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大晚上看零点场,完全没有看兴奋起来,只想吐槽(槽点真的太多)。
从开头的旁白、太空视角急转直下的昏眩镜头,就能隐隐约约感到这不会是一部好片,因为一部好电影,开头就能牢牢抓住人。
电影时长长达148分钟,前面铺垫了许多她小时候的经历,显得冗长又无聊,神神叨叨讲了弗瑞奥萨的复仇故事,反而削弱了前作《狂暴之路》塑造起来的复仇女神弗瑞奥萨的形象。
刚查了下,跟前作《狂暴之路》相比,摄影、艺术指导、剪辑等都换了,怪不得画虎不成反类犬,视效团队这么大的变动影响了作品的整体风格,没有前作高级的废土美学质感。
之前出预告的时候有人说过,画面好明亮了,我还以为是预告片公司调色了,原来正片也如此。
电影整体没有《狂暴之路》肆意狂放的狂野气质和癫狂持续的感官刺激。
中间一段追逐戏有点前作的影子,但也是唯一的一次,那种瞬间的爽感也很快归于平淡,其他动作场面更乏善可陈,经常要借助配乐轰炸来增强观感。
结尾更是潦草和拖沓,而且一些场景的追逐动作戏能明显感觉到不协调,没有室外实拍大场面的真实质感,一看就知道是室内绿幕前摆拍的。
而且,人物与后面的背景之间融合的不协调,绿幕感很重。
还有,锤哥与安雅的表现或许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说他们的演技不行)。
锤哥的肌肉男和念台词的气质符合憨憨的铁牛硬汉形象,雷神就拿捏的很好,这里面饰演的疯批角色,台词多,还披着一件塑料质感的披风,看着好滑稽。
可能是查理兹·塞隆在前作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安雅太纤弱了,尽管她的表演努力想体现角色的坚韧与决绝,但与塞隆在前作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相比,很明显能感觉到气质上的不匹配。
影片结尾,用幻灯片将《狂暴之路》名场面一一展示,可能连导演都对内容都不自信了,收笔之际还要靠前作拉回一点好感。
感觉创作者想得还是挺清楚的:上一部在风格化上做到那种程度,这一部怕是很难超越,那就不费那个事了,好好地拍个复仇题材类型片就得了。
感官刺激方面既然也很难创新,就多来点R级镜头好了——不过有一点确实也是没想明白,既然断肢和腐肉生蛆都那么直愣愣地拍了,为什么五车分尸不能呈现一下?
那也不存在消费谁的问题吧。
确定过了,就是没拍,而非被内地剪了。
内地这次挺可以的了,让妥妥的R级就这么放了。
要说上面没有精神下来,我真的不信。
要说,应该就是3星的片子。
很难再多,毕竟有些地方的故事和物理逻辑都不是很清楚。
但也很难再少,整体对于一个复仇寓言故事的完成度还挺高的,甚至对于复仇这件事的哲理探讨也确实让人动脑子。
但既然豆瓣首批观众里有那么多打了2星,又没说出个所以然的人,我就来个4星平衡一下吧。
看完这片子,进入到一种最近常常升起的“恶土之上,不妨做个恶人”的情绪状态里。
有点沉重,但不难受。
现实那么残酷,想吃口圆白菜都得豁出命去,真的没法再有耐心在道德绸缎上雕花了。
不过,想做的(其实很多时候已经在做的),还是那个“恶人自有恶人磨”里面的后一种恶人。
对于既不是给我爱的人,也不是给我钱的人,如果对方敢主动打破我的忍耐限度,我好像越来越不会手软了,乃至越来越有屠戮的快感。
不与非善之人为善,是咱的社会责任感。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在戛纳首映后,现场观众全场起立鼓掌7分钟,然而影片在口碑上却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态势。
作为戛纳今年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我们很难判断所谓的两极分化究竟是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成功或失败,当然,一切都要等到影片正式上映接受市场的考验后见分晓。
作为《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的第五部电影,《狂暴女神》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进行了首映。
这部电影设定在《狂暴之路》的20年前,讲述了福瑞奥莎从幼儿时期成长为一名战士的故事。
在2015年的《狂暴之路》取得了3.8亿美元的票房以后,《狂暴女神》的制作成本约为1.7亿美元。
作为一部备受期待和关注的大型商业片,对此,戛纳媒体对《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的评价节选如下:《独立报》 “这是一部刻意以野蛮的方式呈现的电影,也充满了智慧和抒情。
它具有《狂暴之路》的前传的强度,但以更广阔的方式进行了展开。
在电影里不同的时刻,我们会被带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未来,但故事从来不会让人感觉断断续续,总有新的追逐或打斗场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导演乔治·米勒将速度、优雅和爆炸性的暴力融为一体。
”《银幕日报》“电影里的所有场景,包括结尾,都混合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特效和特技动作。
摄影师西蒙·杜根(Simon Duggan)灵活的摄影技巧搭配汤姆·霍肯伯格(Tom Holkenborg)层层递进的配乐,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
《电报》“在戛纳首映的新《疯狂麦克斯:狂暴女神》是最触动人灵魂的电影。
它会让你觉得上个世纪的好莱坞可能是走了一条弯路,而现在摄影机终于回到了正轨。
”《综艺》“虽然这部电影包含了一些精彩的动作戏,但动作并没有像之前的系列电影一样,占据主导地位。
《狂暴女神》想要成为一部超越动作片的作品,但它的情节令人厌烦。
”《好莱坞报道》 “这部反乌托邦式的电影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并没有紧张感或流畅性。
它自命不凡的章节式结构更加凸显了其不成形的叙事。
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像男孩玩玩具一样,而导演似乎确信自己正在挖掘某种奇幻传说。
”《时代》“尽管影片中充斥着众多激烈的动作场面,摩托车在沙地上轰鸣的交响乐般的音效,以及冗长的章节标题,并没有真正带给我们愉悦的体验。
”
抛开书本x华语影评人场刊Day7,主竞赛单元,黑马《某种物质》3分拿下第一,《噢,加拿大》继续以0.3分垫底。
一种关注单元,《狗的审判》《狗阵》获得3分高分。
文:Manohla Dargis翻译:Xylem 松一编辑:蓝鱼责任编辑:刘小黛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乔治·米勒系列的第五部讲述了弗瑞奥萨的前传故事。
本片中,由安雅·泰勒-乔伊饰演的弗瑞奥萨是一位“硬汉”司机的形象。
在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中,反乌托邦的景象看起来很少像现在这样阴森可怕,却又让观众忍不住感到兴奋。
这么多年以来,米勒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被破坏的、暴力的世界,这样的视觉震撼让观众惊叹不已。
他打造出的影像世界与我们现实的生活别无二致,正是这点足以让人感到熟悉中蕴含的颤栗。
然而,无论他创造的电影世界在视觉上和感觉上有多么的熟悉,他的电影制作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亢奋感,以至于观众总是很容易地就被这纯粹的场景震撼所迷惑,末日?
太酷了!
事实上,这种“酷感”正处于逐渐减弱中,因为自从第一部《疯狂的麦克斯》于1979年上映以来,米勒在他的电影中展现的冒险世界与我们的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
第一部《疯狂的麦克斯》电影将背景设置在“不久的将来”,麦克斯(梅尔·吉布森饰)是本片的主角。
身为一名高速公路巡逻警察,麦克斯与妻儿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在开场镜头中,一个“正义殿堂”的标识象征着奥斯威辛的大门(“劳动使人自由”)。
这表明了麦克斯即将经历地狱般的未来。
观众可能会由此联想到恐怖的遭遇而感到不安,但随后的追逐、撞车、轰鸣的引擎声和疯狂的笑声很快就将观众的忧虑冲得一干二净。
米勒最新、也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主要是一个有关弗瑞奥萨(由安雅·泰勒-乔伊饰演)的前传故事。
呈现了年轻的弗瑞奥萨(安雅·泰勒-乔伊)的生活和展示了那个残酷、非人性的时代。
弗瑞奥萨是在上一部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2015年)中由查里兹·塞隆饰演的那个顽强的卡车司机。
这部《狂暴之路》堪称米勒的“巅峰之作”。
作为过去十年中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这不仅仅是他电影天才的典范,也在叙事和风格上独树一帜。
在《狂暴之路》中,虽然麦克斯仍然是名义上的主角(由汤姆·哈迪接替梅尔·吉布森出演),但这部电影的戏剧性和情感重心其实都取决于弗瑞奥萨、她的追求和她的希望。
作为一部前传作品,《狂暴女神》追踪了弗瑞奥萨从童年到成年惊心动魄的成长史,展示出她从自由的个体到被囚禁,直到最终成长为顽强的狂暴女神。
电影开头10岁的弗瑞奥萨(由艾莉拉·布朗饰演)正在一片临近“绿色乐土”的森林里觅食。
就在小弗瑞奥萨伸手去摘一个鲜嫩欲滴的桃子时,她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被一群稀奇古怪的骑行者打断。
他们很快地飞驰向沙漠,弗瑞奥萨被绑在其中一辆摩托车上。
弗瑞奥萨的母亲(由查理·弗雷泽饰演)和另一个女人立刻策马追赶,这场追逐戏暗示了接下来权力和人身自由的较量。
随着追逐戏愈演愈烈,米勒开始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之间快速切换,绑架者的喧闹和汽车所制造的噪音与沙漠的寂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虽然这样的沙漠景观让人联想过去《疯狂的麦克斯》中的冒险经历,但这些峭壁和飞驰的马匹又让人想起这个系列从经典西部片里汲取灵感的神奇力量。
麦克斯通常像一个好莱坞枪手(或武士)般,与一些约瑟夫·坎贝尔的元素相融合,被移植到了米勒狂热的幻想中。
然而,就在弗瑞奥萨开始啃咬绑匪的燃料管线时,米勒就明确展现出,这个小小的俘虏绝不是一个需要他人拯救的弱女子。
当弗瑞奥萨被交给统治者狄门特斯(由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演)时,她的遭遇变得更加灰暗。
狄门特斯是一个爱炫耀的领导者,他统治着一群主要由男性组成的游牧民族。
狄门特斯身穿一件飘逸的白色披风,乘坐由摩托车拉动的战车旅行,身边还跟随着一位学者。
他是一个可笑的人物,米勒和海姆斯沃斯将这个角色的荒诞特质展现到了极致,从肢体语言到(化妆)鼻子都别具一格。
不禁让人联想到,米勒是否是从1959年的沙漠传奇电影《宾虚》中查尔顿·赫斯顿所饰演的英雄冠军和阿拉伯酋长那里获得了狄门特斯这个角色的灵感。
《疯狂的麦克斯》电影的力量部分源于米勒如何充分利用那些从家庭传到家庭、从部落传到部落、从文化传到文化的故事。
这些故事早已深深嵌入我们的脑海中,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
尽管虽然米勒是一位现代神话制造大师,但他仍然被现实世界束缚着。
比如电影中的阴谋和动荡有时映照着我们自身的处境,令人感到不安。
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也是一名医生。
(曾在某些《疯狂的麦克斯》电影中担任片场医生。
)这样的背景有助于解释他为什么如此关注人体。
在电影中,他展现的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特技表演以及对身体、机器和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中都直观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这部电影中,弗瑞奥萨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
当经过一些权力角逐和情节繁琐的过程后,她来到了曾经逃离的那座戒备森严的堡垒。
在那里,她与一些被与世隔绝的年轻女性关守在一起,这些女仆,她们的唯一功能是为城堡的领袖不死老乔(拉黑·休姆饰演)生孩子。
就在那里,年幼的Furiosa吸引了不死老乔子嗣的注意。
这个后代作为捕食者角色的企图立即使这个故事进入了一个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境地。
米勒明智地没有对这一部分过多地渲染:弗瑞奥萨最终逃脱了这危险的人物的魔爪,但这仍然给人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震惊挥之不去,故事急剧变暗。
为了生存,弗瑞奥萨通过掩藏自己的身份融入到城堡奴隶的队伍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场景渐趋一致,泰勒-乔伊扮演的弗瑞奥萨登场。
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情节不断发生:弗瑞奥萨剃光了头发,在一位名叫普雷托里安·杰克的司机(汤姆·伯克饰演,《纪念品》中那个放荡不羁的心碎人)的指导下行动。
他们和大批爪牙一起前往子弹农场等热点地区,在那里,米勒用他惯常的烟花特技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同时也把主角和反派(不死老乔和狄门特斯)安排妥当。
习惯由安雅·泰勒-乔伊扮演的弗瑞奥萨需要一段时间,部分原因是塞隆曾以如此独特和深厚的方式塑造出弗瑞奥萨这个角色。
塞隆在《狂暴之路》中的表现也让她看起来可以一个人打遍天下无敌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她取代了麦克斯上成为这个系列的新图腾。
泰勒-乔伊目前还没有塞隆那样出色的身体表现力,但就像塞隆一样,她也接受过芭蕾舞训练,能够动作优美的移动,给人一种她可以轻松摆脱困境的感觉。
泰勒-乔伊的弗瑞奥萨可能看起来身材瘦弱,无法应对这世界末日般的局势,但这种脆弱感当然是符合情节需要的。
我猜测之所以米勒选择了泰勒-乔伊作为新弗瑞奥萨的演员,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位女演员拥有一双大而宽阔的眼睛。
这双眼睛十分的迷人,能够将观众的视线牢牢锁定,吸引你的注意力。
尤其是当她低头仰视的时候,这个角度突出了她眼白的亮度,在堡垒阴沉的照明下显得尤为两眼。
(杰克·尼科尔森在《闪灵》中完美掌握了这种具有威胁性的技巧,也因此被称为“库布里克凝视”)这种效果会让人感到很不稳定,对她将展现出怎样的角色而产生怀疑。
弗瑞奥萨的内敛是一种战略性的做法,也是她与疯狂的麦克斯这个内向复仇者代表人物所共有的特点。
弗瑞奥萨在堡垒中隐藏得很好,她的小心谨慎虽然保护了她自己,但也凸显了她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在遇到禁卫军杰克之前,她在精神上和其他方面都是孤独的。
随着故事和战斗的继续,这份孤独的重担使得这部令人兴奋的动作电影带有意外沉重的情感色彩,让人不禁感到非常悲伤。
《狂暴女神》在某种程度上与《狂暴之路》相得益彰,但还没有完全触及前作的巅峰。
事实证明,看一部关于一群战士逃离某个地方和观看一个女人在一个吞噬一切的世界中为生存而奋斗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米勒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电影人,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忘记他一直在制作有关于人类文明终结的电影。
看着他镜头中的角色为争夺石油、水和女人的情节固然精彩,但直到观看了《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乔治·米勒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电影人,他更是一位预言末日的先知。
文章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第四部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等于是全新塑造。
前三部里面对于血包啊,老乔啊,敢死队啊这些人和事儿没有讲的那么极端,这次利用这些全新的情节赋予了麦克斯更犀利的人物内涵,沉默寡言的汤老师算是全新人物。
女主,犀利、冷酷、断臂,和老乔的关系,第四部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结束的时候其实以及完全知道了。
第五部悬念不够,因为这个末世,女人在老乔的窝里,可不就是生产机器吗,来源一定是掳来的,她现在这么冷酷,当然是一路走来都这么冷酷。
所以第五部基本就是个潺潺,子弹农场,汽油镇,这个早就知道,乱世里面可不就是军头横行,就算没有锤哥也还是有其他的坏蛋,问题是他没有坏出特点来,和老乔的面具,呼吸机比起来,毫无神秘感。
其实真的不如直接去写女主妈妈那个什么部落是如何形成的,那还有的深挖深写。
为什么写影评?
因为幸灾乐祸啊,乔治米勒并不比一般人强太多,他憋了八年,有那么多预算,有那么优秀的编辑,依然没法搞出一个突破思维的本子来,不仅没有,还有点反高潮,其实我很感兴趣的是女主加入技术部门以后怎么搞出哪些蒸汽朋克的车和武器来的,以及40天的混战,真的只是两帮人正面硬刚了40天马,把这些略过不展示,避轻就重的搞种了棵人树,很无聊,而且反高潮,这种反高潮并不是奉俊昊那种反高潮,人家是走到了另一条哲理思维的路上了,乔治米勒这个简直算是苟延残喘。
3-3.5星一句话总结,本身质量差强人意但前作珠玉在前显得对比格外惨烈。
比起前作以动作和画面奇观以及超快速推进一路压着观众脑袋走,这作文戏偏多,把前作模糊的furiosa成长史补全,从被掳走到如何摆脱繁育机器命运成为一个战士,并recall上一部中回到故乡的执念从何而来,整体性是好的。
但整体执行力度不行,在偏慢的节奏里,更容易深究情节。
然后发现人物和动机是立不住的。
安雅泰勒乔伊的小身板和一头长发和塞隆相距甚远,小鸡仔身板毫无说服力,比起将军更像智囊/侦查员,说服力不足(她妈妈的演员反而比较适合)。
影片想复刻上一部furiosa和max肝胆相照的情谊,这一部也整了个男搭档,但只能说chemistry效果很差,整体动机交代不足,显得颇为做作和媚俗。
演员本身魅力和汤姆哈迪和相距甚远。
反派设置也是完全败笔。
锤哥的角色比起反派boss,更像前菜的小丑杂鱼。
武力高,但整体观感很差,加上作者可能想保持furiosa的惜字如金把台词都给了他,废话连篇,演技很普通完全撑不起角色。
没有前作boss的压迫感和力量感。
其他杂鱼也没有什么性格让人有印象的配角设置,不如前作的尼古拉斯霍尔特。
整体看起来都很模糊。
最后的复仇显得有点可笑,不过最后对锤哥的处理方式很好很有新意,算是难忘的视觉奇观。
本作比起前作冗长太多,两个半小时塞进太多东西,显得每个都处理得有些仓促。
我甚至想说就质量不如再看一遍madmax4,不过在大荧幕能欣赏此等废土美学倒也是赏心悦目,几场追车战斗戏还是看的很爽。
大约还是能看,只是别抱着太高期待。
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前期节奏也很快,小女主长得真是好看,灵动又坚强的感觉,故事铺垫的也不错,几块资源重地的关系也得到解释,女主和妈妈守护家乡那一片肥沃的净土做出牺牲,大狄为了争夺资源都不断的发动战争,都很有看头!
就是结尾的女主和大狄的终战有点拖拉,大狄费劲追到女主还有兴致玩,以至于让女主跑回去通风报信,女主最后抓到大狄,俩人开始了一堆无味的对话,看的有点累。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个人观影随笔,非常主观,仅供参考!
作为动作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在场面和动作设计上都无可挑剔,绝对值得在大银幕上欣赏,只不过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排片如此少?
要么是早上,要么就是小荧幕,不知道搞什么鬼,难道真的是大家都不爱看大片了?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就是有一点点小失望,可能第四部把天花板实在是拉的太高了。
看完后的第一个感受是,女主实在不适合这个角色,当然她很完美,就是在雷哥面前娇小的不像一个比例的。
看预告的时候,我完全被女主的气质吸引了,可以说惊艳,太飒了,而且颜值又高,她真的像邓超说的:“不是漂不漂亮的问题,真的是那种……很少见的那种,眼睛像绿豆,鼻子像头蒜,牙齿尖尖的很可爱”,可看到电影最后她拽着雷哥的头发时,本以为会像一般电影那样雷哥的头会有一个被甩开的惯性动作,结果雷哥头一动不动,哈哈哈,出戏了,真的太瘦小了,感觉她更适合《沙丘》里那种充满神性的角色设定,虽然长相气质都没毛病,只是这种动作戏我觉得可能还是像星云那种,高大一点的形象会更有说服力,反观雷哥,他的表演和以往的形象略微不同,我很喜欢他的表现!
关于在国内上映的版本,我不知道有没有被删剪,反正血腥暴力甚至于裸露的镜头都保留了,之所以还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有些过渡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女主和V8司机的感情线,剪辑切的很怪异,这么含蓄吗?
最后的大战竟然是用的旁白带过,显得太敷衍了,我真不差这半个小时,还有不死老乔也是戏份很少(这个可以理解),最让我不解的是女主的成长线,那么大的人没了,又充满女性特征的长相,女扮男混迹于男人堆,后面又恢复女儿身,反正就是很潦草,当然如果不深究也能说得通,具体就不得而知了,导演最大嘛!
以上是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但如果你问我是否值得去影院观看,那必须的,瑕不掩瑜,我甚至推荐这个系列的前三部一起看,这样世界观会更加完整!
说来也巧,最近一次去影院是看的是《猩球崛起:新世界》,这两部电影在世界观的设定上都是偏向悲观的,或许这才是真实的未来人类景象,我很期待!
这是什么好莱坞八股文但是的确在命题作文里“女权”的分数应该很高这一点就不评价了,真的很高,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剧情来说这个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荒漠和末日各种奇奇怪怪的改装车,各种各样的战争,各种各样的血腥,这才是看点,其他的什么人性啊之类的都不谈了,这样的卖点才是记忆点,40日战争这么有噱头的点,你居然给老子放动态ppt,这样的感受真不如片尾里剪辑的狂暴之路的片花来的有冲击感,其他的更是乏善可陈,男角色的扮相看起来有点忠厚老实,女角色的扮相啊,只能说是很漂亮,没有什么末日感,像欧美三四线城市的cosplay聚会你会忘记狂暴之路里面的吉他手和双枪瞎眼老头吗?
酷和帅才是这个系列真正的核心不过说到底是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这是画虎反类猫,按核心的酷来打分100分的话,大概也有60分及格,而且这个系列真的得好好支持(`Δ´)!
对我就给四颗星,哪怕真的我不是很喜欢。
还有就是青年女演员真的还挺漂亮的,这个扮相真的很漂亮,但是她平常日常照或者是其他的扮相,我真的没这感觉啊,难道麦克斯风格的末日风格才是加分点吗?
(`Δ´)!
但就演技来说全程板着个脸,真的就是欧美杨幂,至于锤哥呃,说实话,我感觉就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逗逼(=_=)和老乔的气质差的大概也有两三层楼吧没有压迫感,真的没有压迫感,这部电影不够酷,也不够有趣,也不够末日
⭐ ◀ ▶ ⭐ ⭐ ⭐沒有末日,唯有荒原,由死亡和戰爭驅動的粗糲、橘調的恐怖世界,一部集「政治剝削」、「女權主義」、「文明寓言」的狂暴而永無止境的「公路電影」和「起源故事」;【Furiosa】幼時摘桃兒意外遭【Dementus】領導的騎士團綁架帶離母系豐饒的「綠土」,前來營救的足智多謀、狙擊出神入化的「母親」於【Furiosa】眼前釘於火架虐殺而亡;【Furiosa】於「不死喬」的城堡隱姓埋名,以「復仇女神」之姿暗中靜候重識歸途、為母復仇 … 【Furiosa】和【Jack】逃亡的破滅,正如「斷臂」上家園之路的紋身一樣永遠的留在了沙塵中!
不管【Furiosa】對未來還抱有什麼渺茫但不滅的希望,她都必須於這塊兒耗盡了她所有生機的貧瘠荒原上播下承諾中「桃子籽」;無畏而堅毅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復仇心切的【Furiosa】身懷鐵製假臂和黝黑的油彩,追捕她的宿敵【Dementus】,曾兩次摧毀她的「烏托邦憧憬」,是「復仇」,更是對荒漠世界中暴政和製度本身的「憤怒」,希望【Furiosa】有留著那只「泰迪熊」!
自以為是的虛無主義和麻木不仁的【Dementus】能擔當「首領」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兩乳開花,依舊能淡定自如!
喬治·米勒 ★ 男 🔥 79 SR 🔴 2024 🔵 澳大利亞🟣 2024 ▲ 6月 🟣 ➊ 🟣 24🟣 線下 觀影 🟠 SFC 上影影城(嘉興八佰伴 LUXE 店)🟣 Ⅲ ≈ 148分鐘🟣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 ★ ★ ★ 4 9 🍁
1)影片前两幕使用了太多一眼假的美剧水平的CGI,别说和第一部的实拍狂魔比了,即使是第二场开头一个很重头的处决戏,也假的离谱,还不如用近景糊弄过去,远景全露馅了。
2)安雅泰勒的演技比查理兹塞隆差太太太多了,几乎全程一个超模冷峻脸的表情,综合她在后翼奇兵里的表现可以认为她基本不会演戏。
“没有感觉的麻木”在她这和“痛彻心扉,但咬牙坚持”是一回事。
3)剧情故事如果全部丰富足以扛得起来710级的美剧,但要压缩成150分钟的电影,丰富的剧情信息反而是个累赘,而人物上又不愿意多做取舍。
4)对女性主义与男权社会的反思远不如第四部狂暴之路,我认为不太好的处理如下:1-禁卫杰克,这个完全是低配版麦克斯;几乎完全就是为了给Furiosa凑个CP而存在,然后赶紧死掉来建立人物动机。
就好像编剧好想认为“追求自由,回到家乡”对Furiosa来说还不够作为一个足够强的理由;而“准备好食物,汽油和水”,对Furiosa是必须要依赖他人解决的问题一样。
2-女主Furiosa的目标或者说驱动力,在到了人物建构的最终阶段依然是非常感性的,而且通过最后一场对手戏来强化了这种感性的不切实际。
然后用一个在科学上来说完全是胡扯,而在宗教意义上也难称得上神圣的行为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了。
3-同样,编剧似乎也想象不出来Furiosa生命中一些最重要的机会,可以不通过“某个男人的信任/施舍/怜悯/手软”来解决。
而这个男人出现之前,她只能做刻板影响中需要女性角色做的事:流泪和尖叫。
5)狄门特斯是唯一一个建构成功的人物。
雷神克里斯海姆沃斯证明了他绝不是只是一个能在“嘉联华电影里”演一个杂耍艺人式角色的演员。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坏人,他有点像大镖客里的达奇:宣称自己有个大计划,其实脑袋空空啥也没谱;平时的时候确实是个急公好义的好大哥,甚至还真能劫富济贫,但其实情感阈值很低,很容易急眼或者翻脸;会做一系列事情来显示自己不一样,充满偶像包袱,但形象的营造又不是老乔那样处心积虑的,背后的动机是害怕自己和自己领导的人变成一样。
最后,当领导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一旦不能满足,他完全不介意立刻分道扬镳。
6)最后,通过细节串起来了从疯狂麦克斯4到游戏不少世界观,这一点必须要给好评。
又臭又长,废话连篇的赶脚......反派不斩草除根就算了,还仿佛走错了内娱《叛逆者》片场:同样是套取情报,配角被抓就要严刑拷问,女主被抓就要好吃好喝伺候。然后靠所有人装瞎,扮花木兰获取各种资源成为所谓的“大女主”。。。。女主演什么都跟象棋片一个样,与Jack的对手戏份对比太明显,对方在认真演戏,女主只会干瞪眼
就,說好聽叫與前一部完全不同,說不好聽感覺團隊是不是換成了在「堡壘」長大的缺陷兒…嘶。動作上,第一次貨車站是好看的,但是其他動作設計,敘事節奏,角色塑造是在幹嘛….
年度第一大失望,动作场面大幅度缩水,文戏煎熬得犹如导演被陈思诚夺舍,需要连刷4遍狂暴之路大银幕洗洗眼睛
选角失败
與Fury Road形成完美閉環。這個IP未來應該有出劇集的可能性。
好莱坞各大制片厂拼尽全力想要堆砌大场面跟VFX,效果甚至还不如本片最糟糕的那几个合成镜头。乔治米勒拍出了最爽,最畅快和直接的大片,用动作替代台词,用画面讲述故事,不像你坞那堆平平无奇大片嘴上说着忽略故事就看场面,结果演了一个多小时废戏相声,支支吾吾打了30分钟(骂得就是速度与激情、哥斯拉大战金刚),让人彻底沉浸在wasteworld的血恨厮杀中
看法语字幕版简直是俚语听力大练习。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乔治米勒在《MM4》里太过追求视觉风格,到这部化繁就简,由末世科幻走向了更为纯粹的西部复仇类型。围绕furiosa展开的五大篇章,有看出将她单向度的魅力转化成复杂的人性,但就在安雅出场之前废戏实在不少,锤哥的反派张力和不老乔也没法比。这部视觉主要就看三个方面:武器装备、打法阵法,还有死法。装备这趴不知道是不是预算上来了,玻璃和金属都做得特别新,不大符合环境;打法比较传统,加上乔才丰富一点;死法倒是挺有意思的,感觉是《少年包青天》五行杀人那一集的创意重演,“木杀”是属实眼前一亮。国内上映版本大概率是要剪一些镜头或画幅,不影响情节但影响感受的那种
女主在关键时刻都没有逃避,这是不幸也是幸运
母亲和童年演员找得太好了,和安雅很像,小女孩超级漂亮~安雅还是太纤细了,缺少一点力量感。海姆沃斯的白痴演技某种程度上和简单残暴的狄门特斯挺适配的。同时电影还有大女主标准的男白月光,人好话少爱奉献死得早。缺少配乐让电影有点干巴,特别是第一幕。
第一部在电脑上看爽了,第二部在电影院看不爽,虎头蛇尾。
26/5/2024 @ 英皇iSquare IMAX。意外地7成文戲3成動作,雖然150分鐘片長但體感依然幾爽 // 雷神個奸角真係寫得唔好,完全唔係好感受到佢個角色到底有咩狠勁同魅力令到咁多人追隨佢 // Furiosa係immortan joe到走甩左竟然就冇派人捉返佢,仲可以俾佢隱姓埋名潛伏咁多年??
像扎克施耐德拍的,宗教,半落子末世,四十日大战的噱头,没必要的章节叙事,没有锤哥的镜头勉强能看,灾难级别的选角,安雅高光镜头被夺舍,疯狂cosplay塞隆,最后几秒钟mm4的镜头最爽且加一星
不死乔的超雄儿子
近十年的感情和期待,再加一星吧……Furiosa!
安雅很努力了,虽然身板真的撑不起来。但锤哥的反叛才是最大败笔,一点都不癫狂,本来就没什么新角色,还新角色一个个个性一点不鲜明。还是让Max回来吧,不然节奏太慢了
《狂暴之路》的反面。在文戏先行的前提下有意地对追车戏进行克制,甚至高潮也用了类似反高潮的处理,只为了显现弗瑞奥萨从小女孩成为“复仇女神”的人格魅力。但问题是文戏真的很一般,人物的描写根本构建不住成长的弧线,以至于感觉安雅那么多戏份还没有塞隆的几段有闪光点。更糟糕的是,前作带来的真实和自然的废土感在这一部也被削弱了很多
最爽的片段是章鱼哥突袭,战车上各种机关以及战术配合呈现的很细致,第二爽的片段是子弹农场之战,除此之外的片段略微平淡,包括安雅的表演,感觉也挺平淡的,没啥记忆点,也没有融入安雅的个人特征,感觉随便换个新生代女星也能演得差不多的样子……当然更平淡的是那个和安雅组cp的男的,实在是太普了,不过我很喜欢电影里其他人都有一种核辐射后智商受损的傻气(?但是锤哥演得一般,他没有那种疯狂的气质,眼神还是太正派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类似于谋杀绿脚趾主角那种气质的反派
脸谱化 扁平化 就连机车和动作戏都简单化…不如结尾那段回忆杀来的好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第四部太癫了,更何况还是塞隆女王跟甜汤这样的卡司阵容,所以带着那样的期待来的话,怎么着估计都很难对这部满意的吧。而且时间抻这么长,但是动作场面的刺激感又没有完全平衡好文戏的冗长,我中间甚至还看困了一小会,等回头神来发现居然还连得上,可见虽然拍这么长,剧情其实也不是很重要就是了。另外感觉这一部的CG感好重啊,人物塑造其实也比较单薄,还是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末世废土风的商业片看比较好。
前传。不及第一部,视听不稀奇。7.5/77532,短评29072,影评225条。大陆上映26天累计票房59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