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看完了整部电影,结构严谨,节奏适度,对白精彩,逻辑缜密,选角般配,表演出彩,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伦理佳片。
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不是一位心思细腻,关注细节,有一定情感经历的同志,同时没有条件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中不被打扰的品味电影,还是不要看了,否则只会是差评。
全剧没有一个片段是多余的,没有一句对白是多余的,没有复杂的叙事手法,就是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对白都有前后关系。
适合的人看适合的片子,假设观影对象,就是不希望那些不靠谱的评论,毁了一部好片。
赛琳娜来自于一个更大的伐木场主家庭 ,她对如何管理经营耳闻目染,她又是家中老大,自尊心强,她曾任凭亲人于火海独自求生,事后却苦苦搜寻懊悔一生,所以重视与唯一爱人的信任与忠诚,并在情感上高度依赖,终究毁了自己。
导演的视角更多是通过一句对白,一个特写就提炼并关联了许多内容,所以有一定情感经历的观众会感悟更多。
Serena无剧透影评,明年26/02/2014上映。
女导演Susanne Bier联手Bradly Cooper和J.Law的新作在BFI电影节首映。
故事梗概:在美国大萧条时期,George Pemberton在北卡罗莱纳州的经营着一家伐木场,迎娶新娘Serena后,一个新生家庭的命运在历经合伙人,佣人的背叛,政府的逼迫后的起起落落。
本片到处都是冗长的角色面部特写,光影在人物面部非常巧妙的组合,心理活动是很容易捕捉。
J.Law果然又来秀脸了,尼玛你表情多呗,再多还能比我们群里二次元的小伙伴们多!!!
不过影后就是影后,肢体面部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如经过精密计算并排练千次的标准和自然,J.Law连续N次惊艳地秀了她最擅长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迅速转化。
这是Bradly Cooper职业生涯中最棒的一次演出,角色与Bradly本身阳光高大形象有几分符合,但他精彩地诠释了一个本性善良,喜欢迁就随性,浪子回头的富家公子哥,最后善心觉醒,野性大发,人兽相搏的真是酸爽,感觉一切的憋屈和错误都被他的死购销了。
期待明年他和Benedict Cumberbatch, Eddie Redmayne一绝高下,看预告我就觉得Eddie赢定了哈哈。
本片基调沉重,季节秋天,色调冷。
前1/3剧情进行过快,恩怨矛盾迅速累积,后2/3进行缓慢,每一个事件令矛盾接连升级。
最后的场景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心上,悲从中来。
这片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讲得什么啊,怎么不说教呢。
影片没发生在西部,却实实在在是一部西部片,小镇上的爱恨情愁,逃犯,警长,印第安人换成神秘仆人,牛仔换成伐木工,典型一部西部家族情仇史,但像霍桑说的,Families are always rising and falling in America,一部很好看的错位的西部片。
那些荒凉,远离文明,接近自然的地方,衣冠楚楚的人们以为他们能维持自己的,当爱和仇恨的催动令人们失去底线,谁都别想体面的做人,都利用一切力量,为了最原始的欲望杀戮。
远至四支羽毛the four festhers,近至赛琳娜serena,都被号称急功近利于奥斯卡,口碑不佳,但是越来越觉得美国电影看不下去,下载后在硬盘里躺了好久的不急功近利的电影,好多,但是偏偏对这两部号称急功近利的电影百看不厌,为什么?
在这个浮躁愚蠢的世界里,我觉得自己还算能看的下去纯粹学术著作的人,是那么不急功近利的人,却偏偏对所谓急功近利的电影才感兴趣,是我错了还是他们错了?
是他们绑架了时代和大众的脑子,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那些装叉的奥斯卡电影太多了,需要强调,我的评论就是针对那些装叉的奥斯卡们说的,这些人主要不是中国评论者,而是所谓国际主流。
我也借用一句西谚,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同时代表上帝和凯撒,因为最终我们都会湮灭,少做点缺德事吧!
导演苏珊娜·比尔这部描绘女性的作品,虽然在刻画人物丰富的内涵上有所缺陷,但剧情上的表现不会暗淡、在许多的局部处理上我倒觉得眼前一亮,看到评分这么低为这部电影抱不平。
电影的色彩基调趋向淡黄朦胧,就象捕捉内心深处的一种独白,与场景人物情绪相互调和着。
喜欢刚开始的烟山雾林的镜头,日落深处的昏黄或黎明云海画外音的独白,电影达到的一种景况。
布拉德利·库伯与詹妮芙·劳伦斯的默契合作、在他们身上电影人物具备了一种贵族气质、居于深山林地间不同于其它人物,然而也正是这种高高在上的身份让人性充满了矛盾,以至于爱得深走向生命的毁灭悲剧。
乔治人物刻划比赛琳娜要精彩,感情上的纠缠与及为私生子做出救援的行动,人性复杂的性格矛盾爱也是一种选择,至少他比赛琳娜有人道和勇敢担当。
乔治和美洲豹的同归于尽是影片最值得讨论的地方,当爱在身上燃烧对往日造成罪过的忏悔,生命用死来回归证明是心灵的一种自我救赎,我想乔治应该无悔于这样的悲壮,给电影留下思考的空间。
乔治的离去赛琳娜用火来终结生命,爱之深以外也是对往事在心中恐惧的终结,劳伦斯在人物表演上的疯狂与执着也可圈可点,只可借赛琳娜的戏份应该更多一些,这是电影欠缺的地方。
故事与人物之间的协调和连接有的地方也显轻重不调和,细节与内心戏再剪接细腻一些会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银幕的争鸣与共识是一直会存在的,观点的不同会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世界,电影就是这样的一个窗口。
我们对悲剧的同情心胜过喜剧讨得的欢心,莎土比亚的四大悲剧就是证明。
赛琳娜在小说里多有魅力也好,我只知道她也是个女人。
而女人总是容易一往情深。
他说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你。
结果他几乎掐死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村姑一脸心机晃来晃去的太过让人讨厌,我倒是很希望先知捕猎者给她来上一刀。
最后,他还是把别的女人拥入怀。
只剩下你一场空欢喜,烟消云散。
好一曲残忍的又老生常谈的女人花序曲。
只是因为是女人。
不,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
Serena的小说原著来自于Ron Rash,在福克纳文学奖也有不错的表现。
故事本身有时代背景,有单线矛盾(因为笔触的重点在女性,人性),而故事本身是无解之解。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用作剧本的小说,所以选角方面做得很成功。
看到很多差评说冲奥意图明显,急功近利。
但是,急功近利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很多的元素的精妙搭配,才能产生。
所以在这样的单线剧本中,选择了这样的Jennifer Lawrence来出演女主角Serena。
没有复杂的史诗背景和人际关系,没有复杂的爱恨情仇和挣扎斗争。
有的,只是我们谁都可以想象,会这么被命运砸中的真实。
而人性,则在这样的真实悲剧可能性中,会折射出阴暗的悲剧面和暖心的光辉面。
两者皆无对错。
在这种宿命感中,所有的元素的呈现,铺垫(美洲豹,火灾),都告诉了我们,其实我们自己也理解这种痛苦。
每个人在这样的痛苦里都有自己的纠结和选择,都在这样的痛苦里沉沦而迷茫,甚至,都在这样的痛苦里,决绝,毁灭而被撕裂。
Serena就是这种极致的撕裂。
而大表姐是那个能把撕裂感呈现出来的优秀演员。
流产并被告知终生不育的戏很多人都演过,那是能把这种钝击,空白,刺感,失落,不绝的痛苦通过面部表情缓缓展现出来的戏,并不是一颗眼泪或者满面泪水或者大声呜咽就足够的。
而进一步,当经历了痛,却无法抹去痛,告诉自己没事了,却依然有事,反复延绵的心绪剥离,则通过欢声笑语,轻佻卖醉的反向极端来扔出这种细腻的心理,用掩饰和放纵的交替来抵抗无法缓解的痛苦,这场戏,大表姐也表现出色。
这个痛,真的无论如何都无法缓解,一辈子都不会。
痛苦的升级来自于发现丈夫偷偷留着私生子的照片,并给私生子寄钱的事实。
先不说丧子之痛对男人一样的钝击感而导致的可理解性;而对于Serena潜意识对背叛心理的反射着一个层面,我觉得是此剧最富有心机的设计——因为她在家里的火灾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逃跑者,她是长女,她听到死在大火中家人呼唤她的名字却没有回头;导致Serena的潜意识里对“自己对家人的背叛”具有深深的负罪感——因为带着这样无形的负罪感长大成人,她不愿意陷入爱里。
而一旦陷入,她就会变得极致抗拒反感别人的背叛,想要费劲所有的一切去维护这种自己用爱情建立起来的无法被背叛的纽带和羁绊。
很多人对Serena的解读是——痴情。
其实她并不是痴情,她只是想要用极致的爱,爱到不惜一切手段去暗杀丈夫的私生子——来弥补自己当年对家人弃之不顾的负罪感。
她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爱情里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她的根本驱动,恰恰就是“赎罪”。
这是这部电影藏得最深的心理因素。
前后的台词,穿插,递进和演员的表现,是能清晰的表现这种心理的。
也只有透彻理解,读透这样心理的女演员,才能呈现出这样的剧本。
所以。
这是一部对主角挑战极高的剧本。
所以我给五星。
先说说Cooper叔,这次可是娶了年轻貌美又彪悍的大表姐作老婆,夫妻档做生意本来挺好的,可惜俩人人品可是渣到一起了,一个是喜新厌旧不负责任抛弃有孕未婚女的负心汉,一个是事业生活啥都得掌握住的心狠女人。
再加上大叔对人、农场管理粗放,还有个暗恋他的副总管,事业可谓暗藏危机,一不小心就崩盘。
虽然最后想起儿子了,那也是因为知道大表姐不能生才做出的渣举动。
总之结局挺好,渣到底了还不如死了。
再说说大表姐,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自己把自己逼疯了、把老公间接弄死了。
事业上要强势介入,感情上容不得一点瑕疵,容易走极端,非要找杀手弄死人母子,结果适得其反。
明知那女人的孩子是男主的,还对人家那么差,这条路可是没结婚前她自己就注定要走的。
总之,影片就是讲俩个看似美好富有的人其实人品是有问题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是悲剧了。
只是男主后来护犊的表现让人感动又可怜。
《赛琳娜》不缺看点。
詹妮弗·劳伦斯是奥斯卡影后俱乐部成员,布莱德利·库珀的事业也炙手可热,他俩大概是合作太愉快以致上瘾,《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之后,搞了这部《赛琳娜》,接着又来了一发《美国骗局》。
导演苏珊娜·比尔,斩获过奥斯卡小金人,她的《更好的世界》是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女性导演、女性巨星、女性题材,如果说女人更懂女人,《赛琳娜》一定不赖。
而结局,总是会出乎意料。
《赛琳娜》空有一手好牌,却打得仓乱潦草。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故事。
赛琳娜有个悲惨的童年,嫁给乔治后,和丈夫一起经营木材生意,而在意外流产后,她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计划谋杀乔治的私生子,从此,她加速走向毁灭之路,最终主动重蹈了童年时的家人惨剧。
这是一个冷寒彻骨的悲剧,不幸的是,影片的水准也是个悲剧。
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悲剧力量,被仓促的叙事与紊乱的镜头,撕成了一堆碎片,轻乎乎地漂浮在美国的大萧条年代,飘荡在北卡罗莱纳州的丛林上空。
即便不如人意,从成片也可以看出,故事的胚子其实很不错。
而这个故事的情节密度很高,赛琳娜和乔治的爱情与婚姻,她在充斥着男性的林地世界如何建立威信,与乔治的手下布坎南、加洛韦的矛盾或暧昧关系,对曾与乔治有染的女人的强烈嫉恨,如果没有恰当的叙事结构,没有足够长的篇幅,又要完整呈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还是一部年代戏,交代时代背景需要花费一点笔墨。
导演没有进行取舍,流水账般地讲述了整个故事。
高密度情节,低密度细节,有骨架,无血肉,叙述像是赶场,所以仓促感十足。
苏珊娜·比尔的《更好的世界》、《婚礼之后》,包括首部英语片《遗失在火中的记忆》,都是以高密度细节,讲述情节相对简单的故事,她的细腻情感,以及敏锐洞见,因而会得到成功表达。
作为一名丹麦导演,苏珊娜·比尔喜欢的手持摄影,秉承了丹麦电影团体“Dogma95”的遗风。
这种嗜好,在《赛琳娜》有所收敛,而她对捕捉演员细微表情,对特写的偏爱,依然得到了保留。
只是,她的折中做法,没有收到良好效果,对詹妮弗·劳伦斯的特写,常常显得莫名其妙。
这固然有剪辑的原因,但更多是风格失调所致,苏珊娜没有为故事找到恰切的风格,没有协调好形式与风格。
手持和特写所追求的真实感、朴素感,于日常、现实题材电影,常很奏效,在这部年代戏中,很多时候变成了耀眼的不适感。
《赛琳娜》里的每个人物,都不够让人喜欢,甚至让人讨厌。
赛琳娜妒忌,乔治自大,加洛韦古怪,布坎南不忠,这和导演之前的作品明显不同,她的主人公,通常不完美,但很讨观众喜欢。
从仓促的叙述来看,导演似乎也讨厌每一个角色,在每个角色旁都不想驻留;不恰当的镜头,也加剧了这种感觉。
性格、社会、命运,是造就悲剧的常见因素。
虽是年代戏,但本片时代因素较弱,性格和命运是主因。
乔治起初是个霸道总裁,也是资产阶层里的怪咖,不爱安逸都市只爱丛林。
赛琳娜反转为话事人之一后,乔治之前的体系便开始摇摇晃晃。
像疾病一样,悲剧也会传染。
过去的悲剧,是赛琳娜身上的地雷,有一个导火索,便会像恶性肿瘤一样扩散。
她将自身和自身的一切,都化为了灾难,她的命运是被诅咒的,毁灭是唯一的结局。
悲剧的美感和震撼,来自它的不可避免,但导演没有拍出悲剧的必然性,赛琳娜的故事更像是一连串意外和巧合的线性排列,捉摸不定的情绪占据了主导作用。
若本来便是如此,这个故事就毫无价值,没有讲述的必要。
如同《包法利夫人》之于福楼拜,福楼拜展示的是悲剧的必然过程,导演苏珊娜在赛琳娜身上应该做的,是揭示其悲剧的必然成因。
除了人物集体散发的令人生厌的气质,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令人无感。
而令人无感的作品,是最糟糕的悲剧。
这部电影先于2013年的《美国骗局》摄制,被雪藏至今,才在各地区的院线或视频网站公映、上线。
为什么被雪藏,原因如今再清楚不过了。
这也是它公映的最大意义。
■《大众电影》
赛琳娜的孩子死后,人和剧情急转直下!
詹妮弗·劳伦斯 的演技也是提升不少。
劳伦斯最早的表演经历始于教堂,这位狮子女从小就显现出大胆与富有主见的强硬性格。
14岁那年,她决定投身表演事业,并说服父母带她去机会众多的纽约一试,尽管此前没有任何正规的表演训练和正式的表演经历,她仍然在试演时惊艳了考官,以一个不错的价格进入了经纪公司。
但她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的表现也起伏不定。
受这对组合的吸引,故事情节再烂也要看下去,再没逻辑也在惊讶中看完了。
几点狗血处:1 加洛韦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被砍了手?
为什么听命于赛琳娜杀人?
2 那个拿走账本的人为什么要告发乔治呢?
3 总是觉得主角的人物塑造着力不够。
一直以为本片会以赛琳娜为核心 着重刻画她的女强人形象,但是。。。
渲染实在不够,最后还选择了最最懦弱的方法——自杀!
呃。。。
实在让人看不懂了。
两个搅屎棍。。。
I love Jennifer Lawrence.
给表姐。
女主岁一个内心受过伤害且无法自愈走向扭曲变形了
其实还蛮好看,就是结尾又觉得电影没有很大意义,看的不过瘾
和《松林外》是套拍的,完全可以看出人物造型和基调又多像
冲着大表姐看的。这对奥斯卡组合其实演技是不错 只是剧情太…………
享受的崇山峻岭里面的情感纠葛?还是金发美女的床戏剪辑?
本来应该打造成史诗的,结果成了洒狗血。幸好演员还不错
不喜欢大表姐的长相,画面真是同时期的国内除了侯导没得比.
詹妮弗劳伦斯
表姐好可怜,心疼表姐。
粘姐给我看湿了。
我完全看不出来裤破有演技这回事。没故事没人物没意义。
要不是大表姐的颜和肉体支撑着我看完全部,这么虚无的电影真是想摔桌!
节奏紊乱,没有主题。
人物心理的变化的本应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演员们也是努力去表现了,可惜观众哪有耐心慢慢去品。虽然似乎不是在大烟山拍的,但是电影里的景色真是美啊。
故事之差。可惜了了。
崩坏的故事
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是如何演绎一个女强人到女疯子的过程,其中又掺杂着多少难以揭开的伤痛,如何解释蛇蝎心肠对女人的形容,究竟是不是她的对与错,点击http://www.weallmc.com/oumei/492.html解读电影《赛琳娜》里的悲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