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顾忌。
正因为大多数时候同家人习惯干啥说啥都不吝,所以才容易爆发大规模非武装冲突,搞得子女同父母之间伤透感情。
与朋友的矛盾好解决,是因为彼此没有血缘关系,更容易从利害角度去分析问题。
涉及利害,便往往会问“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如何”这样的问题……与家人的矛盾不好沟通,正是因为缺乏了这个“如果我是他”的环节——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吝惜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家人的内心呢?
父母为子女做事理所应当,子女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当然——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大家貌似都很自私。
越自私,就越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家庭战争,就是这么来的。
说白了,还是应该多换位思考。
我想这部电影说的就是“换位思考”,只不过拍的更彻底,是真换而不是假换。
试想当今身为子女的我们,真要过一天父母过的生活,会不会受得了?
而父母变身成我们,又是否能在这个信息网络社会应对自如。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做孩子的,还是多多体谅父母的心情吧。
不管他们如何“专制”固执,出发点,仍旧是为了孩子好——这也就是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想如果我将来做了母亲,我应该会多和孩子沟通。
我会给他自己当年没有享受但应该享受的某种自由,因为,我曾经为此而遗憾过。
父母多想想自己做孩子的时候,是如何过来的;子女也多思考一下,自己将来会成为哪种模式的父母。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这么通情达理地看待家庭中每个人的角色和关系,生活,也就和谐得多了。
附记:《海军罪案调查组NCIS》的队长,Mark Harmon,演的是片中老妈的新老公哦~~帅呆了!!
一個星期四的晚上,一個誤會令2母女的靈魂對調。
我在想如果我跟母親靈魂對調應該會是世界末日了😅有段時間真的很喜歡Lindsay Lohan, 她的mean girls, herbie fully loaded, just my luck及這部freaky Friday都很出色,其中在freaky Friday中她唱的片尾曲ultimate非常動聽,只可惜後來她酗酒吸毒等等的問題而工作量大減。
樣子也不復以前了,未夠40歲已經非常開始衰老。
改編前1976年的同名電影,沒看過原版。
但很喜歡這部的處理手法,非常有共嗚。
兩代人因為年代問題會產生代溝,靈魂對調後鬧出很多笑話,但最後還是一貫好萊烏電影作風:selfless love will change you back!
虽然不是很有新意但是挺好玩的,简单轻松不浪费脑细胞,只要笑就行了,那时候的林赛脸好大啊好像还挺胖呢,我又要发自肺腑的惋惜一下林赛白瞎了!
你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么?
哦!
其实这部电影也有让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在现实中不能真的和父母角色互换但起码可以在心里换换吧,体谅一下他们的苦衷也让他们理解一下我们,代沟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能和妈妈对着干也是件很幸福的事不是吗,想想初中那会儿的我,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有些事明知是错的却还要忤逆她的意思去做。
殊不知,不论我们多么叛逆,多么惹事生非,妈妈总是最爱我们的那个人。
文/李子衿如果你和你妈互换身体,你能想象的到你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吗?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相互不理解的母女,在妈妈苔丝新婚的前一天,与女儿安娜在餐厅争执时,被餐厅的老太太使用巫术互换了身体。
苔丝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单亲母亲,苔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女儿总是被关禁闭式,为什么总是考试不及格,她认为如果她是安娜,她可以处理的更好。
互换身体后,苔丝来到了学校替安娜上课,看到安娜以前的好友丝黛茜,她想要修复她们之间的友谊,却换来丝黛茜的调戏;即使如此,她依然不放弃,想要再次努力尝试,然而这次,却被丝黛茜诬陷考试作弊。
在学校生活难道真的这么不容易吗?
上课时,因为老师是曾被苔丝拒绝过的人,他以此报复安娜,所以即使安娜答的再好,每次都是不及格。
虽然安娜总是说在学校的不易,老师的故意刁难,但没有亲自体会,也许苔丝永远也不了解安娜的处境。
学校的生活当然不仅于此,对于考试,苔丝原以为自己能处理得好,但她早已忘记了这些知识;
最后在在杰克的帮助下,完成了考试,但是在完成之后,苔丝又看到了丝黛茜的试卷,她擦掉了答案并在上面写“I,m STUPID! 如果是安娜,完成考试似乎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苔丝是否真的会处理的比安娜好?
而且乐队演出,苔丝也是在安娜的帮助下才完成她的那部分吉他独奏。
可见当母亲变回女儿,也不一定能够做的如女儿一样好。
安娜再来说说安娜,她一直觉得,自从妈妈有了新老伴莱恩后,就再也不关心她的生活了。
而且为什么弟弟总是捣蛋,妈妈为什么总是偏袒弟弟。
虽然如此,其实她一直在努力想要做一个好孩子,妈妈认为不能坐摩托车,虽然面对心上人杰克的邀请,他依然拒绝。
在互换身体之后,她也开始慢慢的理解妈妈的生活,看表格时,发现妈妈原来近视已经如此严重;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每天面对各种病人,这样的工作安娜真的应付不了。
当然有些事情,从女儿的角度安娜也同样能处理的很好,本以为,在镜头面前谈论苔丝写的关于衰老那本书她完全应付不了,那本书她连看都没看过。
但从安娜从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居然把这次访谈做得非常成功。
所以从女儿的视角,也许有些问题也同样能够处理的非常精彩。
我们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互换身体,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也了解不了。
就像一直让安娜厌烦的弟弟,如果不是苔丝去参加了家长会,她也许永远也不了解弟弟最崇拜的人居然是姐姐安娜;如果没有互换身体,也许安娜很久之后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苔丝和继父莱恩对她这么好。
作为电影的两个主要人物,苔丝和安娜算是刻画两个很饱满的人物。
但对于这部电影的另外两个男性人物,莱恩和杰克,觉得还是描述的比较草率。
一天时间,不到几小时的时间,就让杰克这个中学生爱上苔丝这个人物,只为了突出杰克喜欢的是安娜的思想,觉得这里很是突兀。
为了让安娜喜欢上莱恩,就用了一段小小的对白,安娜就完全改变了对莱恩的印象?前面铺垫有点太少了。
最后为什么电影里扮演巫师的是一个讲着中国话的东方女性?
这个地方看起来似乎也有些变扭,也许在那个年代,亚洲人的巫术让西方人印象深刻吧。
虽然这是一部03年的老电影,但关于家庭,关于母子矛盾这类的社会新闻似乎从来都没有少过,所以无论何时看这部电影其实都不晚;甚至在你不理解你身边人的时候,看看这部电影,多学着换位思考,是否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呢?
十多年前,关于灵魂互换的影片还不是很多,这是一个新颖而诙谐的亲情片。
青春叛逆期的女儿和与其水火不容的母亲在吃了神奇的中国幸运饼之后互换了角色,在一连串啼笑皆非的事件中,两人理解了对方的处境,明白了原本自己看来美好的表象之下掩盖的真实,进而互相体恤包容。
用流行的元素讲述代沟的问题,很有创意的一种表现形式。
母女俩互换角色后外形与行为形成的强烈反差给影片带来了极大的喜剧效果。
两人要赶在周六母亲再婚前变回原来的角色,又给影片增加了紧张感和戏剧性。
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两位女演员出色的表演。
饰演母亲的杰米•李•柯蒂斯,好莱坞鼎盛的恐怖片女王,或许大家更熟悉的她的角色就是《真实的谎言》中施瓦辛格的妻子,当年那段艳舞的表演也是相当有实力。
在本片的一开始她饰演的是一个端庄而古板的母亲,互换身份以后,瞬间变成了十几岁的小女孩,丰富而自然的面部表情,像高中生一样有点夸张的动作,毫不扭捏,很有些小女生的可爱,与开篇时女儿正常生活中所表现的特质一样。
还有遇上心怡小男生的怦然心动,实在是惟妙惟肖。
饰演女儿的林赛•罗韩不愧是天才童星出生,她的表演也相当自然,好不拖泥带水。
她很真实地表现了叛逆期女孩内心的躁动,想要与众不同,觉得没人理解自己,热爱摇滚,需要通过音乐来发泄。
与母亲互换以后,这年轻的外表下端庄而古板的个性,成熟而强势的气场,都很契合母亲的年龄和阅历。
两个女士的对手戏非常好看,正常身份时的针锋相对,对调之后,换了张脸依然同开头一样,让人忍俊不禁,当然随着故事的推进,两人逐渐地互相理解。
两人的演绎生动有趣,让人忘记了她们是表演的与实际年龄相悖的角色,而自然而然地被她们在故事中的际遇而代入,令人拍案叫绝。
迪士尼出品的这部影片主旨很好,相信爱,放下偏见,换位思考,体恤对方,加强沟通,减少误解,共建家庭的和谐。
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俗,首映达到22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排名第二。
杰米•李•柯蒂斯被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林赛•罗韩获得美国青少年观众票选大奖。
灵魂交换,这个想法好像已经被许多人用了,互相不能够理解的母女,通过灵魂交换,认识彼此所处的困境,虽然创意不新,但是电影拍的还行吧,不过不能说好,人物冲突没有表现的非常明显,最后人物的转变给人印象也不深刻,再加上一个捣糨糊的小男朋友(感觉这个人物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败笔),所以感觉这部电影原始立意还行,但是整体上来说就不怎么样了。
英语课上放的电影,开场白出来的时候,我就非常确定我曾经在某年某月不知名的英语课上看过。
可是那时我只记得开场白,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酷,因为看过的电影不满20部,就算一年一部,也有23部,可是我真的没怎么看过。
这个场景有些感动的原因是女儿收获自己的幸福同时妈妈也是。
不干扰也没纠结,妈妈明白女儿的选择,女儿也理解彼此。
其实我总觉得这世间最难的一种感受就是感同深受,你没办法经历彼此的感受,所以你也没办法去很好理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所有争吵都来自于发泄可是又仅仅是发泄。
你说着你的情绪,我大喊我的委屈,结尾是我们都没办法明白对方的想法。
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两个配乐,这个时候是他们第一次登台演出,妈妈思想的女儿演出结束后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这时的音乐是take me away ,总觉得拿着吉他跳舞的女生特别酷,能和闺密一起做梦的女生也特别酷。
其实我觉得美国电影有一个很神奇的技术,就是无论我们老套的题材,都会拍的让你有想看下去的冲动,爱乐之城也是。
似乎像考试的大神,不管命题多么离谱,我让你看到我的技术。
就是让你跟着故事情节走下去,就是让你看完后想循环它的音乐。
其实我最后思考的是关于支持这个词,生活中越是亲近的人,其实我们是越难做到支持的。
因为我们十分明白每一个你支持的决定是在改变你的生活,所以支持和妥协特别难平衡。
妈妈可以让女儿玩音乐把车库让出来,其实从心底这样的支持显得那么昂贵,就是我做到了,你同时也要满足我的某些潜在的要求,其实我们都明白内心的崇拜和尊重没有。
我只是觉得你做的对才支持你,可是我不会因为觉得你是快乐的所以支持你,这样的支持还是蛮累人的。
世界上总有很多无解的人或事也许换位思考一下你会觉得其实ta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恶以前过几米的一句话“每个害群之马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可是谁都不曾去那“背后”看看现实生活中谁都无法经历那样切身的换位有时候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可难免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可是 只要用心去好好感受用真切的语言好好解释用时间好好的沉淀我相信一切误会终将慢慢消散多想来一次这样奇妙的旅程让我感受我所不了解那一切
很好看,一句话总评,真的很好看!
这种角色互换的电影我其实看得真的不多,所以出来一部就觉得很新奇,尤其我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更喜欢看种乱得一塌糊涂的电影,乱子出得越大越好。
林赛的戏份趣味性不打,扮演妈妈没什么好玩的,两点在于和妈妈互换了身份的女儿身上,真的是辣妈啊,看着她那个疯狂的样子就觉得很过瘾,一把年纪的人了,演戏要演成这样很辛苦啊,哈哈哈,很多动作都很好笑,其实妈妈的演员长得不怎么样,打扮起来也不够漂亮,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狗HIGH,我喜欢,安排男主角喜欢上妈妈的情节真的是很棒啊,一个帅小伙追着个满脸皱纹的女人,真的是很好笑,恶趣味。
结尾当然是大团圆结局,叛逆的女儿和古板的妈妈最后都对对方敞开了心扉,互相都理解了对方,一家和和美美的。
电影中居然还是中国台词呢,而且也算是戏中的关键所在吧,很好玩啊,中国话说得很好笑,我还特意放回去看了呢。
Den 21 nov. 2010, söndag, på Råslätt med Chris.
弟弟可爱
无聊的电影,用来练练口语听力什么的才会选择看。结果发现,没用。
Jamie Lee Curtis真是为喜剧而生的
话说 我笑了很多次
看了太多这样情节的电影,麻木了。
一锤定音,母女变变身~虽然拿互换身体这个题材做文章真的很老套,但美国母女交换身体后的机遇果然和亚洲人不一样。lindsayLohan的小弟那个萌啊~另,里面的那对华人母女也挺有看头,老太太很可爱。
妈妈演得好。那个黑发的乐队女生好喜欢!
毫无新意的片子,演员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最后快进看完的
如今看来,这个片子的内核被之后多少作品借鉴过了!这片是Lindsay Lohan的演技巅峰吧?
幽默、温馨让人心情愉悦的喜剧电影。三星半。
Lindsay Lohan - -+
A nice music kind movie.
o(∩_∩)o...最喜欢中国老婆婆。
不错的电影 里面还有RAMONES的歌 体裁虽然老 不过总体说来还不错哦 中国人就是牛比 有这么神奇的能力哈哈
英语老师给的母亲节小惊喜。那个北外男似乎非常钟意此类略微脑残的小片儿。我财人看的倒是很high阵阵惊呼。
爛片
妈妈剪了头发以后更难看了..
没有什么缺点。作为一个翻拍片,两个女人演的太棒了。
误打误撞选上《英美影视与文化》还不错~~~情节俗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