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岁
别岁,Yesterday Once More
导演:张琪东
主演:袁忠远,龚格尔,杨乔木,魏斯婷,朱峰,郭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简介:下乡老知青周树达在返城大潮中,遗弃当地妻儿回到原籍,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生活。而在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踏上了这片许久未见的土地试图弥补他曾经犯的过错。被他遗弃的儿子陈乐结束了八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遭遇妻子改嫁,并留给自己一个八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好友帮助下,他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并在出租屋里邂逅了性工作者雅茹。..详细 >
每个人都在积极向上爬 憧憬或享受伪中产的沾沾自喜 并乐此不疲的回过头来践踏那些被他们认为顽劣低陋的躯壳 人们不再愿意看见在自己看不见的角落里 在那些司空见惯的阴暗逼仄的狭窄的生存空间里 那些身不由己的灵魂 如何在尊严和生存中周旋徘徊 身为一个中国人 身为一个不被代表的中国人 如何好好的活着
感谢小伙伴邀请有幸昨晚看了首映礼,张琪东是2015年完成的本片,导演本人期间为了筹集资金也经历了各种事,好在有各方帮助下最终得以完成本片。片子有一部分用黑白色调拍摄完成,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当然也在呈现具备一定的割裂感,普通观众能否接受需要市场检验。本质上讲了一个并不温暖的故事,可能是因为文革原因,部分想表达的很隐晦,剪辑上有所保留。全体演技在线,没想到龚格尔先生演戏也这么厉害,不仅是制片人里写剧本最好的,可能也是演戏最好的...有情怀和初心拍文艺片的导演值得大家尊重和支持,希望张导可以在“45”岁之前去试试戛纳,也希望本片在商业上可以运作成功,加油!
看了简介,看了两分钟的电影,一段旁白。 不打算看下去了,可以夸一句,名字起的很好! 导演有话说,导演太想说话了,太想把一个电影拍的好了。 不忍心看,看完了,再骂,就会觉得愧疚,会觉得对不起导演的用心。 演员应该演的不错,因为导演的初衷是好的,虽然没看电影,但是这样的导演选的人不会错。 不是说能把故事看懂的人就可以把一个故事讲好,更别提能讲的让别人深信不疑。 很多人都是觉得读懂了生活,明白了人生。然后迫切的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无私的告诉每一个人。 其实,老师教学生,要想教导出好学生,不应该直接把答案告诉他。而是,你要告诉他怎么去思考,要学会自己找答案。 虽说如此,这样的导演,下一部作品一定是进步的,一定是值得看的。我希望是。 权当做是一个预言吧!
想法很多,真正讲出来演出来却各种情绪杂糅在一起,生活很难,说不上该一如既往的倔强还是钻牛角尖看不到出路
节奏很好!其实陈安知道儿子有病!只不过他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只能自欺欺人去催眠自己!
苦难
你孩子有病,这句是启动那个父亲怒气的开关,他小的时候被父亲抛弃,性格出现了创伤,就是不遇事都是一把好手,会修车会抓贼会扣女,但遇事尤其关于儿子就只会用暴力,得不到的父爱就越发想给自己的儿子。电影里除了三个修车混混,其他都是好人,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吧~
不错的题材完成被毁了,变成了导演的意淫。
故事不行 演员演技也尬 拍的什么鬼
时间有点短,讲的并不是很清楚。背景源自知青下乡返城,造成影响三代人的故事。导演又说结局为了过审不是本意。作品还是不错的!
怎么说呢,陈乐大胡子让人无语无奈,他的经历和认知,已经和社会脱节太多了。但是扯上知青,就没啥意思了,至少没演出什么必要的联系。
让人升起悲悯的一部电影。
影片在表达方式上选择了尽可能的克制和隐忍,但不管在角色关系或是意境表达上,呈现出来的情感关系都细腻饱满,精准到位。
纪录片式的电影 有点意思
看完再回顾时 片子是深刻的。但厌恶周树达道貌岸然端着的样子,陈乐比他父亲强在能承担责任,但偏激无知,深究原因更厌恶周树达。电影节观看之日恰逢父亲节。
片子还不错啊,怎么这里这么多人喷?我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中间还倒回来分析一下剧情。支持一下导演吧,我看热评第一条就是他,不容易。片子还是有特色的,黑白和彩色的两条时间线交错,特殊时代的背景,还有底层小人物挣扎着活下去的艰难。
陈乐值得同情,从小被爸爸抛弃,成年以后又生了有自闭症的孩子,毕竟也在小城市长大,为人处世也过得去,除了结巴没什么问题,怎么就不明白自闭症是病呢?但凡智力正常也能明白吧?整部电影故事情节还比较完整,就是剧情上下衔接有点跳。
把人间悲惨聚集起来骗感动的“文艺”片。故意的娇柔做作和不幸让人以为这个世界正是无比的黑暗。故意安排“老三”这样一个河南坏人很符合对河南人的偏见,综上,想骂导演娘 :)
完成度还可以,想说的太多,老父亲的那条线太弱了。
只想问问陈乐不是中间躺床上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