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通知当天拣了个冷门时间段看了这部电影,越看越纳闷小小青春片敢提东北下岗潮和东北黑帮较量,在如今的网络监管下如何过审上映的,然后就紧急撤档了,只能算运气佳。
配角的妆容穿着,歌舞厅场景布置,小巷道附近假装看不见老大废马仔的摊点小贩,聚众滋事恋爱打架的学生们,都非常贴合96年三线小城的社会风气。
再循循道来影片中的人物设定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的导致的,也许想表达人民的错处都无处可究,一切都是终极大boss的锅,类似禁片《苏州河》,明讲青春暗示工业发展时期小人物们的沉沦,所以撤档我也没有很惊讶。
青春期孩子的莽撞一根筋完美搭建整个故事,但那的确代表了一些群体的青春期:轴,没怕性,冲动,脑子没有拐弯儿的功能,可能是一种神经发育不健全,非常写实。
和谐美好青春不老描写场最后一段有句台词:“我们这届起就不包分配了,我还以为我们毕业后能分到一个厂子,一起三班倒,一直不分开了呢。
”时刻体现这个终极大boss都是如何影响一代的人生(所以才被禁啊)。
然后剧情就开始往青春剧通俗套路发展了,配角憧憬美好人生时候遭遇车祸身亡,主角报仇反被秒遭遇失散,反派被抓(才能过审),然后略过成长后期响应片名呼啸而过。
故事的最后主角与男朋友的对话: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那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 “我还没想好。
” 呼应青年迷茫期的心理状态,成为我心中唯一寻常又精彩的高分国庆档。
故事发生在90年代的技校,东北老工业地区。
女孩杨北冰与发小于一是好朋友、同学。
杨北冰暗恋于一却不敢表达,于一学习成绩好。
杨北冰正鼓起勇气约好于一,在荒草地李准备表达时,却被于一先告知他喜欢高一年级的从普高新转学来的紫薇。
霎时,发现有人被打伤并丢进了冰窟里,两个技校生把伤者救上来,发现是雷管,雷管让他两谁都不要告诉,自己一个人找地方疗伤了。
其实,杨北冰的爸爸是老国企的老员工,曾经带一班徒弟包括雷管,曾经有过偷卖国企财产的历史,其中一徒弟雷管被关押监狱2年,后来去南方做生意回家乡开了夜总会和秘密赌场。
技校学生包括杨北冰和于一都是不是在夜总会喝酒,以示自己已经长大。
杨北冰的父亲警告杨北冰不要与雷管有往来,要她好好念书后出国。
杨北冰不听从父亲的话,认为父亲混得不如雷管好就嫉妒他。
校园生活中,杨北冰经常吃醋,联合姐妹来欺负紫薇。
却没想到紫薇大大方方、有礼有节,她姐妹都认为紫薇不是坏人,杨北冰没得逞。
三个人在工业厂房玩耍时,遇到意外事故时,紫薇救了杨北冰一命,杨北冰决定把紫薇当朋友,一起喝酒。
后来有传言说紫薇是曾经被强奸过所以才来上普高的。
学校氛围中时常有奚落取消被强奸的紫薇。
紫薇,一个人在冷风中抽烟,杨北冰教训取消她的人,然后去安慰紫薇,紫薇拥抱着她瑟瑟发抖哭起来了。
两个人都友谊更进一步了。
三个人一起去小香港喝酒,可从此紫薇却逃离消失了。
后来发现去投靠了雷管,是雷管的女朋友。
一年后杨北冰于一发现了这个,去小香港去“解救”紫薇,紫薇并不打算走,于一却执意要解救,争执中于一被痛打了。
后来,紫薇来道别杨北冰,她将去大连做生意。
却被雷管的敌人歹徒劫走,杨北冰去救人,挣脱中紫薇被大货车撞死了。
丧礼上雷管被打了几个耳光,雷管付了3万抚恤费。
后来于一去小香港放火烧,杨北冰去解救,被雷管等人自卫中打成重伤。
于一发行自己桌凳底部刻着字,是杨北冰对他的表白。
N年后杨北冰留学回了香港成了高级白领,于一当了船员,经常给杨北冰写信,却没有收到。
“我谢谢你陪我一起经历的时光,虽然青春留给我们一些永远都抹不去的伤,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变成那个曾经的少年,远方的你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
最后的这几句话说透了多少八零后的心声,对于刚刚告别青春不久的八零后们,可能或多或少对自己逝去的青春留有一些遗憾,至今挥之不去。
有时真的好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陪着她,她望着我,珍惜爱情、友情、师生情,悔恨当初的任性与放纵。
青春应该就是要大胆去爱、去拼、去闯,哪怕最后没有结果也不会留有遗憾。
给了五星好评,要稍微评价下。
电影从三个纬度去看,第一青春,这个话题很大,每个人都有又都完全不一样,自己的青春究竟在记忆中是什么颜色,回忆已经下好了定义,影片中灰暗的老东北工业气息下,那一辆辆色彩斑斓的摩托车可能就是青春的颜色吧,这是大家的青春糅合在一起的意思,所有青春岁月中的誓言都那么忠贞,爱情都那么纯洁,分别都那么感伤,从爱情开始,分别结束,一场盛宴完毕之后发现生活还得继续,所以才会嘲讽中年的人不如狗。
第二爱情,本片爱情并不出众,而且各种老套情节悉数登场,两小无猜,白莲花黑历史,黑社会大哥情节,大型土渣车车祸现场,每一个白莲花最后都被车撞死,爱情支线过于用力,而且后面情节一下跳出很多,小饭馆能送出过上学,黑社会那俩小孩捣毁实在不合逻辑。
第三时代感还原,影片最为亮点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是个75-80年的看了会更有感觉,老旧工厂的还原,大烟囱的浓雾镜头,老雪五爱的品牌记忆,光是这些就下了功夫。
整体来看值得一看
在十一黄金档看这样一部电影,实际上理由是两个,一是排片很少,二是演员表里有李梦,上一次符合这个条件的电影是《少年巴比伦》,我很喜欢,决定这一次再赌一把,即便预告片里充斥着伪东北元素和哗众取宠。
看过之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烂,但也没有吹嘘的那样好,平庸和循规蹈矩这两个词似乎很适合。
但总想借此片谈谈那些打着东北往事风的电影,心里总是充斥着一种无奈。
先从女主的名字谈起,就注定了这是一部糅合了臆想中东北的华北(甚至可以直接说北京)的电影,杨北冰,这名字在北京呆过的人都知道指的是什么。
里面充斥的以打群架打为噱头的东北风,但是故事内核还是校园三角恋,挪到中国哪都可以,唯一可以渲染背景的97下岗潮却又一笔带过,这倒是没关系,毕竟不是文艺片。
故事前半段处理的还不错,至少是个故事,但到最后为了煽情高潮处理实在伪实又弱智,雷管从一个黑社会大哥突变成了一个亡命徒,之前建立的故事和人设全部垮塌,这个起点就是李梦被车撞死,故事实在没办法让人满意。
说回到东北电影,我首先怀疑导演和编剧中有多少真正了解东北或者试图了解那个时间的东北。
从打冰球那段戏就可以看出“东北”二字只是主创团队的一个噱头。
东北绝不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我很难认同大多数导演编剧眼中的东北,打冰球这件事绝对不属于电影中那些人物该干的事,你不妨问问身边的东北人有几个打过冰球的。
黑吉辽各有特色,我无法肯定吉林和辽宁的风情我都懂,但肯定不是一些并不真正了解东北却又想从中分一杯情怀的导演和编剧眼中的故事。
这些年很多东北电影中充斥着讲着抚顺、鞍山方言的“东北人”,却自诩正宗,且不说吉林和黑龙江怎么看,先问问沈阳人和大连人买不买账。
虽然赵本山的口音是流行,别把那些贩卖情怀的都安他身上。
不了解的随意写,随意导,明白的有故意贩卖无知与愚蠢,拿着“破马长枪”的名头诋毁自己骗钱,东北级的很多导演演员要付很大责任,毕竟“往事”二字打出来,不是总能骗钱的,而且伤了自己的名号,坑挖的太大后面的人估计填不了。
想想这些年的“东北”电影,我觉得最正宗的是张大磊的《八月》。
很尴尬是吧,这是个内蒙古故事,不过个人觉得背景就在东北内蒙古的赤峰或是通辽一带(ps:个人觉得内蒙古的风情分东北内蒙古,华北内蒙古,西北内蒙古和纯蒙区,前三个的社会风情都与紧邻的省份类似),这才是真正的东北,最像东北的电影确实内蒙古故事,也是市场的无奈。
说到底这只是电影,无需苛责什么,但真当有人地域歧视“东北人”的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很多鬼扯的东北电影也为这些出了分力。
我们的青春是一部还不值两颗星的电影。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当然了,其实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很青春洋溢的了,更加青春洋溢的可能就是电影里面的故事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每个人的结局,人们牺牲掉的方式也不一样,青春之所以是青春,大概就是因为青春可以肆意妄为吧。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女主就带着一帮姐妹冲进了男澡堂。
然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自己喜欢的男生还帮助自己打退了敌人,最后女主抱着那帮男人的衣服就跑了;期间插播一段劲爆内容,男主裸着身体给女主擦头发的样子简直了,我的整颗心都要融化掉的那种感觉诶,太燃了。
男主的摸头杀让我觉得整个人生都圆满了,等将来我有了心爱的人的时候,我也一定要来一波摸头杀才行。
仗义每多屠狗辈,最是无情读书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最仗义的还是杨北冰;她救了白宇宙,也要救下紫薇,遗憾的是,虽然她已经竭尽全力想要打败那一帮混混,想要抢回紫薇,但是没有办法,最终的时候,他也没有救下紫薇,没有从命运的手中找回属于紫薇的生命。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不圆满吧。
杨北冰一定觉得很遗憾,失去了那么好的朋友;雷管最终也觉得生命没有希望了,失去了紫薇,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人和上天的博弈,可能上天胜出,也可能我们胜出,但是谁胜出,又如何呢?
最后不幸的是大家都没有握住青春,大家都失去了最重要的青春时光。
谁的青春不期许美好啊,可是我们谁又得到美好了呢?
雷管:不狠心的人只会被无情干掉. 雷管的眼神动作真的是让我觉得这个人好狠心好狠心,就算是自己被放在冰冷的雪水里面,出来的时候还是好汉一条。
向来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心狠的人,但是心狠到这个程度的,做不了大事就真的是奇了怪了。
原本以为接下来会是美好的生活,原来生活早就计算好了要给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死无全尸,雷管回想从前的时候,一定觉得很没有意义吧,毕竟自己失去了心爱的人之后,生命就变得没什么意义了吧。
生命向来不是公平的,别人有的,我们从来都不会有。
雷管摸爬滚打了那么久,结果最终还是一场空。
梦一场,空一场---我们还是我们 人生在世,短短的一辈子,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们会经历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活着,就得往前走,你不走,生命也会推着你往前走。
女主经历过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之后,成长了,成熟了,成长为自己了,虽然被岁月摧残过,但还是认认真真地活着,这样倒也挺好的吧。
一部国产青春片,媒体宣传打的旗号是:国庆档最不该被埋没的电影,国庆档点映口碑最好的电影,等等。
然而,这么完美的电影,片方你别害怕,你别跑啊!
(片方宣布上映仅四天的电影因为票房失利要撤片了)这部电影,还是集合了所有国产青春片一些该有或不该有的特点:誓言、仗义、热血、分离,能引起共鸣的点在;打架、逃课、恋爱、车祸(这部电影没有堕胎,挺好),狗血的标配都在。
当然,电影还是比较完整的说完了一个故事。
女一杨北冰,技校女黑老大,个头不大,气势很足,带着一群小姐妹独霸学校。
她暗恋的男一于一是学霸,情如“兄弟”的两人,一路成长。
于一爱上了转学生女二紫薇,因为紫薇的黑历史被人曝光,她消失,茫然之间爱上了黑老大,却因为黑老大被人报复,意外丧生。
有没有发现,这就是剧本常见套路A: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电影有两个场景还是能戳心。
第一个是报复黑老大的人要绑架紫薇,北冰为了救紫薇,将她推出车外,紫薇却意外被驶来的货车撞飞,前一刻还在畅想未来的少女,一瞬间生命就戛然而止。
第二个是小混混白宇宙决定去南方闯荡,离开之前特意找到喜欢的北冰,将他所有的关系网写在记事本,亲手交给心爱的女孩,告诉她即使离开,他也要罩着她。
导演似乎想把九十年代东北工业区的颓势在电影中表现出来,本是作为故事背景的一种呈现。
但是,仅仅在几个演员的对话中寥寥数语,参观工厂也仅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几位主角聊天,浪费了一个本该浓墨重彩的时代背景。
李梦饰演的女二,似乎发挥了她一贯的表演风格,高冷脸,谜一般背景(《少年巴比伦》里觉得这种表演很贴合剧情,没想到在这部电影里还是这种风格)。
看这部影片,会想起《钢的琴》。
都是以东北工业没落,大批下岗潮为背景的。
《钢的琴》主角是下岗工人,《呼啸》主角是学生。
卜冠今最早是《驴得水》中认识,但不大喜欢那个爱大喊大叫的角色。
《忽而今夏》中被她吸引,演技真是不错。
大家都说小小的身高有1米8的气场,《呼啸》中演的小太妹特别带感。
其他演员,除了男主弱些,女主爸,黄觉,李梦都是演技非常好的演员。
关于有些人说假的,我是东北农村的,上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乡镇初中,也见过一些后来辍学的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好在我在所谓的快班,是成绩较好的女生,有管控力比较强的班主任。
我听过慢班中有女生和女老师对打,其余学生拉偏架(偏向女同学),也听过几个男生手里拿刀追一个男生,被追的男生瞬间跳墙逃过一劫。
我自己,在即将毕业时,与其他几个布置教室的女生,用笤帚和拖把阻退了几个要打我们一个男同学的几个男生,虽然事后吓得双腿发软。
(正常男生都不会打女生的,尤其是在民风彪悍的东北。
)我讨厌校园暴力,但对于电影中的学校环境,我佩服杨北冰的气魄。
她会因为吃醋想找李梦麻烦,但也会被其气质吸引,而不会做出过火的行为。
她很义气,就像曾经年少的我们一样。
李梦,真是特别擅长文艺女神,非常有气质有演技。
电影中也是一个悲剧角色,被别人欺负,诋毁,好在有杨北冰和男主的帮助。
但这样的人生仍是艰难,所以后来跟了黄觉。
真爱与否不知,毕竟黑道大哥也是一种择偶光环,只是最后的结果太悲惨。
剧情稍微有点快了感觉 除了这一点别的都很好 有白宇宙的那种铁汉柔情 只有面对北冰的时候才是最温柔的 也有一直陪伴北冰长大的男二 女主一直保护心爱的男生 男生 也在保护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女孩 两个人的那种关系是我们孩童年代最珍贵的记忆了吧 我想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这样的人吧 也有青春校园里最纯真的友情和懵懂的爱情 和那种肆意挥洒的青春气息
那些年,属于我们肆意妄为、少年气十足的青春像阳光后的泡沫,沉积在书本之下不见光的秘密,在岁月中呼啸而过。
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最灿烂的年纪,谢谢你,让我在往后蹉跎里有个美丽的回忆。
电影里霸气义气、好打抱不平的“假小子”杨北冰一出场,以为江湖气十足的女生和暗恋有十万八千里远,后来种种,为了喜欢于一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他喜欢的样子,别扭霸气的准备表白却在转身时露出微笑……所有关于青春的喜欢和暗恋的傻事,她都拼命在守护。
这样光明的女孩,当然也有默默守护她的人。
不打不相识的白宇宙留给喜欢的人的是最后他的温柔,而她把在心里念了无数次的我喜欢你刻在了他的书桌底部,也没能说出口。
那个从情敌变成挚友的女孩,是于一和北冰永远的白月光叭。
成熟、美丽的外表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经历坎坷却很坚强。
这个角色我很喜欢。
可能了解了她的身世,对她和反派雷管的感情会有一丝明白,当然不能说因为爱情就否认这个人的罪行,只是觉得很遗憾。
像电影里紫薇说的,我真的希望她到了大连,见到了大海,在那个人的身边有安全感。
有时候不明白大部分国产青春片所表达的那些人性的黑暗和肮脏,他们只是单纯的少男少女,为什么要经历这样的绝望和失望。
紫薇的结局本不该如此。
这样美好的女孩子应该值得更优美的人生,就像电影里天台上,绚烂的烟火,开怀的笑容,她说“不管将来我们在哪,做什么,都要骄傲的活着。
”
在经历了青春的错过、迷惘,痛苦、欢愉过后,希望若干年我们还能在一起。
果然大家的青春是不一样的青春,这里的青春杀气太重,结局又那么仓促。李梦就在这灰扑扑的故事里脱颖而出,她的表情姿态轻松潇洒,特有魅力。
不功不过,东北破败工厂的残酷青春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套路了。但是还是挺好的,演员年轻有活力,好喜欢杨北冰。李梦也是格外适合这种角色。啊想去东北了。
坐在电影院里 想走
我靠,我他妈到现在才找到这个电影,三年前看的,我哭了,(一般般)
“敢随口骂娘,却不敢认真说我爱你。”纵使多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遇上了爱情就怂了,不知如何是好了。
特别真实的关于青春的电影,居然能够拍摄出来也算是奇迹了,我觉得特别值得点赞。
人的青春并不相通,但是人的眷念大多共通。
毫无亮点的青春主题电影,边看边吐槽,看过就会忘。又想说白瞎了刘畅,但是不得不承认,有的人你觉得他演技明明可以很好,但他就是只能一直给资源咖作配、在烂片里打滚儿、最后搞得自己塑造的人物也不得不一塌糊涂。
让我们期待,东北的明天会更好。蛮好看的。
小卜演技真不错,东北故事有种冷峻的浪漫。
卜冠今素颜真好看。故事有点残酷青春的感觉了。细思之下,职校,混日子的学生,暗恋,大国企的师徒,也还能圆过去。就是后边的信太刻意了。
被片名耽误的好片子
这是一个不理智的评分。多出一星献给曾经喜欢很久的刘畅,以及片子里白宇宙和杨北冰分别的那里。至于故事本身,无功无过,不差但也一般。还是初中的时候喜欢刘畅,那时候他还是模特,喜欢他的少年感,然后啊,就没有然后了…
2017/10/05 冤有头债有主 二货男主乱报复。其实拍一出后工业时代衰落的东北背景下纯青春,祛黑帮袪打架斗殴,少一点中二,我觉得主题会更棒
三颗半。国产片中罕见的青春残酷物语,旁白和十年后的尾声略显矫情多余。
摄影很不错,女主角亮眼,东北青春
很好的片子,关于青春的电影,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卜冠今东北妹子太梗气,特别有戏,真有些我过去的影子。白宇宙的笔记本一掏出来眼泪哗哗不止。。意外好看的青春题材,可惜排片太少
一部没有风花雪月和无病呻吟的青春片,一群不是明星但演技扎实的年轻人,一场有笑有泪的闹剧,一段再也回不去的记忆。从巴比伦到19岁再到本片,李梦真的蛮适合演这种高冷妹子的。而黄觉的扮相和演技真的无可挑剔。
卜冠今用劲还挺足的,黄觉和刘畅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