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等名作广为流传,元宵节通常也被视为除了七夕之外的另一个中国情人节。
《还是觉得你最好》的续作不但选在了元宵节当天上映,首作也在1月20号重映,宣传口号则是“上映520天纪念”。
可见,这一次影片是做足了功夫,要让情侣们在传统年庆的最后一日走进影院,再一次为了爱情笑中带泪。
1“还是觉得你最好”,听起来确实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千回百转柳暗花明之后还是你。
然而2022年9月上映的第一部中的爱情,却并不是确定与笃定的,甚至最终也没有获得一个通常意义上的happy ending。
相较之下,它在港台地区的片名“饭戏攻心”,更为精确传神地概括了影片的主题与结构:爸爸的叉烧事业已经无人继承了,那么爸爸留下的房子能不能卖、要不要卖?
围绕着这个核心矛盾,戏剧冲突在三顿饭中揭示、推进、爆发与收束。
最终,大哥卖掉了房子,因为“屋企人系边度,边度就系我地嘅屋企”(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因此,第一部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喜剧,不如说是一部都市家庭小品;与其说是三对都市男女的爱怨纠葛,不如说是六个关系非常复杂的子辈重建家庭的故事。
与第一部相比,续作显然更符合“还是觉得你最好”这个名字。
虽然影片中仍然有餐桌、食物和做饭的人,但“住家饭”扩大为婚庆宴,核心矛盾便从要不要卖房分居变成了要不要结婚。
家庭关系是多元的,婚姻关系却是独占的,因此才有“你最好”一说。
影片延续了喜剧表现恐婚的习见套路:恐婚男女阴错阳差地踏入婚礼现场,经历了状况百出的流程仪式,最终重新认识了爱情和婚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正所谓质疑、理解、成为、超越。
影片对于恐婚的归因同样没有翻新的花样。
二哥陈礼和Monica的恐婚毫不意外地追溯至各自的原生家庭,陈礼拘囿于“油瓶仔”(拖油瓶)察言观色乖巧讨好的生活惯性,Monica受困于父亲出轨带来的婚姻信任危机。
三弟陈熹和Josephine则是更为常见的老问题,一方面两人无法理解对方的志趣与事业,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的照料与被照料极度失衡。
虽然如此,影片在到达“还是觉得你最好”的最后一步上还是给出了更为开放的想象。
Monica最终对陈礼说“我不信任婚姻,但我信任你”;Josephine决定生下孩子,但对于独自抚养孩子的未来、对于自己和陈熹关系的走向并不确定,只不过“没有答案也是可以的”。
或许这也只是“闹元宵旺桃花”所必须的一种天真的乐观,然而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捕捉到香港文化中的一丝异质性:理直气壮地宣布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忐忑但坦诚地成为未婚妈妈,这些在当下的日常语境中并不构成冲击或挑战,但我们大概仍然难以想象它们出现在欢喜团圆的华语电影贺岁档里。
2前文说到第一部是重建家庭关系的都市小品。
在喜剧的掩护下,影片虽“小”,却做出了非常锋利的表达。
爸爸留下的“有福叉烧”招牌看起来很亮,场地也很大;然而这叉烧只是供给茶餐厅的各种叉烧制品,不仅难吃,而且廉价。
如果说这只是对所谓“家族事业”轻巧的戏谑,那么片尾出现在大哥想象中的妈妈说出的“点解你D人咧,成日觉得死左嘅人讲嘅嘢就系岩晒咧”(为什么你们总是觉得死了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则是对传统和权威的尖锐质问。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构成了对“死者为大”的文化惯习的解构。
在这样的铺垫下,卖房分居才能通向对家庭的新的理解——舍弃、离开物质的家,建立以人为基点的情感联结;“打开门,行出去,仲要行远D”也才能够成为团圆饭上的祝福。
与第一部相比,续作对于家庭关系的探讨和表达柔和了许多。
众所周知,婚礼就是一场家族大秀,是三姑四舅的修罗场,是八卦轶事的集散地。
影片既然聚焦于两场意外的婚礼,家庭关系自然也就从兄弟父子扩散至祖孙叔伯,这倒也非常吻合春节的氛围。
据说大年初二“过年吵架”的热搜阅读量超过了2.4亿,而大多数的争吵都源自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
影片中的婚礼想必可以让大多数已婚备婚的中青年心有戚戚焉:需要冲喜的祖辈,出席与不出席都尴尬的离婚父母,家族里喜欢大包大揽事事都要做主的有权长辈。
这些是现实与叙事都无法改变的存在,因此影片最终要关心的只能是个体与自身的和解。
疼爱Josephine的外婆怜惜地劝慰她要为自己着想,她为了外婆和妈妈的欣慰没有中断婚礼,但为了自己在婚书签字处写下了bye。
陈礼与六叔掀桌翻脸,六叔又向他剖白自己同为“油瓶仔”的童年经历,陈礼终于体悟婚姻不应该是遮掩,自己也只需要获得所爱之人的疼爱。
女性要学会善待自己,男性需要放下虚幻的面子。
这样的和解,这样的劝慰,同样不是什么复杂新鲜的话语,大体可以当做年后复工与小伙伴吐槽复盘“过年吵架”经历时的总结陈词。
当然,与影片给出的婚恋叙事一样,所谓“原生家庭创伤”的疗愈在这里也依然有一些可爱的亮点。
比如Monica的释怀,其实不在于爸爸对弟弟是忽视或疼爱,而在于爸爸给了弟弟一切的同时还是把她最珍爱的海洋公园作为专属留给了她。
这是贺岁档专属的甜味剂吗?
当然是,但理想的健康的亲子之爱,本身也不在乎百分之百,而在乎听见对方心中所想。
贺岁档总是很难评的。
当影片试图把平时不看电影的人变成电影观众,它必然会包含许多非电影的元素,2024的贺岁档更是风波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里,《还是觉得你最好2》反而显示出可贵之处,它在笑闹中说,爱自己,也爱身边具体的人。
更何况,在大荧幕上看见胡枫和罗兰这样的老演员,对于粤语地区的观众来说,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抚慰。
2024-2-25※已全文刊登于《北青艺评》公众号。
对新观众还挺不友好,直入主题没有前史,只用互相称谓交代了人物关系。
新观众估计看起来很费力(真的有新观众吗,应该都是看过第一部的老观众)。
被逼无奈看了国配。
讲真其实第一部也没配音,反正没有新观众,不如省事让大家看粤语。
甚至片尾花絮都配了,有亿点点尬。
片中有一幕出现了“谁能代替你位置”,子华神没有参演确实是遗憾,但五个主角也算艰难把这部戏撑住了。
主线是两场结婚戏,其实这一部可以叫《婚戏攻心》。
借用猪猪一句话,“食材是真相,味道是假象。
”那这两场结婚戏,可以说是“婚姻是真相,婚礼是假象”了。
或者说:婚礼是面子,婚姻是里子。
两场婚礼形成了对照,第一场保住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第二场失去了面子,但保住了里子。
三组恋人也形成了对照:分手了放不下的;热恋中却存在信任危机的;若即若离互相折磨的(这也是第一部的延续)。
故事框架算是成立,但推进情节,设置的矛盾冲突又很老套。
丢婚戒、困电梯、意外怀孕等等,刻意生硬,毫无逻辑又尴尬无比。
有几处误会的包袱可以做成更大的喜剧效果但是没有,可能是导演不想过于喜剧化,还是想严肃探讨一些东西、表达自己。
如果说第一部是通过港式老喜剧将主角团绑定在了一起,成为了是枝裕和式的新式家庭关系(大哥不在也只能这样写),那这一部就是这种新式家庭关系向传统观念和原生家庭的一次挑战和否定。
主角团至少三人原生家庭不幸(猪猪的家人虽然对她很好但同样也是她的桎梏,她的婚礼是给家人办的而非自己),她们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恐惧婚姻和亲密关系。
设置六叔七叔这对角色能看出也是想和大哥二哥做一组对照,但又是无效对照,最后老一辈和年轻一辈之间没有和解,观念差异依然存在。
(收场非常突兀,像是为了春节档而合家欢。
)当然或许这可能是导演想说的,我可以接受你的经济援助毕竟现在挣钱那么难,但我的立场不会让步。
这里再进一步过度解读下,那香港无疑就是这个孩子。
我可以接受经济援助,可以接受内地投资来拍这部电影,但我还是有自己的坚持。
不喜欢第一部,所以意外感觉第二部还可以。
先不论最后效果如何,剧本是有用心写的,感情线有几个片段挺走心(王菀之的歌的两次切入都很好)。
不算纯喜剧,而是用喜剧点缀的情感片。
梗基本上在香港本土甚至粤语地区都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
第一部大哥是剧情核心,可以改名叫《大哥和5个亲友》;第二部没了黄子华,反而给了5个亲友成长线、更为丰富的人设以及发挥空间。
邓丽欣的演技肉眼可见比第一部进步,王菀之和林明祯的角色人设+演员发挥也不错。
热评里说“一个奇葩的家庭出了三个不负责任的男性,本来每个女性都独立自主,看似觉醒最后一步步沦为整个家庭的润滑剂”没毛病,但这个问题在第一部就已经非常明显,甚至这部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最重要”,在骨子里非常传统的HK,编剧不觉得这有问题,就是整个系列的大问题。
虽然贺岁片就是看个热闹,但还是希望如果还有3的话,不要强行HE了,里面的每一对都有各自问题。
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就强行HE会让喜剧变成黑色幽默。
尤其是Josephine,第一部已经回归自由身,第二部却因为长辈压力、怀孕回到这段亲密关系,没有足够的剧情支撑导致角色的发展有点崩。
作为第一部中有亮点的配角比较可惜。
台词:全都走了,不要紧,还有很多人在。
这里还有人,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在平静中失去过,永远都不会得到平静。
在假象里找真相,就像在一段有太多经历的感情里找初心,可能早就融化了你有没有发觉我说大话並非想说服你,而是我不信你会肯信我
以平時嘅評分標準,呢部片唔會太高分,有太多爛片元素,不過爛片中有巧思,個人仲係好鐘意嘅係黃子華「我嘅偶像」全程冇參與演出嘅情況下,一部續集有對上一部嘅承接,又有較為完整嘅劇情展開,每個主要人物嘅行為動機都幾貼合人物個性,都算喺咁啦。
不過有兩處覺得非常「突兀」的情節係接受唔到嘅。
一係六叔突然间走翻黎话自己都系“油瓶仔”,二係陈熹自述完跪低抱住猪猪嘅 bb 而唔系猪猪。
比較喜歡的部分 (亂序,諗到咩寫咩)1. 機場送別片尾曲,鄭伊健的《together》歌詞。
「跨國戀心境」
Together!8.0郑伊健 / 1999最爱是你生命动人因有你,我挂念你深夜达晨曦,常自不觉地日夜算日期,而时日减少你长得似世纪,仍最爱是你坚定自持因爱你,纵隔万里心跟你飞,今天你请珍重寂寞你便荡来,来甜梦中把臂,一起四飞分也一起。
2. 陳熹,豬豬告白完,兩人唔知道答案嘅狀態。
好明顯兩個人係深愛彼此,不過正如陳熹所講,兩個人都熱愛緊幾樣嘢,陳熹(豬豬|電競|事業),豬豬(陳熹|烹飪)。
熱愛嘅比重一直係到變,佢地兩個一直都唔係同頻共振嘅狀態,反而一直都唔同步,鐘意,拍咗好多年拖,結婚,有 bb,任何一個都解決唔到佢地之間真正嘅問題,唔知道接下來點算,好真實。
3. 二哥二嫂婚禮最尾剩低幾個人。
站位似《槍火》一樣有型。
《小偷家族》裡「自己選擇嘅家人」的感覺油然而生。
小偷家族 (2018)8.72018 / 日本 / 剧情 家庭 犯罪 / 是枝裕和 / 中川雅也 安藤樱
小偷家族8.7[日] 是枝裕和 / 2019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想食裡面的可樂餅!
《还是觉得你最好2》来了,这次还是原班人马,故事基本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依然保持着浓浓的港味儿。
电影以喵喵与三弟的“婚礼”为开篇,看过前作的人都知道,喵喵本来与大哥是一对,三弟和猪猪才是欢喜冤家。
结果上来两人高调的宣布“恋情”,一番鸡飞狗跳后,才发现是在为二哥的婚礼公司打广告。
尔后,恐婚的二哥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同样是为了打广告,却把跟Monica的“广告试婚”变成了假戏真作的求婚,关键Monica还答应了。
电影一开始就笑料不断,印象最深的是二哥求婚时突变MV现场,一首“哥哥”的《Monica》,立马带人重回90年代,浓郁的卡拉OK风迎面而来,又土又潮,又怀旧又好笑,绝对是风味十足的港式无厘头。
而且本片还把这种无厘头风格贯彻到底,在原有的人物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主角们的家族线,以两场婚礼为舞台,让他们轮番登场,制造了超级多的笑点。
比如三弟与猪猪的婚礼,猪猪戴满金饰,三弟更是穿着全金打造的圣斗士盔甲,可以称之为一举三得。
首先是视觉冲击力就非常好笑,其次也以夸张的手法体现出湾区的婚俗风格,最后更是通过三弟电竞达人的身份完成了COS的致敬,可以说即疯狂又合理。
而由参加婚礼引出的陈家长辈六叔与七叔的叔嫂烂账,即为二哥与Monica的情感设置了障碍,也可以算是对第一部大哥、二哥与Monica情感纠葛的影射和Callback,要知道这段纠缠的三角恋可是第一部故事的重心,但在第二部中就像陈家长辈的陈年旧事一样,已经属于过去式了。
而在另一场二哥与Monica上的婚礼设定上就更加搞笑了。
首先是把场地选在了晚上结束营业的游乐园,又有“鱼翅大王”六叔赞助的婚礼仪式,Monica一身“鱼翅天使”装又艳俗又华丽,而且她还是个拒绝吃鱼翅的环保人士。
显然,整个婚礼的设定都非常荒唐,矛盾一触即发。
还好有猪猪的“仙鹤神针”力挽局面,化解了第一重危机。
说起来猪猪的厨师身份,也是港式喜剧中最重要的存在,源自于湾区对美食的热爱,其实除了这道充满创意的“仙鹤神针”,电影开头那几道鸡蛋仔造型的钵仔糕、钵仔糕造型的鸡蛋仔、三倍虾的虾虾虾饺、三倍肠的肠肠肠粉……也是既有意思,又充满隐喻,主要还是体现出大湾区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整部电影用了三段真作假来假亦真的婚礼串联,保持了自《家有喜事》以来,港式无厘头贺岁喜剧的传统设定,但是对个体人物在情感关系中的刻画则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男女关系和身份地位上,给了更多平等的尊重。
比如在二弟与猪猪的关系中,电影通过猪猪的选择与三弟的态度,展现了了“男人至死是少年”的无担当和无责任感,以及此情境下女性的无奈以及独立的应对策略;而对于深受原生家庭影响而恐婚的二哥,影片也呈现了他内心完整的自我和解过程,在六叔的激励下,母亲的“婚姻魔咒”终究还是成了一份关乎婚姻的承诺;最后,是孤身在异乡的喵喵,第一部交待了她与大哥的感情,而在第二部中更多体现的是她通过恋情获得的亲情,在大哥出国后,与其说她害怕失去爱情,不如说更害怕因为爱情的无疾而终,可能会失去与陈家其他人的亲情关系的两难境地。
其实比起搭建地基的第一部,《还是觉得你最好2》在个人线上的探讨要丰满得多。
无厘头笑料依然满格,但是不再以非常抓马的情感关系作为主线,而是回归到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人物,在不同的转角变换身份时内心的挣扎与和解,所以,也更加温情。
不过,始终有一点未变的就是“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港魂,这也是我在这部作品里看到许多TVB熟脸时的感慨,谢君豪、胡枫、罗兰、米雪……尤其是米雪的出现,应该是属于我的时代记忆,特别令人唏嘘。
或许港片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烙印,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所以,当这种记忆来袭时,总会产生共鸣,而像《还是觉得你最好》这个系列无疑是对那种热热闹闹,充满插科打诨的无厘头,又满满温情的贺岁港片的黄金时代的重现。
想不到这玩应还有2,厉害。
没了窝囊废大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剧情什么的,都没什么好说的。
只看观众喜欢不欢这种喜剧而已。
在猪猪做出那个仙鹤神针之后的几个镜头里。
我似乎看到了一影子,一个徐克《金玉满堂》美食PK戏的影子。
那种貌似广告的食物特写镜头。
实在让人怀念。
香港再也没有人能拍出美食电影了。
而在这个荒诞的喜剧片里。
我似乎看到了某种尝试。
也许这个导演认真的拍一部美食爱情PK电影真的会好看呢?
时隔20载,再也看不到川菜与粤菜的对决,北方菜和南方菜之争了。
怀念过去的导演,吃都是很认真的。
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2》延续了第一部的人物设定,将战场从饭桌扩大到婚宴,试图通过两出婚姻闹剧探讨“爱情和婚姻”这个严肃话题。
看完电影最直观的感觉是,港女真的很会保养啊!
邓丽欣她好像一直在逆生长啊!
我对邓丽欣的印象还停留在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
那时,她和方力申是公认的金童玉女。
他们两人在戏里分分合合,戏外却却十分甜蜜。
两人一起出游一同上美食综艺以情侣档上访谈节目到处撒糖。
但热恋时期有多甜蜜,分手时候就有多刀人。
2016年3月,两人在十周年纪念日时通过经纪公司宣布分手,初分手时接受采访也屡屡落泪,一副情未了的模样。
时过境迁,两人都早已向前看,各自也都有了新的伴侣。
也正因如此,两人一起合作的《爱情三部曲》才成为绝唱,导致我现在看到邓丽欣的任何一个荧幕伴侣都会不自觉地和方力申进行对比。
在《还是觉得你最好2》中,邓丽欣的官配是张继聪。
可能我对张继聪并不熟悉,导致我看到他就感觉很油腻,很担心他随时就要变身古惑仔,抄起家伙暴打身边人!
看着魅力不减当年的邓丽欣和油头满面的他站在一起多少觉得有点不般配,真就不如和少年感很强的方力申组成的CP。
除了邓丽欣之外,我也有被喵喵这个角色甜到。
她大约就是那种典型的宅男女神了吧!
无论是长相还是说话方式都非常甜非常软妹。
看到她穿着可爱蓬蓬裙的样子真的好难拒绝。
听到她开口说好难难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好做作。
果然,可爱的女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我一直对“喵喵困守在和大哥的恋爱关系中”的设定感到无语。
这么可爱的女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迷恋一个连分手都不敢正面提的男人?
甚至迷恋到要追着他去非洲?
仅仅是因为想要和他的家人成为家人么?
虽然是喜剧,但导演也阐明了自己的价值观。
譬如家人并不是因为某个身份,而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
譬如我想和你结婚只是因为我爱你,而不是因为你怀孕了。
譬如无须介意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譬如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但整部电影其实非常杂乱非常不搞笑,后知后觉地想到这里面的人物设定很有问题,可能好几个角色放到某乎某瓣上是要被唾弃致死的角色。
一个男人可以充满勇气独自闯非洲,却不敢和正牌女友说清楚分手这件事?
一个电竞选手明知自己女朋友非常介意却还是坚持要和工作伙伴扮演情侣,天天躺在微博热搜?
一个男人看到女朋友的验孕棒才坚定心意想要和她结婚,男朋友变老公?
一个男人明知自己老婆是环保主义者却还是为了赞助而选择在酒席上提供鱼翅这道菜?
一整个大无语。
整部电影最可取的画面大约是几个女主角都让人很喜欢吧!
这个电影看着看着就让我想到《家有喜事》系列。
这个系列也是一家三个儿子,也是围着儿子们精彩纷呈的感情戏展开的。
我最喜欢的要属同时有张国荣和周星驰的92版。
黄百鸣在电影里扮演的是上岸先斩意中人的大哥常满。
他应该是那种典型性男人,事业稍微有点起色就看不起糟糠妻,完全不记得这个糟糠妻也曾经貌美如花,但现在为了照顾自己一家老小变成遭人嫌弃的黄脸婆!
程大嫂后面的崛起也很妙!
女人啊女人,不洗衣服做饭不拖地不做家务就有更多时间好好打理自己了,颜值回春是早晚的事情!
而男人嘛,果然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得到时不好好珍惜,失去了却哭着喊着我还要我就要!
须知迟来的深情比狗贱。
张国荣在电影里扮演的是“娘娘腔”常骚,最终和“男人婆”表姑妈结成正果。
他非常地体贴程大嫂,甚至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大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聒噪又可爱又正义的小叔。
他指责大哥就喜欢吃外卖,指责老三什么狗屎鸡粪都要,最后还娇嗔地回应了一句自己为什么不生孩子,“生仔好痛的么”,真是叫我笑的灵魂出窍。
实在好奇,和哥哥搭戏的黄百鸣和周星驰当时有无多次NG!
周星驰饰演的是风流多情的花花公子常欢,但最终他明白自己的最爱还是失忆时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小玉。
常欢和小玉的互动完全可以称得上好莱坞电影大赏。
不完全统计有经典爱情片《风月俏佳人》站街女搭讪、《人鬼情未了》共同搓陶泥、《危情十日》的捆绑play,还有恐怖片《德州电锯杀人狂》《闪灵》以及《终结者》等电影。
作为贺岁片,故事一定是要阖家欢乐的,所以最后程大嫂还是原谅了常满,两人在浪漫的日出下和好了,常家所有人一起恭祝大家新年好。
这个结局也是我最不喜欢的情节,程大嫂原谅常满回归家庭。
想当初,程大嫂已经离开家庭开启事业第二春,整个人又美又有气质,和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当牛做马时候的样子简直是天差地别,却非要在一家人的恳求下重回家庭,原谅曾经出轨的老公,好似只有家庭才是女人的最优解。
也许程大嫂的故事停在“做人老婆不如做人情妇”这一句就很好,就让除了常满之外的所有人都圆满吧!
THE END.延伸阅读||对,贾玲你只能做一个肥胖的搞笑艺人电影《第二十条》中有哪些一看就特别真实的桥段?
飞驰人生2,去综艺化的沈腾燃爆了
剧情实在是太拉胯了,table for six会变成table for five肯定是因为黄子华觉得剧本太烂,不想演……但是在这个荒谬的剧本里,居然又有很真实的东西,而这个真实的部分,其实也很荒谬,那就是,两场婚礼,其实都是女方在委曲求全现实也是这样,近期我所看到的婚姻,都是女方在牺牲,离开父母、离开工作多年的城市,加入一个陌生的家、去陌生的城市从头开始,可能她们也心甘情愿吧,但我总会想,为什么永远都是让女方去做改变,而男方生活里的变化就只是,多了一个任劳任怨的新娘?
新的娘婚姻到底对谁有利,显而易见电影里的两个女性都很优秀,我其实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连婚礼,都要委屈本应该是主角的人,婚礼的意义只是让长辈开心吗?
猪猪婚礼那一part我真的哭得不行,她是为了婆婆才结婚的,看到她就会想到,她甚至都还算是幸运,现实中还有很多女性,并没有她外婆这样的“我希望你学会为自己着想”,现实中很多女性是没有顶住催婚的压力,才被迫走入婚姻的,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逼一个没做好准备的人进入婚姻,真的是为她好吗?
就为了有一个所谓的家?
正是因为以上的想法,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猪猪婚礼分手那一part是唯一的亮点,不如大家都放生大家愿所有女性都自由
我已二刷《还是觉得你最好2》,忘记码字了。
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又笑翻了!
我不太会码文稿,但我觉得《还是觉得你最好2》非常的原汁港味!!
在近几年的电影,特别是港片,而且是我们能在电影院看到的新片来说,它就好像是影片里猪猪Josephine做的那道粤菜“仙鹤神针”一样,“失传已久”,如今重现江湖,但它并不完全是以前的“仙鹤神针”,而是加入了新元素,从新角度进行了新尝试,让人眼前一亮!
未来说不准,五年、十年说不定,但《还是觉得你最好2》绝对会是今年2024年内地院线电影的“仙鹤神针”!
许多桥段真的真的非常的香港贺岁喜剧!
经典港片氛围!
哭笑交叉,过山车般的体验!
新加入的“六叔”谢君豪,好有型!
好搞笑哈哈哈哈哈~好少看他演喜剧。
另外,邓丽欣、余香凝、廖子妤和杨偲泳四位靓女真系好靓靓!
还有王菀之!
||分享一些台词:“要在假象里寻找真相,就好像在一段有太多太多经历的感情里找回初心。
”“白头到老,做到永结同心就是祝福,做不到就是诅咒。
”“我的新郎在哪儿,我的婚礼就在哪儿。
”“不要紧,还有很多人在,重头来过。
”“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烹饪是玩弄真相的游乐场。
”“你放生你自己吧。
”
1.先说总结,这是一部虽然预算增加,制作升级,但却是观看体验大幅度下降的不合格的续作电影;2.第一部是都市轻喜剧,围绕一间叉烧房子展开,虽然电影的场景不多,但是巧妙的通过各个房间的切换,达到了叙事节奏上的发展,第二部虽然场景多了,华丽了,但是叙事上是失败的;3.电影主要讲述了二弟三弟的两场婚礼,但是电影开头就很莫名其妙,好像第一部突然跳转了很长时间一样,二弟变成了公关公司老总,三弟变成了网络知名电竞人,加上新增了一堆人物,中间还穿插了各种经典粤语金曲,而且巴不得每局台词之间都要有梗,这就很尴尬好吧,不好笑啊。
4.新增太多支线人物了,男方亲属,女方亲属,工作伙伴等,把第一部那种小范围的精致叙事的优点完全打破,而且缺少了上部电影核心人物黄子华,还有就是很多续作电影的缺点,就是上一步的人物弧光,到了第二部就完全消失了,又要重新吵架,重新和好,本来这时候是应该引入外部冲突,本来男女双方的亲属作为冲突重点来描写是挺好的,但是电影却没有做到,还是老一套。
很难共情里面的梗和笑点
相比于第一部,对传统婚恋观的“颠覆”更加彻底,但依旧留有温馨和余味。黄子华的缺阵确实遗憾,不过余下几位主演皆用诚挚丰富的表演,补足了每个角色的人物弧光。两场婚礼,就像是两场盛大真人秀,在真假虚实之间,演绎出一段段痴情男女的情感纠葛。而王菀之在片中的那句台词,似乎就是导演对当下许多婚恋关系的理解与回应:“可能没有答案,就是我们最好的答案。”
今年最想看的电影心愿完成,因为第1部就印象好深。不出意外的感动到哭,邓丽欣和喵喵也太美了,上海观众已不陌生的仙鹤神针出现新高度!结束后导演与男主角活人也出现到现场,很感谢导演说的坚持真诚把广东话的语言魅力与男主演技的有血有肉发挥到淋漓尽致了
没了黄子华,完全失控。塞了大量的段子,满满当当,节奏崩坏。平庸无聊,简直难以想象跟第一部是同一个导演编剧。一场灾难。
这片子本身就是部“油瓶仔”你说第二部的概念是“婚宴”也好,立意是“新家庭”或者“婚姻”也罢,并没有脱离出第一部“家庭的破碎、扩展和再构建”的核心范畴很明显剧本在最初的框架中是有“大哥”在的,哪怕是作为特邀友情,黄子华本应也是会出镜,至于为什么连个客串的影子都没,还被设定成一个留下纸条去非洲的,这种毁了人物形象甚至说否认了前作的成长性的东西,是因为档期、片酬还是沟通问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唯一可知的是,在黄子华这个头号核心脱离故事后,这就是一个借尸还魂的低级喜剧,矛盾冲突和剧情发展幼稚的发笑,人物能剩下多少是多少,迎合一下女性思潮罢了至于粤语梗,我在广东看的,身边几个老广都客气的尬笑了两次,可见不是文化问题【4.5】
几乎是用性缘关系执行的整个剧本,你看杨偲泳的律师,帅哥的一点热情就可以专业尽失,实在让人生气,她这么柔软,最后的出场一眼望尽眼前事。这部电影很糟糕,也很现实,几乎呈现了女性非自愿的跳入了婚姻的过程,虽然这不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本意。第一部已经回归“自由身”的王菀之,请出了电视剧惯用手段长辈和怀孕两大力量再次催婚,婚礼注册那场戏设计得很好,穿着铠甲替代三佬的张继聪,在同一时刻被这个家族中的三名女性认出,她们互相交换眼神,明白了婚姻和爱情的区别,即使陷入爱情仍然自由在双手,但走进婚姻即使疑惑也半点不由人了。电影真正值得书写的是她们三位的人生,而不是她们一定要按流程在爱情/贺岁这样的类型中被“绑架”着发挥作用。她们的人生不必像贺岁片那样只在此刻圆满,长长的路要慢慢的走。
延续了第一部的港式无厘头喜剧风格,将吃饭戏升级为婚礼戏,场景更华丽,桥段更抓马。身披黄金的婚俗,cos动漫角色的婚礼,以及长辈一代与年轻一代情感关系的对位,氛围非常欢乐。不变的是,作为编剧和导演的陈咏燊透过一场场对话来带出人物前史、丰富人物形象。非常喜欢片中的几位女性形象,Monica面对婚姻的迟疑又坚定,猪猪自我梦想的觉醒(王菀之的表演真是细腻),喵喵努力扛着大嫂的身份维持这个家,都令人动容。二哥和Monica传达的婚姻观也挺棒,好的婚姻无关风光与眼光,真正相爱的才是美满的。
心路歷程be like:「嘩搞咩?」「Stephy好靚」「嘩又搞咩?」「Stephy真心靚」「套戲咁長嘅?」⋯完。 2024.2.12. @ LOHAS
可以一起拍溏心风暴了
黄子华选择不回来是对的!!!!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即使没有黄子华,人物也算是相当饱满了,这么多人也讲清楚了。
一部很有情怀的港式电影,大笑的同时也能在情感上找到共鸣,对待婚姻,从男女不同的角度出发做了详细的解读,无论何时,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重点不是身份,而是如何去选择,如何去做。
从“大嫂”变“亲人”,喵喵的转变在表面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的内核是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自立心境,很有社会意义的一个角色。
如果是香港人看,理解的笑点应该会更多一些。
上一部两星的话,这一部就只有一星。
没有了黄子华,但竟然喜欢第二部多过第一部,很大可能是因为完全共感导演所展现出来的爱情观。结婚又好在一起也好,都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无论旁人怎么说怎么看,最重要的都是两个人。就算全世界都与你为敌,但那个人都一定不会丢下你,一定会站在你身后。导演在映后说,选不选择结婚其实无所谓,当你找到那个你觉得不结婚也没关系的那个人的时候,你才真的适合结婚,如果找不到,那就继续找呗。王菀之和陈湛文这对贡献了全片最大泪点也是写得最好的一对,明明是全场祝福的幸福时间却是两人看清彼此距离的残酷瞬间配上王菀之的歌真的看得一声叹息。“没有答案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这真的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家人之间更需要沟通,不然“冇嘢”都会变成“有嘢”!守住这个家难,“行出去”更难!可以期待一下第三部的剧情发展,绝对不会让观众失望的。
找到了久違的港片黃金時代續集的感覺,也就是看到一部電影意外的火了之後,馬上在編劇導演沒有想過拍續集的情況下開拍續集,出來的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效果了。但是黃金時代的圈錢續集大多都不到90分鐘,騙觀眾但起碼不浪費觀眾太多時間,而這部明明就沒什麼可說的感覺,卻還能剪出兩個小時出頭的時長,真的是又騙錢又騙人時間。上一部的特色就是把一個爛俗的設定說的真誠,這一部可以說是把一個爛俗的故事拍的更爛俗了。前面將近1小時,真的是看似熱熱鬧鬧,內裡是空空虛虛,又尬又無聊,請了一堆人客串,其實就是為了想填補一個核心人物的缺失,也就是黃子華飾演的大佬,本來第一部就是靠大佬支撐這個家調節所有人之間的關係的,沒有了大佬,還在這宣揚一家人,渲染親情就真的有點無恥的感覺。黃子華很明顯是愛惜羽毛的,要不然也不會連一面也不露了。
虽然看之前就不抱期待,不过还是低于预期,第一部最大的优点是接地气跟子华神,到了第二部两样都丢了。开场浮夸的发布会就奠定了本片离地的风格,张继聪发挥稳定,但是没有子华配合,自己担大旗还是少了很多趣味。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从第一部的“话剧风”变成了闹剧疯,从几顿饭变成几场婚礼,而婚礼变成一场场show,前作餐桌文化凝聚力家的主题,到这里想探讨婚姻的意义,但是莫名其妙地激化矛盾,又莫名奇妙的化解了,没了好剧本的支撑,整体节奏也很乱。当然,放在了香港的贺岁档也是挺符合的,吵吵闹闹然后皆大欢喜,这才是一家人。“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6.8
我很喜欢2,但它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性过量的包容与妥协,monica的包容与妥协撑起了她和二哥的婚姻,无独有偶,也是何嘉男的包容与妥协给了三弟机会,反观男性,总是处于被包容、被谅解的位置,这样的设置,透露出创作者晃荡的女性观,令影片失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