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黛公众号:抛开书本轰轰烈烈之回归平凡。
影片最后提到现如今,33名矿工仍未获得任何赔偿,甚至矿业公司都未被处罚。
这应该是对现实的讽刺,可同时也说明昔日的英雄们算是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井下69天,直到升井的那一刻他们都是英雄,但终有一天事情会平息,英雄会被淡忘,媒体也不会再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一点,“超级马里奥”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拒绝出书也有部分原因在此。
影片中井下矿工们这样说,出去后我们也还只是矿工而已,不指望因此发家致富,走上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开始还是智利风光片,一到井下灰头土脸昏天黑地。
囿于成本配备精良的井下生活展现不突出,相比国内的掩盖埋没,智利的政府拯救力度还算顽强,尽管尊重人权也有过抗争。
主旋律温和思想涵盖全片儿,偏向写实纪录片风格的真实改编,节奏温吞,中规中矩。
吐槽1:矿工们的大巴很破烂,行将报废;矿区的房子很破烂,简直贫民窟的违章建筑;矿井里面的设备很破烂,要啥没啥。
可是那么大一台CAT挖掘机又亮又新,估计是卡特皮勒公司送的,塌方时再来一次几乎全屏的被砸特写。
大公司给了赞助也不能如此明显吧?
丰田汽车估计也是赞助商,可是我实在是想不到沙漠里不用丰田用什么车,过于合情合理而且就没法儿吐槽了。
吐槽2:前半段主角们形象“斯巴达”化,难道“300”和“33”是亲戚?
观影过程中一度有一种“咱们石油(kuang)工人有(hou)力(yi)量(hou),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感觉,但是铜墙铁壁的井下又是在给足讽刺。
电影没有刻意描写33人如何挺过去的细节,反而给了政府和家人们以及各自关系更多的镜头,也更多地展现人性深处。
片子毕竟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少了许多电影固有的桥段。
所以并没有看大片时那种震撼的感觉。
但是,姐弟情,爱情,父女情等等各种情感表达的相当真实,当获救的那一刻,确实很感动。
另外,当镜头切到井外家属焦急等待时用的音乐并不是很低沉,反而很轻快,表现了智利人民的热情和乐观,想到库斯图里卡的《地下》。
根据真实故事改变,故事本身很震撼,但由于非大投资特效非常一般,想看灾难片的可以绕道。
至于卡司这一块可以说非常弱,过气的班德拉斯大叔和比诺什阿姨,因本片多为群戏,也没出彩的个人表演。
最后说一句,要相信政府。
好的方面,卡司里把西语世界里好莱坞熟悉的老中青演员聚齐了。
33人头领班德拉斯大家自然都认得,帅哥矿业部长演员罗德里格是《摩托日记》的切格瓦拉,33人中还有一个后来靠看不见的客人和无罪之最大火的演员马里奥。
还有一大票常年跑美剧片场的,我不是太熟。
安置家属们开起来campo de esperanza希望营(那个救援期间出生的小孩她爸给他取名埃斯佩兰萨就是希望的意思)给小孩上课,南美特色的各种天主教仪式也是不能少,大家一起喊口号唱歌,甚至还展示了一下有原住民背景的妈妈感谢营救工程师的仪式。
唱了一首Gracias a la vida,也算是美帝人民比较熟悉的一首西语新民谣运动的歌了(因为有美国歌手唱过),配乐带了些南美民族风乐器,我不确定一定是智利的。
展示了一丢丢南美饮食,馅饼跟炖菜,还有atacama沙漠的风景。
但是,让大部分演员都说一口带着西语口音的英语实在是太出戏了。
这就好比一中国团队拍个在日本发生的故事,怕大家看字幕累,对白全部采用“你滴心思大大滴坏”那种口音的国语......美帝观众不爱看字幕害死人啊。
对白全英语之后还有两个槽点,一是国际救援团队跟当地人语言不通的场景就很难表现了,二是那些绝望场景开始祷告的念白更加出戏了,如果你看过西语影剧类似场景的话。
依我看如果折中一点,矿下场景都西语,地面营救英语为主,我们这些非美帝观众观感会好不少,西语那些场景更多的靠表演来弥补对白也不是不可能。
对了,还把真实事件中33人等营救的时候要了个足球在下面踢这个好玩的情节就去掉了,西语片里可是抢着银行的时候也不忘看足球直播,就这么生切了真是没意思。
矿工生活是真的惨,现实比电影惨烈更多了。
所以拉美也是搞工农运动一大基地。
今年智利选出来新的左翼总统,那街上红旗飘飘高唱团结的人民不可战胜,恍如隔世。
智利还算是拉美里面比较发达的了,尚有这么多偏远穷苦地方,其他南美地方可想而知。
整个二月,感觉成了动画片的天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片子,特别是明知道《美人鱼》很烂,还坚持着去看了一下,然后确认确实很烂之外,对于国产片实在是丧失信心。
于是突然发现只余动画片可看了,于是,先去看一下童年回忆《圣斗士星矢》,然后发现,哎,虽然人物面貌有所变化,但是似乎还是有记忆里的影子。
和同事讨论,大家觉得星矢陌生,也许是因为我们以前习惯了配音版的缘故呢。
然后又闷了,虽然不是《火影忍者》的粉丝,但是发现火影的票房居然比圣斗士还高,于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又去把火影看了,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像圣斗士和火影能够一直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大家都有着燃爆的青春啊。
然后又闷了,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来临之前,还有什么可以看呢,发现两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一部是《地心营救》、一部是《飞鹰艾迪》这样的片子不可谓不好看、也不可谓不励志,然而票房却不会理想。
不是我看不起国人,而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绝大多数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我们,同样价钱,谁不想去看看明星或者搞笑的喜剧呢,让他们去看《地心营救》这样的纪实电影会不会要求太高?
《地心营救》是由帕翠西娅•里根执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朱丽叶•比诺什、马里奥•卡萨斯、 罗德里格•桑托罗等主演的灾难片。
该片于2015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实矿难事件,讲述了2010年智利33个矿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困地心深处的故事。
这真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活着。
超级马里奥的故事这是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这一群矿工中还好有个超级英雄,就跟我们的超级马里奥一样,不惧困难,带领大家迎难而上,在深达300多米的地下,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把控事态的发展,是非常恐怖的。
还好,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马里奥站出来了,给予大家以信心,合理分配有限的食物,坚信一定会得救,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信心远远大过身体的需要。
小三的真爱故事在这一群被困的矿工中,开头就有他的故事的背景交代,他结了婚,但是却和邻居的老婆搞在了一起,最关键的是,居然还不拉窗帘! 于是,成为大家的嘲笑和鄙夷的对象那是理所当然。
然而,在他被困到地底的时候,我想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心中之爱。
起先事态的发展还有些好笑,因为大家都很担心,所以家属们都日以继夜地在周围守候着,而世俗人眼中的小三屡次被正室举报,因为她并不是家属,举报一次、被驱赶一次;举报一次,又被驱赶一次,看到并不美腻的小三和正室毫不示弱争论谁是真爱的时候,居然莫名喜感和心酸并行。
直到救援有了进展,矿工们可以通过小纸条传达对亲人的惦记的时候,剧情出现了神转折,他的纸条是写给小三的,他说他爱她,想她,面对小三欣喜若狂的脸,镜头里只给出一个正室落寞的背影……多说一句,人的本性其实是自私的,只有在生死关头,才明确地知道自己到底爱谁吧,据说汶川大地震后离婚率暴增,就是因为人们忽然发现,生死无常,在有限的日子里,还是应该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执着的矿业部长的故事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帅的矿业部长了,简直是我看这部影片的意外之喜啊(为什么当他说叫我劳伦斯的时候,我莫名想起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呢),可以说,33个矿工被救,劳伦斯部长功不可没,是他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求总统和国家出面施以援手,因为圣何塞矿井已经没有能力救援了,是他在愤怒的矿工家属冲过来要求他给出合理解释,并且在暴怒下给了他一巴掌时;他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指示矿警默默地打开了围栏,让家属能第一时间知道救援的进展;依然是他,在本国人力物力达致极限的时候,不吝向国际社会请求救援,最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营救奇迹。
完全可以说,没有劳伦斯部长的坚持,就没有这次奇迹的发生。
当然做为一部纪录片电影,影片也不能免俗地展示了一些月亮背面的阴暗,比如在可以和被困矿工们通消息时,已经有出版商私下接触英雄马里奥,于是开始有谣言在地下流转,马里奥获得的出书机会,家属拿了多少钱,当生死之关一过,人性的考验就纷至沓来,不过后来影片在这里也并未加重笔墨,成为一个迷之后续。
结局自然是美好的,其实真正的救援场景但是也是在全世界同步,虽然已经预知这个结局,然而在看的过程中还是为矿工们的命运感到揪心。
影片的最后展示了真实的被救矿工的影像,圣何塞矿井最后没有被起诉 矿工们至今没有拿到赔偿,然而33个经历了生死关的矿工亲如一家,一直都有联系,即使是黑白的影像也似乎能感受到那背后涌动着的热血人生。
中国的矿难很多,但永远不会拍这样的电影,因为必然涉及揭疮疤。
美国人把节奏调动得很好。
紧凑有效,特别是在以众所周知的新闻为蓝本拍摄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矿工们坐车进矿,朝神像祈祷时,我仿佛看到了好几部描写矿难的小说中的场景,心在那一刻也提了起来。
前半部分高潮迭起,但从钻头打通避难室的那一刻,紧张情绪就释放掉了大半,无论后续的悬念如何调动,都没法阻挡旷工被胜利救出的结果,因此可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
茱莉亚比诺什饰演的矿工姐姐情真意切,班德拉斯这位拉丁专业户的扮相确实专业,小光头上乌漆墨黑地沾染了尘土,在井下昏暗的灯光下我愣是直到影片快结束时才看出他的真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配乐是好莱坞两大大牌之一的詹姆斯霍纳——此君在影片拍摄完毕后于2015年年中驾驶小飞机途中坠毁遇难,终结了传奇般的职业生涯——如果不是看到演职员表中的“纪念霍纳”的字幕,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观看此片之时,恰逢山东平邑石膏矿垮塌救援工程刚刚宣布结束,结束的原因是,经过一个月的搜索,井下的矿工已经不可能生还,虽然经过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攻坚,救援队救出了四个不幸的幸运儿,但绝大部分当班的矿工都永远葬身于地下,再无生还希望。
看这部片子,不是为了对比中国与智利两国的矿难救援态度。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但凡被公之于众的矿难事故,基本上都能做到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地救援,但人究竟渺小,自然的雄奇伟大不是人定胜天的精神就能遮盖的。
我在想,或许地上的人们所持有的希望多一层,地下的人们的求生欲也就多一层。
在暗无天日的地层深处,那些来自底层、沉默寂寥的矿工们或许仍在发出我们无法听到的呐喊。
地上的人在经济、理性和道义三者之间的平衡该如何求解,并非易事。
电影中的智利人胜利了,但每年多达两万多位葬身地底的矿工仍在用生命提示着人们,对这世界尊重,对这自然敬畏,对生命要关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息息相关的世界的一部分。
全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2000名矿工死于矿难。
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不足1%。
这里有33个人,难道我是唯一一个有点内涵的人?
不懂事的小孩才会记恨。
他们被困在地下610米深的地方。
马里奥,你已成了智利最出名的人。
领导从不放弃。
政府的未来就看这件事情的结果了。
家庭是我们的全部。
你打算为了这个破iPod而杀人?
我们进来是矿工,出去也是矿工。
It's hard to say that this is a good story or not, because it was base on a true story.But as for the movie itself, my answer is not that good. Looks like it was just showing something about the government, not so much about the miners. When I search this incident, something going around my mind was how did they survive with that little food. But the movie didn't tell me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is.Anyway, when I see they let the outside world know that they are still alive, and at the end when Alex come out as the first person. All excited me and almost wanna cry. At that moment, all you wanna say was IT'S GREAT TO BE ALIVE!!!
《地心营救》改编自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矿难奇迹。
不可否认的是,真实事件中: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国际救援的大无畏和锲而不舍以及各位矿工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求生欲望已经令人敬畏和感慨。
但是,主人公过多、矿工之间戏剧冲突的缺乏、同时穿插叙述地上地下两面的情节和剧情依时间推进的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制约了本片的进一步展开和对人物间关系的深入探索。
现在的成片中确实可以看出根据原著改编的痕迹,似乎已经把书中可以挖掘的矿工人物背景和关系都在地下叙事部分一一展示了,但过多的井上井下场景切换的确冲淡了电影的节奏感,情绪不能充分集中。
整体看来,如果导演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被困和救援过程提炼出更多的关键时间点进行详述而把其他更多的细节一笔带过,打动人心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尤其是在影片里呈现出矿工姐弟和解的第二条线,前面铺排的还算合情合理,但片尾的回首相见之后就一笔带过了,冲击力有些弱,浪费了茱莉亚比诺什的演技。
影片中规中矩,忠实真实事件,没有过度演绎,比较能打动人心。
一个救援奇迹,作为新闻纪实作品可能更加震撼观众吧。
PS. 矿工和家属一天到晚感谢主感谢上帝,也不先感谢感谢国家,真是太不“孝顺”了。
雨天的三八节,选了这部电影。
初衷是了解神秘的南美国家,顺便看看这个某豆友提到的南美最有希望的国家智利。
开头和中间都很平常,遇到灾难,33个壮汉被困地下几百米,矛盾和冲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的时候并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紧张的氛围。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他们很勇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没人想放弃,就算每天吃一点点也撑住了。
地面上各利益方的冲突是比较吸引人的,家属的抗争,私矿老板不管不顾,政府从一开始犹豫到后来坚持救人。
新来的矿业部部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理改革需要改变,也需要这群有胆识和谋略,心系民众的人去改变。
在救援中,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信任的。
希望国家对待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能纯粹一些,多为人民争取权益。
智利最终抵住了各方压力。
无论是全球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还是随时都有的前功尽弃的风险,第一个矿工被救上来的时候,一切艰难挣扎,执着等待和不断救援有了回报,奇迹是靠人创造的。
影片最后有33个矿工原型小彩蛋,他们安宁的在海边聚餐,微笑,拥抱,活着真好。
14年世界杯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则广告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TgwMDY4.html?from=s1.8-1-1.2 一群大叔群情激昂为他们的国家呐喊着“我们不怕死亡之组,因为我们不怕死亡!”“chichichi lelele”,听起来犹如口吃一般的口号却诉说着智利这个国家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14年世界杯,智利同无冕之王荷兰,卫冕冠军西班牙,澳洲袋鼠澳大利亚分为一组,这在外人看起来就是个鱼腩的角色,然而智利做到了,在智利33名矿工和全国人民的鼓舞下,首回合3比1袋鼠,次回合2比0板鸭,最终以小组第二昂首出线,并在与东道主的对抗中90分钟战平,仅仅是站着倒在了12码线上。
他们真的不怕死。
这部片子是根据10年的智利矿难事件改编的,全部33人都成功得以获救,震惊了整个世界。
电影开头飞快的交代了部分工作在阿卡塔马沙漠上矿工们的家庭成员,父子、父女、姐弟、爱人,并介绍了黑心的矿场主超负荷运作和对比明显不安又无可奈何的队长,暗暗埋下伏笔。
他们中有的人带着逃避,有的人带着欣喜,有的人带着茫然,有的人带着懵懂,他们带着各种感情告别了亲人,然后被大卡车带到了地下,随着入口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渐渐与世隔绝,告别了整个外部世界。
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不安地问马里奥大叔:这是唯一的入口吗?
行家里手马里奥说,yep.the only way in and the only way out. 之后的整个铜矿的倒塌,他们逃到了地下700米的避难室,而他们身边仅仅只有供30人维持3天的口粮... 但是最后他们克服了一切不利的局面,抛弃短暂的私欲,带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33个兄弟彼此的承诺,齐心协力最终活了下去并从700米深处走回了人间,完成了世界救援史上的神话。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鲁渔荣三个字。
同样的封闭到让人发疯窒息的环境,同样存在的私欲问题和出卖问题,而结局却走向了两个极端,看来一个好的领导人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走向。
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我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大国,然而大多却都是以悲剧收场,听说有的矿工出事被救后若是在两天之内死去,就不算是工伤赔偿范围...更多让人心寒的,都是当地zf的瞒报和不透明。
反比智利,zf积极配合救援,无论是处于人命可贵的角度还是如电影中所说事成将展现政治手腕会影响智利zf今后的人员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政府积极援救公开消息透露给世界给媒体给家属的景象。
当钻头钻开700米深处时掉下的泥水打湿马里奥的时候,马里奥欣喜若狂的叫醒同伴们,我跟着同样的激动无比,这可能就是天不绝人路吧,这69天中有的人得到了解脱有的人得到了宽恕,而他们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2010年的智利矿难。
8月5日矿难发生,8月23日运往地下的首批救援物品中,就有一个足球。
已经被困700米深的矿井18天,但他们宁可少拿一点食物和水也一定要一个足球。
9月7日被困矿工收到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并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矿工们在井下收看到一场足球比赛直播,这场比赛是智利与乌克兰的友谊赛,球员出场时全部身穿着"矿工,加油"字样的T恤,33名受困矿工,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
接着几次救援物质发放中,矿工们得到足球视频,装有足球游戏的PSP。
”面对这么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国家,绝对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ChiChiChi!LeLeLe!Chile!
灾难大片《地心营救》,该片改编自2010年轰动全球的智利矿难事件,再现33个矿工被困地下深渊69天后的生还奇迹。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对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通过被困期间矿工们以及社会上不同的人的反应,表现出了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人们最真实的情况。
这种高难度营救,其实救的是人心 !
最悲惨的事儿不是身处绝境,而是失去希望;真正美好的结局不是劫后重生,而是为了那份执着!
33名矿工全员获救,堪称奇迹!
电影也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有所信仰
在第十几天食物还没送下来的时候这底下的人状态也好得太假了,能吵架打架还能摔东西。
被救的一个旷工马里奥戈麦斯,和当时拜仁前锋马里奥戈麦斯重名;井下被困的旷工数目是33名,当时拜仁前锋戈麦斯也是背着33号球衣……不想说冥冥之中自由天意,但旷工戈麦斯被救的那段时期,球员戈麦斯也开始恢复状态不断进球。只是真没想到,这个真实的新闻竟然被拍成了电影……
真实生活永远要比电影苦,如此大的事故只因为成功营救而没有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政客们在成功时出来作秀,矿工们没有赔偿,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幸运。喜欢那段幻想吃大餐的段落。难道因为是拉美所以配乐就如此欢乐吗?中文译名也挺扯,让不明所以的还以为是科幻大片呢。
总的来说,只是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了一遍,所有感情的梗都有点生硬,但是,一星给真事,一星给智利,一个你觉得不起眼,却因这件事情而伟大的国家。
看了好久以后才发现那个女主居然是朱丽叶比诺什!
好一部智利主旋律,好一锅进口鸡汤啊……
太平淡了,没有任何新意。纯粹的好莱坞大机器制造
可以想象真实场景是多么感人配乐是詹姆斯•霍纳的遗作
中文名也是醉了。在地底下有食物的最后一天,最老的矿工说,我正式决定退休了,33个人笑成一片。拉丁人的乐天真的是在血液里。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講述了2010年智利33名礦工遭遇礦難被困於礦井下,在經歷了長達69天之後,33名礦工竟然能够全部被成功救出,創造了一個礦難史上的奇跡。
反观我们的矿工现状,让人叹息
安东尼好帅啊;大营救渲染的还差点意思,有种放屁没放痛快的感觉
真事改编。想起《拯救77个阶级弟兄》
很难抵御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型电影带给我的触动。
再一次见识了乐观活泼的南美人!
4
中文译名真是煞笔。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也尽量基于事实说话,平铺直叙的风格也是还原事件原委的最好选择。剧本简单,冲突少,也没有特别抓马的心理崩溃描写,节奏也十分好莱坞风格。影片并没有着重刻画在营救过程,而是体现在温暖感人的人文情怀上,每个被营救出来的矿工都是一个家庭激动喜悦的时刻,那个部分真是美好
电影不是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人性冲突也有些许刻意,但就是这种源于真实的戏剧魅力和绝处逢生的奇迹让人热血沸腾。最后旷工一个个被救出的时刻,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一个家庭的狂喜时刻。佩服他们,虽然是底层工人,但是纪律和素养还是很棒。
后半段渐入佳境,前半段节奏太慢,整体算是个完整的故事,但讲得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