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齣於今年英國電影節看的電影, "My Summer of Love"(2004)是一齣青春浪漫愛情電影, 亦屬同志電影.導演是波蘭的Pawel Pawlikowski, 電影改編自Helen Cross同年(2004)同名原著小說. 故事發生在英國Yorkshire的郊區.夏季都是令人心情開朗又任意放縱的季節, 特別是求學時期的暑假. 電影令我聯想起多年前的日本電影"世紀末暑假". 其實對此日本片的故事內容已忘記了許多. 不少電影都喜歡以夏天作題材, 因為它代表陽光, 年輕, 放浪, 輕狂. "My Summer of Love"都把這些描繪得有聲有色.電影兩女主角分別是飾演Mona的Nathalie Press及飾演Tamsin的Emily Blunt. 大家應該都記得Emily Blunt於電影"The Devil Wears Prada"(2006) 的演出吧, 即使她那時只是配角, 已覺得她的演技不俗. 此片是早兩年前的演出, 她更是女主角之一, 完全能獨當一面. Tamsin是個野性又誘人的可人兒, 因為行為不檢點被學校勒令停學. Natalie Press也能把Mona那份粗糙及幼嫩發揮得恰如其分. 二人的演技可說是全片的靈魂所在.電影中的音樂是美的. 也用了Edith Piaf的一首La Foule, 正是Tamsin與Mona在家中共舞的一段. 不過也有一兩段音樂有點土氣, 尤其是Mona與Tamsin騎著單車一幕.電影觸及同性感情, 家庭, 宗教, 信仰等題目. Mona及Tamsin分別來自藍領階級及中產家庭. 暑假, 新鮮感及背景的差距令二人互相吸引. Mona不被男人重視令她對Tamsin的熱情感到興奮. 郊區的夏季更令人意亂情迷.故事其實頗簡單, 但看得人舒服, 年輕貌美的女孩當然是電影吸引人之處.電影獲八個獎項. 原來Rotten Tomatoes也有評分, 是92%之高. 有機會值得一看.
初次接触Edith Piaf是在玛丽昂歌迪亚主演的《玫瑰人生》,自那以后接触了皮雅芙。
仅仅是喜欢,我不懂她,看完了一部电影以后的喜欢,喜欢玛丽昂歌迪亚的表演,喜欢皮雅芙玫瑰一样的人生,不持久也没有情感蕴含其中。
我不懂法语,并不知道她在唱什么,是好听的一首外文歌。
不久前我看了04年的《My Summer of Love》,片中两次用到La Foula。
随着剧情推进,贫家女对现实生活懵懂纯真的逃避与富家女对游戏和青春的肆意挥霍玩弄。
文艺片唯美画面强烈对比,嘲弄和扼杀布满在一帧一帧的画面里,本以为会和《夏日终曲》的懵懂纯真冲动一样,结尾谭辛幻想死去的姐姐忽然出现在莫那眼前,一巴掌抽醒了莫那心中唯一感受到的美好,也打散了短暂糜烂的夏天,画上句号。
随后看了《La Foula》的歌词,发觉了导演相当契合的用心,附上《La Foula》的部分歌词 Nous éloigne l'un de l'autre,我们被彼此分离,Je lutte et je me débats,我奋力挣扎哭喊,Mais le son de sa voix,但他的声音,S'étouffe dans les rires des autres,被人们的欢笑掩盖,Et je crie de douleur, de fureur et de rage,我在痛苦和愤怒中叫着,Et je pleure...哭着。
“我叫Mona...因为我的真名是Lisa。
”蒙娜丽莎,美丽的邂逅。
这电影好浪漫好浪漫。
爱到极点,什么都不要只想投奔你,极端到性命不顾,恨到某一霎那想要在石头面前杀死你。
“我们开心过”。
最后蒙娜丽莎毅然决然转身,好潇洒的背影。
Sad,凄美。
再次响起Edith Piaf的La foule。
这送到床前的早餐 full breakfast,看饿观众
从来没试过睁开眼睛就有如此丰盛的早餐,在床上吃。
傻孩子吃一次这样的奢侈早餐,这样被喂,就破防了,心就给人了?
😅
不戴头盔,长发飘飘,乡村机车,风在耳边,爱意滋生,空气都甜。
2女孩子怎样我不知道,但是观众的心扑通扑通跳。
“这是我最爱的石头” This is me favorite rock. 带你来看石头?
不不不 就是爱你。
点烟,趁机从后面环抱,好暖
Monalisa随着大提琴吱吱嘎嘎而起舞,“舞倒”下就是吻
绝美的画面,灯光音乐
抱起举高高,无视俗世的一切,你太美,我想吻你!
看到喜欢的电影,我的左手今天乱来了
仇恨。
总是要化解。
Tam玩弄人际关系,被Mona兄妹当即泄恨于咽喉。
这样的回应虽然暴力,但出自内心,给伤害了自己的人一点教训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做法。
而不是埋恨于自身,将怨恨用他力来排解,比如交给上帝。
如是,夏天的一课还是值得回味。
至少有Piaf伴舞。
这部电影被评为情感惊悚剧,确实,自杀是可以传染的,就像爱一样,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种友谊的承诺,一种生命的证明。
在电影的结尾,那个险些扼死情人的举动,是一种对爱的证明,有人用吻证明,用金钱证明用甜言蜜语证明,也有人用死证明。
也是一种封印,对曾有过的许诺,我们都会刻骨不忘。
一路走好。
爱是一种传染,自杀也是,所以,非诚勿扰。
另外,请大家不要谴责富家女的虚伪,不要因为人的缺陷而否定人的渴望。
那个富家女是有虚伪的毛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感情中,可是你们见过爱情会介意虚伪么?
谁没有为爱人痛哭的经历谁就不知道人是多么的不可救药,在爱情面前那样的软弱无力,满天下俊男才女,为何偏偏我爱的就是那个负心薄情人!
那,我可以不爱她吗, 不可以!
这就是爱情,它毫不顾忌其他,财富、容貌、教养、爱好、立场,甚至性格上的缺陷,它在我们胸膛中横冲直撞,将我们盲目的引向死亡的深渊,王佳芝和易先生,邦妮和克莱德们,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至死方休。
同学们,请给爱情一个机会,请不要畏惧虚伪,那是我们心中都有的,请相信,它只是爱情的佐料。
以下转载三篇优秀的评论。
以为爱是一场逃离,可于你不过一场游戏转载自: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54069/?post=ok#last2011-05-19 00:10:39 来自: 柒朵蒲公英 (九月和十月是两只眼睛) 打马而过的不是少年。
我猜那个叫莫娜的少女太渴望逃离。
没有了父母,陷入宗教狂热的哥哥陌生的可悲又可怜,他爱的不是上帝只是给心灵脱罪的庇护所。
他抱起莫娜却喊主的名字,放满十字架的小酒吧再也不是家。
那个所谓的情人,不过一个pub里能唱些歌的猥琐男人,深夜的约会不过是挤进狭小的车里,没有心动没有情动,连目光都不温存,这廉价的欲望迅速冷却,莫娜说带我去个有趣地方吧,男人熄灭了烟却说我们分手吧。
没有挽留也无所谓心碎。
现实冷的像扬长而去的汽车背后呛人的夜幕。
哪怕想深深远离,莫娜的摩托车却没有发动机。
后来白马出现时莫娜正把身心埋进草叶深处。
骑马的不是王子而是咖啡色长发的女孩,阳光里一笑面容都不清晰。
隐喻都是危险的,百年孤独的奥兰多轻易就爱上骑马摔倒身前的陌生男子。
打马而过的少女名叫谭辛。
情之所动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瞬间?
谭辛会拉大提琴,会谈哲学言尼采,住在古宅一样梦幻的房子,阳光透过藤叶柔柔的都变成了诗意。
一起笑过闹过,说过彼此秘密,我点燃的烟拂过你的唇角,夏日山林一路牵紧的双手,砸了父亲秘书的汽车,上门搅了猥琐情人的自家生活,然后迎着风骑车飞奔,乡间的路都忽然没有了尽头。
你举一杯红酒说那个法国歌女杀了爱人,却不被问罪——因为在法国crimes of passion are forgiven。
悠长悠长香颂,两个女孩旋转着起舞。
歌词里唱着: Quand soudain je me retourne il se recule Et la foule vient me jeter entre ses bras Emportés par la foule qui nous traîne Nous entraîne Écrasés l' un contre l' autre Nous ne formons qu' un seul corps Et le flot sans effort Nous pousse enchaînés l' un à l' autre Et nous laisse tous deux Épanouis enivrés et heureux (欢闹的人群把我推搡入你怀里,随着这疯狂的人群我们前行前行身不由己,没有方向,节日的酒醉的幸福,两人忽然好似一体) 情之所动究竟一个过程还是一瞬间?
《下妻物语》中两个女孩在夏日里爱着彼此却不曾有爱情,可是莫娜牵着谭辛跳进清凉湖水中,笑闹着靠近,不需要人潮涌动给彼此当借口,莫娜羞涩一笑,谭辛伸手捧起脸一个慢慢的吻。
第二个隐喻是谭辛咬下的苹果。
唇齿之间代表觉醒,代表诱惑,一个瞬间开启了一切,包括爱情背后的谎言。
篝火中点燃的诺言,她们彼此说了,她便深深信了。
爱不是一场逃离吗,逃开虚伪现实,逃进彼此视线。
哪怕指一指地球仪,要前往的梦想乡是叫不上名字的地方,可是爱的虔诚的那一个真真在意的不过是,要永远在一起。
为此殒身不顾,莫娜不惜吊一尺白绫反抗哥哥的阻挠。
提一只皮箱奔赴了爱情。
爱情却都错了。
震惊的不是看到谭辛打点行装重返校园, 震惊的是她那”厌食症死去“的姐姐活生生跑出来讨要衣服,震惊的是谭辛追到湖水边言笑依然轻松的像一场夏日的风,怎可以把一切当真,编死一个亲人不过是一场深情里必要的调剂,我们都演得投入自得乐趣,不要生气…… 同一片湖水,莫娜在这里被一个吻打开爱情,又终于在这里恨不能扼死对方来结束一切。
背景的音乐再次是当初那首香颂—— Mais soudain je pousse un cri parmi les rires Quand la foule vient l' arracher d' entre mes bras Emportés par la foule qui nous traîne Nous entraîne Nous éloigne l' un de l' autre Je lutte et je me débats Mais le son de ma voix S' étouffe dans les rires des autres Et je crie de douleur de fureur et de rage Et je pleure Et traînée par la foule qui s' élance Et qui danse Une folle farandole Je suis emportée au loin Et je crispe mes poings maudissant la foule qui me vole L' homme qu'elle m' avait donné Et que je n' ai jamais retrouvé (可是突然间我惊叫,涌动的人群从我身畔推开你,随着欢闹的人群我们身不由己,彼此越发远离,徒劳的向你的方向挣扎,所有声音沉没入欢笑的人群里, 愤怒,惊惶,直到无望的苦楚,我终于落泪终于痛哭。
……………… 我诅咒这节日里狂欢舞动的人群。
他们把你推到我心里,又永远把你抢走从我身边—— 永远再寻不见。
) - 电影情节有新意。
《summer of love》这样清新名字给这故事平添了讽刺的注脚。
结尾那一瞬间的反转足够给整个影片加一颗星。
不想给谭辛扣上”富有阶级空虚做作“的帽子, 她只求一场新鲜的游戏。
只是无论如何,双方从不对等的认定和期待构建感情,终究会轰然倾倒。
演员都不太认得。
喜欢英式发音,虽然几乎听不懂…… 两次出现的法语歌是埃迪特皮雅芙的《la foule》哥哥妹妹都一样转载自: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62167/2008-04-25 13:29:44 来自: Born liar (世界上最自私的人) 面对同一个女孩的诱惑 兄妹都无一例外的投入了自己的感情 他们都是纯洁的可爱啊 其实这是不是一个有关于阶级的电影呢?
因为处于两个社会阶级的家庭之间的爱与矛盾。
两个女孩由于空虚走到了一起,影片的一开始似乎是属于对立状态的。
富家女骑着马,酒吧女骑着没有引擎的摩托……富家女谈到了某部哲学作品,甚有掉书袋之嫌,家里放着奇怪的印度或者什么地方的异域歌曲,独自在屋内弹着大提琴,喝的都是红酒……这个在学校肆意捣乱,在田野的家乡却只能在家无聊宅的人(根据其父对酒吧女说的句话,she is in her room as usual, have fun)碰到了一个似乎也挺无聊的女孩,她买摩托却没引擎,挺有趣的,交个朋友吧但是心里却是俯视的,把朋友带到家里玩,直到晚饭了自己就独自一人跑回去吃,把朋友落在草萍上……(如果有人认为这是英国人的文化不同所致我无语)在餐桌上,这个家庭是多么的……沉闷啊,面对父母,富家女似乎就只有一个表情了,那就是无聊!
酒吧女就不一样了,敢爱敢恨在家又没父母管,家里又曾经是bar,没事就一支烟一瓶酒,快乐似神仙啊(当然这是在哥哥还没发飙之前)可是咱们没钱,喝的可都是啤酒或者烈酒,代步工具甚至是半自动化……不过在感情上仍是空虚,家庭的残缺,感情的缺失,酒吧女过早的需要在人生轨迹中插入男性的那块拼图。
反正最后阴差阳错两个女孩在一起了,最后被欺骗者无一例外翻脸了。
这时兄妹俩又做了同一件事,他们掐着富家女的脖子,当时我都有一种想在旁边喊“掐死她”的冲动……然后再以高速逃离现场,酒吧兄妹都单纯的可爱,他们太容易陷入爱的小陷阱,一旦自己的感情被嘲笑和轻视,他们都要发泄个一干二净 其实导演的伏笔挺多的,酒吧女被哥哥架走时,富家女脸上那淡淡的笑容……那一幕同样适用于惊悚片啊。
Emily Blunt的演技真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诣……她很善于眼神的表演,更融入了她英国人天生的高贵和矜持或者虚荣?
所以在演过了虚荣的女助理,风骚的童年旧识,大话精富家女,小迂腐女教师的时候(不好意思只看过这几部,参考穿prada的恶魔,dan in real life,本片和简奥古斯丁书友会)她都演得活灵活现,不变的是眼神,却又能很自然地带到每部片子的角色中。
简而言之,她有自己的演戏风格这类演员很少,当然除了花瓶之外,因为她们每部戏都只有一种表情,这不叫表演风格……我现在能想起来比较popular的有梅尔斯特里普(她那只离不开下巴的手……)Rober De Niro和帕西诺(似乎一沉不变的表情,闪烁的眼神和爆发的咆哮)(不好意思,英语太烂,所以有点中西结合……疗效好嘛) 挺可爱的电影,不否认我是被Blunt和les的剧情所吸引的,虽然有点被捉弄得感觉,不过还是很陶醉在那田园的风光和女孩之间的感情啊不过很疑惑的是,酒吧女在装死后演魔鬼附身那段,是自己的天性呢还是跟大话精富家女学的?
评论转载自: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94469/discussion/1381455/2008-09-20 21:27:38 来自: Icebird (成都)漂亮的田园风光,富有质感的影像风格,别致另类的音乐,流畅的叙事,细腻的描写……融入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深为少女莫娜这个夏天的遭遇感到欣喜若狂,又感到撕心裂肺。
影片的色调以明亮的金黄色和草绿色为主,夏天的气氛被衬托出来。
莫娜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坦希骑马走来,这时候主观镜头中,莫娜的眼中出现了坦希倒立的样子,她们的关系就此开始。
这个镜头中的关系,也一直暗示两个少女后来的发展:她们互相弥补,却又互相伤害。
坦希坐在高高的白马身上,而莫娜只有一辆没有引擎的摩托车。
坦希给莫娜的摩托车配引擎的情节,是她们爱情开始的外化表现。
有了这个引擎,她们有了逃跑的自由。
莫娜的哥哥菲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有犯罪前科,却忽然皈依了天主教。
对于莫娜来说,哥哥的变化并没有好坏之分,莫娜只是希望哥哥能像以前一样,她难以承受的是剧烈的变化。
尽管菲尔最后扮演了一个拆散爱情的角色,但是同其他同类情节中的相似人物相比,他并没有成为一个简单的符号化的家长形象,创作者赋予了菲尔神经质的性格和对妹妹强烈的爱。
类似的,影片中的另外几个人物:莫娜的情人、坦希的父亲……这些男人在两个女孩的眼中都是有道德缺陷的,但是都并不是真正的坏人。
在相爱之前,他们对两个女孩造成了失望——莫娜在哥哥信教、情人分手之后去找坦希,坦希则对莫娜倾诉父亲的外遇,相爱之后,她们对这些人进行了孩子的报复。
先是莫娜砸了坦希父亲的车子,后来坦希跟莫娜情人的老婆吵架,她们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建立了相互的珍惜爱护。
《夏日之恋》中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从影片的音乐也可见一斑:《Elephant woman》、《Lovely head》都充满了诡异色彩;为了表现这种躁动,大部分镜头中都有细微的摇晃,和很突兀的推动作,莫娜脸上的雀斑也被不作掩饰的表现出来,整部影片都充满了难得的质感。
这个夏天发生的事情让人感觉像一场梦,无论是甜蜜或是痛苦。
莫娜最大的痛苦不是哥哥的强行拆散,而是坦希的欺骗。
她发现在恋爱时候的誓言,坦希根本不愿意实现。
坦希用世俗的看法劝莫娜快乐起来就好,可是莫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了。
坦希的家里住着别墅,有后院、网球场,莫娜只有与哥哥相依为命的酒吧;相应的,坦希站在了一个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个夏天的爱情,莫娜却只能用感性的方法歇斯底里的哭泣,两种处理方法,把两个女孩的在爱情中的“阶级”也描绘出来。
莫娜最后从那条小溪中挣脱出来,但愿她也能从这个夏天的爱情中释放出来,否则最后那条马路的尽头也许就是他生命的尽头。
一个英国电影,但是被赞誉为"British Film than usual".看完之后,确实觉得不错,不同于"Monster",这个影片虽然是写的两个青年女生之间的关系,但是更多的着墨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和角色心理发展的描写之中,从中间可以看到很多英国60年代电影的影子.甚至可以看到Woolf, Mansfield作品的风格在里面--青年从纯真状态脱离迈向现实世界的主题.当然影片原书的作者Cross也是现在英国比较著名的作家.画面很优美,但是不是张艺谋的那种奢华风格.很强的文艺气息,有尼采,有动听的歌剧和爵士.对白也不错,最喜欢的一句是"the crime of passion could be forgiven."
这部是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早期在英国拍摄的作品,要比他后来蜚声国际影坛的作品要流畅和亲密得多,没有强迫症的美学构图风格,也没有碎片化的叙事手法。
影片篇幅短,情节紧凑简洁,却在套路情节里深藏着阶级差异与宗教信仰两个重点话题。
细节的处理不俗,开场在引出两人一见钟情的同时就已经交待好彼此的对立关系(颠倒的目光对视,处于上方的Emily和躺在地上的Mona,骏马和破烂摩托车)。
两人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是谎言,这种套路在很多爱情电影里犹如家常便饭,而本片里的这一招却暗含着政治隐喻色彩,似乎影射着英国中产用来哄骗底层阶级的妙药良方。
不过影片并没在这个层面上深入展开,反而谎谎言这个套路在另外一条(哥哥和妹妹的)线索里再次浮现。
出狱后的哥哥想透过改建酒吧成宗教狂热分子聚集地,宣扬信仰对于心灵与精神重建的可能性,最后却被揭穿是骗人的把戏。
这种质问宗教信仰意义的讽刺口吻与方式在之后的《修女艾达》里再次出现,也许导演本身是无神论者,片中戏谑地引用了尼采的那句名言(“上帝已死”),像是夹带私货的小把戏。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音乐的运用。
导演选了我喜爱的Goldfrapp乐队一首Lovely Head,强烈的阴暗气质和迷幻氛围勾勒出女主角的精神状态(对爱人的执着);以及法国天后Edith Piaf的La foule,这首经典先后出现两次,前一次是两人热恋,另一次是结尾分道扬镳,精准刻画出女主角的心态。
导演利用音乐来营造环境气氛与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手法在去年的《冷战》中有更为惊艳之处,导演的作者风格看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年累积下来的累累硕果。
所以说,仅仅把本片当作是女同性恋的爱情故事来看的话,必定会丧失不少乐趣,或者乏味可陈。
Mona indulged in the relationship, she thought it's real.Tamsin pretended to indulge in the relationship, she thought it's a mere game.whatever it is, we have to wake up one day.The loveto mona, is kind of escape from her broken stuffy family.to tas, is a rebellion from her so-called decent family.The EndTas should be back to her normal trackmona was forced to be back to her lost way.
在炽热得快要蒸发的夏天,能被这样骗一次也好越是强烈的阳光越是阴霾的影子,莫娜能让任何人轻易爱上谎言背后的坦希乐在其中,微眯着眼睛表演着欢乐和悲伤莫娜是坦希精致的猎物,坦希慢慢靠近慢慢掌控,捕猎的过程相当享受坦希被莫娜看做朋友情人亲人,是陪伴和拯救,莫娜兴高采烈,以为自己终于不再是一个人,欢欣雀跃心跳不已就这么爱上了,然后就这么走开,坦希眼里始终充满暖意,莫娜是她想要追逐和捕获的猎物,她始终享受着追逐猎物的过程。
再让猎人钟情的猎物,猎人也不会愿意与之成为同类。
结果猎人也中了猎物的圈套,在下水亲吻以后被按在水里差点掐死。
也许猎人确实对猎物动情了,因为现实,她也是逼不得已不能放弃猎人的身份,谁知道呢。
从一开始发生就注定是这样的结局。
莫娜爱上坦希时所表现的叛逆,加上本身性格张扬自我狂妄不羁,又幼稚又认真(真的很可爱> <),发现自己是猎物时的惨烈和绝望,她完全有理由置坦希于死地然后自杀,兑现他们的诺言。
在爱消失的那一刻,莫娜瞬间恢复原有野性子,所有的阴暗情绪都吞噬般地跳了出来,爱化成的恨给了她无法控制的巨大力量。
莫娜又是早已被生活磨练出来的人,被生活抛弃碾压以后,不知道该被称为妥协还是理智,或者现实,对一个人卑微生活的状态不恐惧也不担心,习惯了卑微和放荡,在快要掐死坦希的时候,回到岸上气势汹汹的走掉。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莫娜,让我觉得,恩,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她们就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应该就这样在一起然后分开。
应该还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生活一类的,因为我自身阅历不够而无法体会的感受。
像是声音碎片所唱的:优美地低于生活。
歌里夹杂着手风琴的声音。
片尾曲里也有手风琴吧!
俄罗斯女中音和俄语特有的卷舌发音,像莫娜和坦希在跳舞,步伐协调转着圈儿,平静下的波涛汹涌,爱慕和圈套,演绎着生活,想着这调子可以无限地循环下去。
坦希对莫娜说,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刻,你有多么美妙的生活。
看完挺开心的,俩个同样神经放荡的娃儿,能有缘分聚在一起,散发光芒,你也半斤我也八两,有缠绵的长吻和拥抱,最后理所当然的分开,回归生活。
打马而过的不是少年。
我猜那个叫莫娜的少女太渴望逃离。
没有了父母,陷入宗教狂热的哥哥陌生的可悲又可怜,他爱的不是上帝只是给心灵脱罪的庇护所。
他抱起莫娜却喊主的名字,放满十字架的小酒吧再也不是家。
那个所谓的情人,不过一个pub里能唱些歌的猥琐男人,深夜的约会不过是挤进狭小的车里,没有心动没有情动,连目光都不温存,这廉价的欲望迅速冷却,莫娜说带我去个有趣地方吧,男人熄灭了烟却说我们分手吧。
没有挽留也无所谓心碎。
现实冷的像扬长而去的汽车背后呛人的夜幕。
哪怕想深深远离,莫娜的摩托车却没有发动机。
后来白马出现时莫娜正把身心埋进草叶深处。
骑马的不是王子而是咖啡色长发的女孩,阳光里一笑面容都不清晰。
隐喻都是危险的,百年孤独的奥兰多轻易就爱上骑马摔倒身前的陌生男子。
打马而过的少女名叫谭辛。
情之所动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瞬间?
谭辛会拉大提琴,会谈哲学言尼采,住在古宅一样梦幻的房子,阳光透过藤叶柔柔的都变成了诗意。
一起笑过闹过,说过彼此秘密,我点燃的烟拂过你的唇角,夏日山林一路牵紧的双手,砸了父亲秘书的汽车,上门搅了猥琐情人的自家生活,然后迎着风骑车飞奔,乡间的路都忽然没有了尽头。
你举一杯红酒说那个法国歌女杀了爱人,却不被问罪——因为在法国crimes of passion are forgiven。
悠长悠长香颂,两个女孩旋转着起舞。
歌词里唱着:Quand soudain je me retourne il se recule Et la foule vient me jeter entre ses bras Emportés par la foule qui nous traîneNous entraîneÉcrasés l' un contre l' autreNous ne formons qu' un seul corpsEt le flot sans effortNous pousse enchaînés l' un à l' autreEt nous laisse tous deuxÉpanouis enivrés et heureux(欢闹的人群把我推搡入你怀里,随着这疯狂的人群我们前行前行身不由己,没有方向,节日的酒醉的幸福,两人忽然好似一体)情之所动究竟一个过程还是一瞬间?
《下妻物语》中两个女孩在夏日里爱着彼此却不曾有爱情,可是莫娜牵着谭辛跳进清凉湖水中,笑闹着靠近,不需要人潮涌动给彼此当借口,莫娜羞涩一笑,谭辛伸手捧起脸一个慢慢的吻。
第二个隐喻是谭辛咬下的苹果。
唇齿之间代表觉醒,代表诱惑,一个瞬间开启了一切,包括爱情背后的谎言。
篝火中点燃的诺言,她们彼此说了,她便深深信了。
爱不是一场逃离吗,逃开虚伪现实,逃进彼此视线。
哪怕指一指地球仪,要前往的梦想乡是叫不上名字的地方,可是爱的虔诚的那一个真真在意的不过是,要永远在一起。
为此殒身不顾,莫娜不惜吊一尺白绫反抗哥哥的阻挠。
提一只皮箱奔赴了爱情。
爱情却都错了。
震惊的不是看到谭辛打点行装重返校园, 震惊的是她那”厌食症死去“的姐姐活生生跑出来讨要衣服,震惊的是谭辛追到湖水边言笑依然轻松的像一场夏日的风,怎可以把一切当真,编死一个亲人不过是一场深情里必要的调剂,我们都演得投入自得乐趣,不要生气……同一片湖水,莫娜在这里被一个吻打开爱情,又终于在这里恨不能扼死对方来结束一切。
背景的音乐再次是当初那首香颂——Mais soudain je pousse un cri parmi les riresQuand la foule vient l' arracher d' entre mes bras Emportés par la foule qui nous traîneNous entraîneNous éloigne l' un de l' autreJe lutte et je me débatsMais le son de ma voixS' étouffe dans les rires des autresEt je crie de douleur de fureur et de rageEt je pleureEt traînée par la foule qui s' élanceEt qui danseUne folle farandoleJe suis emportée au loinEt je crispe mes poings maudissant la foule qui me voleL' homme qu'elle m' avait donnéEt que je n' ai jamais retrouvé(可是突然间我惊叫,涌动的人群从我身畔推开你,随着欢闹的人群我们身不由己,彼此越发远离,徒劳的向你的方向挣扎,所有声音沉没入欢笑的人群里, 愤怒,惊惶,直到无望的苦楚,我终于落泪终于痛哭。
……………… 我诅咒这节日里狂欢舞动的人群。
他们把你推到我心里,又永远把你抢走从我身边—— 永远再寻不见。
)-电影情节有新意。
《summer of love》这样清新名字给这故事平添了讽刺的注脚。
结尾那一瞬间的反转足够给整个影片加一颗星。
不想给谭辛扣上”富有阶级空虚做作“的帽子, 她只求一场新鲜的游戏。
只是无论如何,双方从不对等的认定和期待当中构建感情,终究会轰然倒塌。
演员都不太认得。
喜欢英式发音,虽然几乎听不懂……两次出现的法语歌是埃迪特皮雅芙的《la foule》
没劲
摄影出色,失语的基督和倒扣的十字,兄妹两人实际上都在追求的某种救赎,奈何最终都陷入了谎言的陷阱。于此看来布朗特的角色确实是恶魔的变体,是将人类驱逐出伊甸的诱惑,用一场游戏将主人公带进了生活的新阶段,即使会更加苦涩,但终究比美好的夏日更接近现实。
烂啊 这不是les片好不好 青春喜剧懂不
女神经病人。。音乐还行
那一段Edith Piaf里的夏日奔跑真好。鲜肉期Emily Blunt很符合富家女嘛,所以几乎一出道就开始刷积分了么,虽然圣桑拉得不怎么样。小时候那么多无聊的夏日都怎么过来的,虽说也不是没有平滑又暗涌过。。BTW那字幕就泛听加瞎编不忍直视
It&#39;s just a joke~
20出头的EB,太美丽了,梅兰妮的《呼吸》跟这片子一脉相承啊,结尾有些弱。
故事总发生在夏天,清晨的鸟叫,欢快的音乐,潺潺流水,金色阳光,充满绿意的小镇,一切都很美好,都很失真。她把爱人的脸刻画在墙上,那不过是在祭奠逝去的夏天和爱情,山顶上的十字架安静的伫立,俯瞰一切。在一段感情里面,如果你认真,你就输了。
基督教怎么能这么不虔诚
看的这个版本的翻译让我一直有种结尾他一定会说“其实我不懂英语,以上都是我编的”的错觉,可是他没有....
都是寂寞惹的祸
平静与轻盈塑造的好 悲伤和惊悚分割不明
其实我想说,姑娘们不好看,电影也不好看
悶..
一副法国电影的感觉,各种小情调装逼。最后告诉你p都不是。
情绪对上了所以觉得还不错。在这里爱被当成一种反抗的宣告,以爱的名义结成同盟去对抗男性的占有或是背叛——两者也被某种名义所粉饰,宗教和欲望。所以当爱真正退去的时刻,一切冰冷到似乎那些短暂的汹涌都只在想象中存在,对抗本身也变得荒谬而无力,令人绝望。也喜欢电影的色彩和运镜,炽热躁动,同时又因为温度过高而令人怀疑,就像你在一次热闹聚会的欢愉间突然止不住地流下眼泪,因为知道必须面对当它终结的那刻,无法逃脱的落寞。
“If u leave me I&#39;ll kill ya and then I &#39;ll kill myself.&#34;~The most dangerous thing to want is more.
I&#39;m a fantasist, for God&#39;s sake.
在一号厅看大拉片
夏日阳光下的阴霾……用一下刘若英唱的《后来》:(前面如数照搬)有一个女孩,爱着另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