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场就挺吸引人。
成龙演得很认真,还致敬了周星驰《喜剧之王》里教堂那场戏,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以前那些经典港片。
后面喜剧元素特别多,魏翔演的经纪人耍大牌,提出接国际大单子啥的,特别搞笑,还挺贴近现实。
反派打手的俩小弟是成龙粉丝,把《蛇形刁手》《我是谁》这些成龙经典形象纹在身上,这设计既呼应了成龙以前的作品,又能逗观众笑。
对咱这些爱看动作片的人来说,电影里的动作戏绝对是一大惊喜。
成家班设计的动作还是那么牛,成龙都七十多了,还亲自上阵,动作特别好看。
在熊猫馆,成龙利用栏杆、架子、海洋球跟雇佣军首领打架,动作流畅又有力。
仓储区那场打斗也超精彩,像急速速降、人肉滑梯这些经典动作又出现了,让人想起成龙以前那些超赞的作品,感觉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电影里的 “呼呼” 太关键了,它那 “大小眼”,再加上时不时来个 “抱腿杀”,可爱极了,一出场就抓住大家眼球,好多小孩看了都笑得不行。
它不但是故事的核心,还让观众感受到人和动物之间那种特别的情感。
《熊猫计划》可不只是一部让人乐一乐的商业片,它通过保护熊猫的故事,告诉大家要保护野生动物,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在搞笑和紧张的情节里,不知不觉就把这道理传达给观众了。
这电影打破了好莱坞《功夫熊猫》对熊猫题材电影的垄断,咱中国也有自己超棒的熊猫电影了。
特,史策,他是不是还演过那个我在他乡挺好的。。。。。。。。。。。。。。
哪个人不能愧对良心,我是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很好看。。
。。。
……龙叔镇楼。
感觉史策表演节目最有力了,像在充电,费翔的表演节目略显浮夸,还需要继续努力啊哈哈😃。。。。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B.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C.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D.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引入中国,并毫不动摇、不加修改的执行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成龙的上一部《传说》,经费花在了磨皮。
这一部,经费花在了熊猫,整部电影,和熊猫互动时的各种穿帮,看得人心惊肉跳,生怕下一秒成龙或史策的手指能直接插进熊猫的老腰。
除了这些,几乎没什么好看的了,成龙年纪大了,我们也不能再像《我是谁》那样要求一个70岁的大叔。
成龙此身唯一的遗憾,好像不是年纪大了还在演“成龙式”的电影,而是……,号称硬汉天团的《敢死队》竟然没有邀请他。
为此,成龙大概也不止一次的腹诽“团灭敢死队”吧。
所以,听闻史泰龙又乔迁新庄园时,成龙选择,送个花篮,人就不去了。
毕竟,咱也是拿过小金人的人,不和你一般见识。
成龙拿到小金人,绝对是国人的骄傲,这里头没有揶揄的成分,但成龙既然自我调侃了,也就是顺嘴一说,求放过。
动作片,这条路,成龙也走累了。
但是,爱情片……还是算了吧,一部《玻璃樽》足够了。
接下来,就到了史策凡尔赛的时刻了。
这个当年靠喜剧人蹿红的史策,绝对让人羡慕嫉妒恨,资源咋就这么好,能对着成龙贴脸开大刀。
四个最想问的问题,史策算是全个突突了。
腿o不o?
O,特别的O。
鼻子大不大?
特别的大,半张脸全是鼻子。
成龙有多少钱?
这个……下一个问题。
那有多少个女人?
史策还是很文雅的,只是问“谈了多少个女朋友”,但是成龙还是……下一个问题。
指针又指向了“有多少钱”。
成龙拿着甜筒,选择了走开。
再问,就把你丢下去。
不是成家班的史策,因为“不会问问题”,惨遭“毒手”。
整个故事,多少有点……不讲武德。
但是,成龙也说了,你还期待70岁的老人家像20岁的小伙子那样活蹦乱跳,你本身也没有讲武德呀。
哎呀,这么说……也很有道理。
可是,这也是咱“讨厌加班”,偷偷跑出来贡献的电影票啊。
几个遗憾吧。
故事里头戴头巾的这位,到最后竟然上饺子,让人吐吐的。
没请林子祥来演,绝对是个失策。
成龙电影里头,小卖部老板一直是周华健,这次,换贾冰了。
虽然有笑点,但还是遗憾。
最后的最后,魏翔驾驶的叉车,属于特种设备,有没有驾照另说。
这动物园,下一步的特种设备检查,估计是过不去了。
70岁高龄的成龙在2024年仍然是为我们带来了两部电影作品,一部是有着《神话》续集之称的《传说》,另一部是《熊猫计划》。
率先于7月份上映的《传说》出师不利,即便是顶着《神话》续集的光环,却也是仅以8000万票房惨淡收场。
在这个动辄以数十亿票房论英雄的年代,这般票房确实不值一提,甚至对不起成龙的名头。
相比较而言,充满嬉戏感的《熊猫计划》却远远好过《传说》。
在《熊猫计划》中,成龙可以说是本色出演,甚至于连角色名字也直接采用他的英文名Jackie,而大哥的称呼也是贯穿全片。
影片的故事属于是纯粹的爆米花式,基本上不存在悬念,张栾导演把一出争夺国宝熊猫的故事,硬是拍出了插科打诨类型的轻喜剧风格。
如今的成龙断然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动作戏,但片中几场短暂的打斗部分,还是明显可以感受到他本人对于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怀念,顺带着让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几代人同样是拉满了回忆。
这也算得上是整部影片最宝贵的部分,其余的部分则权当是游戏般,大可一笑而过。
可以明显发现该片的故事构架与多年前李连杰的那部《鼠胆龙威》颇有些相似之处,当然对于如今的成龙来说,很多事情早已是看破,自嘲式的玩乐也是别有一般风味。
累计3亿的票房,也算得上是近几年成龙电影不错的成绩。
其实对于成龙来说,将于5今年5月份上映的《功夫梦2》才是重磅作品,这也将直接关乎他能否再次提振个人在好莱坞的声量。
【END】
演员烂,剧本烂,特效也烂,还蹭熊猫热度,作为四川人看了巨尴尬。
把熊猫利用得一干二净最后拍得这么烂,丢脸都丢到国外了。
要不是单位赠票估计都没人看这么烂的电影。
说实话。
找几个外国人来凑数,演得还那么烂。
从来没见过每个人都演那么烂的电影。
某国际巨星在里面演得像个小丑一样,真是啥烂片都接,
主打成龙功夫喜剧,剧情比较简单,熊猫也可爱,更适合低龄的朋友观看。
设定了一只独特的大小眼的熊猫“呼呼”,国际功夫巨星演员Jackie Chan 收养它,外加经纪人(魏翔)和熊猫保育员作为队友。
同时某富商出高价要得到熊猫,招募了一支雇佣兵,去抢熊猫。
两方人马在动物园展区打,在猛兽区打,在船上打,在豪宅打。
最后道出富商抢熊猫的目的,原来他女儿患白血病,此前一直到动物园看呼呼,现在不得不卧床。
Jackie 知道原因后,带着呼呼来看望她。
雇佣兵里有Jackie 的粉丝,后来叛变帮助Jackie,这个地方发人一笑。
属于中国自己的熊猫电影!
经典龙式动作喜剧合家欢!
熟悉的成龙大哥回来了!
在电影《熊猫计划》中,成龙饰演的是国际巨星Jackie Chan(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成龙自己本人),戏里戏外都是在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推广国宝熊猫!
Jackie Chan、魏翔饰演的明星助理、史策饰演的熊猫保育员,三人携手保护国宝熊猫“呼呼”(也就是“大宝”),与Jackie Chan的“国际友人”粉丝斗智斗勇。
剧情简单易懂,不烧脑,不暴力,轻松舒服,幽默感十足,从头笑到尾,非常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看!
在大银幕前看到超可爱的熊猫“大宝”,简直是萌化了!
成龙的打戏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干脆利落,玩转家具城,但部分片段也看得出有些许吃力,尤其是几段被打的戏份,看得我心疼!
Jackie Chan和小竹的这段对话,我印象特别深:-“几十年,就像梦一样。
”-“可是梦会醒的啊。
那到时候怎么办?
”-“翻个身,继续睡。
”相信现实中的成龙也是如此,也许他曾想过某一天自己停下来,可心中仍有那团火在熊熊燃烧,不想停。
六十多年如一日,是对中国电影、对动作电影的热爱,就好像电影《熊猫计划》里的那个瞬间:一听到“Action”,马上开打!
👊💪🦶
“熊猫计划”应该是成龙近12年来最好的一部电影,也是国庆档最好的电影!!
当然,或许票房不会太高,因为要补偿近几年拍了很多烂片的债。
但后续的作品,我相信一定会因为这部作品而有改观。
另外纯粹个人观点:魏翔也是成龙近40年来最好的搭档,完全超越“尖峰时刻”那个老外。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勿看今日轻松一下,看个由成龙、魏翔、史策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熊猫计划》。
近几年,人们对于国宝越发关注,特别是仍然生活在国外的熊猫们,希望它们都能早日回家。
电影的定位很好,通过保护熊猫呼呼这个主题,配上成龙大哥独特的喜剧动作风格,紧张刺激又不失温情,非常适合亲子观看。
成龙大哥这次本色出演自己,即便巅峰已过依旧很拼,还可以爬上爬下又打又摔,各种道具运用娴熟。
对比曾经的《宝贝计划》,其实挺让人感慨的,大哥何尝不是“国宝级”啊。
魏翔饰演经纪人大卫,史策饰演饲养员苏小竹,两人在整个保护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也能输出各自角色的特点,带动观众的情绪产生共鸣感。
至于剧情逻辑没那么重要,在这样一部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影片中,情绪价值才是衡量标准。
若是通过这部电影,能像《十二生肖》那样,让外国人用爱意善待我们的国宝们,岂不是非常完美。
旅居地中海诺亚群岛诺亚动物园的大熊猫圆圆和满满,顺利诞下一只熊猫宝宝,其黑眼圈一大一小,非常罕见。
成龙受邀来到动物园认养这只熊猫大宝(苏小竹起的昵称),恰逢头顶一块布的大富豪斥巨资让蔡坤犯罪组织去偷大宝,这场跨过冒险之旅就此开始。
好在初期登岛的雇佣兵不多,把守各个通道比较分散,还是亮明身份地明抢,并且不使用枪械,才让成龙、苏小竹、大宝有机会逃离。
成龙和詹姆士从熊猫馆打到仓库,以前一旦有道具赛,大哥就是无敌的存在,如今只能靠外援大卫协助跑路到猛兽区。
成龙和大卫给大宝去犀牛区偷奶这段剧情设计挺有意思。
雇佣兵进来搜索时,还以为会和猛兽们进行战斗,损失惨重,没想到不仅完好无损,还把他们抓回船上了。
那两个活宝粉丝雇佣兵跳反,属于为了顺利推动剧情发展而作出的改变,让成龙能随着大宝跟到大富豪家里。
成龙与蔡坤对打不是十分激烈,但引入大宝的屎,确实能制造意外笑点。
最后还升华了一下父女情,让大富豪病重的女儿得偿所愿与大宝见面,这是对大富豪最善意的粉饰了吧。
毕竟可能存在小龄观众,没必要把犯罪这件事搞得过于黑暗。
半年后,大宝来到了四川大熊猫繁殖基地,也有了正式名字叫呼呼,用一个合家欢式大结局作闭环最适配。
如果要我选出近10年来成龙电影中最好的一部,那绝对是今天上映的《熊猫计划》。
70岁的成龙大哥身手不再如当年干脆利落,却敢于打破现实与电影的分界线,调侃自己,丰富电影,娱乐众人。
就娱乐性而言,本片肯定是这个国庆最热闹的。
自2012年《十二生肖》之后,成龙大哥的电影数量和质量就呈严重反比的态势。
除他配音的卡通片《许愿神龙》外,《天将雄狮》《急先锋》《功夫瑜伽》《铁道飞虎》《传说》等反复砸自己几十年的招牌。
对了,还有《神探蒲松龄》这样灾难级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样,新老影迷眼中的成龙大哥也分裂成两个人:功夫电影不要命的英雄VS代言奇葩产品的DuangDuang哥。
成龙大哥自己都在自传和脱口秀节目中大方承认,自己老了,打不动了,整体状态大不如前。
《急先锋》等近作中许多动作镜头都留给年轻人,观赏性,娱乐性和搏命精神而言大打折扣,成龙电影在一点点褪色。
对于一个古稀之我们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熊猫计划》满足了我们的期待。
故事轻松,欢乐有趣,有动作有喜剧有熊猫有成龙,能让人开心的元素一个不少。
相对于《749局》《志愿军》等同期上映作品,本片绝对是最快乐那部。
本片尽可能规避了近10年来成龙电影的大多数缺点。
首先,变劣势为优势,利用成龙大哥平常人身份和身体状态去面对麻烦。
所以他跑得慢,打得慢,反复跟敌人妥协甚至被囚禁都变得有情可原,顺理成章。
其次,电影打破虚构和现实之间的那堵墙,关心公益的大哥本色与电影完全合拍,银幕内容都起到呼吁大家爱护熊猫,爱护自然段目的。
最后,内容轻松,笑点密集。
不故作高深的剧情设置满足了家庭为单位的观影需求,带孩子看尤其合适。
众所周知,在家具城里灭霸都得让成龙大哥揍成狗。
70岁的他越发依赖环境与影片中的反派周旋。
虽然许多套路观众都能提前猜到,可看到上下楼不走寻常路的大哥还能把敌人欺负得团团转绝对是一大乐事。
与之相对的,是故事设定里那几位超级粉丝雇佣军小弟。
他们见到偶像时候激动的心情,说出的话,表现出成龙粉丝才会有的激动和可爱。
电影中恰到好处利用了雇佣兵粉丝的这种状态,给主人公出逃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借口。
此外,成龙进仓库时候问那句为什么设备都这么慢,也给后来雇佣兵电梯困境提供了预设,让剧情更合理,笑料更扎实。
至于史策和魏翔,预料之中。
熊猫呼呼呢,用真熊猫是万万不能的,就只能依赖特效,只可惜特效不够完美。
短视频宣传中,我们能看到70岁的成龙大哥还是那么闲不住,堪称片场劳模。
照顾这个,提醒那个,生怕年轻人有闪失。
这岁数的老头按说早该在家躺着颐养天年了,可他还是那样孩子一样充满活力。
只能说他太爱电影了。
又是荒唐闹剧,不过本来就是看乐子,大闹动物园,可惜利用场景太少,最糟的还是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女主。到海船上时,有那么一瞬间回到了《A计划》。煽情戏基本上还是大哥对电影的热爱,不然的话这么大岁数还拼什么,每年都能看到他的新片,粉丝多幸运。
成龙大哥的电影不得不看,如此大的年纪依然在坚持拍打戏,就值得尊重。动作喜剧片依然是一贯的风格,成龙的招牌动作,比较滑稽的招式依然经典。魏翔和贾冰的加入增添了更多的笑料。除了剧情本身,也加入了成龙大哥自己的真实心声,表达了他对电影的初衷。
成龙演成龙,怎么感觉史策的脸也僵了。结尾这理由也太扯了吧?
成龙还在拍,还在打,还在拼,或许就足够了
整部电影笑点爆棚,熊猫呼呼简直可爱得不要不要的,成龙的打戏也一如既往地有看点,两者的组合让整部电影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大哥,我真的不欠你电影票了。。。。
神TM爱在枪林弹雨中,爱在腥风血雨时。
这片子不关于熊猫,而是关于成龙。成龙老了,但还是带来那个味道的爆米花香。比红毯先生好看。
《熊猫计划》真是近年来最纯粹的喜剧电影,成龙与熊猫宝宝的搭配妙趣横生,笑点一个接一个,却又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如今还能看到这样的电影,真的很幸福!
action那里有被感动到
这部片子真的没有什么硬伤,演员的表演都很自然,尤其是熊猫呼呼,真的是萌得让人忍不住想去保护它。
非常适合带孩子看的合家欢电影,可以当做儿童片来看了(这不是贬义,而是对主创人员的用心呵护儿童观众的肯定,这一点是很多商业片甚至主旋律大片都没法兼顾的)。大家欢快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评价,不仅是孩子和老人,也有年轻人、中年人,大概这些观众不在打低分的人的考虑范围吧。更想说的是,从电影里还能看到很多成龙电影的经典桥段。对成龙迷来说,那真的是一种青春的回忆。当一个你一直喜欢甚至热爱的巨星,就这样慢慢老去,而且连配戏的人员也是全新的班底(比如,当年周华健在成龙电影里客串卖冰淇淋,如今换贾冰卖冰淇淋了),那也是一种无奈吧,因为,我也就这样老了。
以一种非写实更加低幼的喜剧的叙事构建影片,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有意识的增添自省与自嘲,但这样一种自省与自嘲,自己演自己的解构文本又欠缺深度不够彻底,成龙对自身的保留肯定,未能让自身尽可能的摆脱从过往荣光中走出而面对当下尽显疲惫和老去的自身现实,反而是有意识的肯定和升华,当然在这里可以说成龙不忘初心自始坚持自己,但同时也可以说成龙自始都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不愿真正的跳出正视当下自身现实。
儿童片,13岁以上的就不要看了
电影把随意写满了全篇,每一幕镜头都能感觉到敷衍,劣质特效、塑料道具、放飞的剧情和硬上的动作戏。步枪机枪手枪,枪枪不中,拳击坠楼锁喉,毫发无伤。整个雇佣兵团就图个声音大,跑上跑下死不了一人。神秘的头巾土豪,抽象的行为动机。整个电影就可着成龙一个人吃,吃完打戏吃情怀,我劝片方小心别被噎着了。
开场五分钟看完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一家不属于任何国家但养着熊猫的动物园已经够魔幻了,这个熊猫还是拟人的。大爷你还非要提一嘴自己补偿来的奥斯卡,丢人
竟然是成龙自传系列家具城威亚打戏最多的一集,老年成龙的舒适区是演马保国
成龙这么大年纪了,自己演自己还不错。就是那个富翁抢熊猫的动机,简直是弱爆了。你自己掏钱去捐赠不更好吗。对魏翔无感。
这有什么新意啊?
看完等于没看系列。全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