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里几乎一边倒的骂声😂 个人觉得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不能光看漫威DC的成功(DC也有不少被骂的很惨的)这部还是比大部分超级英雄片成功的 主角的演技还是可以的 人物设置的不愣头青 团队从陌生到磨合到团结几个过程描写的挺清楚 成员从小白到成熟转变过程描写很多 至少不让人觉得这些人怎么不努力就这么牛逼了。
搞笑点很美国风 Billy的复活伏笔也有 机器人的萌点也很到位。
总的来说 不单单是一部视觉片,友情 信任 家人 团结 体现的挺到位,虽然有些地方不够成熟,但不至于那么烂。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为看这部片子,我是期待中又期待,兴奋中又兴奋,就差在进影院前焚香沐浴更衣了,为的就是看看儿时的童年回忆,五个主角的扮演者还是符合政治正确的,毕竟各种族在演员中都有体现,唯一别扭的就是由于蓝衣战士的人设一时没有转换过来…切入主题,在观影前,内心已经做足了思想工作不要太期待剧情,果然这样反倒会发现电影中的亮点,交代了佐藤到底是怎么变成LED的前情提要,这点我要给一颗星,熟悉的配乐我更要再加一颗星,至于反派角色以及故事剧情全无过去的味道,思考良久还是在加一个星星就当是为了情怀!
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没观看的就从网上看吧。
看完洗洗睡就好,就当作梦回小学一年级了…
可惜我细细个睇嘅係亚视播嘅日版《恐龙战队》,同部分大陆城市播嘅美版根本唔同feel,虽然听住“Go Go Power Rangers”还係很来感,但始终会觉得一班西方面孔扮演嘅恐龙战队很别扭,怀旧嘅情怀少之又少。
曾几何时,特摄片就係日本科幻嘅代表,果种着住西服嘅厚重嘅笨拙,浓浓嘅塑胶感,还有极端中二嘅正义感,构成我童年最重要嘅回忆,5点到5点半嘅最后一段儿童档,係每日放学后最幸福嘅时光。
随住呢几年CG技术快速发展,大行其道嘅漫威等新贵早已彻底摒弃呢种“古老”嘅技艺,但感觉只有特摄先係最原汁原味嘅“奥特曼”同“超级战队”片,即使本片中盔甲嘅质感再完美,战斗场面再华丽。
如同旧年日本票房冠军《真•哥斯拉》,CG特效用得再多,还係离唔开特摄呢块基石。
但本片最为人吐槽嘅唔单止係情怀,中二主题唔紧要,中二嘅剧情先可怕。
一班学校loser唔好好规划未来,听陌生外星人一番花言巧语,就开始做起超级英雄梦,成个星期逃课练技能;前50分都仲係正题,讲紧保卫地球,到咗故事最后一日还未变倒身嘅超凡战队抓狂了,突然急转为情感片,各种真心话大冒险强行插入,视即将降临嘅末日如无物;麻蛋有人溺水连识得同佢做个胸按压人工呼吸嘅人都冇,一个跌落水一分钟都唔够嘅人就咁被活活呛死了!
米国基础教育係有几差。
或者因为我已经过咗中二嘅年龄,而且剧本为咗还原美版电视剧元素,写得实在唔够大气,中二得嚟又略带成熟,受众定位不明。
比较无聊嘅爆米花,唔好睇,唔推荐,极速删除。
只是情怀片而已 ,原作是特摄片比较火的那几年美国翻拍的日本同名特摄片,作为子供向的特摄片吐槽反派智障的可以去看看原版,里面更加智障差不多就是喜羊羊里灰太狼级别的,每集都要被打败一次这种套路,电影里把她变成稍微正常一点的智商已经做了很大改编了,power ranger响起的时候还是很有感触的,可惜决战的时候没有再次响起,为了省钱还把麦克斯佐德的合体cg给砍了。。
#Power Rangers##超凡战队#青少年群体科幻片,整个剧情基本上还是关注高中生这个群体生活及习惯。
久久让观众期待的5位骚年身披战甲的荣耀时刻,最终变成了奥特曼类似的充满山寨气息劣质感十足奇怪造型的农村时装表演秀。
打斗场景更是无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有中国资本注入的原因拖后腿了吗?!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评论涉及透剧,仅因为童年崩坏导致碎碎念的吐槽) 看完唯一感觉就是“童年不仅被消费了,还被侮辱了……”在我看来,这剧除了音乐和角色名以外,和童年几乎没半毛钱关系。
两个小时的片,一个半小时东拉西扯(这是真的,剧情超拖拉超啰嗦!
),顺带近几年美剧通病,黑人演员剧情超多超重要!
存在感完全压过了红衣队长,搞得这个“队长”角色除了带崩队友,简直就形同虚设,整部剧看完了之后我仅对黑人比利有印象,心疼人设崩坏的杰森,和毫无存在感的曲妮…… 各种特效打戏,所以打戏一点也不精彩。
剧情有点太过幼稚,没有任何让人为之一振的震撼场面,也没有让人怀念到想哭的情节,啊……大概那首Go Go Power Rangers的音乐声出来的时候我有怀念到,然后剧情又让我尴尬的回到了现实……丽塔各种团灭对方的机会都放弃了,我都怀疑丽塔女王是不是在水里泡久了脑子进水了,又或者是给反派制造这么多机会的编剧脑子进水了……最后还故意杀一个给佐藤救,不仅给黑人演员创造剧情,还给佐藤洗白,编剧自认为打得一手好牌……却让我不禁想问:老实说这里的丽塔和佐藤有一腿吧?
新出的小队角色变身要求的设定我就乐了……为了变个身愣是讲了一个半小时的队员家庭背景……我就黑人问号了!
讲这些有的没得干啥啊?!
童年补全计划?
重点是讲也没讲清楚!
每个角色都拖拖拉拉扯了有的没的,结果反而让人在意更多,变得更加云里雾里。
人设改动太大,童年的队员是理智聪明的大学生,这部电影里顶多是初中生智商,各种幼稚叛逆……童年15分钟介绍完的剧情设定,这部电影愣是拖了一个半小时。
顺带吐槽,大概这剧里的战衣太贵了,剧里只有不到半小时的打斗场面,有十五分钟以上是坐着操纵机甲的,有七八分钟是特效,还有几分钟的打戏,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服装组小心翼翼的心疼(笑),一部坐着打完全程的剧……舍不得用就不要拍啊,拍这么个不伦不类剧,还指望有人买账…… 有人说这是拍个小朋友看的,嗯……我是和上小学的弟弟一起看的,弟弟看到一个小时不到就离开了,他表示看不懂这罗里吧嗦的讲些啥……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怪兽也没打架…… 我想这部剧也许会有人喜欢吧……反正以后出第二部,我是绝对不会看的……
纳尼,看的,我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
还以为,是因为早起,是我精神不好。
看完了,不是我的问题。
是电影啦,(。・ˇ_ˇ・。:)无聊又无趣,没点亮点。
剧情是个什么发展,节奏慢到死。
看完,只能说,这电影要啥没有啥。
还处处透着一股傻劲。
我还能说什么。
所以,反派大boss,我都想笑了,这是什么等级的boss。
设定也是够奇葩。
勇士,也是设定十分有勇气。
拍得真的十分十分无聊。
又长又臭啦。
哼╯^╰哼╯^╰╯^╰
作为一个小时候的粉丝,我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掏钱去看了,总体感觉作为情怀片还是合格的,但问题也不少。
几个主角的选角还算可以的。
杰森不如原版但也能看出来一个当领导的白人男孩蛮帅的,颜值担当金伯利很漂亮,扎克是华人,长得其实很像第二代黑衣亚当。
曲妮还算可爱,比利单就演员来说还可以。
而且杰森和金伯利的暧昧是原版我就希望看到的。
但是我最大的不满就是,原版电视剧里,五个人都是有小小个性缺陷,但整体很正常开朗的好学生。
而电影版里五个人都变成了所谓的问题儿童。
曲妮的性取向其实只是简单提了下,但除此之外她也是个独来独往不喜欢和人接触的女孩,五个人里最排外。
扎克和妈妈相依为命背景可以理解,但前半段给人感觉就是一个脑子不正常说话疯疯癫癫还有跟踪欲的人。
比利不仅是黑人,而且还是一个有自闭症,热心肠傻乎乎的技术宅。
包括相对最正常的杰森和金伯利也是惹祸精,都犯过严重的错误才会去留校察看。
我可以接受电影和时代的关系适当修改1、2个人的个性,但五个人的人物设定和原版电视剧都相去甚远几乎都不如原版光辉,之前也都不认识,整个结识合作的过程和原本差异太大了,不是被选召的而是意外在山上因为比利玩爆炸找到了能量币。
故事更像幽游白书那样一帮问题儿童熊孩子因祸得福,而不是原版的一群本身就很有人格魅力的好少年背负重任进一步成长。
要这样还不如完全另起炉灶,为何要套着原版队员们的名字挂羊头卖狗肉呢 ?
这也是片子最大的败笔。
因为他们之前根本不认识还有各自的问题,所以差不多2/3的电影剧情都放在他们的结识,合作和各种挫折,节奏是比较慢的。
我看着觉得还勉强能接受,更多观众可能不喜欢这样。
佐藤和阿尔法完美,佐藤的演员布莱恩科拉斯顿现在是名角了,刚出道曾经给恐龙战队的怪兽配音。
丽达的演员伊丽莎白班克斯也没问题,她前半段特别凶残,用很可怕的手段杀人,后半段基本恢复了卡通化反派的形象要找西奥水晶。
这里面设定佐藤是超古代时期的红衣队长,丽达是原先的绿战士背叛了大家杀害了其他的队员,被佐藤用生命为代价封印,这个我满喜欢的。
战斗方面也是不太令人满意的,怪兽戈达从原版的金色大猩猩变成了纯金的怪物。
恐龙佐德跑出来放GOGO POWER RANGER音乐那段不错的,相互间的配合战斗还行,但是合体后就没法看了。
合体过程都没拍清楚就是从火里出来,和怪兽的打斗又慢又不好看,放大招也没特效。
不比环太平洋,比起变形金刚的打斗都差远了。
要说最让人激动的一幕就是原版的绿衣汤米和粉衣金伯利都在战斗后作为围观群众跑了下龙套,当时在影院就大喊Kimberly好几次。
多么希望他们扮演的是更加重要的角色啊。
彩蛋自然是绿衣战士汤米。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作为情怀是合格之作吧,问题不少但我还是不后悔去看的。
22前,美版《恐龙战队》引入中国,电视机前的等待,与小伙伴之间的玩具大战,成为不少80,90后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
如今,美版《恐龙战队》的银幕重启之作—《超凡战队》热血归来,不仅还原了原初版的经典设定,CG特效更是一扫特摄的B级画风。
酷炫的外骨骼战甲,机甲合体大战外星异兽,回忆杀来势汹汹。
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超凡战队》的前世今生,跟随10大关键线索,一同走进你所不知的美版战队。
1.7年难产的荧幕弃儿1983年,知名儿童音乐制作人—哈伊姆•塞班创建了“塞班制作公司“(Saban Entertainment),以动画配乐为起点,塞班在短短几年内将公司打造成为电视,卡通,真人秀多栖发展的行业新星。
然而,制作成本高昂,缺乏独占IP的困境,也让塞班急于找到一套”低能耗高产出“的制作模式。
1984年,塞班在日本出差,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五个小鲜肉变身成为超级英雄,驾驶巨型机甲与外星怪物搏击的战斗画面。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特摄,更不知道眼前正在上演的,正是日本三大特摄(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之一的《超级战队》系列第八季—《超电子生化人》。
塞班很快便和制作《超级战队》的东映公司取得联系,并买下了《超电子生化人》的海外播出权,他的想法是保留原作中变身后的打斗场面,露脸的部分交由美国小鲜肉演出。
然而没有一家美国电视台认同他的B级片制作模式,甚至觉得他这个搞音乐的门外汉简直空手套白狼。
1991年,塞班带着第15代超级战队—《鸟人战队喷射人》的改编企划上门推销,不仅再次吃了闭门羹,连曾经统一战线的员工们也开始动摇。
2.“难姐难弟”开辟儿童战场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龙热”,东映也瞅准商机,在《侏罗纪公园》上映前一年就推出了以恐龙为主题的第16代超级战队—《恐龙战队兽连者》,讲述五个以恐龙和原始兽命名的超级战士,驾驶守护兽机甲大战外星邪恶女王的魔幻故事。
深陷泥潭的塞班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带着《恐龙战队》的改编企划来到了福斯广播公司,没想到接待他的儿童台负责人—玛格丽特•勒施也有过同样的遭遇,早在80年代,她就和斯坦李老爷子挨家挨户推销《超级战队》的译制版,不仅没人赏识,25000美元的成本也打了水漂。
相见恨晚的两人差点抱头痛哭,勒施立即决定按照塞班的改编模式,投拍“美版《恐龙战队》“3.本土改编大刀阔斧美版《恐龙战队》试播集播出之后,塞班也正式和福斯签约。
为了适应本土观众的审美习惯,塞班用科幻元素,校园青春,美式价值观替代了原版恐龙后裔的魔幻设定。
同时启用既有颜又能打的鲜肉班底重编文戏,仅保留原战队变身后的动作场面。
在包装上,塞班将“变身”(metamorphosis)一词简化成“morphin”。
并给该剧起了一个通俗又响亮的名字“超凡战队”( Power Rangers),再冠以“强大“(Mighty)做前缀,美版战队正式命名为”超凡战队“。
(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在1993年8月29日面向全美观众播出。
伴随着《Go Go Power Rangers》的主题曲,五色超级战队,外星导师佐藤,机甲恐龙佐德,邪恶女王丽达的重启阵容即将席卷全球荧幕。
4.击败蝙蝠侠一战成名定位早间档的美版战队播出两周后,收视率就超过了黄金档的《蝙蝠侠》动画。
播出两个月后,观看人数就突破了四百万大关,这可是《忍者神龟》动画播了4年才达到的收视高度啊。
而第6位成员—绿衣战士汤米的加入,更是让该剧的人气水涨船高。
扮演绿衣战士的杰森•弗兰克4岁习武,是剧组的动作明星和颜值担当。
到了第二季,战队因为薪酬原因迎来换血,甚至在第6季之后开启平行宇宙模式。
但杰森饰演的绿衣战士(后期进化为白虎战士)依旧是服役时间最长的角色。
《超凡战队》最后的彩蛋中,绿衣汤米领衔续集更是让众多情怀粉泪奔。
5.玩具周边卖到脱销1994年年底,美版战队仅仅播出一年后,其玩具销售额就飙升到了10亿美元。
和塞班合作的日本玩具大厂万代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除了高可动的8寸人偶,万代还推出了一系列战队武器,变身器疯狂敛财,组合套装的销售模式更是为欧美玩具商指明了致富新路。
截止到2001年,恐龙战队系列周边的全球销售额已经突破了60亿美元。
6.真人大电影早有先例2017版《超凡战队》并不是第一部恐龙战队剧场版电影,早在1995年,福斯就乘胜追击,投资1500万拍摄了《恐龙战队》剧场版大电影。
影片口碑并不出彩,福斯还为了赶时髦,用CG化的麦克佐德(合体兽)替代了原版特摄造型,但粗劣的CG效果还不如原版的塑料质感。
即便如此,影片依旧取得了6500万全球票房的佳绩。
1997年的续集《金刚战士》倒是回归了特摄本色,但随着《恐龙战队》荧幕热度的急速消退,这部续集的全球票房最终只有可怜的960万美元。
7.《超凡战队》不再超凡原版素材越来越少,美学风格一成不变,原创故事不文不武,核心观众热情不再。
本就是儿童肥皂剧的美版战队在1995年后陷入低谷。
蝉联了近3年的收视率冠军最终让给了另一童年经典—《鸡皮疙瘩》丛书改编剧集,玩具销量更是锐减35%。
尽管塞班在96年推出革新意义的《希奥战队》,却依旧无法挽回该系列的收视颓势,最终在1998年第六季结束了佐藤时代,之后的作品则逐渐和原初版渐行渐远。
迪士尼在2001年买下了该系列的版权,《超凡战队》也彻底沦为了玩具广告片。
8没有漫威,就没有《超凡战队》在原版《超级战队》中,我们经常能见各种巨型机甲合体的战斗场面,这一传统自然也延续到了美版《恐龙战队》中。
但开创这一传统的竟然是漫威的蜘蛛侠。
早在70年代末,东映就和漫威就签订了3年内共享版权的租赁协议,漫威的“地球-79203“就是东映角色的平行宇宙。
而东映则为了迎合本土观众,将日宅最爱的机器人动画与蜘蛛侠元素整合,炮制了一部本土风情浓郁的“蜘蛛侠召唤巨型机甲”的特摄剧。
并首次将巨型机甲的设定植入到了1979年的第三代超级战队中一直延续至今。
可以说,没有小蜘蛛的漂洋过海,就没有如今机甲热血的《超凡战队》,这也是为什么漫威至今依旧是《超级战队》的主创者之一。
9.R级《恐龙战队》作为美国引进的第一部特摄剧集,《超凡战队》系列迄今已经推出了24季,包括20种不同主题风格的战队和3部剧场版大电影。
在全球吸粉无数。
在2015年,还有一部饭制的R级微电影,极其血腥黑暗。
曾经那些守在电视机旁的忠粉都以长大成人,开始用成人化的视角缅怀最初的感动。
而随着塞班在2010年以4300万美元从迪士尼手中购回版权,拍摄《超凡战队》第三部大电影的想法也在塞班心中生根发芽。
10.情怀粉注意事项首部美版战队在1994年播放完毕之后,1995年便被引进到中国。
虽然当时只有上海等大城市的观众有幸在1995年看到这部作品,但随着之后各地有线电视的普及,美国版《恐龙战队》成了各省教育频道的热播剧,成为了许多95前孩子难忘的童年回忆。
至于各位前去观影的情怀粉,不想暴露年龄的话,千万别在听到“Go Go Power Rangers“的主题曲时泪奔…
讲真,作为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它真的是不及格的。
但是作为情怀片,童年回忆,它真的太适合已经步入家庭、孩子的90后贡献一波情怀了。
不过人设是不是有点问题,蓝衣居然让黑人演?
亚裔变成了黑衣。
佐藤人设整个崩了。
五佐德是童年回忆,不过合体之后的大机器人是什么鬼??
而且合体步骤没有了??
当go go power ranger音乐一向起来,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差点就从椅子上跳起来!
太燃了!!
最后,黑衣中国小哥太帅了,帅哭的那种帅
为全员机甲出动的时候BGM是go go power rangers加多一星!其实把大黄蜂扔过去那里全场也是笑得不行了
美国人玩起日本这些卡通还是毫不意外地扑街了……想起了当年被七龙珠支配的恐惧。。。
还不错啊,大杂烩的青春片
3.5星。五个皮革亮顶个黄金甲。
为什么不喊let's morphine!剧情太王道了!就是超级战队!
对东映的大致敬,埋变身器的矿场根本就是翻版的东映外景地!主角们不再是好学生而是一帮"拯救地球是什么关我屁事"的青少年,Go Go Power Rangers 响起时全场欢呼,初版Tommy和Kimberly的客串大彩蛋,以及片尾的Toei大字样,诚意满满!扣一星是因为萝卜实在丑得惊天动地。。。
为了变身时几秒的BGM,值了!
角色塑造最好,叙事最完整的超级英雄片之一!好到你可以忽略最后大战成本不够了。。。。
挺好看呀,除了反派有点尬。
You've done awful things, but that doesn't make you an awful person. 这句台词把我笑劈叉。说真的好好打架不好吗,非要拍什么青少年成长,尴尬死了,我宁愿这片一句台词都没有。哎,应该注明17岁以上观众回避。我等那句“Go go power rangers”等了足足90分钟啊真是浪费时间!
Liongate's teenager series
情怀,懂不懂?
出乎意料的不错 特效很好道具也很用心 4k hdr版画面美丽异常 剧情在特射片里算好的了
这简直就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奥特曼和变形金刚和布雷斯塔警长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电影版大合集!挺好玩的,哈哈哈!
就一般般的英雄故事,加了个拉拉在里面,因为这个角色差一点让我的国家禁播!
五分真的还挺准的。其实。。。一直挺无聊的,直到最后开打才能看了。。。反派确实不想说啥了,看的太尴尬了。
小时候没看过动画版,现在看这个只能说是十分低幼了。。。
作为儿时的动画片,每每放学,第一件事就是飞奔回家,打开电视看《恐龙战队》,因为只要迟一迟,就没有了,那种感觉真好,只为回味童年,给你五星!
本来还挺喜欢青少年片的,这部简直中二到尴尬,最后半小时疯了,五彩宝石奥特曼大战黄金天使怪,两星走起,当结尾对打居然爽起来了,加回3星。难得的是好莱坞商业片里终于有发音标准的中文了
儿童特摄剧改编成这样绝对合格了啊,分为啥拉得这么低。在影院里我的中二魂要爆炸了,主题曲响起跟着佐德入镜那几秒巴不得起立鼓掌。华人小哥特别可爱迷人,班克斯阿姨玩得好像挺开心,甚至有点希望这个Rita女王能赢一次。彩蛋看起来是有续集的,给帅气的黑衣战士多点戏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