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许导你是以文艺片居多,但似乎用在鬼片怎么就有点力不从心。
如果故事是分为两条主线讲述(1是无头鬼回来复仇,2是为情自杀的女鬼),而最终合并。
但明显能感觉很多地方说不通,杂乱无章的叙述着故事,就是很随意,想到一出是一出,我试着很努力的拼凑各个环节来想通故事用意,但还是没懂很多疑问。
比如陈奕迅的失忆、舒淇和黄霑互视的几分钟。
特别是惠英红的挣扎,那个小孩是谁?
也是她儿子吗?
以及最后她去拜祭她的女儿,是琴,难道她是无头鬼的女儿?
这等等的等等,都是起了头却无尾。
香港鬼片的最大特点区别于欧美的就是意识形态上。
它能让你后怕,不敢细想。
而老美大多都是通过声画介质直接输入你的感官让你恐惧,但却不能长久..许导你是渗透了精华的,但可惜故事上似乎有点难圆其说,当然也不知道是你确实没讲好这故事,还是我实在功力太浅没能参透。
待下次重温再研究研究🤔..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婊婊们,派爷鬼片里最怕的场景有三个。
一是厕所,二是电梯,三是无人的办公室。
理由都是一样的——密闭空间。
这种想逃又无处逃脱的环境让人崩溃。
但是看完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害怕的又多了一样。
那就是,E森的表情——幽灵人间
片子有点年头,很多脸熟名也熟的港星都还在打酱油。
黄秋生演的一出场没了头。
黄霑演的一出场就被鬼吓傻了。
李灿森演的不知所云。
E森的表情,可以说是相当敬业了。
但是给爷留下深刻印象只有两个:一个是演什么都好美好性感的舒淇。
另一个是老戏骨惠英红。
二鬼抢身体那段简直算是神级表演。
十五年前,一个满头大汗的大汉匆忙的在街上奔跑。
他突然跌到地上,被一辆货车撞到身首异处。
无头人竟霍然弹起,狂奔跑了好一段方才倒下。
一个小女孩去捡掉落的苹果。
结果看到车底下的头颅,还瞪大了眼睛在盯着她。
十五年后,发型师Peter(陈奕迅饰)和June(舒淇饰)发生了一夜情。
June自称有单边阴阳眼,可以看见鬼。
自从认识了她之后,奇怪的事却接二连三出现。
他们在长洲休假,目睹了朋友被鬼上身。
女鬼当年恋情失败,所以选择了自杀。
他向Peter索要了深情一吻后悄然离开。
继而Peter的父亲(黄沾饰,简称老P)于风雨夜突然从老人院跑出。
他告诉Peter自己不是老年痴呆,而是被鬼迷。
后来Peter遇到一个小男孩。
他替其母驱走缠身厉鬼之后,才发现原来小孩已死。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个女人还有一个死去的女儿,而且和June有八九分相似。
对鬼神半信半疑的Peter一再撞鬼,让他非常混乱。
他坚信一切事件其实和June有关。
而此刻June告诉Peter——那只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无头鬼,其实是冲着Peter而来。
当年就是老P把他害死的,他要他的儿子一起陪葬。
其实这部片子里面一共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老P和无头鬼之间的纠葛。
其实这场惨剧,并不是因为老P。
而是当年有人在后面捡钱,撞到了他,他才不小心推了无头鬼。
讽刺的是,无头鬼生前是个放高利贷的。
而他的死,是因为钱。
第二条,是惠英红演的可怜女人。
她丈夫出轨、婚姻不幸福。
一双儿女小琴和小松也相继离世。
而且她平日里缺少口德,不怎么善待他人。
但是许鞍华借着老P之口说的话,令人深思:旺財,我常常說做人要行得正站得直。
有錯要承認,被打要站好。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些时候是我们把自己推向了糟糕的境地。
第三条,是Peter和June的感情线。
婊婊们应该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舒淇在片中像人格分裂一样,有两个状态。
一个浓妆艳抹,一个清丽脱俗。
因为自从长洲一吻后,小琴就跟着Peter回来了。
原来和他一起吃火锅的是小琴。
跟他一起放风筝的是小琴。
送戒指时是小琴
一起经历误解又谅解的也是小琴。
影片的最后,舒淇举着手上的戒指问他——你想我吗?
浓妆的June,忧郁的小琴。
连派爷也只能觉得一脸懵逼。
绝大多数恐怖片都喜欢说「因果轮回」。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鬼?
迷信的人会告诉你——含冤而死的人往往会化为厉鬼,遵着因求果报。
是要向活着的人「讨债」。
而不信鬼神的人会说——世上凡是罪恶,都必须昧着良心。
而昧了良心,心就会不安,会恐惧。
鬼神只存在于「人心」。
而许鞍华则不走寻常路。
在浓厚敬鬼习俗,鬼上身这些老桥段的表面下,做出了一些颠覆。
无头冤鬼最后发现他的死亡本身只是一场意外。
所有的报复其实都「没有理由」。
充满了命运无常的感
1979-1983年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短暂的激情年代。
许多年轻导演都尝试拍摄风格新颖的电影。
当然,恐怖片也是那时候新浪潮的一条分支。
徐克的《蝶变》。
谭家明的《名剑》。
甚至余允抗的《凶榜》一度被奉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许鞍华的恐怖片,没有太多血腥和一惊一乍的惊悚。
而是用她独有的方式,在细节上描摹人性。
抛开那些香港灵异片的浮夸、悬疑、搞笑、恶趣味...她讲的还是「人间真情」。
放不下的亲情,放不下的爱情,放不下对生的渴望。
我们常常对恨极的人说——我就算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但爷一直觉得,为什么鬼就一定是凶狠的形象。
有时恨会让人「不得超生」。
但对爱的执念也可以使人弥留人间。
然而不管怎么样,人对生死的分别总是感到恐惧的。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你独自在床上反复回味……
小时候多少人下床尿尿都要用跑的。
不过爷还是希冀世间有「轮回」一说。
不是因为迷信,而是敬畏。
也许这样,我们才会「克己」一点。
没有漏洞和捷径可钻,人就活得更加耿直坦荡。
毕竟,你做了什么,“我”都知道。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微信搜索:电影派
整体影片的剧情是挺不错的,到最后谜底揭晓彻底主要人物关系线闭环时会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但整部影片中坑太多,许鞍华导演又对鬼片把握力度不够,导致虽然剧中演员演戏全都在线,但实在是各种坑太多没办法填,譬如把房间涂成红色这段简直让人一头雾水。
许多剧本在看的时候是一种感觉,等到拍成画面时有是另一种感觉,许多小说或故事里在看文字时人会自动忽略掉许多细节,而当把这些文字真正画面化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里面有这么多bug和漏洞,想要填补这些漏洞或让观众忘却这些bug,就看导演的能力了。
毫无疑问许鞍华导演在描写人性上有其独到之处,拍摄文艺类剧情片是其专长,但要拍鬼片实在是差了太多。
这部电影很明显被低估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鬼片,而且处处透露着许鞍华对于普通百姓的悲悯之情,之所以很多人打低分,主要是因为没有看懂剧情,我也是看过两次才弄明白来龙去脉,下面我为大家把剧情梳理一下:15年前小女孩June偷渡来到香港西环,目睹了一场车祸,后来走丢。
长大后有阴阳眼的June(舒淇)认识了旺财,成为好朋友。
有一次去长洲游玩,回家后June被小琴鬼上身(区分June和小琴很简单,June有烟熏妆,涂黑嘴唇,而小琴很清纯,没有烟熏妆,涂的黑嘴唇),然后继续和旺财交往。
旺财的父亲(黄霑)15年前在西环把一个追债者(黄秋生)推到电车车底,造成追债者人头落地,追债者变成厉鬼,害死旺财的父亲,并继续纠缠旺财,后来June回想起当初的情形,告诉追债者原来旺财的父亲并非故意推倒追债者,而是有人弯腰捡硬币推他,他才不小心把追债者推到电车底下,酿成惨剧,真相大白后追债者才知道是误会一场,然后离去。
结尾处旺财去墓地祭拜父亲,看到小琴的墓碑,随后June又被小琴鬼上身,旺财才恍然大悟……总之,要分清小琴和June就能看懂剧情,一切自然迎刃而解,电影并不像以往鬼片那样一味的刻画鬼怪的恐怖造型,而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现鬼上身的状态,特效也很逼真。
电影里揭露了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偷渡、自杀、二奶、高利贷、店铺倒闭等等,许鞍华真是一位有情怀的导演,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鬼片,很值得一看。
这两天连看2部鬼片:阴阳路之撞到正和本片这两部片子都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恐怖电影的反面都是洗照片!
话说陈奕迅在屋子门口卡着被鬼上下摔那点笑翻我了······还有张达明的计程车司机,李灿森(此人本身就是我好的那一口啊)的各种奇异出场以及秋生大哥最后那句‘我岂不是死的很无聊?
’,真真可谓是一众亮配啊!
不过当那个小男孩从楼下摔死,灵魂去找陈奕迅帮助他妈妈时,我还是流泪了!
我发现我总能剥离了整个电影情节而单单为电影中的某一个细节而感动或快乐着,我想这样看电影会比较轻松。
就像我看撞到正时本来想为整部电影的无聊劣质加垃圾而爆粗口时,却突然被最后古天乐和陈松伶那一对因火葬和水葬而始终无法相见的人终于走在了一起时的感人一幕竟然老泪纵横了!
还感动到特意的跑去下了不知道哪年代的电影插曲!
不知道怎么结尾了,就这吧!
一直很纳闷,记得小时候看到过的幽灵人间里面经常有个白脸女鬼坐地铁,画着一个死人脸,穿着一身黑,拿着一把油纸伞的女人经常表情木讷的坐在上面。
一直到后来eason忍无可忍跑到女鬼跟前大声质问,于是便产生如下的无厘头式对话“你究竟是人是鬼”“你神经病啊,我当然是人”“骂我是神经病,那好你就是人,你是人干嘛画着个死人装,跟个鬼一样”“人家练完舞来不及换啊,你才是满身是血,自己害怕还来骂人家,55555”可是时隔多年,我再看时,这个片段却离奇失踪了。
无论是港版DVD,还是各个论坛压制的资源,又或者是优酷,爱奇艺,统统没有这一片段。
后来查了下,据说当时的海报被宣传张贴在地铁,因为太过恐怖,被地铁封杀。
而谷祖琳客串的戏份更被遭到一刀切,所以到后来的庆功宴,谷祖琳都没来现场所以,导演许鞍华才在第二部里面邀请谷祖琳参加当女主,继续以小凤仙装女鬼造型和大家见面,算是弥补不足吧。
才有了后来的幽灵人间之鬼味人间,而海报宣传被张贴在巴士站。
明显两部的海报背景不同,第一部是在地铁上。
第二部是在巴士上面。
所以当年有幸看的是VCD版本,这一桥段并没被阉割。
而后来发行的港版DVD都不会有这一片段。
此图为谷祖琳在幽1的删减片段画面:
小凤仙装女鬼在地铁上的造型此图为谷祖琳在幽2预告片造型:
小凤仙装女鬼在巴士上的造型所以这也就能解释在地铁上众人神态各异排在一起坐,中间最显眼的白脸女鬼在片中无故失踪了。
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低,超级喜欢这个片子,从十几岁第一次看,到现在看了好多遍,恐怖中糅合了爱情亲情,并且有精分女主,实际上是鬼附身,很多很多有感觉的场景,画面···如果我给打分,我会让分数高于邻居啊,公寓啊之类的韩国恐怖片,可能还有两个主角加分?
反正很喜欢···不太爱太血腥的那种,看那种是真的为了过下瘾而已,以后再也不想看,可是这种有味道的港片很少见了,哭···
一个主线数个支线 主线:15年前的无头人车祸案 无头人一直以为是Peter父亲推了自己才死 所以一直缠着Peter父亲 (而后June恢复记忆后说了其实我因为后面有人蹲下去捡钱撞到了Peter父亲才推了无头人) Peter被附身后对自己家里涂红漆 还有Peter父亲一直被鬼缠 都是围绕这条线展开支线:孤岛上的小琴割脉自杀 因为Peter开解了小琴(附身在胖妞身上) 所以小琴跟着他们回来 时而附身在June身上跟Peter约会 从Peter知道June跟他父亲在疗养院对望了很久 然后去问她 (那时候是小琴附身状态) 小琴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有小琴跟小松玩得很好 其实是她弟弟 这些细节可以看出 没有画眼影的舒淇就是小琴 有画眼影的是June本人没有被附身 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支线比如小松的母亲被隔壁二奶附身,因为小松母亲碎言碎语说了隔壁二奶的坏话惹她生气 小松哭着说自己妈妈怪怪的时候 其实被附身后的妈妈扔下楼 已经死了 是在求助比如Peter一开始在地铁上一直会看到的那个小凤仙造型的 以为是鬼其实是人
年轻时候当鬼片看,因为喜欢看恐怖片。
今天突然想重温下香港老片子,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发现其实讲的是两个痴男怨女的故事--是滴,我认为June只是两人相识的契机,真正在谈感情的是Peter和小琴。
一直觉得Eason是个很不错的演员,可惜后来基本不演戏了,专攻唱歌了。
看完最后一幕配上那首歌特别感伤,难道是在怀念我逝去的青春,哈哈哈!
今天看片头发现是许鞍华导演还蛮惊讶,因为印象里许导是文艺片专业户,咋还导演过鬼片。
看完就知道还是文艺片。
另外,一直还挺喜欢李灿森,演技不错。
可是每次都是这种贱贱的角色,感觉他被外表拖累了,一直没有那个运气红起来,现在好像都没见到他的踪影了。
还有那个出租车桥段,真的太搞笑,三个人都太可爱!
eflysky其实本身对鬼怪一类的电影没太大的兴趣。
但这次,有舒淇,有陈奕迅,有许鞍华。
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竟然还有黄霑,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能在电影里头看到,那绝对不应该错过。
故事起源于一起多年前的意外。
黄秋生捞了个出场,然后就送了人头。
当时目击的,是一位小女孩。
镜头一转,给到了陈奕迅。
当时的年青少年,虽然有点Tony的手艺,但主要还是一个“混”字。
忽然有一天,黄霑就找上门来了。
此时的黄霑,已经神叨叨了。
作为大哥的黎耀祥,对于老爸古怪的举动,也摸不着什么头脑。
但是,感觉这哥俩,总是有些疏离。
在整个故事里头,黄霑总是在提醒陈奕迅,要“好好做人”。
在许鞍华的镜头下,整个故事也是相当的游离,让人有些搞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
整个故事,一直到最后,才彻底解开谜底。
然而,这从头到尾的纠葛,黄霑应该是完全不知情的。
所以,黄霑的言论,大概只能理解为老人对孩子的“人生经验”。
在一个“鬼故事”里头,许鞍华“强行植入”了这样的桥段,实在非常有意思。
算了吧,这些问题,许鞍华大概有自己的考虑。
看完了黄霑,还可以看舒淇。
而舒淇和黄霑比起来,更加的神叨叨了。
把陈奕迅弄得神魂颠倒不说,更加有点“走火入魔”的意思。
甚至,还带陈奕迅“亲临”过闹鬼现场。
当年的香港,大概有太多的“二奶”。
这个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如今,这股风是越刮越邪门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是可以“法律保护”。
当年的李灿森,还怀抱着美好的愿望。
而当下,爱情和事业,一个都不会来。
在那个“鬼”的世界,竟然还有希望。
而在这个“人”的世界,竟然没有了希望。
可是,事实上,那个在地铁里头吓人的,压根就不是鬼。
真正的“鬼”,你大概从来都没察觉到,他就悄咪咪的潜伏在你的左右了。
等到你恍然大悟,发觉一切都来不及。
故事的最后,舒淇想起了那段缺失的记忆,一切,只不过是一个意外。
然而,在这个意外里头,太多的无辜被牵连。
那,究竟谁需要认错,谁需要挨打立正呢。
算了吧,许鞍华把一个鬼故事拍成了文艺片,夹带太多的私货,实在太杂糅。
我们,还是数数星星,然后洗洗睡。
所以,「我岂不是死得很无聊」是啊……一惊一乍、绕来绕去,故事不复杂,圆得蛮周全,也确实蛮无聊。惠英红好卖力,一看就是要提名女配的节奏。陈奕迅跟舒淇完全不来电,片子最有趣的地方应该就是特写舒淇的唇吧。
这片被评这样的低分真是让人无奈,或许更多的人是冲着恐怖刺激的心情去看的吧,这完全是一部有条不紊的文艺片,在香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能这么从容地控制电影的,真是极少数极少数。导演运用了很多由远拉近的恐怖片惯用伎俩,但是却“意外”地无一出鬼吓人,这点我认为很不错,否则就真的很俗了,另外
许鞍华的鬼片,额,很平平无奇,也不吓人,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烂鬼片,舒淇还是很有镜头美感的
百鬼夜行,june和小琴
一部文艺恐怖片~~~EASON真是亮点。
真正的无聊大片
只记得里面那个穿红衣的女孩坐在墓碑上唱歌。。。我们爱谁。我们伤悲。
看过两遍,能让人思考,到底什么事情能让你离开这个世界?
许鞍华导演 拍文艺鬼片也不要这么逻辑不清好么
偷渡来的阴阳眼北姑遇见偶然断头事件,15年后被殉情女魂上身,和断头事件男主儿子拍拖。断头男死因只是被人捡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推了出去,却怀恨在心十几年要找回自己的头,还害死了一个小男孩。殉情女的男朋友说不定就是赶着去找她却死在了半路的断头男。世事难料。黄秋生的断头男演得太棒,惠英红被上身那段也超赞,主角医生和舒淇都很在线,舒淇白话讲得很不错,纠缠她的男人有点太工具人。片子一开场就很惊悚,中间还有幽默搞笑,好几个镜头很好看,灯光氛围讲究,比现在很多院线片都好。许导的《夜与雾》也很不错,看来还蛮适合拍悬疑惊悚片。
不得不说这片的镜头在早期的港式恐怖片里太过精致了,以至于掩盖了叙事上的不足,很多本应该解释的都只在结尾潦草收场。
两部都看了,“不要看着我说你想吃”,谷祖琳
三星。6.1/10。是个还不错的剧情片,也是个失败的恐怖片,很多地方摄影美术都渲染的很到位,但是就差一口气,导演对恐怖感的把握不到位。
还不错,鬼气森森的香港风情,舒淇真是怎么样都好看。两线并行,虽然觉得这两条线就是强硬用开头的小女孩那个点来缠到了一起,不过故事完整,有头有尾,还别出心裁地制造了真假爱人的梗,算是恐怖片里的上乘之作。
入不了戏,47min弃。舒淇真美。
如果没有EASON,3星都嫌多~ 好老好破的港产所谓恐怖片!2.5
冤无头,债无主
7/10,故事还怪悲伤的。
原来鬼片也是香港新浪潮的一个重要分支
看得我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