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春晚,有一个特别的节目——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合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
随着记忆随着回忆,从神笔马良到舒克贝塔,从哪吒闹海到大闹天宫,这些动画伴随着龙的传人走过崎岖,从“天眼”走向“蛟龙”。
2024的熊出没,正如献词所说——送给年少的自己,送给长大的我们。
毫不夸张,这是第一部在影院看哭的动画,也是连续哭了两次的一场。
李宗盛在《新写的旧歌》中反思道:“一首新写的旧歌,不怕你晓得那个以前的小李,曾经有多傻呢先是担心自己没出息然后费尽心机想有惊喜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已来不及他不等你已来不及他等过你已来不及”回忆中的一切就是这样,无论他等不等你,都已来不及。
或许人们总是要我们有出息,要成才还要成名,要事业还要顾家,诸如此类,即是别人定义的成功。
换一个时空,扭转了未来,光头强也可以从一个低微的伐木工摇身一变成为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强哥”,他也可以是别人口中的“年少有为”。
要成才要成名,只是已经忘了朋友是什么;要事业要顾家,只是在上司面前要跪着而已。
几句年少有为的夸奖,哪里配得上一路上失去的这些?
很喜欢影片的一些设定,比如完成关键事件就可以修复时间线。
这就好比一个重返过去去填满遗憾的过程,解开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解开的心结。
当看到光头强回到《变形记》中与熊大熊二携手,熊大熊二在笑容中被时间淹没,那种笑中带泪的感觉是在影院中久违的感受。
这可能就是合家欢电影的真谛,并不是用一些超乎现实的手段来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是实实在在的完成每个普通人梦之所念,纵使这只能存在于cinema的光影,纵使这只能存在我们心中的乌托邦。
看到很多网友,给熊出没这十年的每一部作品定下一个主题,那《逆转时空》的主题必定是回忆,是带着成千上万观众的回忆。
是光头强的回忆,回忆他得到了想要的所有之后,才发现失去的一切;是我们关于童年关于青春的回忆,回忆青春中难免的伤痕,回忆想要回到的那些夏天。
从内容的角度,作为年更作品,熊出没的完成度已经是出乎意料的高了,能结合当年的热点,适当的运用网络用语;致敬部分诚意满满,致敬的作品——无论是《复联4》《what if》还是《哈利波特》——都是我们这一代的童年回忆;美中不足就是动作戏缺乏新意,科幻概念设定简单而表述过于冗长。
总而言之,感谢熊出没的这十年,为我们造了一场梦,一场关于一个伐木工,关于两只狗熊,关于一个小镇,关于一片森林,关于青春的梦。
也是时候跟过去的十年say goodbye了,去拥抱更多未来!
真的很对不起去年的《熊出没.伴我熊芯》,我天真的以为那是我见过的最干瘪的熊出没系列,结果就被今年的《熊出没.逆转时空》打脸了!
果然没有最烂只更烂!
我甚至不敢想,照这趋势下去,我明年该如何面对那部可能更烂的片子。
动画电影就是玩儿的创意与想像力。
追光的《长安三万里》就是靠这个出圈的。
显然,《熊出没.逆转时空》的主创是极度傲慢的,用了一年的时间你就让我们和孩子看这样一部白开水与大杂烩!
可能我们对熊出没系列期待太高了,这部《逆转时空》,我们只看到它打着“致敬”的名义,躺在熊出没大IP的功劳薄上吃老本,试图掩饰自己的懒惰,贪婪与无能。
哈哈,偏偏自己是越烂越看,我倒是要看看这个系列最终能烂到什么程度!
本来冲着烧钱的特效给了两颗,孩子强烈要求再加一颗星,好吧,三星拿走!
什么也别说了,真的很精彩!
而且这次的剧情太能戳到我了,感觉像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也是写给孩子的乐曲。
还有一点必须要提,配角朱莉的线无敌了,太精彩了,甚至个人感觉超过光头强的主线,因为主线的基调其实大家都能多多少少猜到和友情有关系,本来想着配角有可能因为时长沦为工具板,但朱莉的线给我震惊到了,完整的人物弧光和感情历程,最后再和主线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而且本来还害怕会不会让光头强和朱莉组男女朋友(别说,他俩真的很有cp感😳就是像银护3新的卡魔拉和星爵),但看得出来主创很尊重角色,很尊重熊出没这个ip,基本属于点到为止,最后给了所有角色一个最美好的归宿。
这次十年之约,感觉熊出没给了我这个“大龄熊粉”一张很好的答卷。
作为电影来说,这部在剧情编排上极其精彩,还有很多老粉能get到的小彩蛋(比如重返地球的反派夫妇最后悔不当初,牛大亨抱着奄奄一息的妻子说,夫人咱们还是回家去卖牛肉面吧,结果这部他们真的去卖了牛肉面,过上了平淡却幸福的日子)。
所以作为我,我愿意给五星。
当然肯定也有瑕疵,比如比较幼稚的桥段,毕竟有很多小孩子要看嘛。
但它真的太有诚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内核很“成熟”,18——28岁的人去看绝对不亏相信我😭这两天看了豆瓣一些评价,有很多恶意差评,不分青红皂白,甚至追到私信骂,还有给钱让打低分的,真的想问问熊出没动了谁的蛋糕?
这下不得不五星好评啦😍
这卡真的很好看
不管怎么说,熊出没电影十周年的献礼片至少比迪士尼一百周年电影好看吧。
看着最终决战一众人物返场救局时,那种回忆杀上心头的激动、那种昨日朋友再会面的感动,关于我的童年、我的十八岁,都在旧时间线中重逢。
诚然,《逆转时空》可以看到很多超英电影的影子,可它传达的“追逐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价值是很贴光头强的心境的,这一部将光头强的形象塑造得更丰富了。
很可惜的是现在的熊出没越往大世界观、宏大场景去做,它所关注的像《过年》《年货》这样最真实、心尖儿上的情感是有欠缺的,而这份情感才是熊出没最本真的东西,也是长青的密码。
像《逆转时空》这类电影注定会审美疲劳,但《过年》不会。
不过,让我能再回眸我与熊出没相伴的童年,这部十周年纪念片做到了,这已然超出电影本身,已经无所谓故事优劣,它承载的情感价值达到了顶峰。
熊出没·逆转时空 (2024)6.92024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 林汇达 / 谭笑 张秉君
不知不觉,熊出没已经十一年多了,从央视的伐木工起到现在,制作组的3D技术早已成熟,千百人物,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成长的感慨。
随着制作的成本增加和技术成熟,剧本也成了越来越广的受众所诟病的谈资,许多人认为《熊出没之过年》的剧本的伟绩无法超越,我始终觉得,熊出没能从一个电视上连载的单元剧变迁为热门连续剧乃至十几年后春节档票房强手已经是一个奇迹,《熊出没》系列已经成为了许多零零后的精神图腾,能让他们一过年就想到熊出没的电影。
当很多复古角色弹出的时候我便觉着这是一部总集篇,现在看来,远远不止是一部总集。
它的记叙顺序与其说巧妙,不如说奇怪,奇怪到见所未见,从一开始就时间跳跃,导致前半段叙事拖沓,主角二熊登场时间乍一看不合格。
直到后半部分,主要内容才显现出来。
朱莉这个配角很是有用,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冒险之旅。
先从员工视角入手,描写了工作狂女强人,自然过渡到客户视角的低声下气,跟上一段和光头强的冒险,在互相了解后,最后才从第一人称开始,诠释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点哲理即使从孩童视角也可以一览无遗,方特加大分。
最后的结局里,光头强遇到朱莉,她已经不再是女强人打扮,一身便装,满脸笑容,她在光头强选择伐木工后,可能也逆转了时空,完成了孝亲的心愿光头强在另一个时间线成了996打工仔,他的经历道尽了很多一线城市打工人的心声。
而他需要在打工和朋友间做出选择,选择打工,便“被世俗裹挟着流淌”;选择朋友,便不被大众甚至自己所认可。
光头强最终做出了选择:何必在乎大众的目光?
回到标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光头强,在岔路上挣扎,质疑着人生和目标。
朱莉的自白无疑是影片的主旨,我们究竟是选择他人认为的幸福,还是舍弃空虚的物质目标追寻内心深处真正的宁静和快乐?
时间吞噬者是非常妙的角色,制片者特地选择了光头强的模样,吞噬时间的向来是我们自己,击垮自己心理防线的始作俑者也是自己,坐在影院里我都恨不得拍掌称快。
人生不易,时空从来不会逆转,做好人生的每个选择,让人生无悔。
片尾曲是《你从未离去》的改版《在次与你同行》。
《你从未离去》《我乘着飞过来》《鹿 be free》是熊出没里我最喜欢的插曲。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片尾曲制作水平实在是一流,完全契合主题。
(看见这么多人一见影院灯亮就跑实在痛心。
射灯亮起的那刻只是影城认为的电影结尾,从来不是我看的电影们的结尾)最后谈谈方特宇宙之外的东西:朱莉载着光头强时致敬《E.T.外星人》的场面;博士和爱因斯坦的特写;小章的按键挎包很明显在致敬超能陆战队;狗熊岭一个小饭馆里挂着李小龙动画化的像;最后决战非常精彩,借鉴头号玩家和复仇者联盟,看到这里我是感慨的,现在的熊出没真的可以拍科幻片,达到一线大片的水准。
这些小细节着实给观众不少小惊喜,也是制作组对制作水平的自信的体现。
显而易见,熊出没的宇宙随着时间的沉淀已经非常广阔了,它最需要致敬和感谢的是一路走来的它自己。
祝熊出没越做越好!
我以为我长大了,不那么幼稚了,就不会再被这样的故事所打动。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熊出没的第一部是在2012年,那年我十岁。
我其实是和喜羊羊、熊出没一起长大的,只是后来我走的越来越远了。
像光头强离开了狗熊岭,我和我的童年、我的伙伴们也越来越远了。
看过很多关于时间的电影,从穿越未来、回到过去、时间静止、再到一个又一个的多元宇宙。
三维位面下的我们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可以缩短距离,但唯一无法掌控时间,哪怕是延缓万分之一秒也绝无可能。
过往的生活中没有倒带,没有时空隧道给我们改变过去,也绝非存在任何关键事件。
我们总说,长成了年少时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可那个邪恶的反派大boss所谓的时间秩序,那个偷走我们岁月的小偷、从我们这里夺取所有能量的他,却长着一副我们自己的模样。
一个长达两个小时多元宇宙的故事,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有些复杂,对于大人们来说又太过单调,可对于我们这批从懵懂逐渐走向成熟的孩子来说,我想或许刚刚好。
这些动画的确是给孩子们看的,很久很久,我忘记我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想这段故事永远写下去,像一个永不结束的故事,永远都在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样当我每每抬头看的时候,这个故事能在一层一层灰暗的现实天空下为我再透过哪怕一丝光亮。
ps:我们国产动画也有自己的熊出没宇宙。
由于中国动漫的低龄化,特别是喜羊羊和熊出没作为负面代表,导致了很多动漫电影基本上打上了12+的标记,所以很难和其他电影竞争,不过好在有诸如哪吒之类的电影,也是给动漫电影打了强心针。
不过如果是熟知熊出没电影系列的老观众,还是可以清楚地知道,那就是熊出没的大电影,基本上质量都是在线的。
如果你在春节的时候,不知道看什么电影,那么熊出没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那是十分合格的。
至少是中规中矩的,不说有多少惊喜,却是值回票价的。
对于电影我还是比较挑剔的,所以不怎么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你很难忍受那种在电影院如坐针毡的感觉。
中国大部分的电影,好像都是有些像是凑数一般的,你不管是三倍速或者跳过大部分剧情,似乎都不影响观看,甚至因为少受了精神污染,反而有些愉悦。
面对鱼龙混杂的电影市场,熊出没就好像是一块试金石,比它还差的电影,很难让人掏钱之后不骂娘的,比它好的电影,则是称得上良心制作了。
还是回到电影本身,评价一下2024年的熊出没吧。
它是一部可以打五星的精彩电影,如果只看部分高潮剧情。
它对于我来说,也是一部可以打一星的无聊电影,如果只看部分拖沓而我又不喜欢的剧情。
因为女朋友喜欢,所以我看过好几步熊出没的大电影。
怎么评价呢,熊出没的大电影好像就是差了那么一口气,每每到关键时候,剧情好像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
之前的大电影,从开场到中间部分,一气呵成,你能感觉到它的用心,但是却是在某个地方忽然就拉胯了。
强行煽情也是熊出没大电影的槽点之一,不是说不能煽情,但是煽情到略微难以共情,又好像微微挠到了一点,的确是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年的大电影,却是有些奇妙,前半部分让我有些略微尴尬,后半部分却是渐入佳境。
先说说前半部分吧。
前半部分的剧情也算是比较用心了,就是有些太戳人了,光头强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变成了一个在大城市996的社畜。
描写的社畜光头强,倒是也很细致,就是细致到让人局促不安。
毕竟,过年来看电影,是来放松的,不是来挨教训,或者重新回忆一下悲惨的生活。
不过好在也是浅尝辄止了一下,毕竟,它也不是一部批判电影,那么稍微挠一下而已。
就是真的那么稍微挠了一下。
如果这方面再深入一些,它可能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却是可以成为好电影的。
但是熊出没,显然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它似乎有些想法,有些倾诉,却只是蜻蜓点水过去。
如果说社畜光头强,有些挠人,却也是有些看头的。
而后续进入的剧情去,却是让我有些坐不住了。
剧情转到光头强如何获得奇遇,得以改变人生。
怪博士给了光头强改变人生的机会,却又给光头强开玩笑,说是改变以后,没有了他的存在,他的朋友遇到危险,没有得到帮助,便由此寄了。
于是光头强踏入时光隧道,重现以前大电影里的场景,再次拯救伙伴。
这些剧情有些散,有些乱,就好像是把食材随便搅拌一下,扔在锅里炖煮。
我向来是不太喜欢炒冷饭的剧情,所以就格外难以忍受那漫长的故事回放。
就略微吐槽一下吧。
如果是熊出没系列的粉丝,大概对于不同角色的出现,经典场景的回放,颇为喜欢。
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有些味同嚼蜡了。
将以前大电影的场景截取进来,就好像是有些滥竽充数一般。
就好像是一篇九百字的作文,因为字数不得少于九百字,所以水了三百字。
九十分钟的电影,水了三十分钟的剧情。
如果足够精彩,三分钟的故事,扩写成三十分钟,一样迷人。
但是这样凑剧情一般的回忆,却是颇为尴尬。
对于喜欢电影的人来说,截取的大电影场景,光头强砍树如果说还是有些算是高光时刻,那么和熊大熊二找手电筒,是不是就有些……过于随意了……就好比现在有一本通关秘笈,告诉你要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打败敌人。
结果上面却是写着,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敌人会在第二天噎死的。
我思考了一下,还是有些不知道怎么吐槽。
这段剧情,画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剧情也是勉强让人能看下去的。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平淡了,太无聊了。
直到大决战,才终于有些提起精神了。
可能由于那拖沓的剧情太过难受,精彩的大决战才显得那么酣畅淋漓。
和最终BOSS对战的光头强,召唤了无数队友,和boss召唤的无数前作反派进行了无比精彩的战斗。
似乎每一部熊出没大电影,都有些许这样的高光时刻,可以就着爆米花吃个痛快。
不过等到我开始写影评的时候,却又好像不太想得起来,精彩的细节是什么了。
当然了,如果是再看一遍决战,估计也是颇为兴奋的。
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或者爆米花电影,熊出没的剧情是合格,制作也是精良的,但是却是卡在三星四星的样子,不上不下。
它好像始终是差一口气,节奏上会莫名的拖拖拉拉。
如果能够保持决战时那种节奏,整部电影把情绪拉满,节奏拉满,却也是会让人打出高分。
不一定要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情节,只需要在观影的时候体验拉满就是。
可能这就是考验导演的功底了,不要凑一些煽情的剧情,不要用奇怪的癖好来破坏整部电影的氛围。
或者就是找一个更好的编剧,让低谷的剧情也可以让氛围依旧,只是把情绪压低,而不是把好不容易铺垫起来的气氛如同泄气一般,胡乱冲走。
之所以会有这些期待,可能还是熊出没大电影,的确是有很多尝试,也有能力做得更好。
只可惜,因为受众的原因,也许拍成这样的熊出没,更适合低龄儿童观看?
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要求它既是一部好电影,又要它老少皆宜,的确是有些苛刻了。
不过若是真的做到了,熊出没大电影收获票房奇迹,却也是可以期待的。
看到谢幕,似乎已经是第十部大电影了。
有了路径依赖的导演,应该也是满足于这样的成就了,想要做得更好,却是可能因为尝试而跌落谷底,毕竟,一部好电影也是可能不叫座的。
到最后,还是总结一下吧。
今年的熊出没大电影,逆转时空,是一部合格的电影,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
对于我来说,中间的剧情过于冗长,开头和结尾,都还是有些看头的。
期待明年的大电影吧,或许还是这样,中规中矩的。
中规中矩也没什么不好,毕竟,中国电影市场,能做到这一部的电影,也是屈指可数的。
我不太记得第一次见到熊出没是什么时候了,那可能是一个昏昏欲睡的周末下午,也可能是过年和表弟表妹一起搬小板凳蜗在电视前面。
但我知道,那个越来越模糊的记忆,似是秋末的残叶,快要从我的脑海里脱落了。
我记忆深刻的,是熊二的那句“熊大,我想吃蜂蜜”,是熊大教训熊二的那句“熊就该有个熊样”,是那第一部熊出没大电影,是光头强哽咽的那句“回家”。
熊出没,它记载着我的回忆和童年,和我的十年成长做了一个约定。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对熊出没的看法也慢慢地改变着,刚开始可能只是觉得有趣,好笑,喜欢看光头强被一次次打败;到后来,我似乎能模模糊糊地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方说亲情,比方说现实的残酷,比方说友情的珍贵和可遇不可求。
我懵懵懂懂地,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十个春秋,成为了我小孩时分曾经梦到的样子。
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怀旧过去的人和事,怀旧过去的那一种感觉。
同样的,我也怀恋当初那个纯真懵懂的自己,像是看着一面单向的镜子。
这部电影创意地引进平行时空的概念,我知道会有很多小朋友看不懂,也让大人们很出圈。
但是,每一次尝试都是应该的,都是勇敢的,因为人不能永远活在童年,就像光头强也永远不可能不想尝试另外一种生活。
虽然这部影片很勇敢,但是它确实不完美,但也无妨了。
那个在夏日悠长的童真的我,似乎真的和自己说再见了。
因为我们都长大了。。。
熊出没·逆转时空 (2024)6.92024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 林汇达 / 谭笑 张秉君
以前看过两部吧,所以能认出来后面大决战是召唤老熟人了。
大决战模仿头号玩家和龙珠ok,反正这模式已经算大众了无所谓抄不抄袭,但对今年这部最不喜欢的是整个框架和主题。
社会发展到一个程度就会有反映这个时期的文艺作品,比如这几年社会派的电影一下从以前的边缘变成大热门,比如药神消失的她孤注一掷,这和国家医保制度变迁女性意识进步和欺诈严重等这几年的重要社会话题是息息相关的,放十年二十年前根本不会有这种题材更不用说票房爆炸了。
同样这两年反映打工人996的作品也很多,前一阵年会不就是。
但熊出没真的适合去玩这个话题吗?
熊出没的整个框架、风格和以往的故事主题和这个社会996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你去摸了这个主题是想表达什么?
我总觉得我去电影院看熊出没正是想抛开现实看点幼稚但不粗制滥造把观众当三岁小孩应付的东西,但为什么我要进了电影院看到的是我平常烦得不行的日常生活?
我进电影院去上坟的?
而且男主逃了,我能逃吗?
熊出没确实有不少成年人观众了,但去了电影院很明显大头还是一家人带小孩来看的多,小孩真会喜欢看这种上班如上坟?
电影创作者有时候真得改改这种总想把自己代入、总想自我抒发的毛病了,姜子牙和长安三万里把充满魅力的传说级角色都改成郁郁不得志甚至负面毛病一大堆的中年怂比,谁在把自己代入古代偶像的啊收手啊!
熊出没背后那些想自我抒发的编剧码农美工动画快收手啊!
而且熊出没非得碰这个话题,整个主题融合得也不好,合理的戏剧冲突是男主对两个世界的充分对比,遵从本心,再加上一些比如“有人会消失”这种客观紧迫需要,最终做出了选择。
怎样的对比才合适,大决战里还提了句啊男主你朋友真多我就没有,这似乎可以构成一个帮助男主做决定的对比:大城市生活人情冷漠隔阂没朋友但和动物一起大家都是朋友平时玩得很快乐,但是前面的描写哪里有男主被冷漠没朋友了?
工位聊天不是很随意吗?
早晨来上班所有人主动打招呼不是很受欢迎吗?
聚会的时候不是很开心吗?
凶死人的女上司其实还愿意和你同生共死不是吗?
他的职场生活也并没遇到真的很现实的各种办公室政治不是吗?
人情冷暖的对比呢?
好那如果说男主是“大城市也好只不过我更想念和熊大熊二的日子”,那对996房贷交通拥堵的描写又是为啥?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男主最后要因为996过够了才决定回去。
到底电影要表达的是我在大城市过得很好但我更怀念熊大熊二,还是我在大城市过得不好所以我想熊大熊二了?
海蒂是因为她注定是个不适合城市的人,她在克拉拉家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痛苦,所以她选择回去。
但熊出没男主不是职场如鱼得水?
他甚至没表现过一点我不想加班,电影也没有绩效或者领导压迫的描写。
如果你描写去大城市打拼,你领导犯二逼让你加班,你半夜到家结果叫的外卖被偷了,饿着肚子结果家里还遇上漏水,这一瞬间你是不是特别委屈特别想给妈妈打个电话?
会想我在这打拼为了什么啊好想回家。
但熊出没里男主他除了乐呵呵加班什么都没经历,然后他就觉得我更想选熊大熊二?
整个996的描写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对剧情没有必要。
房子交了首付然后人回老家了这个不能忍,你个儿童电影不能真实到这地步,这是扎心啊不带这么玩的。
更不用说时空逆转这个标题了,本来以为会有很多时间线的安排,各种去过去未来的操作,实际上看了这根本就不应该叫时空逆转,这是世界线和异次元跳跃啊,根本就不干时间和空间的事更没有“逆转”啊?
熊出没这部电影,包括以前的熊出没电影,都有许多人说抄袭,但什么叫抄袭?
应该是构图,剧情,画面的相似吧。
最后的战斗场面,许多人说像复联4,我承认。
但,这是抄袭,还是借鉴?
两者的界限在哪里?
对于宏大的场面,究竟又能有多少不同的展现方式?
复联4与之前那些电影的大场面难道就就没有所谓的“相似”?
就算真的到了“抄袭”这个程度,那我们就抓着这个点不放吗?
熊出没的“复联”,有它的特色——小野猪的冲撞,阿蓝姐的过肩摔都是之前电影的梗,这才是熊出没的“复联”要展现的东西。
看电影应该关注什么?
不只是优点,也不只是缺点,承认缺点,也要肯定优点。
2月12日补:看到一条评论“熊出没今年改变主题就是要迎合职场人”,想到去年熊出没电影上映时有人说“打温情牌博取关注”,前年“打科幻牌……”另外,如果要说这次熊出没最大的败笔,我想说是给了那些没看过前几部的人骂它的机会。
2月13日补:以下是很多人说抄袭的画面——
这一张,视角完全不一样,方向也不一样,你要说都是站了一群人那我也没办法
第一张图应该没有摩托车吧,而且似乎不是三面开枪吧,两三个人背靠背开枪也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出现吧,一个素材而已
这句话也能叫抄袭?
!你要找这样的话很多电影都能找到吧!第一组图:视角完全不一样,方向也不一样,你要说都是站了一群人那我也没办法第二组图:第一张图应该没有摩托车吧,而且似乎不是三面开枪吧,两三个人背靠背开枪也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出现吧,一个素材而已第三组图:这句话也能叫抄袭?
!你要找这样的话很多电影都能找到吧!2月23日补:关于抄袭这点,一些评论给了我更深的思考——“记住以后电影不能打群架,否则就是抄袭复联,不能驾驶大型机器人,否则就是抄袭头号玩家”这是豆友9JKcwUbxOs的评论。
这让我开始思考大家判定抄袭的标准是什么。
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抄袭的判定,是要素的判定。
拿许多人都在说的复联4举例,我大致判断出大家关注的要素——许多人,决战,双方对垒冲锋,昏暗的天空,废墟般的地面。
但实际上,在每个要素进行对比时,我们可以发现,熊出没的人们大多是明显的生活风打扮,复联4则是科技风和奇幻风,熊出没是召唤大家来对抗黑化光头强,而复联4是所有人以不同方式出现,奇异博士他们也是传送门的方式而非熊出没这种投放式。
熊出没与复联4的冲锋算是比较相似的,天空颜色区分度还是比较大,地面也是。
总体而言,每个要素都可以说有一些相似度,单拿出来也许不会有人说事抄袭,但组合在一起便给了人极度相似的感觉,因此可以说这是要素过多造成的错觉。
我也承认之前熊出没的抄袭,如《雪岭熊风》中熊二拿着石头飞向团子与《无敌破坏王》中拉尔夫拿着项链飞向塔顶相似度99%,但这一部中,如果要仔细分析每个“抄袭”点,都会发现只是给人的感觉很像,每个要素点的区分度依然很大。
当然,每个要素点到底相似度如何也要看个人,因此抄袭还是没抄袭也是很受主观感情及以往印象等等的影响。
之后我也不会再对影评进行补充,大家各自保持观点就行了。
重申一次,看电影是为了娱乐,而非在这些主观性很强的问题上反复争论了。
另外,我表明一下身份——本人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26届学生,无任何利益牵扯,请勿私信辱骂(友好交流可以),评论区被删除的回复我也可以证明并非是我操作,有需要者我可以私信提供。
为了抢一张海报的大乱斗
娃看娃的热闹 大人看大人自己的感慨
我的评价是,今年春节档最佳,虽然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
好看好看,就是太短了,没看够啊。没看过熊出没大电影的不影响观看,看过的人在熟悉的场景角色出来时会心一笑,我在最后一排跟朋友说哎这个是去年的伴我熊芯,前面小朋友小声喊狂野大陆,感受到一种被击中的柔软。回家就补了狂野大陆,真挺好看的,希望熊熊越来越好。加一句:朱莉好帅!朱莉的紧身衣也好看,男女一样的紧身衣真的太少见。
7分。这个系列如今真的很不错,相比前作,这次光头强算是彻底站稳了主角位,两只熊的戏份少了太多,这点挺可惜的。但故事本身质量靠谱,时空穿越多时间线的设计不算新鲜,但最后学复联4玩情怀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儿啊~~~
那玩意太像怪奇物语,没有剧情看了犯困
陪着孩子几乎看了所有熊出没大电影,这部十年纪念作确属上乘,其实我更希望这部成为终结作,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触动我的还是里面的情感,关于友情,亲情的故事,总体还是很粉丝向的电影,几个老版的名场面,一些很怀旧的角色,关于小人物的抉择,基本都做到极致了,不太足的地方是在大场面确实略显枯竭,好多地方都跳不出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影子
你我又何尝不是光头强么?是追寻世俗定义的成功活在条条框框里,还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寻自己的本心。可我最担心的确是孩子们能看懂嘛
结尾看到了 avenger assemble ➕迪迦 1.5
烂片,乱打情怀牌的烂片,收割的是十年前看这片但已经长大的那群孩子。反正出牌很low
阶段性对童年纸飞机的美好总结你敢信我一个二十岁的人在国产动画院线看到了献给中国孩子的复联4终局之战感觉导演是一个很温柔的人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对国内外影片的致敬 细想起来这些超级英雄和港片的元素也许并不能完全引起在座孩子们的共鸣但我们这些“混”在座位席中的“准大人”总会突然在某一个瞬间会心一笑好像被告知着 我们记得你 那个长大了的男孩女孩 这些桥段都是为你们而准备的而我们这些人 都是影片中的光头强 在长大的洪流中裹挟潜行 什么时候累了 停下 再回头 他们一直在
将来看了这部电影的孩子们去看复联4,他们会觉得非常的熟悉,似乎曾经在哪里见过那些场面,于是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 所以曼德拉效应怎么来的,就这么来的
这么低智的动画片,怎么能连拍十年的?小孩是小,但不能把小孩当成傻子哄吧?
完全不如其他系列好看,而且总能看出其它电影的影子,你可以模仿,但是起码有点创新吧,完全照抄像个缝合怪
还不错比上一部好,这一部大集合那么多部,电影技术又进化了,老头模仿迈克杰那段挺意思是的 最后大战哎 呵呵 原来已经那么多年了,故事更有深度 希望他们可以做做其他类型片子 人到底才算好。贪婪该怎么活
这一部感觉不是给小朋友看的,但是成年人看又觉得太没劲了,不如之前的
虽然不太适合几岁小朋友看,但是大人却觉得挺好看。
3.5⭐,陪小朋友看的,故事对于他来说似乎深了点,时不时发呆。看到很多电影的影子,但总体完成度还不错。
十年最烂 劲抄,熊大熊二沦为过场配角,十年了你们还没懂大家想看的是熊大熊二不是猥琐的光头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