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卓玛
益西卓玛,Song of Tibet
导演:谢飞
主演:丹增卓嘎,仁青顿珠,拉琼,大旺堆,巴桑,次仁多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00
简介:暑假,达娃回拉萨看望多年不见的姥爷和姥姥,正遇到姥爷病重、去世。在看护病人和料理丧事的过程中,姥姥益西卓玛给她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一生,讲述了五十年来,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恨恩怨…… 益西卓玛老人一生的婚恋恩怨经历并不特别,在各民族、各时代的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详细 >
静下心,观照我们一生的爱情。爱不是简单的占有和欲望,是付出和成全。
益西卓玛和她的三个男人
表演痕迹过重 总觉得外面套着个什么壳 剧情换成大陆某荒僻村庄旧社会一个女人也说得过来 台词 情节都一般 对藏族人的喜爱让我看完此片
一代人的流水账,题材不错,平铺直叙。
千辛万苦找的资源,没有字幕的国语版,老译制片配音腔,闭着眼听我还以为是日本片等亚洲片呢。为啥不是藏语的呢。在那东山顶上的藏语版叫寻夫路上。西藏几十年沧桑巨变,历史事件都含糊带过了,只剩点儿女私情了,可能不敢拍。三老主演竟然和三年轻主演的长相一一对应。睡在油菜花里那张剧照太美了
通过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恨情仇展现了西藏六十多年的变化,相对于她的三个男人,时间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据说当年因为审查的原因,谢飞导演拍摄完本片后再未执导任何一部影片,甚至说道:若中国的电影审查体制不改,谢某绝不再拍电影,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体制依然如故。
女主只是件被抢来扔去的东西,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画外音就不要强行拔高幸福感了。故事没讲囫囵,情节转得突兀,叙事枝枝节节的。可能因为演员功力不够,可能普通话配音太生硬,也可能因为刻意想讲大的历史民族社会,总之个人情感的表现不到位。
#PYIFF 敬真挚真诚的谢飞老师
代表武力、宗教、财团的三足顶尖势力,跟一个贫苦农奴女儿的爱恨纠缠。不过年轻的益西卓玛是真的好看啊。
和谢飞导演从前片子质量相差较远,虽然其主人翁都是善良坚毅的女性,背景是浩瀚的自然,故事是纠葛纷乱的爱情,也存在新老代女性角色之间的对照,但这部作品在剧本和影像上都不够深刻,主题更是有些混乱。
感人至深。益西卓玛得知儿子强巴仍然活着的时候喝的那口热茶,桑秋决定在山上闭关修行,信众捧着哈达在山下供养他,那两处,很催泪。益西卓玛的一生也许是藏区妇女典型一生的写照:操劳吃苦一辈子,然后任劳任怨地死去。孙女说她是幸福的,得到了许多的爱,也许说得并不完全。人到一定年龄就会明白命运这回事,如果一直不明白,就白活了。影片很细腻,故事、演技、画面都很完美。
旧社会的西藏真让人着迷
@中传西配楼220 一个藏族女人的故事,围绕其一生的三个男人代表着不同的权力象征——王权、神权、夫权,这三者均是男权或父权的具体表现,仅这一点人物设置足见巧妙。而多数角色只设置了青年与老年的阶段,同时时代上也意在制造旧与新的冲突。但女主角和喇嘛却还设置了童年阶段,就以观感来看,这也是三个男人中显得最贴合现代性的,但主流却排斥着这种“现代”,换个角度想也在肯定着王权和夫权,而就以现世来看,确实如此。
叙事很老土,剧情也颇尴尬,不知是否审核的原因。
对民风民俗和藏地文化的刻画贴近现实的,也展现了另一种世界观,真没想到导演居然是汉族人。不过最后结束得略显仓促,感觉每段感情都还可以再展开说说。另外,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喜福会》,动荡波折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女性的苦难史。(全电影印象最深的一幕:油菜花田俯拍。康巴汉子,顶👍🏾👍🏾👍🏾)
这的确是一部14年前拍摄的影片。适合我在八岁那年观看。
地域文化和时代的差异让这故事可能不太适合当下,但是结构不一般。放映前又见了谢导,傅老还有丁晟导演,连着后面的纪录片看感觉像去了今年的平遥电影节,感动。预祝明天的电影及美术展成功举办。#标放
女主是个命苦的女人,如果加措从一而终的好好待益西就好了。
我看完的第一感受是益西这一辈子好苦啊,但是我没想到影片给她的注脚是幸福的一生啊所以其实我的感受很复杂,因为我们觉得她很苦,但是在他们的文化里传统里可能不会觉得,所以因为社会背景不一样我们也很难真正体会她的感受三个男人三种爱情,(我选称之为青梅竹马,富家少爷和强取豪夺)(评论有人说是神权王权和父权,妈呀我真肤浅),其实选哪个我都觉得不是那么那么好,但是我想她选哪段也不会后悔,因为爱就是爱了,高原上的儿女有着无比热烈直接的爱情益西和桑秋一起走的那段,我觉得好美好美啊,美得我要落泪😭桑秋你怎么会那么坚定向佛啊,你们一起走了那么那么远的路呀😭那段真的觉得要是益西就不管她丈夫了就在那儿当个供养人都挺好的但是益西不会这样选的呀😭她真的很好很善良
益西卓玛颠沛的一生没走出这三个男人。少了些电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