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弗道10号

10 Cloverfield Lane,末世街10号(港),科洛弗10号地窖(台),科洛弗档案2,苜蓿地2,地窖,Ten Cloverfield Lane,The Cellar

主演:约翰·古德曼,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小约翰·加拉赫,布莱德利·库珀,道格拉斯·M·格里芬,苏珊·克莱尔,素玛立·蒙塔诺,弗兰克·莫特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科洛弗道10号》剧照

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2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3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4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5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6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3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4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5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6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7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8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19科洛弗道10号 剧照 NO.20

《科洛弗道10号》剧情介绍

科洛弗道10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女子米歇尔(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饰)不久前刚和男友发生争吵,她夜晚驾车奔驰在黑暗的公路上,突然遭遇严重车祸昏迷过去。当她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住手脚,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少顷,一个健硕冷峻的男子霍华德(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走了进来。军人出身的霍华德声称地球刚刚遭遇可怕的生化危机,地球人几乎灭亡殆尽。他在数年前未雨绸缪修建了这个设备、资源齐全的避难所,只为生存下去。避难所内,除了霍华德、米歇尔外,还有另外一个年轻男子埃米特。米歇尔对霍华德的说辞半信半疑,她坚信自己遭到了变态狂的拘禁。 真相究竟为何?威胁无处不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聊斋古卷:兰若之境追踪者第二季橘子郡男孩第一季米花之味第二次机会:体操学院丛林无边大正伪婚~替身新娘与军服的猛爱我女儿的妈妈第三季恶灵春梦赌城绝杀诊断:异议蜘蛛侠3愤怒之上六胞胎母狮怒吼的山丘恐慌邻居的诱惑致不灭的你校花的贴心学霸大武师圣诞节会下雪吗?男丁格尔鹡鸰女神医者仁心你好,执行者决战枭雄情欲写真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前男友狂阿凡提之奇缘历险

《科洛弗道10号》长篇影评

 1 )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近些年,很多欧美恐怖片开始走类似的创意。

逃出了恐怖的小房间,待要舒一口气时,外面的反而是更加绝望世界。

片子里这样的多主题杂糅倒是首创,但整体下来也实在没什么新意。

我大概也算阅片无数,看到后来,恐怖变成麻木,反而模糊了看片的初衷。

现在来看,大抵只是猎奇的心态,于恐不恐怖似乎都不太在意,偶尔看成悬疑,看成科幻,甚至看成廉价的爱情。

如此想来,不如去看谷阿莫,科科。

 2 ) 一部电影三个故事,用智商和编剧们拼速度——北美新片《科洛弗道10号 》漫谈

让我们从这部电影多种影片的类型杂糅开始谈起吧,官方的类型分类是:Drama, Horror, Mystery,或者是:Drama,Sci-Fi,Thriller,小玄儿看后觉得可以总结为:惊悚、悬疑、灾难、科幻大片。

<图片13>最早吸引小玄儿近电影院的,还不是这部电影J·J·艾布拉姆斯的制片,以及《科洛弗档案》相关的联系,而是男主演:约翰·古德曼,因为之前看了太多他在早期科恩兄弟作品里的表演,《巴顿·芬克》里的巨人,《谋杀绿脚趾》里的同伙,以及更多电影里的配角角色,每一个都那么的令人过目不忘,早前的《逃离德黑兰》和去年的《特朗勃》里,他都曾饰演胖胖的电影公司老板。

<图片1>这个演员的特点来自于他本身给人的压迫感,肥硕的体型,嘴角的八字纹,微微一抬手,感觉就可以将人碾碎。

而《科洛弗道10号 》 的故事发生在一间远离地面的地下室里,而这位约翰·古德曼饰演的,就是这个地下避难所的主人。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的掌控力,可谓是紧张气氛的源头。

下面我们就来进入主题,这部《科洛弗道10号 》 到底讲了什么,让观众跪求被虐,媒体不断追捧。

首先它与J·J·艾布拉姆斯在2008年的《科洛弗档案》的关系,由J·J 在导演自述中放话:影片有着部分相同的DNA,但是人物和怪兽都不再相同了!

其实这部《科洛弗道10号 》在拍摄期间,名为《地窖》,之后又改名为《Valencia》,在最后预告片发布的前后,才被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大笔一挥,改为《科洛弗道10号 》。

所以结合前因后果,嗯!

这就是制片人的营销策略呀!

我们看到相似的名称,以为是双胞胎兄弟,毕竟续集之类的才好卖嘛,所以J·J·艾布拉姆斯就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异卵双胞胎”的噱头。

其实两部影片,完全不用放到一起去考量,分开独立更好,如果非要找线索的话,仅仅是在《科洛弗档案》的结尾部分,一个肉眼鬼才看得见的卫星掉入大海,与新片《科洛弗道10号 》的男主角,大胖子约翰·古德曼:霍华德,曾提及自己的服役的海军卫星公司,是同一家。

当然还有影片中很多重复利用的道具不说。

<图片3>你可以解释为,这家公司的卫星,也许是《科洛弗档案》中,引来外星怪兽的诱因,然后,在其中工作过的霍华德,深信灾祸即将来临,就在家开始修建避难所。

故事竟然就这样联系起来了,个人觉得后期生拉硬拽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是作为影迷,J·J粉,还是很欣然的接受了,分分钟看完新片,去老片里找线索。

其实回顾J·J·艾布拉姆斯八年前制作《科洛弗档案》的初衷很单纯,就是拍摄自己的怪兽电影,因为一次和儿子在日本的旅行,让他对哥斯拉这样的丰碑式怪兽影片,再一次充满拍摄欲望,并且还一定要做不一样的怪兽大片,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而他一向对这样的灾难环境下,恐怖气氛的影片,有着与众不同的品味和兴趣。

这部《科洛弗道10号》,最早也是来自于一个想法:“当你昏迷后醒来,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地下室,然后被人告知外界的世界已经毁灭了,你会怎么做?

”。

J·J·艾布拉姆斯像皮克斯一样,喜欢这样 What if 式的假设,于是他担当制片,一众编剧的团队开始延展这个最初的 Idea,其中还抓来了前年《爆裂鼓手》的编剧达米恩·查泽雷。

也许是出于对剧本的信任,J·J·艾布拉姆斯请来了新人导演:丹·特拉亨伯格合作,并给予了超高的评价,该片的拍摄水准,远超于导演长篇处女作的水平。

<图片4>而女演员一早敲定了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虽然在这之前我们未必了解这位女演员,不过她给人的感受,惊艳得像去年另一位被困房间的女主角。

对了我就是在说凭借《房间》一片,而获得金球和奥斯卡两项大奖的女演员:布丽·拉尔森。

同样都是本困房间的戏,当然布丽·拉尔森和儿子展开的母子情,层次更加多变。

而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意外翻车,被囚禁在地下室中,多次经历的不同的心里变化,两位女演员,都不是明星脸,所以更加贴近邻家女孩的效果,很容易让观众入戏。

<图片5>电影的故事开始于由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饰演的:米歇尔,与男友吵架,从而自己开车出城,结果路上遭遇车祸,昏迷不醒。

醒来后,发现自己左腿膝盖被包裹,进而被手铐绑在墙壁的管道上,而右手却被打着吊瓶,房间的另一头,是自己的随身物品。

不得不说,这个开头有些《电锯惊魂》,不是单纯的囚禁,而是给你生存的希望,比如,被抓住了,锁在这里,却又给予治疗,房间的门锁着,但是滴挂杆可以当作工具,勾取自己的手机。

相信在这之前,看过越多的悬疑犯罪影片,观片的过程中,就会越烧脑。

<图片7>这样的一个不严谨的“困”,就与拼命的“逃”,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对立。

观众们从此跟随女主角:米歇尔的视角,开始了一场力求生存的逃亡游戏。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密室逃生片,那是绝不可能的!

之后影片将用三位人物“不确定”的关系,将故事转换为家庭喜剧、病态犯罪,之后再次回归密室逃生。

“房主”也是囚禁米歇尔的男主角:霍华德“闯入者”曾帮助霍华德建造地下室的工人:埃米特“受害者”如同我们每一个遭遇意外的人:米歇尔(以下部分略微剧透)因为这部影片,故事的嵌套非常有意思,所以其实知道的越少,观影的惊喜越多,小玄儿在此就不再引申剧情的部分了。

大致可以用以下的人物关系来理解故事的结构。

“绑架犯”—“受害者”——“卷入者”——蓄意犯罪“救助者”—“受害者”——“目击者”——灾难幸存“变态犯”—“受害者”——“闯入者”——病态囚禁(剧透结束)影片在封闭的地下室中:是惊悚、悬疑的。

而当米歇尔最重逃出密室后,外界的世界是毁灭的,从而转向了灾难与科幻的动作片节奏。

这一次不再是《科洛弗档案》中,DV全记录的逃亡之旅,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不同的麻烦之中。

正如J·J·艾布拉姆斯所描述的,影片的吸引人的魅力,来自于双重的压力,室内的囚禁,室外的灾难,面对危险的人和未知的外界,你会如何抉择,之后又会何如行动,对于女主角:米歇尔来说,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自己才能活下去?

是全片悬在她脑海里,也是悬在观众心里的疑问。

<图片8>从一个被困的普通女孩儿,到勇斗外星怪物的人类战士,几经更迭的故事背景和大环境,让观众们和米歇尔一样,来不及思考穿越的前因后果,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明确当下的状况,之后迅速的做判断,采取下一步行动。

这部《科洛弗道10号》给人的感受,可以说与《科洛弗档案》完全不同,从密室里,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紧张感,到突然面对外在世界的灾难,大环境下的渺小的人类身躯,感官冲击不断的升级。

观众能做的,就是乖乖坐好,等待影片中一个又一个“Jump Scare”桥段就好了,保证每次都中招。

本来说不多说,还是说多了,哈哈,因为年初的《女巫》给恐怖片中加入了文艺片的血脉,感觉今年的惊悚类型片,屡遭颠覆,着实令人兴奋。

并且两位导演都是长篇处女作品,更是令人期待他们的续作。

有趣的是两部电影的海报宣传语还很接近,只不过一个是有关恶魔的故事,一个是有关怪物的故事。

<图片9>这部新片,胆小的女生也不妨一看,悬疑、灾难、科幻的比重较大,惊悚只是营造气氛的手段,关键是,这场103分钟用自己的智商和编剧PK竞赛,试着将自己放到女主角:米歇尔的立场和境况中,解开层层谜题,看看自己的预判会不会被编剧粉碎?

到底是编剧的笔锋转的快,还是阅历无数悬疑片的影迷们的脑子快!

<图片6>之后你一定会大声疾呼,这几个故事拆开来,你明明都看过,没想到这次有人把他们放在一起拍了!

2016年3月15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 这部时隔八年的重启,吸了一批新粉,而老粉却对此表示稍有失望

個人電影清單#233.《科洛弗道10号》<图片1>個人評分:7.0/10正当这周末大家都把焦点放在了院线的《美队3》的时候,我偏偏选了个周五晚上把这部期待已久的重启作一个人躲在被窝看完了。

早在看这片之前,我就设想了一句话,一定要将这句话写进影评里——“假如不是在院线观看,那此片一定要一个人在夜里戴着耳机关着灯看完”。

其实假如我是个新粉,那我认为上面这句话在看完正片后依然是很受用的。

因为在对故事背景毫无了解的前提下,看着这吊诡的剧情在出色的配乐渲染氛围下抽丝剥茧地推进,将是很紧凑且耐人寻味的一个过程。

但偏偏作为一个老粉,也许是心理暗示太强了,在看之前就知道“CLOVERFIELD”这个代名词意味这些什么,所以对片尾发生的一切都觉得是理所当然,而期待的只是导演组会以什么形式和形象去呈现它们,然而最终只有15分钟不到的高潮部分也显得比较仓促(当然,新粉经过前面80分钟的蛰伏铺垫,可能反而会觉得后面的15分钟来得特别神来之笔)。

所以假如你之前没看过前作《科洛弗档案》(下简称《科档》)或者看过也早已忘记的,我还是8分推荐你去感受下这个密室x悬疑x惊悚x科幻的重启作《科洛弗道10号》(下简称《科10》)的。

文章下面的内容涉及剧透,更大部分的受众是面向看完正片以及还没看正片又无畏剧透的老粉们的。

-分割线-<图片2>◆作为一部重启作,《科10》跟前作《科档》有什么关系吗?

有,必须有,但很遗憾的告诉你,并不多,且不明显。

几条电影的幕后花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疑问:1、影片在筹备和拍摄期间并不叫《科洛弗道10号》这个名字,而是用代号《瓦伦西亚》。

2、电影发行方派拉蒙在排片的时候用的名字是《地下室》。

3、制作人J•J•艾布拉姆斯发现《地下室》的故事和他2008年制作的《科洛弗档案》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后来才决定把影片名称换成《科洛弗道10号》。

(以上花絮概括原文出自:http://ent.sina.com.cn/m/f/2016-03-24/doc-ifxqswxk9585889.shtml)所以可以看出这部片本来并非原作正版续集,更像是个“伪续作”。

而两者虽有共同的制作人J•J•艾布拉姆斯(就是Lost的编辑、导演)、末日将至的故事背景等,但其余从导演到编剧到演员班底甚至是异形的造型,全部物是人非。

但其中最大一个联系则是,在前作《科档》的结尾镜头中,在一个临海岸游乐场镜头里,观众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细微的细节:远处的天空有顆卫星从天滑落坠入大海。

而根据《科档》的官方幕后花絮解密,这颗卫星是属于男主Rob所在的Tagruato公司(官方特地为其做了个官网,语言只能选英文才能进入:http://www.tagruato.jp/);而恰巧,《科10》片中的地下室业主大叔也是这个Tagruato公司的员工。

当然,两部片联系不大这也并不能狭义地否定本作,两者还是各有特点的,这就看观众偏爱的口味了。

两部作品的外星人外观对比:1、科洛弗档案的异形:<图片3>2、科洛弗道10号的异形(是的,连张脸其实也看不清…包括boss在内):<图片4>◆《科10》的看点在于哪里?

《科洛弗道10号》最大的一个标签就是“密室“,当然还有与前作相类似的”外星人“、”末日“等元素,但最突出的还是密室这点。

影片开头也丝毫不拖沓,仅仅用了6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直接把主角妹子塞到地下室里,接下来正片之中有超过75分钟是在密室中发生的。

说到密室片,很多人脑海会马上弹出许多部经典作,而密室片也很考验镜头取景与拍摄技巧。

不过《科10》并没有在这方面有过多的惊艳展示,但也可能就是简单的几个鸟瞰视觉、剖面视觉:<图片19><图片6>最华丽的也不过是女主刚出来的大厅时的全景扫描镜头(图太小可见:http://chuantu.biz/t4/11/1462720139x3738746523.jpg):<图片11>虽然镜头平实,但在地下室部分,电影还是一直用镜头语言将故事格局限制在了一个密室立面,导演自己也解释:之所以不用穿墙镜头等技巧,就是为了让观众也与女主一同感觉被困在一个密室内,无法逃脱。

既然镜头并非本片的核心看点,那我们就来看角色与演员。

本片的核心人物也只有三个,一大叔、一御姐、一傻小伙儿。

它们之间关系也非常简单,就是互为陌生人,只是机缘巧合都来了这房间。

(好吧其中一个明显不是巧合)<图片8>只是三个角色性格迥然:主角妹子负责保持客观唯物主义态度怀疑一切勇敢逃出生天、傻萌而无防备心的配角小哥负责怒送一血。

但其实最最核心的人物并非他们俩,而是那个地下室屋主大叔,没了他这70分钟的地下室部分大概就真的毫无看头,跟《危情十日》中的女护士一样,虽然他并非一部电影中先入为主的“主角”,但戏份的重要性相较主角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致感受下他的癫痫式演技吧(不能插动图实在太可惜):<图片12><图片13><图片14><图片15><图片16><图片17><图片18>◆《科10》和《科档》对比如何?

其实抛出这个问题完全是为了追忆一下当年看《柯洛弗档案》的那种情怀。

所以,按个人主观来说,《科档》实在有意思太多,两个最大的原因——1、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模式。

这个大概就是主观原因了,我不确定伪纪录片的这种拍摄模式是从《科洛弗档案》开始还是从《死亡录像》开始火起来的(其实鼻祖可以追溯到90年代末的《女巫布莱尔》还有《最后的广播》),以至于后来名噪一时的《鬼影实录》系列、《墓地邂逅》系列、《致命录像带》、《阿波罗18号》、《超能失控》等等,这种伪纪录片题材大概多少也都是借着《科洛弗档案》和《死亡录像》当年火爆后的余热,才能不断拍续下去。

(文末附上3个网址,都是搜刮伪纪录片式拍摄手法的惊悚片,若有兴趣大家可以一口气搜刮)其他类型的电影炒冷饭的话大多都是惨淡收场,但唯独科洛弗这个系列,我倒真的不介意制片方继续炒伪纪录片这种冷饭,尤其是手持DV拍摄模式,对于一个不晕镜头晃动的我来说,这种拍摄会让我看电影的代入感增强非常多,紧凑度也不是一般的片子能达到的水平。

(当然这种拍摄模式要想出色,就必须要有优秀的剧本支撑,否则反而会显得虚假,直接影响观众的观感)2、极为有想法且耐人寻味的幕后故事解密。

《科档》当年的制作成本好歹也用了2500万,在美国军队和异形战斗的许多画面即使现在看起来仍非常精彩。

但最最让人叹服的是:导演组对片中的细节铺设是超乎想象得多,且除此之外还在DVD发售环节补充了电影中没拍出来的隐藏花絮和故事背景。

当年我可是翻这些资料翻得津津有味的。

(具体可见这网址:http://fox.lee.blog.163.com/blog/static/863789200831923227563/)这也奠定了《科档》会成为一部伪纪录片里的成功作的基础——它考虑了观众的思考角度,在电影之外还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体验,这也是它当年口碑大赞的原因吧。

写到这里,便愈发觉得前作《科档》实在是比《科10》有趣太多,不多说了,我再去重温一下…..Ps,伪纪录片式电影清单网址:1、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15999/2、http://group.mtime.com/thriller/discussion/1446767/9/3、http://tieba.baidu.com/p/2038962062

 4 ) 两坏蛋害死无辜小哥的故事

胖子和女主都不是好人,胖子明显对女主有企图,而且从一开始就排斥无辜小哥艾米特,最后终于找了个理由干掉艾米特。

梅根的事情没交代清楚,但是这个事情胖子撒谎了,照片是布兰妮不是他女儿梅根。

布兰妮两年前从村里失踪,然后女主米歇尔在地堡发现了布兰妮的带血耳钉和天窗内测的刻字"help"。

说明胖子确实没对她做啥好事。

艾米特被解决之后胖子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女主过二人世界了。。

女主也不是啥好鸟,从他男友跟她打电话所说来看,他男友并不是什么坏人,那只能说明女主也不是啥好鸟。

进到地堡之后也是各种给胖子使坏,从来不安分,非要拉艾米特逃出去,最后东窗事发也是看着艾米特帮她顶罪。

她回忆后悔的事情也是表现出她的自私自利,总是享受别人的保护,该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没做到。。

里面唯一的好人就是艾米特,成功被女主坑死。

从他回忆的后悔的事情来看他应该很懦弱,但从表演来看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最后手撕外星人确实烂尾,要那么好消灭怎能会让他们占领地球。。。

 5 ) 外星入侵与监禁逃生的克鲁苏调查报告。

背景是科洛弗悖论之后,接续在科洛弗档案发生的同时或者平行空间,更加完善了科洛弗宇宙,设定是可圈可点的,但剧情方面,与其说是科幻恐怖片,更像是惊悚推理片,结尾拉了坨大的,高开低走了属于是。

————————————讲述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因家庭变故而与女儿梅根及妻子天各一方,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几近疯狂。

两年前,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渴望,绑架了一名无辜女孩,企图将她视作女儿的替代。

然而,这名女孩无法忍受这种非人待遇,试图通过天窗逃离这个囚笼。

不幸的是,天窗被牢牢锁住,她的逃亡企图被残酷地扼杀,最终在绝望中丧生。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留下了血迹斑斑的求救信号和一只耳环,作为她悲剧的见证。

两年后,这位男子的目光又锁定了另一位,也就是女主角。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车祸,企图将她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而,凑巧的是这场阴谋遭遇了外星人的袭击。

他利用这场灾难,以保护女主角为名,将她囚禁于自己的家中。

起初,女主角对这位大叔的末日言论嗤之以鼻,加之他用锁链束缚她的自由,更是让她难以置信,正如每一个调查员刚进去模组时对一切抱有怀疑。

但随着她亲眼目睹外界的混乱,她逐渐放松了警惕。

大叔也承认了车祸是自己的“无心之失”,三人似乎开始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更深的暗流。

在空气净化系统出现问题需要维护时,女主角无意中发现了天窗上的血迹和梯子下那只带血的耳环,通过另一位男性角色得知了大叔曾经的罪行,就如调查员们发现了关键信息反转。

在大叔称呼她为“女孩”“公主”时,她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大叔心中女儿的替代品,他甚至强迫她穿上他女儿的衣物。

这一切让她决心与男二号一起策划逃脱。

不幸的是,大叔发现了他们的计划,残忍地杀害了男二号,并用酸液销毁了尸体,这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也曾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过那名被绑架女孩的遗体。

最终,女主角在绝望中爆发,不仅成功逃脱,还意外地击败了外星飞船,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救之旅,或者说调查员之旅。

————————————个人比较在意的剧情点:①一个私人铸造的地堡,即使房子、地下室和外面有隔离气压舱,空气净化系统再怎么厉害,也没法完全阻隔空气,同时能源也存在问题,如果做到供给空气系统以及日常的水电。

②影片中的怪物虽然可以推断出来是小兵,但是战斗力完全不对等,不论是追女主还是那艘飞船。

尤其是大飞船被燃烧瓶在密集气体的空间点燃爆炸,符合物理又不那么符合。

结尾远不如悖论里被怪物吞噬的嘲讽。

③大叔的角色完全是为了反转,反转再反转而设置的。

④跟《隔绝》类似的科幻悬疑题材影片,但本片的故事情节有点反类型的感觉,有恋童癖好的变态老兵借末日之名,囚禁年轻女子,最终被反杀。

⑤女主演过《死神来了3》、《冰血暴第三季》《双子杀手》,还有《怪形前传》⑥是否可以解决掉胖子后占领地堡?

(末日经典的套路)⑦如果还是当做克苏鲁类的调查档案,本作也是监禁逃生篇。

————————————剧情补充:很多情节导演在现实里做铺垫,然后自己探索,这变态大叔确实知道很多东西。

从霍华德官网照片里穿的T恤得知,他建了一个网站叫Radioman70。

输入Radioman70.com,你会发现一个人页面叫“Funandprettythings”(有趣又美丽的东西)。

霍华德因为思念女儿,把女儿最喜欢的东西放在这个页面,其中有一张他女儿最喜欢的电影《Pretty in Pink》的截图,点击图片,密码是电影最知名的对白“Do you want to talk?”点进去,里面全是霍华德写给女儿的秘密信息,他曾经多次警告女儿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她应该回家。

从这些信息,我们还能看到霍华德过去的经历,以及他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霍华德曾经在美国海军供职,主要工作是“SeaSat项目”——用卫星来监控苏联的特工活动。

SeaSat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卫星项目,1978年6月27日发射,106天后结束工作。

很多人曾对SeaSat过分短暂的工作期限表示过怀疑。

在“科洛弗宇宙”中,显然是因为有人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为了防止泄密,美军把这个项目提前取消了。

霍华德见过那个“东西”,而且无法释怀。

在他的同事想把见到的真相公之于众,却被美军以苏联间谍的名义关进监狱后。

所以霍华德决定离开海军,自己独立调查此事。

在科洛弗怪兽攻击纽约后的第二年,霍华德加入TAGRUTO的子公司Bold Futura,还在2016年被评为“最佳员工”。

多年的独立调查让霍华德逐渐失去信仰,被阴谋论冲昏头脑,开始变得神志不清,于是他的妻子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6 ) 在外星人入侵的年代遇上变态叔

这个故事的设定是我喜欢的,类似末世年代,建个地下城堡,有吃有喝有玩,大家住一起,不管外面天翻地覆,总有一处安全温暖的空间让人得以生存下去。

只不过,这个空间的主人是个变态,一开始让你住进来的想法就不单纯。

首先,不谈科幻成分,单说最开始对胖叔的分析。

女主醒来,发现自己正在输液,腿伤了已被固定但同时被铐住,房间门锁着。

这些行为传递的信息是,要你活着,幽禁。

其实这两点是很关键的,不论中间过程怎样转换,但目的就是这个。

所以,不论中间发生任何兜兜转转的感情变化,如果你能对一件事的最终目的做出判断,那么就能保证一路不丧失警觉,而也许最后活下来,靠的就是这点警觉。

胖叔进来说了原因,我路上救了你,外面世界已经被袭击了,人被空气感染外面没有生还者,你出去就是死路,是我好心救了你,你要懂得感激。

之后遭受女主两次袭击,被棍扎,被玻璃瓶砸,但都还是以德报怨。

真末世年代,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人性只会更艰难,好心救人也很难好心到这种程度。

接着又发生了种种,让观众在怀疑与信任之间来回摇摆。

具体我就不写了,前面很多影评都有详写。

最终,疑点被逐渐证实,胖叔果然不是好人,他应该有恋童癖或者恋年轻女性,但严重的是他有幽禁癖,这个地下密室最开始的目的,不是所谓的防护,什么狗屁防护那一套都是说给外人听的,他总不能告诉人我建这个地下堡垒是为了幽禁女孩吧。

胖叔是有严重幽禁癖好的人,对外界感到不安,他想生活在一处封闭可控制的空间,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将其与外界隔绝,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控制欲中。

地下房间建成了,胖叔晚上开车出去溜达寻找他的地下王国的女孩儿,找到女主,撞翻她的车,将她带回来。

而凑巧的是,外星物种入侵地球,这个地下堡垒正好派上了用场,那个建地堡的小哥也闯了进来。

于是,有了电影发生的这一切。

电影的最后,女主打败变态胖叔终于出去了,原来外星人也真的来了,然后女主又打败了外星人并参加到拯救人类的革命事业中去了 end其实我蛮想看单纯一点的末世情节,几个人只是凑巧生活在安全的地下,大家打打牌吃吃饭聊聊天玩玩游戏,然后某天发现能出去了,世界已经大变样再努力重建家园开始生活。

好吧,我承认我这种设定其实也蛮无聊的,哈

 7 ) 关于电影隐含剧情与疑点的分析

看了几位网友关于剧情的发言,我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交流。

人物介绍:小女孩:被老头囚禁的小女孩,照片里的假梅根。

老头:BT大叔 女主:你懂的男主:地堡中的第三人按照时间线,影片隐含情节如下:1.老头本身有恋(bian)女(tai)情结。

可能对自己女儿梅根做过不好的事,所以他妻子最后选择带女儿逃离。

当然也可能老头成天幻想世界毁灭,把钱都投到地堡建设有关。

妻子女儿前往芝加哥之后,老头不甘寂寞,于是打算囚禁个小女孩玩玩。

怎么做到的呢。

我猜测是老头大方邀请小女孩来地堡参观,又利用她的善良请她帮忙。

考虑到地堡的密封性,空气过滤机的那个房间,只能从内部封闭。

这就需要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女孩从通风口爬进去,把窗子从内部锁了。

因为是熟人或者老头提出付钱,小女孩没有防备照做了。

再次出来之后就不幸被控制。

后来小女孩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条件,为了报信自救,她选择再次来到了空气过滤机的房间,在天窗上刻字,希望有人在外面看见,又在梯子下留下耳环,然后重回地堡。

这一过程老头应该不知情,否则当时外界空气没污染,老头完全可以在外面抹除这些痕迹,而且也不会那么痛快的派女主前往修理,可见老头并不知道那个房间里的求救信号。

2.关于小女孩的死,我推测应该是自杀,或者妄图逃跑被老头失手打死。

老头应该不会主动杀害小女孩。

小女孩死了之后,老头只能四处寻找新的替代品,于是在路上撞了女主(注意:身材与之前的小女孩相仿),将她带回地堡。

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不是在地球被攻击时带回地堡的,而是略早于该时间。

可以说这都是巧合,本来这只是一个地下室拘禁的故事,但是外星人突然攻击地球,没办法老头也只能到地堡中生活。

为什么这样推测呢,首先片头女主听见响声,是男主要强行进入地堡而与老头发生争斗而撞倒了架子,说明此刻攻击发生不久,老头刚刚进入,地堡准备彻底封闭!

而女主由于车祸已经不知道在里面昏迷了多少天,刚醒过来。

另一个细节就是女主的腿之前是被铁链绑住的,因为那时候外面一切正常,女主突然醒了是会跑掉的,而后来攻击发生了,谁都出不去了,自然不用绑腿了。

反过来按老头的说法,如果是攻击发生时,自己心慌撞了女主,那么带到地堡的时候,应该与男主抵达的时间相近,不会有货架倒掉的情节。

而且并不需要绑腿啊。

3.再说女主房间。

那么耗资不菲的地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空空荡荡的水泥屋子,要知道全地堡只有老头一个像模像样的屋子。

这个水泥屋子隐藏在食物仓库的最里端,就是为了囚禁小女孩或者其他人特意做的。

可见老头蓄谋已久,不管有没有外星人,他都打算在里面囚禁小姑娘来玩乐。

4.再说男主。

他的死是必然的,不管有没有剧情的原因。

首先他是一个闯入者,不速之客。

如果没有攻击,老头囚禁女主在水泥屋中满足自己的龌龊。

有了攻击,更是顺理成章的可以与女主在地堡中过小日子。

因此他对于出地堡这一话题极度厌烦,比如男主在餐桌上说未来若干年都在地堡生活之类的话,老头特别愤怒。

事实上他甘愿一辈子不出去,而与女主过日子。

老头第一次餐桌发怒就是因为女主“调戏”了男主,故意摸他的手,最终杀了男主,不是因为男主说要枪,深层原因在于男主说,他想要与老头同等地位,让女主向尊敬老头一样尊敬他,这就犯了老头的忌讳了,要知道老头的占有欲可不是一般的强,因此男主NG。

5.老头是恋幼女就不多说了,太多例子了。

最关键一点就是,女主几次想要逃离,老头几次发飙。

但生气的理由是什么?

是女主想要离开他!

对于正常人来说,不应该是这样考量的吗?

担心女主开了门,地堡空气污染,大家跟着遭殃。

如果老头这么说,再联合男主,未必女主这么自私,一心要跑。

这就解释了,老头每次都没有责难女主,你开门大家一起死,希望你能考虑其他人的生命,不要太自私。

他的逻辑是:我救了你的命,你必须报答我。

所以你不能离开。

相反,他对女主的行为有些许赞赏。

可能觉得对有行动力的女主的控制更有成就感吧。

(别问我怎么想到的)就连最后女主要跑,他都始终手下留情,没有真的拿刀捅女主,最后甚至哀求起来了。

 8 ) 论人的反射弧

不知道是不是我反射弧太长了,刚刚看完是吓得要死的,看过一段时间后竟又觉得有点好笑,因为一开始我以为是悬疑片,后来发现是惊悚片,后来我以为是恐怖片,最后没想到居然是科幻片。。。

剧情的各种反转看得我是一惊一跳的,因为我入戏比较快,跟我一起的姑娘觉得一点也不恐怖,就是被我吓着了。。

看完到第二天我大概出戏了,才觉得有点搞怪,因为我到那个妹子逃出生天的前一刻依然坚信外星人入侵地球绝对是那个老头糊弄人的,结果还真。。

可能再多看点科幻片才会习惯这种大转折把。。

 9 ) 科洛佛道

电影讲述了年轻女子米歇尔不久前刚和男友发生争吵,她夜晚驾车奔驰在黑暗的公路上,突然遭遇严重车祸昏迷过去。

当她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住手脚,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

少顷,一个健硕冷峻的男子霍华德(走了进来。

军人出身的霍华德声称地球刚刚遭遇可怕的生化危机,地球人几乎灭亡殆尽。

他在数年前未雨绸缪修建了这个设备、资源齐全的避难所,只为生存下去。

避难所内,除了霍华德、米歇尔外,还有另外一个年轻男子埃米特。

米歇尔对霍华德的说辞半信半疑,她坚信自己遭到了变态狂的拘禁。

真相究竟为何?

威胁无处不在?

电影的问题便是跟前作之间那种故意而又牵强的联系,除了那个显得失望而又脱节的伪高潮结局,该片还算一部成功的、令人神经紧张的惊悚片

 10 ) 恐惧是人性唯一的牢笼

自从奥地利兽父事件发生之后,有关女性被囚禁的电影已经拍了不止一部。

比较早的应该是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可爱的骨头》,还有德国人拍摄的《3096天》,再有就是2015年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的《房间》。

这些电影都还原了女性遭受劫持并囚禁的过程,让观众难以直面这种人性至为丑陋的一面。

《科洛弗道10号》也延续了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无疑是一个异数。

这部片子借了十几年前一部末日灾难片《科洛弗档案》的壳子。

当年的电影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描写了纽约被外星人入侵的惨相,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

但现在这部一样带有“科洛弗”名字的电影,却只是把故事设定在外星人入侵的那一天,成为整部片子的背景,直到片子快结束才出现外星人。

其余大部分却在讲末日笼罩下一个避难所的故事。

女主角米歇尔根本没有经历末日的降临。

她是与男友失恋吵架后离开寓所的,一路开车,在深夜发生车祸昏过去。

醒来后一条腿断了,还被锁在管道上,自己身处一个地下室中,这时米歇尔判断自己一定是被囚禁了,而随之出现的中年大叔霍华德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变态。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米歇尔发现还有一个叫做埃米特的年轻男人也躲在这里,埃米特证实了霍华德所说的外星人入侵说法。

两男一女、密闭空间、外星人入侵,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这是简单的巧合还是真相?

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接下来故事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米歇尔想尽办法逃出地下室。

霍华德与埃米特看起来并非共谋,也没有侵犯米歇尔,但外星人入侵地球、末日降临这种事情怎么会让人相信。

米歇尔找到机会偷得钥匙,打伤霍华德,一路逃到地下室的门口,却隔着窗户真的看到被外星人毒气毒得面目全非的邻居。

米歇尔想要逃出去,邻居却拼命想要进入,显然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第二段米歇尔回到地下室,霍华德也原谅了米歇尔的鲁莽,三个人相安无事稳定下来。

慢慢的,米歇尔改变对霍华德的看法。

霍华德拿出女儿的照片,显得异常悲伤,两人生出一种类似父女的情愫。

米歇尔与埃米特交流各自经历,显得很像兄妹。

末日世界的岁月静好,然而一天发电机停止,为了重启,米歇尔顺着通风管道进入天井,在天井的玻璃窗户上发现用血写下的“救命”字样,并发现带血的耳坠。

带着怀疑与埃米特私下交流,发现霍华德拿的照片中的女儿竟然是两年前失踪的高中生。

米歇尔再一次怀疑霍华德的真实目的。

第三段,两人为了逃出去,一边制造防毒衣服,一边想要设法霍华德的手枪。

霍华德很快发现他们的密谋,终于露出凶相,枪杀埃米特并将其用酸液化掉。

此时,霍华德也不再假装什么父女情深,刮掉自己的胡子,捧着冰淇淋,显然要对他认为的这个“小女孩”下手。

混乱中,米歇尔踢倒酸液桶,弄伤霍华德,然后带着做好的防化服顺着通风管道一路逃出天井。

逃出后,天空万里无云,鸟儿飞来飞去,米歇尔犹豫再三,摘下制作的防毒面具,一切似乎都像一场梦一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霍华德为了诱骗她而导演的骗局?

如果这部戏停在这里,那就与《房间》一样,只是一部简单的纪实电影。

但外星人真的来了,“科洛弗”三个字也不是简单的噱头,片中的外星人正是《科洛弗档案》中把自由女神像斩首的外星人。

总之,霍华德并没有欺骗米歇尔,他确实给米歇尔提供了一个末日的避难所。

正是如此的故事反转,才凸显出这部电影意义和价值:米歇尔的逃出避难的地下室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

霍华德确实曾在两年前绑架了一个女孩,并且将其杀害,但他不是个简单的坏人,不然他为什么会接受埃米特的避难呢?

他完全可以将埃米特拒之门外,与米歇尔独享避难所。

相反的是,他接受埃米特避难后,反而在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中,扮演了负责任的家长角色,虽然这个家长霸道、专制。

反而是两人发现他的秘密后,他才决定除掉埃米特,重新扮回自己恶魔的角色。

如果两人没有发现他两年前的恶行,这个岁月静好的避难所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

米歇尔是否应该一直待在这里呢?

毕竟这里可以保全性命。

可见,导演探讨的并不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人性面临抉择的问题。

埃米特在剧中讲述自己少年时一段经历。

他曾经努力学习,获得了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奖学金,并收到寄来的机票,希望他离开小镇前去学习。

他内心非常为此事自豪,向人炫耀机票,但在临出发的前一晚,他却喝得烂醉,在第二天错过班车,而且没有为此补救。

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过小镇40英里外的地方,他只是恐惧城里的学生都比自己聪明,自己怎么能和他们竞争呢。

正是埃米特如此的故事,一度让米歇尔庆幸自己在末日有如此的避难所,免遭外星人的屠杀。

这也成了岁月静好、得过且过的理由。

但躲开外面的恶魔,躲不开身边的恶魔。

霍华德这个变态大叔,数年前遭受了婚姻巨变(剧中没有说什么原因),妻子带着女儿远走他方。

或许正是这种内心惨痛造就心灵的畸形,他在面对米歇尔的时候,甚至意识不到她是一个“woman”(女人),而一再坚称她是个“girl”,而自己潜意识里把自己暴虐、专制、掌控一切的“上帝”性格当成了无私送出关怀的“圣诞老人”。

两年前被他杀害的女孩就是他内心恶魔的牺牲品。

所以,米歇尔的困境代表的是所有人类的困境。

是选择一个不如意、恐惧、暴虐但却能保持 基本生存的避难所里,还是勇敢地闯出去面对一切未知?

是活得如同老鼠一样苟且,还是死得也要死得有人的尊严?

是活在权威、迷信、昏聩的统治下还是死在朗朗乾坤之下?

这不仅仅是一个性别的抉择,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过于保守的寓言,更不仅仅是哲学、宗教、科学所要探索的伦理边界,实际上这部电影指向每个人的困境。

著名佛教学者宗萨钦哲仁波切说:“如果我们真正对自己诚实的话,就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并非神圣,而是不安全。

”对于不安全的恐惧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人寄望外界的保护,特别是神灵的保护,于是出现了上帝神灵。

然后在神话的编织中,我们认为自己遭受的厄运是因为我们无法虔诚神圣地供奉上帝,而我们如同蝼蚁一样勉强生存又是出自上帝神灵的恩赐。

当神话被揭示为谎言之后,上帝神灵不存在了,但我们的恐惧依然存在。

我们畏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畏惧外星人,畏惧世界末日。

同时,我们以浅薄的科学知识和贫乏的想象创造超级英雄,他们是新世纪的神灵。

当超级英雄也不能拯救我们的时候,我们只好在恐惧中想象我们自己可以控制一切的不安全,控制儿女,控制金钱,甚至控制我们的身体。

所以,恐惧是人性唯一的牢笼。

它驱使大多数人像老鼠一样苟活在自我构筑的避难所里,同时它也驱使另外一部分人变成野兽,希望以兽性驱逐恐惧。

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言:“我们唯一值得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逃出避难所,确实会遭遇外星人;逃出恐惧的囚笼,并不能避免损失和死亡。

但人总是会死的,无论你如何逃避。

如果知道恐惧不过是我们多余的担心,我们才能真正活在此时此刻,活得如鱼得水。

所以,逃出避难所的米歇尔刚刚遭遇外星人确实被懵了,以为自己死期将至。

然而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何不奋力一拼,于是她无师自通打败庞大的外星飞船。

最后,米歇尔在广播中听到两则消息。

一则是在巴吞鲁日建立了安全区,她可以开车去那里避难。

一则是休斯顿一家医院里有幸存者,希望有人前去救援。

米歇尔义无反顾地把车开往休斯顿。

因为,当一个人走出恐惧的牢笼时,他就是一名英雄。

Ps:在准备为《科洛弗道10号》写一篇影评之际,正好一则消息被报道出来。

湖南一名年轻女性被合租的男性下药迷昏,然后被强奸,女生昏厥过去后,男性以为她死亡,用拉杆箱将她拉出去要抛尸。

到达街头后,女生在箱中求救,犯罪的男生才仓皇逃跑,全身赤裸的女生才被解救出来。

具体的案情细节正在被警察调查之中,不好做什么评论。

这件事情因为和这部电影有所相似,如此巧合,值得一提。

本文由公众号“观世影”创作关于更多自创影评请扫下方二维码

观世影公众号

《科洛弗道10号》短评

编剧对整个故事的掌控着实高超,冲突不断,悬念迭起,一直怀疑他们在挖坑等着观众跳,直到那一枪……女主屌炸天!这样智力爆表,体力出群,英明果断,敢想敢干的角色太讨喜了!期待下一部!

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每年多一点这样的电影,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1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在灾难事件来临前的时间与空间分别打点,进行插叙讲述,直接起到了变换故事类型的效果。从悬疑十足的密室逃脱片过渡到外星人入侵的科幻恐怖片,故事一波三折,噱头十足。

13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3星半吧。不过作为新导演,值得给到4星。小格局惊悚片,但看的是导演的潜力。

1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前面剧情设置还算精巧,boss 的各种设局让人期待着一波三折,气氛不错结构工整。然而结尾是什么鬼全线崩盘直降一到半星,本来还指望着一盘大棋呢,结果好好的精致悬疑片拍成了随便胡闹结尾的烂俗恐怖片……

20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

WTF

22分钟前
  • vivi
  • 很差

拿个浴室帘子做防护服,是要把观众当傻子吗

25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较差

吓你一跳,然后扇一巴掌,让你镇定,喂一颗糖;然后再吓你一跳,扇一巴掌,喂一颗糖。配乐大的吓死人。还不错的惊悚片。不知道结局的外星生物跟前面脱节这么严重时为哪般。剧情里有很多铺垫梗。莫名地很喜欢三个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三个人在一起,无论是开心滴游戏还是争吵或是逼迫,都表演的很有味道。

26分钟前
  • LoVe
  • 推荐

并不喜欢套上去的“苜蓿地”元素。Winstead上一次把强悍的女性角色演得很无聊是在怪形前传里

31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较差

编剧胜出!反转加反转再加反转。永远都让观众处在怀疑的状态中。变态的人在世界末日的环境里,终于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了。控制狂魔似乎也映射了某些家长,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要别人对他们感恩。片面出卖了结局,但4个人+1个场景,还是呈现了一个极完美的密室电影。

35分钟前
  • 安大婶
  • 力荐

这么难看我跟我妈也还是看完了。。

39分钟前
  • banana
  • 较差

大半篇幅是囚禁博弈,密室逃脱,“外面”的真相到底如何,几次反转挺有意思的(想到那个经典恐怖段子:你妈叫你下楼,刚到转角被你妈叫住,说喊人的那个是鬼,到底信哪边?)。最后发现还是科洛弗系列。这里提出一个两难选择,如果墙内外都是地狱,该如何选择?最终,女主选择了勇气。玛丽·伊丽莎白·温斯蒂很灵性,好像《双子星座》里也是她出演的女主?其实最后扩大世界观的那十来分钟有些败笔。话说他们都拿到了剪刀,却没有勇气干掉“蓝胡子”……犹豫就会败北。

40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推荐

“细思极恐”~~看之前期望值过高,实际被过分鼓吹啦

41分钟前
  • 推荐

从外星飞船出现那一刻开始,烂尾了。之前的悬疑气氛营造还是可圈可点,外星人一出现,顿然把片子变得悬疑不悬疑,科幻不科幻。导演心很大,总想把什么都往里塞。

44分钟前
  • 老珂
  • 还行

密室 惊悚 灾难 反转 悬疑 外星人 没有激情床戏…… 这部混杂了我很多喜欢的元素的电影是近两年最喜欢的之一!!感觉这个系列可以分别出好几部然后最后汇总一下人类如何取胜走向重生。

48分钟前
  • 豆瓣酱
  • 力荐

这外星人也太弱了吧穿越几万光年来找虐。

53分钟前
  • 新的一周又一周
  • 较差

要说这部和前集没关系,也对也不对。前集纯粹科幻关于外星人,这集90%都是密室悬疑,最后一丢丢见到了《科洛弗档案》的影子。而且之前所有剧情,与将要发生的(铁定有续集)完全没关系(如果女主在密室逃脱中得到锻炼也算),这部完全是个大大的预告片,等下部吧。

58分钟前
  • sam
  • 较差

出人意料的科幻片,女主真是命里多灾多难却又绝处逢生

1小时前
  • oatgnik
  • 推荐

这种好莱坞流水线上的惊悚片每年都有太多,密闭空间、外星人入侵,看不到新意,全片基本依靠仅有的三个角色撑起来,前面絮絮叨叨节奏太慢,更像是披着惊悚的外衣,却讲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王子牺牲自己救了公主,公主开挂击败恶魔...没看到悬疑,惊悚也远远不够,如果下部保持这种水准,还是别拍了吧

1小时前
  • 柯里昂
  • 较差

此片给人生提出的两个终极难题:(1)Aliens or crazy creepy old dude?(2)女主按类型片套路属于比较作死还是过于机智?比预想差,基本知道这是Cloverfield的某种续集+看过预告片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无脑动作片风的配乐是闹哪样。导演虽然新人,不过还是属于走狗屎运而不是真正才华横溢的那一类。

1小时前
  • Rilkele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