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其中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它的音乐吧,其实仔细留意,音效也是相当给力的,哥搜索一下才发现原来是李米的猜想配乐毕晓笛的作品,难怪难怪,如果吧电影比喻成一盘美味的主菜,那么配乐便是调味的香辛料了。
最近看灾难片《2012》3D、《1942》什么的比较多了,正好看到这部《南方大冰雪》心想不差这部了,就顺便买了票进去看,本来想着这是“五毛片”都是过把瘾,不过意想不到的是,这电影戳中了不少的泪点。
通篇讲述的其实就是三个军人与一个女生救阿婆的故事,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好歹也接上了08冰雪的背景,雪的冷与人心之暖融合,从而实现电影的升华,而在整个援救过程中,其中一个泪点在于汽车过桥的情节,连长算是第一次给予杨华华肯定的鼓励,军人的感情都是含蓄的,并不容易轻易表达,连长算是吧他的信任赌在这位90后的新兵身上,而且剧情告诉他,他的信任是正确的。
第二个泪点在于他们托起阿婆,横过冰冷的河水的剧情,那是战友手足之情,相信玩过拉歌,军训过一下的童鞋都会深有体会,军队的情操,不仅可以从几个牺牲与几个奉献的情节表达,一首朗朗上口的军队名曲,几个表达到位的歌词也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印象清晰的泪点莫过于连长的伟大牺牲,主旋律电影通常免不了有人牺牲,作为一个连长,他尽职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却没有未等着她的女人带来喜讯,这是人生,多遗憾都没办法。
总的来说,电影还算很优秀的,喜欢主旋律电影的童鞋,这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与我当年冰灾经历相去甚远啊……5块钱一杯水,25块一包方便面,哥当时一顿饭没吃什么都几十块了,不过战士哥哥们给力到是真的,他们的付出很大,我们在车里都冷得要 死,他们还在外面铲雪,这倒跟《南方大冰雪》的军人场面很像。
扯远了,不得不说,南方大冰雪对当年雪灾的反映还是很深刻,而且飘雪特技实在不错,临场感不错,而且主旋律氛围不过重,拿捏合理,不会太矫情。
因为无聊然后搜某个演员就看到了这个片子,然后一看豆瓣评分这么低,但还是好奇的去看了看。
简单分享下感想吧。
1,从剧情安排上,编剧真心无力吐槽。
过于夸张和简单的编剧,虽然我知道08年雪灾影响之大,整个影片从一个小的事件中来突出主题,这种手法我个人觉得还不错,毕竟大场面肯定免不了假大空。
但整个剧情安排和进展真的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选取故事太单薄导致拍的太拖沓,有种为了感动而感动,让人感觉到没有那么引人入胜的真实感的感觉。
这种救援方式,然后还在高速路上,还失联了,真『灾难』片啊,我D的救援水平也太差了吧,难道又是战忽局?
整个编剧感觉讲一个好故事讲的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而且还讲烂了,这才是最大的败笔,电影很多时候就是讲故事,就看故事讲的好不好,这个就是讲的很不好的那种。
2,细节处理上,有很多细节处理的很好,但也有很多处理的很烂。
比如最后女军医的那个戒指戴在手上,显得很大,这应该是反应了买戒指的人并没有太多去了解戒指的大小,从侧面烘托了儿女情长和保家卫国的取舍。
但总体还是缺点很多。
如地图,对讲机什么的,还有开头的闭眼倒车,有点漏洞百出。
3,感情上,确实让人很感动,毕竟政治正确嘛,不过这里的政治正确的感情,并不让人烦,这点是我打分的原因,主旋律的片子,很忌讳的是掺杂了太多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思想上的强加,而这部片子在这块表现的就比较真实,比如说动员大会的讲话,比如说最后团长面对采访时候的讲话,虽然看上去我们都觉得这个太过于形式化,但同时这个也是很真实的,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这样,在豆瓣里就不加探讨这个问题,我只想说这种表现相对比较真实。
还有班长在面对别人骂『臭当兵的』时的愤怒,还有富二代的成长,更加将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
所以在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上来说,虽是主旋律,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里面没有大道理,却处处让我们看到最可爱的人。
总体来说,开头虽然还好,虽然平庸但是不觉得烂,片中的故事讲的太烂,结局刻画的深刻,仔细想想,还是反思很多问题。
在当今社会,很多时候我们在骂ZF,骂JC,骂军人,就像前段时间一位女性乘高铁阻拦关门等他的家人,后面有人说JC都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不把她拉下去,但正要拉下去了,估计第二天他就会在网络上被喷死,那么群众的舆论也许就不是拦高铁而是JC打人了,我们一面在质疑,一面在喷,又一面说别人做的不够,这真是很可怕的现实。
好吧,我还是愿意给个中等偏上的分数。
😁
影片真实表现了军人的奉献,军人的职责。
“灾难的背景里,我们没有能力充分表现自然中的灾难全景,但我们写了灾难里每个人的成长。
电影中最不想当兵的人留在了部队,继续着连长和班长的职责。
最想留在部队的班长,却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毅然选择了复员离开部队。
这一进一退正是他们成长的结果
《南方大冰雪》影片中,一开始敖翔扮演的富二代90后军人和房思瑜扮演的网络红人,关系剑拔弩张;王奕盛扮演的70后老班长也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吴超扮演的80后军人寄情于工作却怯于承担感情的责任。
每个人沉迷在自己真善美的天地,用自己的标准生活,而忽略了理解他人和承担责任。
这场罕见的灾害,却改变了这些人对于自我和生命的看法,他们纷纷在灾难中开始直面人生,最终伴随灾难实现灵魂救赎和自我成长。
看似像一群小人物的自怨自艾,却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对灵魂的叩问。
影片以小见大,观众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
不过这篇影评主要是谈论特技效果(看标题就知道了),剧情姑且不论,在今年的国产灾难片中,《南方大冰雪》虽然没做到宣传中那么给力的顶级效果,不过也算是上剩级别了,飘雪镜头处理十分得当,并且在电影中端与末端经常出现,基本处理得毫无违和感,白雪皑皑的感觉明显,对于我这个经历过08雪灾的人来说,只能说如果是3D的话,效果就完美了。
2012的末日说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片,不过可以算得上比较优秀的,就只有《1942》、《南方大冰雪》,一个旱灾一个冰灾,两大电影上映完美PK电影院实在热闹。
今天单位组织观看了一场情节灰常跌宕起伏激情荡漾震撼人心惊心动魄肠穿肚烂哦不,荡气回肠的电影《南方大冰雪》。
电影共有一条主线,三条支线。
主线讲述了08年南方冰灾期间,以某军区某团的苦逼脸连长为中心代表的PLA战士们用黄金圣斗士一般的身躯营救一名急病患的故事,此线贯穿全片始终。
其中讴歌了苦逼脸连长的慷慨激昂,在有病患急需救援的时候,还不忘对受困的群众发表演说,获得了众位亲们的一致好评;尤其讴歌了苦逼脸连长的神通广大,该名同志在与总部失去联络、不熟悉路况且手中只执一张广东省地图的情况下,居然在地图上找到了一条窄窄的山路可以返回,结果在途中淌过了一条估计是地图君没有标出来的宽宽的河流,导致伤病复发,最终在试图抄近路翻山攀岩过程中,苦大仇深地思索了良久后,壮烈牺牲。
三条支线分别是:其一,话说苦逼脸连长与御姐女军医神交已久,某日女军医在办公场所借体检之名暧昧地抚摸连长粗壮的,咳,大腿,两人相视一笑,眉来眼去间大有“你懂的”的意味,只见军医姐的手慢慢向上移动……等一下!
正待观众都以为剧情将要向某岛国动作片方向发展的时候,导演及时提醒了大家:尼玛这是天朝主旋律片哦亲!
军医姐仿佛也刚想起来这点,猛的将双手抽离连长之大腿。
正当众人津津乐道连长哥与军医姐那秋天的菠菜之深意并期待导演将这俩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时,擦,连长哥居然直奔主题,在出发救援任务前,还专门腾出时间,华丽丽地甩出了一枚钻戒向军医姐求婚了!
这连长哥也真是不解风情,求个婚嘛用得着吼么你看你把女军医都吓哭了顿时变泪奔小萝莉了,然后连长哥也顾不得好言相劝啥啥的,就霸王硬上弓把钻戒塞人家怀里了讨厌伦家答应你了么真是死相此处的起承转合当真是如滔滔江河一泻而下般流畅自然呢,而且看得出导演用心良苦红果果地暗示大家,连长在后面要牺牲了所以甭管什么整装出发了还是趁早谈个情说个爱不然之后就连话都说不上了。
后来,连长哥执行接回急病患阿婆的任务,连长哥在急病患阿婆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还不忘坐在山路边向部下尽述心中情,说什么乡下的未婚妻向咱要车要房咱给不起,强调了一番咱俩还是清白的神马都还没做,就正好遇到女军医这个同样的失婚少妇所以一拍即合云云,引得部下好一番YY。
在连长出任务N久失去联系之后,女军医才跟团长透露连长哥有老病根,团长当时就震惊了!
可以想象他内心是咆哮了多少次泥煤你不早说你咋不早说啊啊啊啊啊啊之类的。
最后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当苦逼脸连长的遗体被带回时,女军医不顾形象,在众目睽睽之下披着一头憔悴的乱发扑将过去,用戴上戒指的右手在遗物上抓啊抓……其二,长得像郭德纲的肥仔班长,灰常维护自己的尊严,在某次出外途中因汽车追尾事故与富家女甜甜不打不相识,从而产生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欢喜冤家感情。
然而,肥班长对战友兼部下的感情却更为深厚,只见他在面临抬病患担架和帮扶受伤战友兼部下的选择中,毅然地将抬担架上陡坡的重任交给了弱女子甜甜却选择了好基友,呃,好战友的怀抱。
这种兄弟爱真是让人动容得紧呢。
最后,肥班长复员,在火车站观看了前来送行并表示敬意的军锣鼓队表演后,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番讲话真挚,感人,众官兵纷纷流下了鳄鱼泪。
其三,某个角度长得像彭于晏的爱飙车富二代小兵小杨同志的故事,此男时而得瑟时而耍帅时而白目时而欢快活泼时而胆小怕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傲娇受。
一开场就展示了自己非凡的闭目倒车技术,接着又表现了自己过去在道上练就的超车漂移急刹绝技,影片中段还谦虚地小试了一下吉普车过独木桥的独门功夫,最后车陷泥中受伤强忍不得不拖着肿大的腿徒步涉水爬山。
好吧,当时我是想吐槽导演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原路返回虽然车过不了独木桥但至少一路走得平坦安稳咱们小杨也不至于陂了脚,后来一想到导演是故意安排这另外一条路线否则连长哥哥就找不到悬崖牺牲咱们肥班长和小杨同学也就得不到感情的升华了所以我才释然了。
观后感的最后循例应做个总结陈词,可我看完所有情节后就暗叫了一句:What the fxck!
我会告诉你嘛。
以前看主旋律总觉得不太真实,所以往往感动不了我不过《南方大冰雪》算是一个真实一点的主旋律电影,而且对于身临其近的,经历过08年那场冰雪的我,更是有感染力。
用灾难片承载的主旋律电影并不多,本来对《南方大冰雪》不报兴趣,不过入场观影后发现感觉还不错,起码没有以往主旋律电影的恶心感觉。
电影对人物刻画的力度恰当好处,角色并不是绝对的好坏,他们取材于生活,这真实感,不得不说是主旋律的进步。
当年有地震,有旱灾,其实中国在近年来不缺乏冰灾,龚应恬导演的这部南方大冰雪也就正好填满了这一空缺。
虽然是有主旋律的因素,但是其实这电影并没有对ZF有过多的歌颂,而重点在于塑造人物,与表达灾难当中人与人相濡以沫的情感,这实属难得。
想想那年,眼光都湿了。。。 感动!
给低分的估计根本没有部队的经历,根本不了解军人。
连长接到任务带上一士官一士兵去救心脏病危困在路上的老太太,冒着暴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抬着担架,居然还牺牲了连长。请问:病危的老太太在担架上大雪中颠簸折腾几个小时,居然还活着?在灾民都在用手机的情况下解放军执行任务居然是用对讲机,还特么是坏的?这么单一的救援行动如此笨拙与不得力,完全
太棒啦,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啦、真正值得家长带着孩子去影院观看,坚强、感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谢谢你,又让我找回了坚韧的意识,从电影院出来后我女朋友搂着我默默的说,老公我爱你,我爱咱们的家庭,以后我要好好的工作,咱们好好的生活,我当时就感动了。
当兵的人。没啥不一样。
大灾大难从来都是军人挡在前面,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军人负重前行!向军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这根本没必要拍成电影的···
今天无意间翻到的小电影,那年的记忆已经模糊,唯一记得的是坐火车晚点了两三个小时,听说就是火车来的地方下大雪…电影平凡普通,却在周连长牺牲那刻感动莫名,再等等部队派的人就到了…唉!班长退伍也可惜了…军人从不考虑值不值得!会第一时间想着国家和人民。
在灾难面前人们总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这部影片里周志强在生与死的一刹那,最终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舍弃自己的命。去保全那位婆婆的命。最终婆婆得救了。他却英勇的牺牲了。影片在某些情节和人物的心里设计的还是挺到位。让人看到有些情节的时候,情绪还是有些小波动。华华在剧中虽然前期很稚嫩,最后一次一次的蜕变。让他理解了作为一个军人正真的使命!
片名这么宏大,还不如改名 抢救病人老太太
当解放军战士唱着“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不禁热泪盈眶!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摄影太烂配音太烂,故事太烂,中国主旋律已经要逆天了。主旋律到让人恶心就不好了。
本来是好题材,但是编剧太差了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
烂就一个字
好好的真实故事写成这样。08年冰雪灾害。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加上爱情戏份 唉。浪费题材。
只想说军人不易,披上戎装,肩负使命,特别是战友主演的电影
回忆,感动&温情,人间真情
属实是浪费一个好题材了,太多不合理
将三个“问题军人”具体在同一个行动中 他们通过这次的磨练迅速成长 吴超塑造的军官形象依然让观众热血 对待感情不苟表达 也让人看到这位“最美军人”的美好形象 或许当主旋律真正“自然”过度到没有“痕迹”的时候 那么它们所表达的价值观才会被观众全盘接受 这需要过程与时间 更需要本片电影作为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