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在粤语中其实有make love的含义,而''得闲炒饭''就是有空的时候大家可以出来make个love的意思。
这个片名一上来就向我们赤裸裸的展示了片中的两性观念:享乐主义&自然需求该电影的演员阵容在如今看来可谓是非常的豪华了,吴君如和周慧敏在其中饰演一对拉拉情侣,而陈伟霆和张兆辉在电影中的角色也十分有趣虽然剧中的情节应该会令大多数人都觉得无比的荒诞,然而我觉得,其实导演所想探讨的某些较为复杂的东西 ,恰恰,就隐藏在了这片荒诞的土壤之下故事的开头,一幅简笔的高中画像与缓慢而渐进的音乐,带着我们悄悄的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安塔(周慧敏)和美西(吴君如)是一对双性恋,曾经相爱过,分开十二年后由于与男人的一夜情,各自怀孕了而后她们在孕妈培训班重逢了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情绪处理得却令我们无暇顾及她们会在孕妈培训班重逢的原因美西在听到安塔说话声的一瞬间,眼睛就亮了起来,而后如同毛头小伙子一般,冲动而雀跃的挤到安塔身边,与她搭话在培训班下课后,美西主动说要送安塔回家,到了安塔家楼下却被狗狗的叫声吓了一跳,落荒而逃,安塔随即安慰受惊的美西,反送她回家一来二去的,两人至少互送了四次吧,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依依不舍终于,最后,她们还是在美西家的电梯里,吻向了对方她们重新在一起了安塔想好好的和美西一起过完余生的日子,美西的心却总是无法安定,飘飘浮浮的,始终不肯给安塔一个美满的承诺幸好,最终美西还是看清了自己的心,与安塔一同生了两个宝宝,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个很完美的happy ending这部片子中其实一直在试图讨论被社会边缘化的女同群体,以及被女同群体边缘化了的双性恋群体,还有所谓男权社会下的男女平等问题故事开始没多久,美西去参加一个女同聚会 在聚会中,有女性说道,不明白为什么男生会觉得女生作中性打扮是不三不四的,无法接受的而当美西表明了自己双性恋的身份后,还是同一位女性,随即便说道,她认为双性恋就是不三不四,奇奇怪怪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与自己不太相同的事物,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这个大家无法改变但,存在即合理,即使无法接受,也请不要特意辱骂,甚至驱赶,所有的人都有做自己的权利,包括你们,我们,他们在这部片子里,让她们怀孕的男人(陈伟霆,张兆辉)戏份其实并不少他们在知道了安塔和美西现在的对象是女生后,仅仅纠结了一小段时间,便很快的融入了她们这个小团体,理解着她们的爱情,并主动负起责任,与其一同抚养宝宝如果你是单纯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看到这可能会有些不适但笔者始终觉得,爱情,其实就是一个人爱上了另外一个人,就只是单纯的,喜欢了,热恋了,不爱了,分手了与性别是无关的而剧中这两个男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这个社会宽容度增加的可能,也看到了导演所想表达的态度与所做的努力
跨年看完,出奇惊喜,是个画面漂亮,看得让人心情舒畅的电影。
“得闲炒饭”,这片名许鞍华说是王晶给起的,弄得好像在讲述一群以下身作社交网络之人的故事。
漫不经心中透露出一丝劲爆卖点,是胖子的拿手好戏。
其实看了小半就会知道,电影本身压根没什么情色意图,这圈子离《The L Word》的泛滥拉情很远,也非邱礼涛报告文学式的《蕾丝边者十日谈》。
主角们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世界,基调总体是温暖、轻松着,有点接近于《孩子们都很好》,但却又童话得多的多。
里面的人物虽然各有缺点,但都谈得上可爱。
跟《月满轩尼诗》根本不是部相亲片一样,《得闲炒饭》非但不怎么讲炒饭,其实也没放太多比重去讲爱情。
吴君如扮演的macy和阿来许多地方很像,人是明白人,有些地方颇讨人喜欢,但对生活的态度却是坚定地逃避着责任。
不管伤害着谁人,伤害了多少人,一旦似乎要拿以后的日子负责,就开始退缩。
说到底,可能是没有力量握着笔去写“一辈子”这三个字。
阿来的成长契机是来自于外部的母亲病倒与被揍一顿,而macy是内部,意外怀孕了。
这件应该会彻底改变生活的事,或许让她开始反思是该结束晃晃悠悠支离破碎,规划下怎么去过活。
片头Party上那些女同志投来的鄙视眼神并非毫无道理,人跟人相处本来就应该是放着些一往无前的筹码在桌上。
但在macy这里,双性似乎是留出退让空间。
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爱你的性别了,比人格和灵魂还彻底的拒绝。
片中快速闪回过万绮雯的割脉画面,切出的是这些人在一起本身就是如此不易。
但毕竟不是投资,日子是要一天天这样数过来的,并不因为之前的不易,而让后面易了多少。
最终团圆的结尾,剧本让macy的妥协或者说成熟出现得太直白点了,只是周围人看穿了她,然后逼迫她。
她皮袍下的那个"大",终于袒露了。
但其实谁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跑。
当然,有个小孩子,也许能绑得牢了点。
这个,跟男女无关。
片中配角的行为逻辑因为不给空间过多交待,细想终究有点设定过火。
缠人的小男生,纠结的小男人,御满的女王以及其更御满的配偶,他们更像为了在macy身边营造出足够的情势而存在的,张兆辉乐滋滋地拎着东西来照顾大肚婆时,影片根本没有暗示观众这是否对他那个为买名牌货舍得一身剐的老婆公平。
所以演员自己能带出多少给角色的信息,变得非常重要了。
那么在这点上,吴君如有些吃亏,她认真说话的样子,总像在耍冷,她活泼起来,也像在往大笑姑婆模板上靠。
尽管她很放松,但是20年来在观众记忆里留下的脑补资料,是轻易洗不掉的。
好在片中有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段子,比如张兆辉送项链一节,中远景中吴君如表情变化是亮点。
周慧敏略有点僵,但也只是略。
在故事中,她就是淡淡地靠着墙,岁月刮过脸,爱人来来去去,无助而已。
自然不是许鞍华作品中多好的一部,但许鞍华能把一些地方拍出别人没有的好,也不用期待,就像是别人嘴里的温暖故事。
来了,就听。
PS:半山电梯,是片中很美的一景
看完这部电影。
马上下载插曲;然后删掉电影,留下插曲搁在播放器里随时悦耳。
总觉得这歌曲比这电影情节来得还要有感觉,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神来之笔;即使电影中用插画来引述年少青涩确实妙极,却仍然不如这首《You are the one》来得千回百转,幽幽不断…… You are the one——或许称作你是唯一。
你,不是第一个,确实最想长久的一个,实在是最想到最后的一个。
电影里小女人周单身而寂寞,不是因为单身而寂寞,是因为寂寞才选择单身。
少时疯狂的爱恋,留下满脑的回忆,剩下岁月的灰烬,如今一个人单单做一个人该做的事。
独居、冷清,不惊起旁人,只活在窄小的天地;面容是清秀美丽的,身材是婀娜依然的,只是心是生不如死的,挣扎着随便找个异性,随便结段露水情缘,随便这么着吧,这辈子…… 而另一个大女人吴单身却惬意,不是因为单身而惬意,是因为惬意而单身。
年少痴狂,流连往返,却也终究返回到当初那个多情的情圣。
这圣上偶尔担心家财,却也从未落魄;如同她偶尔流连花丛,却难得片叶沾身;这份潇洒大度,连某些男人也难比,所以说她是某人的教主,实在是有理有据。
她们在熙熙攘攘的香港相遇了,电影里常见的“百年一遇”。
教主还记得这位温婉的妃子,妃子从来不曾舍掉风流的教主,于是一拍即合,从此貌似相依相随的过着。
到这里是童话,再玩下去再难保是童话。
现实总是充满了平淡的耗以及措不及防的悲。
这不仅涉及到孩子,也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孩子也只是个引子,一直是生活或者是岁月,在轮流问这教主是真心或心虚,还是好聚好散再见不难?
在周心里,吴是only one,但是吴呢?
她有多少个one,该只留一个one,还是回到她一直应该待的那么多one的怀抱中…… 这电影带着喜剧的嘲讽,也嘲讽着喜剧。
最后两人终成眷属,就像一桩案子总要了解似的理所应当。
可是,我觉怀疑的是,现实中哪里有这么的恰如其分的美满,越想越觉得悲伤开始逆流。
《You are the one》,这适合在午夜哼唱、静赏的歌曲;You are the one,这适合在午夜低语,缠绵的话语。
You are the one,你可曾说与谁听,那人曾知否?
■一句话点评:曾在这上上下下、弯弯曲曲中跌倒,能不再错过、共同陪伴已是极好。
先前有在一本访谈录里看到许鞍华谈男女之事,她说由于工作太忙等原因,已经有很多年不接触男人了,需要面对时还会觉得有恐惧心理。
单纯从外表来看,许鞍华确实是个男人婆。
然而直接从男人婆跨越到女同性恋,这个跳跃似乎大了一点。
对三十出头的老友来说,他才不在乎这个。
年轻时的梦中情人周慧敏能重出江湖,谈下时髦的同性爱,还小牺牲了一把,这才是他期待电影的最大原因。
若以许鞍华与人的感觉来说,她确实有点不问风月,只谈社会,然而由于前头说的一系列原因,她拍《得闲炒饭》我尚可理解。
至于吴君如和周慧敏,从大众的识别度来说,她们分明就是最彻底的异性恋。
一个大着肚子频繁出现在公众场合,一个因为男友劈腿事件被倒打了一耙。
话题上是足够了,但从女演员的选择上来说,面对苛刻的、特定的观众群体,她们的身份和平常表现是有点不太合格,沦为炒作噱头。
到了我们这代人,对同性恋情已经有很大的宽容度和包容心,许多人谈起身边的GAY或LES都会眉飞色舞,一点都不会有避嫌的心态。
而在我所了解的九零一代,女生之间有拉拉情结乃至直接行动的更是不在少数。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男生的哥们可以有一大把,而女生的闺蜜一般只有那么一两个。
如果大街上两个女生表现出拉手、拥抱等肢体亲密,大家都能表示理解,因而她们也拥有了进一步接触的空间。
虽说风潮正浓,然而我并不看好这些好奇乃至尝鲜性质的拉拉恋情,她们基本没有出路可讲。
有很多是在与男人的接触中受伤,保不准哪天就返归“正途”。
《得闲炒饭》里的炒饭就是OOXX的台湾俗称,预示一种轻松姿态,跟剧情联系不大。
电影里的吴君如是个T又是个双,她赞成性取向自由,不受拘束。
周慧敏是个稀里糊涂的小P,情商不高,缺乏主观能动,于是被很多男人骗,遍体鳞伤。
她们两个是学生时代的小情人,后来失散人间。
说来有趣,我第一反应是她们就读于女校或者教会学校,一般说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或者叛逃行为。
影片的主场景位于港岛半山SOHO区,居住者以高级白领和外国人为主,两位女主角都定位为风韵尚存却即将衰败的中年女性(香港有个俗称叫中女,类似者还有《志明与春娇》里的杨千嬅),她们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独居,物质不愁但是情感浮沉。
如若只是两名拉拉多年后的重逢,那《得闲炒饭》还不足以形成看点。
电影还加入了两位误打误撞的男性,一个是没有经验的小年轻,一个是夫妻生活不和谐的中年男,他们不偏不巧,分别给两位女主角做了“好事”,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风波麻烦。
所以,同性恋能被接受与否早已不是电影议题,它直接跳过了这种初始阶段,转战未婚先孕等社会问题,那段集会抗议示威完全就是许鞍华的左派立场使然。
甚至在结尾处,许鞍华还画蛇添足般地加了一场性别政治的宣言,凭空乱舞,过分圆满,反而失败。
片中多次出现了标志性的中环半山自动扶梯,这部电梯在一天里是先往下走,中午过后再往上走。
周慧敏描述自己时用了不上不下的词语,来源即是这里,她不知道吴君如那边的态度,难以作出决定。
回忆过去时光,电影用了略显粗糙稚嫩的少女插画,泪眼婆娑。
碍于题材设置,《得闲炒饭》并没有试图用温情来打动别人,它的主打项目是小幽默和软色情,像三秒钟先生还有师徒相称。
对喜欢遵循港片景点来个几日游的观众,《得闲炒饭》基本就是中环半山的出行、餐饮和观光指南。
如果失败的《天水围的夜与雾》是一道川菜,那许鞍华就像个失败的厨子,拼命要往里面加辣,以为辣就是一切,火爆猎奇就是真理。
《得闲炒饭》稍有回暖,却也只是大排档上的小炒一道,烟火猛、油水足,但味道远远不如《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家常便饭。
毕竟许鞍华的作品水准才真是一会上一会下,经常又是不上不下。
【北京青年报】
除了“十八相送”和“电梯热吻”外,ANITA和MACY的其它一些戏份我也喜欢,特别是她们从超市出来的那一幕,大家注意到没有,她们当时是合披着一条披肩的,这条温暖的披肩使她们之间的私语和微笑显得更加甜蜜。
另外,我们看到:两人在外头喝咖啡时,ANITA主动给MACY调咖啡;在浴缸里,ANITA又是主动给MACY擦腿,MACY则只擦自己的身体,只顾着挑逗对方;两人去超市买完东西后,虽然买的东西不轻(有酒嘛),虽然身子骨没有MACY强壮,ANITA还是宁愿自己提东西,再看看MACY的手上,她是什么东西都没拿。
MACY腿摔伤了,ANITA主动熬汤来喂,MACY却来一句:“我不喝淡淡无味的汤,别搞我。
”ANITA则有耐心地哄她:“乖。。。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伤的是惠惠,喂汤的是阿诺,惠惠会这样说吗?
在以上的这几出戏里,ANITA就象母亲一样照料着MACY,而MACY也确实有着大孩子的一面:任性、贪玩、吊儿郎当、习惯被女人宠着。
ANITA有时是主动为MACY做这做那,宠着她,有时则是护着她。
她和MACY沐浴时,迈克来找她们,说有话要讲,ANITA便主动挡到MACY面前,意思就是:有什么话,跟我说,不要对她如何如何。
在这一幕里,她更象母亲了——虽然身体并不强壮,也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有别于她以往的小女人形象,却落实了之前的那句自白:“我这人就是太看重感情。
”这让我联想到《得闲炒饭》的英文片名“ALL ABOUT LOVE”,我觉得它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这部戏里不仅表现了更多元的爱情,也表现了人在爱情里的不同状态,勇敢的人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却又未必敢于承担责任,柔弱的人虽然时常依赖别人,却也可能会因爱而表现得勇敢。
看完《皇家赌场》,就去搜007的礼服是什么牌子,哦,Tom Ford。
看完《国王的演讲》,又忍不住惦记Colin Firth的风衣,哦,潮服连连。
看完《得闲炒饭》,当然,搜不到吴君如的小西装的,搜到也没用,只有她穿才能那么好看。
翻了豆瓣上数页短评和评论,尤其短评,好玩的还蛮多。
贴贴:一、搞笑型老清新小品喜剧年輕人應該抵制同志題材的電影,不然你身邊不上不下,不三不四的人會越來越多 导演你到底要为周慧敏用多少柔光呢?
周慧敏是吃了防腐剂长大的么 电影的名字让人有食欲。
看到吴君如说的那句:我表弟要去变性,她两年之内换了四个宗教!
我笑疯了二、感慨型爱情无关性别,只在乎安全感。
爱情的黑夜里有正午的阳光搭自动扶梯时Macy轻抚Anita背部的细节几乎让我入戏了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变成macy,结果,我们都只是anita。
(还有人很认真的做了截屏,http://www.douban.com/note/122166152/)BI的人群才最有爱吧!
三、知识型收获一首插曲,李安琪的《you're the one》 人家哈佛高材生特种种子(精子),才一千多块美金。
许鞍华的格局是越小越好,越平淡越有料四、哲人型只要你有搞定自己的能力,颠覆男女关系,做不婚妈妈等等全是云淡风轻的选择。
一切乱来在充裕的财产和修养面前,不过是调剂生活的轻松配方,最惨的就是你先学会了乱来,却买不起自己那笔单。
我在想,双性恋,是不是就是把世界上每个人都去掉性别的的标志, 然后就变成 ,只剩人与人的爱情了。
五、台词型“她经常弄得我方寸大乱,迷失方向,但她又时不时让我找到生命的意义。
”“爱情总有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见钟情,靠些化学催化,几秒钟就搞定,对我来说很容易。
第二阶段就维持一两年,就是靠荷尔蒙。
第三阶段维持到两年,要靠勇气去忍受。
第四个阶段,靠负气,“亲爱的,你既然这么讨厌我,那我们就结婚吧,看看,是你死还是我亡” “我是男人,我有感觉,有承担,不用在我面前向女人求婚这样激烈吧。
”“爱情就是邪教”六、终于到了我最爱看的“挺吴君如穿小西装型”,嗷喂!
老清新,喜欢吴君如的西装多过周慧敏的裙装吴君如真是没底线啊没底线。。。
倘若所有拉拉都如此养眼该有多好!
吴君如很放松吴君如越来越好了 吴君如好有型 吴君如倒是越老越好看越有味道了吴君如真的超级有魅力啊吴君如那个角色一定是射手座看到了我喜欢的女演员,万绮雯,周慧敏,吴君如。
拉拉什么的,不感冒,还是一男一女站在一起看来舒服。
不过吴君如穿男装好帅啊。
全剧看下来一直面带笑意是怎么回事,毫无违和感,吴君如竟然让我觉得蛮帅的。
就像一部薄薄的小说。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这部电影的主线很简单,清晰明了,两位不婚先孕的妈妈的故事,不过与平常不同的是,她们两个是恋人而已。
这部电影不像让子弹飞,鬼子来了这类的电影,让我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而是让我看到了许多社会的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问题,究竟在现代社会,女性的权益有多大的进步;父权社会,是否对男性百利而无一害;未婚妈妈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谅解吗?
关于女同性恋问题,关于双性恋问题。
这当然也只是题外话。
导演也是提出问题,说出这些现象,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再说说电影本身吧。
它与断臂山都是同性恋题材,走的也是唯美风格,可是表达的方式就有点不一样了。
断臂山开篇就是展现加拿大深山壮阔的风景,是属于男人的美。
而得闲炒饭,我觉得全部电影最美的地方,就是macy和Anita在长长的自动扶手电梯里,像一对热恋中的小情侣打闹。
柔柔的橘黄色的缓慢地铺满了整个情景。
顿时让人仿佛回到了初恋的时候,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那时时间好像停止了,眼里只有对方。
电影的前一部分就是一个唯美的故事。
一对恋人再次遇上,再次擦出爱火花。
然后有了别人的介入,恋人之间感情再起波澜。
本来爱情故事就是这样。
可是结局有点烂尾。
变成了大团圆结局。
而且还去了阿根廷,我想,应该是向春光乍泄致敬吧。
不过总的说来,后半部不行。
结局烂尾了。
你的每一个不开心,每一个笑意,我都能体会到。
图文回顾版http://www.douban.com/note/122166152/久别重逢,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走了之后,我以后再也不敢喜欢女孩。
”“那时候我们小,人生苦短,我当然要出去见见世面”“这些年来,我都没见过什么世面。
跟过几个男人,一个个都把自己伤得很重。
……”“大肚嘛,就当是一个惊喜。
”你在叹气,你需要安慰,你需要有个家,有个终生伴侣。
但她给你的,是一个轻描淡写的“惊喜”。
坐在阶梯上,你看着她,期盼,憧憬。。。
“我觉得上天,好像很想我们一起生孩子,一起养大孩子。
也许真是天意。
”“惊喜,真是一个惊喜。
……”你在憧憬一个美好的梦,你心中仍然喜欢她,希望能和她相伴一生的一起生活。
但她还是用“惊喜”来回应。
你的表情瞬间怅然而失望。
她继续用她风趣的语调岔开着话题。
于是你陪笑着,转为若有所思。
你反驳不了什么,你的心思没法转得那么快。。。
在她家门口道别。。。
"I Love you."“你别信口开河,如果我再被你甩一次,肯定站不起来。
”一句我爱你,就让你笑得陶醉,灿烂。
回想起昔日她带给你的伤痕,微笑停不住,内心的呜咽和泪水已经在翻腾,声音都开始沙哑起来。。。
你想她进门,因为狗叫,就可以离开,你在失望,也忍不住希望,希望能继续下去,你义无反顾的陪她往她家走。
一路上,她要牵起你的手,你不敢,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挣脱着,但却渴望着。。
当她搂起你,你忍不住再爱上她。
再一次电梯到了山顶。。。
“想不到我们12年后都有了,还碰到一块,还不是天意?
”“什么天意,是惊喜”她开始接电话,她不想承担这个“天意”。
“天意”牵扯到有可能一辈子,而“惊喜”,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二天睡醒,缠绵,爱意,你又开始憧憬着爱的未来。。。
“我们可以一起生,一起养大孩子。
”她半闭着眼睛摇晃着脑袋,又一个电话,她松了一口气去接,还是又是某一个人给她煲汤喝汤。
“好,我下班就过来。
”面对这样一个花花女子,你回过头期待她的回答,听到又一个女人的名字,你回过身来,左顾右盼,不自在的双手抱在胸前,难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丝丝的伤怀。
小男生上门后,浴室里。。。
“我真的不介意你收他做阿二,阿三”“你想我收阿二阿三?
是不是你自己想收阿二阿三阿四呀?
你可不可以对我们的关系认真点?
”于是大男人又登场。。。
当他发表宣言,你紧张的看着她,看着他。
“我生不生孩子只是和这个女人有关系,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开心的扬起了头。
“安妮塔,我现在正式向你求婚,我们一起生孩子、一起养孩子、一起生活”你微笑着,心里惊喜着,又在忐忑着她是否真心。
关起门,你含情脉脉的看着她,希望看到她眼中的坚定。
而她,只是不自然的转过身去,避开你。
阿诺一对在努力促成你们一起,4个女人2个男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着孩子,你叹气。。。
“这里是有两个孕妇,但会不会有两个孩子,就很难说了。
”“那是怎么样?
”“我们在告安妮塔任职的银行。。。
”她岔开了话题。
最关心你们在不在一起的惠惠,又再一次引回了话题。
“她还没决定生不生”“哈,这么人齐,去跳舞”她又一次岔开了话题。。。
是的,她就好啦,身边有那么多支持她理解她的忠实朋友,甚至其中还有旧情人,都愿意和她共同面对困难,包括一起抚养孩子。
但你知道,如果你和她一起生活,她的朋友会支持你们,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但是,如果她选择不和你一起,她的朋友还是她的朋友,她照样精彩。
而你,就只剩下自己,和孩子,如果最终决定生下来的话,最多就还有一个大孩子一样未定性的、未来无法把握的男性朋友兼孩子她爸罢了。
幸好,暂时,她的朋友一直支持你们在一起,大家一起养大两个孩子,而且一直站在你的这边。
“是啊,你一直都很喜欢帮人,却永远不懂帮助自己喜爱的人。
口口声声说不想安妮塔被欺负,安妮塔需要什么?
她需要你为她出头吗?
她只想要你一句承诺啊!
……”然而,你内心清楚的知道她为什么犹豫不决,正如被逼急的她所说的真心话:“生孩子归生孩子,伴侣归伴侣,干嘛两件事要混为一谈,真是!
”这年头,一句承诺,比起生个孩子来说,难多了!
“你们都为我作证,我现在对安妮塔承诺,以后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快乐,一起吃苦。
”最后,她经过这么一摔,终于做出了与你一生的承诺。
而你,小女人的心思,幸福着,甜蜜着,不害怕没钱,不担心没尊严,只忧心这份幸福,怎么小心翼翼的保持着,怎么让它一生一世,甜蜜如初。
“要我拿那么多钱在家不干活, 岂不容易变成黄脸婆?
岂不容易给你找借口抛弃糟糠之妻?
”说完,你认真的看着她,期待着她的答复。
“……人穷当然志短了,我哪玩得起抛妻弃子的事情?
”“穷就一起受穷吧!
我全听你的,你想怎样就怎样。
”是的,你甚至宁愿一起受穷受苦,也不愿和她分开。
听到她的一句稍微肯定的回应,你立即笑逐颜开,安心的继续做你的幸福乖乖小女人。
“好久没去阿根廷了,脚痒啊!
” “你会带安妮塔去阿根廷吧?
”“你想一个人去阿根廷呀?
我没关系,不过这里有四个人未必会放过你。
”她的一个小小出去“玩”的动机,你紧张的看着她,而四个朋友立即上阵监督她的玩心。
你其实很介意,不过,有她的现在同时又是你的朋友撑腰,你心中的幸福生活,慢慢开始实现。。。
可惜电影是电影,生活终归是生活。
结局大都一如既往的幸福美满,而现实生活,这只是一个开始。。。
所以看完后,我们吵架了,天翻地覆。
※※※※※※※※※※※※※※※※※※※※※※※※※※※※※※※※※※※※※“看那女孩子跳得好有型啊!
”“看那男的也带得好啊。
”感情如舞,你进她退,你退她进;一个带得不好,另一个跳得再好,也不算一段好的舞蹈。
最后,希望生活如美好的电影般——有情人终成眷属。
天天甜蜜幸福!
《得闲炒饭》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取得如此家常,其实并不符合本片故事情节,因为这决不是一个围绕柴米油盐的肥皂剧。
电影沿袭许鞍华擅长的路线:女人+社会议题。
可是,看完此片,我却在脑中自动将电影分成了两半:前半部的充满浪漫情怀的爱情故事片和后半部的女同性恋公益宣传片。
前半段无疑是浪漫的。
悠长的小提琴伴奏,明亮的色彩,周慧敏永远的一身花裙子,昏黄的灯光下,镜头在夜幕中在不同的美丽女人的脸上晃动。
它让我想起那个九年一见的Before Sunset,一句“我送你回家”,一送就送了半生,短短一里路,两人二十年来起起伏伏的人生尽在其中。
这让我一度迷醉于吴君如和周慧敏两位尤物的独特魅力中。
吴的干练帅气,使她就是有那么一股子磁力,如杨过般过招者皆方寸大乱,朋友们都爱围着她转,为她的激情所感染,为她的麻烦而劳神。
而周的一颦一笑一低头的天真姿态,让你不得不承认纯情绝不仅仅是少女的专属,有些人生就如此,天然清纯而不作。
我以为影片就会这么一直按照文艺小资的调调走下去,然而我忽略了许鞍华一贯的野心,她那肩负重义的社会视野和宏心。
当孩子问题成为头等问题,当两个男人掺和进这段罗曼史时,两人的温情与浪漫全都退居二线,许鞍华这时试图展现的是女同性恋群体所遭遇的社会困境,是女童社群中的男性角色、生育问题等等复杂的社会学议题。
不过,男人角色的华丽转身在影片中确实是可嘉探讨的有意思的一大亮点。
当Michael见到美女就精血冲脑,打一炮便逃之夭夭;当Robert在办公室里粗鲁无礼大声质问Macy“女人不就是想要男人的承诺?!
”他没有想到或者试图掩盖的事实是:或许女人根本就不需要男人呢?
这是影片中男性角色的初始形象——愚蠢而自大。
而当他们被迫面对这样的事实——女人们确实不需要他们时,镜头下,M和R双双坐在饮品店旁,像两个被遗弃的流浪汉,R神经质一般重复着“我是男人,我会承担!
我是男人,我有感觉······”仿佛是面对全世界的宣言,此刻却显得如此无力而讽刺。
不过,即刻,许大导的画锋一转,片中的男人便瞬间华丽转身。
Michael 貌似是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当我看到他对周说:“以后无论你和Macy怎么样,我都是你的朋友,我都在你和孩子这里。
”我当时想,这是许导的执见吧,她要为女同世界里的男性正名。
看着两个男人围着两孕妇团团转,轮流照顾小孩,我确实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一群人为着两个孩子而忙,这便是女权主义理论家们描绘过的女同社群的美好和谐的图景。
但我想许导自己知道其中童话的元素有多少,但起码向大众展示一下这番可能存在的图景罢。
讲实话,我本人当然更偏爱Before Sunset式的将爱情和人生并入哲学思考的浪漫影像,而在《得闲炒饭》的后半部分,导演在女同性恋群体正名的意图中,两女主情感的重量退居二线并且变得肤浅了。
同时,怀孕、男人们紧追不放、共同抚养孩子这些肥皂剧般的情节更像是狗血的美剧,因为它确实需要连续剧那么长的篇幅才能讲得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真实和温情。
而在此片中,情节的冗杂也让整部影片显得拥挤,甚至有着童话般的虚假。
而描绘童话并非Ann的长处,纪实才是。
这就是许鞍华。
她偏爱于用她细腻的女性视角关注社会现实,把弱势群体的故事讲出来,去感动大众。
她观察女性,热爱女性,思考女性的人生,讲女人们的故事。
在她的镜头下,女性形象总是如此丰富,她们坚强的独特的生活着,和以娄烨为代表的男权视角形成强烈反差。
作为一名女性,许鞍华本能地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浪漫情怀拍电影,但同时,她像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那样,每每将自己的影片推向社会公共议题的大潮中,毫不掩饰自己一名公民电影人式的野心。
但肩负如此宏大的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常常使她的影片不堪重负,太过明显的政治含义常常阻碍她讲故事的美感。
这种特点不能说不好,毕竟每个电影导演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
于是许鞍华一试再试,终于在《桃姐》中获得成功,在关怀老人的社会大背景下,她将主仆二人的深沉情感自然而流畅的表达出来了。
为了喜欢的VIVIAN周慧敏,这次难得托人去香港买了一回正版,并坚决删去了电脑里下载的盗版。
从内容上说,正版和下载版的区别就是里面收有一些小花絮,还有更完整的《YOU'RE THE ONE》的MV。
花絮里的许导给人很亲切的感觉,她喜欢身体力行,做一些不一定非要由她来做的事,比方说,片场需要有两个婴儿,去扮演ANITA和MACY的宝宝,可是,婴儿又不是那么好合作,一哭起来就煞不住,于是许导就主动把孩子抱到怀里哄他。
还有,根据剧情需要,周慧敏要不断在某些地段来来回回地走动,久了就会累,现场又没椅子坐,于是许导就和另一个女孩子(估计是副导演)一右一左扶着慧敏,让另外两个年轻人去给慧敏压脚掌,揉脚踝,帮她放松。
这一幕让人联想起慧敏这次在台湾做宣传时说的话:“在《得闲炒饭》片场,我觉得自己像是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被一个很细心的人在保护着,感觉很幸福。
”我觉得她的这番话不仅仅是恭维客套,也有发自内心。
记得慧敏在数年前拍《乌金血剑》时,导演和工作人员都没这么友善,当时她要坐到一个水缸里去拍,有的工作人员就偏把里面弄得脏兮兮的,甚至小便在里面,导演也不爱护她,有些情况可以避免演员吃亏的,也不去做,结果慧敏从水缸出来后,回家泡浴缸泡了好久。
戏里面MACY会给心爱的 ANITA揉脚,戏外则是许导照顾慧敏,其实许导已经是63岁的人,更需要晚辈去照顾,但看得出来,她对慧敏确实很友善,很喜爱,她们俩就象一对开心的母女,彼此也很欣赏对方。
DVD里收录了两个版本的《YOU'RE THE ONE》的MV。
我们在网上看的都是那个不完整的,完整的是把内容集中在MACY和ANITA上,而且很多都是用慢镜头展示,尤其是她们的热吻,这样,整个MV就显得格外缠绵。
尾声部分,两人并肩走在被昏黄路灯灯光照耀的空荡路上,随着两人的远去,ANITA的一段画外音响起:“我觉得,上天似乎是希望我们一起生BABY,一起养BABY,也许,这就是天意。
”当“天意”二字在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画面中响起时,一种感动顿时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我突然意识到,许导之所以要在电影中采用两人并肩行走在昏黄路灯灯光照耀的空荡路上的背影镜头,可能是有一种隐喻的含义,昏黄灯光下的街景也许隐喻着人生的黄昏季节,而到了那个时候,周围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最后少得只剩身旁的老伴,而那个空荡荡的街道,大概就是隐喻着人到老年时的冷清。
在这种环境下,MACY和 ANITA并肩慢走的背影更显出了一种温馨,似乎预示着她们感情的HAPPY ENDING结局:MACY和ANITA永远在一起,她们将一直相伴到人生的黄昏路。
和香港一样很华丽但没内容
演技浮夸 情节老套
情來情去,可能兩位女主角不夠合襯吧。
女人、男人都是一样的。
哈哈哈 再看一遍 吴君如居然帅出天际了 哈哈哈 年纪大了果然不一样啊。。。
不待难看成这样吧
周慧敏有仙气没灵气。不知所云的片
小玲老了
有点美好了
happy ending><画面很美。剧情不能较真的!看到一个半小时我要虚脱了T T
莫名其妙的乐观和幸福感 比文雀更恶心
爱啊这是满满的爱啊!!!!!
太烂了,浪费拉拉这个题材。
纯给复出突破的周慧敏
真是杯具。完全没有萌点,一点儿都不带有的,没睡着就不错了。
不知所云
六年前表弟去变性,四姑两年信了四个宗教
好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 ps.吴君如和周慧敏的衣服包包鞋子都好好看阿
半老徐娘了。
想拍片子关注女同是好的,但好歹有个主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