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

鎗王,Double Tap

主演:张国荣,方中信,黄卓玲,陈法蓉,谷德昭,陈望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0

《枪王》剧照

枪王 剧照 NO.1枪王 剧照 NO.2枪王 剧照 NO.3枪王 剧照 NO.4枪王 剧照 NO.5枪王 剧照 NO.6枪王 剧照 NO.13枪王 剧照 NO.14枪王 剧照 NO.15枪王 剧照 NO.16枪王 剧照 NO.17枪王 剧照 NO.18枪王 剧照 NO.19枪王 剧照 NO.20

《枪王》剧情介绍

枪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Rick(张国荣饰)是个顶级射击手,自第一次参加IPSC实战枪击比赛起,已连获数届冠军,Rick的拿手好戏是double tap,即在最短时间内打出两枪,弹孔在同一点上。Rick还是个改良枪支的专家,经他改良后,枪的性能可发挥到最高点。 苗志舜督查(方中信饰)同样是个射击好手,这一次,两人在IPSC比赛中各显身手,不相上下。附加赛中,一名炒股失败的警察突然精神失常,持枪威胁人群,危急关头,Rick果断地将其一枪击毙。 枪杀他人给Rick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睡不着觉、头疼,甚至产生幻觉等症状让他寝食难安,而更可怖的是,心魔已经产生,他竟从杀人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快感,任凭他如何努力摆脱,似乎依旧徒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瑕疵品山杏逃离金边黑凤凰心情好又暖我们的世界末日选票风波我们若只如初见花与罪功夫佐拉被炉、蜜桔和小猫青苔牡丹与玫瑰薪资带回家花心2最好命三角窗外是黑夜兄弟的雀巢重返15岁第二季画梦师传奇生还七品神探光之城的战斗联盟卿卿日常铁血壮士恋爱与友情之间Special救婴记永远的铭记我可能不会爱你醉玲珑番外之玲珑醉梦劫犯在逃

《枪王》长篇影评

 1 ) 谁能压得住张国荣?

找像张国荣这种一代宗师级的演员演大反派其实很冒险,很容易让反派把电影带着走,最后可能留下诲淫诲盗的名声。

就像找赵本山演高渐离,演得再郑重其事也会让观众大笑不止,尽管荣少浑身是戏,把变态枪手刻画得入骨三分,但他眼神的力量实在太强大太有蛊惑力,观众的思路全跟着走上岔道,只盼望荣少射向警察的子弹狠一些,再狠一些。

《枪王》不同于《英雄本色》那种黑帮片,作为一部警匪片,至少要有一个警察能压得住大反派,即使不压住也至少要找一个旗鼓相当的人物,就像《喋血双雄》。

显然,方中信在气势上根本不是荣少的对手,其实能跟荣少当一回对手的香港还真找不出几个,所以他只能绝望地用枪指着自己的头。

我看完这个电影是在午夜,午夜过后是愚人节,正是荣少忌辰。

在2000年的《枪王》里,荣少的精神问题似乎已经初见端倪。

 2 ) 也许,这就是注定

影片整体勉强给四星,哥哥加了一星。

故给了五星。

一、忘假设你做不到遗忘,又怕剧透,那么请先去看过《枪王》后再来看此文罢。

遗忘其实是好事情。

当我第一次完整的看《非常突然》时,看到刘青云开着车靠近劫匪,然后伸出一只手指着劫匪,张狂的喊:“差人,停车。

”这镜头如此熟悉,我意识到我以前看过结局,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继续抱着希望的看完下去,直到看到蒙嘉慧在悲伤的音乐中黯然谢幕。

于是心中一片惆怅…当然,对这样的影片,知道了结局再看就没意思了,但我一健忘的同事,居然看了不止三遍…也许他是在看蒙嘉慧吧,我这样跟自己解释。

遗忘,对我们来说,真是好事情。

二、注定一切早已注定。

“我改的枪是不见血的。

”“我很自闭的”“我也很自闭”“你有毛病”。

怕什么?

抗拒是在怕什么?

也许那是个心结,更多可能就是心魔。

隐约中仿佛听到不停在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娃”。

奈何。

“我知道自己杀了人,但是我很开心”心魔就此揭开,走上杀手之路(虽然我一直不愿去相信,直到在比赛场地1 VS N警察…)。

假设心魔就这么容易发泄,那到是好事情了。

就如double tap,五秒十发子弹,那该多痛快淋漓。

可惜他还是人,他还在控制与发泄之间挣扎。

“你的枪虽然快,但是容易走火,不安全”“是吗,你控制不了,不代表没人可以控制”但最终,都不能控制。

“我们说好要演一生的”“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命里无时莫强求。

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三、假如我看的是国语版,不知道粤语版本有何不同。

国语结局是方中信转危为安,然后结束。

假如是我来编剧,这一段可以不要。

但毕竟是假如,人生太多假如,却都不是现实。

“枪本是用来杀人的”“你没杀过人体会不到这感觉”潜台词就是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欠缺的只是一个突破口。

方中信被张国荣刺激后,终于忍不住要爆发,但被他老婆制止。

“我上午帮一个病人切除一个肾脏,十分钟后他就死了”陈法蓉劝慰方中信,“每天手术台上死那么多人,我无法…”我在想,人是怎么麻木的?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看过太多,尤其是与己无关的,看的太多,终将麻木。

做为普通人,我很理解他们,不论医生不论警察不论其他各行各业,终将麻木,甚或堕落。

但换做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自身重要的事呢?

于是张国荣爆发了。

在戏中没再控制自己,面对失控的警察直接爆头,从此走上不归路。

在戏中,方中信爆发了,携带比赛用枪胁迫黄卓玲要与张国荣做最终决赛。

虽然他被陈法蓉阻止,但我相信他心魔已起。

“你要帮我,就要从背后开枪,做不到就算了”方中信说。。。

遗忘真是好事。

假如张国荣能忘掉迫不得已杀警察那事。

假如他能忘掉心魔之事。

假如他不是不疯魔不成活…假如毕竟只是假如,况且,遗忘只是平常人麻木自己的方法,而哥哥不是平常人。

当张国荣在心魔的折磨下发泄时,那种歇斯底理,那种困兽般的挣扎。

有时候,真不知那是戏中还是哥哥自己。

解脱,就解脱吧。

自己拿枪对着自己总会是犹豫的,那指望他人罢。

当黄卓玲忍不住拿着枪从身后指着张国荣时,他明显的放松了,他不再困惑,他笑了,终于可以结束了,他想。

可最终没有开枪,他一定很失望吧。。。

在昏暗的库房里,满地弹壳。

哥哥一动不动的坐着。

眼睛深陷,无神,脸极其消瘦,头发有些凌乱。

我看了很久,才看出,是他,没错,是他,那个英姿勃勃的哥哥,那个风华绝代的哥哥,那个百万人心中的哥哥。

居然变成了这样…是的,到这里了,哥哥不忍,我不忍,你不忍,谁忍?!

于是解脱。。。

我不知道哥哥在一次次入戏,一次次疯魔之后怎么摆脱。

他不是寻常人,他不能靠遗忘麻木自己。

于是一点点积郁,一次次发泄,一次次控制,直到无法控制。。。

这出戏,其实早已注定。

于是那个荒谬的4.1,犹如double tap,五秒十枪,哥哥从高空坠落,也就那十几秒时间,迅速而绝决。

一出戏的落幕,需要多少的勇气?

我相信,在这十几秒中,他一直是微笑着的。

 3 ) 心魔

还是引用电影中的那句台词——Are you ready?这不是一个关于杀戮的故事,无论从演员还是剧本,无一不透露了港片一贯的风格,文艺、淡淡的忧伤、环境的烘托胜过血腥的暴力表演。

枪是用来杀人的,因为持枪者感受到了嗜杀的“快感”;这时候,只要枪在手,全世界尽在掌握之中;管你那些法律条文,管你那些条条框框,一切全部用子弹解决;在这一刻,人枪合一,遁入魔道。

从古至今到未来,只要是杀人的利器,总有被其吸引而不能自拔者。

自刀、剑、枪,直到光剑(星战),其魔力和诱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光剑还停留在印象中,现实存在最多的也就是枪。

枪。

啪啪,啪啪啪!

影片中,张国荣多次的从中感受到那种快意,那种感觉喜欢上了很容易上瘾,很难戒掉。

他不断地挑逗着警员的神经,不断地引诱方中信一起入道,以至于不惜抛弃自己的爱人,成为“王”之后即刻逝去。

或许会有人认为,若不是警方苦苦相逼,何必会导致这一结局?

我认为,若是警方继续退让,恐怕死在枪下的,就不止1+4+n个人了。

一个人一旦入了魔道,再想回头,已经是难上加难;况且那些条条框框已经被打破,横竖都是死,——他们已经无所畏惧了。

心已成魔,在这时刻,已无回头之路。

 4 ) 永远怀念的哥哥

张国荣是我最喜欢的明星了,另外还有一位就是梁朝伟。

在我眼中他两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加实力派。

演什么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真正融入片中角色的绝世高手。

这部影片我看了3遍了,但还是如此的经典。

影片看完后其实我们观众都很明白,张国荣才是真正的枪王,方中信很明显没有张国荣厉害,从一开始的比赛,貌似方中信的好朋友,负责统计结果的那位阿sir篡改了张国荣的真实成绩,因为张国荣回家之后模拟场景只用了8.7秒。

从一开始方中信他自称的那个冠军根本就靠不住。

最后在电影院的对决,要不是之前因为他女朋友碍事,让他左肩中了一枪,张国荣肯定能从容的干掉方中信。

不过最后的结局当然不能这样,毕竟让张国荣饰演的这个杀人狂死亡是最好的结局,而且是死在高手之下。

张国荣饰演的杀手简直是入木三分,天才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疯子。

张国荣把这个疯子的天才,真正的枪王演活了。

说他是演出来的,这都有点贬低的意思,张国荣那个可以说根本就不是演了,完全没有演的成分,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疯狂变态的杀人魔,而不是我们传统形象中超级贵气,帅到骨子里的张国荣。

张国荣这个角色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完全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的。

其他演员一看只能说演得好,而张国荣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真正的杀手,那种疯狂的杀戮,变态的心灵,颓废的表情,冷酷的眼神,出神入化的枪技,冷傲的神情,枪王理所当然的名副其实。

当他说“他杀了人,他很开心”,而我看了影片,当他开枪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完全被他那种变态给感染了。

张国荣这一反派角色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经典,成了我们心中的神话,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变态疯狂的杀手,但是我们却同样变态的崇拜他。

而方中信的角色虽然是一个正派的阿sir,但是完全激不起我心中的正义感。

说到底,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张国荣的这个角色。

换而言之要是其他人来演这个角色我们估计会觉得这个只是变态的杀人狂,而根本不回去怜悯,甚至膜拜他,可能反而会欣赏方中信这位阿sir。

但是张国荣的演出彻底的颠覆了坏人在我们心中的不好形象。

我们绝大部分观众几乎没有鄙夷张国荣这个变态的杀人狂魔,反而发自内心的欣赏,膜拜。

呵呵,这种坏人能够给带我们如此奇妙感觉的估计也只有张国荣这个角色能够做到。

张国荣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深入人心,连演坏人都可以让我等如此膜拜,这的确是大神级别的演员。

张国荣饰演的另外一个角色,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同样让我万分膜拜,我觉得比这个角色更加经典,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把欧阳锋这么一个大坏蛋演到让我潸然泪下,深深的吸引我的也只有哥哥了。

哎!

张国荣的角色可以说个个经典,哥哥在世的时候大概也只有梁朝伟可以与其媲美,可以说是影坛上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

而哥哥走后,梁朝伟现今却成了独孤求败,诚寂寥,难堪也!

真的很怀念哥哥,怀念哥哥的那些电影。

 5 ) 反驳苗志舜变恶论

我看了不少《枪王》的评论,其中有不少认为苗打死RICK以後会和RICK一样失控。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苗会变坏呢? 在想苗会不会变坏之前,不如先想想RICK为何会失控。

开枪杀过人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RICK控制不了开枪的欲望? 套一句RICK自己的话:“你控制不了不表示别人控制不了。

” 我不认为RICK是邪恶的,但他有心魔。

他对射击有强烈的狂热,他在享受自己完美的操纵下打中目标的满足感,与高手较量可以带给他更大的自我肯定。

原来他只是打IPSC的纸靶,但是打死真人(老余)的感觉,令他嚐到了另一种更高的境界,打中一个会动、会思考的活靶,比打中只会机械式移动的纸靶能带给他更大的自我肯定。

他也渴望与高手较量,可惜能与他匹敌的高手少之又少。

这就是他潜藏在心里的欲望,其实和善恶无关。

一般人对枪沒有他那么强的狂热,所以即使开枪打死人也不会有他这种反应。

其实他要的不是杀人,他要的只是高手对决,当他发觉打真人比打纸靶更好玩,便开始渴望真人真枪的竞技,IPSC的纸靶人再也不能满足他。

可是他找不到战场,当杀手只是一个管道。

苗都说他把这当成一个GAME,不是杀人。

真人真枪的打法,是会打伤人甚至打死人的。

除非是打仗,开枪打真人的机会即使当警察也不常有,一般人是根本没机会。

RICK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三年来他不断的天人交战,在理智道德与欲望之间拔河,三年来一直非常痛苦,痛苦到想让歌莲杀了自己,他渴望开枪竞技,甚至想和镜子里的自己打一场IPSC。

终於欲望超越了理智,他答应了帮杨正祥杀人。

其实他要的不是钱、不是杀人,只是竞技而已。

那一场竞技里,他的对手是四个G4,他在五秒钟之内打完十枪,完胜。

接下来苗接手这个案子,我相信他重见苗其实有点兴奋,因为苗是少数可以与他匹敌的高手,他一直渴望与他较量。

在警局里他对其他人都爱理不理,问一句答一句,唯有对苗话比较多,还会主动问问题、发表一些言论。

阿祖拷走歌莲时,RICK不向阿祖抗议,却对苗说你不要冤枉她。

理智上他要替自己脱罪,但内心却有一股欲望,想制造与苗对决的机会,苗的步步进逼给了他顺从自己欲望的理由,终於他在师出有名的情况下,开枪打警察,又在逼苗释放女友的理由下,打死了阿祖。

大家认为苗也有邪恶的因子,恐怕是因为开头的犯罪模拟,以及RICK说“我怕你也会爱上开枪的感觉”的话。

其实我认为开头的犯罪模拟,不过表示苗精研犯罪心理学,所以他能掌握RICK心态,基本上他对RICK行为的判断一直相当准确。

至於RICK的话,只是他一厢情愿,他希望拖苗下水,希望苗变得和他一样,这样他会好过一些,所以他一直在给苗施加心理压力,逼着他走向非理性的选择(当然RICK这样做另一个原因是在制造与苗对决的机会)。

实际上苗对枪不像RICK那么狂热,他有很多管道可以肯定自己,比如破案,不像RICK除了枪之外一无所有,只能由开枪得到满足。

即使苗被RICK逼得开枪杀了人,也只会是一时疯狂,过了就没事了。

不会像RICK一样,不断产生开枪的欲望。

我认为编剧本来就没有暗示苗杀死RICK会像RICK一样失控,所以结局才会是那样的。

如果硬是加了什么苗变恶的暗示,反而是不合理的蛇足。

 6 )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

枪声在电影结束时依旧弥漫在我的四周,也许是男人特有的性格,那剧中声声脆厉的枪声总是令我亢奋莫名,这是否便是男人的血性使然,是否男人天生便与枪、与武器、与杀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Rick便是这么一种人,Rick是一个热爱轮械和射击的人,他不但是IPSC(实战射击)的比赛高手,也是改枪的能手。

而方中信扮演的重案组警官苗志舜同样也是IPSC的高手,两人在比赛中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两人彼此竞争,彼此敬重,彼此了解。

在一次比赛中,在二人决胜的时刻,一名精神失常者闯入赛场向人群射击,苗志舜举枪相向,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枪,而彭奕行却果断出枪将精神失常者当场击毙,彭奕行由此第一次尝到用枪杀人的快感。

三年后,一件走私案件中,四名特工和污点证人在酒店被杀,杀手手法利落,5秒内连发10枪,枪枪致命,这让警方大伤脑筋。

苗志舜由现场推断凶手便是彭奕行。

而确为杀手彭奕行却与警方从容周旋,警方无证据,奈何他不得,最后警方使尽招数逼彭就范并拘捕其女友。

最终,本就有些心理异常的彭崩溃,为救女友,单枪挑战警方,射杀警员,苗志舜最终也走出心中阴影,以生命为注,面对彭奕行的挑战,进行了那场三年前未完的比赛。

孤独、孤独、孤独,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始终孤独,总是游离于现实之外,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现出一种透骨的孤独。

虽然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女友,也有一个深知他的对手,但他依旧孤独。

只有枪,似乎只有枪能帮他摆脱孤独。

他打枪、改枪,却孤独依旧迷茫依旧。

他射击寻求慰藉,他改枪寻求解脱,却似乎都办不到,他将生命都注入了枪,他似乎把枪看成了他自己,别人不相信他改的枪,他就认为别人也不信他。

枪响时,他短暂满足,枪响后又是无限的落寞。

他就像个孤独的舞者,用枪去舞的舞者,舞时风光无限,曲终人散后又是一片寂寥。

他用枪去寻求,却一直找不到答案,终于在他第一次用枪杀人后,他找到了答案,他寻到了解脱,就像剧中方中信所饰演的苗志舜形容他的那句话:“杀人可以令我感到自己的存在。

”(有点像我爱罗,或者说我爱罗像他)。

彭奕行便用枪去杀人去摆脱那就纠缠的孤独,用枪去杀人也许真与射击那些纸靶的感觉不一样。

张国荣将剧中人的孤独与落寞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力十足,那一举手一投足已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我看过的不多的几部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中,他演技最精湛的一部,他与角色已难解难分,他便是彭奕行、彭奕行便是他,也许这便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吧!

方中信,他的电影我看得不多,甚至能记起名字的只有这一部,在这一部中他表现得很好,将一个深沉而又干练的警官演绎得很到位,方中信,一个演技派的实力明星。

还有剧中彭奕行的女友,那么爱他,真是无条件的爱,明知彭奕行作奸犯科,明知彭心理变态,还是那么爱他,为什么啊?

爱一个人总得因为他或她有值得爱的地方吧?

彭奕行有吗?

也许我的问题太现实了,她就爱他,没有理由,爱有时真不需要理由。

这也许就是爱情主题经久不衰的原因,怎么拍,怎么写都是爱。

你说不清,空间就无限大了。

片中的其他配角也都很有意思,这是一部很耐看的影片。

影片中也有些地方令我皱眉,在众多警员追踪彭奕行到枪会时,彭奕行举枪相向,结果这群警员面对彭一个人不但没有任何招架之功,还被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甚至还被吓得哭叫连天的,再换子弹时还走火打了自己的脚。

天啊!

就算彭奕行是个高手你们打不过,但你们也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警员啊,不是平民老百姓,抵挡一下也成啊。

就算抵挡不了,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吧?

何况你们人数也多啊!

天啊!

打不过也不至于哭鼻子吧,还“自残”?

如果遇上事,警察都这么脆弱、不堪一击,到时候谁来保护老百姓啊?

也许这是为了突出彭奕行的神勇,导演的夸张之举,但我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吧!

如果警察都这样,那我可要担心一下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了。

所以,我觉得这一幕不合理。

再有影片中似乎出现了为了给嫌疑犯定罪警方制造伪证的情节,但愿这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设置的情节,但愿这不是现实的写照,这已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有类似情节的电影了(另一部是《杀破狼》),无论出发点与目的是多么正义、多么美好,手段与过程的错误会令整件事情变味、变质,我们追求法治,就要尊重法治的规则,就要拥有法律的精神。

我不想再在这里讨论什么无罪推论的尴尬与现实的矛盾,我只想说一点,如果我们错放了一个人,我们还有机会再抓回他,再给他治罪,错误还有机会弥补;但如果我们错杀了一人,之后无论我们作何补偿,错误都已无法再弥补了。

(《少数派报告》就有法律上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利弊的讨论。

 7 ) 压抑的躁狂,杀戮的快感

Are you ready? 哥哥饰演的阿力用颓废沙哑的嗓音说道。

--你,准备好了么?

晚上,关上灯,一个人窝在椅子里重看《枪王》。

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其中紧紧压迫的气氛却让人有些透不过气,金培达的配乐 也应记一功。

这是导演罗志良的处女作品,罗志良跟哥哥张国荣算是很有缘分,《枪王 》,《异度空间》,哥哥去世前最后两部片子都是罗导演的作品。

有一个镜头,张国荣饰演的阿力去看心理医生,他躺在皮椅上,灯光打过去,面孔 一半明一半暗。

明得可看清每一丝纹路,他在微笑,很恬静;暗得是真正一片漆黑,什么 也感受不到,什么也触摸不着,只有猜度与恐惧在心底悄悄碰撞。

另一个镜头,因为女友被警察拘留而愤怒的阿力,看到警察身上的枪,食指竟然情 不自禁地抖动。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哥哥彼时的眼神仿佛一串子弹足以干掉所有警察。

因自卫开枪杀人之后,过去三年,阿力的神情一直是懒洋洋,很明显的眼袋,脸色 苍白而落寞,肌肉却是僵硬的。

然而,他依然是枪王,手上的每一个动作依然是直、快 、狠。

从警署出来,他伸臂招计程车,动作快而有力度。

就如同他掏枪的动作一般。

确实 ,之前有一幕有人向他请教射击的诀窍,他要别人反复练一百次一千次举枪的动作,显 然,那个坚定的举枪的动作他自己恐怕早已经重复了上万次了,以致每一次抬臂,都不 可避免地带着举枪的味道。

在计程车后座发觉警方的跟踪,他把头垂向一边,眼皮的角度朝下,目光却往上挑 ,空洞地盯住前方。

紧接着他下车,隔着穿梭的车辆,静静地站在警方面前,眼神空洞 ,脸上是不屑而自傲的表情,静默得像一抹幽灵,让人不寒而栗。

看到有人讨论过哥哥在影片中走路的样子。

撇开《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不谈,哥哥 似乎喜欢手臂在身前时略向外侧甩,到身后又稍内压。

《流星语》里他在朋友公司里走的 那几步和进林太办公大厦时都是那个样子。

这个动作很多人做来都难免会有大摇大摆的 狂妄,可是哥哥却从来不叫自信扩张到自大。

《流星语》里的阿荣,即使穿得很破,也 有种悠闲的姿态。

试问这个角色谁还能演?

——让人一眼可看出不是“过一日算一日” 的,完全凭的是气质;在〈枪王〉里,阿力在枪会里,从里间走到练习场,同样的摆臂却 是坚定并且充满杀气。

阿力精神开始失常忍受着开枪杀人之后心理的煎熬那一段戏,哥哥用枪抵住镜子, 狞笑着,时而痛苦不堪的嗥叫,不断尝试举枪自杀,再而放下枪,漆黑寂静的房间里, 阿力的叫吼声与恐惧痛苦挣扎的面孔构成一幅让人绝望不已的图案。

历经这些内心挣扎 后,阿力渐渐平缓,坐在地上,背对着窗户,周身散落着子弹。

他一下又一下地温习 举枪的动作。

愈来愈快,神经质并略带自恋地。

及后,他再次拿枪指着自己的头,抽搐 着哭泣,如负伤的野兽一般;下一秒,却恢复木然的面孔,好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暴躁地上好最后的子弹,走上不归路。

阿力是必须死的。

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其实对于他最后倒下的处理,导演已经给 很浓重的英雄色彩。

一个心理扭曲者的死亡,没法子怨恨,只有无限的怜悯。

《枪王》,忧郁压抑近乎躁狂近乎变态的阿力,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有种嗜 血的快感。

对于哥哥张国荣,一直认为这仿佛是他隐秘阴暗的背面的某一个点被自己挖 掘并放大再放大之后的成果。

正如他所出演的角色,都有独一无二的张国荣味道。

哥哥 人生最后两部电影都演绎这一类心理有问题的角色,不知道这跟他最后那绝望的一跳有 没有关系,太入戏了?

还是人生本如戏?

在枪会因自卫杀人,阿力去看完心理医生后,他对女朋友说:有一点我没告诉心 理医生,我开枪杀了人,但其实我不怕,我很快乐,真的很快乐。

你知道杀人的感觉怎样 吗?

告诉你,很过瘾,现在我才知道枪就是用来杀人的,你想试试吗?

你会上瘾的!

啪 啪。

哥哥说到最后用手比划了一个开枪的动作,那时意识到内心的变化后禁不住的恐惧 和说出心底话后的释然让他的语气象孩子一样天真。

短短的一句话,加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一个挣扎在理智与疯狂之间的阿力跃然眼 前。

他肆无忌惮的射杀着,就象是在跳一场疯狂的舞蹈,但是他是否已经决定了以一种 毁灭的方式换过另一种新生?

直到他终于在剧院里中枪倒下。。。

阿力跌撞着走出去时,在想什么。

他的枪?

他 的女人?

他的罪孽?

还是他自己呢?

此时哥哥的眼神依然落寞,却似乎是要透露些什么 ,我只觉得也许他应该是带着笑容的,那种偏执到底的惘然笑容。

http://pandycheng.yculblog.com/post.637167.html

 8 ) 杀人快乐

我觉得单纯从表演上来说,这是张国荣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比赛场一枪将精神失常的人当场杀死后,离开精神咨询所的Rick,冷冷地对着Colleen说:“刚刚我没有对医生说:其实开枪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神经质+歇斯底里,却依然保持高度的冷静,Rick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自我矛盾的人。

他曾试图拔枪自戮,目光里充满着痛苦和悲哀。

(这一段,是我眼中的电影高潮;中国人里,恐怕除了张国荣,很少有人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9 ) 一开始我们都是普通人

枪不会杀人! 《枪王》整部电影的故事十分简单。

镜头随着阿力/彭奕行(张国荣饰)改枪的过程拉开了序幕。

阿祖(张民光饰)在和一群对IPSC感兴趣的纪律部队的同事参加射击课程,随着阿祖的讲解中,训练场另一边的阿力打出了一个漂亮的“double tap”(连击,即电影的外文名)。

女友歌莲(黄卓玲饰)在和阿力吃饭的过程中向他介绍了一位自己的老同学——吴云信(谷德昭饰),这位老哥是鉴证科的警察,想跟阿力学习射击的技术。

阿力试过吴云信的水平过后,让其做举枪的动作一百次一千次,直到每次瞄准靶子的时候都是准确的。

苗志舜(方中信饰)和老余(陈望华)在上着分析罪犯心理活动的课程,这俩人模拟罪犯和审讯人员对话的过程。

期间上课的老师说:

假设自己是个猎人,行为反应个性;想象自己是个凶手,模拟他的行为。

下一步怎么样,一定要感受他的内心。

连环杀人犯喜欢回到现场

课程结束后回家的路上,老余问苗志舜是否用载他回家,又插科打诨说起了自己买的“潮荣”这支股票不错。

杨正祥(方平饰)在靶场试着阿力新改好的枪,觉着普通靶子浪费枪想着换一种“靶子”。

越玩越嗨,想以活的家禽做靶子,正要开枪阿力将枪收回,说了一句“我改的枪不见血。

苗志舜阿祖和阿力吴云信在枪会偶然碰面,对于改枪的做法有分歧,便约好今年一起参加比赛。

风和日丽的一天比赛开始了,经过几番较量阿力和苗志舜的比分不相上下,进入最后的加时赛。

在加时赛开始之际,老余因为股票套牢破产想求死换取保险赔偿金,先开枪打伤阿祖,随后又对在场观摩的群众连开数枪,苗志舜拔枪并未开枪。

在老余拿枪对准歌莲时,阿力开枪射杀老余。

随后阿力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

时间来到

在一起杨正祥走私案中,污点证人和四名特工在酒店被射杀。

凶手手法利落,5秒连开10枪。

苗志舜依靠推断描绘出罪犯的心理特点,嫌疑犯锁定在六个人中。

最后一个嫌疑犯到审讯室中的是阿力,而阿祖一开始就认为阿力是凶手。

杨正祥在审讯室中早已心神不定,室内突然熄灯,开灯后阿力坐在杨正祥的对面,这让他很是慌张,不停的吸烟和说话,让警察确定嫌疑人。

同时向法院申请的搜查令已经到手,鉴证科的警察在阿力的家中发现大量改装过的枪械。

歌莲承认这些枪都是自己的。

经检查过后发现这些枪未超过1.75焦耳,符合气枪的标准。

阿祖要求换钢珠重新试验一遍枪。

在扣留最后期限的审问中,在阿力和苗志舜的交谈中阿力承认了这起案件的凶手是自己。

在要走出警署时,阿祖正式拘捕歌莲。

阿力从警署出门发现有警察跟踪自己,你追我赶中甩掉了苗志舜那一批的跟踪人员。

在洗手间却碰见了王警官(G4的同组人员)。

阿力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出现在了跟踪人员的面前,将这批警察引到枪会里。

之后单方面阿力血虐这批警察,2个未过危险期,3个重伤。

阿力只想着不让歌莲受牵涉,此时情绪有问题的阿力找到杨正祥,请他帮忙。

不料这个忙是只能帮一次的。

杨正祥gameover。

阿力挟苗志舜让其放走歌莲,苗志舜并不妥协。

此时全城通缉阿力。

阿力趁阿祖回家拿药之际让其尝得高手在身后的压力,同时biubiu了阿祖。

苗志舜得知暴怒,誓要将阿力绳之以法。

在百货商场里苗志舜将歌莲放走,并说“我们还有最后一回合没打”。

阿力和歌莲跟着人群走向了剧院,吴云信跟踪二人到剧院并想偷袭阿力,歌莲挡住其视线并未开枪。

阿力感觉到有人瞄准反应迅速向吴云信开枪,但并未瞄准头部。

歌莲握住了阿力再要开枪的手,突然警察一枪打中了阿力的左肩。

混乱之际阿力走向王警官的附近,王警官gameover。

阿力和苗志舜一起走向影厅,完成最后一个回合。

二人双双中枪,苗志舜在中枪之后想到他妻子跟他说的:“如果中枪,慢慢呼吸不要想其他,这样生还的几率会很大。

阿力在中枪后慢慢走出了影院,伴随着过往的记忆在下完楼梯后倒地不起。

最后在苗太太的通话中结束了本片。

这是我的第一篇影评。

此片总时长94分钟,讲述的故事短小精悍。

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因缘巧合的变成杀人犯的过程,情节简单巧妙,全程无尿点。

放在今天就是一部很有感觉的爆米花电影,有大腕、有演技、演员们也很靓。

最令人喜欢的是期间有无数的伏笔暗示未来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

老余好赌,最终在股票中一败涂地;杨正祥喜欢刺激,喜欢控制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最终在阿力的枪下GG了;王警官色厉内荏,结局可以预料得到;阿祖在影片的一开始在比赛中给阿力压力,在最后阿力反过来给他压力,只是没挡住强大的气场,出局。

张国荣饰演的阿力(彭奕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坏人,一开始就是一个喜欢枪并有天赋的普通人。

在巧合之下开枪杀死了一个暴走的警察,反而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期间不是没有努力过克制这种不正确的感觉,而是越压制越变本加厉,直至犯下大错。

之前电影中有提到过,G4为什么会是头部中弹而不是其他的地方。

是因为开枪时阿力是将这些“人”当成“人”来对待。

而最后开枪射向吴云信和苗志舜时,已是将其非人化了。

经过长时间的刺激和自己的妥协,阿力终于完成了“心理变态”的整个变化过程。

由一个只喜欢枪的普通人,变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变态”。

再说说里面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吧。

全程见证阿力转变的歌莲并未做到制止,甚至可以说是放任,是以她自以为对的方式去爱阿力。

在阿力的回忆中多次出现的歌莲对现状都是无措的、有想法去改变但未真正落实。

她与苗志舜的妻子很好的作为对比。

歌莲的爱是放纵、是妥协、是完完全全的没有没有下限;而苗志舜的妻子从一出场就和歌莲的反差巨大,她独立冷静、了解人心(或者说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

以前看《枪王》每一遍总有疑问阿力真的喜欢歌莲么?

真的有爱么?

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是真的很爱,一开始对歌莲甜甜的笑到最后对于让苗志舜放走歌莲的执念。

在歌莲生日那天晚上,细语低喃的说了一句“生日快乐”。

人生很短,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是喜欢大熊猫的张子音,希望电影能给各位带来快乐。

 10 ) 张国荣的堂会

莎翁说,玫瑰即使换了个名字也不会改变她的芬芳,看过此片我想说,张国荣哪怕演一个疯子、杀手,演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神经病,也改变不了他的迷人。

事实上,张国荣在这个片子中,用罗志良、方中信、陈法蓉,或者说整个剧组的场子完美地唱了一次自家的堂会。

以至于此片在香港公映期间,市面上的剧中张国荣用的那把枪频频脱销——这把火也烧到了内地,只不过我们小时候在把玩仿真枪时,都没人知道张国荣这个名字。

本片一开始便是张国荣扮演的彭亦行(rick)在改枪、装子弹,此处没有任何配乐,配上Rick熟练的组枪手法,顿时凛然生威。

组装完成,镜头随着张国荣的手转移到他的脸——他看枪的眼神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又带上几分不屑,人物性格初显端倪。

随后便是对彭亦行这个人物的营造,情节寥寥,稍显做作,不过勾勒得倒也算到位——彭亦行对女友带来的朋友出手帮忙却毫不热情,对在训练场枪杀动物的杨正祥,他明显受了刺激却不露声色,直到收回枪时淡淡说了句“我的枪不见血”;在与方中信扮演的苗志舜比赛过程中,在Joe的步步紧逼下落后于苗志舜,他失望得很,却仍然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而这种冷峻绝不是因为他内心的宠辱不惊或者看淡得失,而只是由于他的偏执——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他的激发点造势。

张国荣在表现这种偏执冷酷时,完全不见耍帅的痕迹,他面部的几次抽搐和眼神中闪过的愤怒(影片第10分50秒)撑起了饱满的人物性格,这也是彭于晏黄晓明阮经天那些渣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而方中信虽然也是个好演员,但真的被张国荣的气场压的完全没有喘息机会——在《英雄本色》中,张国荣在周润发和狄龙两个影帝的包抄下还是个稚嫩的小伙子,但《枪王》时的张国荣,不经意流露出的气场和信手拈来却堪称完美的情绪表达已经不输给任何话语男演员了。

方中信表现中规中矩,却也将苗志舜敦厚踏实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而真正精彩的部分是两大男主角的对决——可能是对港片中两大男主决战的情结习以为常,从《喋血双雄》《暗战》《暗花》《无间道》到近几年吴彦祖古天乐他们演的港片都是男主对战,所以我在《枪王》这一情节开始时并没什么兴奋之感。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张国荣演技也开始发散开来——真的很令人咋舌和惊喜——这是程蝶衣吗?!

这是阿飞吗?!

这是宁采臣吗?!

这是家有喜事那个娘娘腔吗?!

这是在几万人的红磡体育场依然气定神闲深情款款地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的那个巨星吗?!

张国荣最传神之处就是眼神和表情的应用,在受审时轻松而蔑视警察的样子,在女友被俘时狠毒而委屈——是的,委屈,黄卓玲扮演的他的女友被警察称作私藏枪械、他大喊“你们怎么乱改我的枪”时慌乱的表情明明就是委屈,在被警察追逃时头发蓬乱、眼睛肿了起来而布满血丝,直到最后他的疯狂被警察完全激发了出来,反而又恢复了之前的不露声色——只不过,这次的不露声色时,他的枪口对准了警察,对准了曾经的队友Joe,已由从前的压抑变成了对生命的漠视。

最为精彩的是影片CD3(我看的版本分成了三个CD)三分二十秒时与方中信的对戏。

同样是恶狠狠的威胁,张国荣的显然更加平淡却更加骇人。

方中信的怒发冲冠的传统表现手法与张国荣相比顿时黯然无光。

而这种偏执所带来的悲剧命运,似乎是开始就被注定了的——然而张国荣倒下的那一刻,恐怕谁都没有长舒一口气的轻松——哥哥演绎的杀手,真的让人恨不起来。

张国荣是一个愿意开拓新的可能的艺人,他的电影,从稚嫩的小警察到与妖女发生爱情的弱书生,从不成魔不成活程蝶衣到被逼疯的心理医生,每次的角色都是崭新的;他的音乐,从刚开始的英文歌到翻唱脍炙人口的经典粤语曲目再到自己作词作曲,每一首都是耳朵的奢侈品;他的舞台表现,从活力四射的巨星到穿着高跟鞋的魅惑,再到热情演唱会的前卫,每一场都彰显着他的巨星风范。

也正是因为愿意开拓新的可能,张国荣出演了《枪王》,很可惜依然没有得到金像奖影帝的提名。

可讽刺的是那年的金像奖张国荣却作为最佳男主角的颁奖嘉宾。

当他上台时,仿佛得奖者般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话,感谢了很多人。

是否他已经知道,自己再无机会讲出这些。

多年后,《枪王之王》上映了,片子的最后屏幕上出现“谨以此片纪念张国荣先生”。

这时会不会有人想到那个在金像奖颁奖时满脸笑容,举止优雅,却孤独落寞的人?

《枪王》短评

很不符合编剧规范的电影,但人物逻辑也说得通,除了方警那么容易感受对方的感受有点为了推进情节外,其他方面真的很惊爆的感觉。尤其张国荣的气场好强,也好悲。——当年看了简介就不敢看下去了。如今才看。

5分钟前
  • 行者龍舞
  • 推荐

IPSC的绝顶高手是来自民间的张国荣,但警队玩家仗着职业与人数优势对其他选手采取了一种隐形霸凌,其中尤以“背后施压”的张民光为甚(担任技术指导的张民光曾夺两届全港射击冠军可谓名副其实的枪王)。破产绝望股票男持枪闹事是一个关键叙事节点!它彻底暴露了警方练枪参赛姿态甚高规矩太多却完全没能转化为实战应变。甚至督察方中信也不例外。而当机立断开枪毙恐让警员相形失色的张国荣却没因此而前途坦荡。相反,杀人一次心魔顿开不可抑制……本片应该算是一部道德模糊正邪混杂的港产彩色Noir!

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方中信戏份也不少,愣是被对面戏疯子衬得像浪费进度条来的。

9分钟前
  • 说了我是黑无常
  • 还行

剧情很有张力,导演较差,但哥哥演得相当出色!不要说什么枪是用来救人的这种鬼话,枪是用来杀人的。

13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为什么我感觉不如枪王之王

17分钟前
  • 心如止水
  • 较差

叙事色调剪切均为上品,几场枪战的设计极富质感,但如果主演不是那个不羁的冷笑中还似乎带有一丝温暖的张国荣,影片不会有现在这般迷人的气质。

2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2011.4.23于寝室,原来是《枪王之王》的前作。。

27分钟前
  • MR.Pain
  • 还行

子弹时间?97?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2010-07-22 看了枪王才懂枪王之王里一些莫名其妙。张国荣真是太有范了。他那种坏坏的感觉真是令人着迷。一开始我以为他真的是为了女朋友,感动了一把。后来明白,是因为那种杀人以后的快感。唉。心魔。

30分钟前
  • NIC
  • 推荐

分了两天看,刚好是人物的两个阶段,有种一夜之间变了一个人的感觉。张国荣有些不像演的,,,要不是好演员就是个烂片

31分钟前
  • 执笔未遂
  • 较差

从个人感触来讲,这部《枪王》塑造了一个很棒的杀人狂形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Leslie的精湛演技,这是Leslie演员生涯后期作品,演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仅仅通过一些细微的表情及眼神就能够刻画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变态杀人狂。Leslie的作品又少了一部可以去看的,慢慢来,不急着看完,珍惜现在还有得看的日子,真的难以想象刷完哥哥的全部作品之后要怎么办,一遍又一遍地重看,真的要慢点来。与《枪王之王》对比,这部片子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从主观上来讲,我会觉得《枪王》我更喜欢,也会重看。但是站在客观的理性的角度来讲,《枪王之王》的整体的剧情逻辑以及具体情节上的心理分析是要比《枪王》好得多的,客观角度上《枪王之王》的评分要比《枪王》高一点点,仅此而已。

36分钟前
  • leslie
  • 推荐

当你是个玩枪的高手却没杀过人时,也许你在自己心里还不算是高手。能够轻易夺走他人性命,这样的能力使人上瘾,而放眼望去,有好多人该杀,社会没有他们会更好 - 枪王只是用枪厉害,和心理疾病无关。这是一部属于张国荣一个人的电影,全凭演技支撑,内心戏演得很好,而当他不在荧幕上时,电影就变得比较沉闷。并不是说方中信不好,只是角色的重要性差距太大,本片没有警察也可以发展剧情,但没有枪王就不行了。

37分钟前
  • 欢场华佗
  • 推荐

终于把这片看了 。字幕组演员表最后有只警犬的名字。杀 杀 杀,冷酷到底,本以为同归于尽,终于还是正面的一方存活的主题,否则,这片该遭封杀了吧。。

41分钟前
  • 咕咕
  • 还行

粤语版。每次决定重看某片前都想会不会遇到一部开始很喜欢,现在不钟意的,结果,完全没有。没有不喜欢,只有更喜欢。为什么现在的自己要怀疑以前的自己呢?:)

43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里面的人怎么都有点儿智障,行为都没什么动机,除了张其他的表演贼浮夸。

45分钟前
  • Jay_易小炎
  • 较差

最大的意义在于观赏张国荣的演技 赏心悦目 心疼他对角色的代入感

48分钟前
  • 眠于风
  • 还行

从新回看枪王,才觉得枪王之王还是有断距离,差别不在导演和编剧,而是演员。

50分钟前
  • snowinter
  • 推荐

这两天看的都是些啥电影...没比树海春好。

54分钟前
  • 我嘴很大
  • 很差

尽管哥哥的表现极好,但是对不起,影片还是三星

56分钟前
  • 不二
  • 还行

难道只有我觉得枪王之王比枪王要好看一些?

59分钟前
  • 包人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