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兄弟还是会赚钱,晓得国家政策风向现在是打黑除恶了,不搞黑涩会了,开始走特工路线了。
首先夸一下电影里面好的地方1、 演技,这几个人,80、90后基本上都看过他们演的片子,说实话,并不是特别出众的演技,甚至有时候对他们的演技都有一定的套路感,一个眼神就能知道他们的表达和动作。
但是这部戏里面,陈小春的一场哭戏,让我get到他的演技,那一跪和一幕隐忍的哭,演出了这个角色的感觉,也突出了整个人的江湖气息。
曾志伟在里面虽然演的是养父这一角色,但是其实也是他们的“兄弟”和“家人”。
谢天华摸到曾志伟藏在被子下面的枪的时候,那不到一分钟的戏也很出彩。
(建议花一分钟时间看看这几处)2、 钱嘉乐武术指导出身,剧里的打斗场面,还是值得看一下,个人来讲仓田保昭室内打斗场面和几个人去小岛上面开挂的那一串镜头,感官和视觉上都很好。
两幕追车的戏也行云流水,值得一看。
布达佩斯的追车戏,郑伊健为了陈小春脱身自己开车撞警局,凸显了影片主题。
日本的飙车戏,紧张刺激,从商场到街头。
两处安排脱身的追车戏都很巧妙没有套路。
(此处后面也有吐槽)3、 几个人颜值和身材都在线,保养的很好,温泉戏份时候我不由得感慨了一下,丝毫没有油腻感让人十分愉悦。
4、 取景没有取在热门的地方,而是一些小众地方,各有特色,赏心悦目。
(有理由怀疑拿了经费是去公款旅游了。
)然后………..然后吐槽一下↓↓↓↓↓↓↓↓↓↓↓↓↓↓↓↓↓↓↓↓↓↓↓↓↓↓↓↓↓↓↓↓↓↓↓↓↓↓↓↓↓↓↓↓↓↓↓↓↓↓↓↓↓↓↓↓【纯属主观,不杠不黑,花了钱花了时间看的。
我不行,我不上,我就哔哔】1、 故事情节比较弱,基本上也可能因为这些人我们太熟悉了,已经差不多弄明白他们的演技套路了,谢天华在一开场出来腿上中弹之后,朋友和我一起吐槽,他绝对叛变了。
“璐璐”这个角色存在的目的看不出来有什么意义,被绑架算吗?
还有佘诗曼,郑伊健给他说“你在哪,我就在哪。
”想不到后面陈小春也给郑伊健这样说的,那么他们之间关系…值得深思。
四个人啥也没干就跑去日本开酒店酿酒了,中间郑伊健坐牢这些时间,干了什么?
没有交代,对剧情也没起到任何作用。
除了让仓田保昭后面出来打了一会儿。
还死了【也许是致敬精武门】。
谢天华从小长大背景和他们差不多,但是就是特备缺钱,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对钱的执着,插叙时候没有交代。
2、 追车戏的吐槽,资本主义国家也太辣鸡了吧,在街上闹腾那么久警察都没有咋个来,布达佩斯出动一辆警车,时间没超过一分钟,后面还是郑伊健自首了。
日本街道追车戏,干脆连警察都没有来。
好了!
这里先不说这些npc的戏份,道具设置上面,截获的黄金装在那么小一个小面包里面,为啥在谢天华的岛上就那么多?
数学好的人可以计算一下,小面包车的载重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
3、 岛上面的打斗戏,先说岛,(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坏人一贯喜欢住在这种只有一条路的地方,这种地方难道不是比较危险吗?
毕竟一旦对方包围起来…就是攻城战了啊,虽然电影里面不会这么演,但是我还是对这个岛的防御性持怀疑态度。
4、 如果我是他们队友,我要举报他们!!
哪有走中路直接推水晶的打法?
而且还不是团,是走一条直线,还是喊刺客走前面…骚操作,惹不起。
当然对面的肉也不行!
我以为要看那个毁容哥拿四杀,没想到,“你们四个,别太早死掉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打扰了,打扰了。
如果我是他们对手,我也要举报他们是挂逼!!!
凭什么!!!!
郑伊健脸上那么近挨了子弹,理论上该爆头都没有!
凭什么!!
还可以开jeep去把电车撞翻,hello?
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不是人吗!
保险公司给不给赔?
��]@
(以下均无剧透)黄金兄弟是18年出的电影,由于当时影视剧有和内地(古惑仔)系列的IP太多了,多为炒冷饭,冷饭还是臭的。
已成成见,也因当时香港内地两头跑,粤语版片源稀少固然没有去院线观看。
今天刚在家用投影看了,留个观后感吧。
先讲讲我的故事,香港人,今年疫情回不去香港,现如今在北京居住。
我知道这一部影片对于不同观众的观感是不同的,不了解香港不在香港居住时间长的人自然不会对不了解的明星同文化产生认同,虽然世界以后终将大同。
对于郑伊健以及陈小春及其他明星,他们代表的是香港最后的黄金时代,在他们未红时,前有菏李活巨星李小龙,石坚,许冠杰,成龙等代表人物。
早期的电影都是楚原导演,7日鲜,等于说拍7天电影已经是很大手笔了。
那时候的精神大概就是我地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放开彼此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虽然日子苦,但是总有可触碰的希望和未来,大家穷,但是好日子在前面呢。
就像是10多年前的内地不是么?
那时候的影片多是努力奋斗,打工仔有未来,香港有希望。
中国人拼搏吃苦耐劳而自娱。
我可以说这段日子,是每个人香港人都係最怀念的时候。
而同期的,则是硬汉风,无厘头,兄弟情,家庭等等,百花齐放,娱乐界,影坛,乐坛,巨星璀璨。
且香港那时人文自由,拍咩都得,最后来到新世纪,。
不像现在,丧气,反应现实买个窗台都要靠父母,最多好声是本地三级片,也是香港人文精神的一种,但是拍不出来当年的感觉。
且如果精华皆去,只剩糟粕呢?
当然吴君如的金鸡三部曲不在内。
港片落寞,不提也罢我看了别的影评,有些在讲炒冷饭,有些在讲老套,也有的说水平过关。
从我自身角度来说的话,这部电影,有缺失了好久的人情味。
小的时候,父亲回到家会煲汤,阿妈则去买菜,电视上放的是无线电视和亚视。
出门可以去郊野公园玩,也可以选择跟一班朋友仔一起去踢波,吹水,饮野,打机么都得。
我的很多朋友价值观现在都没有变,钱很重要,但是没有家人和好兄弟重要。
我觉得这种包含了中国古风的侠义,知钱重而情义更重。
而现在的年轻人,我指的就是暴动的那一群,为了钱可以抢砸,杀人放火,是金钱至上的侵蚀和环境的无法承受。
这是题外话,不提。
很多朋友说香港人应该买内地的房子除了北上广,在二线城市移居可以买别墅,买百万的保时捷,悠哉的活着。
那么我长大,有着无数苦于甘的家乡呢?
人情味,兄弟情是这部电影的内在核心。
也是香港影视剧一直以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这部电影看完,我想回家了,回去喝我父亲放在台面的那一碗热汤。
本片可以算是《古惑仔》系列的精神延续,因为他汇集了《古惑仔》系列的全班人马。
对于《古惑仔》的众多粉丝而言,无疑是充满着怀旧情怀,让观众和粉丝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热血燃烧的岁月。
兄弟情义绝对是全片最为核心的主题,五位好兄弟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其中也发生过几次冲突,但他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充满着默契。
尽管他们之间也出现过各种误会与背叛,但最终他们都会为了彼此一起挺身而出,这份深厚的兄弟情义,以及浓厚的江湖气息,能够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
片中的动作场面也是特别精彩,那无数紧张刺激的枪战、飙车戏和爆炸场面充满着视觉冲击力,如此设计动作与身为动作演员,也是本片的导演钱嘉乐对动作戏精准的把握密不可分。
五位角色各具特点,性格鲜明,他们的逐渐成长称得上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不过全片的故事还是非常老套,相比上世纪末《古惑仔》系列当中的故事,基本上没什么创新。
所以说整体上看全片尽管怀旧,但仍有些许俗套。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家對這幫兄弟會說一句“欠你一張電影票”的說辭。
是啊,當年貓在錄影廳,或者播著家中影碟看戲的我們,誰曾正兒八經買過一張電影票,走進影院看他們的電影呢?
9月21日,懷著一種莫名虔誠的隱隱亢奮買票進了電影院。
嗯,是時候還一張電影票了,不止是一個約定,這份珍視大概只有當年高歌著“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曾共渡患難日子總有樂趣……”的我們才懂其中情懷。
雖然影片和古惑仔沒有一點關係,可當這群人集體一出現鏡頭裏,在我看來,這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古惑仔番外故事。
做兄弟,有今生,有來世,影片由始至終都在傳遞這一價值觀。
導演立意很清晰明確,既然要打情懷牌,就落足料一定要感動你。
喜歡影片過程中,總有鏡頭不時定格在Ekin和小春的表情裏,眼神一交匯勿用多言語,那種默契與火花,好像一恍惚看到當年的“陳浩南與山雞”,很開心這兩兄弟交出水準之上的表演作品。
至於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都還是熟悉的“配方與味道”。
有些演員自帶故事屬性,當一群這樣屬性的演員聚集在一起時,你儘管會知道大概的故事脈絡,可你還是會想看,因為有些電影無關技術性,我們就是想看那年的他們如今的模樣。
五個人,銀幕裏,各司其職完成這次《黃金兄弟》;舞臺下,心照生活給予的彼此的樂與怒 那年的電影不能續,不能提,沒關係,可以拍另一個故事,只要還是我們五個人。
歲月裏,光阴消失友情未變,只要有夢想、有情懷,一起沖一起闖,他们,归来依然是少年。
鄭先生,欠你的電影票還了一張,光影之約繼續和你再見。
還是老套那句話,你演,我就看,你唱,我就聽!
各位黃金兄弟姐妹,已經開show,你的電影票準備好了嗎?
#电光幻影# 《黄金兄弟》,黄金依旧,兄弟不再。
人生的变幻,就在抹杀与被抹杀之间,角逐生死之念。
对于古惑仔完全没有执念的我,大概想要遇见的就只是那一点兄弟情吧。
去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以为这是古惑仔系列的一个延续,可惜影片从一开始就是无动于衷的新篇章,而到了以后,我所期盼的兄弟感情变得异常残忍,四分五裂的过程中掺杂了很多痛苦和心碎,以至于观看者如我,都觉得悲伤。
有些苦,不是因为没有获得,而是人心变了,从一开始就赤裸裸的祭出自己的欲望,而到了后来,欲望成了唯一的结局。
没经历过追捧郑伊健的年代,因为我一直喜欢的是邵美琪。
年少时的《饮马江湖》,朦胧间的《我本善良》,最爱的《第三类法庭》,那时候邵姑娘的美,媲美我心中的翁美玲,削瘦的身材里,满满的都是力量。
于是这些愉快的古惑仔故事都离我很远,很远。
多年以后看见的郑伊健,已经没有了我异常讨厌的梁咏琪,这些个人的情绪不再左右,毕竟蒙嘉慧在TVB的日子,我也是认真去欣赏过的。
说回影片,大概佘诗曼算是一点安慰,张宇许久不见一般的出现,造型和角色都有惊喜,但是惊喜之余,觉得也没太合适他,不过尝试就是好的。
影片故事情节被各种碎碎念,我个人觉得只是薄弱了,但是薄弱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为了看人的电影,这也不是问题。
影片中,曾志伟的表现大概是亮点,曾先生这几年的影片几乎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不管好坏都是到位的,虽然很多影片角色雷同,但是他开心就好,反正演的也不错。
能够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仓田保昭才是惊喜。
老爷子身手帅呀,秒杀一众年轻人。
虽然角色是日本邻居,但是人设太讨好了,关键时刻,看见邻居出事,拔刀相助那段真让人热血沸腾。
没想到一个黄金兄弟里,最感动的部分居然是老先生的仗义出手。
但是被灭的时候,我在电影院里还是哭了一阵子。
这部影片离预期其实差不多,因为各路口碑一般,我有底线了,所以还比较满意。
可能因为粤语版帮助会很大,如果看国语版,会失落吧。
作者:小佛搞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黄金兄弟》上映了。
1996年,《古惑仔》横空出世。
22年后,义气兄弟首度重聚,更有成龙大哥作为出品人幕后鼎力支持。
因此,此次“回归”虽说不上万众期待,但至少也勾起了不少七零八零后们对昔日青葱岁月的无限回忆。
只可惜导演钱嘉乐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演砸了这场回归演出。
当然,拿《黄金兄弟》和《古惑仔》去做对比,无疑是强人所难:《古惑仔》的成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便是其极具煽动性的题材,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相对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
骏马轻裘正少年,《古惑仔》里拜把子、跟老大、泡马子、逞威风、打架甚至砍人的故事,最易激发懵懂少年的肾上腺素(当然,这也是《古惑仔》系列电影最为家长和评论家们所诟病的地方)。
《古惑仔》对青少年的确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有了原版漫画打底,再加上导演刘伟强和编剧文隽整体把控得当,尤其是牢牢把握住了帮派斗争这条主线,从故事上来说,前几部《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可看性还是很强的。
帮派斗争是《古惑仔》的主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彼时的几位主演,和影片角色的气质还是相当契合的。
无论是陈小春的“山鸡”、谢天华的“大天二”、林晓峰的“包皮”,还是黎姿的“小结巴”,都堪称各自大银幕的代表作。
更何况,还有一票同样出彩的黄金配角:万梓良的蒋天养、吴镇宇的“靓坤”、林尚义的“牧师”、邱淑贞的丁瑶、张耀扬的“乌鸦”、黄秋生的“大飞”……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饰演陈浩南的郑伊健了,这个角色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令郑伊健当年红遍大江南北,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只可惜一代巨星终因“双琪夺面”事件一蹶不振。
好色的山鸡
冲动的大天二
懦弱的包皮
乖巧的小结巴回到《黄金兄弟》,虽然失去了古惑仔这个最大的故事背景(内地不可能过审),几位主创业已星光黯淡,但手握这么一部重量级的IP,还有一干痴心的拥趸,相信只要用心打磨,拍出一部合格之作应该还是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最令我不满意的就是影片整体的制作态度和水准,看看现在的内地影坛: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是港台影视战无不胜的那个年代了,仅靠着以前积攒下来的那一点点名气和怀旧的情怀,已经无法忽悠内地的观众了。
马虎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剧本上:整个故事太过简单,几乎没什么波澜;而最应该浓墨重彩的“兄弟情义”也没有拍出什么戏味,只有干巴巴的对白,连煽情的镜头都很少;昔日传唱不衰的主题曲,在本片中也显得有气无力。
人老了,只要精神还在,那就依然还能迸发出动人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心也老了;表演层面亦无亮点。
或许,只有从陈小春偶尔的几个眼神里,能够稍微领略到他们昔日的风采。
唯一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恐怕就是仓库的枪战戏和街头的飞车戏,尤其是后者,拍得颇具水准。
作为动作和特技指导,钱嘉乐同学还是有些干货的,这一点没得黑。
仓库的动作还过得去
飞车戏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对于《黄金兄弟》,或许我是太过严苛了。
但失望越大,自是因为希望越大。
《无间道3》里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
香港电影的衰退,恐怕是已经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
正如尔东升所言:以后,我们恐怕再也看不到纯粹的香港电影了。
或许,只有在那些泛黄的胶片里,我们才能找到那些青春记忆的痕迹吧!
砖家电影
多出来的一星给片尾的mv。
全片不如mv好看系列。
与其说从头看到尾是为了还青春的电影票,结尾的mv才让我看出了"兄弟"的意思来。
其实不必非要炫技。
大场面,飙车戏,枪战戏,最后的团体吃鸡血雾。
牛逼的反派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团灭了。
以及日本小村落,非洲难民营,各种区域切换,让我不想跟速激对比。
硬拗父子情,友情,但是相处的细节和人设的性格特征却刻画的很单薄,除了职业,除了狮王自带的大哥气质,其他人并没有很明显。
以及阿爸和每个人都相处模式。
以至于bill黑化的有些生硬。
剧情线牵强,围绕bill的性格弱点硬生生扯出了反派剧情。
阿爸那段硬拗的回忆戏还让我想起了纵横四海,但是纵横四海就把相处的模式刻画的很好,几个小孩为什么怕阿爸。
铺垫的也很到位,比如阿爸才是最后的大boss.剧情不够连贯,像各种片断硬凑在一起。
阿爸和露露的角色插入显得僵硬鸡肋,阿爸这个角色的存在好像只是为了bill理论上更快更顺理成章成为反派。
露露几乎没什么作用,好像只是为了给硬派的兄弟情父子情加一点柔软剂,但不是很成功。
其实对比着古惑仔成熟后更上一层楼变成了特工这种越来越拼命的剧情发展,我更想看五个人收山之后温馨的休养生活。
哪怕是几个人一起抱娃奔波,在老婆面前耍怂,茶余饭后背着老婆一起喝酒吹牛谈奶粉钱,这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古惑仔自然的老去岁月吧。
人是要向自然服老,再拼也不会胜于少年巅峰时。
想画个完美的句号其实是很有情怀的事情,私人都没关系,但是关于古惑仔这个代表了一派人青春的标签,大家要一起画,岁月归于风轻云淡更好。
另。
山鸡哥真是经过岁月磨炼的男人,戏里的几个眼神让我看到了岁月打磨后更加自然的演技。
那一刻觉得,这才是老了却还有一点年少影子都山鸡哥。
谢天华演这种不成器会耍脾气求关注的小弟角色,真是浑然天成啊。
首发在rouwanxiaomian公众号上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就自动留言点赞好了,至少让我统计一下标题的力量。
对于曾经是靠研究香港电影毕业的我,最近几年的香港电影我是几乎不看了,至少是不会主动选择在电影院去看港片。
这几年的香港电影尤其是CEPA之后的香港电影,除了炒情怀这碗冷饭也没剩什么东西了。
以至于,现在我一听到港片就会不自觉蹙眉。
较之以前,对于电影的内容,我已经不再那么关注。
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
朋友聚会,酒足饭饱后去看一场电影消消食。
相亲约会,为了避免没话说的尴尬气氛也可以去约一场电影。
当然如果有好看小哥哥相伴,那就更是要约一场电影拖延一下和小哥哥亲近的时间。
尽管,在我这里看电影的形式已经大过了电影的内容,可是遇到烂片我真心坐不住。
有多少电影人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推上大屏幕,但他们中也只有小部分人能成功,大多数都做了分母,而我也是分母之一。
所以我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当我坐在电影院的时候,能感受到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和对电影这类艺术的崇敬之心,而不是隔着屏幕能闻到的钞票的味道。
黄金兄弟是什么鬼?
古惑仔的冷饭你们还要吃多久?
几个曾经在青春期时影响过我们世界观了一队人马,现在已经到线雕都无法拯救他们垮掉老脸的时候了。
我还记得青春的样子,胶片也记录了那些你们曾是少年的时光,这些我都记得。
可是一把年纪了,你们还不顾观众的感受,在大屏幕上一手抓着情怀不放,一手伸向观众的口袋要票房么?
这样真的好么?
要做电影就好好做,最起码给我好好讲一个故事。
一开始就绑架人质搞枪战,我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郑伊健就跑到非洲去和佘诗曼谈恋爱。
两个人加在一起都快一百岁的人,还在玩河边光脚撩水的戏码。
先不说佘诗曼的TVB感太强烈,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佘诗曼要坐下来脱鞋脱袜光脚撩水,郑伊健连脚带鞋就下去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可能郑伊健本人都能感受到我的尴尬。
恋爱没有好好谈,为了非洲难民的平安幸福,郑伊健决定去偷药。
好,为了药就跑到布达佩斯去了。
(布达佩斯的美我是领略了,不过什么药一定要去布达佩斯偷?
)在布达佩斯找到了抚养他们成人的曾志伟,大家玩了一票公路大劫案,各种飞车加直升机,最后搞定的还是在隧道里面的限时任务的梗。
这种在隧道里通过偷梁换柱搞定的戏码,散见于目前已经900多集的名侦探柯南动画片中。
我不批判故事里用老梗,毕竟有些老梗还是经久不衰的。
不过我们能不能在用老梗的时候稍微捋一捋逻辑?
我就不明白了,都能动用直升机去监控药的走向了,你咋就不能多来几辆车跟着?
你是缺钱、缺人还是缺脑子啊?
好了,毫无意外,任务顺利完成,最后一分钟反转。
陈小春说感觉车很重,大家就去打开了箱子,没有悬念肯定不是药,如果是药这戏就真真演不下去了。
满满的一箱金条,是谢天华骗了大家为了钱串通了老外,吃里扒外劫走了黄金。
好了,大家开始尬戏了,一会儿讲童年阴影,一会儿讲做兄弟讲道义,一会儿又冲动开枪伤了曾志伟。
虽然盗亦有道,但是在追兵还没有搞定之前,我们能不能先跑出去再吵架?
大家吵了几分钟,追兵在把直升机换成了汽车,堵过了高峰期又等了几个红绿灯之后终于来了。
既然对手来了,那么大家开始枪战吧,我还没分清楚谁是谁,郑伊健就开着闯进了警察局。
然后,他坐牢了。
蛤?
中间穿插几场郑伊健在牢里被人打过得很辛苦的戏,另外一边他的好兄弟在贫民窟里自我惩罚不洗澡陪他坐牢。
等等,你宁愿陪坐牢也不愿去看你的好兄弟?
而且你的自我惩罚是什么?
留胡子不洗澡?
然后故事极其平淡的说郑伊健出狱了,林晓峰去接郑伊健说,见你在牢里过得好好的,烫好的大波浪也都还在,不如我们又去搞事情吧。
郑伊健说,不!
在搞事情之前我要先去日本泡个温泉。
是的,大家就去熊本泡温泉了。
在熊本大家又在一起回忆了一下大家曾经在一起的日子,几个孤儿没人要,曾志伟像亲爹一样照顾他们,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这种温馨的家庭戏就跟港剧里的下面梗一样,也是经典的老梗,但是编剧和导演能不能稍微给我点儿前戏让我做好心理准备?
这莫名其妙的亲情戏,我真心理解无能。
也不知道是不是郑伊健的大波浪太长太卷,每次他一笑我就感受到来自老母亲的慈爱。
总觉得是他和曾志伟一起抚养了这几个不省心的中年男人。
我以为他们在日本要干什么,结果是找了几个老爷子一起来酿酒,天啊,那个画面之美。
让我仿佛看到了电饭煲的广告,一瞬间感觉大家都变成了村嶋孟,好想在电影院来一碗大米饭啊。
啊嘞嘞不对不对,这个不是电饭煲广告也不是煮饭仙人的宣传片,他们是黄金兄弟,他们是要去抢黄金的!
好了,熊本风光领略过了,松垮的肉体也见过了,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再不抢黄金片子就要结束了。
不行,导演说在抢黄金之前我还有一场车震,不对,是车戏没有拍!
总之,制片人的钱没有作完之前我们坚决不去干正事。
于是他们找到了张宇,张宇是谁呢?
就是这个黄金最原来的主人,他为了要回黄金又去找古惑仔兄弟,给他们提供装备和钱。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果然是江湖,明明自己什么都有,却偏不自己做,就要找当初捅娄子的人那帮子人来搞事情。
好,装备有了,但是还没有车,于是他们就去车展上搞事情。
然后莫名其妙来了一场车震的戏,把车震废了大家开心了,结果谢天华却不在车展上,他杀了个回马枪回家把曾志伟干死了。
看到这里你们混不混乱,尴不尴尬?
最尴尬的不是这个,是谢天华又在这里讲了一次童年阴影、兄弟情、家族情谊。
演员演得很投入,我却越看越尴尬,下次要搞这种情绪爆点的时候,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
就算你不给我铺垫前戏,我自己去酝酿酝酿也好啊。
接下来,我看了看手机回了几条微信,曾志伟的葬礼结束了,郑伊健的大波浪被大雨冲直了。
他们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
四个人约着去黑山抢黄金,整个的过程就是真人CS,大家脑补一下就够了,实在不行你再加点儿吃鸡的画面就差不多了。
抢黄金这点我也是一头雾水,我的娘亲,虽然讲故事需要想象力,但是咱们别乱来好不好?
你莫名其妙去坐牢了这么久,这些黄金就算找代购人肉帮你带货也都早就秘密转移了。
居然还在黑山找了风景优美的小岛,用防弹玻璃隔离,在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
你是要干嘛?
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来抢黄金么?
最后的结局就是兄弟打死了兄弟,郑伊健一直心心念念要给佘诗曼送的药,结果谢天华一直悄悄的在提供。
整部片子我看下来只有一个感受:我裤子都脱了,你居然让我看葫芦娃?
在百年来的电影史上,香港电影都是一股倔强生长的力量。
港片历史上烂片无数,但是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拍出了至今都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好片。
香港电影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时代,仍然是无数电影人们的青春。
香港武侠片中的家国叙事、家庭剧里的市井温情、文艺片中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咏叹。
这些都构成了香港电影蜿蜒绵长的生长线。
这几年内地电影的不断发展,CEPA的签订,大批香港电影人跟随着资本的力量北上作妖,不,是北上拍片。
但是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投资并没有促进东方好莱坞的发展。
这几年的港片每况愈下,有些人说是合拍片的问题,有人觉得是港片自身的问题。
学界唱衰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已死”这样的话语,似乎已经为港片盖棺定论了。
学界一直在呼吁要守住香港电影中的“港味”,可“港味”究竟是什么?
是恐怖片中龙婆的脸?
是成龙片子中的插科打诨?
还是在红绿蓝大块色调中王家卫不缓不急的絮絮叨叨?
作为一名内地观众,我心中的“港味”是过去遥不可及的瑰丽奇炫的梦,是现在无可追忆的青春。
“港味”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似乎从来没有真切的存在过,有可能只是记录在盗版碟里遥不可及的世界。
我眼中的香港电影是骨骼清奇的,无论是对严肃生命体的反思或者对于家国历史的叙述,香港电影总是在家长里短中给你娓娓道来。
经典的香港电影是接地气的,这种接地气被好多学者解释为因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导致的对中原母体文化的遥望。
可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穿插在商业叙事套路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电影的商业化进程都早于内地,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进入到规模化的制片厂时代,并在80年代发展到顶峰,虽然90年代受到来自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影响,香港电影逐渐式微但余温尚在。
好多内地观众,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通过校门外、胡同口的盗版碟开始接受香港电影的洗礼。
我认为电影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感情输出,电影需要在放映时收获到来自观众的情感交换,才能真正算得上一起完整的放映。
所以当学者们用“离散”情节和殖民意识来阐释香港电影的时候,这些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电影的创作者心中,也存在于每一个观影人的心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带着“离散”的心境来看待香港电影的?
当经济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通过香港电影看到了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灯火摇曳的商业化社会;当思想还不够开放的时候,我们通过电影看到了与我们同根共祖的香港竟是这样来对待生活。
在那个离我们不远的年代,香港电影用有别于我们却又似乎相似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的生活,但在表达情感时却跟我们一样的浓烈。
对家、国、民族、道义的理解一致得不得了,感情浓烈到化不开,所以当演员们在电影里每每讲到中国人、一家人、兄弟情这样的概念时,观众和电影创作者透过银幕、跨过空间的隔阂,在时间的另外一头心意相通。
这样的情感表达是动人的,可如果这样的情感表达被生搬硬套成了想要绑架观众情绪的工具时就异常丑陋。
我经常说任何感情一旦勉强就会变得面目狰狞。
我不是说不可以讲兄弟情,我也赞成好兄弟有今生有来世。
但是如果这样的情感点被外化成没有任何情绪内核的符号,那么这一切就变得无比空洞。
今生不是兄弟间无意义的眼泪,来世也不是对未来的空头支票。
我们生活在当下,电影是,故事也是,如果下次还有谁想要再来盛一碗情怀的冷饭的时候,请记得至少先让我看到你讲故事的诚意。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真的很烂很烂很烂,重要的形容词,必须用三遍。
2013年拉开帷幕的古惑仔五兄弟友情岁月演唱会,将当年香港影视上经典的黑帮片《古惑仔》中的五位主要演员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组合在一起,连着举办了三年,台上当年纵横江湖的“古惑仔”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台下的太太团挥舞着荧光棒甜蜜互动,尤其唱起那首《友情岁月》戳中所有伴随影片长大的80后,隔着屏幕我都眼红红。
除了太太们,在《古惑仔》中精彩演出的黎姿也现身支持由于我本身写娱乐八卦,《黄金兄弟》五位主演的八卦情感故事我分别都写过。
这次走进电影院主要是追忆下青春岁月,看看当年纵横江湖的几位如今人到中年在演技处理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走进电影院之前做了功课,导演的位置给了钱嘉乐;大反面交给了谢天华;自然大哥还是郑伊健;急性子依旧陈小春;乖乖小弟林晓峰。
开篇选在鄂尔多斯某高级酒店,荒漠里齐刷刷、利利落落的五兄弟配合执行任务。
没有了市井帮派风,一股浓浓的好莱坞特工风格;节奏紧凑过瘾中还甩了段子,郑伊健的发型对得起“狮王”这个名号,也对得起他伪装的人物:李云迪!
但是也许钱嘉乐作为导演想要呈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故事和镜头切换略显节奏太快。
从鄂尔多斯到布达佩斯、到熊本、再到黑山。
中途我去了一次洗手间回来的时候看到兄弟几个在熊本参加酒祭活动,镜头切换到酿酒的大米,讲述着:“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恨,酿出的酒就会是辣的;心中有怒气,酿出的酒就是苦的”。
我恍惚以为是《舌尖上的日本》。
不过这段话讲的非常有道理。
而本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从熊本这里开始,所有的冲突都在这段戏中呈现,所有的误会在这段戏中解决。
在布达佩斯行动中因为性格冲动开枪误伤“干爸”(曾志伟饰演)的火山(陈小春饰演)解开了心结重新回归兄弟。
而四兄弟决定给谢天华饰演的bill一次机会抓他回来,但是没有想到最终错杀“干爸”的bill毫无退路可走。
我觉得整部片子的高潮就是最后四兄弟带着视死的豪情,全副武装冲进bill买的小岛。
当时我旁边的哥们说:“偷的这些金条能自我繁殖吗?
买下一座岛,雇用了这么多雇佣军,这么多重武器要花很多钱的!
”哈哈哈哈,所以看这种片子真的不太较真。
总之这段戏还是看着挺过瘾的,最后的设计也不错,bill最终死在自己的兄弟火山枪下。
感觉这是一部好兄弟聚在一起,享受拍片每一分钟。
这部片子里你应该找不到陈浩南和山鸡哥的影子,他更像是一个国际特工片,而不是古惑仔片。
肯定会有人说这部剧扑街,消耗古惑仔!
我这个人倒是心态轻松,中秋假期我就是想看看真人秀里怕老婆的“山鸡哥”陈小春;因为喜欢打羽毛球而跟蒙嘉慧走到一起的郑伊健;以及成为汤盈盈女儿的爹地的钱嘉乐!
当然还有我最爱的谢天华!
如果这部剧一定要有一个反派,那一定会给谢天华,他的演技绝对在线!
所以何尝不带着轻松的心态回顾下自己的青春岁月,走出电影院我一直哼唱着那首《友情岁月》。
纯粹怀旧!纯粹装酷!故事一星,编剧二流,演技三星,耍酷四星,怀旧五星!曾志伟演的不错,女主角全是花瓶!故事毫无逻辑,就看个热闹图个情怀吧
突然有点想看飞砂风中转了
一个民间组织大街上肆无忌惮的飙车开枪真的大丈夫?
远离了黑帮,却依然兄弟。没有那么热血,但是枪战和打斗场面还是可圈可点,更不要说老几位还挺拼的,全世界各地的转。光是排场可以➕星了。还是想念陈浩南年轻的时候,那么好看。
售卖情怀的电影,古惑仔的阵容拍了五虎将之决裂。拍得很流畅,但故事太简单粗暴了,剧情略显单薄和平淡,节奏还不错,导演钱嘉乐保证了视效,飞车特技和枪火场面还不错,很老派的那种时装动作片,仓田和周比利真的是许久未见了,二星半
虽然动机有点难以理解,但是兄弟情怀总是让人感动!!!
郑伊健还是那么帅,有侠气
2019-02-17: 日 看完这部电影。
冲着《黄金兄弟》宣传里各种提及的情怀,特意在观影前补看了前三部《古惑仔》,使得后来看正片时在主演们身上感受到二十年的岁月痕迹。电影剧情挺无趣,动作戏尚可但于我缺乏吸引力,以至于中途一度把我看困了。P.S.:要是钱嘉乐导演能把他的角色和谢天华的互换就好了,这样在一起的四兄弟就是「古惑仔」的最初阵容了。
朱七七说,这是合伙来骗钱的
古惑天团向国际队伍转型 然而除了那首友情岁月以外基本带不起大水花 顺带宣传了一波旅游景点 IMAX2D 26
有个建议,好心的建议,能否以后让内地配音演员配音?否则语音容易出戏。
感觉还是不错的。。。战斗画面啥的还是很给力的
古惑仔兄弟还是当年一般的酷帅有型,只是走过了这么多年,最终大家都明白了还是家和家人最重要,有些人不是兄弟那路就不用一起走下去
除了卖情怀,真的很一般。周比利,久违了,金牌坏蛋之一。
这样下去 就把我们对古惑仔的情怀耗尽了
演员差不多还是那些演员,然而情怀却多少有点找不到了。
一塌糊涂的港式烂片。剧情胡编乱造,故事毫无逻辑,剪辑混乱失控,主角全程开挂,摆明了是一部消费情怀的圈钱之作。如果不是中间的插曲用了《友情岁月》,本片可以给负分,提名年度十大烂片!
带你去全世界飙车。新时代古惑仔价值观只能扑街,只能这么写,难为你们了。
纵有情怀,然而已不是当年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