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同学轻松好看又不伤脑的电影有哪些,她们说答案是休格兰特一向对这个英国花心大少印象不佳,不过还是得承认他那口伦敦腔还是挺性感的,于是下了BJ单身日记一和二来看其实主角不是休格兰特是内个完美无比的Mr. Darcy和身材走样的芮妮齐薇格可看完了我真不太明白,这片子为什么会成为很多人的单身bible,内女主角Bridget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恶梦:肥胖,酗酒(是酗不是喝),说话不经过大脑,不学无术(作为一个英国人她连德国在哪儿都不知道),在第二辑里甚至还加上了,不信任加监视男友这条……很多人都说这部片子里最令人感动的一句台词是Mr Darcy说的那句:I like you, just as you are.没错儿,这大概是全天底下的女人最想听到的话吧,不之一。
可是我搞不懂,这样一个单身女人是如何得到剧中两个男主角的爱的,而且那两个男人是风流性感如休格兰特以及高贵多金如Mr. Darcy。
如果说休大帅哥是想获得肉体满足多过心灵体验的话,那我们的Mr. Darcy呢?
这个奥斯丁笔下同名男主角的翻版,这个傲慢无比的人权律师,他到底爱上Bridget哪点了?
是她屏幕上成为全英国笑柄的比西瓜还大的屁股,还是律师晚宴上完全不得体的谈吐,又或者是下了一百次决心也减不掉的肥肉?
当然,这是一部搞笑片儿,用女主角的笨蛋行为渲染一下轻松愉快的气氛也没错,可是编剧和导演哪怕让我们看到一点bridget令人尊重的品质也好吧。
没有。
真的没有。
喜欢这部片儿的人说,他们爱它的原因是bridget的生活就是都市单身女性的一个缩影,它给了很多单身女性一个美好的梦想:总有那么一个完美的Mr. Darcy在某处等着我们。
拜托!
且不说这世界上是否真有那么完美的男人,就算是真有完美先生,他凭啥不喜欢貌美如花的,或者心灵手巧的,或者高贵典雅的,或者温柔善良的,他凭啥就会选一个白痴小姐呢,为了改善人类的基因吗?
恐怕他会先考虑优良自己后代的品种吧。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根本不能称作现代版傲慢与偏见,它顶多是抄袭了奥斯丁的某些桥段。
傲慢与偏见的经典在于伊丽莎白的智慧,这种智慧它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英国女性,这种智慧是可以平视Mr. Darcy的。
所以她可以赢得Mr. Darcy的尊重与欣赏。
尊重,这是最基本的。
所以说女人啊,可以智商不高,但最好不要愚蠢到让人无法尊重你。
至于欣赏,可以是脸蛋或者身材,也可以是头脑,总得要个可以让人欣赏的点吧。
我觉得可不能相信BJ编剧的弥天大谎,天下可没这么好的事儿毕竟,要想让Mr. Darcy爱上,得先成为伊丽莎白呀。
Why do I love this movie?simply because of this line:I lik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one of the most romantic line I've ever heard.So,no need to feel helpless, hopeless,even if you're fat, unpretty and silly.even if you're already over 30...There will be a prince waiting for you,and he likes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我记得:当马克的父母为欢迎家庭中即将有的新成员建议大家举杯时,我们的BJ小姐大声喊出NO!NO!......然后马马乎乎,吞吞吐吐,尴尬地自圆其说时,我真希望马克会说什么呵呵,如果真的说了,他就不是马克了!在<傲慢与偏见>他也是这样,呼......总是被人误会又不解释什么,真爱就在眼前却笨拙地吱吱唔唔,一样笨笨的达西,真让人捏把汗......不过,最后还是HAPPY ENDING,问自己:会为了一个男人,穿着内衣裤大雪天追出去吗? 哈哈......大概也会吧,真爱,加条毯子,OK?可爱的BJ!里面即景的配乐我很喜欢,总是恰如其分地唱出心声!忽然想到<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差不多的类型,呵呵,希望勇敢追求真爱的人都能幸福,当然包括我!:-)
喜欢她打扮成兔女郎,走路招摇表情无辜。
刚来英国的时候,也见过丰满的洋妞一样的打扮。
她们虽然不窈窕,但别有风味。
喜欢她动情跟唱"All by myself",好像整个世界都在欣赏着她的独处和孤单。
喜欢她大方的面对上司的背叛,并不刻意掩饰自己的伤痛却表现出特有的潇洒释然。
喜欢她勇敢地穿着三角裤在雪地里追着她的白马王子,她终于得到了新的日记本终于得到了属于她的完美男人。
大四下半年,遥望着自己的毕业去向,盘旋在十字路口。
决定出国,于是放弃了本可以开始的感情。
在选择学校上面,始终难以抉择。
于是,烦躁、痛苦、无助、孤独……吃,成了唯一的支柱。
很快,身材走样、脸型走样、自信走样……我,在异国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如果一个人在你最低潮的时候爱上了你,那才叫真爱。
可是,我一直怀疑着这种爱的质量。
当你从低谷中走出来,又恢复了往日的光鲜和自信,你会不会开始抱怨自己那时候过于草率?
很累。
一旦你定义了自己的低谷,你就必须要为高潮而努力。
如果,你自信地认为即使那个时候的你也是你自己真正的样子,那么,你一定会快乐很多。
她,就是这样的。
她可以穿着透明衣短裙在办公室里笑着经过;她可以在酒会上毫无准备地加入陌生人的攀谈;她可以在他的仪式上发表一段莫名其妙的演讲;她可以成功地完成一段传为佳话的名人访谈……她做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怀疑自己,但从来没有瞧不起自己。
她终于得到了完美的爱情。
因为,她其实很美。
最开始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看的,以为会看到一个坚强、独立、改变自己让自己更优秀的女主角,但看完了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几乎从头到尾我看到的就是一个肥胖、笨拙、心思从来没有用在工作上、不知道讲适宜的话却又想得到梦幻爱情的女人。
除了知道自己被三后那象征性的一点努力外还做了什么?
不会做饭,工作依旧一塌糊涂,仍旧胖的没形。
如果在生活中是以上状态的姑娘们,最好还是不要用这部电影自我安慰了吧。
生活不是电影。
那么胖比男人还壮还指望又优秀又帅气的男人为了争你而大打出手?
除了大胸没身材没工作能力也不见得多有人格魅力还指望被三后帅气上司抛弃漂亮性感订婚对象来找你说想你?
没能力还敢在工作时候调情整天只知道穿不雅观透明上衣在采访紧急时刻跑去买烟?
你以为你真的会有好运气会得到贵人帮助让你超额完成工作得到boss同事一致称赞?
遇到渣男后才发现有一个更好的男人其实一直默默喜欢着你?
还“Love her just as she is”,虽然爱一个人就是爱真实的ta没错,但生活中真的很少会有人爱又肥又笨的你吧?
即使真的有,中500万大奖一样的几率也不是人人都能碰到,即使碰到了,我想很大可能对方也不怎么优秀。
看到某个短评说这是“宅女意淫的神作”觉得实在太经典。
还有一句是“最适合又肥又笨不思进取的女孩看”。
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姑娘看完后舒了一口气继续自欺欺人做着玛丽苏的白日梦。
所以胖的姑娘请减肥吧,不用瘦成纸片人也起码不要浑身上下一般粗比男人更壮。
肤浅的姑娘还是看看书吧不要一开口就是笑话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还有一些傻兮兮的姑娘睁大眼睛好好看清要和你上床的那个男人是不是渣男。
其实如果早几年看也许我也会觉得这是一部温情、暖心、结局美好的故事。
期待着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情节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在能理性地去分辨,觉得自己进步了吧。
我也很胖过,直到现在也仍旧为了身材在努力。
我也很平庸,我很清楚那种自卑心态下期待有个人能透过我肥胖的外表看到我善良内心的心情。
但我仍旧觉得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
况且努力后看到更好的自己确实是一件能提升自信、让自己觉得生活更美好的事。
最后想说,可以期待,可以做梦,但要记得把自己变成更值得爱的人。
不仅仅是为了男人,更是为了自己
为菲菲小公主看了BJ单身日记第一第二部,这两部电影吧,表面上傻白甜,实际上微言大义细思恐极,第一部讲的是衰落的大鹰弟国在崛起的美国表妹面前的纠结,休格兰和菲菲公主代表了UK精英中的两种思潮,休格兰代表投机派,利益至上,难免和“苗条、自信、年轻”的美国女票搞在了一起(最后还被美国表妹甩了),菲菲小公主代表的是保守本土派,对笨拙、臃肿、老土、亲切的祖国忠诚无比loves her just the way she is如果说第1部是国际关系电影,第2部就是心理分析电影了。
为什么高富帅大律师菲菲会爱上女主很多人100撕不得骑姐,其实菲菲是一个潜在的trans,BJ是他幻想中的女性的自己,左派、激进、亲和、肉欲、毫无节制、总是被休格兰吸引(没错,跟休格兰睡的和打休格兰的都是菲菲)……所以菲菲说“the problematic thing is I love you”,有病就是有病在这里,整部电影用拟人化的手法讲了菲菲的治疗过程,最后,分裂的人格融合了,菲菲小公主接受了自己的femininity。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是:药不能停。
我不太明白你国观众对高富帅的跪舔为何到了一种失去自我的狂乱程度,在我看全剧最精彩的台词莫过于BJ的高能吐槽The people you see outside the tube every day are there by choice. End of story.-Oh, no, it's not. Some people have terrible personal problems, and other people might have lost their family in some tragic ferry disaster. And some people are just plain hopeless. Honestly, this is the sort of rubbish you'd expect from fat, balding, Tory, Home Counties, upper-middle-class twits.这怎么能算羞耻play呢,难道说的不对,不痛快吗?
看菲菲和瑞贝卡的表情,显然年轻一代的精英也是认同她的看法的,只是不方便直说罢了
每个单身女性心里都有一个她做了无数遍的梦,梦里的男人英俊,浪漫,多才,多金,多能,最好还是幽默的,如果他能温柔,会做饭,也许就更完美了。
往往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不敢于去面对谈论比如说:他会不会为了我而奋不顾身,他会不会为了我放弃一切,会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能够深情地大声说我爱你。
有些完美的爱情我们总是会梦想,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会痴迷于一切而使自己智商达到零甚至是负数。
当你看不清楚眼前的这个人时,拜托别跟他接吻,因为那会使你的智商持续降低。
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以上所有的条件都不存在,也许还会有更坏的情况发生,比如:三十岁以上的他穿了一件印有卡通图案的衣服,他从来不会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有多爱你。
即使是心里藏满了深深的爱意仍然镇定自若的一个人。
这种人用现在最流行的词语形容即是闷骚。
很贴切。
可是即使他有这么多的不完美又如何呢,他能让你在圣诞节的冰雪夜几近赤裸的去追逐他,告诉他,你多么爱他。
能让你摆脱世间传统的枷锁告诉他,是的,我爱你。
你愿意跟他在一起共同参加朋友们的聚会,你愿意把他正式地介绍给自己的亲人。
当然,即使他不是你梦想中的那个完美男人。
这个世界当然是公平的,英俊,浪漫,多才,多金,多能,温柔,幽默,甚至会让你完美到怀疑他是不是人类时,这种男人我可以严肃的回答,是的,确实存在。
当然如果你能够幸运地让他爱上你,并且只爱你一个人时,好吧,我也很好奇想知道你绝对也是一个会让所有男性都倾倒的魅力女人。
当然,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当然会发生,而且我们看的如出一辙没有新鲜可言,即便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中,那个灰姑娘也会是人格魅力的创造者,而在灰姑娘面前,那位完美的王子也总显得自己是个花瓶。
也许我们在失落的时候,总会更愿意看到那些和我们一样平凡不完美的人的故事。
即使她是肥胖的,不漂亮的,头发不是柔顺的,皮肤不是白嫩光滑的,性格上是有瑕疵的,做事总是糟糕透顶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总是有着这样一种意志力,愿意勇敢去爱并且有继续下去的力量。
当你们在一起时,你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甚至是不能原谅自己的问题。
那个你当初奋不顾身勇敢去寻找的爱人,并且当你很幸运发现彼此相爱。
然后你就发现在这之前爱人身上的所有缺点,甚至是缺陷。
这是自己当初不顾一切想要的那个人吗。
所有的问题的症结就是你们相爱,但是你们却并不信任对方。
猜疑,彷徨,争吵。
当初的爱情在此刻即刻化为最真实的讽刺。
我们也许都不是对方心里想要的那个人。
那个我想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爱,去疼,去想念的人。
即使她是笨拙的,即使他是冷漠的。
可是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为了你而愿意去奋斗,能够为了你而放下身边的一切去把你从困难中解救出来。
能够有这样一个为你的爱人。
即便他不是你那个完美男人,足足有这一条爱你,并且是这样无怨无悔地只爱着同样不是完美的人的你。
就足够了。
你就放心完完全全地信任他吧。
就像他说的那样:我爱你,就是现在的你。
自己也是单身了这么多年,自然能够体会到单身女性的心理状态。
想爱却又乏于找不到爱的人而困扰。
有时候单身确实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被打扰,但是生活中却又往往因为少了那些争吵和激情而变得乏味。
谁都会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丰富多彩,至少是七色的。
可是就因为这样而让自己选择错误的爱人吗。
当然不会。
这一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永远要忠于自己的爱情。
不欺骗爱情,这样爱情同样也会忠诚于你。
Be loyal to my love.
事实证明,帅哥靠不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看帅哥,被迷住也情有可原嘛。
不过,姐妹,请尽快擦亮眼。
帅哥靠不住的理由如下:自以为是受到抛弃,便开始学坏喜新厌旧贪东恋西,总想着下一站不忠诚心蒂狭窄谎话连片好男人什么样子?
像炭火,即便熄灭,内心炙热像湖水,即便沉默,波澜不惊像软玉,即便埋没,温质朴真像清风,即便混沌,明净簌爽这样的好男人都深藏不露。
姐妹们要擦亮眼,别错过哦。
虽然故事情节有些离谱,以至于看完全片的我无法确定说出 Mark 到底是在哪里开始欣赏 Bridget 的(应该是那场出版社发布会),但是看在对三位演员滤镜的份上,如果作者不披着傲慢与偏见这层皮的话,给个及格分完全说得过去。
但是它离谱就离谱在,就这么个稀烂的剧情,简直是给原著降了不知多少格调。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最容易被诟病的就是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故事,什么追妻火葬场、霸道总裁之类的梗不知道听了多少次。
一开始还觉得接地气,现在我已经彻底逆反了,如果对这本书张口闭口都是这些评价,那我想应该是连原著都没看过,就是看了几个营销号翻了翻简介而已。
在任何社会情境之下,爱情、经济与婚姻之间的问题,都足够掀起蔚为壮观的口水仗,而且后人的困境与挣扎往往会在前人的经历中找到相似点。
原著一开始就点明了为什么这些女人什么正经事都不做,整天就想着结婚嫁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不能继承财产,所以需要找个长期饭票。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乡绅阶层的 Bennett 一家有五个女儿,按照法律只有男嗣才能继承财产,所以财产只能由远亲 Collins 继承,在愚蠢的母亲的操办之下,五个女儿一边进行社交一边寻觅结婚对象。
这个困境很眼熟吧,二十一世纪热播的英剧唐顿庄园里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伯爵一家前两季发愁的也是这些破事,而且首选解决办法也一模一样,就是儿子实在生不出以后,挑一个女儿嫁给将来继承自家财产的人。
所以摆明了,开头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的纪实走向,只是结尾过于美好了。
原著里 Elizabeth 和 Darcy,大姐 Jane和 Bingley 是既有爱情又有物质最后步入婚姻殿堂,但是都是门不当户不对,女方属于高攀,所以男方都有过犹豫,但是既然都不缺钱,难得碰见真爱时冲破世俗挣扎也不影响幸福结局。
与之对比的是没有爱情但门当户对日子过得无趣但稳定的 Charlotte 和 Collins,既没有爱情也没有财产全靠别人兜底的 妹妹 Lydia 和 Wickham。
原著里的感情线是为了说明爱情、经济与婚姻的关系,对标一下电影,就知道这个“改编”有多么肤浅了。
Mark 对应 Darcy, Bridget 对应 Elizabeth, Daniel对应Wickham。
首先,男女主的感情线太突兀了,和原著一样,一开始男主都对女主嗤之以鼻,但是原著里面对她产生爱慕的过程是既纠结且漫长的,特别是纠结的部分更多的是对她不入流的家人的考量,显得非常现实,但是这部电影里完全体会不到这种纠结,如果有的话,感觉男主也只是在纠结和Daniel之间的关系。
而原著里的 Wickham 是个虚有其表的小人,他引诱 Darcy 的妹妹私奔是看上她天真又有一大笔财产,Elizabeth 虽然对他有好感但是上钩太慢,后面又带 Lydia 私奔但是明显看得出只是因为 Lydia轻浮无脑,他对 Lydia本人毫无感情,他每次诱拐年轻女子都是既骗钱又骗色。
但是电影里的Daniel呢,他不缺钱,勾引 Darcy 前期也好,勾搭 Bridget 也好,都是纯粹的浪荡,只图色(两次故意刺激 Mark 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图的到底是谁)。
过滤掉这些被改编删去的内容,就只剩下两男追一女的烂俗情节了,还有最后那个片尾搞得不明不白,仿佛在说其实他从 Bridget 小时候起就在一直暗恋她了,真的令人无语。
让人觉得这部电影格调也没这么low的就是 Bridget 一直积极向上,勇敢摆脱渣男重新开始新工作新生活的部分了,如果男女主的感情线从这以后开始多少还能好点。
但是还是想说,chick flick就是chick flick,还是别披着改编的皮了。
今天一个人在家,电视正播着BJ单身日记。
这是一部已经老生常谈的chick flick,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
平时会很装B的对这类片子表示不齿,但其实是属于许多人的guilty pleasure。
本来准备看刚拿到的导演版的Picnic at Hanging Rock (当然也是我很喜欢的片子)无意转到电视还是忍不住把BJ看下去。
现任法国第一夫人Carla Bruni曾更装地说她在超模时期在时装秀的后台在时尚杂志里夹上杜斯妥也夫斯基来读,那么我情愿在杜斯妥也夫斯基里夹上Grazia这样的花边,时装杂志来读了。
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改编自当时同名的畅销小说。
我那个时候读这本书,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20出头,刚刚来到英国,现在是30已过,想一想也有些怕人。
但自然的感受也有不同了。
实话说,这部片子其实是很不错的,许多细节都很用心。
对特定一代女性心理以及专业人士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都有准确而又犀利的描写,十年以后由衷觉得其表现的环境是非常英国的。
比如dinner party里那一对对沾沾自喜的couple,新书发表会上的各人的装腔作势,snobbery。
不动声色的Rushdie和Archer的cameo,加大了讽刺的效果。
颇有Posey Simmons漫画的架势呢。
无怪乎bj已成为流入日常社会的语汇。
类似这样一语双关的选角更是比比皆是,最重要的当然是让Colin Firth这个被许多女观众认为是最经典最绝对的Mr Darcy再次扮演Mr. Darcy。
自从那个当时引起巨大争议和无数非分之想的达西先生贴身湿嗒嗒的衬衫走出水的镜头之后,Colin Firth已成为不同常类的性感偶像。
我有同事是把他照片剪下放在桌面下,在工作烦闷时自慰之用(当然不是你那脏脑筋想的那种)想必当年中央台播出这套的bbc剧集的时候,我妈也是被雷到的吧,现在是可以理解了。
觉得休格兰特最适合本色出演花心,寡断,操私立学校口音,中看不中用的形象了(比如’偷心‘)凡是演到此类角色,表现会特别出彩。
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Renée Zellweger但这部里刻意增肥到正常人世界的水平,一口英国音,又有牺牲精神地出现在极不恭维的角度和镜头中,表现也是出色。
也正因为拥有化学作用的cast,才令这部片更为讨巧。
与sex and city一样,这是把童话的主人公设置成所谓’熟女‘,表面上是在把女性从以年龄容貌的物质条件作为男性眼光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实质上不折不扣的传统的浪漫故事。
然而远早于sex and city又没有昂贵的killer heels的点缀, BJ 来得是更加的真诚。
何况所有的女人都是吃片尾达西先生柔情一吻的。
相比之下,续集实在是无聊,巨烂无比。
女主角实在不讨视觉系的喜,自身原因,看一个长相平平、身材臃肿甚至脑子还有点傻乎乎的胖姑娘好运连连,总觉得不真实,不过最后豹纹内裤的美好情节还是很可爱很感人的。
片头all by myself真是经典,这片就是休叔私下的真实写照吧 私生活混乱不敢担当恐婚爱亚裔什么的 英国中年绅士都像科叔这样矜持过度闷骚劲么 鹿角毛衣&amp;领带萌 dont wanna be all by meself anymore...
为什么我读小说的时候没觉得这是个现代搞笑版的“傲慢与偏见”,也许因为小说里没有Colin Firth
刚开始看到科林费斯叫Darci的时候就觉得不对了 后来看下来就一个现代女屌丝恶搞版的傲慢与偏见啊 还故意请最帅版的Mr Darci 科林费斯来演。。。科林费斯看起来太Gentleman了 绝对是每一个成熟男人效仿的标杆啊
l love you just as you are. 喜欢最后穿着豹纹底裤追出去的场景 不过整个故事还是太假了★★★☆
呃,还以为有多好看。。情节这么拖拉,又不切实际
比一般同类型影片强的是细节,形式感,和及其爆炸的选歌水平。
先说演员,这肥得像猪一样的丑女是怎么能当主角的?再说电影,这种破电影给大陆的二流导演都拍得比它好
Love her just as she is.
女人只要性格好,身材只会以一种不完美存在,而不会成为爱情的绝对阻碍,当然,有点另类的习惯那是她的标签,说不定还会成为男人的兴趣,当然,年龄是回事,30来岁,应该还不算什么吧。。开篇那曲 all by myself 真的太经典了,放在任何的爱情电影里,都合适不过。
可惜了两大帅哥.
被colin叔的眼神迷倒(¯﹃¯),反正我就是围观两位叔的,原来我对英国没有美男子都是误解,美男都是大叔级别的(好像哪里不对= =。colin好绅士啊,虽然休叔的八字眼也美呆了,不过科林叔的闷骚性格更迷人啊〒▽〒(女猪脚好幸福←够
即便我对自己说:哦,暂时放下女性主义,抱着娱乐的心来看这部电影吧。也还是觉得这种女主的设定,太弱智了。宁愿看科林叔和休格兰特谈恋爱
马克很型很酷。别像BJ一样三十多还单身酗酒抽烟什么的。唉··
谁说大屁股女生没有市场,她们的可爱你无处觅见!Renée Zellweger太适合演这种外表不起眼内心超强大的大龄女生了。ColinFirth的英式绅士浪漫是要迷死多少人呐,反而是HughGrant这样的花心帅萝卜实在是out了。
春运的机场中,遭遇了两场暴动和东航人的可恶态度,终于看完了。
胖女孩的爱情故事,然则亮点是两大英伦帅哥修-格兰特和科林-菲斯的对抽吖
屎一样的电影。唯一的作用是让我更斗志满满顺便回答一下中间饭桌上提出的问题:Why is it there are so many unmarried women in their 30s these days?BECAUSE MOST MEN ARE ASSHOLES!!!
这个片儿的种种意淫都悲哀地告诉我们,现代的伊丽莎白大概会成为凯特王妃那样的完美但没有代入感的人设,韦翰也能投机而小有所成不会经济受制,而要让达西继续与平凡女主发生联系就必须写成娶日本老婆的nerd——在这个资本抹平差异的时代,傲慢与偏见及其奇妙契合不会再发生鸟:)
重看后觉得这不过是个玛丽苏故事,更糟的是,别的玛丽苏故事可能比这部电影更擅长刻画女主的闪光之处,至少能将人们爱她的理由奉上。而在这里,我只能看到Bridget懒惰、放任的生活方式和令人为她捏一把汗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