织等几场动作戏都让我们感觉到了动作的爽快,更加精彩的高潮是最终身穿白衣的克里斯蒂安,嘴角残留点滴鲜血,直接闯入神父的居所,在大理石大厅干掉几十名重装警备后,轻松杀掉八名高级教士和自己的搭档,最终跟隐藏在神父身份背后的副主席对决。

动作是比较容易引起我们关注的,电影在处理音乐和色彩上也非常到位,整个电影低调都是灰色黑色深蓝等压抑的没有情感的色调,深灰色的城市,深灰色的衣服,甚至深灰色的电视广播,黑白色调的房屋和床,到处都是没有情感的隐喻;只有在他回忆妻子、以及查抄到艺术品、以及玛丽出现的镜头才是彩色的。

那代表了情感世界的美好和希望吧。

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结局的简单化,和处理的过于简单直接。

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进行翻盘大逆转,以及消灭主席后整个社会就迅速解放,这样的深度确实无法跟《黑客帝国》等其他影片去比拼情节。

但影片所蕴含的意义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人类的情感欲望思想,确实是社会前进的根源,情感和欲望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和艺术,也带来了嫉妒仇恨愤怒暴力等负面的能量。

在Libria的统治模式下,人类固然可以避免核战争带来的物种毁灭,但真正让人振聋发聩的是玛丽质问教士的话:活着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情感,没有悔恨,没有痛苦,活着只是为了延续活着,那呼吸就如同摆动的时钟,没有任何意义。

地下反对者明白这些,其实统治Libria的副主席也懂得,他自己生活的大厅里有富丽堂皇的艺术品和装饰,他在最终死前也承认自己是有情感的,药物和洗脑只是针对人民吗?

只是为了让少数人享受奢侈的美好吗?

还是少数人牺牲自己的情感,来换取整个人类的自由呢?

情感的自由,或许会间接带来战争和不幸,但极端的扼杀总归并不是理想的形态,遏制就如同堵水,堤坝建立的越高,崩溃的时候就越危险。

如果再往更高层面来思考这样的问题,Libria的这种管理形态是否有积极正面的价值,它虽然扼杀了人类的情感,但却是避免了人类的残杀和灭绝,这就如同《黑客帝国》里插着管子存活着的人类,到底这样做有没有价值?

适度地引导和调控,我觉得或许有其正面的意义,让人类不再那么贪得无厌,不再嫉妒仇恨愤怒,遏制其中负面的情感和因素,但保留其中正面的带给人类美好感受的东西。

极端的独裁和洗脑统治必然会遭到反抗和崩溃,但完全放任不管的无政府自由主义,同样也酝酿着巨大的危机。

 5 ) 僵化的未来

其实也是一部僵尸片的,只不过里面的人是主动成为没有情感的僵尸。

故事还是有巧思的,拍于2002年,片中意外的还看到类似iPad的东西。

还有一部拍于1997年的电影《千钧一发》,风格和对未来的想象和本片有相似之处:人类社会在这两部电影中,都是变得更僵化了。

有句话说,判断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就是看它对差异的包容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发展其实是一直在反复的,想想看我们中国唐朝时的开明,后来的千百年间反倒兜兜转转,走了多少回头路。

人是有情感、有思想、有精神世界的活着的动物,人和人之间自然有各种不同,王小波一遍遍的教给我们:参差不齐才是幸福的本源。

而如果一个社会集体想要消除人们表面形式上的差异,方法可以很简单粗暴:注射药物、穿一样的衣服、统一人们的生活方式、销毁开智的物品、杀掉不听话的人……一句话:用死的形式代替活着的生命就是了。

而在影片中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一举解决可能会发生的人们间的战争和冲突问题。

这也是一个试图用简单方法应对复杂局面的“幼稚”反应,反证明了决策者智识的不成熟和思想上的狭隘。

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的时候人们活的宽松些,运气不好的会赶上压抑的时代。

但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总相信并希望:死,永远遏制不了生;黑暗,总会被光明照亮。

扯的有点儿远,呵呵,情感抒发受到眼下现实生活的影响。

再说回本片,虽然故事立意不错,但拍的过于形式化了,呆板空洞。

那些枪战和动作场景,设计痕迹太重,过于机械反倒显得没意思。

Christian Bale的颜值,被展现的非常精致,但是人物塑造的还是过薄了。

整体评分三星。

 6 ) 平乏的末日革命

末日未来,世界同一,统治者将战争的罪恶、人对人残暴的根源归结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能力。

为了维持统治稳定,政府要求全体民众定期注射麻痹神经的药物以封闭情感,同时设立耶和华法律军队监视、猎杀产生情感的犯罪分子。

艺术,成了违禁存在。

蒙娜丽莎被焚烧,贝多芬被囚禁在地下室,叶芝被铁链与镣铐捆绑。

神父(Father)成了唯一的信仰与主,他的命令需要民众无条件服从。

世界纤尘不染,人人行尸走肉。

电影一是对暴政的控诉与讽刺,二是对人类情感的歌颂与赞美。

第三次世界大战过后,核战争的毁灭性灾难使得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极端的困境造就了极端的政权。

神父一人的言论成了至上真理、唯一法律。

随时随地的监视、时时刻刻的“教育”、事无巨细的命令,无上集中的权力带来的是极端严密的禁锢与控制。

电影中耶和华军队的主要使命在于消除任何影响现行和谐社会的情感因子,艺术品、书籍、动物、产生情感的人,都被冠以恐怖分子的罪名当场格杀或施以焚烧。

打着消除暴力的旗帜成为最恐怖的暴力,古今中外,一如既往。

艺术是文明的依托,对艺术的禁毁意味着对文明的抛弃;情感是生命的表达,对情感的禁锢寓意着对生命的蔑视。

神父将艺术品列为违禁品的理由是艺术会引起人类情感的波动,而人类情感的波动是人对人残暴的根源。

是的,人的情感是脆弱的,它容易受到感染和引诱,浓烈而疯狂的情感会摧毁理智,引人坠入深渊,相互残杀、相互侵害。

但残暴的根源并不是情感,而是资源的匮乏与利益的争夺,是人的本性。

当人类开始艺术创作的时候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因为人类学会了感受世界、学会了思考自我,人类用艺术探求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诉求,人类通过艺术将人与人之间永恒的情感进行一代又一代的传递。

人的共情能力、感触能力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辅相成,丧失情感能力的人类,不过一具会呼吸的尸体,沉默地服从极端暴政,丧失思考的能力,也丧失生活的能力。

电影很巧妙地设置了人类个体情感与整体稳定极端对立的矛盾环境,但搭建了科幻的酷炫框架之后却放弃了逻辑内核的填补,断裂的剧情、莫名的人物觉醒和情感转折、仓促轻易的革命使得整部电影仿佛是大费周章地开了一个玩笑。

宣扬消除情感的领袖随时处于愤怒的边缘,视情感为罪恶的社会居然还需要家庭、妻子丈夫、孩子父母这种关系的存在。

教士John Preson的友情、爱情突兀而奇怪,缺乏逻辑的考量,为了哭而哭,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喜欢而喜欢。

情感变成了一句口号、一种象征、一种反抗政府暴政的旗帜,却唯独不是情感本身。

至于情感的复杂性与毁灭性、纯粹性与神圣性,情感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电影直接放弃探讨。

这是一部披着科幻片套子的娱乐动作片。

 7 ) 好熟悉的2段话

刚看完这部电源,想摘抄些电影的原话:1、神父的演讲:人心潜藏着一种疾病,它的症状是仇恨,它的症状是生气,它的症状是愤怒,它的症状是战争,这种病便是人类情感。

但是我在此向你们祝贺,因为这种病可以被医治。

牺牲人类情感的波涛起伏,我们已经彻底抑制住病情。

身为社会一份子的你们享有这种治疗品,波西安。

如今我们和平共处,人类团结一心,战争消失了,仇恨变成了回忆。

我们现在成了自己的良知,正式这样良知引导我们去评定EC-10级。

在情感方面,凡是能够再次诱发我们情感的事物,一律销毁。

你们已经胜利了。

难能可贵的是凭着你们自己的本性,你们已经活了下来。

(群众热烈地长时间鼓掌)2、神父的演讲:波西安——解忧良药,我们大众的镇静剂,我们伟大社会的黏着剂。

救命良方,解救我们脱离哀伤苦海、犹豫和仇恨间的深邃壕沟。

有了它,我们才能麻醉悲伤,摧毁嫉妒,消灭悲伤。

(群众面无表情地听着)在片中,某个群众只要有一点情感,就会被判情感罪,直接焚烧。

神父的杀人工具有教士和各种特警。

神父的愚民政策和残暴被John Preston看破了,最后神父被醒悟过来的教士消灭了,科幻片情节当然要离谱些了。

 8 ) 《撕裂的末日》:一部牛×的傻电影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649340/《撕裂的末日》:一部牛×的傻电影终于经不住诱惑看了bt上出现率极高的《撕裂的末日》,怎么来形容它呢,想来想去最恰当的词是——又傻又酷。

不是指影片的剧情,而是它的动作。

这年头,一部科幻片,只要能找到电影公司出钱拍,那它在剧情的创意上肯定还凑合。

究竟好坏如何就要看细节了。

例如《黑客帝国》,它的概念不是首创,在之前的《异次元骇客》就出现过一模一样的创意。

但《黑》的细节比《异》高出太多。

因此只有《黑客帝国》被人们记住了。

(疯狂钻石@mtime原创)《撕裂的末日》也是一样,创意尚可,只是剧本提供的细节比较粗糙,缺乏所谓虚构中的“真实感”。

因此总的来说剧情上无功无过。

但是,它的动作场面,实在是比较“有趣”——架势傻得让我直冒冷汗,但同时却看得很过瘾。

如果给本片按动作片类型来定性的话,那么它应该是时装动作片。

所有的时装动作片都有一个尴尬:既然有了枪,还用动手动脚么。

于是所有的时装动作片都要处理枪的问题,解决方法很多,例如:1、装傻大法:大部分早期的香港时装动作片都是装傻,一到打斗场景,明明有枪也不用,偏要用拳脚打。

2、煤气大法:实在不好装傻的话,就用煤气泄漏大法。

煤气泄漏,不能开枪,就只好用拳脚了。

可我奇怪怎么就是没有人煤气中毒死掉呢?

3、超人大法:科幻片通用。

例如《黑客帝国》,既然把人物动作设置成比子弹还快,那么他们当然优先使用拳脚了。

不过,真正牛×的武术指导,应该敢于直面子弹的威胁才对。

把武术和枪战结合起来才是时装动作片的王道。

问题是既然子弹比拳脚快上百倍,又怎样用枪械来打斗呢?

其实,只要掌握武术在枪战中最大的作用,就能设计出好的武术枪战场面。

武术在枪战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不让对方的枪指着自己!!

我看过的两部时装动作片是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武术枪战的:《撕裂的末日》是其中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最后男主角与副总裁之间的较量,全部动作的目的就是不让对方的枪指着自己。

(疯狂钻石@mtime原创)可惜副总裁的肥胳膊肥腿让动作的美感大打折扣,而且武术指导过于卖弄,花哨有余,力度不足。

真正能把武术枪战发挥到极致的目前看来是熊欣欣设计的《顺流逆流》,尤其是最后一段在演唱会蓬顶的打斗,充分贯彻“不让对方的枪指着自己”的“宗旨”,简单的几个动作,干净利落,充分显示香港武指的深厚功力。

总之,《撕裂的末日》的动作还是颇有特色的,介于傻和酷之间,能让我边笑边赞,颇有些意外的惊喜。

疯狂钻石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649340/

 9 ) 感到《1984》

感受到1984的气氛,但是不如1984绝望。

也许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这部电影只能是一部商业片,而已。

 10 ) 《奴役和奴役》

这部电影不细看海报,还会以为是《黑客帝国》。

电影里独特的单人对付多枪的武术,实在是够独特。

男主人公的表情我总觉得是在故意的绷着,其实他很想笑场……他的两个孩子真是萌啊。

尤其是那个小男孩,最后挽救了自己的父亲。

他的希特勒发型很帅。

电影里最狗血的就是结尾,早知道单枪匹马就能干掉老大哥,还组织什么反抗军啊。

“消灭情感”这样的剧情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真有个性。

不过看到外国人拿着日本刀穿着类似忍者的衣服,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片中似乎有河蟹的场面,在开场部分。

end

《撕裂的末日》短评

为什么枪里那么多子弹,最后单挑居然把搭档给秒了……

9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1984的HE版么

13分钟前
  • abby
  • 推荐

懒得讲。。。

14分钟前
  • 爱装逼
  • 还行

被贝尔骗了

16分钟前
  • 北极熊7
  • 较差

雷了点.

18分钟前
  • Miles
  • 较差

太浅

2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挺帅的

27分钟前
  • 君临梦飞
  • 推荐

一开头就见到好些《越狱》里的大人物“走过堂”···

32分钟前
  • Crazy Wen
  • 推荐

背景设定槽点略多,主题么就是抄华氏451,剧情又一本道导致几乎没有回味空间。武指水平照黑客帝国low了一条街,枪斗术这个概念不错但是动作设计得未免太僵硬了(还迷之强调东方元素)。反而作为贝爷黑,却感觉这个片里的贝爷迷之萌,这点还比较让我印象深刻。

36分钟前
  • さらばエリカ
  • 还行

动作设计确实很棒。

41分钟前
  • Zero-_-
  • 推荐

浮夸到让人尴尬。。。

42分钟前
  • 较差

想到这是十几年前的片子,确实已经拍的不错了,特别是这个世界观的设定。

47分钟前
  • 聚羽成翼
  • 推荐

制服控当年心潮澎湃一个星期没睡好觉,禁欲啊神父啊太适合Bale了

52分钟前
  • Alan Sleep
  • 力荐

概念先行,故事平庸,唯有动作场面值得一看。

53分钟前
  • 路西法尔
  • 还行

動作太狗血了,大衣很帥

56分钟前
  • 钟笑乂
  • 还行

091220看了第二遍。

59分钟前
  • 农历腥臭牛年拜
  • 力荐

这是一部创意平平的科幻片,灵感可能来自奥威尔的《1984》,但动作设计很别具一格。

1小时前
  • Sunman
  • 还行

黑客帝国造型版1984

1小时前
  • 人造人
  • 推荐

跳舞的杀人机器。。。动作确实没的说。。。刚知道他也是蝙蝠侠。。

1小时前
  • 力荐

耍帅能耍成这么帅也是一种本事!

1小时前
  • puma1020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