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的男助手真的将“我会永远对你忠诚”从一而终了一辈子,难怪被称为捷克的霸王别姬。
纵观全片,除了对扬医生泌尿问诊的精准识别病症感到惊奇之外,还有两男主的感情也令人感动。
而争议最大的最后一场戏,导演的表达可以说是模糊混沌的,但或许是刻意的克制收敛的,我认为这一段绝对不能仅看表面。
从前面的情节来看,扬医生一方面是医者仁心,把看病救人当做了自己终生目标,一方面经历了战争泯灭人性的摧残和极权统治下扭曲的打压,性格中还是带了些偏激的成分,例如摔死小猫和在平静日子里打碎窗户等。
但这其实也并不矛盾,可以解读为人性的复杂。
而争议最大的最后一场庭审,扬医生将脏水泼给了助手,看上去是妥妥的渣男王八蛋,辜负了可以舍命对他的爱人助手,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他只是把行医救人视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得为之让步,包括男友,包括自己的性命。
细细回味前面的所有情节都可以佐证这一点。
首先是开头部分助手指责医生哪怕自己身体很差也要毫不休息的看病问诊,他自己的各种话也反复地印证了那句“我需要医治病人”,例如临被抓时还在向助手确认明天有多少病人等。
其次可以看出全片出现了非常多宗教相关的镜头,包括扬医生贯穿于全片的凝视自己的向上微张的双手的镜头,这一动作其实也是医生信仰的体现。
一开始身为学徒的他并不信宗教,而是在女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开始信教,而老师让他跟着她一起进行祷告的原因就是“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而凝视自己的双手则是医生心中对自己要行使看病救人使命的不断坚定和自洽。
毫无疑问,最终牺牲自己的爱人也许可以让他继续自己的使命。
而助手呢,完全可以看出是将自己完全托付给医生。
从刚见面的效忠,到竟然答应了医生残忍无理的要求将自己的孩子堕掉,以及最后两人在车里的那段勒颈的身体交流,都可以显示出其实他早已将自己乃至自己的生命都托付给了医生,而医生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面对助手毫不抵抗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下次吧”,其实这也就预示着最后的结局了。
不要说直男助手是被掰弯这种话,我觉得人不会被掰弯的,都是将自己本身的特性吸引出来罢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刚见面就称呼陌生男人为主人,也不会在被后入之后还满怀爱意的看着医生。
最后助手也没有要找律师,一切的指责他都默默承认了下来,是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自己的爱人去实现他心中更宏大的愿望,而医生也深刻的清楚着这一点,况且当时大局已定,两人都是面临着死刑,在本是死局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做出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之举。
你可以说他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私欲,哪怕是崇高的救死扶伤,而去背叛自己的爱人。
但是我相信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绝对不会背叛甚至让他的爱人受伤,就像国家警察上门时他坚定的拒绝爱人的陪伴,而是让他在阁楼躲好,自己一个人下楼去独自面对强权。
所以我觉得关于这个结尾其实导演表现的也很克制,没有大起大合的情绪起伏,甚至都没有意味深长的眼神交流,只有最后在临终分别那一刻眼里的彼此和紧握的双手,而克制的感情其实往往最为动人。
呜呜,最近一个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看一下,我终于来交影评了。
说实话我其实不是很懂但比较受震撼……就,男主角这个人也太奇怪了,不太明白他的心理和动机。
你说他受到战争的创伤变得疯狂,但是他又始终冷静和克制,有点强迫症洁癖的样子,头发衣服和家里的布置都一丝不苟;你说他冷漠无情,但是他又对情人有着狂热的占有欲,在生死面前最终还是表现出脆弱(说:我老了;以及如果我没理解错,他庭审之前是吐了吧?
);你说他精于算计,但是他在危险来临时又不管不顾,又会在一些时候流露出一丝善心。
总之感觉他是个很矛盾很变态的人,让人看不出行事的准则和逻辑。
他倒是也讲了很多哲理的话,可能也是对人生有所领悟,但就还是囿于世事,不能免俗。
影片以他的治病救人事迹和语录结束,但是我始终对他救人的初衷保持怀疑,可能就像有短评所说,他对治疗病人的执着,是否只是维系其狂乱且快要崩溃的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弦。
Frantisek Palko,又是一个我真心佩服的,情绪稳定第一人。
啊啊啊,为啥这种丧心病狂冷血天才,总是会遇见一个一心爱他的温柔体贴小太阳?
这种程度的付出,在我看过的各种作品里面也是第一次见。
而且他真的是,明明很清楚Mikolasek变态,但最后总是原谅他,包容他!
那段对话我印象深刻,“你从哪里来?
”“从东边,就像太阳。
”但是这缕阳光照亮了画面的色彩,却并没有照亮Mikolasek阴暗的内心,其实我真的想知道除了悬壶济世的天才本领,Frantisek还有没有爱他的其他理由。
但是有时候年长者、才能、阅历的光环加持,以及对方偶尔表现出来的执着和占有欲,代入一下,可能真的很难抗拒……所以……是不是要想谈一场健康的恋爱,就,还是要和一个势均力敌的人?
我觉得Frantisek倒也没有在爱中失去自我,可能他性格中间真的有这种自我牺牲、善良和爱人的天赋,可能他甘愿做天才背后的贤内助,在与Mikolasek的共事中得到了个体价值的更高实现?
我其实还挺喜欢男主儿子的表演,那双黑黑的眼睛里几分纯真,几分偏执,几分冷漠,几分狂热杂糅,然后爸爸演的就真的挺纠结和阴暗。
我也不知道为啥自己会对这么一个片子反复观看,可能真的很想搞懂为什么,为什么他先这样又那样,他一边这样又一边那样,以及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到底算什么。
但可能根本就没有为什么,因为归根到底大家都只是凡人。
(原载于“QAF中文站”公众号)
《江湖医生》铁青着脸走入视野时,我突然意识到,似乎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厚重刚硬的同性恋电影了。
这电影一开篇,安托宁·萨波托斯基就死了。
那是1957年11月13日,前捷克斯洛伐克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兼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命悬一线,但是回天乏术。
在他身旁的医师扬·米科拉谢克,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不少达官贵人都曾领受过他的恩惠,而平日里,手握尿样的平头百姓就在院外排成长龙,等待他的独门诊治。
慕名而至的患者传颂着他的回春妙手,敌对势力则在报纸上大张旗鼓地唱衰。
宅邸外面,国安部门密切监视,他也只是继续把生活过得云淡风轻。
可是这个以为秉持一颗医者仁心就能安然处世的人,显然错估了当时世道的凶险。
而透过“极权主义”背景来打量米科拉谢克,这传记片就有了被历史裹挟的风力。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对患者一视同仁,而且为了行医方便,并不介意在车头挂上纳粹标志。
可在极权环境中,最不缺的就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以及混淆视听、指鹿为马,今日通过治病获得的免死令,隔天可能就是催命符。
更何况,隐私权被践踏,法律体系被玩弄,要在这种情况下明哲保身,绝对难上加难。
大背景已是风雨欲来,可米科拉谢克身上的“污点”仍在不断发酵。
其中相当致命的一个就是同性禁恋,毕竟他们身处一个风气数十年裹足不前的环境,当初为了学医独自住进寡妇老师家中也能惹来闲言碎语,如今两个已婚男人背对社会搞在一起,几乎可以掀翻伦理的屋顶。
这种情况下,电影并不着急大写他们的相恋。
我们只能在跳跃的时间线里,看到米科拉谢克身边伴随着助手弗兰提谢克·帕尔可。
他给医生打印诊断书,帮忙跑腿,开汽车,也在对方想到郊外草地歇息时陪在一侧,需要披外套时在卧室搭一把手,浑然一个必不可少的影子,却很难嗅准恋情的气息。
这也正合他意。
在那样的年代,他们只能用尽工作的幌子,寄居在危如累卵的情感防空洞里。
彼此差了年份与身份,米科拉谢克坠入对帕尔可的迷恋时,这个年轻人烧起了怒火,怒火却不知源于冒犯还是怯懦,再定睛一看,欲火显出了本质。
这场火,二十年也熄灭不了。
周遭永远是阴阴沉沉的,唯独他跟他的相处,有过围炉取暖的温煦。
电影最美好的片段,就是二人幕天席地的日辰,天色正好,裸露的身体在金黄植株间泛着光,手指柔和地骚动,嘴唇则让位给山高海深的目光,突然不识趣的虫子扰了清净,彼此都笑出了风月。
这场从无亲朋印证的恋情,被电影,也被忙碌的日子压缩到了极小的篇幅,但是纵然人神不容,却也一眼万年。
爱意是最难遮掩的,在彼时,捅不捅破这张纸全凭利益关系。
越是势利,就越是现实,万一树倒猢狲散,大概谁也不会感到惊诧。
那在如此强烈的历史讽喻中,二人名不正言不顺的感情线就冒出了两侧拉扯的角力,一方面,这遭到世风与家眷不齿,另一方面,越难越爱的事实天生具有纯粹与本真。
对观众来说,如何共情,特别是在道德边界上共情,可就是电影叙述的难点了,毕竟泡在雷池中的米科拉谢克,早已把一切禁忌犯透。
这就不得不叹一句,不愧是《心之全蚀》的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这个出生于波兰华沙的导演,在“布拉格之春”后留在捷克,还曾因为政治问题被抓到监狱,她在展现米科拉谢克被极权倾轧的状况时,再冷静也有暗涌。
暗涌把活生生的人从大是大非中凸显出来。
禁锢越狠,追求光明的意愿就越强,而当人性之恶被巨细无遗地呈现出来,成全医道的义举就是反攻的利刃。
电影本来就无需背负过多世俗道德的捆绑,而人在里外乱局中端正自己,就有了超越单薄个体的魅力。
蛰伏在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线,着墨再少,也见金贵。
在相对罕见的这类感情故事中,江湖医生与他的恋人在最后一刻牵手的风起云涌,总有一种磅礴能在心底经久不散。
自辨阶段,助手先上台而一言不发。
医生上台后,他默认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但把责任推给了助手。
他想和助手在法庭上破裂,医生希望自己的翻供可以让助手绝望,随后再将罪名推回给医生自己,毕竟整个事件的目标就是医生自己,并非助手。
补充细节:医生看到庭审观众席中有助手的家人,如果助手反咬自己,也会得到的观众的支持,或许会影响法官的判断,使之相信医生和助手之间是工作关系,黑了医生自己,最后拯救了助手。
虽然我的内心偏向不一样的结局,但理性告诉我男主不是完美的人,如果男主想保男二,完全可以自己跳出来,我看到后面以为他想这么做,但他没有,他完全可以说是自己瞒着助手下了毒,这样不就自己承担了,虽然不想承认,但男主似乎就是那么残酷,呼应那些小猫,我个人认为,有点呼应前面男二说的绝对忠诚,他知道男二无论如何都会对自己忠诚,看着电影时一直不懂那是钱还是爱,男二最后告诉了男主,i love you too,至少一个人的死刑是不可避免的,可能男主选择的是保全自己,两种解读,看男主锤窗户我发现的,他表面说着自己想治病人(呼应结局的一种可能,就是牺牲男二,自己继续行医),他也可能就是像男二妈妈说的那样,他就是想占有男二,他看到狗狗跟男二很开心,心里吃醋了,我知道以常规思想这不合理,但是男主的偏激,以及让男二老婆流产所看出的占有欲,再加上男二忠诚这个点,可能有些过度解读,他想试试男二到底对他多忠诚,是不是爱他,这个人就是自私的,偏激的,极端时候有些残忍的(杀了小猫),我觉得导演是这样刻画这个人物的,他是不完美的。
(个人偏向第二种猜测)
第一,我看到有人在说什么——医生对助手PUA,那他估计是没看懂助手对医生那爱慕的眼神,我觉得助手从跟着医生看病就开始对医生产生好感了,后来越来越爱医生!
通过眼神你就能看出来,你第一眼会觉得助手是top,但他给医生做bottom自己却很享受……这是pua?
能不能别随便给别人安上点什么东西???
第二,最后结局不是很懂,我以为医生是要维护助手,却没想到助手最后维护了他,而医生居然也顺着助手的话说下去了,纵然我明白助手是想让医生继续治病救人,他了解医生之前说的“我不能没有病人”是怎样的理想!
助手懂医生,我想着也对比了医生对律师说的“你不懂我”!!!
他们俩是相爱的,助手为了医生甚至流掉了自己的骨肉,医生为了助手也会独自一人面对那些找麻烦的人!
他们懂彼此!
在那个年代似乎这就是同性伴侣最好的结局!
但我却觉得如果两个人因为世俗的不认同,却能一起死去会是更好的结局!
我不是圣人,世俗如此对我,我还要以德报怨!
我救了别人,可谁又来救过我?
我为何要心怀天下?
我很渺小,我只想守着我爱的人,平淡的过完一生!!!
诚然,助手的妻子是可怜可悲的,他被助手欺骗了、背叛了,可在他们那个年代,男性就只有跟女性结婚,这才是“按部就班的正常生活”,而医生或许是幸运的,他的前妻不知去哪儿了,又或许是自己离开了!
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人”,没有涉及到感情的欺骗和背叛!
医生爱助手,助手也爱医生,医生希望助手能够放弃他的家庭,只跟他一个人在一起,这是叫PUA吗?
你喜欢一个已婚男人,难道你的梦想不是能天天看见他?
因为他也爱着你,却要因为世俗跟不喜欢的人结婚生子?
这在道德上确实不太对,但世俗没错吗?
爱情不是本来就是自私的吗?
但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让助手流掉他的孩子,因为那毕竟是他的孩子,我爱他,也要保护他!
我可能会让那个孩子降生,然后这是我最大限度的忍让,助手的妻子想要个孩子,那就给她啊!
为什么要把孩子流掉呢?
男主本性既自私又无私,相关情节众多。
一开始姐姐来要钱那幕就很明显。
参军时被迫射杀同僚,不服从的人的脑浆溅射在他的脸上,愧疚和无力选择自杀却没死,之后便形成如果无法救助,不如亲手毁灭的偏激个性。
摔死猫,砍家门甚至要砍爹,以及用草药(搏一搏)救妹妹的腿。
说到爱情,又宠爱又霸道。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电影的最后,他将罪责推给助手,助手大包大揽,我觉得原因是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一方贪生怕死卖友求荣另一方无畏牺牲成全爱人。
首先,那个时代,同性恋就是死,且连累家人遭受唾骂,他们互相陷害,反而让人远离他们是恋人的猜想。
其次,助手到底有没有陷害男主,影片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不要忘了,他才是那个亲手把堕胎茶给老婆喝的人,他并不是好人。
再次,庭审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他俩都会死,那不如他亲手将爱人送上断头台。
片中的主角,扬米克拉谢克。
他是一个天使,凭借近乎“巫术”的“观尿看病”之神技,诊治了无数病人,也守护了他们的健康;他还自掏腰包为病人捐款,热心公益。
他痴心于治病救人,曾留下“如果每一百人中有一个人因为我延寿一年,我就为这片美丽大地挽救了四万年的生命”的名言。
但他也是一个魔鬼,在年少时拿着斧子要砍父亲,把一袋子刚出生的小猫狠狠砸死,为了永远占有助手兼男友甚至给助手草药让他亲手杀掉未出生的孩子,最后他为了脱罪还把所有的“莫须有”罪行全都甩锅到助手头上。
这就是所谓的天才吧!
有句话说得好:所有的天才都是疯子!
一个人如果在某方面拥有特别的技能,可能在其他方面就存在残缺,比如性格古怪。
上帝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上,也许就没有正常的天才!
推而广之,其本片也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
天使与魔鬼,善心与恶念,其实并存于每一个人的身上。
传记爱情电影。
一个总是不记后果,做错了事就到神面前忏悔的草药医生,将承诺只对他忠诚的助手只当成马前卒,随手可弃,他的柔情只因为欲望,与真心无关。
一个为了爱情一生守候的忠诚助手,也用最后的承担一切罪行,为了医生去死证明了爱情,可惜所托非人,其情可悯。
男主是个通过人的尿液判断人的病症,并用草药医病的非正统医生。
年轻时参加战争,在长官的威逼下枪杀了一个和他自己年龄相仿的娃娃兵,有很强的负罪感。
所以长大后他发现自己对草药很感兴趣,就决定跟着当地很有名的草药医生,一个老太学习看尿液治病的本事。
一开始老太不待见他,但是他看出一个人命不久矣,很快这个人就死了。
老太被她敏锐的观察力震撼到了,于是收他做了学徒,他利用对草药的熟识本领,很快的掌握了用尿液发现疾病的能力。
直到老太去世,他接下了她的衣钵。
因为没有帮手,他打了广告,很多人都没有进他的法眼,只有一个对他誓言永远效忠的男子,他同意他成为自己助手的请求。
两个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很快产生了感情,还好在了一起。
一天男子告诉男主自己近期要忙于家庭事务,因为妻子怀孕了。
男主便帮男子开了一副药给他。
很快二战爆发,男主因为以前一个病人已经没救了,所以没有救治这个病人,病人父亲几次三番前来大闹,但是男主就是表示无能为力,没有办法了。
但是这个人因为二战,成为了纳粹德国的军官,他一上台,就把男主抓了起来。
幸亏男主医术高明,被纳粹的军医看中,才得以出狱。
助手早就在外等他,两个人一路疾驰,又在一处美丽大地方欢好。
不料很快德国战败,他又被人诬陷毒死了两个gongchanzhuyi战士而锒铛入狱。
虽然有律师帮他辩护,法庭还是决定判他死刑,没有办法,他在庭审时,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助手,助手却全部承担下来,最后紧握住男主的手慷慨就死,我想这已经非常明显地诠释了助手对男主的爱,可惜男主却是个伪善的人。
因为男主看上去乐于助人,但是都是他缓释自己内心残忍的托辞。
和家人交恶,做了好事还是让助手去解释是自己做的。
最糟糕的就是为了逃责将所有罪责都推给助手,一个深爱自己的人,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助手这么做值得嘛?
我觉得一点都不值得。
因为自己的欲望迫使助手屈从,还不能容忍他有其他爱人,甚至家庭,但是这并不是爱情,只是他的性格使然,最后的抛弃彻底将他暴露。
但是到底是谁要陷害他呢?
充分说明他的医术并不是无懈可击,也有漏洞,一定也得罪了不少人。
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主旨——极权对人性的扭曲一个人无论多无私,一旦在极权环境下想自保,就能多无耻,人性是复杂的。
影片是现在和以前穿插的,一开始男主是一个个性偏执,全心全意要治病救人的救世主形象。
男主是一个好医生,医术高明,他不收诊断费用,面对病人的病情如实奉告,很客观又尽力去帮助治疗病人。
直到他和助理被抓,电影才慢慢抽丝剥茧的将过去和现在串起来,为最后男主把罪推卸给助理做了足够的铺垫。
1.为什么摔死猫?
男主之前经历过战争心里有严重创伤,女医生说把小猫淹死,让他想起之前被迫杀人的经历,于是他应激反应了。
从之前他准备拿斧子准备砍他爸那段,可以看出他性格偏激。
也是为了最后他绝情的对助理的各种行为,做好铺垫。
2.为什么无偿救人?
他无偿行医救人是他忏悔,救赎他自己的方式。
因为他之前被迫杀过人,他杀人之后准备自杀但是没有成功,后面他信上帝,希望得到救赎。
说明给人看病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因为电影里很多镜头表现,他必须要给人看病,不然他就很痛苦。
他跪石子向上帝忏悔,他不停的违背基督教徒的信仰(杀人、杀猫、同性恋),然后又不断的祈求主的原谅、不停的给人看病,达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3.为什么把罪推给助理?
他和助理的爱情是他人生中唯一的光,导演镜头主色调用的很灰暗,他和助理爱情片段色彩很明艳,是希望和光亮的。
如果没有极权环境,他也可以不那么严肃,会和爱人一起很快乐的生活。
他对助理得寸进尺的爱,是渐进表现的,一开始是希望周末也能见到他。
接着是物质引诱,然后是让他老婆堕胎,最后让他牺牲自己的命。
因为极权,经济凋敝。
由于经济凋敝,所以那个助理找不到工作,由于找不到工作,就会为了养家糊口委曲求全,由于委曲求全,别人对他的爱才会得寸进尺。
最后男主把责任推给助理,也许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主旨,人性是复杂的。
由于极权对人性的扭曲,导致男主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同样也可以摔死小猫,直到最终为了自己牺牲爱人。
一个不正常的环境,衍生出的不正常的爱情。
当观众以为那爱情是希望的时候,又出乎意料的给了一个反方向的结果。
那种强烈的反差,即合理又让人惊讶。
有几个片段太精彩了。第一个是应聘时候关于须后水的谈话,第二个是老医生想吻熟睡了的助手,结果两人扭打的场景,还有就是第一次买了车,出去在草地上的场景;互扇耳光的场景,还有为了博关注,受伤的场景;当然,最后的那个握手是最佳。对于结尾的解读,或许,为了不让两个人的关系被暴露,老医生选择了指责对方,而助手选择了拦下责任,但是,怎么看都是老渣男的操作。
我可以给你毫无保留的忠诚妈呀,忠犬受也简直比男主还高光啊!
????这个结局,为什么??
3.5,在特殊时期里,他秉持医德,救死扶伤,却因为性取向,而被钉死在了羞耻柱上,虽然这样的题材已经不够新鲜了,但还是欣喜于能看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有这样的表达。镜头里人物总是处于暗处,连一些激情的场景也是较为晦涩的,虽然不尽如人意的剪辑把故事整散了,但好在人物是立住了。
俗话说“医者仁心”,这话放在这位医生这里算对了一半吧。一个对诊断如痴如醉的人,却并不关心病人,这样说,是因为虽然医生看起来还自掏腰包救孩子,但并没有同理心,否则不会那么轻易对人说出“没救了”这样的话(而且从他对小猫的做法上也可窥见其残忍的一面),他想征服的是疾病,病人是其次的。而这种执念根植于他整个性格,霸道、强势、不讲人情,为了和恋人相守不惜牺牲恋人妻子的孩子,但为了继续行医,不惜牺牲恋人。这个人的突出就在于包围他的冲突,如此一个具备天使之眼的恶魔之人,的确很特别。
不需要沟通的恋人间的默契与牺牲,很动人。
结尾加一星
……这是爱情吗?这是男主PUA男二了一辈子啊啊!虽然但是还是被男二最后的傻缺行为感动哭了,大概是因为男二是此片最大亮点(简直是从东欧GV里走出来的男人🉑️),大概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在那种极权统治下,这种不伦之恋的极端毁灭性极端自私性是能理解的…… 关于此片一小半的爱情戏就探讨到这,其他另一大半大都不喜欢和不可深入讨论
导演层面上,霍兰依然是拍美剧拍惯了,剧作结构也有些偷懒,但比《琼斯先生》好些。政权病入膏肓,然而“威权”的毒是传染性的,它的毒性体现在医生的所有情感关系之中。
医生小哥怎么成为一代名医的故事可能更吸引我。后面医生大叔受陷害压迫的故事感觉有点没讲清楚。
就这样耗尽温暖手掌的最后一点余热,分给我和他之间的点点滴滴,分给我和他都深谙的治病救人的执念——时代的这一粒沙,终究是太过沉重一些…
补标
什么鬼,想说明什么d(ŐдŐ๑)
#70th Berlinale#官方展映。7分。霍兰奶奶这部新作仍然是主竞赛水准。前一个小时以为是个捷克斯洛伐克GCD压迫民间传统自然疗法,把医学问题政治化的迫害片;结果一个小时时候画风突转,变成了一部面对极权政府的同志爱情片……影片把家传植物学技能、神秘的天赋、宗教信仰、治病救人的激情、占有欲极强的同性爱情、与顽固的性格集于主角一身,写得还是相当丰满,也能读出十分明确的捷克民族寓言写作的构思。不过被政府迫害这个方面拍得就比较典型东欧片套路,加上着实前后半画风不太统一,导致影片还是割裂感很强。不过结尾还是很感人的,想起了[霸王别姬]的某几场戏……
扭曲的天才《我愿意》Charming Juraj
一个被渣基老板诱奸和PUA了一辈子后为他去死的可怜帅哥…看得人想掀桌!
只看尿液就能对症下药的名医,遭受政治迫害却得到了至爱的救赎,让人难过的悲剧故事,令人尊敬的一种真爱。
私心还是爱?早已分不清楚。
披着传记外衣的同性片 拍得很动人 前后两部分有些割裂
欧洲的历史电影总能给人带来历史的厚重质感,最后十分钟是影片的最高潮,不禁泪目,为人生为基情。