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孟令伟,王美莉,池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本片是周洲继《美丽》后的第二部作品,同样由池韵主演。主角是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详细 >
看完首先觉得池韵演得真好呀,可以说是丝丝入扣,和角色融为一体了。她对待周遭一切持有骨架保有距离,看似坚强冷酷甚至带有一丝决绝的表现下,内心实则也有柔软之处,于无人之处的失声痛哭诠释了人物辛酸和无奈。片中出色的一点在于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台词并不算多,但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在蕴含着深意,需要细细品味。另外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比如最后一幕是女孩独自一人坐在海盗船上,极尽承受着不适以及病症发作的痛苦,象征着她对梦想的追求还有与病魔的抗争。影片也就此结束,并未交代她的结局如何,我想这也正是影片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社会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类群体需要更多人们的关注和理解。
跳拉丁和癫痫在一起确实有观点,最后一个镜头给我看的快吐了。这种极度个人化的电影消化起来有难度,但好在切入点还是够新颖。
因为女主加一分。真的很好!
20201127 金逸展映 万象影城 拍摄地长春我哭了 被池韵圈粉(🈶️被盐到 晚上能不能做梦梦见她啊 生命的挣扎(热烈、顽强)与孤独(忧郁) 暗红与深蓝 有个很在意的问题映后忘了问了…(啊啊啊 女主角为什么喜欢拉帘🧐🧐
FIRST 3.5 长镜头配合女演员表演 整个片子蛮舒服 即使是男导演拍女性题材 导演说 重要的是“倾听”
看起来不动声色的普通人生活,其实都是一部部惊心动魄的历险记。有被触动到。
主角迟立在生活中遭受再多的磨难,她都没有忘记舞蹈的梦想。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三:相对实验性强的其他作品,本片是坚持传统故事片手法,、编导演俱佳的作品,“那儿那儿都是对的”。这是周洲、池韵编导的第二部长片,也是他们继处女作《美丽》后,第二次来First。写癫痫病患者的艰难奋斗,题材虽狭窄了些,但是笔触集中,深掘女主人公的命运及内心,可谓其值得学习的优点。本片获得影展“最佳编剧奖”。坚持自我表达是年轻创作人员头一二部作品的特点及优点。但当你取得了导演创作能力和权力之后,应该对观众和市场需要的题材、样式进行尝试和学习,你的导演创作生涯才会更长久、宽广。
#IFFR 2020 两星半。相较于美丽走向毁灭,这一次走向自我的救赎。依旧是大女主戏,但摄影和节奏上相较美丽过于日常化,或者说有些低成本的尴尬感,和池韵的演技形成强烈对比。
既不深刻也没力量,甚至连煽情都懒得做,说是女性电影其实更像导演的宠妻电影,全片调度就摄影机跟着女主一直拍拍拍,如果看作是关于癫痫病的公益科普片倒还可贵一些。
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为什么only you alone,以为是不懂变通的坚持,以为是下次补上的冷血,以为是不可救药的自恋,直到后来看到深夜的挣扎,街头的哭泣。谁还不是满腔热血渴望生活,可这病啊,让人只有痛苦。
挺好的故事、挺好的演员,要不是导演对“穷山恶水长镜头”的痴迷,这本该是一个情绪和节奏都恰到好处且非常牛逼的短片。发现中国一个宝藏演员“池韵”,为片子加一分。
这种片子拍得完全是主创用来满足自己的,我不认为这是好的电影,文艺片当然好,但刻意追求文艺甚至卖弄就适得其反了。池韵演技还是不错的,很稳,业余男主就太令人出戏了,这种搭配简直是对电影的不敬。
电影想以写实的风格表达私人化的情感,但都挺失败的,剧本很初级,剪辑不简洁,全片表现最好的可能是卖墓地的姐。要不是摄影宣发和女主一串坐旁边就很想走。
#7.30青海大剧院音乐厅蛮失望的,原来最精华的部分都剪进预告片里了,剧作蛮失败的,女主演野心又挺大(yes,编剧女主一个人),放佛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可爱甚至是可憎的,个人对于女主的“边缘化女性”身份不是很认可,当着影院员工拿着微薄工资,又有着小破房子收租,一边是苹果手机和装修还算精致的独居(虽然是亲戚的),这个老姑也很迷,刚出场的娃娃音长头发看着比女主还年轻,还有女主很怕过马路这个细节,我从头看到尾以为有什么伏笔,其实啥也没有。就是当观众无法认可和沉浸在电影中时,它所表达的一切思想都是无病呻吟。拍摄方式也有点迷,一直让我注意到镜头的存在。(ps.感谢后座的女士一直踢我的座椅不让我睡着)
除了女主,其余真没什么亮点
最佳文本??
技术上缺点还挺明显的。。终于明白为啥我们老师总说电影这行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了。真是容易出戏
故事虽然还是都市小人物的故事,但是对癫痫患者群体的关注,包括他们遭受到的歧视和关爱,我觉得在国产片这个维度还是挺新的,而且能让我们更加同情。让我更共鸣的是池韵的表演,完全不雕琢的演绎也能爆发惊人的实力,在树林里无声的呐喊和最后那段舞蹈焕发的生命力,更加让我对池韵演的角色怜悯。最后那个镜头给我一种飞的感觉。
#14th FIRST# 剧情片单元-最佳文本。2020鹿特丹费比西奖。从各方面完全达到欧洲电影节向艺术片水准的作品,费比西奖的点可能主要在于女性方面相当正确-病人-结尾镜头。片中人物善良和人性得恰到好处,女主角写得也可圈可点,这种收拾好一切去赌未来的感觉让人想起[八月照相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看完首先觉得池韵演得真好呀,可以说是丝丝入扣,和角色融为一体了。她对待周遭一切持有骨架保有距离,看似坚强冷酷甚至带有一丝决绝的表现下,内心实则也有柔软之处,于无人之处的失声痛哭诠释了人物辛酸和无奈。片中出色的一点在于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台词并不算多,但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在蕴含着深意,需要细细品味。另外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比如最后一幕是女孩独自一人坐在海盗船上,极尽承受着不适以及病症发作的痛苦,象征着她对梦想的追求还有与病魔的抗争。影片也就此结束,并未交代她的结局如何,我想这也正是影片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社会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类群体需要更多人们的关注和理解。
跳拉丁和癫痫在一起确实有观点,最后一个镜头给我看的快吐了。这种极度个人化的电影消化起来有难度,但好在切入点还是够新颖。
因为女主加一分。真的很好!
20201127 金逸展映 万象影城 拍摄地长春我哭了 被池韵圈粉(🈶️被盐到 晚上能不能做梦梦见她啊 生命的挣扎(热烈、顽强)与孤独(忧郁) 暗红与深蓝 有个很在意的问题映后忘了问了…(啊啊啊 女主角为什么喜欢拉帘🧐🧐
FIRST 3.5 长镜头配合女演员表演 整个片子蛮舒服 即使是男导演拍女性题材 导演说 重要的是“倾听”
看起来不动声色的普通人生活,其实都是一部部惊心动魄的历险记。有被触动到。
主角迟立在生活中遭受再多的磨难,她都没有忘记舞蹈的梦想。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三:相对实验性强的其他作品,本片是坚持传统故事片手法,、编导演俱佳的作品,“那儿那儿都是对的”。这是周洲、池韵编导的第二部长片,也是他们继处女作《美丽》后,第二次来First。写癫痫病患者的艰难奋斗,题材虽狭窄了些,但是笔触集中,深掘女主人公的命运及内心,可谓其值得学习的优点。本片获得影展“最佳编剧奖”。坚持自我表达是年轻创作人员头一二部作品的特点及优点。但当你取得了导演创作能力和权力之后,应该对观众和市场需要的题材、样式进行尝试和学习,你的导演创作生涯才会更长久、宽广。
#IFFR 2020 两星半。相较于美丽走向毁灭,这一次走向自我的救赎。依旧是大女主戏,但摄影和节奏上相较美丽过于日常化,或者说有些低成本的尴尬感,和池韵的演技形成强烈对比。
既不深刻也没力量,甚至连煽情都懒得做,说是女性电影其实更像导演的宠妻电影,全片调度就摄影机跟着女主一直拍拍拍,如果看作是关于癫痫病的公益科普片倒还可贵一些。
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为什么only you alone,以为是不懂变通的坚持,以为是下次补上的冷血,以为是不可救药的自恋,直到后来看到深夜的挣扎,街头的哭泣。谁还不是满腔热血渴望生活,可这病啊,让人只有痛苦。
挺好的故事、挺好的演员,要不是导演对“穷山恶水长镜头”的痴迷,这本该是一个情绪和节奏都恰到好处且非常牛逼的短片。发现中国一个宝藏演员“池韵”,为片子加一分。
这种片子拍得完全是主创用来满足自己的,我不认为这是好的电影,文艺片当然好,但刻意追求文艺甚至卖弄就适得其反了。池韵演技还是不错的,很稳,业余男主就太令人出戏了,这种搭配简直是对电影的不敬。
电影想以写实的风格表达私人化的情感,但都挺失败的,剧本很初级,剪辑不简洁,全片表现最好的可能是卖墓地的姐。要不是摄影宣发和女主一串坐旁边就很想走。
#7.30青海大剧院音乐厅蛮失望的,原来最精华的部分都剪进预告片里了,剧作蛮失败的,女主演野心又挺大(yes,编剧女主一个人),放佛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可爱甚至是可憎的,个人对于女主的“边缘化女性”身份不是很认可,当着影院员工拿着微薄工资,又有着小破房子收租,一边是苹果手机和装修还算精致的独居(虽然是亲戚的),这个老姑也很迷,刚出场的娃娃音长头发看着比女主还年轻,还有女主很怕过马路这个细节,我从头看到尾以为有什么伏笔,其实啥也没有。就是当观众无法认可和沉浸在电影中时,它所表达的一切思想都是无病呻吟。拍摄方式也有点迷,一直让我注意到镜头的存在。(ps.感谢后座的女士一直踢我的座椅不让我睡着)
除了女主,其余真没什么亮点
最佳文本??
技术上缺点还挺明显的。。终于明白为啥我们老师总说电影这行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了。真是容易出戏
故事虽然还是都市小人物的故事,但是对癫痫患者群体的关注,包括他们遭受到的歧视和关爱,我觉得在国产片这个维度还是挺新的,而且能让我们更加同情。让我更共鸣的是池韵的表演,完全不雕琢的演绎也能爆发惊人的实力,在树林里无声的呐喊和最后那段舞蹈焕发的生命力,更加让我对池韵演的角色怜悯。最后那个镜头给我一种飞的感觉。
#14th FIRST# 剧情片单元-最佳文本。2020鹿特丹费比西奖。从各方面完全达到欧洲电影节向艺术片水准的作品,费比西奖的点可能主要在于女性方面相当正确-病人-结尾镜头。片中人物善良和人性得恰到好处,女主角写得也可圈可点,这种收拾好一切去赌未来的感觉让人想起[八月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