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赞郁,东亚的大师级导演,他的佳作有《共同警备区》《老男孩》《小姐》等。
小罗伯特·唐尼,以钢铁侠的形象闻名,后来谋求转型,今年凭借《奥本海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奖。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豆瓣TOP250影片《上帝之城》的导演,在导演界也相当知名。
这几位大咖凑到一起,再加上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碰撞出了一段少有人提的历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HBO上线新作——《同情者》
该剧由来自韩国、巴西和英国的三位导演,在亚洲和美国取景,拍摄一个越南人的故事。
在追完更新后,我确信这是一部非常有电影质感的好剧。
电视剧《同情者》的剧情并不复杂,但故事背景大多数人并不熟悉,那就是越南战争。
简单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有南北两支政治势力。
北越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靠反抗法国殖民统治起家,而南边则是美国扶持起来的。
南北因为一些原因打了起来,南越政权倒行逆施支棱不起来,于是美爹下场和北越开干,结果打输了。
在北越即将攻占南越首都——西贡的时候,南越政权的美国狗腿子们和美国的相关情报人员仓皇出逃,为此还创造了一个词“西贡时刻”。
而《同情者》主角的故事,便是从西贡时刻前几个月开始的。
整个故事都是主角的自述,他没有说自己的名字,我们也只知道手下管他叫队长。
队长是军事统帅“将军”的得力助手,像男仆一样为将军鞍前马后,同时也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
他和CIA特工克劳德谈笑风生,为将军撰写反共发言稿,还亲手抓获过北越的特工。
但背地里,队长其实是个卧底,为北越效力。
他急切地想要看到像将军这样腐朽的南越官僚赶紧被抓,想看到西贡被解放。
恰在此时,组织又传达了新任务。
北越方面决定暗中放将军流亡美国,并且派队长跟随,这样就能通过将军监视流亡海外的反越组织。
为什么选队长?
首先他是越南和法国混血儿。
虽然越南人都憎恶混血儿(因为法国人之前曾殖民越南),称他为“杂种”,但是放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混血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再者,队长曾经在美国留学,他内心其实非常向往美国的文化和物质条件。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将军信任他。
为了流亡海外时还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狗腿子,除了队长外,将军必须挑选出几名优秀的手下一起去美国。
如此重要的事,将军也全权交给了队长去处理。
在主角自己眼中,这些优势都是一种煎熬。
他有两种血统,贯通东亚和北美两种文化,信仰共产主义又向往资本主义,且兼具南越军官和北越间谍两种身份。
他能以两种思维看待问题,但双面人生也在折磨他,让他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
队长见过南越政权的腐朽,见过CIA如何残害自己的北越同事和百姓。
但他又与CIA的克劳德建立了友谊,对南越麾下的士兵产生了同情。
在西贡被占领的前一天,队长与发小一家搭乘美国军机准备离开,恰好遇到北越炮火覆盖机场。
他亲眼见到发小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死在自家炮火下。
来到美国后,将军和队长陆续从难民营来到洛杉矶定居,主角用隐形墨水与组织上保持着联系。
但双重身份和两种思维对他的撕扯也更剧烈。
比如将军怀疑随他来到美国的手下有内鬼,让队长去查。
队长为了保护自己,栽赃另一位胖同事是间谍。
将军听到这样的话,当然是下令让他除掉胖同事。
可对队长来说,该不该杀胖同事,又是一场良心与信仰的抉择。
可能在很多观众看来,《同情者》并不是刺激的爽剧,它的节奏不快,但人物塑造细腻。
导演花了很大篇幅,让观众去理解主角所面临的内心矛盾,而非只关注与外在的剧情冲突。
除此外,这部剧最值得看的,是叙事和摄影的技法。
该剧的同名原著小说,是越南裔美籍作家阮清越所著,在2016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阮清越在写这本书时,就用了非常多的叙事技巧。
比如使用第一视角叙述、旁白和倒叙等手法。
整部作品其实是主角重返越南后,接受组织审查期间,事无巨细写出自己的生平经历和内心纠葛。
电视剧不光保留了原著的叙事特色,前三集的导演朴赞郁,还在其中加上了自己的创作。
在原著中,主角抓住一个北越女特工只是一笔带过的情节。
而剧中第一集对这段故事做了扩充。
导演采用了多次倒叙的方法,先安排被抓的女特工在电影院被刑讯逼供。
然后再将故事倒回48小时前,讲主角的手下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女特工。
为此队长不得不带着手下去盯梢,亲眼看着女特工在信箱里拿到了一个信封,随后带队突袭女特工家里抓人。
特工吞下了存储资料的微缩胶卷,却被CIA以羞辱性的方式取出了。
就在主角内心煎熬没办法帮女特工的时候,故事又倒回三天前。
那时他刚刚收到上级的任务,要偷出南越秘密警察的所有名单。
队长用微缩相机顺利完成任务,并将胶卷放入信封投入接头信箱。
随后故事就闭环了,他的手下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来接头的女特工,他被迫将女特工抓回来审讯。
可以想象如果这段故事平铺直叙,将会是一个非常普通故事:卧底为了不暴露而对自己人动手。
而朴赞郁这样的导演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他能用叙事手法将一段平庸的故事讲的妙趣横生。
(2016年韩国电影《小姐》)《同情者》不光在叙事上很有电影质感,画面效果和镜头同样非常讲究。
比如在女特工被审讯的剧情,导演把背景设计在电影院里,用放映机的灯光照射女特工。
而主角坐在观众席,在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看着同志在聚光灯下被当成一个小丑被羞辱。
这一场戏用荒诞解构了刑讯的压抑,同时又展现了南越政权的腐朽残忍以及主角内心的煎熬和矛盾。
除此外,诸多的转场镜头也能看出导演的艺术追求。
比如将画面定格在给女特工刑讯逼供的影院画报上。
随后一发火箭弹从画报上人物的眼睛里穿入,炸了影院。
一个丝滑的爆炸转场就把故事直接拉到了两个月后,也就是西贡即将被解放,美国人和南越政权要逃跑的时候。
靠着这些手法,《同情者》的故事讲得简洁、明了、有趣又富有内涵,足够吸引观众持续追下去。
不过据说朴导只导了前三集,后面几集是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和马克·穆登导的。
虽说后两位导演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名导,但三个导演之间会不会因为风格差异过大而打断剧情节奏,就只能等后续的更新一看究竟了。
一般在有好导演的情况下,演员的表现也不会拉胯。
我个人觉着,饰演男主的侯宣德在《同情者》中的表现差点深度,不过整体算是匹配队长这个角色。
而小罗伯特·唐尼的那股子装X劲,真是完美适配了剧中的CIA特工克劳德角色。
不过说来也是巧,唐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无视亚裔演员关继威被指涉嫌种族歧视,但网友们闹过一阵后,此事再无下文。
如今歧视亚裔的唐尼,在剧中一人饰演多个角色,代表美国社会的诸多面孔,这倒是完美符合了现实中,美利坚对亚洲骨子里的鄙夷。
就拿发生在东亚的两场战争来说吧,美国在朝鲜没打赢,所以这么多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尽量不提这场战争。
越南战争美国同样没打赢,于是美国媒体就对越战进行了冷处理和扭曲。
甚至还创造出《西贡小姐》这种让越南姑娘润到美国,甚至为美国丈夫和孩子守节的故事。
《同情者》这部小说之所以能获奖,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填补了微观视角观察越战的空白。
小说中,主角来到美国,看到美国人拍摄的越战电影在扭曲自己的祖国,为此感到愤慨。
这便是在批判美国这种“东方主义”叙事套路,试图从他们自己民族的视角来讲述那场战争。
而朴赞郁导演出身自有相似历史背景的韩国,似乎很能体会到原著作者的想法,对剧中主角内心世界的阐释也可以说得上精妙。
如果你是对越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或者是对电视剧艺术水准要求较高,大可去自己去试一试这部《同情者》。
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烷烃
这剧刚出我看了几分钟没再看下去,这几天听一个播客提到,找出来再看,发现内容真好。
这作者一定是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并且对两种制度都有穿透性的认识,这也在导演的过程中一再体现,一再重复的人设,两边相同的场景,相同的肮脏。
别说什么优越落后,最后点题的是nothing。
其实,观念这东西,就是不断发明出来种种,让人安装之后,互相矛盾冲突,最后毫无意义的成为肥料。
追寻什么意义,最终的归宿是毫无意义。
年度十佳候選,樸讚郁繼09年《蝙蝠》後的最好發揮,花哨的形式和飽滿的内容匹配得相得益彰,樸讚郁放不下的花哨手法放在2小時電影裡實在拖沓,但放在一個信息量如此龐大的電視劇中簡直如魚得水。
因為有A24的加持,所以使得一套面向美國觀眾的迷你劇中,有如此多越語台詞,就是對外國文化最大的尊重,也能看得出確實是想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所建樹和誠意。
一切都為了故事,而不是像那行傻乎乎的好萊塢電影迎合主流價值觀而故意矮化。
看完第一集我給9分,開頭的字幕就讓我覺得這套劇有點非常規。
看到結尾明白為什麼韓國導演樸讚郁要執導這套美劇了,因為跟韓國-朝鮮一樣,越南也曾因意識形態問題而有過南越-北越的問題,讓這個民族苦不堪言。
這一點讓韓國導演能跟這個越南題材连接上。
好萊塢那么多年的政治正確運動看來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讓美國主流媒體願意以一個“正常視角”來看待少數族裔身上複雜性,而不是像20年前籠統模糊地塑造角色。
看來“努力”終究是有成效的,難得。
但樸讚郁多年的形式探索,在經歷N多失敗後,也終於行了一次。
但樸讚郁該回歸血腥暴力動作犯罪題材,照顧一下男粉絲了
改编自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同名小说,是一部间谍惊悚兼跨文化讽刺类型的剧集。
讲述了一名法越混血的越共间谍在越战最后几天里的斗争,以及他作为难民在洛杉矶的新生活,在那里他了解到自己的间谍生涯并没有结束。
改编自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同名小说,是一部间谍惊悚兼跨文化讽刺类型的剧集。
讲述了一名法越混血的越共间谍在越战最后几天里的斗争,以及他作为难民在洛杉矶的新生活,在那里他了解到自己的间谍生涯并没有结束。
《同情者》目前更新到第三集,我就前三集简单聊聊这部剧。
本剧的题材非常适合朴赞郁,谍战、混血角色、流亡异国。
朝鲜半岛的历史早已融入这位韩国导演的生存意识中,在呈现越南内战的故事时,可谓得心应手。
个人觉得,全世界找不到比韩国导演更适合的人来拍越南战争(亚洲人的视角),这话绝不是反讽,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韩国和越南一样,大部分历史是憋屈的小国生存史,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他们长期处在被阉割的精神状态中,这种状态深深地镌刻在民族记忆里,代代相传。
奉俊昊、李沧东,包括朴赞郁这些韩国大导演,他们的作品中始终携带着这份“精神创伤”,这条脉络若隐若现,如同幽灵一样。
越南的电影工业不如韩国,所以这份叙事让韩国人代劳,也是情理之中。
韩国电影有足够影响力,韩国导演有足够创作经验,韩国影视圈与好莱坞-美国有密切联系,而美国有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影视创作。
翻看朴赞郁的历史作品,他自己就拍过表现朝鲜南北分裂的电影《共同警备区》。
片中也有南北朝鲜军人的视角,还有韩国混血的中立,这部电影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在叙事手法上比较板正。
但是,朴赞郁在表现人物面对祖国分裂,个人情感夹杂在政治立场中接近窒息的感觉是非常深刻的。
他极为擅长刻画男人之间的复杂的情感,他的这份“手艺”几乎在他所有的电影中都有体现。
当然,他也拍出了双女主情色片《小姐》,但是创作逻辑还是男人的,这也导致片中双女主之间毫无火花。
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战争的主体基本都是男人,这话绝不是我歧视女性,搞男女对立,而是客观事实。
所以,《同情者》找到朴导来拍,算是一种幸运,因为这些都是朴导的绝活。
但是,《同情者》的叙事手法更现代,更多体现出的是朴赞郁导演生涯的结晶。
时空穿插,人物旁白,音乐渲染(包含爵士),视角转换,无时无刻的冷幽默,还有那绿幽幽的影调,这些视听手法在剧中融为一体,而其情绪所指,都集中在男主角的身份焦虑上。
男主是混血,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越南人,他是北越(共产党)的间谍,混进了南越军方高层,最好的朋友是南越特务,在美国留过学,说着流利的英语,对美国流行音乐如数家珍,还和美国CIA交情甚厚,如此重重BUFF叠加在他身上,可谓苦不堪言。
同情者成了自己的同情者,本剧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荒诞的自我指涉,同情者的出路在哪里?
讲到这里,小罗伯特唐尼的角色值得好好琢磨。
本剧的一大叙事亮点(不知道原著是怎么写的,看过的人可以讨论下)就是小罗伯特唐尼一人分饰多个角色:CIA官员、大学教授、国会议员。
随着剧情推进,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角色出现。
这种荒诞、不合逻辑的设定很容易让人出戏,但是仔细想想,导演在这里的处理有着他的深意,极富创造力。
——美国对主角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这种差异化影响的背后,有着不变的内核:美国的本质。
朴赞郁对小罗伯特唐尼的角色处理是符号化的,这其实就是对“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具象浓缩处理,体现出美国这个“大他者”在意识形态上,对主角的影响是渐次有序,分门别类,潜移默化的。
相比作为主角上级的流亡将军、北越同志、南越同志,美国人在对待自己时,似乎更温柔亲切,这种软绵绵善意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有待朴赞郁后续的解读。
这里就有一个悖论:所谓亚洲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到底是亚洲人自由的选择还是美国的奴役-控制?
自由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朴导的创作野心属实不小。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多么的令人心生向往,那时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应该就在美国,而我们的主人公放在那么好的地方不好好享受人生,非要听他将军的安排,又为了自己的信念执意回越南。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念看之前的故事,只是人生一世为了什么而活?
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主人公在将军和信念中左右徘徊,最终选择的信念,可是结局却有点离谱,遭到了所谓自己人的痛苦调查。
看完本片你会觉得,还是利己主义最实在,最好的生活条件,最好的物质享受,最好的居住环境,这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人生不就是吃吃喝喝嘛,烦恼和烦心能省就省。
不过现在要是润去美国可就不那么滋润了,放在全世界,如果你是有钱人那自然要去欧美发达国家。
可是如果只是普通人,不让留在国内,努力上班就可以有个体面的生活,若是能有个编制混个好企业,更是安心享受即可。
文笔不行,所以其他的角度说不了太多,随便写写记得最清楚的那点。
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是,镜头中很多怼脸的特写,以及对于主角那双绿眼睛近景拍摄,所以对于海报上人物前后排列在海报中的几个位置,但只有一束光照在男主角眼睛上这个构图,印象很深刻,像是要通过这束光照进这个双面间谍眼睛中,更是通过这双绿色眼睛表达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对这场战争不太熟悉,仅从这部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是,一个双面间谍的复杂人生,请各位看剧的观众们来评判,不管是选择东方还是选择西方,剧中都相对完整地表达了两种社会形态,以及这个形态中各种各样匪夷所思但实际上很符合人性的东西,可能有些情节会有点戏剧化,但想表达的思想差不多吧,这里不讲对错,所以我个人看这部剧想说的观点其实挺中性的 – 留在越南或跑去美国,甚至心在曹营身在汉,不论是哪一种生活状态,战争以及社会的架构改变对于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每个人在这场战争里都变得畸形而扭曲。
间谍、历史、惊悚、政治……一套组合拳打的很是漂亮!
改编自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同名小说,这部来自HBO的历史题材生猛新作让人眼前一亮。
《同情者》The Sympathizer
共7集
都说HBO的尺度很大,但大尺度从来不等于黄暴,而是在于敢拍敢表达。
这部集齐多个要素的历史惊悚剧情片的切入视角就非常独特:“一个层次丰富的移民故事,一个双面人的辛辣独白,一个横跨越南、美国两个世界的声音。
”《同情者》以“我”这个双面人的视角带我们回到1975年的西贡,看见战争的残酷、文化的差异以及人性的复杂。
朴赞郁+小罗伯特·唐尼+越南谍战,《分手的决心》《小姐》导演朴赞郁、《上帝之城》《教宗的承继》导演费南多梅雷莱斯、不再回归钢铁侠的小罗伯特·唐尼以及《杀死伊芙》的主演吴珊卓,不知道这样奇妙的组合会形成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故事开始前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剧集的故事是从越战结束之际开始讲起的,越南战争又称越南抗美救国战争。
1961年5月,美国破坏《日内瓦协议》扶植西贡政权,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8月,美国以北部湾事件为借口,又将侵略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1965年3月,美军大规模参战,侵略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1968年初,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动“春节攻势”,扭转战局,迫使美国与越南进行和平谈判;1973年1月,《巴黎协定》签订,美军被迫撤出越南南方;1975年越南军民对西贡政权发动总攻,解放西贡以及整个南方;1976年全国正式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定都河内,西贡改名为胡志明市。
漫长的战斗导致各方伤亡惨重,造成了严峻的后果。
主人公The Captain由侯宣德饰演,他是一个“双面人”,曾经在美国留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是深谙两套文化和两种主义。
同时他还是一个混血儿,父亲是一个法国牧师,母亲则是越南人,是当地的一个无知贫穷的女性,主角作为一个跨种族的私生子,在上个世纪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歧视,从小就有人称呼他为bastard(杂种)。
主角不仅是个混血儿,更是有着双重身份,表面上他是西贡大将军长官The General身边负责情报工作的副官,也是将军十分信任的属下,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在南越的北越间谍,是一名共产主义工作者。
1975年,越共占领西贡,美军大撤退,南越只有少部分人可以跟着美军撤离。
以大将军为代表的高官自然在撤退队列之中,同时他还要求增加飞机,将自己的亲信以及家属全都安全送到美国。
毫无疑问,主角身为将军最信任的副官之一,自然也是在撤退名单里的,甚至这个撤退名单也是将军授意他去拟定的。
这天晚上,将军将自己甚少暴露在外的身体的残缺展现出来了,他把握住了这个时机,适时向将军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在飞机中空出几个位置,留给自己的好兄弟Bon一家。
而他的本意是想留在西贡,和同志们一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是组织却给他下达了最新命令,即跟随将军逃亡美国,在美国继续间谍工作,向北越汇报敌人的动向。
在此期间他遭遇了非同一般的痛苦折磨和心理挣扎,作为难民和间谍,多重身份的交织让他滋生出了一种名为“同情”的情绪。
逃亡到美国的越南难民对于美国人是外来者、新来的另类,因此他们在美国会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此他深有感触,同时对于北越的同志、南越的士兵以及其他少数族群,他也都能够理解并共情。
《同情者》改编自阮越清的同名小说,该小说在美国包揽了普利策小说奖、卡耐基小说奖以及亚太裔小说奖。
现实中,作者4岁就跟随父母从南越逃亡至美国,在美国长大。
尽管对幼时的越南没有印象,但他却承载着父母与身边越裔难民的群体记忆。
阮越清把东方人面临的多种困境描绘在这样一本书里,包括中西文化冲突、意识形态冲突、兄弟情谊、移民问题等等,小说的质感丰富,情感更是细腻动人。
目前来看,朴赞郁对于小说的影视化把控的还是不错的,电影化的场面调度十分巧妙。
第一集中审讯女共党时反复的时间闪回、从电话拨盘到车轮转动之间的转场等,都非常“朴赞郁”风,别样的叙事手法和视听语言更是让人兴趣盎然。
另外,老熟人小罗伯特·唐尼这次一人饰演多个角色,担任主要对立者的多个配角,这些角色代表了美国权威人士里的不同分支,其中包括前程似锦的奥兰治县议员、CIA特工以及后续将会出现的好莱坞电影导演,都代表着一个面目模糊的白男上位者的形象。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这部剧是改编自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小说,讲的是一个法越混血的越共间谍的故事,背景设在越战最后几天和他后来在洛杉矶的生活。
导演阵容也挺强大,有朴赞郁和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演员阵容也是星光熠熠,小罗伯特·唐尼和吴珊卓都在。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被这个跨文化背景的设定吸引的,觉得应该会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可以挖掘。
越战这个话题本身就挺沉重的,再加上间谍元素,想想就觉得刺激。
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我觉得这部剧在处理跨文化议题上挺有意思的。
它不是那种直接告诉你这是东方,那是西方,而是通过主角的身份和经历,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文化碰撞和冲突。
主角作为一个混血儿,他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点我觉得挺值得思考的。
然后,剧中的间谍元素也挺吸引人。
但是,我发现这部剧并没有过多地去渲染那些紧张刺激的间谍行动,反而是更多地关注主角的内心世界和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
这种处理方式,我觉得挺新颖的,它让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间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人。
不过,说实话,这部剧也不是没有缺点。
我看了一些评论,有人说字幕翻译得不好,影响了观看体验。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觉得有时候剧情的推进有点慢,可能是因为导演想让观众更多地去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但这样也可能导致一些观众觉得无聊。
演员方面,小罗伯特·唐尼的表现我觉得挺出彩的,他那种独特的气质和演技,让角色变得很有魅力。
吴珊卓演的Ms. Sofia Mori,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种冷静和机智,让人印象深刻。
总的来说,我觉得《同情者》这部剧挺值得一看的。
它不仅仅是一部间谍剧,更是一部关于身份、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探讨。
虽然有些地方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太满意,但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视角,让人思考。
如果你对跨文化议题和人性探索感兴趣,我觉得这部剧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章来源:电影咖啡觉得值得一看,想看原片的可以去公众号:电影咖啡免费无套路,不用谢
改编自越南作家阮清越普利策奖同名小说。
一位被关在北越再教育营的男犯的狱中回忆录,特别的是,他有双重的双重身份——一是越法混血儿,是来村里传教的牧师的无意之作,被同村小伙伴视为长着13个屁眼儿的怪胎;其二,他是被CIA选送到美国接受训练,然后编入南越秘密部队的警界精英,但其真实身份却是北越的共产党间谍。
越南解放后,他被组织派去美国卧底,在那里享尽无根的边缘人所带给他的多重痛苦,受尽鸟气的他抗命回到越南,却被单独关押一年,无穷无尽地检讨他自己的离经叛道,这成了这部剧集的文本来源。
韩国导演朴赞郁执导了本剧的前三集,稳准狠地拿捏了小国寡民那股立于危墙之下的捉狭与憋屈,并为全剧定调,尽管后面的剧集错失了朴迷人的凶狠和大胆的轻率。
一部宏大、聪明、野心勃勃的杰作,是阮清越杜撰的传奇,杂糅了谍战、悬疑、黑色喜剧等多种类型,用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拆开历史折痕,用当下眼光重审历史遗迹,溯今却不追古,继往未必开来(160)。
剧本很不错 亚裔爽片 黑科波拉那集太精彩了对现代启示录这部傻逼电影的辱骂十分到位 RDJ本色出演典中典白男宇宙是什么神仙选角!
看不懂
三集棄,沒看下去。還是看書吧。
4 谍战部分也离《潜伏》这种谍战剧标杆相差太远了,但是在场面调度和视听语言上朴赞郁还是相当老辣的。
最后一个镜头。幸存者继续在历史的河流摸索,过去的人们在河的彼岸淹没并守望,此刻,已成艺术。如此有文学性的文本,告诉了在历史中徘徊的我们,“没有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加宝贵,放下对这些的偏执吧,“我”只为自己写作。
惊悚吗?I don't get it 2 canceled
喜欢少校肚子上的贴纸。 wandering ghost living between two worlds很好的台词。中间乏味,剧终集不适但精彩,没法二刷。
朴赞郁x越共间谍x文化讽刺x hbo, 开局值5星
主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上美国人主宰的对越战的书写(以现代启示录为代表),呈现了难得的越南人(并且是有性吸引力的男性)的视角。对白人的冲击也许大,但对东亚人就还好吧,内战撕裂/无意义的战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美帝的自私与冷血不要太熟悉,三兄弟因ideology阋墙的设置更是标配。身份的游移更relevant,更具现代意义,Man骂男主说话都是英语翻译过来的,哈哈,很难想象浸淫在美国pop和西部片里的人怎么维持对commie的信念。。话说中国也有这样的故事(英若诚、金无怠、哈金的小说),啥时能影像化
场面调度精彩,画面也是老朴一贯的考究,如果糖泥真的歧视亚裔,这剧得拍的多难受啊
节奏很好啊,场面的调度也厉害,比起谍战剧观感更像无间道
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字幕好烂 更难看了
(和看书是不一样的感觉……
啥玩意啊气死人了前三集好好的为什么后面要给我喂屎吃
呃🤔
让罗伯特唐尼演所有白男真的是天才的想法
除了第一集西贡陷落和第四集拍电影之外,整部剧就是在插科打诨,纯纯的糟蹋原著,感觉剧集的编剧似乎都没有读懂原著,最后一集更是扯淡到无以复加。所以,慎入!
乱叙太影响观感了,不过男主演得还不错,为了革命异国他乡受了这么多精神折磨流了这么多眼泪,回到家还要被考试,检讨书里写进来就被打还要重写,不然显得他们不近人情,这怎么还call me by your name了,果然一脉相承的党派都差不多😅小唐把歧视亚裔演得淋漓尽致,让我怀疑奥斯卡不像演的
欧美拍亚洲 经常四不像。这个被白男凝视的感觉真的很恶心。坚持不下去了,告辞
拍得很无聊……所有人都感觉不太对……特别是男主一开口讲越南语整个表演都是割裂的,可以想象那种塑料母语的状态……唐尼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也是没搞明白……片酬太贵了不要浪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