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理解那些打低分的人,因为这部电影不仅超出了我的预期,而且完美达成了爆米花电影的每一项指标。
搞笑,浪漫,还有一点惊险刺激。
打斗不知道要比隔壁的John Wick 4 好多少(导演不仅是特技演员出身,还导过John Wick和很多爆米花片)其次,高司令实在太太太太太有魅力了吧???
在芭比的时候就觉得他真的太让人惊喜了,把ken的油腻浮夸拿捏得刚刚好。
这次看预告本以为会是职场大女主+窝囊软饭男的设定,属于回到了他的舒适区,没想到居然是失恋落水狗狗,为了保护女主事业不得不忍辱负重在街头被人追杀。
湿发穿背心露出胸肌和肱二头肌简直好文明!!!!
梦回十几年前他拍亡命驾驶的时候。
以替身特技男演员做男主的电影也很少见,结尾花絮里影流之主,五个身高长相妆造的演员站一排真的好好笑。
看到拍摄现场那么辛苦突然觉得所有电影幕后人员都好伟大!
这里还要提起hp男主的替身演员,因为剧组失误才二十几岁就受伤高位截瘫了,我相信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值得被看到!
片里的梗也很密集很好笑,我和朋友从头笑到尾没停过。
最后看到恶搞沙丘2的时候我俩快笑晕了,好莱坞那种空有噱头和场面没一点合理剧情的“大片”能不能别再拍了!
动作戏看起来很爽很过瘾,里面的几首配乐也很经典,硬汉坐车里听泰勒斯威夫特掉眼泪谁懂啊!
总之这个片真的很值得去电影院看,我和朋友不小心买到的是4DX厅,晃出了坐过山车的感觉甚至到最后还挺喜欢的。
有机会还会二刷的!
希望导演能坚守本心,继续拍这种搞笑无脑的爆米花片!
喜欢看题材深刻拜托出门右转去看奥斯卡提名吧!
6.5/10 尚可作为导演大卫雷奇一部半自传式的作品,这一部电影与他前几部比如子弹列车,死侍2这些电影比起来都有所不同,看之前我本来是抱着看一部类似于子弹列车那样的从头爽到尾的电影来的,没想到这部片却与我的期待大相径庭。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吧,就是他的节奏有问题。
影片开场第1个小时看的人一头雾水,虽然说讲的都是片场故事,应该很有吸引力,但是由于前半段糟糕的节奏导致我并没有特别看得进去,归其根本,主要原因还是爱情线,悬疑线和片场日常线之间穿插的安排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剪辑的时候太急了,导致很多地方看起来有些粗糙,尤其是KTV和高司令追车那一段的剪辑堪称是在哪两边可以说是毫不关联,而且前一个小时其实故事主线很少,主要就是讲片场,而这我觉得并不是导演雷奇的能力问题,毕竟他在前几部作品都已经证明了自己知道观众想看什么,自己能够很好地把握影片的节奏,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些是他故意的,是他自己很想讲这些片圽故事,所以说在影片前一个小时安排了大量这种片场的故事,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一个已经拍出了很多成功商业大片赚到钱的导演来说无可厚非,毕竟有哪个导演不想任性一把的,而大卫雷奇就狠狠的任性了一把,也因此第1个小时给我的观感只有三颗星。
不过到了后面一个小时很明显他开始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了,节奏也变得极其明快起来,那就是黑色幽默加略显夸张的打戏以及疯狂推进的剧情,而到最后大决战时,也是花了很长的笔墨去描写,让观众一次看了个爽,因此后一个小时我可以给5颗星,而这也就综合成了本片。
本片的人物谈不上出彩,主要还是靠高司令个人强大的魅力撑着,虽然我现在看到他严肃的脸就绷不住了。
影片中的几个人物都是比较经典的好莱坞好人和好莱坞坏人,尤其是那个反派的塑造,我觉得应该是参考了某几位明星吧,再加上本片反复提及汤姆克鲁斯,很难不让人联想。
说实话,本片其实就是一次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的致敬,以及各种流行文化梗的缝合,其中最让我绷不住的就是德普和艾梅伯那个梗,看到那简直就笑疯了,而且最后还放了一个金属风暴的预告片,主角是杰森莫玛属实是没有想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在速激十里面表现很好所以说环球才中意他,让他来客串了一下。
既然片名叫特技狂人,本片的重头戏肯定就是特技。
不过说实话,虽然说这部片的特技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是我其实并没有因为它里面用了很多的特技而觉得这部电影加了很多分,科技毕竟是给人类服务的,不能说一点绿幕不用就是好,用绿幕就是不好,这件事情还得是辩证来看,不过如果是情怀的话,那也没有问题。
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受众面会非常非常小,看完电影我就跟朋友说这部电影在中国票房绝对绝对破不了1亿(除非有短视频平台宣发的加持,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题材在中国就不会受欢迎,再加上里面玩了很多比如说最后的莫西干人的丹尼尔戴刘易斯,谍影重重的杰森伯恩的梗,这些都是对普通观众很不友好的梗,因此看到后不会觉得有多搞笑。
总之是一部导演拍给自己的电影,虽然说里面缝合了各种元素,但看到最后还是会明白他想表达的核心还是对特技演员的致敬,毕竟作为特级演员出身的导演,想致敬一波自己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影迷的话,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不是而且对这种关于电影的电影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话,就不要看了。
#电影特技狂人#《特技狂人》,昨晚包场看的IMAX。
虽然晚上9点半开场的影片,观众不可能太多,但全场就我一个人,还是让我感觉……真大妈的爽啊!
开玩笑,其实我挺纳闷儿的,这片子要说卡司,“KEN”联袂“奥本海默夫人”,又登对又有梗,还有“下一任007”亚伦·泰勒-约翰逊加盟,而且从预告片来看,高难度动作戏、特效镜头应有尽有,喜剧部分也OK,为啥就不卖座呢?
看完影片就更想不通了。
这电影真的还不错啊!
特别是高质量且不乏创新的特技人搏命飞车爆破,以及穿插其间的各种高难度冷热兵器战斗,绝对是最硬桥硬马的顶级动作电影,而喜剧部分的处理也很到位,爆笑、夸张、无厘头但并不尴尬。
此外,影片中还包括了对一系列经典影片的各种致敬,情怀拉满,老影迷肯定能在看片的过程中不断地会心一笑。
整体来看,《特技狂人》绝对是那种经得起高规格影厅检验的商业大片。
唯一让我觉得属于作品短板的,大概就是这个改编自老电视剧的故事了。
虽然剧情的起承转合交代得都算清楚,情节异常完整(甚至可以说是饱满),而且每个关键节点也都处理得颇为清晰圆润,叙事效果流畅自然,但说实话那种套路化的味道还是比较明显的,也许这正是影片很难充分吸引当下观众到影院观赏的主要原因吧?
反正总之,这部原本就是以顶级水平的动作场面为重要看点的电影,加上IMAX影厅对视听效果的极致加成,我个人感觉看得非常爽。
打分的话,客观上应该有四星水准,我个人加半星,四星半!
推荐给所有喜欢动作电影的观众,尽量去影院看!
PS. 影片结束后一定要坚持看完带花絮视频的片尾字幕部分,后面还有一段彩蛋呢!
影片的大杂烩效果很难和干脆利落的大卫雷奇联系起来,片中有动作冒险、有一波三折的爱情、有阴谋与背叛、有电影人的写照、有特技人的悲催、有女主片中片的艺术和美学、有生硬的喜剧桥段。
本片似乎野心很大,想说的太多,但因为剧情的杂乱和生硬,结果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
借用片名,只能说是大卫雷奇的堕落。
例举几个生硬尴尬之处:1、男女主角爱情的波折只能说是编剧太水,影片居然祭出了最最老套的误会方式来表现男女之间的波折和遗憾。
总之就是男女都深爱着对方,只是因为话没说清、没说到,导致误会,因爱生怨,一次次擦肩而过。
都2023年了,这不扯嘛!
都是激情浪漫的贵圈男女,网络、视频、飞机,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搞定一切,非要整一出男主听歌默默流泪、女主唱歌独自伤心的戏码,看的人尴尬不已。
2、女主的科幻大片影片中,男女分手后,女主成为导演,正拍一部科幻大片,这也算是电影主线和背景。
从篇幅来看,大卫雷奇想借这个科幻大片的太空牛仔和外星人讲点啥。
可惜,无论是男女主角激情碰撞出新点子、展现女主的导演才华魅力,还是增进了相互感情,都不明显,而且完全游离在本片追凶主题之外,基本毫无意义。
3、男主故意不说清楚原委制造误会用的太滥在片场因为接近真相,被制片人一张机票打发回家,于情于理他都该跟约好的女主打个招呼吧?
就不!
查出罪魁祸首就是制片人和大明星,被杀手追杀,十万火急中跟女主打通电话,于情于理都该把事情说清楚吧?
就不!
男主潜回片场见女主,非要穿个外星人道具吓唬女主,结果,女导演秒变《明日边缘》钢铁女战士,对男主一顿摧残……导演,你觉得这个喜剧桥段好笑吗?
这个实在是太过分了吧!
千万别被片名劝退,这可能是近期最好看、最解压的爆米花片——《特技狂人》。
更神奇的是,这部影片除了好莱坞常见的动作、喜剧、爱情元素,甚至还有一点悬疑色彩。
(《特技狂人》,又名《快银去哪儿了》)看完已经数不清影片cue了多少大片和明星:《速度与激情》《谍影重重》《黑豹》《星球大战》……当然还有最明显的——《沙丘》。
每次那段神似《沙丘》的BGM响起,搭配演员们夸张的动作和自黑的台词,都能引起全场爆笑。
作为一部以特技演员为主角的电影,本片的特技场面可以说量大管饱,绳索速降、闹市飙车、爆炸翻车、快艇追逐、徒手扒飞机……简直是动作片影迷的盛宴!
本片导演大卫·雷奇就是特技演员出身,他曾经当过布拉德·皮特、尚格·云顿等巨星的动作替身,此前以特技演员或动作指导身份参与的影片多达87部。
在创作这部电影时,雷奇结合了他的很多个人经历,因此对特技演员的工作日常刻画得非常到位。
2014年,大卫·雷奇凭借《疾速追杀》一片,成功从特技演员转型为导演。
该片由基努·里维斯主演,成为了近十年来最现象级的动作电影系列(可以说没有之一)。
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大卫·雷奇在动作设计方面的才华,也让他的导演之路愈加顺畅。
此后,雷奇又导演了《死侍2》《子弹列车》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动作电影,在此不做赘述。
在《特技狂人》里面,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雷奇在动作设计上那掩盖不住的才华。
例如男主角在夜店里被下药之后的那一段打戏,在霓虹色彩的视觉效果和极具节奏感的BGM之下,瑞恩·高斯林的每一次击打都准确卡点,动感十足,让人梦回《疾速追杀》系列里基努·里维斯的同款夜店打戏。
而影片之后的几场动作设计,每当主角身陷险境,观众担心主角如何才能逃脱时,你都不得不佩服导演对动作设计的奇思妙想——每一次都那么合理,酷炫,且笑点十足。
另外,如果你产生了类似“不就是一部俗套的爆米花动作片吗”之类的想法,那大卫·雷奇显然也要做出反驳:“谁说我们动作片导演就不懂内涵了?
”影片中,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导演。
片中有一场戏,是男女主通电话互诉衷肠。
导演巧妙地运用分屏镜头来展现男女主之间的隔阂,更有意思的是这段镜头堪称“自带导演解说音轨”。
导演内心:“我这个镜头是有内涵的,看不明白是吧?
我亲自给你解说。
”另外,本片女主艾米莉·布朗特也曾表示,她扮演这个角色也从好莱坞当下最著名的女导演之一格蕾塔·葛韦格身上受到了许多启发。
她说:“这个角色充满温暖和魅力,我猜她身上有一点格蕾塔的影子。
”作为一部主打特技场面的动作片,女主艾米莉·布朗特在影片前半场的存在感并不算强,但到了后半场,她不仅成为了男女主逆风翻盘的关键,更展现了“人间清醒”的特质。
影片结尾有一段戏是女反派对女主的嘴炮,一开始女反派打算用PUA方法精神控制女主,看到女主不吃这一套,立马换了个嘴脸开始女权洗脑:“难道你就不想和我一起打破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巴拉巴拉……”结果女主直接给了她一拳。
(不要看喊口号的人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这个梗可以看做是导演编剧对时下单薄的、口号式的ZZZQ的一次讽刺和解构。
另一个解构场景当属影片中的“伪《沙丘》戏中戏”,当亚伦·泰勒-约翰逊和杰森·莫玛分别以自己的方式表演了相同一段“振奋人心的演讲”戏份,观众会立即领悟:打动人心的或许不是演员的魅力(也许这个演员私下很糟糕),而是氛围和台词。
不得不说,好莱坞的编剧们擅长解构流行,就像他们擅长制造流行一样。
影片最后,大卫·雷奇在字幕阶段加入了很多花絮和长长的名单来致敬特技演员,这让人想到了早期成龙电影的幕后花絮。
影片中,导演还借男主之口说出了“特技演员没有自己的奥斯卡奖项”这一现象,似乎在为特技演员们鸣不平。
当然,这个话题要细说就复杂了。
记得学院派给出的反对理由是,给特技演员设立奥斯卡奖项,会鼓励特技演员们做出更多危险的动作。
毕竟像成龙、洪金宝们早期那种“开机、跳、医院”的工作模式,在好莱坞看来是非常不人道的。
不过,也有一种可能,那些特技演员们做出那些危险的动作,并不是出于什么功利性的目的,而是单纯地喜欢挑战,比如极限运动爱好者,或者单纯地热爱电影,比如本片的男女主。
就像大卫·雷奇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观众可以在本片中看到特技演员的心与灵魂。
我和很多特技演员不一样,有很多人会觉得,既然不是明星,干着干着这一行就疲倦了。
我不这么觉得,我做特技演员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喜欢做那些有意思的、艰难的、吓人的动作。
我们没觉得,哎呀我们要是明星就好了,不是的,我们作为特技演员的现状就很好,为了对于电影的爱,多累都愿意。
柯尔特(高斯林饰演的男主)也是这样,爱电影、爱生活。
”
一部走复古风的电影,妥妥的拍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无聊的动作片。
本片从头到尾充斥着无休止的无聊感,甚至把那些啰里八嗦的台词都删完本片依然能看的明白。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大玩特玩复古风(你以为凡事都是adidas家的samba么),结果用了最平庸的手法拍了部如此不入流的电影。
高司令在影片里油的流油,艾答应(或许现在应该称之为:艾常在 了)完完全全沦为花瓶角色,看不出这角色在影片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快银”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玩出了那种傻X大反派的格调。
另外,本片的彩蛋同样充满了无聊的氛围,想学漫威,拉倒吧,好的不学就学这。
至于影片中调侃的梗,你没事吧,真的无聊到打瞌睡,编剧是在拉屎时写的剧本吧。
总结,本片是你无聊时的上选之作,因为从头到尾能让你体验一回什么是真正的无聊,下课。
你要是想拍爱情片那就好好拍爱情片,你要是想拍动作片那就好好拍动作片。
这一到动作场面就切,一到动作场面就切,这是哥斯拉怪兽之王后遗症?
不觉得闹心?
这是我看过最后悔的电影,有这钱我真不如看仿徨之刃,以后大卫雷奇的电影我是避雷了。
还有动不动就插歌曲的,怎么地这是芭比没拍够?
这电影算怎么回事?
以为讲的是特技演员,然后实际上还是好莱坞烂俗那套,恶心死人了。
先说总体观感:烂!
在电影的世界里,最大的“烂”其实是没活,如果知道自己是烂片,整点小丑般的节目效果来娱乐观众的话,那我看着还能没那么坐牢——但最怕的就是像本片的主创一样毫无自觉,拍了一部无聊透顶的片子,还以为自己整的都是好活。
如果姑且先把本片的故事全都归“功”于编剧,那么这个编剧简直就像是活生生的芭比当中的肯走进现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彰显自己的idea多么精妙,多么有创意,多么致敬我们伟大的特技演员,多么致敬我们传奇的好莱坞,好似一个毫无内涵却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的普信男,急不可耐地朝着观众挥洒自己的荷尔蒙。
如果高司令再接这种剧本,我真的会怀疑他在芭比里是纯度比某思慕刘还要高的百分百的本色出演了。
接着再说说具体的点:男主这个当侦探去“查案”的主线剧情,其实跟拍电影压根八竿子打不着什么关系,所以一部号称致敬特技从业人员的电影,竟然至少一半时间讲的不是拍电影的事情,包括女主在内的几乎所有角色的心思似乎也都没有放在“如何把一部电影拍好”上面。
同时,编剧还非常自作聪明地让男主和一些配角如漫威的超英般在各种不合时宜的紧张时刻直接引用经典电影的台词互相插科打诨,当然, 他还生怕你不知道他们是在玩梗,于是非常贴心地在每个台词出现之后,让主角或者配角立刻将被cue到的电影名字报出来——而且这些台词很明显看得出来是为了引用而引用,绝大多数都只是勉强符合剧本中的语境而已。
而与这个主线齐头并进的男女主的爱情线,就更是堪称灾难级别的剧作,真的是要让我把白眼都翻出天际了——先不提男主为什么表演时出了事故就莫名其妙地自卑换了号码不联系女主,至少男主把背都摔断了住院了的消息无论如何女主都是不可能不知道的,那女主为什么还会用让男主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拍这段身上着火、摔倒在地的戏这样的离谱方式来报复男主?
在一边拍摄的同时,她还非得拿个大喇叭,用讲剧本的蹩脚借口跟包括男主在内的全剧组大声讲述她们的情史还发泄自己的“怨妇”情绪?
不要说专业导演了——这难道是个正常人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好,我姑且把当初男主因为事故跟女主玩失踪这件事当做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主要矛盾,但这难道不是几句话就讲清楚了的事情吗?
编剧为什么非要男主一直当谜语人,用相同的手段在他们之间制造各种毫无必要的误会?
“你的制片人委托我去找你的男主演,但我不能告诉你” ,行,还勉强讲得过去;“我要去追拿着主演手机的反派,所以才来不及奔赴你的聚会,但我就是不告诉你” ,行,事出紧急,情有可原,但你事后总找得到那么一两分钟的时间打个电话解释一下吧?
“反派拿着枪坐着快艇追杀我我自己都觉得我快要死了,但我跟你打电话的时候还在跟你说我真的爱你但我就是不跟你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 ,啊?????
在编剧将这种相同的弱智手法反复使用多次后所导致的结果是:本片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的部分,女主全部都是处于状况外,压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的戏份几乎全都是在表演“男主怎么老是不理我,你怎么又不告而别了”一类的怨妇情绪,导演还非常刻意地在展现男主出生入死的镜头的同时,来回穿插切换展现女主唱着幽怨的小情歌的场景——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下,我是真不觉得搞笑,反倒是觉得你在非常用力地让我讨厌女主这个角色。
在这中间男女主无论是面对面还是打电话交流的那些情感问题——所有这些对话文戏加起来可能也就只有五六分钟吧,但我的体感就好像几十分钟一样漫长。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对话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他们根本不讨论自己的情感中任何具体的事件,因为一讨论他们的情感问题就被解决了,因为按照这个剧本的设定他们的情感本来就不该有任何问题——所以他们两个就只能抽象地讨论自己简单得像是初恋的初中生一样的恋爱感受,同样意思的车轱辘话换了个方式翻来覆去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说,还全部都是废话废话废话废话——我真的后悔,假如我不是买了电影票而是等网上出了免费的盗版资源下载下来看的话,我就不必受到这样的酷刑折磨了。
再说本片对特技演员的“致敬”部分——确实,片中的一些台词,ATJ饰演的反派表现出的态度,男主的一些心理独白对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的介绍,女主的制片人反派随口说的那些贬低男主职业的话——只能说勉强,勉强让观众对这个行当有了一点最最粗浅的认知。
最为致敬的环节恐怕也只有片尾的那一连串展现本片拍摄时的真实特技场景的花絮镜头,以及介绍好莱坞特技演员团队历史的旁白。
除此之外呢?
没了。
我期待的展现电影拍摄环节的专业内容?
没有。
展现特技演员在真实的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辛酸血汗?
没有。
甚至作为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电影,有没有一些像是今敏的《未麻的部屋》or《千年女优》那样,模糊真实与虚构边界的拍摄手法?
竟然也没有!
那你们还宣传个鬼的“写给特技行业工作人员的情书”啊?
最最讽刺的是,这个片完全没有一丝意图要去展示真实的位于底层的特技演员的真实生存境况(你就说到底哪个特技演员能在片场跟导演调情的吧),要是不加这个设定,我光看高司令在片子里的表演,他跟所有一般通过动作商业片里那些肆意耍帅打架追车搞破坏的男主没有任何区别。
换句话说,特技演员这个身份设定存在的唯一意义,只是成为让他身上那些本领合理化的借口。
看他跟持枪雇佣兵保镖打得有来有回,厉害吧,当特技演员练的!
看他从即将爆炸的船上躲过所有追杀的敌人的视线跳入水中潜泳消失,牛逼吧,当特技演员练的!
看他从高速行驶的车子吊臂上飞扑抓住正在空中盘旋的直升机,无敌吧,当特技演员练的!
所以这跟国产的那些量产“职业剧”有什么区别?
编剧压根不去了解真实的业界生态,写出来的东西说得好听叫喜剧,说不好听就叫笑话。
也不提最后男女主为了得到反派的认罪供述把他拷在车上玩特技吓他的情节设计了——你们这跟把他绑到小黑屋揍了一顿严刑逼供有什么区别?
这证据又有什么法律效力?
请编剧在写之前好歹参考下在这个情节上已经玩得非常完美的《王牌对王牌》吧。
还有女主在片中拍摄的这个电影——我知道这只是个片中片,但你好歹把它的预告片整得像是一个会在漫展上受到那么多漫迷鼓掌欢呼的质量吧。
还有那个剧本,光听女主的阐述,这真的不是她单纯用来发泄自己怨妇情绪的产物么……这东西到底哪里有一丝一毫会大火的特征了。
总而言之,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我以前在各种美娱小说或者电影专业书籍里看到的那些关于好莱坞大制片厂对大投资剧本的重重严苛审核的讲述——可能全都是在放屁。
好莱坞的编剧们要么绝大多数都已经被关系户给塞满了,要么就是你们北美目标观众群体喝了太多年的铅水已经把脑子喝坏了,导致你们公司里的市场调研部门认为你们观众的智商只配看这种水平的剧本。
折磨!
纯纯折磨!
弱智编剧写弱智导演写弱智剧本拍弱智电影!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真的不如去看年少日记或者九龙城寨的,以后还是多支持国产吧。
叹气。
剧作老套得要命,890年代动作片的美感,看得出已经尽力了,至少不敷衍(by the way个人认为导演拍过剧情最好的电影是《死侍2》)又是近年来很流行的讲怎么拍电影的电影(经典写情书),不过导演大卫雷奇本来就是特技演员出身(居然还当过布拉德皮特的替身),可见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所以拍这片子,虽然离老港片里的动作戏还是差远了,但在当下好莱坞依然可圈可点,与之前的《杀手疾风号》和《疾速追杀》一脉相承。
片中对制片人和(某些)演员的讽刺想必也都来源于真实经历。
片尾放的片场花絮也是很有情怀了,看得出导演拍得开心,演员演得开心,观众看得开心,非常简单的一部爆米花电影。
只是感觉对片场的刻画有些过于儿戏了,拍电影真有这么好玩吗,几百万的布景道具啥的都是说炸就炸的吗…另外,这其实是一部爱情片,甚至可以算是date movie,不得不承认bro是有点先天爱情片男主圣体的,跟Notebook的瑞秋,La La Land的石头姐,2049的安娜都十分有cp感。
这部和艾米莉布朗特的化学反应也非常不错,很可爱的一对(芭本海默厨狂喜)。
bro这次当然又贡献了许多“天啊这根本就是我”的片段。
如,更多I drive(我驱动),更多独自emo,甚至还有I fly...(helicopter)…最致敬牢大的一集[捂脸][捂脸][捂脸]。
相信资源流出后这些片段会在抽象互联网空间大放异彩7.2/10 挺好的电影,看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脑子的,尤其是在刚考完经济大题后起到了很好的chill out 效果。
明年奥斯卡听说要加一项最佳特技奖,这片子也算预热了。
编剧首先没啥问题,题材也新颖,看的时候就想,这导演真是吃透了好莱坞片场模式,也吃透了电影特技模式和流程了,后来一看,原来就是特技人出身。
难怪。
高司令的身材管理是真不错啊,早年电影里他可瘦弱了,包括007克雷格,超人亨利卡维尔也是,早年别的电影里都瘦,都是后来慢慢吃慢慢练上去的。
好久没见如此光彩照人的艾米丽布朗了。
上几部看她主演电影,比如不许出声那啥来着,都灰头土脸的逃难。
又演母亲。
早年命运规划局和阿汤哥那啥来着,里面都很明艳。
这部里也看出变了,女性老年后,有的会嘴唇瘪下去,尤其上唇,她在这片里好几个片段有点儿显这样。
但愿以后别这样变老变丑下去。
片子还是有点搞,尤其高司令化装进她房车里,那一通狂输出,大爆发,简直是动作指导,而不是一名导演。
在唱卡拉OK那一段,音画配合剪辑的不错,感觉像是MV导演出身的,而不是特技指导出身的人在拍。
又见那个瞬息全宇宙里的胖妞,恶。
特技人非常不容易,困难,危险,受伤,致死致残都会有。
脏累。
但是里面太多梗了,很不错。
虽然片中是女导演的设定,但依然客体化、刻板印象女性为片场不专业的、意气用事的角色,破烂
看了开头 #20240528
很差,看不出对龙虎武师特技人的着力塑造点,无非又是一部爆米花糖心片
故事老套到翻白眼,爱情戏难看到抠脚,动作大场面时不时有种在看山寨版Mad Max的错觉。不过有一说一,Drive之后已经很久没见到这么辣的高斯林了,建议飞行夹克半永久!
我觉得挺好看的,当然全片就是一束塑料花。片场那段是全片最佳,有点周星星味道。
如果看之前给自己做一个这是「Ken的幻想世界职业篇之特技演员系列电影第一部」这样的心理建设的话,就会很爽。整体也很像小时候看的成龙纪录片,海王套娃成龙哈哈,也就是说,情节蛮老套的,但又会自我调侃这种老套,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能轻松快乐哈哈哈了。
除了特技一无是处,异性恋太尴尬太强制了能不能立法禁止拍摄straight content啊
一到高司令和布朗特谈情说爱,就尬地的不行,这可不是致敬什么特技工作者,这就是致敬爱情。
这编剧回到片场会被特技组吊起来的吧。
爱情动作悬疑喜剧都想玩,但玩的都不够,套的点太复杂,不紧凑没有张力。男女主表达遗憾只会用嘴是吗,几处真是看得想睡觉。还有比较大的问题,我知道导演是特技演员出身,所以加了太多私货,但已经到了不合理的程度——男主刚刚死里逃生打电话给女主不是先叙述遭遇反而说起来特技演员被车撞砸窗户多不容易,殊不知观众对特技演员几乎没有认知,又怎么跟你共情呢?另外就是剪辑也一言难尽,两个场景来回切BGM也直接切没有淡化没有过渡,这TM心脏不好真的是慎看……
【3.0】又贱又好笑,又癫又蠢萌,一些迷影梗与身份的巧妙置换玩味的有趣与精彩,但想要塑造出一曲幕后英雄的赞歌却属实是玩脱了,一锅乱炖齐路并行的结果就是走马观花后的无尽虚空,在擅长的领域马失前蹄,在爱情的书写面露难色,虽说爆米花电影无需过多苛责,但想到导演的几部前作就觉得很是可惜,好在演员都过分讨喜的闪耀光彩,才让诟病的症结不至于突兀扎眼,爽度的欠佳也用情怀完成了最后的补救……
特别无比cliché 最后的迷影段落拯救全片(演stuntman还必须得请stuntman蛮讽刺的)
@澳门英皇IMAX 纯娱乐版《亡命驾驶》2.0(许多致敬桥段,无脑看就行!
哈哈哈 有尬的地方 但动作戏还是好看的。三星半吧。
爆米花动作爽片,好莱坞电影工业特产。剧情不算出彩但胜在扎实的制作和迷影情节的编排,整体节奏和动作设计都属上佳,高斯林和艾米莉之间也有不错的化学反应。
不喜欢故事线,但是对幕后工作者有绝对的尊敬。所以人要吃碳水,致敬成龙!主角们去演替身的故事,是有格差的,人家才不是为你立传呢,只是摆摆姿态,哭笑不得。
剧情有点扯,讲了个不明所以,这种片场拍片还不如看热带惊雷,起码是个搞笑下饭片
不能说他难看 但很难说他好看
算是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主线是He版Lalaland,迷影梗密集,甚至还有All too well(ten minutes' version)很应景很好笑,最后电影片段拍出来还蛮有意思的。《沙丘》《史密斯夫妇》,但是还是有一些烂梗,德普Amber那个梗真烂!前面节奏挺好的,但中间半段黑社会部分显得有点拖沓。真的挺甜的,有一种情侣相处的自然感。#2024院线21,评分:6.5/10。
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是这部剧的各种元素,搞笑,无厘头,纯爱,动作,都很割裂,要么用力过猛,要么无中生有,有点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