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闲着没事出来看电影,买的《封神2》。
一部电影是好是坏,前30分钟就能看出来。
然后我就在电影院刷了一个多小时中午吃什么,剩下的时间全程忍着瞌睡看完了。
md难看全片最有血性的就是邓婵玉,姬发在那里犹犹豫豫,优柔寡断。
全城的人命都在他手上,他还对着闻仲下不去手,把我给看笑了。
神经。
姬发第一次犹豫是他和邓婵玉一起摔落悬崖,他先醒来,结果能动手不动手,反而磨磨唧唧地绑人。
几个意思?
你是怜香惜玉到敌人将军身上了?
还是瞧不起女将军?
亦或者突然圣人附体,觉得对方昏迷,自己胜之不武?
第二次犹豫还是邓婵玉,两军对战冲上去救自己的对手。
然后说要投降换取平安,合着之前姜子牙叨叨半天,你一句没听懂?
西岐:臣等正欲死战,主公何故先降?
第三次犹豫还是邓婵玉,我服了啊,全城百姓,还有杨戬哪吒殷郊,姜子牙也倒在了面前,因为听到说邓婵玉也会死,特么的在那里下不去手。
最后还得邓婵玉来搭把手。
凭什么!
凭什么天下共主不能是邓婵玉!
就姬发这个鸟样,能成什么事!
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他爸他哥都死了,死得那么惨烈,这都还不够他成长的?!
还得来个女性角色,谈谈不必要的恋爱来助他一臂之力?!
神经!
其他人的毛病也很多,黄渤你是被绑架来的吗?
就这?
金马影帝就这?
你在演什么东西?
像个村口看热闹的二流子大爷,反正不像姜子牙。
殷郊那个法相搞得跟精神分裂了似的,好几次给我看笑了。
最搞笑的是,漫天神佛居然被一个死去的凡人吸走了全部法力,我简直哈哈哈哈哈,神经。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王改姓殷了呢?
那还勉强算个人皇,但他不是啊,什么时候天界这么拉了啊?
你们还有脸做什么神仙。
邓婵玉我也想说,前期多飒的女将军啊,后面直接爆改小娇妻,好俗,临死前最后一句话还是想听姬发唱歌。
咱就是说,非要硬拗这条感情线吗?
真的不好看啊(有一说一,邓婵玉这个演员姐姐还是挺好的,很适合演花木兰之类的女将军,看好她)第一部还算出彩的杨戬哪吒,第二部都不知道出场时间有没有一分钟,这俩搞得像跑腿小弟似的,尤其杨戬,救火队员,这救一个那救一个。
哪吒好歹可以变大混天绫同时护好几个,杨戬居然得一个一个救。
闻仲大张旗鼓搞了个十绝阵,结果身边就只有一头墨麒麟,还轻而易举就被两个凡人打倒了,破阵未免太草率。
你要是多留几个人,感觉寅时拖都能拖到。
看到最后说还有三个彩蛋,这个彩蛋是谁设计的,很无语,放一会儿歌来一段彩蛋,再放一会儿再来一段,我看了前两个,实在没有耐心了。
神经。
彩蛋也不好看,最后一个看不看也无所谓了,反正我不会再买了。
什么烂片还想浪费我的时间,神经!
后期折腾半天的骷髅兵,到最后都没上场
蓝精灵三头六臂,跟哪吒对标吗?
整部电影,都是一坨一坨的,磨磨唧唧,爱情片又不是爱情片,战争片又不是战争片,喜剧片又不是喜剧片,蓝精灵和鸡投降,对标的诗词实在是辣眼睛🙈🙈🙈🙈🙈🙈🙈🙈🙈🙈🙈🙈🙈🙈🙈🙈🙈🙈🙈🙈🙈🙈🙈🙈🙈🙈🙈🙈🙈🙈🙈🙈🙈🙈🙈🙈🙈🙈🙈🙈🙈🙈🙈🙈🙈🙈🙈🙈🙈🙈🙈🙈🙈🙈🙈🙈🙈🙈🙈🙈🙈🙈🙈🙈🙈🙈🙈🙈🙈🙈🙈🙈🙈🙈🙈🙈🙈🙈🙈🙈🙈🙈🙈🙈🙈🙈🙈🙈🙈🙈🙈🙈🙈🙈🙈🙈🙈🙈🙈🙈🙈咱就说编剧没必要这么恶心人吧,就哪吒和杨戬都是路人,中期一顿干,最后连光照都躲不过去,姜子牙装死这本事也太辣眼睛了,咱就说能不能正常一点,搞得喜剧不是喜剧,爱情不是爱情,就那鸡投降简直颠翻我的三观,对敌人这么爱护,最后被擒,动了情,真离谱啊,前期一顿投降。
这片子就是个灾难,白瞎一年的等待,跟第一部比仿佛不是一个团队拍的。
两个多小时的情节都是为了刻画姬发和邓婵玉的恋爱线 + 保障主角团不会死。
但手法极其稚嫩俗套,导致全片都充满了小学生作文般的生硬刻意。
这也让任何情节的发展都没能超出观众的预料,把本该让人提心吊胆的波澜壮阔的神话史诗大战,拍成了清汤寡水、让人看得昏昏欲睡的低龄卡通片。
另外,片方引以为傲的特效也十分令人失望,勉强能跟七八年前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凑一桌。
艺术风格对比第一部也在全方位地审美降级,四个从进击的巨人穿越过来的奇行种以及殷郊的须佐能乎造型每每出现在荧幕上都令人尴尬不已。
发两个表情包大家感受下:
只能说,片方似乎只想把视觉效果全都寄希望于于适那裸露了半小时的胸肌和腹肌。
我不理解,片方为何敢用这样水准的第二部来回馈大家对第一部的厚爱和期许。
违背粉丝期望还不是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恶果。
这部电影最让人遗憾的地方是,它给中国电影市场又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根据国家电影局的最新数据,国内有57%的观众一年只看一部电影,而春节档恰恰是观影人次最多的档期。
我们可以想象,被这部电影的大肆宣发吸引进电影院的人,看到这样的成品之后,以后还会来看电影么?
还会相信中国电影么?
这个导演拍片不行,但是花钱买流量,铺天盖地宣传的手段有一手,让人反感之前第一部,就踩坑,故事断的莫名其妙然后一直卖男肉来博人眼球又卖妲己博人眼球最最最反感就是砸钱宣传了,让每个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像一人之下电影版,天天过渡宣传,烦不胜烦!
有钱了不起吗这样市场只会被劣币驱逐良币啊啊啊啊啊啊
作为《封神第一部》至少完整十刷的自来水,我的整个春节假期都被乌尔善毁了,当时大年初一看完《封神第二部》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差点一个不留神踩空楼梯,有种被颜值最巅峰期的白古渣了的锥心刺痛感。
我忍了一个假期没有写这篇文章是对封1最后的爱。
我现在只有一句话想对乌尔善说:「死老登,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
封2算不上绝世大烂片,我理解那些没看过封1的人觉得它还凑合,给它一个及格分,如果没有封1,它也就是那种常见的俗套叠着俗套的平庸商业片,咱每年在电影院都能看几部。
甚至如果它不叫封神第二部,而是叫《封神外传之邓婵玉传奇》或者是《花木兰》,那我可以勉强给它六分。
问题是它叫封神第二部,那么对不起,它和封神第一部根本不是一种东西。
它把封1赖以成功的所有基石在这一部里毁了个干干净净,甚至把在封1里已经与观众成功建立起情感连接的人物全都工具化,变成了供邓婵玉踩在脚下的脚蹬子。
如今邓婵玉的「出彩」,是建立在毁了整部电影,全员降智陪衬她的基础之上的,这也就导致她的出彩只能吸血这个IP,而完全无法反哺到电影本身。
任何一个作品塑造出的成功人物,必须能够反哺作品,让更多人爱上这部作品,而不是觉得只有这个人物不错,作品可以埋了,作品本身立不住,那么人物的魅力也是无法深挖的。
这也是大家现在谈到邓婵玉只能夸夸飒、帅,唯一的姐这种泛泛之谈,而无法真正共情并爱上这个人物的根本原因。
没有任何角色,可以脱离作品本身的内容和质量「独爆」,尽管乌尔善这么做了,但他这种牺牲作品质量想要捧出「第二个姬发」的尝试注定失败。
他不是不懂封1的自来水想看什么,映前剪的几部预告片,把邓婵玉的戏份都控制和掩藏的很好,特别是终极的预告片,剪出了少年武王逐渐肩负起天下共主使命的那种史诗感,详略得当,节奏明快。
但他太傲慢了,或者说他觉得能骗到自来水去电影院里贡献一波票房就已经足够了。
大年初一的四亿票房,就是封1自来水对这个IP的爱,大家并不是冲着邓婵玉这个角色走进影院的,如果正片不像预告片里那么诈骗,就算《哪吒2》再强,那么现在封2的票房至少能和《唐探1900》缠缠绵绵,而不至于马上就要被《熊出没》压着打。
而那些在首波口碑释出之后夸邓婵玉的人,对票房也没有正向的影响,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角色也是有问题的,邓婵玉演员不错,但是故事很烂,她在片中被女凝,被安排和姬发的感情戏是一种配平——看啊乌尔善,你以为女权是个很时髦的要素可以利用,但你的登味偷偷藏不住,女性主义者根本就不买账。
现在我来重点分析下,为什么说邓婵玉邓婵玉这个角色撑不起故事,更撑不起票房?
很简单,邓婵玉这个角色在封神世界里的生态位太低了。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物种在群落中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角色”。
什么意思呢?
在封神的传说故事里,核心人物就那么几个,姜子牙——申公豹,纣王妲己——姬昌姬发父子,战力值人气值的顶流杨戬哪吒,之后登场的林林总总百十来号人物,都围绕着这几对主要人物关系发生连接和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从评书到影视剧,都要选择姜子牙、姬发、杨戬、哪吒、纣王妲己这些人物为主角来写,因为他们之间互相都能够发生关系,串联起一整个封神的故事。
而邓婵玉,不过是这些主生态位上蔓生出来的很小的枝丫,能和她产生连接的,只有寥寥几个人物,她爹邓九公,她老公土行孙。
而在封2里,她爹已经战死了,土行孙直接没了,她更没有连接了,勉强给她安排了个boss闻太师,结果她还单独领军出征了……
就这么打比方吧,她在封神里的生态位,和哪吒里的巡海夜叉,《西游记》里的杏仙差不多,就是一个单元人物,主角团前进路上的小boss。
如果饺子在《哪吒2》里把巡海夜叉设定成大反派,让哪吒当他的脚蹬子,两人打来打去产生了爱情的火花,让敖丙边缘化,还能不能在七天内搞到50亿票房?
鬼都知道不可能!
你如果要拍《邓婵玉外传》,把她做主角,那么扩充她的成长线,让别的所有角色都来当她的脚蹬子,那没什么不对,拍《花木兰》也得这么拍。
问题是,你特么的拍的是封神第二部,主题是战火西岐啊,你非要不符合故事逻辑地把她作为第一主角,那就只能让她强行和姬发产生连接了。
因为她的生态位和别人都没连接。
如果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正常人来写封2的剧本,接着上一部姬发觉醒、劫法场、饕餮追逐、回家的经历继续往下写,毫无疑问是要把他如何成长为天下共主作为主线来写的,而且不会牺牲其他人的戏份。
因为姬发和姜子牙有师生情,和殷郊有兄弟情,和姬昌有父子情,和杨戬哪吒太颠辛甲吕公望有战友情,和西岐百姓有军民鱼水情,甚至和殷寿也有复杂的情感,在姬发的生态位上,可以和所有重要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连接,而且在描写他们的情感连接的时候不会偏离主线。
但邓婵玉不行,她和别人都没有连接,但又硬要把她塞进来做女一,还要有高光,那就只能让姬发兼任土行孙的生态位,和她单枪匹马打来打去还得上演荒野求生——两次,和她半路开香槟开篝火晚会眉来眼去——浪费宝贵的二十分钟时间,让她在决战时刺出关键一剑,躺在姬发怀里点歌,再美美得化成星光点点飘散在风中——我是在看什么烂俗古偶吗饶了我吧!
只有牺牲整个故事的逻辑,才能给她足够的戏份和舞台,否则,就她的生态位而言,这部里面打得最厉害的应该是闻太师VS哪吒杨戬,魔家四将VS殷郊,而不是让闻太师一整部戏被按着打坐,哪吒杨戬一个煽风一个点火,全程当背景板。
因为乌尔善太知道了,如果不让这几个人打酱油,就没邓婵玉什么事儿了。
而且我感觉最难受的一点,是在封2里我处处能感受到乌尔善的「用心」,这个用心,在这里是贬义,封1里的镜头语言是客观克制的,姬发在前半程一直被藏的很好,没有刻意地引导观众去发现他是主角。
但在封2里,这样的刻意随处可见。
首先,崩坏战力体系,无视男女力量差距地力捧邓婵玉,是从头到尾的刻意——那尔那茜是蒙古族。
另外,乌尔善给扮演吕公望的百力嘎安排了未婚妻,还单独solo了一场城门牺牲戏——百力嘎是蒙古族;又给扮演辛甲的吴汉坤无数个刻意的大特写镜头——吴汉坤签了乌尔善姐姐的经纪公司,封2上映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买热搜#吴汉坤在封神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有效出演;再给杨戬安排一个爱慕他并亲他一口的西岐姑娘——这个姑娘叫乌日丽格,蒙古族。
之前大家骂乌尔善是精蒙的时候,我还为他辩解过,因为封1里很多重要角色都是汉族演员,但在封2里他的这些「用心」和「刻意」,真的让我很心累。
我只能说,乌尔善在封2里,已经不尊重作品本身了,他的用心,已经太复杂了。
而这样的复杂,是会被观众感受到的,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复杂。
票房已经教他做人了,而封1的自来水也在路演中对他贴脸开大了。
在我这里,我和乌尔善已经死生不复相见了,封神就算有3,我也当它不存在了。
《封神2》中最出彩的角色,非将军邓婵玉莫属。
从她的出场到离去,都塑造了一个女性心中理想的飒爽女子形象。
更准确地说,是国内影视角色中少有的女性“英雄”。
真的,当你在大银幕上看着一个英气、果决、心怀苍生的女性将军,确实会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她以很立体生动的形象、性格、语言、行动,将女性的另一种可能性表达了出来。
这些年流行“大女主”,其核心是以女性角色为叙事主体,通过展现她们的成长、奋斗与自我实现,传递女性力量与独立精神。
但《封神2》甚至整个系列,显然不是以“女性”为核心的叙事,商周之变才是其聚焦点。
而在这样一套叙事中,重塑女性将军“邓婵玉”这样一个角色,并给予她相当大的表现空间,片中无论是笑点、爽点还是让人感动之处,几乎全部来自邓婵玉,使得整部戏多了亮点和色彩。
尤其有意思的是,她完全摆脱了同类题材对女性的规训和固有观念,将“战死沙场”、“保家卫国”、“守护黎民百姓”当作己任和最大追求,这样的女性角色,无疑和当下现实产生了共振。
因此很想写一写邓婵玉,以及她的设定、与观众的共鸣折射出的观念变迁。
1、中国历史和演义中,女性从军的经典人物与故事,一是“花木兰”,二是“穆桂英”。
《封神2》中的邓婵玉,和“穆桂英”更贴近一些,精通武艺,擅长指挥,在战场上也很勇猛,是身负重任、肩挑大梁的角色。
如果说不同,大概就是邓婵玉是一个单身未婚女性,没有成婚嫁娶,也没有像很多影视剧中对”穆桂英“的设定——和男主发生一段情,让情爱成为她身上最吸引关注的点。
电影中,邓婵玉的存在本身就是亮点。
朝堂上,她主动请缨,带军出征。
行军路上,她是身披盔甲、骄傲自信、行事干脆果断的将军。
性别,没有成为她的负累、标签,她完全是作为一个耀眼的“人”、一个领袖而存在。
她第一次给予观众尤其是很多女性观众以震憾的场景,是过黄河时被修桥工们调笑式地歌唱。
曲子本身是很美的,“有女怀春,河水其泱。
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
有女孤身,策马昂扬。
战鼓声声,风沙铸戎装……”她坦荡又爽朗,面对下属喝令船工们不准唱的命令,她大喊一声:“让他们唱,唱大声点。
”姐不在意!
然后昂首挺胸,骄傲前行。
在战场上长大的她,从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习得的是勇猛杀敌、守疆卫国、保护平民。
她从来就没有被灌输过“娇羞”、“矜持”、“文雅”这种在古代被认为是女性美德的品质。
未被规训,就不会被规训所控制和侵蚀。
包括后来她在军营中洗澡,下属突然来报有军情,她丝毫没有恐惧、遮掩和羞耻,反倒是下属惶恐于冒犯和唐突了上司,不敢抬头。
她无比坦然,而坦然是一个人非常美好扎实的心理底色。
它往往来源于对自身存在的完全确认和彻底的安全感,这种确认是由里到外的自我认可。
当然,还有权力。
差耻,通常都发生在弱者、下位者身上。
掌握权力,往往意味着不需要对自身存在感到羞耻,而是对一切都无比坦然。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指明了千百年来女性羞耻感的源头,以及破除它的方向。
影视作品中出现这样的女性角色,以及刻画她非常具体的行动与表现,无疑是很好的指引与榜样。
2、电影中,邓婵玉和姬发的双人戏,被许多女性观众所诟病。
很多人认为它是感情戏,为什么一定要给一位飒爽的女将军安排一个男人、一段情?
让她飒爽到底不好吗?
我个人不完全赞同。
因为首先,片中邓婵玉始终是头脑清醒、主线明确的,没有被观众理解的“爱情”冲昏头脑,她的重心从来都在战事上,出发点始终是保家卫国、守护黎民百姓。
此外,即便是有“爱情”,这段情也更多是从姬发的视角引发的,而非邓婵玉这一方。
哪怕邓婵玉中途放走了姬发,但看完电影你会明白,这首先是出于“恩义”——姬发之前救过她,那么她要还回去。
此外更重要的是,这是闻仲计谋的一部分,是邓婵玉和闻太师做的一个交易——邓婵玉借此混进西歧,掳走姜子牙和封神榜,闻仲则不屠城。
你看,一位女将军,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来处、有去处的,而非头脑发热、脑子不清。
此后在西歧,她接受老婆婆给她化妆、打扮成娇羞女子模样,供献了本片最有意思的一场戏和最大笑点:看着镜子里涂满腮红、头戴花朵的自己,邓婵玉一脸嫌弃和震惊,就好像套上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躯壳,变得不是自己了。
随后面对婆婆的赞美,她还不得不挤出一个敷衍的假笑!
(此处电影院里全场哄笑。
)
我可太喜欢这场戏了。
演员贡献了极佳的表演,展现了一个独具个性的女性角色,呈现出了多元的女性形象。
不是每个女人,都喜欢涂脂抹粉、装扮得“很女人”,就是有人不爱红妆爱武妆。
这样的她们也是真实的、存在的,有理由在这个世界上坦然地、以自己的真实面目活着。
这样的邓婵玉从头到尾都是一致的。
直到最后,她都在完成自己的任务、追求自己心中认为最重要的目的,从没走偏,不把爱情、婚姻、家庭作为终极价值和归属,为了守护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而战死沙场。
这部电影有遗憾,但塑造了邓婵玉这样一位女性角色,是了不起的成就。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许多形式、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
而影视作品作为大众化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昂扬、开阔、不拘一格、心怀世界的银幕女性形象,会带来多少激荡和影响,你是说不清的。
但毫无疑问,她会让许多女性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她们以无尽的榜样力量。
太难看了,完全魔改,对原著有一丝爱的人都不适合看这个剧。
非要给姬发和邓婵玉拉郎配,真是无语😅😅😅你想给男主配个妹子,可以虚构一个,人家有对象的你给他乱改啥???
你要是这么讨厌土行孙,你就让邓婵玉单身!!!!!
紫霞我不讨厌,但是看到孙悟空和高翠兰暧昧起来了我真的受不了!!!!!
以及,看到女将军我就猜到后面要拍她洗澡被别人看见,除了这个就没别的可拍了呗?????
女将军就看人家洗澡,你咋不拍太师洗澡呢???
一个娇羞侍女突然闯进来,然后太师娇羞捂胸。。。。
更别说这殷郊还复活成了那么个玩意,奇丑无比版阿凡达姜太公钓鱼人家用的直钩,你这还给钓上来了?????
槽点实在太多无法几句话描述完,就更别提他这三毛特效,唐氏儿魔礼青四兄弟,真是浪费我这四张票钱,吃两个榴莲多多披萨它不香吗?????
很久没看过这么抽象的作品了,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开始群发信息劝告亲友避雷,看到3/4开始,就算这月流量用光了,我也要下载豆瓣好能打差评。
本来我对国产电影就没啥期待,但是之前看的神话电影,哪吒、姜子牙、白蛇那几部给我的印象都不错,正好大年初一没什么事,想着随便找个看看,没想到这也能被被刺到。
一星打给费翔和音乐。
作为一个比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平时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于一些瑕疵也比较包容的人。
这个剧情对于我来讲真的有些太过分了。
(下面这段算重度剧透)能接受但不太适应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魔家四将死的不明不白(和闻仲打了10年仗,回来直接被秒了),二是三霄笑的跟老巫婆似的(头一次听到这种给给给的笑声),三是西岐人民天天唱歌(你们在造反啊,掉脑袋的事情搞这么欢乐吗?
)难以接受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邓婵玉和姬发组cp,二是哪吒和杨戬打酱油,三是元始天尊被殷郊吸干。
完全不能接受的是:一是殷郊复活以后变成一个三头六臂的逗逼
这到底是个啥玩意?
二是闻仲刚开始说不去西岐,过一会说为了封神榜愿意去,去了后又不管封神榜光顾着琢磨怎么用探照灯照死平民百姓?
三是邓婵玉骄傲的说自己带800骑兵去平叛,当800标兵奔北坡吗?
商朝又不是没兵,西岐又怎么可能是800人能打下来的?
四是邓婵玉刚开始一股子冷傲将军的样子,结果晚上扎营连个哨岗都没有,魔里青的剑都能让人摸了去,然后也不管,仿佛能第二天要给西岐个教训的样子。
结果第二天攻城时候自己直接跳河里自尽去了…讲真的,真是一边看,一边尬。
真是悔不当初,大年初一的,看个啥不好,非看这么个玩意……刚到家了,再补充一下。
其实我觉得电影的细节部分扣的还是挺细的,单独的一两分钟拿出来都很不错,比如邓婵玉洗澡,能感觉出想展示一种惊艳的感觉。
但是把这情节放到一个夜深人静,连岗哨都睡了的兵营里面就很割裂(全军都睡了,就你主将一个清醒的还是在泡澡)还有像是攻打西岐城,邓婵玉追上姬发,两人掉到水中,画面、动作都不错,但要是考虑到这会旁边正在攻城的背景,这边双方首脑一起坠河了??
这真是人类的脑子能想出来的剧情吗?
甚至就算是殷郊这个小蓝人,其实三个头颅之间性格不同的描写也很细致了,但就是和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其他人都是古风写实风格,这个小蓝人直接整个二次元搞笑风,反正我是真接受不了。
总之,剧组很多地方其实都很细心(最后鸣谢里面一口气鸣谢了几百个木工、瓦工,就差把给剧组送外卖的快递员也鸣谢一下了)但是糅合到一起后割裂感就特别的强烈,总有种驴头马嘴各说各话的感觉。
先说结论,这是一部很彻底的烂片。
以下是其所有问题。
1.主演严重降智。
姬发不听大臣、子牙等其他人的建议,亲自偷偷与敌方主帅多次单挑并主动要求被活捉,不顾全城百姓安危。
姬发居然爱上了敌军主帅!
导演讲着封建的故事,谈着自由的恋爱,岂是敌我交战之大忌所能概述?
也有可能是于适演技太差的问题。
2.剧情拖沓、割裂。
姬发和邓婵玉这条爱情线我觉得不会发生,即使一直在铺垫,还是为这碟醋包了个饺子的感觉。
而且这条线占比过大,甚至从头讲到尾,完全脱离主题。
还有,西岐的人和没必要通过长时间的跳舞来展现吧。
导演的切换镜头很多都是直接黑屏,突然莫名地就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很突兀,使得剧情看上去就很不连贯。
还有,为什么姬昌没任何交代突然就死了?
3.人物塑造严重不足。
封神的角色很多,很难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小的戏剧冲突去展现,但是除了男女主互殴之外,台词假大空,根部体现不出什么人物的感觉。
4.特效不足。
这里我说的不足更多是没到点子上,有种故意显摆的感觉。
可以看出,导演的经费是够的,但是没用到点子上。
魔家四将基本用完技能就杀青了,闻太师的十绝阵结果就是几个探照灯搁那照,其他都是一些第一部介绍过的,申公豹的五毒大军呢?
又拖到第三部。
5.战力系统崩坏。
不说别的,就姬发一人,有种中国队长的感觉,肉身,和谁都五五开,为什么苦战十年无敌的闻太师的天眼直接给这么轻松地戳了十绝阵就破了?
你一个神仙就放一条墨麒麟当看门狗???
你的天眼就在那摆阵就算了,你的雌雄蛟龙金鞭呢?
6.动作戏很丑。
我本来想看的是法宝对轰,但是没有,西岐基本上就是靠雷震子和曼哈顿博士。
为什么神仙斗法的片子一直在那里拳脚互殴???
动作设计还很丑。
7.不符合原著(粉丝观点勿喷)。
我记得邓婵玉地丈夫是土行孙,你非得让她和姬发谈恋爱我不理解。
8.男凝视角严重(主要是古代历史文化地方用错了)。
姬发当着邓婵玉脱衣服,闻仲扇邓婵玉大嘴巴子,邓婵玉赤裸出浴等等,无不体现523的…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两星给服化道),不喜勿喷,谢谢。
方今影坛,佳作稀见,而奇幻巨制,尤为观者所盼。
《封神第二部》未映之时,其预告纷传,剧照流布,观者咸以为将得睹封神之奇伟,畅览仙凡之纠葛,余亦翘首企足,望其能成视听之绝响,铸封神之传奇。
及观影既毕,满腔热望,化为乌有,徒留怅惘与愤懑。
初时,余犹念片方之艰辛,姑予及格之评,冀其瑕不掩瑜,日后或有精进。
然时日渐久,细思其情节,方觉彼时之宽纵,实乃大谬。
此片之行径,恰似邯郸学步,徒具其形,而失其神,令人扼腕叹息。
观其剧情,恰似一团乱麻,毫无条理。
封神之故事,本应是商周更迭之际,群雄逐鹿,仙凡共舞,演绎出一场气壮山河的传奇大戏。
然影片之中,只见打斗场面纷至沓来,恰似街头群殴,毫无章法,只为逞一时之勇,博观者之眼球。
每一场战斗,皆无合理之铺垫,无深刻之动机,不过是为打而打,空有其表,而无内涵。
且剧情单薄如纸,主线简单粗陋,较之于第一部,恰似小巫见大巫,逊色甚远。
第一部中,姬发从对纣王抱有不切实际之幻想,到历经磨难,逐渐觉醒,其心路历程刻画细腻入微,成长轨迹清晰可辨,令人感同身受。
而此部中,姬发仿若心智蒙尘,行事乖张,毫无成长之迹象,其行为逻辑令人难以捉摸,着实令人失望透顶。
此片之剧情,便如无信之人,徒有躯壳,而无灵魂。
尤为可鄙者,乃姬发与邓婵玉之感情戏。
此二者之感情线,突兀至极,恰似天外飞来一笔,与整部影片之宏大叙事格格不入。
细究创作者之本意,或绝非欲以爱情为主线,邓婵玉本是果敢坚毅、英姿飒爽、武艺高强之巾帼英雄,然至此却被这生硬牵强的感情戏所累,形象尽毁,失去了风采与魅力。
只能喟叹导演功力未逮,未能驾驭好此等情节。
此等感情戏,不独未能为影片增色,反如狗尾续貂,玷污了整部作品之格调。
再论其创作思维,恰似一老朽之人,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此片仍以好莱坞二十年前之陈旧套路为圭臬,不思进取。
与《指环王》相较,实乃云泥之别,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莫再妄言对标,徒增笑柄。
且看其最终评分,能超奇异2已属万幸。
此二者虽皆为奇幻巨作,却剧情粗陋不堪,特效平淡无奇,全然不及第一部之精彩绝伦。
剧情浅薄如纸,特效亦不过尔尔,犹如东施效颦,徒增笑柄。
片中申公豹之蛊兵登场时,余曾一度以为峰回路转,精彩将至。
那蛊兵形态诡异,邪气四溢,恰似来自九幽地狱之恶鬼,令人毛骨悚然。
余满心期待,以为将有一场惊心动魄之正邪大战。
然未料剧情急转直下,一切戛然而止,只留下无尽悬念,待第三部揭晓。
此等行径,恰似吊人胃口,又如钝刀割肉,令人痛苦不堪。
如此看来,第三部亦不过是画饼充饥,毫无期待之价值。
虽说观感极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奈何故事已看一半,半途而废,心有不甘,仍欲观第三部,盼其能知耻而后勇,有所改观,力挽狂澜。
遥忆《封神第一部》初映之时,余往观之,觉其虽微瑕在身,然其匠心独运,于封神世界之架构,奇幻谲诡,仿若将千古神话重现人间;人物之塑造,鲜活生动,跃然于荧幕之上;情节之铺陈,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彼时,余心喜之,遂为其半分助力,愿为口碑之传扬,以自发之热忱,向亲友荐之。
然今之呈现,令人大失所望。
其剧情之荒谬,创作思维之落后,人物塑造之失败,皆令人发指。
零分,实不为过。
(有改动)
我看了个什么.. 完全笑不出来
太好看了,好久没看过这种无厘头动作片了,真的是太爽了,男主真是虽老魅力不减的典范,电影院里好多次全场爆笑哈哈哈
1.5
是我不懂幽默了,像老登吃坏了毒蘑菇之后的产物
美国baby boomer特供
还行吧。无厘头搞笑但是一大半笑点都没land,至少对我来说。比周星驰早期的电影差太多了。
非常无厘头的搞笑片,很周星驰
我真不行了笑得想死笑得那里不舒服... 怎么能做到梗这么密集这么好笑,好久没看到这么蠢而自知的无厘头电影了。捏他碟6那段我爆笑... 对没怎么看过前作的观众也非常友好,对英语不好的就不太友好了 @K11 Art House
6.5/10 开心麻花版王牌特工,加了不少成人笑话,颠但是不够癫
开心无厘头~爸爸猫头鹰超级助攻…戏外爱情故事👏
七分。消遣型无厘头喜剧片,反派计划是抄袭《王牌特工》的吗?派拉蒙还自我致敬《碟中谍6》。热成像一段笑果最佳。
Pamela在台上假装jazz的表演真的笑哭
烂梗合集了属于,不过工作日看一部少于九十分钟的电影还是很爽的
孤独小岛的A哥都能导大电影了,作为复古怀旧屎尿屁喜剧还是梗很密集,连叔和帕姨年过半百因戏生情也算功德圆满,插曲有80金曲Nothing gonna stop up,千禧年Fergielicious和恩雅OnlyTime还是很加分(不过反派主意太王牌特工1了
连姆尼森上一次露臀是西部死法里的屁股插花
好看的old school无厘头喜剧UFC乌斯曼盖奇比斯平巴弗等人客串
笑话没有以前那么好笑了!希望看到一个致敬片段好像也没有,不过还是很不错的,连姆尼森滔滔不绝抱怨十五秒看不了buffy对我很重要
6.5 更像是对原版Police Squad精神的传承,随意玩弄着文字游戏和第四面墙,却几乎没有恶搞时代的症结(看来看去就只有一个智驾梗?),安全地召回着过时的幽默。
虽然这种无厘头搞笑片不是我的菜,但是确实疯狂大笑了,而且电影院氛围也太好,好多次全场爆笑。
好笑的梗很多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